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第1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第1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 1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汽车发动机一般为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包括汽油机和柴油机,大多采用四行程水冷多缸发动机。工作过程有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行程。发动机由机体、气缸盖、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起动系统等组成。

(本图片来自MTZ) CONTENTS

1.1发动机的类型

1.2发动机的基本机构和术语 1.

2.1基本机构

1.2.2基本术语

1.3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1.3.1四行程汽油机工作过程

1.3.2四行程柴油机工作过程

1.3.3多缸发动机和单缸发动机 1.3.4二行程内燃机工作过程

1.4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4.1动力性指标

1.4.2经济性指标

1.5发动机特性

1.5.1速度特性

1.5.2发动机的工况和负荷

1.6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1.6.1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1.6.2发动机举例

1.6.3发动机参数列表

1.1 发动机的类型

汽车发动机大多为往复活塞式内燃机(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是热机的一种。

图1-1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把内燃机分成不同的类型:

(1) 按照所用燃料分类

按照所使用燃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汽油机(Gasoline Engine)和柴油机(Diesel Engine)。汽油机转速高,质量小,噪音小,起动容易,制造成本低;柴油机压缩比大,热效率高,经济性好。

二者的着火方式不同,汽油机为点燃式发动机(Spark Ignition Engine),柴油机为压燃式发动机(Compression Ignition Engine)。

(2) 按照行程分类

按照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行程数可分为四行程内燃机和二行程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内曲轴转两圈(72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Reciprocating)运动四个行程的内燃机为四行程内燃机;而一个工作循环内曲轴转一圈(36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两个行程的内燃机称为二行程内燃机。汽车发动机广泛使用四行程内燃机。

(3) 按照冷却方式分类

按照冷却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水冷发动机和风冷发动机。水冷发动机利用在气缸体和气缸盖冷却水套中进行循环的冷却液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而风冷发动机利用流动于气缸体与气缸盖外表面散热片之间的空气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水冷发动机冷却均匀,工作可靠,冷却效果好,广泛应用于车用发动机。

(4) 按照气缸数目分类

按照气缸数目不同可以分为单缸发动机和多缸发动机。仅有一个气缸的发动机为单缸发动机,有两个以上气缸的发动机为多缸发动机。如双缸、三缸、四缸、五缸、六缸、八缸、十二缸等。现代车用发动机多采用三缸、四缸、六缸、八缸、十二缸等。

直列四缸自然吸气水冷汽油机V型六缸增压柴油机

图1-2 发动机类型举例

(5) 按照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分类

按照进气是否增压可以分为自然吸气(非增压)式发动机和增压式发动机。

1.2发动机的基本结构与术语

1.2.1 基本机构

图1-3四缸汽油机的机构示意图

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活塞销穿过活塞和连杆的上端,使活塞和连杆成为铰链式连接。活塞运动时,曲轴绕轴心线旋转。曲轴每转一周,活塞上下各运动一次。

1.2.2 基本术语

图1-4 发动机基本术语

(1) 上止点

活塞在气缸里作往复直线运动时,活塞顶部距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的位置为上止点(Top Dead Center :TDC)。

(2) 下止点

活塞顶部距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近的位置为下止点(Bottom Dead Center :BDC)。 (3)活塞行程

上、下止点之间的距离为活塞行程(Piston Stroke)。一般用S 表示,对应一个活塞行程,曲轴一般旋转180°。

(4)曲柄半径

曲轴旋转中心到曲柄销中心之间的距离称为曲柄半径,一般用R 表示。通常活塞行程为曲柄半径的两倍,即S=2R 。

(5)气缸工作容积

活塞从上止点运动到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称为气缸工作容积,又称气缸的排量(Swept Volume or Displacement),一般用V h 表示:

)(104

62L S D V h ?×?=

π

(1-1)

式中:D -气缸直径(Bore),单位mm ; S -活塞行程,单位mm 。 (6)燃烧室容积

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部与气缸盖之间的容积,称为燃烧室容积(Compression Volume) 或间隙容积(Clearance Volume),一般用V c 表示。

(7)气缸总容积

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活塞顶部与气缸盖之间的容积,称为气缸总容积(Cylinder Capacity),一般用V a 表示。气缸总容积就是气缸工作容积和燃烧室容积之和,即V a =V c +V h 。

(8)发动机排量

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排量。一般用V L 表示:

i V V h L ×= (1-2)

式中:V h -气缸工作容积; i -气缸数目。 (9)压缩比

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Compression Ration),一般用ε表示。

c

h c c h c a V V V V V V V +=+==

1ε (1-3)

理论上内燃机的压缩比越高,压缩终了时的温度和压力越高,热效率越高,但压缩比的提高又 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现代汽油机的压缩比为8~11左右,柴油机的压缩比为16~22左右。

1.3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1.3.1 四行程汽油机工作过程

发动机气缸中每一次将热能转变为机械功的一系列连续过程为一个工作循环(Operating Cycle)。每个工作循环都包括进气、压缩、作功(燃烧-膨胀)和排气行程。 (1)进气行程

(Intake Stroke)

图1-5汽油机工作过程(a )进气行程

(2)压缩行程

(Compression Stroke)

图1-5汽油机工作过程(b )压缩行程

曲轴旋转,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此时排气门关闭,进气门打开。随着活塞下移,气缸内容积增大,压力减小,在气缸内产生一定真空度,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空气经空气滤清器和进气管道等,通过进气门进入气缸,直至活塞运动到下止点附近。一般汽油机在空气进入气缸前,燃油供给系统向进气管道提供汽油,并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气,经进气管和进气门进入气缸,直喷汽油机由喷嘴将汽油直接喷入气缸。

曲轴继续旋转,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进、排气门都关闭,气缸内成为封闭容积,可燃混合气受到压缩,压力和温度升高,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行程结束。可燃混合气压力可达0.6~1.2MPa ,温度可达600~700K 。压缩比越大,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压力和温度越高,燃烧速度越快,发动机功率也越大。 (3)作功行程(Power Stroke)

图1-5汽油机工作过程(c )作功行程

作功行程包括燃烧和膨胀过程,进、排气门均关闭。当活塞运动到上止点附近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汽油机靠火花塞点燃混合气,又称为点燃式发动机。可燃混合气燃烧后放出大量的热,使气缸内气体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压力可达5~7MPa 左右,温度达2500K 左右。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通过连杆使曲轴旋转并输出动力,维持发动机本身运转,并对外作功。随着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容积增加,气体压力和温度降低,当活塞运动到下止点时,作功行程结束,气体压力降低到0.3MPa 左右,温度降低至1300K 左右。

(4)排气行程

(Exhaust Stroke)

图1-5汽油机工作过程(d )排气行程

当作功行程接近终了时,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关闭,活塞到达下止点后向上止点运动,燃烧后的废气在自身压力和活塞的推动下经排气门排出,活塞越过上止点后,排气门关闭,排气行程结束。由于燃烧室容积的存在,不可能将废气全部排出气缸。受排气阻力的影响,排气终了时,气体压力仍高于大气压力,约为0.105~0.115MPa ,温度约900~1200K 。 汽油机工作时,在气缸中不断周而复始地进行着上述过程。工作循环内曲轴旋转两周,活塞经历四个行程。

1.3.2 四行程柴油机工作过程

四行程柴油机每个工作循环也包括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行程,由于柴油黏度大,不易蒸发,自燃温度低,故可燃混合气的形成,着火方式,燃烧过程以及气体温度、压力的变化都和汽油机有所不同。

进气行程 压缩行程 喷油

作功行程 排气行程

图1-6 四行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四行程柴油机在进气行程中吸入气缸的是新鲜纯空气而不是可燃混合气,在进气通道中没有节气门或喉管等,进气阻力小。

压缩行程压缩的是纯空气,也包括部分上一循环的残余废气,在压缩行程接近上止点时,喷油器将高压柴油以雾状喷入燃烧室,柴油和空气在气缸内形成可燃混合气并着火燃烧。柴油机的压缩比较大,一般为16~22,压缩终了时气体温度和压力也比汽油机高,超过了柴油的自燃温度。压缩终了时,气体压力约为3.5~4.5MPa,气体温度约为750~1000K。柴油机是压缩后自燃着火的,不需要点火。

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的压缩比高,热效率高,燃油消耗率低,一般柴油价格较低,因此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能好。现代先进柴油机的排气污染少,排放性能好,且传统柴油机转速低、质量大、噪声大、振动大等缺点也得到了克服。但先进柴油机的制造费用高。

1.3.3 多缸发动机和单缸发动机

现代汽车发动机都是采用多缸四行程发动机,每一个气缸都要经过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行程。四个行程中只有一个行程作功,其余三个行程不作功,即曲轴转两圈,每个气缸只有半圈做功,所以单缸发动机的运转不平稳,功率越大,平稳性就越差。因此,单缸机通常都装有一个较大的飞轮用来储存作功行程的能量,并利用惯性克服另外三个行程的阻力。而多缸发动机中各缸的作功行程是错开的,按照工作顺序作功,即曲轴旋转两圈内各气缸交替作功,运转相对平稳,且振动小。缸数越多,作功间隔角越小,同时参与作功的气缸越多,发动机运转越平稳。

1.3.4 二行程内燃机工作过程

二行程(Two Stroke)内燃机的工作循环是在两个活塞行程即曲轴旋转一周的时间内完成的。对于传统二行程汽油机,当活塞还处于下止点时,进气孔被活塞关闭,排气孔和扫气孔开启。这时曲轴箱内的可燃混合气经扫气孔进入气缸,清除其中的废气。随着活塞向上止点运动,活塞头部首先将扫气孔关闭,扫气终止。此时排气孔尚未关闭,仍有部分废气经排气孔排出,当活塞将排气孔关闭之后,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开始被压缩,直至活塞到达上止点,压缩过程结束。压缩过程中活塞上行到一定位置,进气孔打开,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进入曲轴箱。在压缩终了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将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点燃,燃烧气体膨胀作功。此时排气孔和扫气孔均被活塞关闭,进气孔仍然开启。空气和汽油经进气孔继续流入曲轴箱,直至活塞裙部将进气孔关闭为止。随着活塞继续向下止点运动,曲轴箱容积不断缩小,其中的混合气被预压缩。此后,活塞头部先将排气孔开启,膨胀后的燃烧废气经排气孔排出。至此作功过程结束,开始先期排气。随后活塞又将扫气孔开启,经过预压缩的可燃混合气从曲轴箱经扫气孔进入气缸,扫除其中的废气,开始扫气过程,直到下一个活塞行程中扫气孔被关闭时为止。 

图1-7二行程汽油机工作过程

传统二行程汽油机广泛应用于摩托车发动机,虽然具有结构简单、比功率大、运转相对平稳等优点,但由于其油耗和污染大,也逐渐被四行程汽油机所取代。有些二行程汽油机采用电控直接喷射技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油耗和污染物排放。二行程柴油机在船舶等动力机械上有所应用。

1.4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是用来衡量发动机性能的标准,主要有动力性指标,经济性指标和排放性指标等。

1.4.1 动力性指标

动力性指标指发动机通过曲轴对外作功的能力,包括有效转矩、有效功率等。

有效转矩是指发动机通过曲轴或飞轮对外输出的有效转矩(Torque Output),即克服摩擦、驱动附件等损失后曲轴对外输出的净转矩,通常用T e 表示,单位N·m 。

有效功率是指发动机通过曲轴或飞轮对外输出的有效功率(Power Output),通常用P e 表示,单位为kW 。有效功率同样是曲轴对外输出的净功率。它等于有效转矩和曲轴转速的乘积。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可以在专用的试验台上用测功器测出有效转矩和曲轴转速后,用如下公式计算:

9550

106023n T n

T P e e e ?=×??

=?π )(kW (1-4) 式中:T e -有效转矩,单位N·m ;n -发动机转速,单位r/min ; 1.4.2 经济性指标

通常用燃油消耗率来评价内燃机的经济性。燃油消耗率(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是指单位

有效功的燃油消耗量,即发动机每发出1kW 有效功率在每小时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通常用g e 表示,单位为g/kW·h ,计算公式如下 :

e

T

e P G g 1000=

(1-5) )/(h kW g ?式中:G T -每小时的燃油消耗量,kg/h ;P e -有效功率,kW

有效燃油消耗率越小,表示发动机曲轴输出净功率所消耗的燃油越少,经济性越好。通常发动机铭牌上给出的有效燃油消耗率g e 为最小值。

1.5 发动机特性

发动机的有效转矩T e ,有效功率P e ,有效耗油率等主要性能指标随其运转工况(负荷、转速)变化的关系称为发动机的特性,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关系称为发动机的速度特性,而随负荷变化的关系称为发动机的负荷特性。用曲线来表示这些关系,称为发动机的特性曲线。 1.5.1 速度特性

速度特性可以在发动机试验台上测得,以汽油机为例,当节气门开度保持不变时,用测功器对发动机曲轴施加一定数值的阻力矩。当发动机运转稳定即阻力矩和发动机发出的有效转矩相等时,用转速表测出此时的稳定转速,同时在测功器上测出该转速下的有效转矩T e ,计算出有效功率P e ,另外可测出消耗一定量汽油所经历的时间,换算成每小时耗油量G T ,然后计算出有效燃油消耗率g e 。改变测功器的阻力矩数值,重复上述过程,又可以得出一组n 、T e 、P e 、g e ,这样重复若干次,可以得到一系列的n 、T e 、P e 、g e ,然后根据这些数据,以转速n 为横坐标,以性能指标T e 、P e 、g e 为纵坐标作出三条曲线,即为相对应于该节气门开度的速度特性曲线。

节气门全开时的速度特性为发动机的外特性;节气门部分打开时所测得速度特性称为部分特性。发动机的外特性代表了发动机所具有的最高动力性能。

图1-8 速度特性曲线

1.5.2 发动机的工况和负荷

发动机工作状况(工况)一般用功率与发动机转速来表征,有时也可用负荷与转速来表示。

发动机在某一转速下的负荷就是当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与同一转速下所可能发出的最大功率之比,用百分比表示。

曲线I为外特性,曲线II、III为部分速度特性。在n=3500r/min时,若节气门全开,可得到该转速下可能发出的最大功率45kW。如果只开到II和III的位置,则相同转速下只能发出32kW和20kW的功率。根据以上定义,可求出a、b、c 和d四个工况下的负荷值: 工况a负荷为零(发动机空转工况,No Load); 

工况b负荷=20/45×100%=44.4%; 

工况c负荷=32/45 ×100%=71.1%; 

工况d负荷=45/45×100%=100%(即发动机全负荷,Full Load)。

图1-9 工况与负荷示意图

负荷和功率的意义不同。如某一转速时全负荷(如d点),并不表示发动机发出的是最大功率。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应当是工况e的功率。又如在工况f下,虽然功率比工况c小,但却是全负荷。即功率大小并不代表负荷的大小。

一般发动机在对外无功率输出的情况下以最低稳定转速运转,此时混合气燃烧后所作的功,只用来克服发动机内部阻力,使发动机保持最低稳定运转转速,即怠速(Idle)。

1.6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1.6.1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发动机是一种由许多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随着发动机的用途、类型、生产厂家及所采用技术等不同,结构也千差万别。通常发动机由机体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进排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起动系统等组成,随着排放要求的提高,现代汽车发动机都具有复杂的污染物净化与控制系统,汽油机还包括点火系统,增压发动机包括增压装置等。

图1-10 发动机总体构造

1.6.2 发动机举例

图1-11 发动机纵横剖面图

图1-12 发动机机体组件

图1-13 大众V6发动机示意图

图1-14 奥迪FSI直喷汽油机

图1-15 欧宝全铝四缸发动机

图1-16 奔驰V8柴油机

图1-17 大众TSI增压直喷汽油机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 一、桑塔纳2000AJR发动机在整车中的位置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泉,为整个汽车提供动力。一般轿车来说,除个别型号的汽车外,发动机通常安装在车头箱中。 1—AJR发动机 2—离合器 3—变速器 4—真空助力器 5—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6—动力转向器 7—传动轴 8—盘式制动器(前轮) 9—前悬架 10—排气系统 11—燃油箱 12—后悬架 13—鼓式制动器(后轮) 14—车身 二、AJR 发动机技术参数 1.发动机代码 AJR 2.排量 1.781L 3.缸径 81mm 4.冲程 86.4mm 5.压缩比 9.5 6.功率 74kW 7.额定功率时转速 5200 r/min 8.最大扭矩 155Nm 9.最大扭矩是转速 3800 r/min 10.使用汽油标号(研究法辛烷值) 90 RON 11.喷射控制系统 M.3.8.2 12.点火系统 M.3.8.2. 13.爆震控制有 14.自诊断有 15.λ控制有 三、AJR发动机总体结构 1.作用发动机的作用主要是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化成机械能,并对外输出。

2.组成汽油发动机基本上都是由2大机构和5大系统组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 1—正时齿形带护罩 2—空调压缩机A/C 3—空调压缩机带轮 4—多楔带 5—曲轴带轮 6—张紧轮 7—发电机带轮 8—导向轮 9—动力转向泵带轮10—动力转向油泵 11—发电机 12—进气歧管 13—燃油分配管 14—油尺 15—气缸盖罩 四、电控系统结构 1.作用电控系统的作用主要是保证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实现最佳的燃油喷射和点火时机,从而达到最佳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 2.组成电控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电控单元(ECU)、传感器和执行器。 1)电控单元桑塔纳2000发动机的电控单元(ECU)采用的是博世M3.8.2系统。其作用是根据各种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及内存信息,进行判断、运算、处理后,确定最佳的喷油和点火控制等信号,并将其输送给喷油器、点火器等执行器。 2)传感器作用是检测发动机运行中有关的各种信息(水温、转速等),并将检测结果转变为电信号输入电控单元。桑塔纳2000发动机传感器主要有:空气质量计、爆震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 3)执行器接受电控单元(ECU)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相应的动作。桑塔纳2000发动机执行器主要有:活性炭罐电磁阀、喷油器、点火控制组件、节气门控制部件(怠速)。

发动机整体结构认识

任务二发动机整体结构认识 【任务描述】 本任务主要介绍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工作原理。 【学习目标】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能够正确描述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能够正确描述发动机基本基本术语和型号编制规则;能够正确描述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 【能力目标】 能向客户介绍四冲程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及其性能指标。 任务工单 1、观察丰田5S-FE发动机和雪佛兰spark发动机,填写下表。 发动机的类型(特点)记录表 2、写出下图所示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

3 、指出下列图示分别是发动机的哪部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在图示上标注出各参数所指部位。 (1)上、下止点 (2)活塞行程、曲柄半径 (3)燃烧室容积 (4)气缸工作容积 (5)气缸总容积 (6)燃烧室、压缩比 5、根据发动机工作过程,写出柴油机工作原理,并说出柴油机工作过程和汽油机工作过程有何不同。 (1)工作原理: (2)不同之处: 6、在播放的视频中,所看到的组成发动机的零部件有哪些? 7、(1)请在教师提供的发动机上指出发动机常用基本术语的位置或范围。 (2)请在教师提供的发动机或零部件上通过测量或计算(或参阅有关资料),确定其常用基本术语的数值,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汽车或发动机型号 活塞行程S/mm 曲柄半径R/mm

8、请对照教师提供的发动机口述四冲程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的过程,并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9、自学相关二冲程发动机有关资料,请比较四冲程发动机与二冲程发动机的异同,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10、请在教师提供的汽车或发动机上进行发动机的总体构造确认活动(现场识别活动),在汽车或发动机上指出各组成部件的名称、位置和功用。 11、请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汽车发动机构造 作业1

一、选择题 1.活塞一个行程所扫过的容积称为( )。 A. 燃烧室容积 B. 气缸总容积 C. 气缸工作容积 2.气缸工作容积是指()的容积。 A. 活塞运行到下止点活塞上方 B. 活塞运行到上止点活塞上方 C.活塞上、下止点之间3.增大压缩ε,压缩终了时缸内的压力和温度( )。 A. 下降 B. 不变 C. 升高 4.柴油机可燃混合气是在( )内形成的。 A. 化油器 B. 进气管 C. 气缸 5.内燃机压缩比是指( )。 A.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 B.气缸工作容积与气缸总容积之比 C.气缸总容积与燃 烧室容积之比 6.V型发动机两列气缸中心线的夹角( )。 A. γ<180° B. γ=180° C. γ>180° 7.活塞工作时,产生的变形是()。 A. 裙部直径沿活塞销座轴线方向增大 B.裙部直径沿垂直于活塞销座轴线方向增大 C.裙部不变形。 8.通常六缸发动机的点火顺序为( )。 A. 1—2—3—4—5—6 B. 1—5—3—6—2—4 C. 6—5—4—3—2—1 9.对于六缸四行程作功顺序为1-5-3-6-2-4的发动机,当一缸位于压缩行程上止点时,()。 A.三缸位于进气行程 B.三缸位于排气行程 C.三缸位于压缩行程 10.湿式缸套上平面比缸体上平面()。 A. 高 B. 低 C. 一样高 二、名次解释 1压缩比: 2.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3.发动机有效功率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1) 活塞的主要作用是承受 ,并将此力通过传给连杆,以推动旋转。 (2) 活塞顶部与、共同组成燃烧室。 (3) 活塞环分____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4) 喷油泵的作用是按照柴油机的运行工况和工作顺序,定时、定量地向喷油器输送。 (5) 曲柄连杆机构通常由、、三大组组成。 (6) 四行程汽油机一般由两大机构五个系统组成。即:机构、机构、燃油供给系、系、润滑系、系和起动系。 (7) 四行程发动机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走过个行程,曲轴旋转两转,作功一次,二行程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走过个行程,曲轴旋转转,完成一次作

1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学时:4 教学重点:发动机的类型、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难点: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及与柴油机的区别 新课导入:引用一些事例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开始讲述汽车发动机术语、组成和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定义:发动机是发出动力的机器。是一种能量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它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再由热能转变为机械动力,并通过底盘的传动系和行驶系驱动汽车行驶。 一、发动机的分类与编号 (一)发动机分类 按燃料分:汽油机、柴油机、天然气机 按活塞运动方式:活塞往复直线运动;旋转运动 按冲程:四行程;二行程 按缸数及排列:单缸;多缸;直立;直卧;V形 按冷却方式:水冷;风冷 按气门布置;侧置;顶置 按凸轮轴布置:顶置;上置;下置 按着火方式:点燃;压燃 按进气方式:自然吸气;增压进气 按混合气形成方式:化油器;层状进气;汽油喷射 (二)发动机编号(GBJ25-65) 1、首部:缸数符号,用数字表示。 2、中部:机型系列,用字母表示行程数,用E表示二行程,不用此符号时表示四行程;用数字表示气缸直径,毫米表示,但不列出小数点后的数字。 3、尾部:变型符号,用数字表示顺序,与前面符号短横隔开;用字母表示下列特征: Q—汽车用;Z—增压;T—拖拉机用;K—复合;C—船用;F—风冷(无符号为水冷);J—铁路牵引用。 举例:492Q、6100Q-1、6135C-1、8120F、8E430Z 二、发动机常用术语 1、上止点:活塞顶部距离曲轴中心线最远的位置。 2、下止点:活塞顶部距离曲轴中心线最近的位置。 3、活塞行程(S):上下止点间的距离。 4、气缸工作容积(V h):活塞由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 5、发动机工作容积(发动机排量)(V l):发动机全部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 6、燃烧室容积(V c):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上方的容积。 7、气缸总容积(V a):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顶上方的全部容积。V a=V c+V h。 8、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ε=V a/V c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一)四行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作用是将汽油和空气混合成的可燃气体吸入气缸。

发动机整体结构认识

任务二发动机整体结构认识 【任务描述】 本任务主要介绍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工作原理。 【学习目标】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能够正确描述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 能够正确描述发动机 基本基本术语和型号编制规则;能够正确描述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 【能力目标】 能向客户介绍四冲程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及其性能指标。 任务工单 2、写出下图所示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 任务2发动机整体 结构认识

I 」 0 X ; 1 、 2、 ■、. Z 7 / 3、 4、 5、 6、 7、 8 9 、 10、 11、 12、 13 、 14、 15 、 3、指出下列图示分别是发动机的哪部分。 :I 川戶,f 一一 "i 萱 4=

4、在图示上标注出各参数所指部位。 (1)上、下止点 活塞行程、曲柄半径 燃烧室容积 气缸工作容积 气缸总容积 (6) 燃烧室、压缩比 5、根据发动机工作过程,写出柴油机工作原理,并说出柴油机工作过程和汽油机工作过程有何不同。(1)工作原理: (2)不同之处: 6、在播放的视频中,所看到的组成发动机的零部件有哪些? 7、(1)请在教师提供的发动机上指出发动机常用基本术语的位置或范围。 (2)请在教师提供的发动机或零部件上通过测量或计算(或参阅有关资料),确定其常用基本术语的数值,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汽车或发动机型号 活塞行程S/mm 曲柄半径R/mm

8、请对照教师提供的发动机口述四冲程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的过程,并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9、自学相关二冲程发动机有关资料,请比较四冲程发动机与二冲程发动机的异同,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10、请在教师提供的汽车或发动机上进行发动机的总体构造确认活动(现场识别活动)汽车或发动 ,在机上指出各组成部件的名称、位置和功用。 11、请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几种国产发动机型号的意义 发动机型号所代表的意义

汽车发动机构造及原理

第1篇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 第1章发动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内容提要 1.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四冲程柴油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3.二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4.发动机的分类 5.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发动机: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内燃机:将燃料在气缸内部燃烧产生的热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的动力机械。有活塞式和旋转式两大类。本书所提汽车发动机,如无特殊说明,都是指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内燃机特点:单机功率范围大(0.6-16860kW)、热效率高(汽油机略高于0.3,柴油机达0.4左右)、体积小、质量轻、操作简单,便于移动和起动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火车、工程机械、拖拉机、发电机、船舶、坦克、排灌机械和众多其它机械的动力。 1.1 四冲程发动机基 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1.1.1 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 构及工作原理 1.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 (图1-2) 2.四冲程汽油机基本工 作原理(图1-2) 表1-1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 程 图1-2 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简图 1-气缸 2-活塞 3-连杆 4-曲轴 5-气缸盖 6-进气 门 7-进气道 8-电控喷油器 9-火花塞 10-排气门

3.工作过程分析 (1)四冲程发动机:活塞在上、下止点间往复移动四个行程(相当于曲轴旋转了两周),完成进气、压缩、作功、排气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就称为四冲程发动机。 四个行程中,只有一个行程作功,造成曲轴转速不均匀,工作振动大。所以在曲轴后端安装了一个质量较大的飞轮,作功时飞轮吸收储存能量,其余三个行程则依靠飞轮惯性维持转动。 (2)冲程与活塞行程: 冲程:指发动机的类型; 行程S:指活塞在上、下两个止点之间距离; 气缸工作容积V s:一个活塞在一个行程中所扫过的容积。 式中V s——工作容积(m3); D——气缸直径(mm); S——活塞行程(mm)。 发动机的排量V st:一台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 式中V st——发动机的排量(L); i——气缸数。 (3)压缩行程的作用 一是提高进入气缸内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压缩终了的气缸内气体压力可达0.6~1.2MPa,温度达600K~700K),为混合气迅速着火燃烧创造条件; 二是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的燃烧热效率η。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当混合气被压缩程度提高时,发动机混合气燃烧所达到的最高温度(T1)升高,而排气的温度(T2)降低,导致热效率提高。 1860年,法国人Lenoir(勒努瓦)研制成功的世界第一台内燃机,没有压缩行程,热效率仅4.5%;1876年,德国人奥托(Otto)制造出第一台四冲程内燃机,采用压缩行程,虽然压缩比只有2.5,但热效率却提高到12%,有力地证明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真理。 压缩比ε:气缸内气体被压缩的程度。 式中V a——气缸总容积(活塞处于下止点时,活塞顶部以上的气缸容积);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教案

项目二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总体组成; 2.区分与识别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传感器、执行器; 3.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实训课时: 2课时 三、实训器材 1、工具:常用工具1套。 2、设备:科鲁兹轿车科鲁兹型发动机、别克电喷发动机故障实训台各一台,科鲁兹和丰田皇冠轿车整车各一辆。 一、科鲁兹发动机在整车中的位置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泉,为整个汽车提供动力。一般轿车来说,除个别型号的汽车外,发动机通常安装在车头箱中。

1—科鲁兹发动机 2—离合器 3—变速器 4—真空助力器 5—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6—动力转向器 7—传动轴 8—盘式制动器 (前轮) 9—前悬架 10—排气系统 11—燃油箱 12—后悬架 13—鼓式制动器(后轮) 14—车身 二、科鲁兹发动机技术参数 1.发动机代码科鲁兹 2.排量 1.781L 3.缸径 81mm 4.冲程 86.4mm 5.压缩比 9.5 6.功率 74kW 7.额定功率时转速 5200 r/min 8.最大扭矩 155Nm 9.最大扭矩是转速 3800 r/min 10.使用汽油标号(研究法辛烷值) 90 RON 11.喷射控制系统 M.3.8.2 12.点火系统 M.3.8.2. 13.爆震控制有 14.自诊断有 15.λ控制有 三、科鲁兹发动机总体结构 1.作用发动机的作用主要是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化成机械能,并对外输出。 2.组成汽油发动机基本上都是由2大机构和5大系统组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

实训三:发动机总体构造的认识

实训三:发动机总体构造的认识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1、熟悉发动机的基本组成。 2、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主要组成及工作原理。 二、实训仪器设备 1、设备:汽车发动机解剖模型和3辆比亚迪f3汽车发动机 2、常用工具3套 三、课时4节 四、实训内容 1、发动机配气和曲柄连杆机构 (1)机体组

(2)配气和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在作功行程中,活塞承受燃气压力在气缸内作直线运动,通过连杆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并从曲轴对外输出动力。而在进气、压缩和排气行程中,飞轮释放能量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活塞的直线运动。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配气机构大多采用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一般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和气门驱动组组成。 3、燃油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把柴油和空气分别供入气缸,在燃烧室内形成混合气并燃烧,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4、冷却系统

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通常由冷却水套、水泵、风扇、水箱、节温器等组成。 5、润滑系统 润滑系的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润滑系通常由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一些阀门等组成 6、点火系统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组成

1、发动机的总体构造组成: 基本构造分为2个机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5个系统: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 2、气缸和发动机工作容积(排量)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所经历的容积,称为气缸的工作容积或气缸排量。 3、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有动力性(包括有效转矩,有效功率如) 4、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Me、Pe、GT、ge)随曲轴转速变化的关系称为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5、发动机的负荷特性: 负荷性是指发动机的转速不变,共经济指标随负荷而变化的关系。 6、活塞环组成他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活塞环是一种环状弹性开口元件,分为气环和油环两种,气环的作用是密封气缸,防止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漏气,并帮助活塞散热。油环的作用是将润滑油均匀地涂布到气缸壁上,使之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并刮除气缸壁上多余的润滑油。 1、活塞销的作用是连接活塞和连杆小头,将活塞承受的气体作用力传给连杆。 2、扭振减振器的原理: 曲轴经常处于起动,加速、减速的运转状态,承受着很大的交变载荷,产生剧烈的扭转振动,容易断裂为了衰减扭振强度而设置了扭振减振器。 3、发动机异响的诊断方法: 异响是由于磨损或变形而异致运动副的尺寸或形状产生变化,使配合间隙过大或产生运动干涉,从而形成一种不正常的响声、称为异响。 4、气门间隙: 气门为一个细长杆件,在高温下会产生伸长,为确保气门能正常地打开和关闭气门杆端面与摇臂工作面必须留有一定的间隙否则气门便无法关闭而造成漏气。 5、配气相位: 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用曲轴转角来表。 空燃比: 可燃混合气中燃料与空气的质量之比称为空燃比。 过量空气系数: 是指燃烧过程中实际供给空气质量与理论上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质量比,用a表示。 3、机油压力低原因: ①机油量不足,在机油尺油面最低限制刻线之下。 ②使用中,机油突然严重泄漏,甚至机油漏光。 ③机油泵磨损严重或突然失效。 ④机油泵限压阀失效或卡滞。 ⑤机油泵集滤器网堵塞,机油滤清器堵塞。 ⑥曲轴主轴承和连杆承严重磨损。 4、机油压力过高压力过高原因: ①机油滤清器堵塞,旁通阀打不开。 ②气缸体和气缸盖上的油道堵塞。 ③新发动机或大修后发动机的曲轴和连杆轴承间隙过小。 ④机油牌号不对,粘度过大。 ⑤机油变质。 ⑥机油变质 5、冷冻液优点: 防冻、除锈,同时又有提高沸点,防止开锅的作用。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教案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项目二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总体组成; 2.区分与识别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传感器、执行器; 3.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实训课时: 2课时 三、实训器材 1、工具:常用工具1套。 2、设备:科鲁兹轿车科鲁兹型发动机、别克电喷发动机故障实训台各一台,科鲁兹和丰田皇冠轿车整车各一辆。 一、科鲁兹发动机在整车中的位置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泉,为整个汽车提供动力。一般轿车来说,除个别型号的汽车外,发动机通常安装在车头箱中。 2

1—科鲁兹发动机 2—离合器 3—变速器 4—真空助力器5—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6—动力转向器 7—传动轴 8—盘式 制动器(前轮) 9—前悬架 10—排气系统 11—燃油箱 12—后悬架 13—鼓式制动器(后轮) 14—车身 二、科鲁兹发动机技术参数 1.发动机代码科鲁兹 2.排量 1.781L 3.缸径 81mm 4.冲程 86.4mm 5.压缩比 9.5 6.功率 74kW 7.额定功率时转速 5200 r/min 8.最大扭矩 155Nm 9.最大扭矩是转速 3800 r/min 10.使用汽油标号(研究法辛烷值) 90 RON 11.喷射控制系统 M.3.8.2 12.点火系统 M.3.8.2. 13.爆震控制有 14.自诊断有 15.λ控制有 三、科鲁兹发动机总体结构 1.作用发动机的作用主要是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化成机械能,并对外输出。 2.组成汽油发动机基本上都是由2大机构和5大系统组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 3

1.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1.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D

重点内容 1、基本术语P22 (1)工作循环(2)上、下止点(3)活塞行程S (4)气缸工作容积Vs (5)内燃机排量Vl (6)燃烧室容积 Vc (7)气缸总容积Va (8)压缩比ε (9)工况内燃机在某一时刻的运行状 况 表示方法:1 该时刻内燃机输出 的 有 效 工 率 2 该时刻曲轴转速 (10)负荷率(负荷)某一转速有效功率 该转速下的最大有效功率2、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工作原理 四个行程、一个循环重点行程:压缩行程 ?压缩行程 ?爆燃——是因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在燃烧室内离点 燃中心较远处的末端,可燃混合气自燃而形成的一种不 正常燃烧。严重时,气门烧毁,轴瓦破裂等。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状态P24 行程 状态 温度(K)压力(M P a) 进气行程320——380 0.08——0.090 压缩行程600——750 0.8——1.500 作功行程2200~2800(瞬 时最高) 1200~1500(作 功终了)3~6.5M P a(瞬时 最高) 0.35~0.5M P a (作功终了) 排气行程900——1200 0.105——0.125 柴油机工作时各行程状态参数 状态 温度(K)压力

行程 进气行 程 320~350800~900k P a 压缩行 程 800~10003~5M P a 作功行程2200~2800(瞬 时最高) 1500~1700(作 功终了) 3~5M P a(瞬时 最高) 300~500k P a (作功终了) 排气行 程 800~1000105~125k P a 思考题: 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循环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1、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转(720)每一行程曲轴转半转(180)进气行程是进气门开启,排气 行程是排气门开启,其余两个行程进,排气门 均关闭。 2、四个行程中,只有作功行程产生动力,其他三 个行程是作功行程做准备工作的辅助行程是主 要行程,但其他三个行程也不可缺少。 3、发动机运转的第一循环,必须有外力使曲轴旋 转完成进气、压缩行程,着火后,完成作功行

汽车发动机总体结构认知

实训项目一:汽车发动机总体结构认知 一、实训目的 1、初步认识汽车及发动机总成结构 2、认识发动机各系统及零部件结构 3、了解发动机各总成部件的装配与传动关系 4、初步掌握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5、掌握相关工量具的使用方法 二、实训要求 1、认识发动机各组成机构及零部件的名称 2、认识发动机各总成及部件的装配和传动关系 3、掌握工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实训设备及工量具 四、操作步骤 1、由教师给学生分组,要求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和能力弱的同学合理搭配。 2、在每个组中均选出一名负责人,负责实训过程中组员的人身安全,成绩考核等事项 3、首先是汽车总成的认识。实训教师通过汽车实物向学生介绍汽车的四大组成部分: 发动机、底盘、车身及电器部分。要求学生在讲解过程中认真记录,不懂就问。 4、打开汽车引擎盖,教师向同学讲解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点火系统、起动系统及润滑 系统等各组成部件的名称、作用等。然后,在发动机支架上为学生进行发动机的拆 装,分别为学生讲解发动机两大机构即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的作用及个组成部 分的名称结构等。 5、在演示发动机拆装过程中介绍所使用的工具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对于游标卡尺、千分尺等量具,认真介绍使用方法、读书方法,并要求学生能正确 完成指定工件的读书 五、实训项目考核内容及评价 1、实训完毕后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写出实验心得,认真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与 不足,并提出本次实训中疑难问题。 2、完成实训后分别对每组同学进行测试,测试内容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识汽车发动机的 各个组成部分,指出零部件的名称、简单作用等等;并测试学生对量具的使用方法 及能否正确读数等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册作业答案作业一一、名词解释压缩比:发动机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它表明缸内汽体被压缩的程度。发动机排量:发动机各缸工作容积的总合发动机外特性:发动机油门位于最大供油位置时,其主要性能指标,油耗,输出功率等,随转速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发动机负荷特性:发动机转速不变时,其性能指标随负荷变化的特性叫发动机负荷特性二、填空题1.汽油机由机体组、配气机构、曲柄连杆机构、燃油供给系、润滑系、点火系、冷却系、启动系组成。2.活塞在上止点时,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在下止点时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近。3.四冲程发动机曲轴转2 圈完成一个循环。4.发动机怠速运转时,输出的有效功率为0 ,有效热效率为0 。 5.已知某发动机输出的有效功率是52kW,燃油消耗率是230g/。该发动机运行 1 小时耗油11.36 kg。6.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是混合循环,汽油机的理论循环是定容循环。7.一个工作循环中,进、排气门各开启 1 次。8.根据冷却方式,发动机分水冷式和风冷式。9.柴油机的压缩比较汽油机的,其经济性较汽油机的好。10. 在不换档的情况下,汽油发动机汽车比柴油发动机汽车克服短期超载的能力强。三、判断题1.发动机每个工作循环是由吸气、压缩、爆发和排气过程组成,不管是四冲程还是二冲程发动机。√ )( 2.热力学中的p-v 图,又叫示功图。(√ )3.定容过程中,工质对外不作功。(√ )4.有效功率、转矩、转速、有效燃油消耗率都是评价发动机动力性的参数。(╳) 5. 气体的比热越大,温度升高1℃需要的热量越少。(╳) 6.真空度越大,绝对压力越小。(√ )7.发动机在冷态下运行时,机械效率大。(╳)8.负荷特性曲线图中,耗油率曲线最低点越低、曲线越平坦,说明发动机的经济性越好。(√ )9.柴油机的扭矩储备系数小,在行驶阻力变化时,柴油机汽车要及时换档。(√ )10.发动机的负荷越小,其运行越经济。(╳) 四、选择题1.在压缩行程末期,进、排气门(A )a.同时关闭;b.进气门开、排气门关; c.进气门关、排气门开; d.同时开。2.随发动机转速的升高,下列(B )是正确的。a.机械效率不变;b.有效功率增大; c.机械效率增大; d.以上都不对五、简答题 1.比较柴油机与汽油机工作过程的不同?①汽油机的可燃混合气从进气管中开始,直到压缩形成末期。时间长,混合气均匀,而柴油机的可燃混合气是在气缸内形成仅在压缩形成,形成上止点附近很短的时间内。②汽油机的点火靠火花塞点燃,柴油机的着火靠压缩终了的缸内高温自燃。2.已知某四缸发动机气缸直径×行程为81×,压缩比是ε 10,求燃烧时容积和发动机排量。已知i 4 D 81mm S 86.4mm ε 10 求:Vc?VH 解:Vh∏d24××1060.44499L VH i×Vh4×0.444991.8L εVa Vc1 Vh Vc 10-10.05L作业二一、名词解释1. 充气效率:是每次循环实际留在气缸内的新鲜充量与在理想条件下以进管状态压力、温度)可能充满气缸工作

发动机原理与构造习题解答

发动机原理与构造习题解答 一、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1、汽车发动机通常是由哪些机构与系统组成?它们各有什么功用? (1) 曲柄连杆机构:进行热功转换。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在作功行程中,活塞承受燃气压力在气缸内作直线运动,通过连杆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并从曲轴对外输出动力。而在进气、压缩和排气行程中,飞轮释放能量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活塞的直线运动。 (2) 配气机构:控制进、排气门的开启时刻及延续时间。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配气机构大多采用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一般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和气门驱动组组成。 (3) 燃料供给系统: 汽油机:由化油器向气缸供给由汽油与空气混合的混合气。 柴油机:由喷油泵提供雾状柴油,通过喷油器喷入气缸。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把柴油和空气分别供入气缸,在燃烧室内形成混合气并燃烧,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4) 润滑系统:减少相对运动部件的摩擦阻力,减轻磨损。 润滑系的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润滑系通常由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一些阀门等组成。 (5) 冷却系统:降低气缸及高温部件的高温,使发动机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 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通常由冷却水套、水泵、风扇、水箱、节温器等组成。 (7) 点火系统:(汽油机独有)在压缩行程接近上止点时,点火系即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以点燃混合气。 在汽油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靠电火花点燃的,为此在汽油机的气缸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 一、桑塔纳 2000AJR 发动机在整车中的位置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泉, 为整个汽车提供动力。 一般轿车来说, 除个别型号的汽 车外,发动机通常安装在车头箱中。 1— AJR 发动机 2 —离合器 3 —变速器 4 —真空助力器 5 —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 ) 6 —动力转向器 7 —传动轴 8 —盘式制动器 ( 前 轮 ) 9— 前悬架 10 —排气系统 11 —燃油箱 12 —后悬架 13 —鼓式制动器 ( 后轮 ) 14 —车身 二、 AJR 发动机技术参数 1. 发动机代码 AJR 2. 排量 1.781L 3. 缸径 81mm 4. 冲程 86.4mm 5. 压缩比 9.5 6. 功率 74kW 7. 额定功率时转速 5200 r/min 8. 最大扭矩 155Nm 9. 最大扭矩是转速 3800 r/min 10. 使用汽油标号(研究法辛烷值) 90 RON 11. 喷射控制系统 M.3.8.2 12. 点火系统 M.3.8.2. 13. 爆震控制 有 14. 自诊断 有 15. λ控制 有

三、AJR发动机总体结构 1. 作用发动机的作用主要是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化成机械能,并对外输出。 2.组成汽油发动机基本上都是由 2大机构和 5大系统组成:曲柄连杆机构、 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 1—正时齿形带护罩 2 —空调压缩机 A/ C 3 —空调压缩机带轮 4 —多楔带5—曲轴带轮 6 —张紧轮 7 —发电机带轮 8 —导向轮 9 —动力转向泵带轮10—动力转向油泵 11 —发电机 12 —进气歧管 13 —燃油分配管 14—油尺 15 —气缸盖罩 四、电控系统结构 1. 作用电控系统的作用主要是保证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实现最佳的燃油喷射和点火时机,从而达到最佳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 2. 组成电控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电控单元( ECU)、传感器和执行器。 1)电控单元桑塔纳 2000 发动机的电控单元(ECU)采用的是博世 M3.8.2 系统。其作用是根据各种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及内存信息,进行判断、运算、处理后,确定最佳的喷油和点火控制等信号,并将其输送给喷油器、点火器等执行器。 2)传感器作用是检测发动机运行中有关的各种信息(水温、转速等),并将检测结果转变为电信号输入电控单元。桑塔纳 2000 发动机传感器主要有:空气质量计、爆震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 3)执行器接受电控单元( ECU)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相应的动作。桑塔纳 2000 发动机执行器主要有:活性炭罐电磁阀、喷油器、点火控制组件、节气门控制部件(怠速)。

(完整版)实训一汽车底盘总体结构认识

实训一汽车底盘总体结构认识【任务描述】 本任务主要能正确识别汽车底盘的传递路线,了解其安装位置及相互关系。根据所给定的车型正确判断其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并能描述其特点。 【学习目标】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你应该能够 1.能正确描述底盘及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2.能描述汽车不同驱动形式与传动系统布置的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要求讲述汽车底盘的主要总成名称,安装位置,以及各总成的作用,并能说明动力传递路线,驱动布置形式。 任务工单 实训1:汽车底盘总体构造认识姓名学号班级时间 在汽车维修和保养中,汽车底盘是汽车维修和保养工作中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在汽车上认识汽车底盘各总成的结构,学习安全操作规范和工作现场管理,是汽车维修人员必须遵循的规定,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学习、查阅相关资料或网络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该车辆识别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车牌号____________________,车型及行使里程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底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组成。 3.汽车传动系统常用的类型有机械式传动系统和液力机械式传动系统。写出图1—1和图1—2中字所代表的部件名称。注意两种类型的差异。 图1—1 (机械式传动系统)图1-2(液力机械式传动系统)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 1.________ _2.__________ 3.______ 4._________ 5.__________ 6._________ 4. 5. 7.__________ 4.汽车驱动形式可用车轮(毂)数来表示,如“4×2”,其中“4”表示的是 “2”表示的是_________ 。 5.汽车传动系的布置形式不同,其结构特点也不不同,查阅相关资料,试分析汽车传动系的几种不同布置形式的优缺点,请填写在表1—1中。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完整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开设时间:第一学期 课时数:10/周 教材版本:人民邮电出版社,仇雅莉主编 一、课程概述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针对汽车修理工岗位能力进行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构建于《电工电子学》、《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课程的基础上也是进一步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电气与电子系统检修》等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基础。主要培养学生会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发动机的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通过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掌握汽车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整体构造,对组成零部件的认识及掌握相应的工作原理。常用的修理工具和检测仪器的使用;简单零件常见腐蚀、磨损和裂纹故障的检测方法和对应的修理技术;明白发动机主要部件的拆卸和装配技术;知道发动机试车、发动机系统故障的常见类型和排除方法;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共160学时(理论96学时,实训64学时),以讲授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课程,注重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共分为10个学习模块教学,每个学习模块以零件认识为基础,通过发动机的一个主要部件的构造来学习工作原理。并设置相应的总结和巩固习题。

二、培养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具备维修手册相应查找能力 具备常用工具、专业工具、检测仪器使用能力具备准确识别零部件能力 具备准确鉴别零部件使用与更换能力 具备准确判断故障部位能力 具备试车能力 2、方法能力目标 资料收集整理能力 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简单的绘图与识图能力 检查、判断能力 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绿色制造意识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汽车发动机构造B作业习题1

汽车发动机构造B作业习题1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1、什么是内燃机? 答:内燃机是把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然后又把热能转变成机械能的机器,并且这种能量转换过程是在发动机气缸内部进行的。汽车上使用的内燃机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2、汽车发动机各基本名词术语的定义? (1)上止点:活塞在气缸里作往复直线运动时,当活塞向上运动到最高位置,即活塞顶部距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的极限位置,称为上止点。 (2)下止点:活塞在气缸里作往复直线运动时,当活塞向下运动到最低位置,即活塞顶部距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近的极限位置,称为下止点。 (3)活塞行程:活塞从一个止点到另一个止点移动的距离,即上、下止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活塞行程。一般用s表示,对应一个活塞行程,曲轴旋转180°。 (4)曲柄半径:曲轴旋转中心到曲柄销中心之间的距离称为曲柄半径,一般用R表示。 通常活塞行程为曲柄半径的两倍,即s=2R (5)气缸工作容积:活塞从一个止点运动到另一个止点所扫过的容积,称为气缸工作容积。一般用Vh表示 (6)燃烧室容积:活塞位于上止点时,其顶部与气缸盖之间的容积称为燃烧室容积。一般用Vc表示。 (7)气缸总容积:活塞位于下止点时,其顶部与气缸盖之间的容积称为气缸总容积。一般用Va表示,显而易见,气缸总容积就是气缸工作容积和燃烧室容积之和 (8)发动机排量: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排量。一般用VL表示 (9)压缩比:压缩比是发动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压缩比表示了气体的压缩程度,它是气体压缩前的容积与气体压缩后的容积之比值,即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一般用ε表示。 (10)工况:内燃机在某一时刻的运行状况简称工况,以该时刻内燃机输出的有效功率和曲轴转速表示。曲轴转速即为内燃机转速。 3、什么是爆燃和表面点火?它们对发动机有何影响? 火花塞点火后,在火焰还没有到达之前,其余混合气末被引燃就自行发火,这种燃烧就是爆燃, 轻微时发动机功率略有上升,严重时功率和转速下降,工作不稳定,发动机抖动严重,并会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

22 第1篇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 第1章 发动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发动机:将其 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内燃机:将燃料在气缸内部燃烧产生的热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的动力机械。有活塞式和旋转式两大类。本书所提汽车发动机,如无特殊说明,都是指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内燃机特点:单机功率范围大(0.6-16860kW )、热效率高(汽油机略高于0.3,柴油机达0.4左右)、体积小、质量轻、操作简单,便于移动和起动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火车、工程机械、拖拉机、发电机、船舶、坦克、排灌机械和众多其它机械的动力。 1.1 四冲程发动机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1.1.1 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1.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图1-2) 2.四冲程汽油机基本工作原理(图1-2) 表1-1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 程 内容提要 1.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四冲程柴油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3.二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4.发动机的分类 5.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图1-2 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简图 1-气缸 2-活塞 3-连杆 4-曲轴 5-气缸盖 6-进气门 7-进气道 8-电控喷油器 9-火花塞 10-排气门

23 (1)四冲程发动机:活塞在上、下止点间往复移动四个行程(相当于曲轴旋转了两周),完成进气、压缩、作功、排气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就称为四冲程发动机。 四个行程中,只有一个行程作功,造成曲轴转速不均匀,工作振动大。所以在曲轴后端安装了一个质量较大的飞轮,作功时飞轮吸收储存能量,其余三个行程则依靠飞轮惯性维持转动。 (2)冲程与活塞行程: 冲程:指发动机的类型; 行程S :指活塞在上、下两个止点之间距离; 气缸工作容积V s :一个活塞在一个行程中所扫过的容积。 S D V s 10 6 2 4?=π 式中 V s ——工作容积(m 3); D ——气缸直径(mm ); S ——活塞行程(mm )。 发动机的排量V st :一台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 i V V s st = 式中 V st ——发动机的排量(L ); i ——气缸数。 (3)压缩行程的作用 一是提高进入气缸内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压缩终了的气缸内气体压力可达0.6~1.2MPa ,温度达600K~700K ),为混合气迅速着火燃烧创造条件; 二是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的燃烧热效率η。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1 2 1T T - =η 当混合气被压缩程度提高时,发动机混合气燃烧所达到的最高温度(T 1)升高,而排气的温度(T 2)降低,导致热效率提高。 1860年,法国人Lenoir (勒努瓦)研制成功的世界第一台内燃机,没有压缩行程,热效率仅4.5%;1876年,德国人奥托(Otto )制造出第一台四冲程内燃机,采用压缩 行程名称 曲轴转角 活塞行向 进气门 排气门 进气 0o~180o ↓ 开 关 压缩 180o~360o ↑ 关 关 作功 360o~540o ↓ 关 关 排气 540o~720o ↑ 关 开

发动机构造第1章

第一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第一节发动机的分类 发动机是将自然界某种能量直接转换为机械能并拖动某些机械进行工作的饿机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发动机,称为热力发动机(简称热机),其中的热能是由燃料产生的。内燃机是热力发动机的一种,其特点是液体或气体燃料和空气混合后直接输入机器内部而产生热能,然后再转化成机械能。另一种热机是外燃机,如蒸汽机,气轮机或燃气轮机等,其特点是燃料在机器外部燃烧以加热水,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输送至机器内部,使所含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内燃机与外燃机相比,具有热效率高、体积小、质量小、便于移动以及起动性能好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飞机、船舰以及汽车、拖拉机、坦克等各种车辆上。但是,内燃机一般要求使用石油燃料,同时排出的废气中所含有害气体成分较高。为解决能源与大气污染的问题,目前国内、外正致力于排气净化以及其它新能源发动机的研究工作。 根据车用内燃机将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主要构件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活塞式内燃机和燃气轮机两大类。前者又可按活塞运动方式分为往复活塞式和旋转活塞式两种。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在汽车上应用最广泛,是本书的主要讨论对象。汽车发动机(指汽车用活塞式内燃机)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分类: (1)按发火方式分类可分为压燃式发动机与点燃式发动机。压燃式发动机为压缩汽缸内的空气或可燃混合气,产生高温,引起燃料着火的内燃机;点燃式发动机是将压缩汽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用点火器点火燃烧的内燃机。 (2按所用的燃料分类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气体燃料发动机,煤气机,液化石油气发动机及多种燃料发动机等。 (3)冷却方式分类可分为水冷式和风冷式发动机。以水或冷却液为冷却介质的称作水冷式发动机;以空气为冷却介质的称作风冷式发动机。 (4)按进气状态分类可分为非增压(或自然吸气)和增压发动机。非增压发动机为进入汽缸前的空气或混合气未经压气机压缩的发动机,仅带扫气泵而不带增压器的二冲程发动器亦属此类;增压发动机为进入汽缸前的空气或混合气已经在压气机内压缩,以增大冲量密度的发动机。 (5)按冲程数分类可分为二冲程和四冲程发动机。在发动机内,每一次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都必须经过吸入新鲜冲量(空气或可燃混合气)、压缩(当新鲜冲量为空气时还要输入燃料),使之发火燃烧而膨胀作功,然后将生成的废气排除这样一系列连续过程,称为一个工作循环。对于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可以根据每一工作循环所需活塞行程数来分类。凡活塞往复四个单程(或曲轴旋转两转)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四冲程发动机,活塞往复两个单程(或曲轴旋转一转)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二冲程发动机。 (6)按气缸数及其排列方式分类仅有一个气缸的称为单缸发动机,有两个以上气缸的称为多缸发动机;根据汽缸中心线与水平面垂直,呈一定角度和平行的发动机,分别称为立式,斜置式与卧式发动机;多缸发动机根据汽缸间的排列方式可分为直列式(汽缸呈一列布置),对置式(汽缸呈两列布置,且两列汽缸之间的中心线呈180度)和V形(汽缸呈两列布置,且两列汽缸之间夹角为V形)等发动机。 第二节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一、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