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生态补偿研究现状与进展

生态补偿研究现状与进展近年来,全球可持续发展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众多研究者将研究重点投向了环境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此外,随着人类活动不断增加,大量的自然资源被消耗殆尽,这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生态补偿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生态补偿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
生态补偿的历史追溯到漫长的历史,生态补偿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尚书》中,其中提到了因破坏自然环境而对当地群众造成的损失必须进行补偿。
随着生态系统服务加强,生态补偿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国际社会有关部门特别重视生态补偿的实施,美国的《经济补偿法》就是典型的例子。
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年来,生态补偿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表现出了不断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国内外对生态补偿的研究大多偏重于政策法规以及实施过程,而较少关注于科学依据。
但是随着生态补偿法规和模式的不断完善,国内外学者开始从科学角度研究生态补偿,着重探讨如何有效地应用生态补偿,以期达到有效的环境保护目的。
在国内,学者对生态补偿的研究大多以政策和实践为主。
大多数研究以国家标准作为依据,探讨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及实施措施,从而推进生态补偿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研究者也从科学的角度探讨生态补偿的科学依据、补偿模式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生态补偿等课题,以期达到有效地环境保护目的。
国外研究也反映了同样的趋势,在政策实施方面,多国推行了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如美国《经济补偿法》,这些政策和法规为生态补偿提供了实践基础。
另外,国外研究者也从科学的角度探讨了生态补偿的科学依据及应用模式。
未来的研究方向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生态补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实施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且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但尚未形成系统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未来,应该把政策实施和科学研究完美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态补偿模式,以期达到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目的。
生态补偿制度的肇始、演进及其未来展望

生态补偿制度的肇始、演进及其未来展望生态补偿制度的肇始、演进及其未来展望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环境的破坏和生态资源的过度利用给地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生态补偿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生态补偿制度的起源、发展以及未来展望的角度加以探讨。
生态补偿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的美国。
当时,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导致了该国西南部的土地退化,为了修复这些损失,美国政府开始实施生态补偿政策。
初期的生态补偿制度主要侧重于土地的种植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通过为工程管理者提供经济奖励刺激他们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
这一早期的模式为今后的生态补偿制度奠定了基础。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不断关注,生态补偿制度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得到推广。
我国于2008年正式引入生态补偿制度,作为修复生态系统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
生态补偿制度通过经济补偿的方式,鼓励采取合理利用生态资源的方式,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
在中国,生态补偿制度主要体现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规定了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的范围,通过约束性的制度保护,保障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而生态补偿机制则通过引入经济补偿机制,鼓励生态保护者采取措施,阻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生态补偿制度的发展并不完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存在着生态补偿标准不统一的情况。
由于地区间经济水平和生态资源禀赋的差异,生态补偿标准往往无法达到公平和合理的要求。
其次,生态补偿的具体方式和方法亟待完善。
目前,生态补偿主要依靠一次性经济补偿的形式,难以持续地推动生态环境的长期保护。
此外,生态补偿制度的监管和执行机制也需要进一步改进。
尽管有生态补偿机构的设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监管不力和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依然存在。
未来,生态补偿制度仍将发展和完善。
首先,加强宏观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高生态补偿标准的一致性和公平性。
政府应在制定生态补偿标准时充分考虑地区的经济差异和生态资源禀赋,确保补偿标准符合实际情况,公平合理。
2021生态补偿概念产生与发展的国内外进展范文1

2021生态补偿概念产生与发展的国内外进展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未来"五大建设"重大战略布局之一。
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无破坏、慢发展、少干扰、低水平的原始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需要突破原有的概念与理念束缚,另一方面急待相关理论与方法上的创新。
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生态补偿的目的是在维护与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的同时,寻求生态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本文系统梳理了生态补偿概念产生与发展的国内外进展,旨在展示与发现生态补偿研究的路线。
1生态补偿的国际研究趋势分析 文献计量学作为一种文献情报定量研究的分析工具,在科学史、学科态势、专利分析等研究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我国文献计量方面的研究学基本上形成了涵盖研究、教育和实践综合应用系统全面的良好发展局面。
近年来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增强了该研究的国际影响,并逐步成为图书情报与科学评价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分支学科。
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可方便、快捷、可视化地了解所关注的研究领域成果的时空特征分布、热点集聚和重点分布、核心科学家和关键研究机构等,既是对以往研究工作的归纳和总结,也可为今后开展的研究提供系统、全面、宏观、趋势的认识。
本文利用Web of Science 数据库获取生态补偿近年发表的研究论文,对生态补偿研究历史和研究成果做全面的梳理。
1.1 数据获取与处理 利用TS = ((( Ecological or Environmental) andCompensation) or (( Ecological or Environmental ) and( Pay or Payment)))在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进行检索,索引 = SCI - EXPANDED、SSCI、CPCI - S、CCR -EXPANDED、IC,时间跨度为所有年份到 2014,共检索到 5302 篇论文。
国内外农业生态补偿的实践

河南农业2016年第10期(上)河南省农村能源环境保护总站 主办农业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生态系统,由于土壤侵蚀、盐碱化、板结、养分耗损、污染、城市化等原因,使得世界范围内农用地面积减少、土地退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
农业生态系统持续退化将影响全球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及其他生态系统的功能,要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农业生产进行调控,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农业环境污染,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笔者查阅文献,研究了国外农业生态补偿的政策、实践与效果,对北京市、上海市、南京市与杭州市农业生态补偿的项目、范围、标准、实施方案等进行了调研,旨在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依据。
一、国外农业生态补偿(一)德国的农业生态补偿1.法律法规德国有一套较完整的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种子法》《物种保护法》《肥料使用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土地资源保护法》《植物保护法》《垃圾处理法》《水资源管理条例》《生态农业法》等。
2.补偿方法德国政府对于自愿遵守有关环境保护规定,采取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的农业企业,实施农业生态补偿,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农业生态国内外农业生态补偿的实践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陈东海补偿项目包括有机农业、粗放型草场使用与多年生草场放弃使用除草剂,补偿方式包括直接补偿、转型与维持补偿、休耕与退耕还林补偿与其他补偿(见表1)。
只要按法律规定的条款进行农业生产,即可领取常规农业补偿与特殊农业补偿金。
常规农业补贴包括保证土地性质不变、实行环保的生产方式等;另外,对于坡度大、气候差的地区,实施野生植物与动物保护,畜禽自然放养,建造符合环保要求的牛棚等,对农业环境保护有贡献的,可以申请并领取特殊补贴。
从事生态农业经营的收入水平与“传统型农业”相比大约低7%,为了弥补转型以及转型之后维持造成的损失,实施了转型与维持补贴。
德国对休耕土地与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地区退耕还林进行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生态补偿研究进展盛芝露;赵筱青;段晓桢【摘要】Because of the rapid consumption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in the period of quick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ere more and more serious. Ecology compensation was becoming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Used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ductive method to review and analyze both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co-compensation research from some aspects, such as the connotation of eco-compensation, principle, subject and object, approach, standard and other eco-compensation mecha- nism problems. The research focuses includes: theory of eco-compensation research emphasis on microscopic study, analyzing efficiency of eco-compensation to quant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pensation, the approach of eco- compensation focuses on market channel. Proposed the aspects of learning from abroad: developing scientific definition concepts,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f compensation standard, establishing of various funds collecting channel and allocating funds effectively, and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legal system. Made outlook basedon the aspects of eco-compensation standard, funds allocation, and compensation projects and so on.%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消耗不断加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补偿成为改善环境的重要途径。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综述3张建肖 安树伟(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7)摘 要:归纳介绍了生态补偿的历史背景。
从不同角度概括了生态补偿的内涵,并对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化研究作了综合阐述。
在以上基础上,从森林生态补偿和流域生态补偿两个方面归纳了国内外关于生态补偿机制实践的研究的基本结论:一套广泛适用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形成需要BPP原则,即“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的有效实施;而变“输血式”补偿为“造血式”补偿、解决补偿标准问题是生态补偿机制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生态补偿;外部性;价值化;森林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BPP原则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645(2009)01-0023-060 引 言近年来,随着人口规模的持续膨胀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补偿问题随之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并成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及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北美和西欧等发达国家早已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研究,在补偿规划、补偿标准制定、补偿管理及实施操作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比之下,我国的生态补偿理论研究与实践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综述国内外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我国生态补偿的效力、效果都是十分必要的。
1 国内外生态补偿的历史背景在19世纪70年代,美国麻省马塞诸塞大学的Larsno和Mazzares,第一个提出了帮助政府颁发湿地开发补偿许可证的湿地快速评价模型。
1956年,美国政府推行保护性退耕计划,又称土壤银行计划,即鼓励农场主短期或长期退耕一部分土地,“存入”土壤银行,银行付给一定的补助,对按照计划退耕的农场主给予农产品价格补贴,引导农场主把退耕土地用于土壤保护。
1961年又制定了紧急饲料谷物计划,为减少饲料谷物的库存和产量,鼓励农场主停耕20%的耕地,即可以从政府取得停耕土地正常产量50%的现金或实物补助;如果停耕土地超过20%,补偿比例可提高到60%。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及其对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启示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及其对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启示作者:董全亮来源:《长江技术经济》2022年第02期摘要:国内外关于生态补偿的研究文献较为丰富,由于理论出发点不同、技术制约以及制度与文化背景等的差异,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补偿的具体实践在包括参与者、补偿标准、支付条件和补偿方式在内的机制设计上也各不相同。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对国内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经验回顾,可以得出结论:没有任何规则适合所有情况,必须结合洱海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建立与区域补偿和行业补偿为中心的农业面源污染激励机制。
关键词:生态补偿;农业面源污染;洱海流域;治理中图法分类号:X52;X321 文献标志码:A1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概况生态补偿通常被定义为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能有效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的政策工具[1]。
作为一种有效的环境治理激励机制,在国内外都有了大量的实际运用,在学术研究领域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1.1 国外生态补偿研究概况国外生态补偿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外部性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以及生态资本理论。
庇古和科斯选择了不同的方案来解决生态保护的外部性。
庇古主张通过税收和补贴的方式解决环境污染带来的负的外部性。
科斯则强调市场的价值,主张从降低交易费用角度,通过确认产权,以市场调整和谈判的方式来减少污染。
公共产品理论认为,如果能实现“受益者付费”,那么环境保护的贡献者就能得到合理经济回报,激励机制可以使公共物品能够像私人物品一样得到有效利用。
生态资本理论认为,生态环境本身就具有资源价值可以通过市场来控制。
从分析框架上看,国外生态补偿的框架主要涉及生态补偿的内涵、主体、标准、方式、效应评价等诸多方面。
其中,补偿的标准和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国外学者提出的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主要有市场定价法、成本费用法、支付意愿法等。
基本方式包括制定公共补偿(政府公共支出)、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独立补偿(一对一交易)、环境税、信托基金和捐款基金等分配交易计划[2]。
中外生态补偿机制比较研究

通 讯 作 者 :何 栋才 ,副教授 ,博士 。Em i:lhc 16cm -a 1gyd@2.o
项 目来 源 :湖 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 计划 项 目( 1jt09 ;湖北 2 lyy 1) 0
省教育厅科学技 术研究项 目地理本体和s r 规则在农业地理信息 时 wl 空推理和查询中的应用 (2 1 2 0 ) Q 0 9 5 。 1
是 在 哥 斯 达 黎 加 、哥 伦 比 亚 、 厄 瓜 多 尔 、墨 西 哥 等 拉 丁 美
2 中外 生 态 补 偿 机 制 比 较
由 于 侧 重 点 不 同 及 生 态 补 偿 本 身 的 复 杂 性 ,生 态 补 偿
洲 国家开 展的环境 服务 支付(a me t frE vrn n a P y ns o n io metl
1 国内外生态补偿的历史 与现状
国 际 上 ,生 态 补 偿 起 步 最 早 的 是 美 国 。 在 l 世 纪 7 年 9 0
代 ,美 国麻省马赛 诸塞大 学的L ro  ̄ Mas rs asn l sae第一 个提
出 了帮 助 政 府 颁 发 湿 地 开 发 许 可 证 的 湿 地 快 速 评 价 模 型 。
2 1 定 义 与 内涵 .
国外 的 生 态 环 境 服 务 付 费 是 个 比 较 狭 义 的 概 念 ,即 是 指 对人类行 为产 生的生 态 与环境 正外部 性所 给予 的补偿 。 W t e强 调 P S 是 至 少 有 一 个 生 态 系统 服 务 购 买 者 和 一 md r E应
的定义和 内涵尚未形 成统一的认 识 ,在 国际上 ,生态 补偿
又 称 为 “ 态 服 务 付 费 (E ) 、 “ 态 效 益 付 费 ( E ) , 生 P S ” 生 P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