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疗法

合集下载

颈椎牵引的步骤和方法

颈椎牵引的步骤和方法

颈椎牵引的步骤和方法颈椎牵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颈椎病的物理疗法,通过施加外力来改善颈椎的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颈椎牵引的步骤和方法。

一、颈椎牵引的步骤颈椎牵引主要分为手动牵引和机械牵引两种方法,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步骤。

1. 手动牵引的步骤手动牵引是指医生通过手工施加力量来进行牵引,具体步骤如下:(1)患者取仰卧位,头部稍微后仰,使颈椎处于最佳牵引位置。

(2)医生用双手紧握患者的头部,通过施加适当的力量,使颈椎得到牵引。

牵引力的大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来调节。

(3)牵引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每次治疗一般进行3-5次,每周1-2次。

2. 机械牵引的步骤机械牵引是指利用专用的颈椎牵引器材来进行牵引,具体步骤如下:(1)患者取仰卧位,将头部固定在牵引器上,确保头部、颈部和身体处于稳定的位置。

(2)调节牵引器的参数,包括牵引力的大小和牵引时间等,一般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来调节。

(3)启动牵引器,使其施加适当的力量进行牵引。

牵引力的大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来调节。

(4)牵引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每次治疗一般进行3-5次,每周1-2次。

二、颈椎牵引的方法除了手动牵引和机械牵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进行颈椎牵引,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种常见方法。

1. 水下牵引法水下牵引法是指将患者放入水中进行牵引,通过水的浮力来减轻颈椎的负重,达到牵引的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无法承受重力牵引的患者。

2. 持续牵引法持续牵引法是指将颈椎固定在特定的位置,通过长时间的持续牵引来改善颈椎的结构和功能。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严重的颈椎病病例,但需要患者在牵引过程中保持较长时间的固定姿势。

3. 配合药物牵引法配合药物牵引法是指在进行颈椎牵引的同时,结合使用一些药物来促进颈椎的恢复和修复。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严重的颈椎病病例,但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合适的药物方案。

总结:颈椎牵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颈椎病的物理疗法,可以通过手动牵引或机械牵引来改善颈椎的结构和功能。

骨科牵引术PPT课件

骨科牵引术PPT课件
牵引重量一般是第1、2颈椎用4kg,以后每下一椎体 增加1kg。复位后维持牵引重量为3-4kg。
为了防止弓滑脱,于牵引后第1、2天内,每天将牵引 弓的螺丝加紧一扣。
36
1、工具
37
2、划线
38
3、消毒铺巾
39
4、定位
40
5.局部麻醉
41
6.切开
42
7.另外一侧定位
43
8.另一侧局麻
骨科牵引术
XXX
1
概述
牵引疗法是通过牵引装置,利用悬 垂重量为牵引力,身体重量为反牵 引力,以克服肌肉的收缩力,整复 骨折、脱位,预防和矫正软组织挛 缩,以及某些疾病术前组织松解或 术后制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2
牵引的目的
患肢制动,减少局部刺激减轻局部炎症扩散 保持肢体功能位 稳定骨折断端,镇痛,便于骨折愈合 矫正和预防因肌肉挛缩所致的关节畸形 使骨折、关节脱位复位。 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血回流,消除肢体肿胀
牵引重量 :体重的1/6-1/8 ,老年人1/9, 维持量为3-5kg。
52
股骨髁上牵引
53
胫骨结节牵引
适应证:适用于股骨干骨折、伸直型股 骨髁上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 骨折等。
操作方法:穿针部位在胫骨结节向后 1.25cm,在此平面稍向远侧部位即进针 点。从外侧向内侧穿针,以免伤及腓总 神经。
44
9、钻孔
45
10、置入颅骨牵引器
46
11、包扎
47
尺骨鹰嘴牵引
适应证:适用于难以整复或肿胀严重 的肱骨髁上或髁间骨折、粉碎性肱骨 下端骨折、移位严重的肱骨干大斜形 骨折或开放性骨折。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屈肘90°,前臂 中立位,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在尺 骨鹰嘴下2cm,尺骨嵴旁开一横指处 进针。局麻后,将克氏针从内向外刺 入直达骨骼,注意避开尺神经,然后 转动手摇钻,将克氏针垂直钻入并穿 出对侧皮肤,使外露克氏针两侧相等, 以酒精纱布覆盖针眼处,安装牵引弓 进行牵引。

牵引技术

牵引技术

3、设备与用具
腰椎牵引床
牵引支架
4 、操作方法与步骤
(1)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牵引,牵引带分别固定胸 段和骨盆髂脊。
另外两种体位
a. 倒悬牵引: 选用3种常用牵引体位,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疼 痛缓解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恢复情况 , 采用 VAS 及 ODI 评价何种体位疗效更佳.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 别为仰卧位牵引组30例,俯卧位牵引组30例,倒悬牵引组30 例,疗程结束后比较治疗结果 .结果 3组的VAS及ODI均有 改善,倒悬牵引组优于俯卧位牵引组及仰卧位牵引组.
颈腰椎的牵引技术
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师 崔俊才
牵引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通过徒 手、器械或电动牵引装置,对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施加 牵拉力,使关节面发生一定分离,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 的牵伸,从而达到复位、固定、减轻神经根压迫、纠正 关节畸形的物理治疗方法。
一、颈椎牵引技术
颈0%开始牵引。根据患者体质及颈部肌肉发 达情况逐步增加牵引重量,通常每 3 ~5 天增加1kg。如症状有改善,可维 持此重量,如果没有改善,可适当增加,最大可达 10~12kg 。
5、
(1)牵引中应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体位、重量 及时间,开始时可以是小重量、短时间,逐渐增 加重量和延长时间。 (2)坐位牵引结束时,缓慢解除牵引力后取下牵引 带,患者静坐片刻后,再站起离开。 (3)如果牵引中患者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或症 状加重,应即刻中止牵引,并进行相应处理。
析研究>>
C.病变阶段与牵引角度的关系:C1~4 0 ° C5~6 C7~T1 25 ° 《康复医学 第4版》p221
15 ° C6~7
20 °
(3)时间:颈椎牵引的时间以15~30 分钟为宜, 时间太短达不到牵引的力学效果,时间过长容易产 生头痛、头麻、下颌关节疼痛、心悸、胸闷、恶心 等不良反应。一般牵引重量愈大,牵引时间应愈短。 带有间歇牵引的牵引设备,牵引时间可稍长些,一 般不超过 40分钟。治疗每日 1~2 次, 10~14次为 1 个疗程。

简述颈椎牵引的操作方法

简述颈椎牵引的操作方法

简述颈椎牵引的操作方法
颈椎牵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颈椎病的物理疗法,主要通过拉伸颈椎的方式,缓解颈椎压力,减轻疼痛和炎症。

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 患者坐在治疗床上或者椅子上,确保身体、颈部和头部的位置舒适。

头和颈部应该处于放松的状态。

2. 医生或治疗师会用一条带有固定装置的带子固定住患者的下颈部和上胸部,确保牵引的稳定性。

3. 然后,带子上的固定装置会逐渐增加牵引力,拉伸颈椎。

4. 随着牵引的逐渐增加,患者可能会感到颈部的轻微拉伸和舒适感。

如果牵引过程中出现疼痛或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或治疗师。

5. 牵引一般持续15-3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目的而定。

6. 牵引结束后,医生或治疗师会逐渐减小牵引力,让颈部和头部回到正常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颈椎牵引应该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或专业治疗师进行操作,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在接受颈椎牵引治疗前,患者应该接受必要的医学检查,
了解自身病情,并根据医生的建议确定是否适合接受该疗法。

牵引疗法操作介绍

牵引疗法操作介绍

定义:牵引,康复方法之一。

用特制的牵引带和装置,对人体某部位进行牵拉练习。

目的是增大椎体间隙和椎间孔,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和椎动脉的扭曲,缓解肌肉痉挛,使凸出的椎间盘复位。

常用的有治疗颈椎病的颈椎牵引、腰椎间盘突症的骨盆(腰椎)牵引。

其装置可利用重锤、弹簧秤或旋紧螺旋杆作牵引力的非机动牵引床,或使用电子装置自控的机动牵引床。

我院采用先进的电子装置自控的机动牵引床颈椎牵引作用颈椎牵引是颈椎病保守治疗法中最主要而且疗效确实的一种方法,其治疗作用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1) 限制颈椎活动,减少对受压脊髓和神经根的反复摩擦和不良刺激,有助于脊髓、神经根、关节囊、肌肉等组织的水肿和炎症消退。

(2) 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减轻甚至解除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

(3) 解除肌肉痉挛,恢复颈脊拄的平衡,降低椎间盘内压,缓冲椎间盘向四周的压力。

(4) 牵开小关节间隙,解除滑膜嵌顿,恢复颈椎间的正常序列和相互关系。

(5) 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以伸直,改善推动脉的血供。

(6) 使颈椎管纵径拉长,脊髓伸展,黄韧带皱招变平,椎管容积相对增加。

正确的牵引治疗不仅可使肌肉痉挛解除,同时也有改善神经根刺激症状的作用。

方法牵引的力量:牵引力量以达到颈椎椎间隙增大而不引起肌肉、关节损伤为目的。

一般坐位2~3kg,卧位10kg左右。

牵引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

时间过长易造成肌肉和韧带静力性损伤。

体位:常用体位为坐位、仰卧位。

仰卧位可使C4~C7椎间隙后部增宽更为明显,且角度亦易调节。

坐位牵引位置不易稳定、角度变化亦小,但操作相对方便。

牵引方式:可分为持续性牵引和间歇性牵引。

持续性牵引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牵引力;间歇性牵引则在牵引过程中有几次牵引力的减小。

年岁大、病情重者多选后者。

注意事项(1)牵引时抗领带的前面部分应套于下颌部(俗称“下巴骨”处),切勿滑向颈前喉部,以免引起窒息事故。

尤其是患者两上肢无力时,每次牵引均应有家属在家照看,因为一旦枕领带向喉部滑移时,病人无力自行调整位置[2]。

牵引术及护理

牵引术及护理

四、观察要点
(3)皮肤牵引的牵引重量:由于胶布的粘着力有限, 一般为3kg,最大牵引重量不超过4kg,否则易出 现反应或胶布撕脱。 (4)对颈椎及腰椎间盘突出者,应以维持牵引为佳, 牵引重量与骨折复位病人相反,在牵引初期重量 较轻,3天后则逐渐加重,以患者能够承受而又无 不良反应为宜。颈椎不超过3kg,腰椎不超过 15kg。 (5)持殊牵引:对小儿恳的牵引、胸腰椎骨折悬吊 牵引及骨盆悬吊牵引等,重量均以臀下或腰下放 入一拳为准。
二、常用的牵引用具
4.其他牵引附件
① 三级梯:用于抬高床脚,当牵引重量超过体重1/7时, 一般将床脚置于50cm高度。牵引重量为体重1/8—1/ 14时,床脚置于30cm处。而一般维持牵引重量时,则 高度不超过10cm。 ② 三高度床脚垫:木制,其长、高、宽分别为50cm、 30cm和20cm.2个为一套。各面的中央部均有一凹槽, 以使床脚嵌入,不易滑出。 ③ 靠背架
牵 引 术 及 护 理
济南市中心医院骨外科 杜红霞
2010.4.6
概述
牵引即通过牵引装置,以悬垂的重量为牵引力, 身体重量做为反作用力,利用持续平衡的牵引力 与反牵引力,以达到移位骨折和脱位关节的复位 与固定,并维持复位后的位置,缓解软组织的紧 张和挛缩,减轻疼痛,预防和矫正畸形。以及对 某些疾病术前组织松解和术后制动的一种治疗方 法。 牵引术为骨科的基本治疗技术之一,经许多世纪 沿用至今仍不失其临床价值,尤其对骨与关节的 损伤,应视为首选的治疗手段之一。
四、观察要点
(2)骨牵引者:金属物在体内易因刺激作用而出现 各种反应,甚至在钉眼处引起感染,尤其在肌肉 的部位,出于肌内纤维的频繁舒缩,穿钉处更易 发生感染.例如股骨髁部、掌骨头及足骨头等部 位。此外易滑动的克氏针更促进感染的形成。早 期,仅针眼处发红及有少许分泌物。如涂以消毒 剂使感染消退。但如分泌物较多.炎症反应已形 成时,则需全身应用抗生素,并密切观察。如仍 不能控制,则应将钉拔出,局部换药引流,对已 有脓肿形成或引流不畅者、应及早切开排脓,以 防继发骨髓炎。并对骨折局部更换其他治疗方法

牵引疗法

牵引疗法

放松的肌肉
生理效应:松动关节突关节等椎体小关节

牵引下关节突关节松 动的效果

滑动或滚动 分离 靠近或压缩

徒手颈椎牵引时表现 得更为明显
影响小关节松动的因素
脊柱 屈曲 脊柱 侧屈 脊柱 旋转
增强这种 滑动效果
增加侧屈 凸侧达到 的伸展程 度
旋转侧 相对上一 椎体关节 突分离 对侧产生 压缩效果
一般14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牵引时患 坐位牵引时,患者应 两侧悬吊带要等长, 调整好牵引带的受力 调整好枕颌牵引套 牵引前或牵引同时可 作用力要相等 者应感到 注意全身放松,双上 部位。牵引带的枕部 的松紧度,防止压 进行颈部温热疗法以 舒适 肢自然下垂于身体两 带应以枕骨粗隆为中 迫颈动脉,亦不要 缓解局部肌肉的痉挛 侧,脊柱略前屈。 卡住喉部 心,恰好包住枕骨, 领部带包住下领部
适应证和禁忌证
禁忌症

任何运动均被禁忌的脊柱疾病或疾病过程 如 • 肿瘤 • 感染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严重骨质疏松等影响脊柱关节韧带、骨骼和 肌肉的局部或系统性疾病
适应证和禁忌证
禁忌症


急性拉伤、扭伤和急性炎症,且在初始牵引后 疼痛加重 牵伸重量导致脊柱处于过度活动状态 血管疾患 牵引过程中症状加重
发展简史--至今仍是主流治疗手段
颈腰椎疾患
牵引

物理因素
压迫 背根 背根节 神经根 脊髓 椎动脉…
致病因素
化学因素
P物质 缓激肽 血清素(5-HT) 组织胺 钾离子 前列腺素…
机械性拉长,使椎间隙增大
生理效应 影响因素
肌肉放松
生理 效应
缓解疼痛
关节突关节 等椎体小关节 的松动

中医牵引ppt课件

中医牵引ppt课件

物理疗法与牵引结合
物理疗法
01
包括电疗、磁疗、超声波等物理因子疗法,具有消炎、消肿、
镇痛等作用。
牵引
02
如前所述。
结合治疗
03
物理疗法与牵引结合,可以相互补充。例如,在牵引过程中辅
以物理疗法,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加速恢复。
05
CATALOGUE
中医牵引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研究进展
中医牵引的起源与历史
病例三:关节牵引治疗成功案例
总结词
中医牵引在关节疾病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康复。
详细描述
患者张先生,32岁,因膝关节疼痛就诊。经过检查,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经过中医牵引治疗,张 先生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疼痛减轻,膝关节活动度增加。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先生的膝关节骨 关节炎得到有效控制,关节功能逐渐恢复。
THANKS
感谢观看
历史
中医牵引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 长期实践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 具有独特疗效的中医疗法。
牵引原理与作用
原理
中医牵引主要依据中医的脏腑、经络 理论,通过特定的手法和工具,对身 体的特定部位进行拉伸和牵引,以调 整身体的气血流通和脏腑功能。
作用
中医牵引可以舒缓肌肉紧张和疼痛, 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缓解神经压迫, 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等。
未来,中医牵引技术将不断改进和创新,以适应更多种类的疾病 和症状。
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医牵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为世界各地患者提供 更好的治疗服务。
科学研究与教育
中医牵引的科学研究与教育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以提高治 疗水平和专业素养。
06
CATALOGU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脊柱牵引分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椎间盘的生物力学
1、椎间盘的生物力学
椎间盘
髓核:半流体胶状物,正常状态下能 吸收一定的压力和震荡力
纤维环,按同心圆排列组成,保护 髓核并限制髓核向周围膨出。
正常椎间盘可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不破裂。髓核 向四周传递压力,使纤维环承受圆周张力,此 张力在腰段脊柱可达脊椎所受纵向压力的4-5 倍。
2、牵引的作用机制
(1) 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地 回纳,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 (2)解除肌肉痉挛 (3)促进炎症消退 (4)解除脊柱小关节负载
3、脊柱牵引分类
(1) 根据治疗部位可分为:腰椎(骨盆)牵 引、颈椎牵引。 (2) 根据牵引力的来源可分为:自身体重牵 引、手法牵引、重锤牵引、动力牵引。 (3) 根据牵引时患者的体位可分为:仰卧位 牵引、俯卧位牵引、坐位牵引。
3、脊柱牵引分类
(4) 根据牵引时患者身体的方向可分为:水 平位牵引、斜位牵引、垂直位牵引。 (5) 根据牵引的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时间牵 引、短时间牵引。 (6) 根据牵引的连续性可分为:持续牵引、 间歇牵引。
(二)腰椎牵引


腰椎牵引是以按摩手法之“人工拉压复位” 为基础发展形成的器械治疗方法,通过对 腰椎施加牵引力,使紧张、痉挛的腰部肌 肉松弛,腰椎体间距增大,椎间盘内压降 低,缓解突出物对神经组织的压迫,使疼 痛得以消除。 腰椎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 关节紊乱等疾患的有效疗法。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疗法的目的:
1.
2.
促进突出的椎间盘还纳; 减轻对神经组织的压迫,消除炎症。
2、腰椎牵引的作用
(1)预防、松解神经根粘连 ( 2 )缓解肌肉痉挛,纠正前屈、侧弯等继发性腰 椎畸形 (3)增加椎体间距,降低椎间盘内压 (4)增加后纵韧带张力,促进椎间盘还纳 (5)增加椎管容积 (6)增加侧隐窝的面积 (7)纠正腰椎小关节的紊乱
牵引疗法
一、定义
牵引疗法是应用外力对身体某一部位 或关节施加牵拉力,使其发生一定的 分离,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伸,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牵引疗法可用于脊柱和肢体,其中不 同关节的牵引术需按不同关节的结构 和生理需要分别设计和实施。

一、定义

牵引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颈 椎病、腰椎病、骨关节病、风湿病所 致关节间隙变窄的重要治疗手段。早 在古希腊就有有将病人踝部绑于直立 的梯子上,头朝下,身体倒置,猛烈 摇晃梯子以减轻病人腰腿痛,祖国医 学亦牵拉下肢对腰部形成牵引力的手 法。
2) 牵引台重锤牵引


牵引台面可头低脚高倾斜5°。牵引重量越大,床 脚越高,但对头晕等症状的患者则不能将床脚太 高。 重锤重量从每侧 8kg,两侧共 16kg 开始,增加方 法同床上重锤牵引。牵引时间每次 10 ~15min。 此方法适用于能到治疗室治疗的患者
1、椎间盘的生物力学


脊柱屈曲、侧弯时,椎间盘一部分受到牵 拉(张力),另一部分则受到挤压; 当脊柱旋转时,椎间盘还会受到剪力。
1、椎间盘的生物力学
椎间盘损伤的主要原因: 1. 脊柱屈曲加旋转时同时受到张力、压力和剪力 的作用。 2. 椎间盘退行性变;
3. 4. 5. 6.
长时间使脊柱处于某一方向的屈曲位; 震荡力反复作用于同一椎间盘; 体重过重 均可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于纤维环之外, 从而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而引起临床症状。
一、定义
牵引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治疗时患
者体位不同,分为卧位牵引、坐位 牵引、斜位牵引或直立位牵引;根 据牵引力来源不同,分为用患者自 身重量牵引、手法牵引、机械牵引、 电动牵引;根据牵引持续时间不同, 分为持续牵引与间歇牵引。
(一)脊柱牵引疗法概述
1、椎间盘的生物力学
2、牵引的作用机制
4、腰椎牵引方法


腰椎牵引从较原始的自重牵引逐步发展形 成重锤牵引、动力牵引,分别以自身体重、 外加重力或动力对腰椎施加持续性或间歇 性的牵引力。 近年来在水平牵引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成角、 旋转等功能,提高了治疗效果。
固定第8、 9、10肋 下缘
胸廓牵 引带
4、腰椎牵引方法
(1)自重牵引 (2)骨盆重锤牵引 (3)动力骨盆牵引 (4)屈曲旋转快速牵引 (5)徒手牵引 (6)自我牵引
3、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 腰椎退行性变、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小 关节滑膜嵌顿、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无合 并症的腰椎压缩性骨折等。 (2)禁忌证:脊髓疾病、腰椎结核、肿瘤、 有马尾神经综合征表现的腰椎管狭窄症、 椎弓断裂、重度骨质疏松、严重高血压、 心脏病、出血倾向等。
(1) 自重牵引
自重牵引就是利用患者自身腰部以下的体重 进行牵引,其方法简便、易行。 牵引可选择不同体位进行。 1) 坐位自体牵引: 2) 斜位自重牵引:
1) 坐位自体牵引

支撑部位为腰部,患者坐在支撑架之间的 弹性悬吊带上进行牵引。
2) 斜位自重牵引


患者在床上仰卧,胸部用牵引带固定于床头,腰 部及下肢游离。 初次牵引床面与水平面夹角30°,以后每天增加5 ° , 一般 8 ~10 天倾角可达 70 ° ~ 90 °牵引时 间每天4h。
(二)腰椎牵引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2、腰椎牵引的作用 3、适应证和禁忌证 4、腰椎牵引方法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姿势的改变;进一步负重 长期的腰椎受力不平衡及腰椎间盘的退行 性变—椎间盘承载与分布应力的能力↓关节 突关节负荷↑,退变加速—小关节增生肥大 及黄韧带肥厚,侧隐窝狭窄—神经根和/ 或马尾神经束受到机械压迫和刺激—影响 神经营养及代谢产物的排出—神经炎症— 腰腿痛—甚至导致下肢无力,运动障碍 (影响神经功能)。
(2) 骨盆重锤牵引
1) 床上重锤牵引
2) 牵引台重锤牵引
1) 床上重锤牵引
水平牵引
斜向牵引
1) 床上重锤牵引



首次牵引滑轮重量每侧5kg,两侧共10kg; 以后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每1~ 3日增加1 ~2kg,最后达到合适的重量。 牵引时间首次可定为1h,休息20min后继续 牵引,待患者适应后逐渐延长牵引持续时 间。夜间停止牵引,以利睡眠。 此方法适用于需在病房绝对卧床的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