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含答案)

【历史】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综合复习试题(含答案)

一、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

1.全球治理,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经济)

材料一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

——摘编自《许伴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有人说,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下,“富国愈富,穷国愈穷”,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世界政治)

材料二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摘编自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2)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

(世界科技)

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一项发明,简述其利与弊。(4)面对世界经济发展、政局变化、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潜在的危险”,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请以“潜在的危险与应对”为主题,从上述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1)经济全球化。观点自选:赞同。

理由: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由于经济和科技实力较弱,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影响进一步加大等。

不赞同。

理由: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减少,这对发展中国家也是机遇;经济全球化能够让发展中国家吸引更多的国外技术和投资,增加出口和就业;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也充分说明经济全球化促进经济的发展等。(2)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例如原子能技术,利:给人类提供了高效清洁的能源。弊:也可用于战争,给人类带来核灾难、核恐怖。计算机技术,利: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生活更加便利。弊:信息安全风险增加,也容易让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只答出“利”或者“弊”不得分)

(4)提示:学生自选一个方面。例如:经济发展方面,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政局变化方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坚持睦邻友好,推进务实合作,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核扩散,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等;科技进步方面,加强科技的

合理化运用,解决环境问题,解决能源危机,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据材料“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很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水桶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末以来世纪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第二小问为开放题,可持赞同或者不赞同两种不同的观点,写出相应的理由即可,如赞同,理由是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由于经济和科技实力较弱,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影响进一步加大等。不赞同,理由是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减少,这对发展中国家也是机遇;经济全球化能够让发展中国家吸引更多的国外技术和投资,增加出口和就业;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也充分说明经济全球化促进经济的发展等。

(2)根据材料二“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是指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便加强对西方国家的控制。针对北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苏联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1991年底苏联解体,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被打破,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世界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格局还没有形成。

(3)据材料“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是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回顾历史,科技的飞速发展也曾给人类带来灾难,例如原子能技术,给人类提供了高效清洁的能源。但也可用于战争,给人类带来核灾难、核恐怖。如计算机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生活更加便利。但信息安全风险增加,也容易让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4)开放题,围绕“潜在的危险与应对”的主题,从世界经济发展、政局变化、科技进步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即可。如:经济发展方面,从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政局变化方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坚持睦邻友好,推进务实合作,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核扩散,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等;科技进步方面,加强科技的合理化运用,解决环境问题,解决能源危机,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描述。

【点睛】

注意掌握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的相关知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围绕“21世纪联合国的作用”进行了深入讨论,虽然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矛盾,但在维护联合国的地位和权威、加强它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上,就在新形势下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联合国作用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形成了共识。会议通过的《联合国千年宣言》,把“自由、平等、团结、容忍、尊重大自然和共同承担责任”作为21世纪国际关系中的基本价值观,强调《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永不过时和普遍适时的。”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国际社会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经贸领域的贸易战也日见频繁。在解决国际经济贸易纠纷方面,世界贸易组织自成立以来就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给经济全球化带来严峻挑战,但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依然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势,经济全球化潮流是不可阻挡的。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既是全球范围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今时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1)依据材料一及结合相关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安理会担负的主要责任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当今时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3)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即国际组织)。

(4)面对当前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给中国经济带来严峻挑战,谈一谈你的认识。

【答案】(1)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2)经济全球化

(3)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4)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依然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势。是当今时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挑战,我们既要牢牢守住底线、积极有效应对,又要保持耐心和定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与世界各国一道,坚定不移地维护自由贸易原则和多边贸易体制。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就在新形势下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联合国作用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形成了共识。” 结合相关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安理会担负的主要责任:对国际安全问题负有重大责任,有权调查引起国际争端或摩擦的任何情况,提出解决这些争端的方式或方法,采取强制行动直至使用武力维护和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2)根据材料“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既是全球范围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今时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所学可知,当今时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全球化。

(3)根据材料一可知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依据材料二可知在解决国际经济贸易纠纷方面,世界贸易组织自成立以来就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分别是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

(4)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面对当前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给中国经济带来严峻挑战,我们既要牢牢守住底线、积极有效应对,又要保持耐心和定力,坚定不移推进

改革开放,与世界各国一道,坚定不移地维护自由贸易原则和多边贸易体制。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这不是我个人的战斗,也不仅仅是以色列领导人的战斗。它是我们(这一地区)所有国家全体公民和每一位公民的战斗。生活在和平之中是他们的权利……”

——1977年埃及总统萨达特(1)材料中的“这一地区”指的是哪一个地区?

(2)该地区的人们现在生活在和平之中了吗?造成此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3)巴以冲突中,双方的极端势力用以牙还牙,以暴对暴的方法对抗,并向下一代灌输民族复仇主义思想,你认为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你觉得应如何有效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

【答案】(1)中东地区

(2)没有;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安,战火频仍,人们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状态中。

(3)后果:给双方人民带去更大灾难,只能是两败俱伤;双方都做出让步,坐下来谈,以一种宽容之心,去解决现实问题。为了共同的利益,要和谈,不要战争。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不仅仅是以色列领导人的战斗。它是我们【这一地区】所有国家全体公民和每一位公民的战斗”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这一地区”指的是中东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定。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东地区的人们现在还没有生活在和平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安,战火频仍,人们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状态中。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列强从自己利益出发,在此进行了长期角逐。大国的介入,使问题更加复杂。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这一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化。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3)题干中“双方的极端势力用以牙还牙,以暴对暴的方法对抗”,不可能解决问题,能是给双方人民带去更大灾难,只能是两败俱伤。所以要想实现中东地区的和平双方就必须都做出让步,坐下来谈。以一种宽容之心,去解决现实问题。为了共同的利益,要和谈,不要战争。

4.世界经济全球化开始于西方,由诸多因素推动向前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盟建立、发展进程部分大事

2005年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陷入僵局。

2013年成员国有28个。2017年英国正式启动“脱离欧盟“程序,英国将面临“脱欧”带来的全面挑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盟成立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盟成立的作用。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出中国在接受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历哪些变化?

材料三:2018年4月4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关于美公布对华301调查征税建议(編者注:美国将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征收大规模关税)的声明:美方做法严重违反了世贸组织基本原则和精神,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中国国家利益,不利于美国国家利益,也不利于全球经济利益。中方将立即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同时,将根据中国有关法律,对美国产品采取同等力度、同等规模的对等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经济全球化下各国之间的关系怎样?国际社会认为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是逆经济全球化的,中国如何应对这种挑战?

【答案】(1)特点:成员国增加、向经济政治一体化发展、一体化过程有曲折性或长期性;作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或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提高成员国国际地位或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2)变化:由被迫参与到积极参与再到引领。

(3)各国关系:相互依存或互利共赢或互惠互利,相互竞争或强国主导或收益不均;应对: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公平合理国际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协商谈判解决争端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欧盟建立、发展进程部分大事”中相关史实,可知欧盟成立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体现在成员国增加、向经济政治一体化发展、一体化过程有曲折性或长期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盟成立的作用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或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提高成员国国际地位或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2)根据材料二反映的图片下方注释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融入全球化、中国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积极参与全球化、中国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可知出中国在接受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历了由被迫参与到积极参与再到引领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2018年4月4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关于美公布对华301调查征税建议(编者注:美国将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征收大规模关税)的声明:美方做法严重违反了世贸组织基本原则和精神,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中国国家利益,不利于美国国家利益,也不利于全球经济利益。中方将立即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同时,将根据中国有关法律,对美国产品采取同等力度、同等规模的对等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下各国之间的关系体现在相互依存或互利共赢或互惠互利,相互竞争或强国主导或收益不均;国际社会认为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是逆经济全球化的,中国应对这种挑战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公平合理国际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协商谈判解决争端等。

5.请围绕以下两幅图片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能体现史实之间的联系,字数80—120字)

【答案】评分标准:题目,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之间的联系。若字数不足80字应酌情扣分。

【解析】

【详解】

开放题,围绕图片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之间的联系即可。如:联合国与国际安全

联合国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组织,其对“和平与安全”的定义,即联合国的“安全观”,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体现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6.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答案】题目:世界需要和平发展;论述: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1955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这两大组织的建立,是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重要表现。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2017年5月,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取得重多具体成果。美苏冷战使世界分为两大阵营,严重成胁世界和平:“一带一路”战略的理念是共同发展,目标是合作共贏,受到了世界上众多国家的欢迎和支持,必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符合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解析】

【详解】

本题是一个小论文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分析、综合、概括和论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只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即可。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如题目:世界需要和平发展;论述: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1955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这两大组织的建立,是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重要表现。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2017年5月,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取得重多具体成果。美苏冷战使世界分为两大阵营,严重成胁世界和平:“一带一路”战略的理念是共同发展,目标是合作共贏,受到了世界上众多国家的欢迎和支持,必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符合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7.阅读教材和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

请回答: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说出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并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经济全球化;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解析】

【详解】

据“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8.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一是哪一国际组织的旗帜?其主要机构有哪些?其首要宗旨是什么?中国在此国际组织中影响力如何?

(2)图二是某国际组织的标志,英文是WorldTradeOrganization,缩写为WTO。该组织的名称是什么?美国推行“反对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违反了该组织什么原则?中国是何时加入该组织的?有何意义?

(3)上述两大国际组织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1)联合国。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秘书处等。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公正无私的、负责任的、爱好和平的大国形象越来越显现出来,中国在联合国多边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2)世界贸易组织。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2001年12月。

(3)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掌握情况。

【详解】

(1)通过阅读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图一是联合国的旗帜;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联合国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秘书处等;据《联合国宪章》规定,得出联合国首要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公正无私的、负责任的、爱好和平的大国形象越来越显现出来,中国在联合国多边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2)通过阅读材料二和国际组织英文缩写WTO,得出此国际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中国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有利于扩大就业机会。

(3)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点睛】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总部位于美国纽约。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总

部位于瑞士日内瓦。

9.探究问题。

材料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全球化发展出现了不确定性。

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有所倒退.荚美两国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开启并领导经济全球化,同时也受益于经济全球化而先后成为霸权国家.然而,作为历史上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英美两国却成为新一轮反全球化逆流的策源地.英国“脱欧”事件及“脱欧”扩大化,特朗普上台后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一系列反全球化现象这对世界经济、对全球化的冲击是非常严重.现在从美国到欧洲,反全球化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已经形成了。虽然反全球化从很多年前就一直存在,但之前只是一种社会思潮.政治人物是“不管你(社会上的声音)怎么反对,我都要推进全球化”,但是现在,逆全球化成了政治思潮,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都有。

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趋势不会改变,从历史发展的长距离看,反全球化很有可能是短期现象。1929年--1933年的大萧条、1973牟的石油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等等,都引发了贸易保护主义等反全球化现象的高涨,但每一次反全球化的逆流消退之后,都开启了更大规模的全球化浪潮。2011年中国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预计2016年印度或将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将为全球经济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提供新动能和新机遇。尤其是新时期下,中国“一带一路”建设,贯穿欧亚大陆,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是下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中最为瞩目,也是最为重大的事件。

(l)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中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2)从上述材料表述的经济全球化的观点中,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要求:先概括出观点是什么,然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答案】(1)经济全球化中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从材料中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即可。比如: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趋势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抗拒,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要求:先概括出观点是什么,然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中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从材料中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比如: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趋势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抗拒,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10.(题文)阅读材料:

材料一:2002年3月,美国纽约市中心一幢大厦正式更名为海尔大厦,这里作为中国著名的家用电器厂商海尔集团的北美总部正式启动……同时,在中国,许多人用的东西可能是洋品牌,但它或许就是在中国生产的,如摩托罗拉、诺基亚、可口可乐等等。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及许多工业化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向外扩散,有利于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相对削弱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垄断地位,然而,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虽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但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相对劣势……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那些经济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市场发育欠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更多的压力,不得不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同时,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普遍增大,因而更容易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

材料三: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说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2)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对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应该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答案】(1)经济全球化趋势.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2)在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的识记和掌握。从材料一的内容可以看出,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体现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是: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应该抵制全球化,而应该趋利避害,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中国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投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2014年中国成功承办APEC会议、2015年中国发起成立亚投行,这些表明中国在抓住经济全球化这一机遇,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考点定位】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