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城镇化进程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鄂尔多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鄂尔多斯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改革开放之初,该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主要经济指标在自治区处于落后水平,当时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地方。
“八五”以后,鄂尔多斯市发展进入快车道,“九五”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地区综合实力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被中央确定为改革开放30年全国十八个典型地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五个典型地区之一。
同时,一直以来关于鄂尔多斯市发展也有很多争议,“卖资源发家”、“抢子孙饭碗”等说法广为流行,尤其是2008年以来,受欧洲经济危机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出现了企业开工不足、民间借贷问题突出、房地产市场泡沫明显等问题,经济下行的风险加大,更是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鄂尔多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鄂尔多斯;问题;对策1. 鄂尔多斯市情简介 (1)2. 鄂尔多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2.1民间借贷问题突出 (2)2.2 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增多 (3)2.3房地产问题突出 (3)2.4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异明显两极差距扩大 (4)3.促进鄂尔多斯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4)3.1推进结构转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4)3.2 坚持统筹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5)3.3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 (5)4. 总结 (5)参考文献 (5)1. 鄂尔多斯市情简介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南以长城为界,于山西、陕西接壤,西于宁夏自治区毗邻,形成秦晋文化与草原文化南北交融的“歌海舞乡”。
自然条件多样。
鄂尔多斯地貌复杂多样。
历史传承悠久。
远古鄂尔多斯就有人类活动,萨拉乌素河(又名无定河、红柳河)遗址的科研价值和文化价值,在东方乃至世界考古界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迄今考古发现,早在三万五千年前,这一地区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中国北方各少数民族最早活动的历史舞台。
鄂尔多斯青铜器被喻为草原远古文明的代表。
加快内蒙古城镇化进程的思路和对策

从东部地区总体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2003年该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8.09%,第二产业增加值占32.83%,第二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03年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27.5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仅占20.08%;县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区县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5.15%;2003年城镇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占全区的32.75%。由此反映出,东部地区由于第一产业所占份额较大,第二产业的发展相对缓慢,而且经济效益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在吸纳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外来人口方面也就非常有限,城市人口规模在近期很难有大的发展。
从十几年内蒙古城镇人口规模和城镇数目的变化可以看出,内蒙古城镇人口的增长,主要依靠的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全区50万人以上大城市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由1990年的14。84%下降到2000年的12。86%;中小城市人口比重由8。3%上升到11。61%;镇人口比重由13。2%提高到18。37%。由此可见,内蒙古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迅速发展,对内蒙古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五)城市建设有了较大发展,但城市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
随着近几年城镇化水平的逐步加快,各盟市、旗县都在大搞城镇的草坪、广场、宽通道建设,全区的城市建设有了较大发展。但目前内蒙古城市市政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仍然相对薄弱,与全国水平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鄂尔多斯市转型发展对策研究》范文

《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鄂尔多斯市转型发展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刻变革,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与机遇。
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城市,鄂尔多斯市依托其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等资源,曾一度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然而,随着资源的逐渐减少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鄂尔多斯市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
本文旨在研究新常态下鄂尔多斯市的转型发展对策,以期为该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鄂尔多斯市发展现状及挑战鄂尔多斯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源的开采和加工。
然而,随着资源的逐渐减少和国际国内对环保、可持续性的日益关注,鄂尔多斯市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资源依赖度高,经济结构单一。
过度依赖资源开采导致经济波动大,一旦资源市场出现波动,将对整个城市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其次,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资源开采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亟待解决。
此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紧迫性增强。
为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需求,鄂尔多斯市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三、新常态下鄂尔多斯市转型发展的对策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转型发展对策:1.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鄂尔多斯市应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高产业附加值。
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鄂尔多斯市应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严格落实环保法规,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
同时,推广绿色生产方式,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染排放。
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3.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鄂尔多斯市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培育创新型人才。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
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鄂尔多斯市城镇化进程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鄂尔多斯市经济腾飞的引擎城镇化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支撑未来较长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实际,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不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城镇化发展取得了骄人业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一、我市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我市设有1区7旗,9个街道办事处,41个镇,9个乡苏木,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布局。
2008年我市总人口达到159.1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3.44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5.01%。
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纳赛姆(Ray M·Northam)描绘的城镇化发展的S型曲线,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为初期平缓发展阶段;30%~70%,为中期高速增长阶段;70%以上,则为后期平稳发展阶段。
由此可见,我市城市化已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并呈现以下特征:(一)城镇人口大幅增长,城镇化进程逐年加快。
根据2008年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城镇人口为103.44万人,城镇化率为65.01%,比全区平均水平51.71%高13.3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在十二盟市中居第5位,排在乌海、包头、阿盟、呼伦贝尔市之后。
从2000年人口普查到2008年,我市总人口增加了19.59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4万人,城镇人口增加了42.7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5.3万人。
城镇人口增速远远大于总人口增速。
(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宜居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理念指导下,全市积极推进宜居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力度不断加大。
2008年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到221.08 亿元。
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4574公里,铁路通车里程达708公里。
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4.79平方米,人均日生活用水量52.21升,用水普及率达到95.48%, 燃气普及率达到66%,污水处理率达到72.5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7.5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90平方米,城市的承载能力得以显著提高。
内蒙古城镇化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

内蒙古城镇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一城镇化的内涵城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城镇化是指由依靠农业谋生的人口转化为非农人口即城镇人口的过程。
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即城镇化率、它通常指的是一个地区常住于该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
因各学科的研究目的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城镇化在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但城镇化内涵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城镇化是在各国实现工业化。
现代化过程中所必然经历的不可跨越的具有普遍性的社会变迁过程。
二、内蒙古城镇化发展现状(一)城镇化发展速度位于全国前列2013年,内蒙古常住人口2497.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66.3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8.7%,比全国53.7%的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排名第9位,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测算,2000年内蒙古城镇化率为42.7%,在2000-2013年的13年间,内蒙古城镇化率提高了1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全区12个盟市城镇化水平普遍提高,地区差异有所缩小。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城镇化水平最高和最低的地区间差距比2000年缩小了10.7个百分点,并且全区12个盟市的城镇化率都已经超过了40%。
(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日益完备过去十年间,伴随着内蒙古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功能日益完备。
2012年,全区城市铺装道路长度7299公里,是2000年的2.6倍;城市排水管道长度10012公里,是2000年的3.7倍;城市园林绿地面积46727公顷,是2000年的2.8倍。
城市自来水普及率为94.43%,城市燃气普及率为84.4%,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6.17%,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9.89平方米。
同时,城市医疗、教育、交通等软实力也不断增强,2012年,全区医院,卫生院1848个,床位近十万张;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12.8%;出租车39047辆,公交车5705辆,平均每万人拥有公交车6.5辆,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02.6部。
鄂尔多斯市城镇化和城市转型中的难点分析

鄂尔多斯市城镇化和城市转型中的难点分析鄂尔多斯市城镇化和城市转型中的难点分析一、鄂尔多斯市城镇化进程概述依据城镇人口数量、城区面积、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指标,城镇化进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以2001年鄂尔多斯撤盟设市为起点,鄂尔多斯城镇化进程可分为起步、快速和退势三个阶段:(一)起步阶段(2001-2005年)2000年之前,鄂尔多斯市(原伊克昭盟)经济社会发展较为缓慢,城镇发展比较落后,城镇化水平也不高,多年维持在40%左右的水平。
2001年撤盟设市后,鄂尔多斯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重化工业向中西部战略转移,全国对能源、冶金、重化工业需求快速增长的机遇,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发展获得生机动力,城镇化进程也缓慢起步前行。
1.城镇人口增长加快。
2001年,鄂尔多斯市拥有城镇人口58.9万人,城镇化率44.2%。
到2005年,鄂尔多斯市城镇人口增加至86.5万人,年均增长6.9万人。
5年间城镇化率提高9.7个百分点,年均增长2.4个百分点。
2.以中心城区为主体,城镇规模扩张加速。
起步之初,鄂尔多斯城镇建成区面积只有49.2平方公里,其中,作为中心城区的东胜区城区面积仅15.6平方公里,整个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也比较落后,该阶段的规模扩张主要围绕东胜区展开。
2001-2005年,东胜区累计投入200多亿元用于城市建设,城区面积从15.6平方公里扩展到67平方公里,累计新建和改建道路20多条,人均道路面积从6.8平方米增加到16.4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从15平方米增加到30.5平方米,同时,各旗府镇所在地也开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市整体环境得到改善。
3.城镇综合实力逐步增强。
2001年,鄂尔多斯地区生产总值为171.8亿元,财政收入1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58元,在内蒙古各盟市排名中均比较靠后。
到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94.8亿元,是2001年的3.5倍,年均增长28.1%。
关于鄂尔多斯市当前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调研及应对措施的建议

中 小企 业大 部分都 介 入 r房地 产 同 比下 降 l 5 %左右 ,盛 世 阳光 大 : 市场 ( 截 至2 0 l 1 年 底 ,全市共 有 酒 店 、鼎 盛 V I P 大 酒 店 等 同 比 下 降 房地 产开发企业5 7 6 家 ,其中 一级
5 0 %以 上 ;娱 乐 业方 面 ,摩 力圣 j 资 质9 家 ,_ _ : 级资 质4 4 家 ,三级资 年 走在 了自治 区乃 至全 国地级 市 汇 、 n n小 , a多斯 之夜 、名钻 娱乐 会 质2 5 8 家 ,暂定 资质 1 5 3 家 )。所 的 前列 。但 是 ,伴随 着世 界 经济 所 等 娱乐场 所 的营 业 额 同去 年相 谓 的 民间借 贷资 金 ,除一 部分 流 的 持续 低迷 及 国内宏 观调 控的 影 比均下降5 0 %左右 ;绝 大部分宾馆 ; 入 一些 小型 技改 煤矿 外 ,绝大 多 0 %以上 ; 响 ,我 市 经济也 遇到 了前 所未 有 ;酒 店的营 业额 至少下 降3 数 也是 流 入 了房地 产市场 ,坊 间 的困难 ,也存 在一些 亟需 解决 的 汽 车销 售 量 同 比下 降近4 0 %;商 l 流传的 “ 家家房地产、户户高利 问题 。 ; 品房 除顶 账 和补 办手 续的 交 易量 i 贷”其实并不全是夸张 。 据 了解 ,受 经济 危机影 响 , 外 ,实 际销 售量 微乎 其微 ;随 着 据 了解 , 2 0 l 1 年 ,鄂 尔 多 2 0 l 2 年 鄂 尔多斯 市的各级 财政 收 ! 城 市流动 人 口的 大幅 减少 ,居 民 : 斯 房地 产新 开工面 积 l 6 4 9 万 平方 入都有 一定 的减幅 ,2 O l 3 年的情 ; l I t 房的租 金 和 出租 率 也 大幅下 降 } 米 ,加 上续 建项 目实际 施工 面 积 况预计 L - E 2 O l 2 年 要差 得 多 ( 具 体 ( 降幅约在4 0 %- 5 0 %) 。 同时 , 达3 6 4 8 万 平 方 米 ,其 中 ,东 胜 数据 各地 工作报告均有 )。 社 会经济 纠纷 已由2 0 l 1 年 的 民间 区实际 施工 面积 l 7 4 0 万平方 米 。 从数 据 一 卜 可以 看出 ,经济下 贷款 纠 纷 逐 步 发展 到 2 0 1 2 年 至 2 0 l 1 年 ,东 胜 区人 l d ( 包含外 来 行给 我 市的经 济稳 定和 社会 和谐 { 2 0 l 3 年 部分企 业不 能按 时偿还 银 : 务 工 及流动 人 口)约 有6 0 万 ,不 均带 来 了较 _ 久的 1 ; = 【 面影 响 和不确 行 贷款 的银 企纠 纷 ,而且 这 种态 : 完 全统 计2 0 1 2 g 有近 l 5 万的外地 定 因素 。特 别要 强调的 是 ,在 国 势还在进一步发展和扩大。 。 人 口离开 ,因此 ,东胜 实 际人 口 内外 经济 下行 及我 市房 地产 自身 我 市城 市经济 的发展 现 最 多4 5 万 , 这 里 面 还 将 有 一 部 分 开发 过量 的双 重作 用 下 ,我 市的 状及存在的 问题 ! 人陆续 迂 到 康 巴什 新 区 。 目前 东 众 多民营 企 特 别是 房地 产及 建 ; ( 一 )房地 产开发过剩 问题 : 胜老 城区 、铁 西新 区 尚有大 量 宅 筑 类企 业的 生产运 营 受到 了 严重 由于 鄂 尔 多 斯 地 区 的 经 济 置房 源 ,在 人 口不能 迅速 增加 的 影 响 ,经营指 标 大幅 回落 、利 润 ;连 续 多年 的持 续快速 发 展 ,带来 : 情 况 下 , 消 化 现 有 房 源 尚 有 困 下降 ,许多企 业 已经难 以 为继 , j 了经济 的空 前 繁荣 。再 加 上国家 难 ,更 是无法 消化 新 增房 源 。再 有些 负 债较高 的 已经面 临 倒闭 的 “ 四 万 亿 ” 投 资 刺 激 ,近 几 年 加上 目前 老 百姓手 里 资金 紧张 , 境地 。其他 方面 也 呈现 出 萧条状 来 ,从政 府到 民 间的投 资热 情空 房 屋的 刚性需 求 很小 ,房 地产 开 态 。据 调查 ,商 品零售 业 方面 , 前 高 涨 , 其 中 房地 产 的 投 资 最 发 严重过 剩 。康 巴什 、伊旗 的 房 2 0 l 2 年 瞧 同比2 0 l 1 年相 比 ,鄂 尔 :大 。从城 区面 积的 迅速 扩大 到 各 地产情 况和东胜也差不多。 多斯 购物 中心 销 售 额 下降4 0 o , o ' 左 类 同区的 投资 建 设 ,推 动 _ r备类 ( 二)民问借贷断链 问题 右 ,每 天百 货下 降5 0 %左 右 ,北 房地 产项 目的 集 中建设 ,可以说 鄂 尔 多 斯 绝 大 多数 普 通 国新天 地 下 降2 0 o , ' 0 左右 ;餐饮 业 从鄂 尔 多斯 各级政 府到 伊泰 、鄂 姓 , 包 括 公 务 裱 、退 休 离 休 人 方 面 ,苏 力德火 酒店 、 际双 满 绒 、亿 利 、博源 四大 集刚 ,_ } _ 『 J = 到 员,农 村 、牧 区特 别 是城 乡结 合
新时代鄂尔多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建议

新时代鄂尔多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建议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基地,也是蒙西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紧跟新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探索创新,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但在这一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通过对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面临的机遇1.资源优势鄂尔多斯市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等资源,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煤炭和天然气生产基地,资源优势为其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区位优势鄂尔多斯市位于蒙中蒙西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地处京、津、晋、蒙、宁五省区交汇处,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3.政策支持新时代下,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为鄂尔多斯市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支持。
二、面临的挑战1.产业结构单一鄂尔多斯市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煤炭和化工产业,产业结构单一,容易受到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难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2.环境压力煤炭和化工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治理环境污染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挑战。
3.创新能力不足鄂尔多斯市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尚存在较大的欠缺,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制约了经济发展的潜力。
三、对策建议1.优化产业结构鄂尔多斯市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减少对传统资源型产业的依赖,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提高产业附加值,降低经济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
2.推进绿色发展鄂尔多斯市应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加强环境治理,减少污染排放,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3.加强科技创新鄂尔多斯市应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和引进优秀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在产业中的推广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4.深化改革开放鄂尔多斯市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经济建设,拓宽市场准入,推动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