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训练题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训练题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说明的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下定义、引用说明等。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

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

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规范性的答题格式:

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

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像这样的例子文章中还有很多。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

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

一、下面各句属于哪种说明方法,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A.下定义

B.作比较

C.列数字

D.打比喻

1.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2.大礼堂的主席台有小会场那

么大,可以容纳三百多人。()

3.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4.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5.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

二、片段练习。

1、我国估计有1000多万公顷耕地受到污染,其中矿区污染土地达200万公顷,石油污染土地约500万公顷,固体废弃物堆放污染土地约5万公顷。每年因土壤污染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因土壤污染而造成的各种农业经济损失合计200亿元。

这段中多处引用数据,你认为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简要说明。

2、回顾2007年,我国气温继续攀升,为近57年来最暖的一年。新疆特强大风吹翻列车;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涝;“黑色三小时”的济南大暴雨;强对流天气频繁,雷击

伤亡严重……在降水的同时,有些地方又出现了严重干旱;2008年新年伊始,雪灾给人们又来了一个下马威。

(1)这段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给我们什么警

示?

(2)小明的妈妈在通海市场开了一家羽绒服专卖店,因年初的一场暴雪,专卖店羽绒服销量激增,她想,下一个冬天要早作准备,进大批量的羽绒服。如果你是小明,读了这篇文章后,你会给妈妈提怎样的建议?(50字以内)

3、为什么蜜蜂能有这种本领?因为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

嗅觉十分敏锐,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体。

善于捕捉关键词语,有助于把握主要信息,快速理解语意。上文画线句子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关键词语

是()和()。

4、在各国的神话故事中,都有着许多关于隐身术的描写。那些神通

广大的仙人们凭借着隐身术,来无影去无踪,着实令人羡慕。

其实,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这些肉体凡胎的普通人依靠某种科技手段,也能够实现“隐身”。

这种用“超材料”制成的“隐身斗篷”效果虽然很神奇,原理却十分简单。

用“超材料”制成的“隐身斗篷”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止物体表面的光

反射,光线照到物体表面,不仅不会产生反射,而且还能够绕过物体表面,然后在物体的身后重新汇合。

(1)文章开篇介绍神话故事中的仙人们来无影去无踪,有什么作用?

(2)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用“超材料”制成的‘隐身斗篷’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止物体表面的光反射”中的“最大限度地”能否去掉?为什么?

5、文章在说明雾的危害时,略写了对交通的影响,详写了对人的危害。这样处理详略的理由是什么?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是怎样体现语言准确性的?

(1)在有雾的天气里,人们应

适当

..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运动。

(2)据测定

...,雾滴中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

答:(1)

(2)

7、“奥运火炬在传递过程中,

可能

..会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天气状况。”中的“可能”能去掉吗?

答:

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6年我国河北邢台发生了7.2级大地震,死伤人数近5万人。

材料二:1976年我国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死亡人数24.2万人。

材料三: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伤亡人数40多万人。

从以上三则材料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答:

9、与此同时,一种新颖的多孔隙沥青透水路面也应运而生。这种能够吸纳回收雨水的路面技术的采用,对于缺水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这种技术将沥青路面做成“三层”:最上层安置了透水材料,中间层安置了雨水分流设施,将来自最上层的雨水分流到排水管以回收利用,最底层为密封层,防止雨水渗透到地下。

这段中所说的透水路面分为三层,每层各有什么功能?请分别用两个字加以概括。

答:①

三、阅读题。

(一)白尾地鸦——地上跑的鸟

①白尾地鸦是一种鲜为人知的

荒漠鸟,只分布在中国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它们没有绚烂的外表,甚至不如披着一身黑得发蓝的羽毛的

乌鸦来得华丽,个体也不如乌鸦壮硕,但却是全球分布最狭窄、最濒危的鸟类。“地鸦”是名副其实“在地上跑的鸟”,它们能在沙漠上健步如飞,被当地维族人形容为“克里尧丐”(拐来拐去、大步流星、奔跑如飞之意)。

②白尾地鸦生活在沙漠绿洲边

缘地带和沙漠腹地,在沙丘间,在有稀疏植被、胡杨林的地段,甚至在沙漠公路两旁或临时停车场的垃圾堆里,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成为沙漠里生活工作的人类为数不多的鸟类

伙伴,一些养路工、石油工人经常见到它们单独或成对活动。

③白尾地鸦在百年的进化历史

中发展出一系列适应沙漠环境的特征。白尾地鸦被覆密毛的鼻孔,能抵御干旱和沙尘,而沙褐色的羽毛经常让人们与之插肩而过。白尾地鸦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嘴峰长而稍向下弯曲,有时候会像乌鸦一样挖掘、运输和埋藏食物。真不知道它们是如何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上定位,找到自己埋藏的

宝藏。我们最不解的是,有时它会对着隔壁上一块形状奇怪的石头快乐的尖叫。

④根据粗略的计算

.......,白尾地鸦的数量是7000只。这种分布很狭窄的鸟类,种群数量本身就受到沙漠极端环境的制约,随时面对着环境改变可能造成的毁灭性打击。今天,绿洲和河流上游的大规模开发,下游的无节制拓荒,以及沙漠边缘的过度放牧,已经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由于塔里木河流域1999年来开垦种植棉花,白尾地鸦的栖息地与营巢地正在迅速消失;大小河流上游的水利工程造成下游断流,植被严重退化;烧荒开垦瓜地破坏了地鸦重要的繁殖地……更令人担忧的是,白尾地鸦在我国至今仍未被列入国家和地区的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因而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这一坚强而脆弱的物种正面临着并不乐观的未来。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白尾地鸦为什么能适应沙漠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④段中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④段中加点的词“根据粗略的推算”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选文,针对白尾地鸦濒危的情况,请向相关管理部门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①竹非草、非木,在现代植物学中,属禾本科,竹亚科。②因

为种类繁多,千姿百态,早在晋朝时我国便有专门记叙竹的《竹谱》这部书,现已公认为也是世界最早的植物谱录学专著。

③我国有毛竹、苦竹、四方竹、管竹及麻竹、孝顺竹六个属共250余种。④竹是一种特殊的植物。

竹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往往有密

切的关系,a除了用竹纤维编成的“竹布”现已少见外,食、住、行各方面均少不了。b说起竹,过去的运输工人用的都是竹杠,他们用血汗换来的银元、铜元放在片刻也不离手的竹杠中,把头、恶霸来了,只要敲一下竹杠,便知道一天收入多少,这是现已通行全世界的“敲竹杠”谚语的由来。C印度也产竹,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讲了个很有趣的神话。有个僧侣贵族,听说释伽佛身长一丈六,他不信,使做了支长一丈的竹杖,要实地量一下。不料,等他挨近佛身时用那支作尺的竹杖量时。佛身总比竹杖长一丈六。这时他才知道“佛法无边”,将竹杖丢下走了。从此,这里便长出了“竹林”。

我国寓谚有种竹要“留三去四”以及“公孙不相见,母子不相离”之说。“去四”,即四年以上的竹如不除去,会影响竹林的发展;三年以下则

太小,不宜取用。所谓“公孙不相见,母子不相离”是这一宝贵经验的形象化说明,值得我们珍视。

1.“敲竹杠”这个词现在一般是指,所表达的感情色彩是。

2.“听说释伽佛身长一丈六”,句中加点词“听说”和后面的

一词相照应。

3.“从此,这里便长出了‘竹林”’。句中的“从此”指代的是

4.第一自然段的语序排列不够正确,请重新调整。正确的顺序应是:(只要写序号)

5.“公孙不相见,母子不相离”形象地说明种竹的一条宝贵的经验是:(也用两个单句表达)

6.引文第一自然段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在段中的作用

7.本文在表达方式上除了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外,还运用了

表达方式,其用意

8.文中转述了玄奘法师讲的神话故事,这是为了证实()。

A.佛法无边B.释伽佛身长一丈六C.印度也产竹D.释伽佛身长远远不止

(三)空垃圾——人类自设的隐患

人类为了追求更加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治理地球上的垃圾等有害物质。但xi ǎn 为人知的是,在太空,成千上万吨垃圾正在不断地在延。它不仅,而且

还,其中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垃圾存在大量放射性物质。

太空垃圾是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遗弃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如各种卫星的保护军及部件,各种火箭发动机在空间爆炸产生的残há

i ,核动力卫星及其产生的放射性碎片;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丢弃的螺母、螺栓和螺丝刀等各种物体。【甲】这些东西如人造卫星一般按一定的轨道环绕地球飞行,形成一条危险的垃圾带。

据统计,目前约有数千吨太空垃圾在绕地球“运行”,且数量正以每年2%至5%的速度递增。科学家们对太空中可能存在的近10万块废弃

物表示担忧。【乙】由于这些物体通常以每秒10公里以上的速度运行,因此如果与其他物体相撞,每小块将产生相当于一颗手榴弹的爆炸力。【丙】一块仅有阿司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可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可将造价数亿美元的航天器送上绝路。【丁】当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一块迎面而来、直径仅为0.5毫米的金属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宇航服,人们肉眼很难看清的油漆片和涂料粉末

也能给宇航员带来生命危险。

科学家还认为,大块的宇宙飞船残块将不断下落,进入大气层,一部分在大气层中烧毁,另一部分则掉在地球上。然而,飘荡在地球上空的核动力装置,尤其是核动力发动机的脱落更具有特别的危险性,它将对地球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污染。据统计,到下个世纪,将会有100多个这种装置,含有1吨以上的放射性物质。1978年苏联带有核装置的“宇宙一954”星掉在了加拿大北部的土地上;1983年,“宇宙1420”号的反应堆芯落入南大西洋。幸亏这些地方人烟稀少,未造成严重后果。

面对日益激烈的宇宙竞争,科学家们呼吁,应当及时制订新的法律和技术标准以减少太空垃圾,因为人类

清除这些垃圾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相当困难。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Xiǎn()为人知

残hái ()

2,据本文的说明条理,将下列三个短语分别写在第一段文字的空白处。依次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给地球增加一层污染源B、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C、影响航天事业的发展

3、下面的资料是从文中搞出来的,在文中已标明的[甲]、[乙]、[丙]、[丁]四个位置中,应把它放在哪个位置?

1983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与一块直径0.2毫米的涂料剥离物相撞,导致舷窗被损,只好停止飞行。

4.文章中说太空垃圾这种隐患是人类自设的,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摘录一条能够说明太空中成千上万吨垃圾“正在不断地蔓延”的资料。

答: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本文说明的内容,概括说明太空垃圾构成隐患的原因。

答: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多次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科学家们对太空中可能存在的近10万块废弃物表示担忧”中“可能”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今天你“低碳”了吗

①盘点2009年的关键词,“低碳”无疑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之一。“低碳经济”、“碳交易”、“碳汇”等概念正日益进入公众的生活。

②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

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用、住、行等各个消费领域。

③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一个人节约一度电、一杯水,意义可能并不显见,但是,人人都自觉践行,汇聚起来,其效益就不可低估。以塑料袋的使用为例,自限塑令执行一年多以来。超市塑料袋使用量减少了2/3左右,相当于节约石油240万一300万吨,减排了二氧化碳120万一l50万吨。再以去年夏季提倡的调高空调温度

为例,据测算,当空调从24℃提高到26℃。仅北京就可以节约4亿度以上的耗电量,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单纯的数字只能说明集腋成裘的效益,广泛的宣传发动则会激发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回顾2009年“为地球熄灯一小时”的活动,我国民众表现出空前的关注与支持。在2009年3月28日晚20:30_-21:30。诸多夜景工程绚烂的灯光瞬间熄灭,突然的漆黑与静谧却更让人感到美丽与震撼,也展示出广大民众对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无声的支持。也许这一活动所节约的能源无法精确

统计,但由此而产生的宣传示范效应却远远大于单纯的数字所体现出来

的意义。

④低碳生活是一种观念引领,也是一种自觉行动。不论是政府主导,还是媒体参与,都应当努力营造“低碳”环境的舆论氛围,向每一个市民普及低碳生活的科技知识,倡导公民养成低碳生活方式。比如,妓励“公交优先”,推广示范节能和斯能源汽车;少开私家车,完善试点城区自行车租借服务体系;编制“低碳生活家庭行为手册”。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低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中国人自古就有勤奋节俭的优良品质,只要稍加引导就会形成一种文化自觉,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对地球家园的关心与爱护实际上是对人类自身的关心与爱护,这正是低碳生活的价值所在。

⑤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环保理念。当下不妨先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对个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的7项小建议做起——使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

子钟。每天可减少大约48克的碳排放量;使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每天可减少48克碳排放量;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减少将近l000克的碳排放量: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比采汽车减少l700克的碳

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可减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午餐体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除省电外还可将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不仅可以节水,还可把三分钟热水淋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低碳生活不仅能够精确计算出人们生活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能够以自己的生活细节的改变来证明:气候变化不只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1.本文是事理说明文,其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第③段中连举三个例子,是为了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两种并说明其作用。(4分)

说明方法:(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方法:(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链接】

中国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4月20日向媒体通报,2010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4.(1)结合原文,用简洁的语言阐释链接材料中政府提倡的“低碳减排”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请你为“六?五”世界环境日写一条倡导“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五)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