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国际企业管理试题

第四章国际企业管理试题
第四章国际企业管理试题

第四章国际企业的全球化战略(15题)

一、判断题

1.许可证贸易指通过签订许可合同,由享有专利产品、服务或技术的输出方将一定限度的生产和销售权出售给输入方,输出方支付给输入方专利权使用费。

答案:×

解析:许可证贸易指通过签订许可合同,由享有专利产品、服务或技术的输出方将一定限度的生产和销售权出售给输入方,输入方支付给输出方专利权使用费。

2.特许经营是许可证贸易的一种变体,特许权转让方将整个经营系统或服务系统转让给独立的经营者,前者则支付一定金额的特许费。

答案:×

解析:特许经营是许可证贸易的一种变体,特许权转让方将整个经营系统或服务系统转让给独立的经营者,后者则支付一定金额的特许费。

3.分包是指一家企业将一具体的生产任务或将企业某一经营部门承包给另一家公司。

答案:∨

4.独资企业的含义是它的所有权全部属于投资者,投资者提供全部资金,独立经营,获取全部利润。

答案:∨

5.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在国外进行的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的投资。

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1.国际企业各种全球化战略之间的关系

是()的。

A.完全替代B.完全独立

C.互补D.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答案:D

2.实施()战略的投资规模小,近年来成为生物技术、半导体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弥补研发费用的有效途径。

A.产品出口B.特许经营

C.许可证贸易D.并购

答案:C

3.战略联盟的概念最早是由()提出来

的。

A.德鲁克B.简.霍普兰德

C安绍夫.D.明茨伯格

答案:B

4.生产经营空洞化是实施()战略所必须应对的严峻问题。

A.分包B.特许经营

C.许可证贸易D.战略联盟

答案:A

5.IBM在国外长期推行的是()战略。A.分包B.特许经营

C.独资企业D.战略联盟

答案:C

三、多项选择题

1.下面()是国际企业的经营战略。

A.产品出口B.契约协议

C.对外直接投资D.国际战略

答案:ABCD

2.国际上通行的合作性协议主要有()。

A.许可证贸易B.特许经营

C.对外直接投资D.分包

答案:ABD

3.下面()是国际企业通过对外投资进行扩张的方式。

A.新建企业B.跨国并购

C.对外直接投资D.分包

答案:AB

4.国际战略联盟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实现国际企业间的()。

A.资源共有B.风险共担

C.增加外汇D.利益共享

答案:ABD

5.国际战略联盟的类型()。

A.研究开发B.制造生产

C.联合销售D.合资企业

答案:ABCD

(精选)华工《国际企业管理》简答练习题1-答案

国际企业管理第一章经济全球化与企业经营国际化 本章练习题: 一、解释下列基本概念 1.跨国公司 2.对外直接投资 3.企业国际化 4.全球化 5.经济全球化 答案: 1.跨国公司:只要在一个以上的国家设有一个以上的海外子公司或分公司, 并从事盈利性 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即可称之为跨国公司。 2.对外直接投资:在所在国之外进行的,以参与企业管理并取得某种程度的控制为目的的 资本投资,并伴随着经营能力、技术知识的资源综合体(Package)的跨国界转移。 3.所谓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日益摆脱单纯的地域界限,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国际性地利 用生产要素和管理技能,从事跨国界的生产经营活动,由国内经营型向跨国经营型的转变过程。 4.全球化:全球化是指一连串的过程,扩张了、加深了、并加快了全世界各层面的人类关 系和接触的相关联系,这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环境的、政治的、外交的、和安全的各个层面,这种变化过程使得在世界某处的事件、决策和行动对世界上另一处的个人、团体和国家都会产生立即的影响和后果。 5.经济全球化:经济资源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全面、大量、整合的流动与配置, 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愈加相互开放与融合,各国经济的发展将与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二、简述下列问题: 1.国际企业的基本特征。 2.全球化的正面和负面效应。 3. 经济全球化由哪三大支柱组成。 4. 解释跨国公司的特征。 5. 简述企业经营国际化的五大课题。 简述题答案: 1.国际企业的基本特征: ——以世界市场为目标,制定全球性的经营战略。 ——经营控制的内部一体化。一体化的具体表现: --母公司拥有重大事宜的最终决定权,并对公司的战略发展做出集中的决策。 --实施严格的计划管理。 --半成品、技术、原材料等交流的内部化。(为了取得利润的最大化,克服外部市场的不完善,而采取内部贸易方式) 2. 全球化的正面效应: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改变着世界格局 ----带来世界范围内资源的合理配置 ----市场的充分开拓 ----资本、技术的最高效率的使用

2019电大国际企业管理总复习

单项选择题 1. 世界范围内的制成品与提供原料的分工是( A.水平式B .垂直式C.横向式D.混合式 2.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 B )的国际化。 A .借贷资本 B .生产资本 C.股票投资 3. 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活动不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 A .国际租赁 B.工业合作 C.国际服务经营 4. 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 A .劳务进出口 B 直接投资 C 合同性安排 国际企业战略管理 )国际分工。 D.债券投资 A )。 D .直接投资 B )。 D.证券投资 5. 当公司直接卷入在国外的采购或推销,或在海外直接制造产品和提供劳务,并且在海外有自己的长期派驻人员时,在公司的组织中,可能有一个 “国际部”而不只是一个国际“科”,此时,该公司的发展处于( C ) A.国际化的第一阶段 B.国际化的第二阶段 C.国际化的第三阶段 6 ?当企业仅具有“所有权优势”时,通常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是( C A.出口 B.对外直接投资 C.合同式资源转移 D.BOT 方式 7. “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属于下列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哪种类型?( B A.关税同盟 B.自由贸易区 C.完全经济一体化 D.经济同盟 8.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的“五阶段论”认为,处于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前准备阶段、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不发达国家 9. 国际企业跨国经营的最高级形式是( A .商品出口 B .许可证贸易C .特许经营D .对外直接投资 10. 国际利益分配模型表明,资本的跨国移动会增加( A.资本输人国 B.资本输出国 C.资本输人输出双方国家 11. 如果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就应选择( A.技术转让 B.出口贸易 C.对外直接投资 D.试对外投资 12. 发生于 20世纪 70年代中期至 80年代初的全球第四次并购潮的特征是( A. 以生产和经营互为上下关系的企业间的纵向并购为主 B. 以有竞争关系、经济领域相同或生产产品相同的同行企业之间的横向并购为主 C. 以跨行业的混合并购为主要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众多的多样化公司 D. 以行业内的横向并购为特征,并购后产业规模之大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并重归专业化经营 13. 质量管理发展经历的“事后把关型”的管理阶段是( A A.质量管理的检验阶段 B.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14. “中美洲关税与经济同盟”所属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是( A.关税同盟B.共同市场C 完全经济一体化 15. 国际企业与东道国企业签订协议,为其设计和建造一个整体工程,工程完工并可投入使用时将其移交给东道国企业管理,这种技术贸易方式是 ( B ) A .特许经营 B .许可证贸易 C .国际BOT 方式 D . “交钥匙”工程 16?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 . W . Rostow )提出的划分经济阶段的“五阶段论”,“经济上已经完全工业化,各种生产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 阶段是( D ) A .起飞前准备阶段 B.起飞阶段C .走向成熟阶段 D .大量消费阶段 17.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表现得最直接的是( B A.自然环境 B.经济环境 C 政治法律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18.日本非常注重在美国、俄国和其他邻国之间维持平衡,表明了一国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明一国的( A.经济环境 B.政治环境 C.社会文化环境 D .技术环境 19.下面不属于政治风险的是( A.本国化 B.国有化 C .当地化 20.( D )又称为成文法。 A.英美法系 B.判例法 C .习惯法 21. 美日等西方国家在海外经营中用于( A.生物工程 B .信息产业 22. “胞波”一词强调的是( A.自然环境 B.经济环境 23. 东亚国家吸引投资最快的时期是在其经济发展的( A.起飞前夕 B.起飞阶段 C .成熟阶段 丨 24. 美国政府支出占GNP 的比重25%,反映了( A.经济环境 B.政治法律环境 C 技术环境 25. 下列行业中易被没收、征用和国有化的行业是( A.石油开采 B.餐饮业 C.金融业 D.建筑业 26. 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环境适应模式是以( A.文化信息 B.科学技术 C 政治经济 27.政治体制是一个国家的国体和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有关制度。一般来说,政策、法规的透明度较高,政策的稳定性较好,这种政治体制属于 ( D ) A .集权制B.君主制C .独裁制D .代议制 28.国际企业各种全球化战略之间的关系是( D )的。 A.完全替代 B .完全独立 C.互补 D.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29.实施产品出口战略可以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这在( C )中表现显著。 A .纺织品 30.实施( A .产品出口 D.国际化的第四阶段 起飞阶段的国家属于( D.准发达国家 D ) C )。 D 有偿征用 C )的国家利益 D.第三国 B )。 D.质量管理的标准化阶段 )。 ) D.经济同盟 )。 D.大陆法系 C )项目达 1/4 以上。 C.自然资源开发 D.金融产业 A )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 C 政治法律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B D.高消费阶段 B )对国际企业的影响。 D .社会文化环境 A )。 )。 A )为中心的适应关系。 D.自然地理 B .餐饮业 C .飞机制造业 D .旅游业 C )战略的投资规模小,近年来成为生物技术、半导体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弥补研发费用的有效途径。 B .特许经营 C.许可证贸易 D .并购

(完整word版)国际企业管理答案

一、判断题 C.产品特点和生产技术复杂程度越高,集权程度也就越低。× C.传统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只有个人的知识、技能和体力才对财富起作用。√ C:产品特点和生产技术复杂程度越高,集权程度也就越高。√ D 当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时,会遇到贸易壁垒和其他市场不完全的限制,从而增加外部交易成本√ D. 对外直接投资是指在国外开办企业的投资活动。√ D.独资企业的含义是它的所有权全部属于投资者,投资者提供全部资金,独立经营,获利。√ D.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在国外进行的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 F.分包是指一家企业将一具体的生产任务或将企业某一经营部门承包给另一家公司。√ G. 国际经济一体化实质是资本的本土化。×G. 国际经济一体化实质是资本的国际化。√G. 国际企业促进东道国对外贸易的发展。√G. 国际企业对母国经济和东道国经济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G. 国际企业在深化国际分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G.国际避税是采用选择合适的经营地点和经营方式等种种不合法手段× G.国际分销渠道指的是产品从一国生产企业到达国外最终购买者所经过的机构。× G.国际企业的经营活动既要承担自然风险、经济风险,还要承担政治法律风险。√ G.国际企业的经营活动只承担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 G.国际企业劳动力的管理,主要是指对管理人员的管理。× G.国际企业战略控制的内容是总资源配置和重大经营决策。√ G.国际生产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的核心是选择标准化还是差别化的问题。√ G.国际市场上常见的策略有:差别定价、心理定价、新产品定价和价格调整。√ G.国际双重征税是指两个国家对同一,同时按他国税法课征所得税。× G: 国际双重征税是指两个国家对同一,同时按他本国税法课征所得税√ G:国际避税是采用选择合适的经营地点和经营方式等种种合法手段√ G:国际分销渠道指的是产品从一国生产企业到达国外最终购买者所经过的各种环节和途径。√G:国际企业劳动力的管理,主要是指对工人 的管理。√ J. 间接投资是指在国外开办企业的投资活 动。× J.技术环境对于企业的影响表现在技术革命 所带来的产业革新。√ J.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同样经历投入期、成 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J.经济环境对企业国际经营的影响在所有的 经营环境中最直接。√ J.经济学家预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使组织 发生巨大变化√ K.跨国界的内部资金调配是国际企业财务管 理与普通国内企业√ N 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拥有或掌握某种财产 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 N内部化优势是指拥有所有权优势企业通过 扩大自己的组织和经营活动将这些优势的利 用内部化的能力√ Q.企业规模越大,子公司的经营自主权也要 相对扩大。√ S 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拥有或掌握某种财产 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 S.社会文化环境可以说是无影无形,但又无处 不在。√ S.收入水平是决定消费需求的基本因素。√ T. 特许经营是许可证贸易的一种变体,前者 则支付一定金额的特许费。× T:特许经营是许可证贸易的一种变体,后者 则支付一定金额的特许费。√ W.外汇期权是外汇期权交易双方按照协定 的汇率,就将来是否购买某√ W.网络组织结构是工业时代的代表性组织 结构× W:网络组织结构是信息时代的代表性组织 结构√ X 小岛清认为,产品出口战略是促进国际上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重要因素× X 小岛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国际上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重要因素√ X.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人的道德素质、 信誉、和社会关系也应属于人力资源。√ X.许可证贸易指通过签订许可合同,输出方 支付给输入方专利权使用费× X许可证贸易指通过签订许可合同,输入方 支付给输出方专利权使用费√ Y 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提出了国际投资周 期论√ Y.一个合格的海外经理人员,必须达到这样 的标准:能被国家的民族文化所完全同化× Y.影响国际营销定价的因素只包括成本因素 和市场因素。× Y.有关人力资本理论可分为传统和现代两 类。∨ Y:一个合格的海外经理人员,必须达到这样 的标准:能被公司的企业文化所完全同化√ Y:影响国际营销定价的因素包括成本因素、 市场因素、政府政策、法令等。√ Z.在技术输出时应考虑其先进性、投资风险、 技术秘密外泄风险、× Z.在技术引进时应考虑其先进性、适用性、 可靠性和投资风险。× Z.在选择国际分销渠道时,要考虑产品、市 场、企业本身条件等因素。√ Z.斋藤优教授认为,经济和对外经济活动, 受国民需求与资源关系的制约。√ Z.折算风险是由于汇率变动,报表的不同项 目采用相同汇率折算。× Z.著名国际经济学家、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 宁认为:国际技术转移是。√ Z: 折算风险是由于汇率变动,报表的不同项 目采用不同汇率折算√ Z:在技术输出时应考虑其投资要素、投资风 险、技术秘密外泄风险、√ Z:在技术引进时应考虑其先进性、适用性、 可靠性和经济性。√ 二、单项选择题 B.(国际事业部结构)比较适合于从事多国性 生产不久产品、产品标准化、 C采用国际事业部结构较多的是(美国)的 公司。 D.(劳动力)的可供性及工资水平是影响国 际生产的重要因素。 D.对国际经营人员考评的中心内容为(业 绩考评)。 D.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表现得最直接的是 (经济环境) D当英国的通货膨胀率比美国高,则(英镑 汇价下降)。 G 国际利益分配模型表明,资本的跨国移动 会增加(资本输入输出双方国家)的国际利 益 G.根据本企业专长,生产销路好的产品项目 或提供某些特需产品,这是(特殊型) G.构成延伸产品的标志是(附加价值)。 G.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是(资本) G.国际企业的(全球中心型)组织控制体制是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G.国际企业各种全球化战略之间的关系是 (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G.国际直接投资是指(生产资本)的国际化 G工作丰富化是指给工人更多的(自主权和 责任感)。

电大国际企业管理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

《国际企业管理》考核一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企业经营国际化 答:是指企业从国内经营走向跨国经营的过程。 2、直接投资 答:是指企业以资金、技术、设备、劳务等投资方式在国外开办企业的投资活动。 3、寡占反应 答:在由少数几家大企业构成的行业中,由于每一企业的任何行动都会影响到其他几家企业,因此任何一家大企业都对其他几家企业的行动很敏感,并针对某一企业率先采取的行动而随后纷纷采取类似的行动。 4、经济环境 答: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以及国际经济发展动态等。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当前世界市场呈现哪些基本特征? 答:世界市场是由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等组成的市场体系,其基本特征是: 1)全方位开放:为了在国际经济一体化中寻求发展本国经济的机遇,世界各国都在纷纷开放自己的市场,形成全方位开放的世界市场格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可以进入和退出世界市场。 2)多级化:当今世界市场美、日、西欧已形成鼎立之势,一些新兴工业国如亚洲“四小龙”也在世界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东盟各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竞争,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区域集团化: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是主要的区域集团。一些大型国际企业也跨国结成集团。这种集团化格局使没有加入集团的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4)竞争与垄断并存:竞争是市场的本质特征,国际市场上的垂直竞争和水平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形成垄断,垄断又导致在更高层次上的竞争。在国际市场上,许多产品都是由少数几个国家的大公司所垄断,少数垄断组织又在更高层次和更大空间上展开竞争,以拓展市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与国内经营活动相比,国际化经营具有哪些特征? 答:国际化经营具有以下特征: 1)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活动领域是国际市场。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虽然也涉及国内市场,但更主要的是以国际市场为舞台。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目标市场的选择、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活动的开展等,都是以国际市场为主的。 2)通过在国外设立的经营机构来开展活动。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活动,主要是通过其在国外设立的经营机构来进行的。既可以是生产性机构,也可以是经营性机构或服务性机构;企业的类型可以是独资、合资,也可采取合作经营的形式。 3)主要利用国外资源来开展国际化经营。企业经营国际化就是要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对国际市场上的资本、技术、物质、人力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运用,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4)企业国际化经营往往是跨行业、多角化的综合经营。为了降低经营风险,获

国际公司金融习题答案--第五章

第五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什么是购买力平价解释购买力平价偏离的原因。 购买力平价有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两国的货币之间的汇率等于这两个国家的物价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在一段时间内,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的百分比变化等于两国间的通货膨胀之差。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交易成本,税收以及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购买力平价偏离。(1)在距离和产品类型相同的情况下,与处于同一个国家的情况相比,本国城市和外国城市之间的价格偏离幅度更大,因此“跨境”是导致购买力平价偏离的一个重要原因。(2)“菜单成本”是影响PPP的另一个潜在因素。价格可能是粘性的,变化速度比较慢,只有价格变化带来的收益超过菜单成本时,管理者才会改变产品的价格;而汇率变化却很快。(3)税收的作用与交易成本影响十分相似,套利者利用价格偏离PPP时,会遇到关税或税收问题。(4)不存在不确定性因素时,由于所有参数都是已知的,计算投资者购买人民币或国外商品的动机十分直接,存在不确定因素时,计算结果可能会出现一些失误或风险。 2.购买力平价的偏离对一国的竞争力有什么影响 购买力平价的偏离程度可由实际汇率(q=(1+πd)/(1+e)(1+πf))来衡量。假设购买力平价从初始状态下开始持续成立,则 q=,名义汇率变动不引起实际汇率的变动,本国的国际竞争力不变。 q>1,名义汇率的变动将引起实际汇率的变动,本国竞争力削弱。 q<1,名义汇率的变动将引起实际汇率的变动,本国竞争力增强 3. 简述利率平价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及缺陷。 利率平价理论认为,同即期汇率相比,利率低的国家的远期汇率会上升,而利率高的国家的远期汇率会下跌。远期汇率同即期汇率的差价,约等于两国间利率差。 利率平价理论由于忽略了外汇交易成本等因素,也未考虑外汇管制等限制资本流动的因素,而使得按该理论预测的远期汇率同即期汇率的差价往往同实际不符,特别是在货币危机的条件下,按该理论预测的远期汇率同即期汇率的差价更同实际相差甚远。 4. 阐述利率平价条件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 利率平价条件将外汇市场与国际货币市场联系起来。利用两国之间短期利差进行套利活动的资金流动是决定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之间差价的主要因素。两国货币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的差价应与两国间的短期利差相等,但方向相反。具有较高利率水平的国家,其货币在外汇市场上会出现远期贴水,而具有较低利率水平的国家的货币在外汇市场上会出现远期升水。如果忽略交易成本,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上,两国的利差应该大致等于两国货币汇率的远期差价。 5. 解释国际费雪效应的含义。

国际企业管理综合练习4

国际企业管理综合练习第五章国际企业的营销管理一、单项选择1、产品在其生命周期中的哪一个阶段成本降到最低值,利润达到最高水平?()①投入期②成长期③成熟期④衰退期 2、产品在其生命周期中的哪一个阶段其销售量迅速增加?()①投入期②成长期③成熟期④衰退期 3、声望定价和数字技巧定价属于哪一类定价策略?()①差别定价策略②心理定价策略③新产品定价策略④价格调整策略 4、在新产品投放市场初期,把产品价格定得很高,以及早收回投资。这是()①取脂定价②渗透定价③声望定价④差别定价 5、在新产品投放市场初期,把产品价格定得相对较低,以迅速打开销路。这是()①取脂定价②渗透定价③声望定价④差别定价 6、在分销渠道中,买卖中间商和代理中间商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是否取得商品所有权②是否代表厂商与顾客谈判③是否帮助进行分销④是否运送产品 7、价格高的商品最好选择()①较长的分销渠道②较短的分销渠道③视具体情况而定④长短均可 8、对于重量和体积较大的产品最好选择()①较长的分销渠道②较短的分销渠道③视具体情况而定④长短均可 9、直接分销渠道和间接分销渠道的区别在于()①有无中间商②中间商的多少③采用的销售策略是否相同④销售的商品是否相同 10、实物奖励、现金折扣、有奖销售等均属于()①人员推销②广告

1 ③营业推广④公共关系 11、新型汽车、电脑设备、高档名牌消费品适合于采用()①广泛性销售渠道②选择性销售渠道③独家专营销售渠道④可任选其一22、对于购买频率高但每次购买量不大的日用消费品适合于采用()①广泛性销售渠道②选择性销售渠道③独家专营销售渠道④可任选其一13、对于消费品中的选购品(例服装、高级化妆品)和特殊品(例冰箱、照相机)一般适合于采用()①广泛性销售渠道②选择性销售渠道③独家专营销售渠道④可任选其一 14、构成形式产品的标志是()①附加服务②利益总和③商标④使用价值15、构成延伸产品的标志是()①包装②式样③商标④附加价值 16、核心产品指的是()①产品实体②产品实体的载体③形式产品④延伸产品 17、以现有产品或市场为基础,利用技术、设备、销售能力等潜力,扩大产品组合的广度,这是哪一种产品组合?()①有限型②扩张型③加深型④特殊型 18、在同一产品线内加深产品档次,这是哪一种产品组合策略?()①差异型②扩张型③加深型④特殊型 19、将多向发展产品和多个目标市场结合起来,这

+中央电大国际企业管理期末复习指导(春)

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所有权优势国际战略联盟国际避税技术转移本国中心战略 国际经济一体化文化冲突国际营销组合技术许可证转移定价 企业经营国际化特许经营交钥匙工程 二、单项选择题 1.国际直接投资是指( )的国际化。 A.借贷资本 B.生产资本 C.股票投资 D.债券投资 2.国际利益分配模型表明,资本的跨国移动会增加( )的国家利益。 A.资本输入国 B.资本输出国 C.资本输入输出双方国家 D.第三国3.决定企业实行市场内部化的因素也就是决定其( )的因素。 A.物质产品市场条件 B.对外间接投资 C.价格优势 D.对外直接投资4.( )又称为成文法。 A.英美法系 B.判例法 C.习惯法 D.大陆法系 5.国际企业各种全球化战略之间的关系是( )的。 A.完全替代 B.完全独立 C.互补 D.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6.采用LMV——实达联合品牌是属于( )。 A.联合销售战略联盟 B.合资企业战略联盟 C.研究开发战略联盟 D.制造生产战略联盟 7.对国际经营人员考评的中心内容为( )。 A.态度考评 B.业绩考评 C.能力考评 D.知识考评 8.如果企业产品多样化程度小于10%,而且国际营销比重也有限,那么应该采取( )的组织形式. A.球性区域型组织结构 B.全球性产品型组织结构 C.国际事业部组织结构 D.母女结构 9.许可方允许受权人在规定的地域范围内.在一定的条件下享有使用某项技术制造销售产品的权利,同时,许可方自己保留在上述地域对该项技术的使用权,但许诺不得将这一技术转让给第三者。这是( )。 A.独家使用权 B.排它使用权 C.交叉使用权 D.普通使用权10.如果一国提高利率,那么会出现( )。 A.短期资本流出该国 B.该国货币即期汇率下跌 C.该国货币远期汇率下跌 D.无变化 11.世界范围内的制成品与提供原料的分工是( )国际分工。 A.水平式 B.垂直式 C.横向式 D.混合式 12.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 ) A.劳务进出口 B.直接投资 C.合同性安排. D.证券投资13.在生产资本国际化阶段,资本运动的主要形式是()。 A.国际商品贸易活动 B.间接投资活动C.特许经营活动D.直接投资活动14.日本非常注重在美国.俄国和其他邻国之间维持平衡,表明了国一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明一国的( )。 A.经济环境 B.政治环境 C.社会文化环境 D.技术环境15.2l世纪企业的环境适应模式是以( )为中心的适应关系。

企业管理新思路与方法综合练习题

企业管理新思路与方法》综合练习题 选择题: 1. “双因素理论”所说的双因素是指“预防因素”和“激 励因素”。 古典管理理论是建立在 --- 基础上的,行为科学理论以 为基础的,而到了 80 年代,企业管理理论是建立在 1 )“经济人”假说 ( 2) “社会人”假说 ( 3)“决策 人”假说 泰勒发表 一书,标志着管理学的创立。 1 )《计件工资制》 ( 2) 《工场管理》 ( 3)《科学管理和方法》 4)《科学管理》 3.马克思 ?韦伯分析了作为组织运行基础的权力。他将权力 分为 4. 被授予 1978 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管理学是 (1) F . W 泰勒 (2)戴维?麦克利兰 (3)切斯特?巴纳德 (4) 赫伯特 ? 西蒙 5. 判断多元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企业主导产品的销售额低于该企业销售总额的一定比例,这个比例一般 在 左右。 1)50% (2)60% (3)70% (4) 80% 6. 我国的长虹集团原来以生产彩色电视机为主,后来扩展到电冰箱、空调、 化 (2)纵向多元化 (3)多向多元化 (4)非相关多元化 VCD 这属于:(1 )横向多元 7. 我国企业多元化经营需要考虑的制约因素有:( 1)资本结构 (2)外部环境 ( 3)企业管理水平( 4) 技术水平 8. 从评估角度看,无形资产可以分为: 1 )知识产权类 ( 2)专利类 ( 3)公共关系累 ( 4)其他类 9. 名牌商标的含金量计算中,应包 括: 1 ) 广告费 ( 2)产品培育费 ( 3)产品开发费 ( 4)产值 系统包括: 1 ) MI ( 2) VI ( 3) CI ( 4) KI 组织关于环境管理的企业标准 是: 作为理论的出发点,现代管理理论是以 4)“复杂人”假说

2014电大《国际企业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4电大《国际企业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国际企业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国际经济一体化 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由政府间通过协商缔结条约,让渡一定的国家主权,建立两国或多国的经济联盟,从而使经济达到某种程度的结合以提高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在这个多国经济联盟的区域内,商品、资本和劳务最终能够自由流动,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并拥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监督条约的执行和实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 2、企业经营国际化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为了寻求更大的市场、寻找更好的资源、追逐更高的利润,而突破一个国家的界限,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从事生产、销售、服务等活动。 3、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它包括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总和。 4、经济全球化 是指各国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领域紧密联系,在资源开发、配置及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应用方面实现国际分工和协作,使全球经济突破地理限制,成为一个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国际经济体系。 二、简答题 1、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经历了哪些阶段? 国际经济一体化实质上是资本的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经历了商品资本国际化、货币资本国际化和生产资本国际化等阶段。 (1)商品资本国际化。资本运动国际化首先采取商品的形式,即国际商品贸易活动。国际贸易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主要渠道,也是当今资本国际运动的重要形式。在商品资本国际化阶段,世界经济呈现出工业与农业的国际分工特点。这个时期世界经济的另一特点是自由贸易代替了原始积累时代的贸易垄断及其他超经济特权。 (2)货币资本国际化。即资本输出,是借贷资本、股票、债券等在世界范围的间接投资活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国际分工格局的新变化及资本输出快速增长。 (3)生产资本国际化。这一时期,资本国际化进入了新阶段,即由流通领域发展到生产领域,资本增值过程延伸到国界之外,生产酱国际化的规模和速度更为突出,成为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 2、当代世界经济呈现哪些基本特征?

企业管理新思路与方法综合练习题

企业管理新思路与方法》综合练习题 、选择题: 1.“双因素理论”所说的双因素是指“预防因素”和“激励因素”。 古典管理理论是建立在--- 基础上的,行为科学理论以 作为理论的出发点,现代管理理论是以作为基础的,而到了80 年代,企业管理理论是建立在基础上的。 1 )“经济人”假说(2)“社会人”假说(3)决策人”假说(4)“复杂人”假说 泰勒发表书,标志着管理学的创立。 1)《计件工资制》(2)《工场管理》(3)科学管理和方法》(4)《科学管理》 3.马克思?韦伯分析了作为组织运行基础的权力。他将权力 分为- 4.被授予1978 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管理学是 (1)F. W泰勒(2)戴维?麦克利兰(3)切斯特?巴纳德 4)赫伯特?西蒙

5.判断多元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企业主导产品的销售额低于该企业销售总额的一定比例,这个比例一般在右。 1)50%(2)60%(3)70%(4)80% 6.我国的长虹集团原来以生产彩色电视机为主,后来扩展到电冰箱、空调、VCD这属于:(1)横向多元化(2)纵向多元化(3)多向多元化(4)非相关多元化 7.我国企业多元化经营需要考虑的制约因素有:(1)资本 结构(2)外部环境(3)企业管理水平(4)技术水平8. 从评估角度看,无形资产可以分为: 1)知识产权类(2)专利类(3)公共关系累(4)其他类 9. 名牌商标的含金量计算中,应包括: 1)广告费(2)产品培育费(3)产品开发费(4)产值 系统包括: 1)MI(2)VI(3)CI(4)KI 组织关于环境管理的企业标准是: (1)IS0900 系列(2)IS015000 系列(3)IS010000 系列(4) ISO14000 系列

天津电大《国际企业管理》一体化复习题

天津电大《国际企业管理》一体化复习题第一次考试 判断题:10道,每道5分,总分50 1.提出国际投资周期理论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错误 2.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活动领域是国际市场。正确 3.国际化经营主要利用国内资源来开展国际化经营。错误 4.区位优势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存在的阻碍出口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者选择直接投资比出口更有利的各种因素。正确 5.企业国际化经营都是对单一产品在国际上进行经营。错误 6.全球战略是指国际企业在从事国际生产经营活动中,以一个国家的市场为目标来制定经营战略,谋求在该国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错误 7.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组织和经营活动,将这些优势的利用内部化的能力是区位优势。错误 8.国际企业在国外的直接投资不会带动和引起国际商品流通的扩大。错误 9.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拥有或掌握某种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正确 10.发展中国家毫无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错误 11.国际企业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设立生产或销售机构,并从事跨国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企业。正确 12.垄断优势主要来自对知识产权的占有。正确 13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速度慢。错误 14世界市场是指世界范围内产品、资金、技术、劳务、信息等交换的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正确 单选题:6道,每道5分,总分30

1.国际直接投资是指( )的国际化。生产资本 2.世界范围内的制成品与提供原料的分工是( )国际分工。垂直式 3.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 )。直接投资 4.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提出的。弗农 5.如果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就应选择( )。出口贸易 6.国际利益分配模型表明,资本的跨国移动会增加( )的国家利益。资本输入输出双方国家 7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活动不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 )。国际租赁多选题:4道,每道5分,总分20多选题:4道,每道5分,总分20 1.从经营角度看,国际企业的类型有( )。资源型服务型制造型 2.两缺口理论认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是( )。储蓄外汇 3.海默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是( )。市场不完全垄断优势 4.下列哪些特点属于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 ), 贸易导向资源开发比重大 5所有权优势是指 ( )。管理技能创新能力 6哪三种市场不完全导致企业拥有垄断优势( )。产品差异专有技术优势规 模经济优势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rvices for leaders. Office property determines the features of Office information work. Before the decision, to collect information, provide the basis for scientific leadership decision; after the decision to collect various reflecting and implementation, provides support for leadership judgment and sound decision-making. Therefore, comrades from the policy makers working in the information point of view and research issues, the basic premise of this is doing a good job. At present and for a time, information report focuses on, the city'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new ideas, new initiatives, new experiences, new issues, important social

国际企业管理提纲课后答案

第一章导论 1.国际企业的内涵 国际企业是指从事涉及国际范围内的产品、技术、劳务、信息、资金等经营活动的企业。它是将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的重要力量,其国际生产流动过程的中心环节就是将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进行有效地规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形成有形或无形资产在国际间的移动,获取利润并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2.国际企业的类型 (1)从分工和组织结构看 ①水平型:即指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没有严格的专业分工,基本上生产同种产品、经营同类业务,公司内部转移生产技术、销售技能和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的数额较大 ②垂直型:即指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实行专业分工,制造不同的产品、经营不同的业务,但其生产过程是相互联系和衔接的。此类公司按其经营内容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生产和经营不同行业的、但却相互有关的产品;另一种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生产和经营同一行业不同加工程度或工艺阶段的产品。 ③混合型:即指母公司与子公司生产经营的产品不仅跨行业,而且相互间毫不相关。此类公司经营多种产品,母公司和子公司生产不同的产品,经营不同的业务,而且它们之间互不衔接,没有必然联系。 (2)从经营的内容看 ①资源型:即直接投资于资源所在国以获取本国所短缺的各种资源和原材料 ②制造型:即主要从事加工制造业,开始是以加工装配为主,随着当地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投资转向资本货物部门和中间产品部门 ③服务型:即提供技术、管理、金融、保险、咨询等服务的国际企业 (3)从经营的价值取向看 ①母国取向型②东道国取向型③世界取向型 (4)从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地理导向看 ①内向型[即通过进口、作为许可证交易的受约人、购买技术专利、在国内与外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成为国外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成立国外企业全资的子公司(或被国外企业并购)等方式,发展国际化经营 ] ②外向型[即通过出口、技术专利出让、向外国公司发放许可证、在国外与外国企业建立合资企业、建立或收购外国企业、兼并国外企业、进行国际战略联盟等方式,发展国际化经营] 3.国际企业的特征 (1)在众多国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共同的所有权为纽带而相互联结。 (2)企业的跨国程度是由跨国指数决定的。 (3)规模庞大,依赖于共同的资源组合。 (4)具有寡头独占性质。 (5)实行全球经营战略。 (6)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第二章与国际企业管理相关的基本理论 了解[1.简述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要点 斯密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

(整理)国际企业管理导论随堂练习.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A.生产经营全球化B.贸易和市场全球化 C.金融全球化D.区域经济一体化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CD 问题解析: 2.中国加入WTO是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决定性步骤。()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经济全球化的三大支柱() A.国际商务活动B.信息技术 C.跨国公司D.国际条约和组织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CD 问题解析: 2.乌拉圭回合谈判未能达成协议的问题有() A.大幅度降低制成品关税B.降低农产品关税 C.音像制品市场开放问题D.民用客机的政府补贴问题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D 问题解析: 3.世界经济的三分之二已经直接纳入国际分工体系。()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4.从总值上看,跨国公司国外产值早已超过世界贸易额。()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5.国际经济组织与一般国际会议的本质区别在于它的权力大。()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下面属于外向型经营国际化形式的有()

A.技术出让B.国内合营公司 C.在国外建子公司、分公司或兼并国外企业D.成为国外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C 问题解析: 2.外向型国际化的步骤() A.国外市场调研过程B.跨国经营过程 C.国外市场渗透过程D.全球化组合过程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CD 问题解析: 3.企业经营国际化的课题() A.国际经营环境特点和趋势B.从本土到世界的企业国际化过程 C.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管理D.跨国公司的全球渗透发展 E.跨国公司的组织建设与管理 答题: A. B. C. D. E. F.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CDE 问题解析: 4.企业经营国际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A.企业经营国际化发展方向B.海外目标市场选择 C.海外市场进入战略D.跨国经营的业务管理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CD 问题解析: 5.外向型国际化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依据重商主义理论,政府应该追求出口量小于进口量的目标。()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2.当一个国家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比另一个国家更有效率,即具有绝对优势。()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2021年电大国际企业管理总复习

国际公司战略管理 单项选取题 1.世界范畴内制成品与提供原料分工是(B )国际分工。 A.水平式B.垂直式C.横向式D.混合式 2.国际直接投资是指(B )国际化。 A.借贷资本B.生产资本C.股票投资 D.债券投资 3.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活动不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 A )。 A.国际租赁 B.工业合伙C.国际服务经营D.直接投资 4.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 B )。 A.劳务进出口 B.直接投资 C.合同性安排 D.证券投资 5.当公司直接卷入在国外采购或推销,或在海外直接制造产品和提供劳务,并且在海外有自己长期派驻人员时,在公司组织中,也许有一种“国际部”而不只是一种国际“科”,此时,该公司发展处在( C ) A.国际化第一阶段 B.国际化第二阶段 C.国际化第三阶段 D.国际化第四阶段 6.当公司仅具备“所有权优势”时,普通该公司进入国际市场方式是( C ) A.出口 B.对外直接投资 C.合同式资源转移 D.BOT方式 7.“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属于下列区域经济一体化哪种类型?( B ) A.关税同盟 B.自由贸易区 C.完全经济一体化 D.经济同盟 8.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五阶段论”以为,处在老式社会阶段、起飞前准备阶段、起飞阶段国家属于( B )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 C.不发达国家 D.准发达国家 9.国际公司跨国经营最高档形式是( D ) A.商品出口B.允许证贸易C.特许经营D.对外直接投资 10.国际利益分派模型表白,资本跨国移动会增长( C )国家利益 A.资本输人国 B.资本输出国 C.资本输人输出双方国家 D.第三国 11.如果公司只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就应选取( B )。 A. 技术转让 B. 出口贸易 C.对外直接投资 D.试对外投资 12.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全球第四次并购潮特性是( D ) A.以生产和经营互为上下关系公司间纵向并购为主 B.以有竞争关系、经济领域相似或生产产品相似同行公司之间横向并购为主 C.以跨行业混合并购为重要特性,并由此形成了众多多样化公司 D.以行业内横向并购为特性,并购后产业规模之大达到了空前限度并重归专业化经营 13.质量管理发展经历“事后把关型”管理阶段是(A) A.质量管理检查阶段 B.记录质量控制阶段 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D.质量管理原则化阶段 14.“中美洲关税与经济同盟”所属区域经济一体化类型是( A ) A.关税同盟 B.共同市场 C.完全经济一体化 D.经济同盟 15.国际公司与东道国公司订立合同,为其设计和建造一种整体工程,工程竣工并可投入使用时将其移送给东道国公司管理,这种技术贸易方式是( B ) A.特许经营B.允许证贸易C.国际BOT方式D.“交钥匙”工程

国际企业管理课后答案

国际企业管理课后答 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第一章 1.什么是国际商务,国际企业,跨国公司 国际企业是指从事涉及国际范围内的产品、技术、劳务、信息、资金等经营活动的企业。 国际商务是指两国或多国卷入的全部商务交易活动的总称。 跨国公司是指它们总部所在国家之外拥有或控制着生产服务设施的企业。 2.如何理解跨国公司的各种含义 广义的跨国企业定义使用于普遍意义上的跨国企业。狭义的跨国企业定义重点突出在跨国公司的规模巨大上。 联合国对跨国公司的定义实质反映了企业战略和组织一体化对跨国公司的重要性。 我国早期学者对跨国公司的定义只是针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的,过于强调国家制度性质,难以涵盖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 3.国际企业与国内经营企业的区别是什么 两者的区别在于国际企业建立了内部组织来经营各种跨国业务,而且实施内部化交易,而不是通过公开市场完成交易。 4.国际企业从事的商务活动主要有哪些类型 (1).商品进出口 (2)劳务进出口。分别有交钥匙工程和特许专营、管理合同、许可协议 (3)投资活动 5国际企业发展的阶段是什么 企业国际化经营,主要包括第一环节:经济联系过程。第二环节:组织联系过程。 企业全球化经营,主要包括第三环节:社会联系过程。第四环节:文化联系过程。 第二章 1.运用比较优势理论阐述自由贸易的合理性 (1)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结果会消除贸易国间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并且会使商品价格趋于均等化 (2)商品贸易的结果可以实现生产要素在两国间的间接移动,从而弥补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移动的缺陷 2.试述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定义: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从全局的高度,根据一国范围内可以调度的资源,并以最终在国际市场上确立本国产品市场占有率为目的的竞争能力主要内容:(1)应该从行业的角度来考察国家竞争优势问题。 (2)如果一个国家能在那些劳动生产率高、新发明和新技术发展最快的行业领先,则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就会高于其他国家,就有了竞争优势,反之,则没有。 (3)决定一国的国际竞争优势不是某一个比较优势的因素,而是由一组因素,即“钻石因素”及其附加因素决定的。 3. .试述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1)垄断优势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 (2)企业的垄断优势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技能、营销能力等所有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另一类是企业凭借巨大规模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