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层结构讲义的分析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策略与要点分析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策略与要点分析1、高层建筑转换层的设计特点与分类1.1转换层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在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计算过程中,笔者发现建筑底部的受力要远大于上部结构,因此为能够保证安全性与可靠性要求,通常底部结构布置的柱网与墙体复杂、刚度大,但是越往上布置的墙体与柱数量就越少,导致底部活动范围较为局限,不能满足业主对功能空间的实际需求与建筑功能的发挥,对此需要对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展开创新与改革,转换层的科学设计是处理上述问题的最佳途径,设计人员通过调整楼层结构转换形式与转换构件,最终满足主体结构的使用空间满足业主的需求。
1.2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主要分类通过结构功能来看高层建筑转换层可分为以下两种:(1)從高层建筑的竖向构件的布置来看,上、下部楼层竖向结构布置存在明显差异,设计人员需要进行结构类型的转换设计,结构转换形式主要以剪力墙结构为主,主要将上部剪力墙结构转换下部框架结构体系,从而能够扩大下部结构的使用空间。
(2)设计人员通过调整转换层上下间的柱网与轴线,从而能够拉开下部楼层竖向构件的间距,从而开拓高层建筑下部结构的使用空间,通过转换结构轴线形式,一旦上部楼层的剪力墙结构转化为框架结构,上下轴线与柱网既能够错开,实现结构平面布置上下错开的设计目的。
2、高层建筑转换层主要结构形式从结构体系来讲,高层建筑的转换层主要包括:桁架结构体系、板柱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等,剪力墙结构体系是较为常见的结构形式,业主如果对建筑室内空间较大,设计人员需要转变轴线与对应的结构类型,可选用梁式、桁式或板式的转换结构形式,对框筒结构则在底层布置较大入口,要求设计人员采取多样化转换体系,包括梁式、墙式、拱式,设计人员大多采用梁式转换层,因为该结构形式的传力路径简单且施工方便。
3、转换层结构的重要原则设计人员明确结构形式后,还需要遵循下列原则:(1)设计人员要调整转换次数与设置建筑主体构件时,尽可能要求柱与剪力墙保持上下贯通,减少转换构件的布置,能够有效降低因转换层产生的刚度突变,有利于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设计。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分析摘要针对某高层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在叙述转换层结构方案的基础上,对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进行深入分析,明确设计要点,为保证梁式转换层结构质量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在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中,为满足功能要求,不得不设置转换层,而且虽然转换层结构种类较多,但目前以梁式转换层最为常用。
在实际工作中,应保证转换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效果。
1 工程概况某高层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6000m2,地上共22层,设1层地下室。
其中,地上1层至地上4层主要用于商业,地上1层楼层高度为5.0m,地上2层至地上4层楼层高度为4.0m,采用框筒体系。
地上5层至地上20层主要用于住宅,楼层高度为3.0m,结构体系与商业用房相同。
地上21层至顶层为机房与水箱,楼层高度为3.0m。
为满足以上功能要求,需在地上1层和2层之间设置转换层,并兼做设备层使用。
建筑不在抗震区。
2 转换层具体方案与分析2.1 转换层方案对于转换层结构,主要有如下几种:梁式转换层、桁架式转换层、板式转换层与箱形转换层。
以上结构均能形成较大空间,并实现结构或者是轴线的顺利转变。
对于梁式转换层,具有受力明确、结构设计简单、施工方便等优势,在实际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另外,转换梁上实际受力相对较小的位置还能设置洞口,可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为管线布置创造良好条件。
基于此,本工程的转换层主要采用这种结构[1]。
在转换层中,高度为 2.5m,上、下端和楼板直接相连,上、下层楼板的厚度分别为200mm和300mm,直接承托上部墙体;一般采用C40混凝土;截面尺寸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式(1)中,表示转换梁支座截面最大剪力组合设计值;表示为满足结构抗震设计要求的调整系数;表示混凝土结构轴心强度;表示转换梁结构截面宽度,为900mm;表示转换梁结构有效高度,为2500mm。
2.2 结构分析结构分析需要采用相关软件进行。
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建筑工程中的结构转换层是连接不同结构体系的关键部位,承担着传递荷载和变换结构形式的重要功能。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建筑结构的多样化,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建筑工程中,结构转换层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于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的研究和掌握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结构需要考虑到结构转换层的设计和施工。
目前在实际工程中,对于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的研究和总结还比较有限,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
有必要对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工程实践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本文将围绕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总结和分析当前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探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质量监控和安全保障措施。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和总结,可以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水平,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的研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施工效率:结构转换层是建筑工程中一个关键的过渡层,通过深入研究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2. 保障安全质量:结构转换层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对施工方法和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工程事故发生的风险。
3. 节约成本:通过对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的研究,可以优化施工方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4. 推动行业发展: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的研究可以为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思路,推动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探讨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解决实际施工中遇到的难题,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通过分析结构转换层施工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点,总结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为工程实践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分析

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分析
高层建筑经常会采用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这是一种特殊的结构体系,其特点是上部采用框架结构,中间一部分采用墙柱结构,下部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
该结构体系主要的构造风格是每层楼结构不同,层之间结构转换,形成了一个由不同结构构成的系统。
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高层建筑中遇到的一系列技术问题。
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较高,其所承受的自重和外部荷载较大,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可以有效地抵御这些荷载,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还可以提高建筑的空间利用率,其结构设计与构造风格可以使得建筑物的空间分割更加合理,使得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得以提高。
在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中,层之间结构的不同设计会对整个建筑物的性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例如,由于顶部采用了框架结构,底部采用了框架-核心筒结构,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建筑物会受到不同的荷载分布。
底部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可以对抗地震力分散,附加抗侧力,而顶部的框架结构则可以保证建筑物的整体刚度。
墙柱结构层在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该层的墙体和柱子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同时可以承担着底部框架-核心筒结构所不能承担的重荷。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转换层结构设计的要点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转换层结构设计的要点分析摘要:本文围绕转换层设计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先介绍了转换层概念功能,然后说明高层建筑的转换层结构形式,最后以实际案例论述转换层结构设计要点,以期完善建筑功能,提高建筑质量。
关键词:转换层结构设计;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建筑行业发展中,高层建筑明显增多,其功能日益丰富。
高层建筑融合了住宅、休闲场所、商务写字楼等功能,不同功能区以过柱网、墙体分隔,不同建筑结构主要采取转换层过渡。
本文就常见的转换层结构形式和转换层结构设计要点进行简要阐述。
1转换层的概述1.1转换层概念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为确保房屋住宅满足住户的个性化需求,应为建筑项目预留充足的内部空间,且适度扩大建筑工程网柱结构,减少结构中的墙体。
但高层建筑工程设计中,上层结构的空间较小,因此设计人员需结合实际设计多层墙体。
在建筑墙体设计时,建筑内部的竖向杆件无法上下贯通,无法满足设计的要求。
而转换层结构可有效改善甚至彻底解决以上问题,最大限度的满足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
1.2转换层功能转换层的结构功能较为特殊,上下层结构转换主要应用在剪力墙结构及框架剪力墙结构当中。
此类转换层结构能够扩大空间的使用面积,完善转换层上层和下层的柱网,并可结合实际改变结构的轴线,在建筑下层形成大型柱网,充分发挥转换层的功能。
该类转换层广泛应用于外框筒的下层入口位置,改变结构轴线和形式,最终实现结构转换功能。
2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形式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形式较多,常见的转换层结构形式主要有梁式转换层、箱式转换层、板式转换层、桁架转换层、斜柱转换层和巨型框架转换层,以下笔者就上述转换层进行简要阐述。
2.1梁式转换层梁式转换层结构有利于高层建筑结构垂直转换,一方面保证了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另一方面也使建筑空间得以充分利用。
再者,梁式转换层结构传力明确性较强,便于高层建筑施工,降低工程成本投入。
但是在梁式转换层结构应用中,应严格控制截面高度,截面高度范围通常为0.8-6m。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转换层设计分析

引 言
由于 现 在 的 建 筑 以 高层 建 筑 为 主 , 而 高 层 建筑 因跨 度 、 空间、 达到这一 目的。所 以就会通过加大下部 的柱 子之 间的距离或通 用 途 等 问题 出现 上 下 部 的 差 异 ,所 以就 必 须 满 足 上 下 结 构 体 系 过其他方式来设计转换层 。
设 计 与 规 划
建材发展导向 2 0 1 5年 3月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转换层设计分析
许 翔
( 中铁 城 建 集 团 北 京工 程 有 限公 司)
摘
要: 建筑转换层结构是 因上下部结构不 同的楼层 而存在转换的楼层 , 转换层作 为连接 高层建 筑结构 中下部 商业和
中上部住宅的关键 , 设计分析 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 绍 了转换层 的概念 , 进一步详细介绍 了转换 层的分类 , 最后提 出了设
的作 用 。从 专 业 建 筑 功 能 上 分 析 , 上 层 需 要 房 间面 积 小 , 密 集 度 的 强度 与 刚度 。这 样 的转 换 层 结构 可 靠 、 施工难度低 、 传 力 途 径 高的房 间, 以满足旅馆和民用住宅的功能 ; 中层则需要布置面积 明确 直 接 , 优 点众 多 , 为 目前 应 用 最 广 泛 的转 换 层 结 构 。
1 . 2 结 构 特 点
墙梁体系、 梁一柱体系、 厚板转换体系 、 桁架 体系等都为建筑
2 . 4 桁架 转换 层
这种转换层结构受力途径最为 明确, 是用在多震地区最为合
转换层的主要分类形式,在这些建筑转换层 结构 中梁一柱体系 适 的结构, 唯一不足 的是桁架转换层结构设计较 为复杂 。节点设 是现今最常用的体系 。而按照建筑转换层结 构功 能的不 同又一 计难度较大 , 对施 工要求 比较 高, 所 以在 一定程度上 限制 了这种
浅析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

浅析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摘要]转换层结构是建筑设计中比较常见的类型,其是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产物,之所以要在建筑设计中加入转换层结构,是因为当前一些商混建筑存在上部开间小下部开间大的现象,这样是为了满足商业、办公、住宅的不同内部空间需求。
若采用常规的建筑结构,无法保证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加设一定的转换层。
现本文就对建筑转换层结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还对建筑转换层结构的类型进行了介绍,以供同行参考与借鉴。
关键字: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特点转换层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其在高层商混建筑中应用比较广泛,应用转换层结构,可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安全。
但是转换层设计是否恰当,也会影响到建筑的造价和功能作用,因此在对建筑转换层进行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实际,优化设计方案。
因为优秀的建筑转换层结构的设计,有利于提高建筑设计的水平,也有利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的发展。
一、建筑转换层结构的特点在常规的建筑结构设计中,一般不会使用转换层结构。
但是如果建筑结构属于上层开间小,下层开间大的结构形式时,上下部的柱结构传力不均衡,就必须要设计一定的转换层结构。
目前转换层是商混建筑施工中比较常见的结构类型,其可以解决建筑中不同层面功能与结构性质差异的问题。
转换层属于建筑结构的过渡层面,将其应用在商混建筑设计中,可以使上下楼层性能以及功能更好的衔接与转换。
转换层一般都设置在内部结构中,其可以很好的调整不同结构中的受力情况,可以提高建筑的使用功能,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建筑转换层有多种优势,而且可以优化建筑的功能性,比如,在建筑内部的剪力墙结构中应用转换层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剪力墙与框架之间的转换,提高剪力墙的承重能力,使剪力墙体系与框架可以更好的转换。
在建筑设计中增加转换层结构,有利于实现上下不对称结构的布置,可以使更多有创意、个性的建筑物呈现在大众眼前,满足人们对个性化建筑的追求。
转换层结构改变了建筑物上下受力柱的分布,其可以对转换层设计模式进行合理的优化,而且还可以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要求,对结构进行改变,实现了转换层结构在建筑行业的广泛推广。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分析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分析摘要:带有结构传递层的建筑物的上部和下部通常是不同的功能区域,在荷载和地震安全性方面会有很大差异。
这些建筑大多是高层建筑,如结构的一楼是商用的,二楼以上是住宅楼。
由于梁移行的规划设计较为方便,施工成本较低,实际应用成本较高,因此结构梁通常被选为梁、斜撑、箱形结构和厚板之间的传递构件,动力传递方向更加明确,从而实现高层建筑上部荷载的合理分配,并促进建筑结构上部和下部承载更平衡的力,使建筑不会因荷载过度集中而变形倒塌,有效维护建筑安全。
关键词: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引言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求,建筑物大多采用梁式转换层结构。
通过对建筑内部的受力均衡性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丰富建筑的使用功能,推动高层建筑的发展。
1.转换层结构概述1.1 转换层结构的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施工也在不断地进步和优化,目前高层建筑的主要发展特点为结构较为复杂、功能更加多元化。
从目前高层建筑结构的分布来看,大部分的高层建筑需要具备多样性的功能,一般高层建筑的上部会被作为住宅或者旅馆一类,中部被作为办公区域,而底部楼层更加宽阔,一般会作为商场、餐馆或者文化娱乐场所等公共设施。
一般来说,在设计高层建筑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满足上、中、底部的不同需求。
底部要求空间宽阔,墙体布置要求较少,而且柱网比较大,相对来说较为灵活;中部中等大小即可,需要在柱网中构建一定数量的墙体;上部需要的开间较小,需要建设布置更多的墙体。
但是这种设计也就造成了结构受力出现“反常规”的情况,简单来说就是上部空间需要建设布置刚度较大的剪力墙,而下部空间需要建设布置刚度较小的框架柱。
为了实现这一结构布置目标,转换层结构应运而生,即在需要进行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水平转换构件。
1.2 转换层结构的特点(1)转换层结构构件一般需要承受来自上部结构的巨大竖向荷载或者悬挂下部结构的多层荷载,这种情况就造成了转换层结构构件的内力较大,因此对于控制转换层结构设计来说,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竖向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