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中硫的化学物相分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矿石中硫的化学物相分析

一、方法概述元素硫的分离常用分离方法为亚硫酸钠法和四氯化碳

法,Na2SO3 与S 在加热情况下反应,生成Na2S2O3。过量的Na2SO3 用甲醛掩蔽。在乙酸介质中,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碘标准溶液滴定Na2S2O3。元素硒也

能与Na2SO3 反应生成被碘滴定的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物质均干扰测定。

50mL25g/LNa2SO3 溶液,在微沸状态下浸取60-90min,可浸取150mg 硫,其浸取率为98%以上。硫酸盐及硫化物矿物不干扰测定。利用元素硫在某些有机

溶剂中的可溶性,与其他状态的硫化离,然后使溶剂挥发,以重量法测定。四

氯化碳是浸取元素硫的常用试剂。四氯化碳的沸点较高(76.8℃),在加热条件下对元素硫的浸取比较快速且完全。也有应和二硫化碳、三氯甲烷,但它们的

沸点较低,不宜加热浸取。硫酸盐矿物中硫的分离矿石中的硫可不可能盐矿

物,如胆矾、皓矾、碧矾极易溶于。而有些硫酸盐矿物难溶于水,例如石膏、铅矾、重晶石(溶度积分别为6.1×10-5、1.8×10-8、1.08×10-10)。因此,用水作溶剂不能将硫酸盐全部浸取。酸性NaCl 溶液浸取硫酸盐矿物的常用溶剂。在此

溶剂中,易溶于水的硫盐、难溶于水的铅矾和石膏等均溶解。铅矾与NaCl 作

用生成[PbCl4]2-和SO42-,而重晶石不溶。此外,热Na2CO3 溶液也是浸取硫酸盐的常用试剂。在此溶剂中,难溶于水的铅矾、石膏转变为相应的碳酸盐,

SO42-进入溶液中,而BaSO4 不溶。硫化矿物中硫的分离用微酸性NaCl 或

Na2CO3 溶液分离硫酸盐矿物时,硫化物不溶或少量溶解而留在残渣中。若试样中含重晶石或元素硫也留在残渣中。二、分析步骤元素硫的测定称取

0.2000-1.000g 试样置于锥形瓶中,加入100mL25g/LNa2SO3 溶液,摇匀,盖上表皿。加热微沸60-90min,经常摇动。过滤,洗涤。冷却后向滤液中加入

5mL 甲醛3mL 乙酸和2mL5g/L 淀粉溶液,用碘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即为终

什么是物相分析

什么是物相分析 物相分析主要基于矿石中的各种矿物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不同,采用不同浓度的各种溶剂在不同条件下处理所分析的矿样,使矿石中各种矿物进行分离,从而可测出试样中某种元素呈何种矿物存在和含量多少。 光谱分析和化学分析只能查明矿石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和含量,还不能指出各种元素是呈何种化合物存在,只有通过物相分析和岩矿鉴定等工作,才能知道矿石中某元素呈什么矿物存在。据已有的资料介绍,对如下元素可以进行物相分析: 铜、铅、锌、锰、铁、钨、锡、锑、钴、铋、镍、钛、铝、砷、汞、硅、硫、磷、钼、锗、铟、铍、铀、镉等。 各种元素需要分析哪几个相,可以查找有关资料,在此不赘述。 同依靠显微镜分析作为主要方法的岩矿鉴定比较,物相分析操作较快,定量准确,但不能将所有矿物一一区分,更重要的是无法测定这些矿物在矿石中的空间分布和嵌布、嵌镶关系,因而在矿石物质组成研究工作中只是一个辅助的方法,不可能代替岩矿鉴定。 对选矿工作人员来说,并不需要掌握物相分析这门技术,主要是要了解物相分析可以做哪些元素?每一种元素需要分析哪几个相?即每一种元素呈哪几种矿物存在?各种矿物的可选性如何?例如某钨矿石,光谱分析只知钨元素的大致含量,化学分析可知钨氧化物的含量,但钨的氧化物究竟是呈白钨矿还是黑钨矿,或者二者皆有,这就必须通过物相分析和岩矿鉴定等综合分析确定:如为白钨矿,可根据其嵌布粒度采用重选或浮选方法;如为黑钨矿目前一般仅采用重选方法;如二者皆有,可用重-浮联合方法处理。有了这些基本概念以后,才能对物相分析提出合理的要求,才能正确分析和运用物相分析资料拟定方案。如果目前不能做的就不要送物相分析样。

钴矿石物相分析

钴矿石物相分析 钴矿石物相分析,通常只测定硫化物钴、氧化物钴以及难溶矿脉中的钴。用溴溶液分解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硫化矿物,以测定硫化物钴。再采用盐酸—盐酸羟胺溶液分解赤铁矿、锰矿、针铁矿等氧化矿物,以测定氧化物钴。用王水溶解残渣,以测定难溶脉石中的钴。 钴矿石物相分析流程图 一、试剂 溴溶液称取溴化钠50克,溶于800毫升水中,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液体溴,剧烈摇动至有少量溴不溶为止,用水稀释至刻度。再强烈摇动至有少量溴不溶为止。 盐酸—盐酸羟胺溶液取盐酸羟胺25克,溶于少量水中。加盐酸300毫升,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 二、分析手续 硫化物钴的测定:称取0.5克试样,置于150毫升锥形瓶中。加溴溶液50毫升,加盖,在80~100°水浴上保温2小时。取下盖子,将锥形瓶移到电热板上煮沸数分钟,赶去剩余溴。取下,稍冷后用双层定性滤纸过滤,用水洗涤锥瓶及残渣4~5次,滤纸及残渣放回原锥瓶中留待测定氧化物钴和难溶脉石中的钴。 视钴的含量,取部分或全部滤液,加磷酸数毫升,置电热板上加热蒸发至剩有0.5~1毫升溶液,以下用亚硝基红盐比色法进行显色,比色。

氧化物钴的测定:将浸取硫化物钴后的残渣及滤纸置于原锥形瓶中,加入盐酸—盐酸羟胺溶液70毫升,加盖,在沸水浴上保温2小时。取下过滤,用时洗涤锥瓶及残渣6~8次。 视钴的含量,取部分或全部滤液,加硝酸数毫升,置电热板上加热蒸发至剩有0.5~1毫升溶液,以下用亚硝基红盐比色法进行显色,比色。 难溶脉石中钴的测定:将浸取氧化物钴后的残渣及滤纸移入瓷坩埚内,低温灰化后,移入150毫升烧杯中,加氟化铵少许,用王水分解。按亚硝基红盐比色法测定难溶脉石中的钴。

别错过!铁矿石检测,这些指标是重点

别错过!铁矿石检测,这些指标是重点 铁矿石是含有铁单质或铁化合物能够经济利用的矿物集合体,是钢铁生产企业的重要原材料。那么关于铁矿石你了解多少呢?你知道铁矿石需要检测哪些项目吗?你知道铁矿石应该符合哪些国家标准吗?今天,青岛英伦检测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检测项目: 理化指标检测:水分、还原性、灼烧减量、真密度、容积密度、表面电阻、体积电阻、抗压强度、水溶性氧化物含量、粉化试验、自由膨胀系数等。 品位分析:元素含量分析、矿石品位鉴定、物相分析、岩土成分分析等。 检测标准: GB/T 10322.2-2000 铁矿石评定品质波动的实验方法 GB/T 10322.3-2000 铁矿石校核取样精密度的实验方法 GB/T 10322.4-2014 铁矿石校核取样偏差的实验方法 GB/T 10322.5-2016 铁矿石交货批水分含量的测定 GB/T 10322.6-2004 铁矿石热裂指数的测定方法 GB/T 10322.7-2016 铁矿石和直接还原铁粒度分布的筛分测定 GB/T 10322.8-2009 铁矿石比表面积的单点测定氮吸附法

GB/T 13241-2017 铁矿石还原性的测定方法 GB/T 13242-2017 铁矿石低温粉化试验静态还原后使用冷转鼓的方法 GB/T 1361-2008 铁矿石分析方法总则及一般规定 GB/T 14202-1993 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容积密度测定方法GB/T 16574-1996 硫铁矿和硫精矿中硅含量的测定重量法GB/T 16575-1996 硫铁矿和硫精矿中铝含量的测定EDTA容量法 GB/T 24189-2009 高炉用铁矿石用最终还原度指数表示的还原性的测定 GB/T 24190-2009 铁矿石化合水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滴定法 GB/T 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动态试验法 GB/T 24235-2009 直接还原炉料用铁矿石低温还原粉化率和金属化率的测定气体直接还原法 GB/T 24236-2009 直接还原炉用铁矿石还原指数、最终还原度和金属化率的测定 GB/T 24515-2009 高炉用铁矿石用还原速率表示的还原性的测定 GB/T 24530-2009 高炉用铁矿石荷重还原性的测定 GB/T 24531-2009 高炉和直接还原用铁矿石转鼓和耐磨指

氧化矿石中铅的化学物相分析

立志当早,存高远 氧化矿石中铅的化学物相分析 一、方法概述在我国某些地区的氧化矿石中,白铅矿、砷铅矿、钙砷铅矿和钒铅锌矿等含量比较高,且有一定数量的铅与褐铁矿以某种状态相结合,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这类矿石的方法分相测定参见相关资料,不能使铅矾与白铅矿很好地分离。常用的氧化矿石中铅的化学物相分析流程如下图所示。图中氧化矿石中铅的化学物相分析流程铅矾的分离由于氧化矿石中铅矾含量低,白铅矿含量较高,且有较多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存在。如采用NaCl 溶液作铅矾的选择性溶剂,不仅铅矾的浸取不完全,而且白 铅矿的浸取率可达10%以上。因此,一般采用在浸出液中测定SO42-的方法来确定铅矾的含量。试亲中有石膏、锌矾、胆矾等硫酸盐存在时,可先用水浸取,残渣用50mL10%HCl-250gNaCl 溶液浸取,于滤液中测定SO42-。当试样中有天青石时,不能采用HCl-NaCl 法。因为天青石不被水浸取,但有部分溶于HCl-NaCl 溶液。铅矾和白铅矿的分离由于氧化矿石中砷铅矿含量较高,若采用乙酸-乙酸铵溶液作为铅矾和白铅矿的选择性溶剂,砷铅矿的浸取率就可达12%-14%。选用NH4Cl-乙酸铵溶液,铅矾和白铅矿的浸取率均在98%以上,砷铅矿浸取率仅1.03%,其他铅矿物很少溶解。50mL 该溶剂至少可溶解70mg 白铅矿和90mg 铅矾。方铅矿的分离在乙酸-乙酸铵-H2O2 溶液中,砷铅矿的浸取率为11%左右。砷铅矿和钒铅锌在HCl-NaCl 溶液中,虽然能完全溶解,但方铅矿的浸取 率为14%左右。因此,这两种溶剂均不能分离砷铅矿。采用80g/L 碘-80%乙醇-20%二硫化碳和50g/L 乙酸铵-250g/L NH4Cl 溶液作为方铅矿的选择性溶剂效果较好。在规定条件下,方铅矿能完全浸取,砷铅矿的浸取率为1.72%,其他铅矿物溶解甚微。100mL 该溶剂可溶解100mg 方铅矿。钒铅矿和砷铅矿的分离HCl-NaCl 溶液虽然是钒铅矿和砷铅矿的良好溶剂,但含铅褐铁矿可溶解30%-

物化相平衡复习习题

选择题 1. 二元恒沸混合物的组成 (A)固定(B) 随温度而变(C) 随压力而变(D) 无法判断答案:C 2. 一单相体系, 如果有3种物质混合组成, 它们不发生化学反应, 则描述该系统状态的独立变量数应为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B。F=C-P+2=3-1+2=4 3.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A) 1 (B) 2 (C) 3 (D) 4 答案:D。F=2-P+2=4-P,F不能为负值,最小为零。当F=0时P=4。4.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 (A) ΔS=0 (B) ΔG=0 (C) ΔH=0 (D) ΔU=0 答案:B。此为可逆过程故ΔG=0。5. 以下各系统中属单相的是 (A) 极细的斜方硫和单斜硫混合物(B) 漂白粉(C) 大小不一的一堆单斜硫碎粒(D) 墨汁答案:C。 6. NaCl(s), NaCl水溶液及水蒸汽平衡共存时, 系统的自由度(A) F=0 (B) F=1 (C) F=2 (D) F=3 答案:B。F=C-P+2,C=2,P=3,故F=2-3+2=1。 7. 如果只考虑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纯物质最多可共存的相有(A) P=1 (B) P=2 (C) P=3 (D) P=4 答案:C。F=C-P+2=1-P+2=3-P,当F最小为零时P=3。7. 对于相律, 下面的陈述中正确的是(A) 相律不适用于有化学反应的多相系统(B) 影响相平衡的只有强度因素 (C) 自由度为零意味着系统的状态不变 (D) 平衡的各相中, 系统包含的每种物质都不缺少时相律才正确答案:B 8. 关于三相点,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纯物质和多组分系统均有三相点(B) 三相点就是三条两相平衡线的交点(C) 三相点的温度可随压力改变 (D) 三相点是纯物质的三个相平衡共存时的温度和压力所决定的相点答案:D 9. 用相律和Clapeyron 方程分析常压下水的相图所得出的下述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在每条曲线上, 自由度F=1 (B) 在每个单相区, 自由度F=2 (C) 在水的凝固点曲线上, ΔHm(相变)和ΔVm的正负号相反(D) 在水的沸点曲线上任一点, 压力随温度的变化率都小于零答案:D 10. 二组分系统的最大自由度是

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1:目的: 规范了铁矿石分析方法。适应生产的需要,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及时 2:适应范围 适用于铁矿石中全铁、全硫量的测定 3:引用标准: GB/T6730-86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4:全铁量的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 4.1方法提要:试样用硫磷混酸溶解,然后加入浓盐酸,氯化亚锡用氯化高汞除去,用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以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借此测定全铁。 4.2试剂 4.2.1硫酸磷酸1:1比例混合,硫酸(比重1.84),磷酸(比重1.7) 4.2.2二氯化锡溶液(10%)称取100克二氯化锡溶于600ml盐酸(比重1.19)中用水稀释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4.2.3 二氯化汞饱和溶液 4.2.4盐酸(比重1.19)。 4.2.5二苯胺磺酸钠(0.2%)称取0.2克二苯胺磺酸钠溶于100ml水中,摇匀。 4.2.6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07162mol/L)TQ称取3.512克预先在105℃烘干1小时后重铬酸钾(基准试剂)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3分析步骤 称取0.2克试样放入500ml三角瓶中,加入10ml 1:1硫、磷混合酸,电炉上加热溶解三氧化硫白烟至离瓶底1/2时取下(试样完全)冷却,以水冲洗瓶壁,加入10ml盐酸,电热上加热至近沸取下,用10%的二氯化锡逐滴还原至无色,并过量1~2滴,流水冷却至室温,加入5ml的二氯化汞饱和溶液,摇匀、静止3分钟,加水150~200ml,加7~8滴二苯胺磺酸钠(0.2%),立即以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呈稳定紫色。 4.4计算: 全铁(%)=(N*V*0.05585/W)*100 式中V-消耗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N-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摩尔浓度 W-试样重(克) 0.05585-1毫升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相当于铁的毫克数。 5硫量的测定—燃烧碘酸钾滴定法 5.1方法提要:

钢的物理化学相分析方法的研究

25Cr3Mo3NiNb钢的物理化学相分析方法的研究* 刘庆斌 卢翠芬 (钢铁研究总院,北京,100081) 摘 要本文系统研究了25Cr3Mo3NiNb钢的物理化学相分析方法。对不同回火温度下试验钢中各析出相的结构、化学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揭示了25Cr3Mo3NiNb钢中各析出相随回火温度的析出规律。随回火温度升高,试验钢中相继析出M3C、M2C、M(CN)、M7C3等碳化物。关键词 25Cr3Mo3NiNb钢 析出相 物理化学相分析 25Cr3Mo3NiNb是新近研制的一种高强度中碳结构钢,其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获得良好的强韧性配合。本文系统研究了该合金钢的物理化学相分析方法,对不同回火温度下试验钢中各析出相的结构、化学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揭示了25Cr3Mo3NiNb钢中各析出相随回火温度的析出规律。随回火温度升高,试验钢中相继析出M3C、M2C、M(CN)、M7C3等碳化物。 1 实验部分 1.1 试样的化学成分及热处理制度 试样中主要元素的质量分数/%:碳0.3,铬3.0,钼3.0,镍0.7,铌0.1,铜0.2,氮0.01,硅0.1锰0.2。试样的热处理制度见表1。 表1 试样的热处理制度 Table1 Heat treatment specifitions of samples 编号 No. 热处理制度 Heat treatment specifitions 11 1050℃×1h水淬 60 1050℃×1h水淬→500℃×2h水冷 66 1050℃×1h水淬→575℃×2h水冷 69 1050℃×1h水淬→620℃×2h水冷 35 1050℃×1h水淬→640℃×2h水冷 79 1050℃×1h水淬→660℃×2h水冷 1.2 析出相的电解提取 25Cr3Mo3NiNb钢中存在少量残余奥氏体相。采用氯化钾+柠檬酸水溶液电解提取碳化物时,残余奥氏体相不定量提取,干扰碳化物的测定。经实验,在1%氯化锂,10%乙酰丙酮甲醇溶液,I=0.03A/cm2,T<-5℃的电解制度下,可使基体和残余奥氏体完全电离,而碳化物定量保留。 1.3 相的分离 1.3.1 M3C相的分离:经实验,(5+95)盐酸乙醇,加热回馏1h,可溶解M3C相,定量保留其它相。1.3.2 M2C相的分离:M2C与MC相的化学稳定性极为相似,文献[1,2]曾采用50g/L~100g/L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煮沸溶解M2C相,文献[3]介绍采用硫酸磷酸混合酸(1+1+18)加热煮沸可溶解M2C相。经实验25Cr3Mo3NiNb钢中析出的M2C相在上述两种条件下均不溶解,即使在400g/L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回馏数小时也不溶解,这主要是其化学组成的不同造成其化学稳定性发生差异。我们对该合金钢经电解提取并分离M3C相后的M2C+MC+M7C3相残渣进行了试验,以确定M2C与其他相的分离方法,见表2。由表2结果并结合定量分析确定,⑽号分离条件可溶解M2C相,保留Nb(CN) 和M7C3相。 1.3.3 M7C3相的分离:经实验,硫酸—过氧化氢水溶液,沸水浴中加热,可溶解M2C和Nb(CN)相,保留M7C3相。 表2 M2C相与MC相的分离方法 Tab.2 Separate method of M2C and MC 编号 No. 分离方法 Separate method 保留相 Remains ⑴ 400g/LNaOH,沸水浴3h M2C 、Nb(CN) 、M7C3 ⑵ 400g/LNaOH,煮沸3h M2C 、Nb(CN) 、M7C3 ⑶ 400g/LNaOH,加热回馏3h M2C 、Nb(CN) 、M7C3 ⑷ 400g/LNaOH,加热回馏5h M2C 、Nb(CN) 、M7C3 ⑸硫酸(1+1),加热回馏3h M2C 、Nb(CN) ⑹硫磷混酸,加热回馏3h M2C 、Nb(CN) ⑺硝酸(1+99),室温3h M2C 、Nb(CN) 、M7C3 ⑻硝酸(3+97),室温3.0h Nb(CN)、M7C3、M2C(少) ⑼硝酸(5+95),室温3.0h Nb(CN)、M7C3、M2C(少)⑽硝酸(1+9),室温3.0h Nb(CN)、M7C3 2 结果与讨论 2.1 析出相类型 电解提取及经分离富集得到的粉末经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6],该钢的析出相为:

XRD物相分析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14980 XRD物相分析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XRD物相分析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实验目的 1.掌握X 射线衍射仪的使用及进行定性相分析的基本原理。 2.学会用PDF软件索引对多相物质进行相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布拉格方程:2dsinn X 射线衍射仪是按着晶体对X 射线衍射的几何原理设计制造的衍射实验仪器。在测试过程,由X 射线管发射出来的X 射线照射到试样上产生衍射效应,满足布拉格方程的2dsinn,和不消光条件的衍

射光用辐射探测器,经测量电路放大处理后,在显示或记录装置上给出精确的衍射峰位置、强度和线形等衍射信息,这些衍射信息可作为各种应用问题的原始数据。X 射线衍射仪的基本组成包括;X 射线发生器、衍射测角仪、辐射探测器、测量电路和控制操作、运行软件的电子计算机系统。在衍射测量时,试样绕测角仪中心轴转动,不断地改变入射线与试样表面的夹角,射测量时,试样绕测角仪中心轴转动,不断地改变入射线与试样表面的夹角,与此同时计数器沿测角仪圆运动,接收各衍射角所对应的衍射强度。任何一种结晶物质都具有特定的晶体结构。在一定波长的X 射线照射下,每种晶体物质都产生自己特有的衍射花样。每一种物质与它的衍射花样都是一一对应的,不可能有两种物质给出完全相同的衍射花样。如果试样中存在两种以上不同结构的物质时,每种物

锡矿石化学物相分析

锡矿石的化学物相分析 锡矿石的化学物相分析需要测定酸溶锡、酸不溶锡的含量。酸溶锡通常指水锡石、黝锡矿、易溶硅酸锡等;酸不溶锡通常指难溶硅酸锡和锡石,分离酸溶锡的溶剂主要有浓H2SO4、HCl-KClO3。由于ClO3-的氧化作用,使硫化物氧化而分解,锡以SnCl4的状态进入溶液。KClO3代替,其作用相同。酸不溶锡留在残渣中。 酸溶锡的测定称取0.5000-2.000g试样置于锥形瓶中,以水润湿,加入15-20mL HCl,煮涨至由硫化物分解所产生的H2S气体不再逸出为止(对含硫化物较高的试样,可相应减少称样并用HCl反复处理数次)。稍冷后,加入0.1gKClO3。低温加热(温度过高极易引起SnCl4挥发而损失),使硫化物慢慢分解,加热过程中必须不断补加HCl,如此连续处理至硫化物完全分解。加入20mL水,煮沸除去Cl2。过滤,用10%HCl洗涤,于滤液中测定锡。 酸不溶锡的测定将上述残渣移入高铝坩埚中,灰化后,加入Na2O2于750℃熔融7-10min 后制成溶液测定锡。 含锡铁矿物中锡的化学物相分析 早期,H2SO4(1+3)常用作浸取“胶态锡”的溶剂,但在某些矽卡岩型锡矿石中,用引溶剂微沸1h浸取时,褐铁矿和钙铁榴石均溶解完全,其中锡常误为“胶态锡”。对此类矿石,应分别测定含锡褐铁矿、含锡磁铁矿、含锡钙铁榴石、粘土、含锡石英及锡石的锡含量。 含锡褐铁矿和磁铁矿的分离根据HCl-NaCl-SnCl2溶液能定量地浸取褐铁矿和磁铁矿的方法,结合含锡的矿物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用盐酸羟胺代替SnCl2并适当延长浸取时间,含锡褐铁矿和磁铁矿的浸取率分别为98.12%和100%,而钙铁榴石、粘土和锡石(小于10μm)的浸取率分别为1.54%、小于1%和0.35%。分离效果较好。 含锡钙铁榴石的分离钙铁榴石系钙铁硅酸盐矿物,与粘土、石英等分离,不能使用HF。试验表明,用H2SO4(1+3)微沸30min,钙铁榴石浸取率98.45%。而细粒锡石(小于10μm)和粘土的浸取率分别为0.54%和1.5%。粘土浸取率虽然稍大,便赋存于粘土矿物中锡很低,不影响分离效果。 含锡粘土和石英的分离HF是浸取粘土和石英的良好溶剂HF沸水浴浸取1h。粘土矿物完全溶解。小于10μm的细粒锡石浸取率为0.83%。 锡石的分离于HF浸取粘土矿物后的残渣中测定锡石含量。 这类锡矿石的常用化学物相分析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中含锡铁矿物中锡的化学物相分析流程

物理化学相图小知识

1.相律的有关概念与相律表达式 (1)独立组份数C=S-R-R′。S为物种数,R为独立化学反应计量式数目。R′ 为同一相中独立的浓度限制条件数(包括不同物种依反应计量式比例关系及离子物种电中性条件) (2)自由度数f,系指相平衡体系中相数保持不变时,所具有独立可变的强度变量数。 (3)相律内容及其数学表达式。相律就是揭示pVT平衡系统中自由度数、独立组份数和相数三者之间的制约关系。 表达式为:f=C-Φ+2;式中(式中 2 指T、p两强度变量) 当T、p中有任一固定,则表达式为:条件自由度数f*=C-Φ+1 当考虑除T、p、X B以外的其他变量或相间有某种限制时,则表达式为f=C-Φ+n;(式中n≥2)(4)相律的局限性与应用的关键性。相律是一个定性规律,它指明特定条件下该平衡系统至多存在的相数及其相应的独立变量数,但不能指明是哪些相共存?哪些性质可作为独立变量及其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相律对单相与复相都适用,但应用相律时,首先要考察系统是否满足相律成立的条件,并确定系统的组份数。 2.单组份系统的相图与特征 (1)单组份系统相律与相图:因C=1 ,故相律表达式为f=3-Φ。显然f最小为零,Φ最多应为 3 ,因相数最少为 1 ,故自由度数最多为 2 。相图是用几何图形来描述多相平衡系统宏观状态与T、p、X B(组成)的关系。在单组份相图中有单相的面、两相平衡线和三相平衡的点,自由度分别为f=2、f=1、f=0。 (2)单组份相变的特征与类型。相变是一个连续的质的飞跃。相平衡时物质在各相中的化学势相等,相变时某些物理性质有突变。根据物性的不同变化有一级相变和连续相变(包括二级相变等高阶相变)之分;前者广为存在如气、液、固之间转变,其特点是物质在两相中的化学势一级导数不相等,且发生有限的突 变〔即〕,此 类相变平衡曲线斜率符合克拉贝龙方程。后者如氦He(Ⅰ)与He(Ⅱ)的转变。正常状态与超导状态的转变,其特点是化学势的一级导数在相变点连续〔即V1=V2,S1=S2〕,但化学势二级导数 在相变点附近则迅速变化,出现一个极大峰如; 或。二级相变平衡曲线斜率符 合爱伦菲斯(Ehrenfest)方程: 3.克拉贝龙—克劳修斯方程及其应用条件 (ⅰ)克拉贝龙方程:适用于单组份系统两相间平衡 (ⅱ)克拉贝龙—克劳修斯方程:适用与其中含气相的两相间平衡,且气相应服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铁矿石中赤铁矿、褐铁矿的测定

铁矿石中赤铁矿、褐铁矿的测定 编制说明 1、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根据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豫质监标发〔2016〕262号”《2016年第二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铁矿石中赤铁矿、褐铁矿的测定》制定标准任务,由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提出并且技术归口,由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负责起草,定于2017年完成。 该标准承担单位为: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 1.2 参加方法精密度协作试验的单位 (1)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 (2)河南省岩石矿物测试中心; (3)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 (4)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 (5)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调查院; (6)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7)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8)河南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实验室。 1.3 主要工作过程 本标准于2016年9月获河南省质量技术技术监督局批准。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接受标准起草任务后,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对“铁矿石中赤铁矿、褐铁矿的测定”开展了标准收集、比较、调研等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工作,于2017年4月完成了标准草案起草工作。 根据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豫质监标发〔2016〕262号”《2016年第二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铁矿石中赤铁矿、褐铁矿的测定》制定标准任务,下达了2016年由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归口的河南省地方标准《铁矿石中赤铁矿、褐铁矿的测定》的制定计划。根据此计划,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确定了标准制定的负责人和参与人,落实了标准计划项目的进度安排和分工,收集了相关资料,形成了标准草案,并开展了标准验证等工作。 1.4 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2、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2.1 标准编制主要原则

硅灰石矿的化学物相分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硅灰石矿的化学物相分析 硅灰石是一种钙的偏硅酸盐矿物。自然界中,硅灰石常系石英和方解石的反应产物。层控接触变制质型硅灰石矿床的形成基本没有外来物质的加入,伴生矿物为辉石、闪石等。矽卡岩型矿床的硅灰石的共生矿物有钙铝-钙铁榴石,透辉石、闪石等。矽卡岩型矿床,而硅灰石为脉石矿物,可供综合利用。另一种类型是与区域变质有关的矿床,即硅灰石与碱性岩浆岩和碳酸盐共生的矿床。其组成有硅灰石、方解石、石英、爱辉石、斜长石等。有时含石榴石。硅灰石是新型的工业矿物,主要用于陶瓷工业和涂料工业,还可以用于塑料、橡胶、磨料、造纸、石棉代用品等方面。硅灰石矿的化学物相分析,除了测定硅灰石矿物含量外,还包括与其共生的方解石、白云石、透辉石、钙铁榴石矿物含量的测定。一、方法概述早期文献报道采用岩石化学计算法求得,硅灰石矿中各种含钙矿物的含量。这种方法是以大量的化学全分析数据为基础,按标准矿物化学式来推算含量的。当矿物组成比较复杂时,其误差较大。后来相继提出热解-蔗糖- HCl 法、饱和水杨酸-HCl 法、柠檬酸(含硅酸钠)-HCl 法。前一种由于热解后游离CaO 浸取不完全,使方解石结果偏低,硅灰石结果偏高;后两种溶剂浸取方解石做事我其与硅灰石分离,效果较好。但由于硅灰石的易溶性,在浸取方解石时,硅灰石也有部他被浸取,需引入校正系数。硅灰石与其他含钙硅酸盐矿物的分离,大都采用稀HCl 为浸取剂。近年提出的AlCl3-HCl 法,是以 10g/L AlCl3 溶液浸取方解石,此时方解石完全浸取,而硅灰石几乎不被浸取。以20%HCl 浸取硅灰石而与透辉石、石榴石分离,测定结果可不作校正。当试样中含有萤石时,应以c(CH3COONa)=1mol/L 乙酸钠溶液(pH5)作为方解石的溶剂,以10g/L AlCl3-20%HCl 溶液浸取硅灰石和萤石,通过测定Ca 和F 的含量可求得硅灰石的含量,也可通过测定SiO2 的含量计算硅灰石含量。二、分析

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doc

铁矿石分析 铁矿石主要是赤铁矿(Fe2O3)、黄铁矿(FeS2)以及硫酸制造工业的废渣硫酸渣(以Fe2O3为主)。 一、二氧化硅(氟硅酸钾容量法) 准确称取约0.3g已在105~110℃烘干过的试样,置于银坩埚中,在700~750℃的高温炉中灼烧20~30min。取出,放冷。加入10g氢氧化钠,盖上坩埚盖(应留一定缝隙),再置于750℃的高温炉内熔融30~40min(中间可取出坩埚将熔融物摇动1~2次)。取出坩埚,放冷,然后将坩埚置于盛有约150ml热水的烧杯中,盖上表面皿,加热。待熔块完全浸出后,取出坩埚,用水及盐酸(1+5)洗净。向烧杯中加入5ml盐酸(1+1)及20ml硝酸,搅拌。盖上表面皿,加热煮沸。待溶液澄清后,冷至室温,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可供测定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以及氧化亚锰之用。 吸取50ml上述试样溶液,放入300ml塑料杯中,加入10~15ml 硝酸,冷却.加入10ml150g/L氟化钾溶液,搅拌.加固体氯化钾,搅拌并压碎未溶颗粒,直至饱和.冷却并静置15min。以快速滤纸过滤,塑料杯与沉淀用50g/L氯化钾溶液洗涤2~3次。 将滤纸连同沉淀一起置于原塑料杯中,沿杯壁加入10ml50g/L氯化钾—乙醇溶液及1ml10g/L酚酞指示剂溶液,用0.15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未洗净的酸,仔细搅动滤纸并随之擦洗杯壁,直至溶液呈

现红色。然后加入200ml沸水(此沸水应预先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微红色),以0.15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溶液滴定至微红色。 试样中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数按下式计算: TSiO2V SiO2= —————×100 m×1000 式中:TSiO2————每毫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于二氧化硅的毫克数; V———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试料的质量,g。 二、三氧化二铁(EDTA—铋盐回滴定法) 吸取25ml上述所制备的试样溶液,放入400m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约200ml,用硝酸和氨水(1+1)调整溶液PH至1.0~1.5(以酸度计或精密PH 试纸检验)。加2滴100g/L磺基水杨酸钠指示剂溶液,用0.015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至紫红色消失后,再过量1~2ml,搅拌并放置1min。然后加入2~3滴5g/L半二甲酚橙指示剂溶液,用0.015mol/L硝酸铋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变为橙红色。试样中三氧化二铁的质量百分数按下式计算: TFe2O3(V1-KV2)×10 Fe2O3 =——————————×100 m×1000

物理化学相平衡知识点

物理化学相平衡知识点

相平衡 一、主要概念 组分数,自由度,相图,相点,露点,泡点,共熔点,(连)结线,三相线,步冷(冷却)曲线,低共熔混合物(固相完全不互溶) 二、重要定律与公式 本章主要要求掌握相律的使用条件和应用,单组分和双组分系统的各类典型相图特征、绘制方法和应用,利用杠杆规则进行有关计算。 1、相律: F = C - P + n, 其中:C=S-R-R’ (1) 强度因素T,p可变时n=2 (2) 对单组分系统:C=1, F=3-P (3) 对双组分系统:C=2,F=4-P;应用于平面相图时恒温或恒压,F=3-P。 2、相图 (1)相图:相态与T,p,x的关系图,通常将有关的相变点联结而成。 (2)实验方法:实验主要是测定系统的相变点。常用如下四种方法得到。 1

2 对于气液平衡系统,常用方法蒸气压法和沸点法; 液固(凝聚)系统,通常用热分析法和溶解度法。 3、单组分系统的典型相图 对于单组分系统C =1,F =C -P +2=3-P 。当相数P =1时,自由度数F =2最大,即为双变量系统,通常绘制蒸气压-温度(p-T )相图,见下图。 p T l B C A O s g C ' p T l B C A O s g F G D 单斜硫p T 液体硫B C A O 正交硫 硫蒸气 (a) 正常相图 (b) 水的相图 (c) 硫的相图 图6-1 常见的单组分系统相图 4、二组分系统的相图 类型:恒压的t -x (y )和恒温的p -x (y )相图。 相态:气液相图和液-固(凝聚系统)相图。 (1)气液相图 根据液态的互溶性分为完全互溶(细分为形

各种铁矿标准XRD图谱分析

各种铁矿标准XRD图谱分析 ICS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 铁矿与返矿及氧化铁皮的鉴别规程 Rules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iron ores,return fines and millscale (征求意见稿) ××××-××-××发布××××-××-××实施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文欣、欧阳昌骏、赵振纲、武治峰。 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I SN/T ××××—×××× 铁矿与返矿及氧化铁皮的鉴别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矿与返矿及氧化铁皮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鉴别规则和结果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以铁矿石的名义进出口返矿或氧化铁皮及在进出口铁矿中掺混返矿或氧化铁皮的检验鉴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0565-2006 铁矿石和直接还原铁术语 GB/T 2007.1-1987 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手工取样方法 GB/T 2007.2-1987 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手工制样方法 GB/T 10322.1-2000 铁矿石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6730.62-2005 铁矿石钙、硅、镁、钛、磷、锰、铝和钡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术语和定义 3 GB/T 20565-2006 确立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返矿 return fines 铁矿石烧结后强度较差的和未完全烧结的烧结矿经破碎筛分处理而需重新返回烧结工序的筛下物。 3.2 氧化铁皮 millscale 钢锭及钢坯在锻造或轧制过程中表面氧化层脱落而产生的铁屑,带片状,也称铁鳞。 4 技术要求

锌矿石物相分析

锌矿石物相分析 锌的主要矿物是原生的硫化矿,即各种类型的闪锌矿[闪锌矿ZnS,铁闪锌矿(Zn,Fe)S,硫锌铁矿(Zn,Fe)S,和纤维锌矿ZnS]。其次是次生的氧化矿物,按其工业价值排列应为 碳酸盐[菱铁矿ZnCO 3,水锌矿2ZnCO 3 ·3Zn(OH) 2 ,绿铜锌矿2(Zn,Cu)CO 3 ·3(Zn,Cu) (OH) 2]、硅酸盐[异极矿2ZnO·SiO 2 ·H 2 O,硅锌矿2ZnO·SiO 2 ]、氧化物[红锌矿ZnO,锌 铁尖晶石(Fe,Zn,Mn)O·(Fe,Mn) 2O 3 ]、硫酸盐[锌矾ZnSO 4 ,皓矾ZnSO 4 ·7H 2 O,锌铜 胆矾(Zn,Cu,Fe)SO 4·5H 2 O]等。此外,还有铜铅铁矾类矿物。 硫酸盐是原生闪锌矿氧化的产物,由于它易溶于水,故在矿石中的存在量极少。若矿石中含有氧化钙或氧化锌,能在水溶液中析出碱式硫酸锌,若有碳酸盐存在则能将锌沉淀成碱式碳酸盐。 锌矿石物相分析一般测定水溶性硫酸盐、碳酸盐、硫酸盐、氧化物与异极矿、硅锌矿、闪锌矿和铜铅铁矾类中的锌。 可称取二份试样。一份用水浸取水溶液硫酸盐。另一份用含氯化铵的氨水溶液浸取碳酸盐、硫酸盐、氧化物与异极矿;用稀乙酸溶液浸取硅酸锌;再用含三氯化铁的稀盐酸溶液浸取闪锌矿;不溶残渣即为铜铅铁矾类之锌。 锌矿石物相分析流程图 试剂

氯化铵—氢氧化铵浸取液称取32克氯化铵,溶解于80毫升氨水和120毫升水的混合液中。 乙酸浸取液 12% 120毫升乙酸与水混合,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 三氯化铁—盐酸浸取液称取80克三氯化铁(FeCl 3·6H 2 O),溶于10毫升盐酸与适量 水中,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混匀。 一、水溶硫酸锌的测定 称取1~3克试样,置于250毫升烧杯中,加入100毫升水,置沸水浴加热1~2小时。冷却,用带有少量纸浆的致密滤纸过滤,用热水洗涤5~7次。残渣弃去,滤液用极谱法或化学法测定锌。 若试样中有硫酸铜存在,硫酸铜与闪锌矿作用生成硫酸锌,使结果偏高。 二、碳酸盐、硫酸盐、氧化物与异极矿的测定 称取1克试样,置于300毫升烧杯中,加入100毫升氯化铵—氢氧化铵浸取液(在烧杯的液面处做一记号,在处理过程中,不断加入热水至100毫升),在60~70°水浴上加热1小时,不断摇动。取下稍冷,用带有纸浆的致密滤纸过滤,滤液用200毫升容量瓶中承接,用热的5%氯化铵—氢氧化铵洗液洗涤5~6次。滤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部分溶液测定锌。不溶残渣留作硅锌矿、闪锌矿及铜铅铁矾的测定。 三、硅锌矿的测定 将上述残渣及滤纸放回原烧杯中,加入12%乙酸浸取液100毫升,置于70~80°水浴加热处理45分钟,不断搅动。取下稍放冷,用致密滤纸过滤,用2%乙酸溶液洗涤烧杯和残渣各4~5次。滤液收集在2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部分溶液测定锌。不溶残渣留作闪锌矿及铜铅铁矾的测定。 四、闪锌矿的测定 将上述残渣及滤纸放回原烧杯中,加入100毫升三氯化铁—盐酸浸取液,置于95°水浴加热处理5.6~6小时,不断搅动(在处理过程中,不断加入热水至100毫升)。取下稍放冷,用致密滤纸过滤,用热的0.5%盐酸洗液洗涤烧杯及残渣至无铁(Ⅲ)离子为止。滤

铜矿石物相分析

铜矿石物相分析 含铜的矿物,大致分为两大类,即硫化物矿和氧化物矿。 中南大学化验中心承接:铜矿石物相分析:自由氧化铜、结合氧化铜、次生硫化铜、原生硫化铜多一份化验,少一步弯路!我们不只提供准确的化验数据,还有数据的分析与判断等指导!我们用一颗真诚的爱心,期待与您的开心合作!请致电谢老师 150******** 硫化物矿物包括原生矿物如黄铜矿CuFeS 2,方黄铜矿CuFe 2 S 3 和次生矿物 辉铜矿Cu 2S、铜蓝CuS及斑铜矿Cu 3 FeS 3 等。 氧化物矿物包括硫酸盐如胆矾CuSO 4·5H 2 O、水胆矾CuSO 4 ·3Cu(OH) 2 、铜 锌胆矾(Zn,Cu,Fe)SO 4等;碳酸盐如孔雀石CuCO 3 ·Cu(OH) 2 、蓝铜矿 2CuCO 3·Cu(OH) 2 ;硅酸盐如硅孔雀石CuSiO 3 ·2H 2 O;氧化物如赤铜矿Cu 2 O、黑铜 矿CuO等;其他有砷酸盐、磷酸盐等但不多见,自然铜分布不多。 在铜矿物中,其氧化物部分往往以某种形态和脉石结合在一起。有的是机械结合,即铜矿物极细地分解在脉石中成嵌布状态,有的是化学结合,即铜成为类质同晶或吸附型的杂质存在于脉石中,这一部分铜的氧化物矿物很难分离,所以称之为结合氧化铜。 有的资料认为:结合氧化铜不一定与脉石结合,而是以离子状态进入氢氧化铁或锰的胶状氧化物(锰结合)中呈被吸附状态。 在进行铜矿物的物相分析时,要了解矿石的大致组成,以便确定分析项目及选择分析流程。比较简单的铜矿,一般只测定氧化铜和硫化铜的分别含量。但是,对于矿物万分比较复杂的矿石,往往要分别测定自由态氧化铜和结合态氧化铜,次生硫化铜和原生硫化铜的含量。对于自然铜一般含量很微,如无特殊情况,不作单独测定。

铁矿石等级划分

铁矿石产品等级的划分(讨论稿)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矿石产品等级的划分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铁矿石产品中块矿、粉矿和精矿产品等级的划分,不包括烧结矿和球团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730.1 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分析用预干燥试样的制备 GB/T 6730.2 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重量法测定水分含量 GB/T 6730.3 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重量法测定分析试样中吸湿水量 GB/T 6730.5 铁矿石全铁含量的测定三氯化钛还原法 GB/T 6730.9 铁矿石硅含量的测定硫酸亚铁铵还原-硅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 6730.10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重量法测定硅量 GB/T 6730.11铁矿石铝含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 GB/T 6730.12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铬天青S 光度法测定铝量 GB/T 6730.16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硫酸钡重量法测定硫量 GB/T 6730.17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 GB/T 6730.18铁矿石磷含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 6730.19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铋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 6730.20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容量法测定磷量 GB/T 6730.22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二安替吡啉甲烷光度法测定钛量 GB/T 6730.23铁矿石钛含量的测定硫酸铁铵滴定法 GB/T 6730.24铁矿石稀土总量的测定萃取分离-偶氮氯膦mA分光光度法 GB/T 6730.25铁矿石稀土总量的测定草酸盐重量法 GB/T 6730.26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硝酸钍容量法测定氟量 GB/T 6730.27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镧-茜素络合腙光度法测定氟量 GB/T 6730.28铁矿石氟含量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6730.31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N-苯甲酰苯胲萃取光度法测定钒量 GB/T 6730.32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硫酸亚铁容量法测定钒量 GB/T 6730.45铁矿石砷含量的测定砷化氢分离-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 6730.46铁矿石砷含量的测定蒸馏分离-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 6730.49 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钠和钾量 GB/T 6730.56铁矿石铝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6730.58铁矿石钒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6730.61铁矿石碳和硫含量的测定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GB/T 6730.62铁矿石钙、硅、镁、钛、磷、锰、铝和钡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GB/T 6730.63铁矿石铝、钙、镁、锰、磷、硅和钛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GB/T 6730.65铁矿石全铁含量的测定三氯化钛还原重铬酸钾滴定法(常规方法) GB/T 6730.66铁矿石全铁含量的测定自动电位滴定法 GB/T 6730.67铁矿石砷含量的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0322.1铁矿石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 20565铁矿石和直接还原铁术语

物化实验-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物化实验-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孙滢智/2013011968材31(张泽文) 实验日期:2014.12.5 提交报告日期:2014.12.10 带实验的老师:陈巧梅 1 引言 1.1实验目的 1.1.1用沸点仪测定在常压下环已烷—乙醇的 气液平衡相图。 1.1.2掌握阿贝折射仪的使用方法。 1.2实验原理 将两种蒸气压不同的挥发性液体混合,溶液 的组成与其平衡气相的组成不同。在压力保 持一定,二组分系统气液达到平衡时,表示 液态混合物的沸点与平衡时组成关系的相 图,称为沸点和组成(T-x)图。沸点和组成 (T-x)的关系有下列三种:(1)理想液体混合 物或接近理想液体混合物的双液系,其液体 混合物的沸点介于两纯物质沸点之间见图 1(a);(2)各组分蒸气压对拉乌尔定律产生很 大的负偏差,其溶液有最高恒沸点见图 1(b);(3)各组分蒸气压对拉乌尔定律产生很 大的正偏差,其溶液有最低恒沸点见图 1(c)。第(2)、(3)两类溶液在最高或最低恒沸

点时的气液两相组成相同,加热蒸发的结果只使气相总量增加,气液相组成及溶液沸点保持不变,这时的温度称恒沸点,相应的组成称恒沸组成。 图1 沸点组成图 为了测定二元液系的T-x图,需在气液达到平衡后,同时测定溶液的沸点、气相和液相组成。 本实验是测定具有最低恒沸点的环己烷—乙醇双液系的T-x图。方法是用沸点仪(图2)直接测定一系列不同组成之溶液的气液平衡温度(即沸点),并收集少量馏出液(即气相冷凝液)及吸取少量溶液(即液相),分别用阿贝折射仅测定其折射率。为了求出相应的组成,必须先测定已知组成的溶液的折射率,作出折射率对组成的工作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