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第一大补穴

身体第一大补穴
身体第一大补穴

身体第一大补穴:太溪穴

太溪穴在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揉太溪穴时,很多人根本没反应,尤其是身体虚弱的人,什么反应都没有,而且一按就凹陷下去了。这时,不痛的一定要把它揉痛,痛的要把它揉得不痛。归根结底,就是要把气血引到脚底的涌泉穴去。

太溪是肾经的原穴。原穴能够激发、调动身体的原动力,但调动起来后一定要把它储藏起来,即储藏到涌泉穴,这样您就有健康的根基了。所以像每天搓脚心、做金鸡独立、泡脚之类的保健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打通肾经,引火归源。下面介绍利用太溪穴治疗10种常见病症的经验。

1.足跟痛

有人经常足跟痛,这就是肾虚。您应多揉太溪穴,顺着太撰穴把肾经的气血引过去。只要太溪穴被激活了,新鲜血液就会把淤血冲散吸收,然后再循环带走。为什么会痛?痛就是有淤血,停在那里不动了,造成局部不通,不通则痛。您把好血引过去,把淤血冲散,自然就不痛了。揉太溪穴就是帮助冲散淤血。

2.口渴

有人经常咽喉干,喝水也不管用,没有唾液,这是肾阴不足。揉太溪穴就能补上肾阴。太溪穴是原穴,原穴的意思是既补肾阴,又补肾阳。

3.月经痛

有很多女性朋友来月经的时候肚子痛,这时揉太溪穴很管用。

4. 肾绞痛有的人肾绞痛,尤其是体内有肾结石的时候肾绞痛,那么平常多揉太溪穴就能防治这种症状。

5.痛风

有人痛风、尿酸过高,这是尿里毒素太多了,每天揉太溪穴能从源头把这个问题解决。有人得了肾炎,排不出尿来,揉太溪穴也能帮助把尿毒解掉。

6. 先天性抽搐

太溪穴还可以治先天性抽搐。如果大脑受伤,它还有辅助调养的功效。因为脑髓是肾所主,跟肾经有极大关系,所以要想调养后天受伤的大脑,就要好好刺激太溪穴。

7. 厌食症

古人管厌食症叫饥不欲食,看到吃的东西虽然饿,可就是吃不下去,这也是肾虚造成的。因为肾经的循行路线是从喉咙直接通着肠胃,所以太溪穴还能治疗厌食症。

8.胸闷

由支气管炎、哮喘等引起的胸闷,太溪穴都可以治。因为肾经都经过这些病所发的位置。

9.性功能障碍

男女性功能障碍最常见的临床证型是肾虚肝郁,或以肾虚为主,或以肝郁为主。肾虚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又有肾阳虚、肾阴虚之分。取太溪、太冲、关元施治,肾虚为主者重补太溪,肝郁为主者重泻太冲,关元用捻转补法,使针感下传到前阴部位。阴虚者只针不灸,阳虚者太溪、关元针灸并用。取效迅速。

10. 失眠

睡眠由心神所主,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但神安需要依赖阴血充养、卫气充和、肝气调达、心肾相济。肾经循行“从肾上贯肝膈,……出络心”,故取其原穴太溪既可以滋阴降火、补益肾精,又能调肝理气、交通心肾。临床应用时,以太溪、神门、四神聪为基本处方,肝郁化火者加风池、行间、阴虚火旺者加复溜,心脾两虚者加三阴交、足三里,心虚胆怯者加心俞、丘墟。

太溪穴不但是肾经的大补穴,还是全身的大补穴。大家都知道足三里穴是强身大穴,但如果与太溪穴相比,足三里穴偏重于补后天,太溪穴偏重于补先天。所以,要补先天之本就得从太溪穴开始。

五官不舒服警惕内脏有问题

1.眼睛经常发花,眼角干涩,看不清东西。

这是肝脏功能衰落的先兆。如果按一按肝脏的四周,可能会有发胀的感觉。这时除了及时就医外,还要注意用眼卫生,有时用眼不当也会影响到肝脏。

2.耳朵老是嗡嗡作响,声音也听不太清楚。

这可能是肾功能在逐步衰弱的信号,有时还会伴随着脚痛、尿频等症状。工作过于劳累的人尤其要注意做到劳逸结合,少饮酒,少吃姜、辣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3.嗅觉不灵敏,经常咳嗽,有时甚至呼吸困难。

这可能是肺脏功能逐步衰弱的信号。病人首先要注意饮食,戒烟或者控制吸烟量,也不要和经常吸烟的人在一起,多吃新鲜瓜果和蔬菜,加强体育锻炼,防止肺部并发症发生。

4.嘴唇感觉麻木,身体日渐消瘦。

这可能是胰脏功能在逐步衰弱,主要是饮食失调、饥饱不当所致。由于胰脏不好,便殃及胃。当胃受到损害时,嘴唇就会明显地变得干燥、麻木。这时除了调整饮食外,还要注意不要吃生冷、油腻的食品。

5.味觉迟钝,尝不出味道,伴随心悸、梦多、失眠等症状。

这意味着心脏功能可能受到了损害,可能是操劳过度所致。当口中干涩,舌苔厚重,尝不出食物的滋味时,尤其要警惕心脏发生病变。5.味觉迟钝,尝不出味道,伴随心悸、梦多、失眠等症状。

这意味着心脏功能可能受到了损害,可能是操劳过度所致。当口中干涩,舌苔厚重,尝不出食物的滋味时,尤其要警惕心脏发生病变。

导语:皱纹是衰老的标志,很多女性一看到眼角的鱼尾纹、额头的抬头纹、嘴角的法令纹就紧张万分,“啊!又老了!”而实际上,皱纹更重要的是预示健康和疾病。以下内容就教你分析脸上不同部位的皱纹反映不同健康状况。

医学专家研究指出,不同的皱纹形成能反映出不同健康状况。专家建议,大家可以对着镜子,从面上的皱纹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让我们就一起正视皱纹吧!

1、额头皱纹:和抑郁症有关

额头皱纹

皱纹的暗示:额头上的横向皱纹是一个人是否勤于思考的标志,一条条小皱纹所代表的是它的主人是否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积极思考的态度。对于脑力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记忆力了,它需饮食营养的滋补。

如果前额上的皱纹不连贯,呈波浪状,这样的人很快会出现心绪不宁的情况,精神上可能有痛苦,可能患抑郁症。

2、鼻梁皱纹:和记忆力有关

鼻梁皱纹

鼻梁上的前额上有皱纹,说明这个人大概从事的是常常需要冥思苦想的脑力劳动,有这种皱纹的人容易犯偏头疼。如果出现明显的十字形连续皱纹,这样的人很少生病。

应对的方法:增强记忆力的食品多种多样,你不妨自己动手焙制健脑饼干:

将1匙的百里香和10匙小麦粉加一点水揉成面团,然后在烤箱中烤制出可口的健脑饼干了,因为百里香和小麦粉都是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对增强记忆力有好处。面部皮肤也需要增添能量,含有肌酸的护肤品具有增强皮肤的天然工作能力。

3、脸颊皱纹:可看出血管方面的问题

脸颊皱纹

皱纹的暗示:脸颊是面部皮肤比较脆弱的地方,很容易看出血管方面的问题。如果右脸比左脸的皱纹深,大概是肝脏不好。面颊出现斜纹,查查有无高血压。如果颧骨上出现镰刀形皱纹,脚上可能有病。

应对的方法:在饮食上注意荤素搭配,也可以经常从事一些运动量适中的运动。对于面部皮肤本身,应该注意保湿和去角质。

4、鼻皱纹:代表的器官是心脏

鼻皱纹

皱纹的暗示:鼻皱纹是遗传来的皱纹,随着年龄的增长,到年老时就会变得更为明显。鼻皱纹代表的器官是心脏。每条皱纹分岔产生的细小分支皱纹对面部诊断医师来说,都具有相应的意义。

如果鼻梁上出现许多十字形皱纹,不排除脊柱或肾脏有严重病变的可能性,有这种皱纹的人脊柱通常会变形。

应对的方法:为了增强心脏功能,可每天饮用少量红葡萄酒,这被誉为最佳的心脏滋补饮料。同时使用富含纯维生素C的护肤用品可以阻止皮肤下垂的功效。

5、眉间皱纹:可能代表紧张和压力

眉间皱纹

皱纹的暗示:两眉之间的皱纹俗称恼怒纹,当人们全神贯注的沉思或生气时,两眉之间就会出现所谓的恼怒皱纹。此外,如果处于身心健康紧张或重压之下,恼怒皱纹也会随之而来。此外,眉间纹还可能是鼻窦不太好的征兆。

应对的方法:如果想提高注意力,那就每天吃5~10粒甜杏仁,这种食品被誉为最佳的神经食粮。

6、眼周皱纹:代表情绪

眼周皱纹

皱纹的暗示:眼周围的皮肤十分细嫩,其皱纹通常称为笑容皱纹或是情绪皱纹。然而,我们宁可将之称为情绪皱纹,因为不仅在心绪好微笑时,而且在忧心、忧虑或悲哀时也会在眼周围出现情绪皱纹。

在乐观者的眼睛周围会出现弧形“笑纹”,这种皱纹是肌体内结缔组织弱和听力可能下降的迹象,这样的人可能有痔疮。上眼皮皱纹密,是心脏不好的征兆。眼角鱼尾纹密,是听力下降、偏头痛的表现。

应对的方法:应该多多控制自己的情绪,放松自己。

7、眼下皱纹:排毒能力的标志

眼下皱纹

皱纹的暗示:眼睛下部的皱纹是肾脏和膀胱排除体内毒素能力的标志。眼睛下部的皮肤极其细薄,干燥的速度也特别快。眼袋严重需要补肾。眼睛下面出现半月形皱纹,是肾,膀胱和心脏有病的征兆。

应对的方法:饮食应有富含碱性的食物,多饮水。小麦类的食物具有彻底清洗肾脏的神效。为使眼睛下的细薄皮肤不过早松弛,应细心给以呵护,及早使用合适的眼霜。

8、嘴上垂直纹:标志荷尔蒙水平的降低

嘴上垂直纹

皱纹的暗示:在更年期和更年期之后,当人体缺乏雌激素的时,嘴上就会出现垂直小皱纹,所以它标志着荷尔蒙水平的降低。嘴上面鼻子下面有皱纹说明这个人可能墨守成规,对人不太友好,这也是激素活动弱的迹象。如果从鼻子到唇边出现的长皱纹呈斜线,您的心脏可能不好。

应对的方法:大豆、小麦以及许多蔬菜(如西兰花、葫芦等)都具有改善荷尔蒙平衡的功效。自40岁起,皮肤需要有像大豆蛋白那样的高效物质进行护理,以滋润干性和成熟的皮肤和减少皮肤皱纹。

9、唇侧纹:可能是胃病的特征

唇侧纹

皱纹的暗示:皱纹始于嘴唇侧边缘,往下倾斜。右边的皱纹透露出来的是肝脏和胆囊的负担过重,左边的皱纹则发出脾脏有问题的信号。嘴角有小皱纹则可能是是傲慢和有胃病的特征。

应对的方法:医生认为,肝脏在凌晨1~3点之间活动最为活跃,如果你经常在半夜醒来,补肝的药物和安眠药就能帮你安然入睡。饮食方面,栗子对肝脾脏有滋补作用。

10、下巴皱纹:与人整体状态密切相关

下巴皱纹

皱纹的暗示:下巴皮肤与人整体状态密切相关,也能综合体现出肠胃的健康状况。如果下巴和下唇之间出现皱纹,也可能有痔疮。下巴下面的“猫爪形”皱纹,说明皮下脂肪层被破坏。有嘴角纹、下巴有深纹,得查查肠胃。

应对的方法:经常通过一些提拉下巴的手法舒展下巴上的皱纹,可补充一些胶原蛋白较多的食物,如猪蹄鸡爪等。肠胃不好时需要进行调理。

身体各部分的减肥方法

? 1 减下巴

? 2 上臂内侧

? 3 减后背

? 4 上腹部就是胃的部位

? 5 减腰部

? 6 减臀部

?7 减大腿

?8 减小腿

减下巴

就是低头。肯定要用力儿仰头。感觉下巴和脖子都收紧了停5秒再放下,天天做20~40下。一周就会见到成效。

上臂内侧

两个小哑铃(可用矿泉水替代)握在手里,抬起胳膊,使上臂贴近耳朵,然后曲肘,再伸直胳膊。多么为一下。天天做3组,一组15个。

减后背

1 准备两个哑铃,站立姿态,双臂自然下垂,握住哑铃,上臂向后做提东西的举措,把哑铃提到胸部的正面。 15个为一组,天天做3组。

2 站立,双臂自然下垂,手心向后握住哑铃,向后抬起。做这个行动时保持胳膊是蜷缩的15个为一组,天天做3组。

这两个行动可以锤炼到背部,但背部的脂肪比较难减,普通的勾当很难充分锻炼到这个部位,需求坚持一段时间。

上腹部就是胃的部位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仰卧起。留意不是仰卧起“坐”假如你做这个运动的时分坐起来了对你脊柱欠好,而且做时分不要把手放到脑后,用手扶住耳朵就可以了不然对颈椎有伤害。天天做最少3组,一组20个。

下腹部就是小肚腩”平躺,双腿伸直,双脚并拢,迟缓的抬起来,与身体成90度角,再慢慢放下。这个行动做起来会很累,但可添加大腿前侧的肉肉。天天最少做2组,一组15个。

减腰部

1、一个是摇呼啦圈(有氧勾当要持续30分钟未来才末尾消耗脂肪,所以勾当起码 30分钟)一周后清楚感觉两侧的肌肉收紧了;

2、站立,两脚兼并略比肩宽,胳膊伸平,身体呈“大”字。然后腰部侧弯用左手去触左脚踝,然后再站直,换右面。做的时分会觉得腰部两侧的肌肉有被拉伸的觉得。支配各一下为一组,天天做30个。

减臀部

趴在床上,两腿伸直,做游泳拍水的举措,两腿轮流向上抬起,行动稍慢,胯部不要合并床。支配各一次为一下,15下为一组,天天做34组。

减胯部侧踢腿。站立,左腿向侧面抬起,保持膝盖向着后方。慢慢抬起,能承受的最高地位,再慢慢放下。一侧15下为一组,天天做23组。

减大腿

1 大腿内侧:做下蹲运动。站立,两脚兼并与肩同宽,脚尖向外,数1234慢慢下蹲,蹲和地板诚平行。数5678再缓慢站起。下蹲时脚跟不要抬起,肯定要落在地板上,而且行动要慢。每组做15个,天天做34组。

2 大腿前侧:同上。因为这个行动可以同时锤炼到大腿前侧的肌肉。

3 大腿后侧:站立。做后踢腿的举措。做时行动也要缓慢。一个八拍为一个,每组做15个,天天34组。每个人的身体柔韧性分歧,不要太勉强自己,以免拉伤肌肉。

减小腿

检验小腿脂肪几的方法很简单,放松腿部,然后用手指捏小腿肚子的部位,能慌张捏起脂肪层的就说明你腿是脂肪型的需求减减了假设脂肪层很薄,光是肌肉就显得腿很粗,那就是肌肉型的

1、脂肪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踮脚尖, 20下为一组,天天做4组。方法是行动要慢,臀部不要翘起。踮起脚尖后停3秒左右。做完勾当后记得要用手轻轻颤抖小腿肌肉部位,放松一下。

2、肌肉型:这要减起来就很困难了关于肌肉型只能建议不要做强度很大的腿部运动,高跟鞋少穿,以免肌肉过于镇静而变得更粗壮。

跟老人接触,学会了一种温中止痛、驱湿散热的小妙招:用花椒水泡脚。具体做法如下:

1.选花椒粒50克、布袋一个,脚盆一个。

2.将花椒粒放入袋中,热水入盆,花椒袋入盆,水温适度开始泡脚。

3.水凉后擦脚,花椒袋取出下次用。

4.一袋花椒粒,可持续用一周,再换新的。

治疗:睡眠不好、心脑血管疾病、脚气、高血压咳嗽等。

中药功能:温中止疼、去湿散寒、活血通络、平稳血压。

老年人身体容易出现很多的不适,有些不适用药都无法解决。用花椒水泡脚,只要持之以恒,能达到纠偏去病之疗效,老年朋友不妨一试。

三大信号标志男性衰老(组图)

衰老标志——肺:从30岁开始,男性的肺功能开始下降,如果能每天做几次深呼吸,坚持下去,到了70岁,肺活量下降就不是通常的

60%-70%,仅仅是20%左右。

衰老标志——脱发:如今,脱发正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一项对万余名男性的调查显示,有60%的男性脱发者早在25岁之前就出现脱发现

象,而在30岁以前出现脱发的比例也很高。

衰老标志——失眠: 30岁的男人如果不按时、定量进餐,可能使肠胃受损而影响情绪与睡眠。所以,在饮食中应有意识地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并注意均衡摄取多种营养素,这样才可使精力充沛。

疲劳身体需要恢复体力和精力的正常反应,同时,也是人们所具有的一种自动控制信号和警告。如果不按警告立即采取措施,那么人体就会积劳成疾,百病缠身。

专家提醒,男性从30岁开始身体机能及健康状况便开始滑坡,因此,建议每年至少做1次全身体检,包括血压、化验胆固醇、甲状腺激素、血糖、肝功能,每半年到1年做1次牙科检查。这一年龄段的男性还应该着手预防肾脏疾病,每天喝8到10杯水。另外,要多补钙,多吃乳制品、

豆制品等。同时,30岁的已婚男性如果还没有要孩子的话,最好趁早。起床5个现象预示你越来越老

衰老是人的正常生理过程,也是每个女人都不希望的事情,那么该如何判断自己正在走向衰老呢,其实我们的身体会为你提示衰老的警号,而且有几个很明显的信号,我们就一起看看有哪几个信号。

1、肠道——不洁

你没有想到这个盘绕长达5~6米的家伙竟然是你衰老最开始的地方的确如此,因为肠道是我们身体里重要的消化吸收系统,营养从这里吸收,毒素、垃圾从这里排出。医学专家指出,人体90%的疾病与肠道不洁有关,1天不排便等于吸3包烟。

肠道衰老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肠道中最高能积存约6.5公斤的宿便,大量的宿便堵塞在肠道里,使得毒素、垃圾无法及时排出甚至被肠道当做“营养”重新吸收,于是导致肤色晦暗、斑痘丛生、口臭熏人,不仅如此,由于腹部堆积了太多的废油,小“腰”精直接升级变成小“腹”婆。

食疗推荐:红薯、杂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脊椎——驼背

35岁以后,脊椎、腰椎开始退步。女性渴望的S形身材,可不是说你的脊椎要变成S型。脊椎出现了侧弯,就会带来很多疾病。女性与男性相比,发生脊椎侧弯的人群是男性的3倍,脊椎侧弯的女性特别脆弱,轻轻搬一次东西很可能就导致需要一个月平躺在床。脊椎疾病还可能影响到心脑血管疾病和心理健康。

调查发现:长期跷二郎腿容易引起弯腰驼背,造成腰椎与胸椎压力分布不均,长此以往,势必压迫脊椎神经,而且翘二郎腿还会妨碍腿部血液循环,造成腿部静脉曲张。

食疗推荐:适当补充胶原蛋白和钙质,多晒太阳!

3、牙齿——兔子的门牙

如果你发现牙齿变得比以前更长了,这不是因为它们在增长,而是因为牙龈在萎缩,甚至一部分牙根已经暴露在外。门牙的平均长度一般在10~12毫米,随着牙龈萎缩导致的牙根暴露,这个数字会增长到15~17毫米。身体机能的逐渐衰老造成了皮肤失去弹性,牙龈开始松弛。

最好的保护方法是使你的牙龈远离细菌的侵害:每天保证刷牙两次,同时用牙线配合清理。细菌带来的牙龈病变会加剧牙龈萎缩的情况,同样过度用力刷牙也会带走牙龈组织,也要尽量避免。

4、鼻子——匹诺曹效应

鼻子是有美丽时限的,鼻子最美的时间是20-40岁。40岁以后,你每天早上起床就会发现鼻孔下垂,鼻型改变,鼻梁也稍有下陷,甚至,你能感觉到鼻子比以前大了很多,所以,45岁之后,你不能再说任何谎话了!这是因为,鼻子像其他软组织(皮肤,脂肪和肌肉)一样萎缩。随着时间的增长,骨骼也会萎缩,没有了骨骼的支持,这些软组织就少了可供支撑的基架

5、头发——越来越稀疏

正常状况下,每个人每天都会脱落一些毛发。但是如果发现头发稀疏变薄,并且已经退过了发际线,或者毛发脱落变薄的地方越来越大,这就说明你要重视这个问题了。35岁以后,相同比例的男性和女性都会渐渐遭受头发稀疏的困扰。原因同样与雌性激素的分泌有关,一直以来雌性激素被视为是毛发生长的保护伞。

食疗推荐:芝麻、核桃、大枣等补脑补肾的食物。

引用治近视的秘方!1000度近视降到只有200度

此方的提供者是一名执业中的中医师兼教授,他的爸爸也是中医师。

有一天一起泡茶聊天时,聊到了这一道药方。

他的外甥曾经近视一千度,他就叫他煮用以上这道药方,每天喝。八个月后外甥的近视降到只有两百度。

所以这是一个经过亲身体验而成功过的药方。

药方:龙眼肉+龙眼核(即带核的龙眼)、枸杞。

煮法:以上叁味适量,加水煮成茶,龙眼核不必打碎.

服法:就当一般茶来喝就好,每天喝,至少连喝两个月。(没效可放弃不再喝,有效而还不满意,则应续喝。)

疗效:一切跟眼睛的水晶体不正常有关的眼睛问题,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等。

重点:一定要用龙眼核,只用龙眼肉,则效果折半。

建议:请饭后喝,效果最佳。(因为病在头部,而饭后喝会使药性发挥在头部较多,也就是此方的目的。)

预防感冒招

大幅降温带来感冒肆虐,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感冒虽然不是大病,但让人头疼脑热、鼻塞喉肿,很不舒服。有什么方法能让你在感冒一冒头的时候,就将其“斩首”吗?下面这些小招数,也许对你防治感冒有所帮助。

【热水泡脚】

每晚用较热的水(滴入一些醋)泡脚,一直泡到双脚发热,可有效驱除体内寒气,预防感冒。尤其当你刚刚出现感冒的不适症状时,热水泡脚能及时阻止感冒发展。

【喝葱姜粥】

将250克粳米洗净,放入清水锅中,水开后改用微火,将粳米熬至六成熟时,加入葱白碎末100克、姜粒25克。熬至九成熟时,再加入100克红糖,熬熟即可食用。风寒感冒的人喝上这样一碗粥,可以发汗,比吃药还管用。

【早晚洗鼻】

很多病菌都是通过鼻腔进入人体、引发疾病的,坚持早晚清洗鼻腔,可以清除病菌,进而防治感冒。做法是:手捧清水,鼻子轻轻将水吸入鼻腔,停留片刻,再用力将水喷出,反复做3~5次。

【巧用风油精】

感觉身体出现感冒征兆的时候,可以在晚上睡觉前,用风油精涂抹太阳穴,然后用手来回按摩,直至该部位皮肤发热。

【喝蒜泥蜂蜜】

身体出现了咳嗽、发热等轻微不适症状时,可将等量的蒜泥和蜂蜜混合,用温水送服。每次吃一小勺,每日3~4次,可以有效缓解感冒症状。

【换把牙刷】

牙刷毛常处于潮湿状态,很容易滋生和隐藏病菌,从而导致感冒。因此,在感冒易发的季节,最好换把牙刷。

【热毛巾揉搓耳朵】

每晚睡觉前,用热毛巾搓揉耳朵(沿耳廓上下摩擦),能够防治感冒。

【白酒刮痧】

硬币蘸上白酒,轻刮前胸、后背脊柱两侧,至皮肤发红、发热,周身出汗,然后热水冲澡,可加速感冒痊愈。

---大河健康报

那些大大咧咧的人可能不会在意,但是出于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以下的几个令我们难以启齿的问题还是需要正视。怎样才能在机体失控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使它“步入正轨”呢?下面就是答案。

1.我的丈夫抱怨他老是打嗝而且声音巨大,没法控制。有没有必要去医生呢?

打嗝

连续不断地打响嗝可能是因为得了胃酸逆流,甚至是感染了溃疡元凶--幽门螺杆菌。但更有可能,只是吸进了过量的空气,而并未意识到。

每次呼气时,我们都只能吸收大约一茶匙容量的气体;而多余的气体,在体热的作用下,进入我们的胃,使胃膨胀,从而导致连续不断的打响嗝。嚼口香糖,吮吸硬糖,吸烟,喝碳酸饮料,吞咽食物,饮料,甚至是假牙没带好造成口水过多,都会导致呼进过量空气。如果你丈夫有上述问题或习惯,首先把它们解决或克服掉。如果做了依然没有效果的话,或许需要考虑治疗胃酸逆流,或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他还伴随有腹部不适,消化不良,肿胀感,顽固性轻微恶心等症状,就更应进行相应治疗。

2. 刷牙,拉牙线,使用漱口水,这些我都做了,但是还是口臭。我该怎么办才好?

口臭

用牙刷刷舌头或使用刮舌器清洁舌头。细菌附着在口腔中的食物残留物上滋生出硫化物从而产生口臭。清洁舌头可以清掉极小的食物残留物并且除去那些恶劣的微生物以免它们再次发臭。纽约大学曾做过一次调查,坚持每天清洁两次牙齿和舌头,每次清洁时间为两分钟,两周后,口腔中的有臭味的硫化物减少了53%。

另外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含有杀菌成份的洗口水,如洗必泰,西吡氯铵,乳酸锌,二氧化氯等成份。如果这些方法都不管用,那就想想看自己吃了些什么。大蒜,洋葱含有气味油,在消化的过程中,会进入你的血液,最后进入到你的肺,从而造成口臭,最长可以困扰你三天。

如果以上方法还是没有效果,那么你得去看医生或者是牙医。顽固性口臭可能是牙周炎,口腔干燥,鼻窦感染,扁桃体炎,胃酸逆流,胃肠或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3.我对自己的体臭一筹莫展。难道我要臭一辈子吗?

体臭

汗液中的细菌,食物,甚至是情绪都有可能是顽固性体臭的罪魁祸首。

今天开始就用除菌香皂清洗你的腋窝以及其周边部位,每天两次。如果白天体臭再次袭来,用便携式酒精棉球再次进行清洁。洗手洗脸后,涂上药用止汗剂/除臭剂;这些药剂含有高溶度的吸汗铝化物以及一些其它成分,可以增加你皮肤的酸度,抑制细菌滋长。晚上洗完澡后也涂上止汗剂/除臭剂,使汗腺处于关闭状态。坚持刮腋毛也可以抑制细菌生长。

穿宽松,天然纤维T恤有利于汗液蒸发。汗液长期停留在身体上,会给细菌生长提供一个潮湿的温床。注意饮食。捷克的一项调查表明大蒜,洋葱,鲜辣椒,胡椒,醋,蓝奶酪,卷心菜,萝卜,海鱼,牛肉羊肉都可能是体臭更加浓烈。

如果体臭仍然困扰着你,就去看医生。医生可以诊断你到底是患有多汗症还是手臂脓疡症。向医生请教有哪些抗菌药膏含有克林霉素,红霉素,因为它们可以抑制腋下细菌滋长。

如果诊断出你是患有多汗症,你可以服用含有奥昔布宁或甘吡咯溴的药物。虽然这些药主要是用来治疗其它疾病,但是它们也有加快汗液干燥的作用。不幸的是它们还会干燥其它的人体分泌物造成口腔干燥,阴道干涩等副作用。

还可以使用内霉素。注射内霉素可以抑制神经兴奋减少汗液的产生。一项调查表明,内霉素可以减少70%的汗液排放量,但是必须坚持注射。

4. 我长了个疖子,非常痛而且让我很难堪。我害怕长出第二个疖子,我该做些什么呢?

疖子

疖子是毛囊受葡萄状球菌,金黄葡萄球菌感染而形成的。这些葡萄球菌寄生在人类皮肤上甚至是呼吸系统里。一般情况下,人类的免疫系统可以组织它们的侵入。要完全清除这些球菌是不可能的,但是有很多方法可以阻止它们扩散。

·经常性习惯性用香皂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如不方便,找不到清水时,使用酒精基清洁剂清洗双手。

·每天洗澡。游泳,萨那或使用蒸汽房,公共热水澡桶后洗澡。使用温性抗菌香皂和干净的毛巾。

·不要使用油性的化妆品,油性保湿霜,油性防晒霜。油性护肤品会促进细菌生长。使用无油护肤液,防晒霜。

·如果你刮掉胡须,疖子还是卷土重来,那么注意每次剃胡须时都换上新的或者是用酒精消过毒的清洁刀片。或者使用脱毛霜。

·如果有擦伤,仔细清洁伤口,并且涂抗菌软膏,用清洁纱布包扎好直到痊愈。

·不要共用剃须刀,毛巾,衣服以及健身器材。

·在汗液多的地方不要使用香粉。香粉能够扣住水分从而造成细菌滋长。

5. 穿深颜色的衣服,我的肩上的就堆满了雪花。我怎样才能摆脱严重的头屑呢?

头皮屑

换一种柔性的洗发水;过度地洗头只会令你的头皮干燥。

如果头皮屑依然顽固,再换另一种去屑洗发水,通过不断的尝试找到适合你的。小到头皮干燥大到各种皮肤疾病比如皮脂溢性湿疹,皮炎,湿疹,牛皮癣都会产生头屑。导致头屑产生更加普遍的原因就是一种酵母状的真菌马拉色菌过渡生长。洗发水中不同的去头屑成份都会带来不同的效果。锌吡啶硫酮专杀真菌和细菌;酮康唑也可以杀真菌;煤焦油硒西尔菲达抑制头皮死皮生长;水杨酸让头屑松弛以便冲洗掉。如果使用一种去屑洗发水还没有效果,就可以尝试两到三种不同的洗发水,交换着用。

如果尝试各种洗发水去屑几个星期后,头屑依然顽固,那就得去医院。她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开强去屑药方,或者医治皮肤病脂溢性皮炎,湿疹,牛皮癣的药方。

震惊世界的中国秘方—里面的方子都是一个老中医几十年的心血!~很强!珍惜

身体一定要看!(留着有用!)

说明:

1、本报告所用药物,以食物为主,绝对无毒。

2、为使读者易懂,剂量单位均用旧制,如:斤、两、钱等,有的用碗,是指一般性中碗。

3、所用药物凡带有*记号的一般可到中药店买,药店都有。

4、报告中所讲的醋,就是一般食用醋,如果用白醋的,报告中另有注明。

5、报告中所讲的白酒,是指50度以上的白酒。

6、有些疾病治疗期间需忌口,是指用药期间如不忌口,则会影响疗效。

7、本报告是一专家用了近十年时间,翻阅了大量的医疗保健知识书刊,结合古代民间流传已久的传统秘方整理出来的宝贵资料。它汇聚了古今诸多名方、妙方、秘术,不仅能为百姓带来方便,是每个家庭必备的报告资料,而且,对一些中西医专业医生来讲,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当你去超市的时候,一定给购物篮里装入至少四种颜色的水果和蔬菜,不要装超过四盒加工过的食品,如薯片和曲奇。这样既增强免疫力又避免暴食。

五输穴表

井荥输原经合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历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五输穴表 精品

精品

五输穴穴歌: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联。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连。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焉。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传。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联。 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求。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郄穴穴歌:郄穴孔隙义,本是气血集,病症反应点,临床能救急。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胃经是梁丘,脾主地机宜,心经取阴郄,小肠养老名,膀胱求金门,肾向水泉寻,心包郄门觅,三焦会宗居,胆经外丘必,肝经中都立,阳维系阳交,阴维筑宾取, 阳跷走跗阳,阴跷交信必。 俞穴:胸三肺俞劂阴四,心五肝九胆十临,十一脾俞十二胃,腰一三焦腰二肾,腰四骶一大小肠,膀胱骶二椎外行。 募穴:大肠天枢肺中府,小肠关元心巨阙,膀胱中极肾京门,肝募期门胆日月,胃中脘兮脾章门,包膻三焦穴石门。 原穴:胆出丘墟肝太冲,小肠腕骨是原中,心出神门原内过,戍胃冲阳气可通,脾出太白肠合谷,肺原本出太渊同,膀胱京骨阳池焦,肾出太溪大陵包。 络穴:肺经列缺胃丰隆,通里心经肾大钟,支正小肠大偏历,内关包肝蠡沟逢,飞扬膀胱三焦外,胆是光明别络崇,督脉长强任鸠尾,公孙脾络大包同。 八会穴穴歌: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骨会大杼血膈俞,气会膻中脉太渊。 八脉交会穴: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精品

子母补泻法

子母补泻法 子母补泻法: 子母补泻法是根据疾病的虚实性质,结合脏腑、经脉和五输穴的五行属性,虚则补其母穴,实则泻其子穴。临床应用分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两种方式。 (1)本经取穴法: 病在某经,就在本经选取子母穴。如肺(经)五行属金,经渠五行属金故为其本穴,太渊五行属土而为其母穴,尺泽五行属水则为其子穴。因此,肺的虚证宜补太渊,肺的实证应泻尺泽。胃(经)五行属土,足三里属土为其本穴,解溪属火为其母穴,厉兑属金为其子穴。胃的虚证宜补解溪,胃的实证应泻厉兑。再如,足厥阴肝经之五行属木,肝(经)之实证、热证,本着“实则泻其子”的法则,应取本经行间穴泻之,因为行间为“荥火”,乃木之子穴;肝之虚证,按照“虚则补其母”的法则,应取本经的曲泉穴补之,因为曲泉为“合水”,乃木之母穴。 (2)异经取穴法: 系按十二经脉配合五行的关系,根据“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的治疗原则,分别在病变经脉的母经或子经选穴施术。其中又有四种不同的用法:一是在子母经上随意取穴,如肝(经)的实证,在其子经(手少阴心经)任取一穴,用泻法;虚证

在其母经(足少阴肾经)任取一穴,用补法。二是只限于选用子母经的本穴,例如肺的虚证宜补足太阴经太白(母经本穴),肺的实证应泻足少阴经阴谷(子经本穴)。胃的虚证宜补手太阳经阳谷(母经本穴),胃的实证应泻手阳明经商阳(子经本穴)。如肝实证只选用心经本穴少府(属火);肝虚证只选用肾经本穴阴谷(属水)。三是只限于选用子经子穴或母经母穴,如肝实证只选用心经子穴神门(属土);肝虚证只选用肾经母穴复溜(属金)。四是选用相表里经脉的子母穴,属于一种变法。如肝实证,选取胆经的阳辅(子穴);肝虚证选取胆经的侠溪(母穴)。

十二经脉循行原文及针灸学歌诀

十二经脉循行原文背诵 一、手太阴肺经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病候: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二、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病候: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三、足阳明胃经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入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病候: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 1 四、足太阴脾经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液下三寸,布胸胁。 病候: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重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欠)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脾之大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 五、手少阴心经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病候: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 六、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病候: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七、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五输穴的作用

五输穴的作用 《难经·六十八难》曰:“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 一、井穴治疗与肝之病机有关的疾病 1、井主心下满 “井主心下满”,阴井属木,内应于肝,肝主疏泻。 肝气郁结,横犯脾胃,可见心下满闷;阳井属金,内 应于肺,金可制木,肺可调气,故阳井有抑木调气之 功。故肝气郁结于心下满闷、胁肋胀满、急躁易怒、 头胀头痛等可取井穴治之。 文献记载如,涌泉:《素问·缪刺论》治无故 善怒,气上贲门。少冲:《备急千金药方》治太息烦 满,少气悲惊。商阳:《铜人》治胸中气满。 2、治疗风证 井穴在阴属木,内应于肝,肝主风;在阳经属金, 内应于肺,肺主皮毛。故内风、外风之疾如惊风抽搐、 癫痫等均可取井穴治疗。 文献记载如:大敦:《甲已经》治小儿痫瘈。少商: 《针灸滋生经》治咽喉肿塞,谷粒不下;《杂病穴法歌》 治小儿惊风;关冲:《针灸大成》治喉痹舌卷。 3.治疗出血证 肝藏血,若功能失职可见出血证。

文献记载如:厉兑:《甲已经》主鼻衄。大敦:《针灸大成》主妇人血崩不止。 4.治疗急性热病高烧、中暑、肝风内动之惊厥、神志病(昏迷、癫狂),有泻热开窍、镇惊宁神的作用。 但也有用于治疗虚证的情况,如隐白治疗脾虚崩漏(灸法),涌泉治疗肾阴不足的咽干喉燥、声音嘶哑。 癫痫:双商阳、关冲、少泽、少冲井穴点刺放血,能调整阴 阳,激发经气,醒脑开窍,以平息抽搐,可达立竿见影的效果。 中风急性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脑血流有良性调整作 用,可明显改善缺血组织的急性缺氧状态,降低脑水肿,保护脑 细胞,阻止脑内不可逆损伤的发展。 脑梗塞后头痛:取健侧肢体井穴少泽,关冲,商阳,至阴, 足窍阴,厉兑,点刺放血。 二.荥穴治疗与心之病机有关的疾病 1.荥主身热 “荥主身热”,阴荥属火,内应于心,心属火,火为热之甚,故凡心或热病均可取荥穴治之。阳荥属水,水可以制火,故阳荥亦可用于火热之病。“身热”一方面是指心火亢盛,另一方面也包括其他脏腑、经脉的多种热症(包括阴虚火旺之证)在内。 诸如:热伤神明引起的心悸、心烦、狂躁不安;热伤肺卫导致的发热、咽喉肿痛;肝火上炎引起的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热伤津液导致的口干舌燥、干咳无痰、尿少、便秘;心火下移小肠导致小便黄赤、

子午流注养子开穴法

xx注养子开穴法 xx注养子开穴法基本开穴方法 子午流注针法在应用时有三种基本开穴方法,若按天干来开穴为纳甲法(纳干法),若按地支开穴为纳子法(纳支法),还有一种就是养子时刻开穴法,分别介绍如下: (一)纳甲法 1.按时开穴法: 首先必须将患者来诊的日时干支推算出来,然后结合十二经脉流注和五输穴的相生顺序开穴。如甲日胆经主气,在甲戌时开胆经井穴窍阴,甲戌的下一个时辰是乙亥,为阴时,阳日逢阴时则闭,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丙子,属阳,阳日遇阳时则有穴可开,按经穴相生的顺序,胆属木,木能生火,小肠属火,故应用开小肠经穴,窍阴属金,金能生水,小肠经的水穴是前谷,故丙子时当开前谷;丙子时后是丁丑时,属阴,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戊寅时,属阳,本着经生经、穴生穴的规律,应开胃经的俞穴陷谷,根据返本还原的规律,同时要开胆经的原穴丘墟;再下一个时辰是已卯属阴,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庚辰,属阳,按经穴相生,应开大肠经阳溪穴;下一个时辰是辛巳,属阴,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壬午,属阳,按经穴相生,当开膀胱经委中,再下一个时辰是癸未,属阴,无穴可开;最后一个阳时是甲申,甲日两见甲叫日千重见,因为天干10个,经脉12条,十天干不够配十二经,所以必须反复重见,即甲日重见甲,乙日重见乙……。五输穴依次开完后,重见如何开穴?甲申如何开穴?这就要根据阳经气纳三焦,阴经血归包络和阳经纳穴他生我,阴经纳穴我生他的规律来开穴。凡是阳干重见必是纳入三焦而开三焦经穴;阴干重见必定纳入心包络而开心包经穴。根据阳经纳穴他生我的原则,甲申时应开三焦经的水穴液门。 为了便于临床运用,前贤拟定了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将纳甲法按时开穴全部列出,现录于下。 1.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荣,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恍委中寻,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五输穴表

五输穴穴歌: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联。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连。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焉。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传。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联。 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求。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郄穴穴歌:郄穴孔隙义,本是气血集,病症反应点,临床能救急。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胃经是梁丘,脾主地机宜,心经取阴郄,小肠养老名,膀胱求金门,肾向水泉寻,心包郄门觅,三焦会宗居,胆经外丘必,肝经中都立,阳维系阳交,阴维筑宾取,阳跷走跗阳,阴跷交信必。 俞穴:胸三肺俞劂阴四,心五肝九胆十临,十一脾俞十二胃,腰一三焦腰二肾,腰四骶一大小肠,膀胱骶二椎外行。 募穴:大肠天枢肺中府,小肠关元心巨阙,膀胱中极肾京门,肝募期门胆日月,胃中脘兮脾章门,包膻三焦穴石门。 原穴:胆出丘墟肝太冲,小肠腕骨是原中,心出神门原内过,戍胃冲阳气可通,脾出太白肠合谷,肺原本出太渊同,膀胱京骨阳池焦,肾出太溪大陵包。 络穴:肺经列缺胃丰隆,通里心经肾大钟,支正小肠大偏历,内关包肝蠡沟逢,飞扬膀胱三焦外,胆是光明别络崇,督脉长强任鸠尾,公孙脾络大包同。 八会穴穴歌: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骨会大杼血膈俞,气会膻中脉太渊。 八脉交会穴: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子母补补泻取穴

六脏六腑背俞穴与募穴表

针刺五输穴补母泻子法结合中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针刺五输穴补母泻子法结合中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18-10-30T14:50:32.73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8期作者:邱海枝[导读] 针对抑郁症患者,采用针刺五输穴补母泻子法联合中药治疗,能显著改善其抑郁症状,临床应用价值高。 长春安宁精神康复医院 130302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五输穴补母泻子法结合中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6例抑郁症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中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五输穴补母泻子法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量表对两组抑郁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HAMD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抑郁症患者,采用针刺五输穴补母泻子法联合中药治疗,能显著改善其抑郁症状,临床应用价值高。【关键词】针刺;中药;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以心境长时间低落为典型表现,伴有一定程度的行为与思维改变,存在反复发作倾向的情绪障碍性疾病。此病在中医中属“百合病”、“脏躁”、“郁证”等范畴[1]。传统医学指出,抑郁症与脾、心、肝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户,脑为其病位所在[2]。心失所养、肝失疏泄均会造成脏腑气血功能出现失调,诱发抑郁症,因而在治疗方法上,可采取健脾化痰、疏肝解郁之法[3]。五输穴实为一组腧穴,具有主治规律强、疗效好及作用大等特点,因而可用此开展对症治疗。本文针对本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采取中药联合针刺五输穴补母泻子法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56例,均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相关诊断标准相符,且与1994年中医药管理局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条款相符;无精神病史。排除近期(4周内)有其他临床治疗经历者,过敏体质者及哺乳期妇女与孕妇;合并器质性病变者。将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观察组中,男7例,女21例,年龄区间21~55岁,平均(40.7±10.2)岁;病程区间3~24个月,平均(10.8±5.7)个月;对照组中,男6例,女22例,年龄区间21~54岁,平均(40.5±10.1)岁;病程区间3~22个月,平均(10.6±5.5)个月;两组病程、性别等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取中药治疗,(1)肝郁气滞证。则给予柴胡疏肝敖治疗,药方为:炙甘草2g、香附4g、陈皮6g、柴胡6g、芍药4g。(2)肝郁脾虚证。给予逍遥散治疗。药方:甘草5g、煨姜10g、白术9g、白芍14g、当归11g、薄荷9g、柴胡疏肝散9g。(3)痰气郁结证。给予半夏厚朴汤治疗。组方:郁金11g、生姜8g、夏枯草11g、茯苓11g、苏叶8g、厚朴8g、制半夏11g、躯干11g、陈皮9g、香附11g、射干12g。各证均为每日一剂,持续用药6周。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选百会、太冲、印堂、大都、太白、少府、少冲等穴位,除了印堂、百会穴,其余均取双侧穴位。操作:辅助患者行仰卧位,消毒穴位,依据穴位不同,用一次性不锈钢针,在穴位处进针,对于少冲穴,浅刺;而对于神门、少府、大都及太白,则采用捻转补法刺入,而太冲穴,采用捻转泻法行刺,印堂、百会,则采取平补平泻法刺入。得气之后,留针,时间为30min,用电针仪进行刺激,频率控制在1~3Hz,控制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宜。针刺隔日1次,3次/周,持续治疗6周。 1.3观察指标 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对两组抑郁情况进行评定[4],此量表共计24项,依据中华医学会所制定的4级标准,评定总体疗效,若减分率≥75%,即痊愈;若≥50%,且<75%,即显效;若≥25%,且<50%,即进步;若<25%,即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SPSS23.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针对计量资料,由( ±s)表示,t检验,若经比较有显著差异,由P<0.05表示。 2.结果 两组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治疗4周后进行随访,观察组出现复发1例,对照组2例,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X2=0.56,P>0.05)。 3.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性疾病,以心境长期性低落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还伴有行为及思维层面的改变,病情易反复、此病与传统中医中的“百合病”、“脏躁”、“郁证”相符。而现代中医指出,其与脾、心、肝之间存在紧密关联,脑为其病位所在。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曰:脑为元神之首。脑不仅是神志活动的重要物质器官,而且还是维持情感、思维及精神活动的物质根基。抑郁症实为一种神志病,因精神遭受反复、强烈刺激,而造成脑的气机出现失调,功能受损,最终出现系列抑郁症状,比如思维缓慢、心情抑郁、丧失情绪等,由此表明,脑神经失调为其典型发病机理[5]。对此,在对此病治疗中,可以采取对症方法,实施补益心脾、健脾化痰及疏肝解郁等方法治疗。五输穴实为一组具有较强主治规律性、作用大、疗效确切的腧穴,因此,用五输穴实施对症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此外,因脑为抑郁症的病根,因此,本次研究还选择脑部附近的穴位实施针刺,达近治目的,强化总体治疗功效。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HAMD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表明,对于抑郁症患者,对其采取针刺五输穴补母泻子法与中药联合的治疗手段,能显著改善其抑郁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五输穴补泻表

五输穴补泻表

————————————————————————————————作者:————————————————————————————————日期:

五輸穴補瀉表 臟腑 原穴本經他經 不實不虛取 原穴 實者 瀉本經子穴 虛者 補本經母穴 實者 瀉子經子穴 虛者 補母經母穴 肺(金) 太淵 (原穴=輸穴,土) 尺澤 (肺合穴,水) 太淵 (肺輸穴,土) 陰谷 (腎合穴,水) 太白 (脾輸穴,土) 大腸(金) 合谷 (原穴,火) 二間 (大腸滎穴,水) 曲池 (大腸合穴,土) 通谷 (膀胱滎穴,水) 足三里 (胃合穴,土) 胃(土) 衝陽 (原穴,火) 厲兌 (胃井穴,金) 解谿 (胃經穴,火) 商陽 (大腸井穴,金) 陽谷、支溝 (小腸三焦經穴, 火) 脾(土) 太白 (原穴=輸穴,土) 商丘 (脾經穴,金) 大都 (脾滎穴,火) 經渠 (肺經穴,金) 少府、勞宮 (心心包滎穴,火) 心(火) 神門 (原穴=輸穴,土) 神門 (心輸穴,土) 少衝 (心井穴,木) 太白 (脾輸穴,土) 大敦 (肝井穴,木) 小腸腕骨小海後谿足三里足臨泣

(火)(原穴,火)(小腸合穴,土)(小腸輸穴,木)(胃合穴,土)(膽輸穴,木) 膀胱(水) 京骨 (原穴,火) 束骨 (膀胱輸穴,木) 至陰 (膀胱井穴,金) 足臨泣 (膽輸穴,木) 商陽 (大腸井穴,金) 腎(水) 太谿 (原穴=輸穴,土) 湧泉 (腎井穴,木) 復溜 (腎經穴,金) 大敦 (肝井穴,木) 經渠 (肺經穴,金) 心包(火) 大陵 (原穴=輸穴,土) 大陵 (心包輸穴,土) 中衝 (心包井穴,木) 太白 (脾輸穴,土) 大敦 (肝井穴,木) 三焦(火) 陽池 (原穴,火) 天井 (三焦合穴,土) 中渚 (三焦輸穴,木) 足三里 (胃合穴,土) 足臨泣 (膽輸穴,木) 膽(木) 丘墟 (原穴,火) 陽輔 (膽經穴,火) 俠谿 (膽滎穴,水) 陽谷、支溝 (小腸三焦經穴, 火) 通谷 (膀胱滎穴,水) 肝(木) 太衝 (原穴=輸穴,土) 行間 (肝滎穴,火) 曲泉 (肝合穴,水) 少府、勞宮 (心心包滎穴,火) 陰谷 (腎合穴,水)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木→火→土→金→水→木.....,依序循環。 ?臟腑的五行屬性: 木=肝、膽 火=心、小腸、心包、三焦

子午流注纳子法概说

子午流注纳子法 【中医经络古法】 子午流注纳子法以“天人相应”观点为基础,结合人体经脉循行、气血流注原理,配以阴阳、五行、地支等学说,以一天十二时辰(地支)配合相应经脉按时开穴的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整理,本文认为经脉配地支的理论基础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自然界存在着节律 宇宙中,与人类最为密切的天体有太阳、地球、月球等。地球的自转产生了十二时辰的变化;太阳与地球的相对运动,使太阳对地球的引力、磁场、表面温度等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气候的风雨寒热,季节的春夏秋冬,以及地区东西南北的差异。自然界的物质如动物、植物、水源、阳光、空气等物质因素的变化,无时不给人类带来内部“节奏反应”的变化。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了这些变化,从而使人类也具备与自然界万物同样运动的内部因素。《灵枢·痈疽》云:“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说明人体气血的流注,与日出日落、四时的更替保持同步的节律。子午流注纳子之法正是抓住一日十二时辰的更替变化与人体内部因素变化对应的规律而产生的时间针灸学说。 十二地支是年、日节律 一年之内有十二个月,一日之内有十二时辰,都是阴阳有规律地消长运动的结果,自然界万物会随着做出适应的变化,人体亦然。《史记·律书》云:“寅,万物始生螟然;卯,言万物茂也;辰,万物之震也;巳,阳气之尽也;午,阴阳交曰午;未,万物皆成有滋味也;申,阴用事申贼万物;酉,万物之老也;戌,万物尽灭;亥,该阳气藏于下也;子,万物滋于下;丑,纽也,阳气在上未降,万物厄纽未敢出。”一日之内,也存在着这样的变化规律,故也以十二地支表示。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原理 将后天八卦进行五行配属,即震、巽属木,包括足厥阴肝、足少阳胆、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离属火,包括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兑属金,包括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坎属水,包括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艮属土,包括足太阴脾、足阳明胃。

十二经子母穴补泻歌白话解

肺泻尺泽补太渊,大肠二间曲池间; 肺经在五行属金,其实证取尺泽(水),即实则泻其子;若虚证时取太渊(土),即虚则补其母。大肠经在五行也属金,其实证时取二间(水),即实则泻其子;其虚证时取曲池(土),即虚则补其母。 胃泻厉兑解溪补,脾在商丘大都边; 胃经在五行属土,其实证应取厉兑(金),即实则泻其子;若虚证时应取解溪(火),即虚则补其母。脾经在五行也属土,其实证时应取商丘(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即实则泻其子;若虚证时取大都(火),即虚则补其母。 心先神门后少冲,小肠小海后溪连; 心经在五行属火,其实证应取神门(土),即实则泻其子;其虚证时应取少冲(木),即虚则补其母。小肠经在五行也属火,其实证时应取小海(土),即实则泻其子;虚证时则应取后溪(木),即虚则补其母。 膀胱束骨补至阴,肾泻涌泉复溜焉; 膀胱经在五行属水,其实证时应取束骨(木),即实则泻其子;虚证时取至阴(金),即虚则补其母。肾经在五行也属水,其实性症状应取涌泉(木),即实则泻其子;其虚证时应取复溜(金),即虚则补其母。 包络大陵中冲补,三焦天井中渚痊; 心包经在五行依然属火,其实证时应泻大陵穴(土),即实则泻其子;其虚证时应补中冲穴(木),即虚则补其母。三焦经在五行依然属火,其实证时应泻天井穴(土),即实则泻其子;其虚证时应补中渚穴(木),即虚则补其母。 胆泻阳辅补侠溪,肝泻行间补曲泉; 胆经在五行属木,其实证时应泻阳辅穴(火),即实则泻其子;其虚证时应补侠溪穴(水),即虚则补其母。肝经在五行也属木,其实证时应泻行间穴(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即实则泻其子;其虚证时应补曲泉穴(水),即虚则补其母。 五输五行相配合,实泻其子大病安;井荥输经合五穴,虚补其母顺势间。 五输穴井荥输经合分别与五行相配合,十二经也与五行相配合,根据五行相生关系,实则泻本经五输穴中所生的穴,即为实则泻其子,大病可安。若本经是虚证则取本经五输穴中相生生我的穴行补法,即虚则补其母,母旺则子壮。这就是十二经子母穴补泻的方法。

五输穴补泻表

五輸穴補瀉表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木→火→土→金→水→木.....,依序循環。 ?臟腑的五行屬性: 木=肝、膽 火=心、小腸、心包、三焦

土=脾、胃 金=肺、大腸 水=腎、膀胱 ?臟的五行相生: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肝木..... 腑的五行相生:膽木→小腸火→胃土→大腸金→膀胱水→膽木..... ?《難經?六十九難》:“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不虛不實,以經取之。” ?以上表的肺經為例。 實證用瀉,虛證用補。所以如果是肺經實證,我們就要瀉之。根據《難經》的說法,實者瀉其子。肺經屬金,金生水,金是母親,水是孩子,所以我們要找屬性是水的穴位。再對照五輸穴的五行屬性,肺經的尺澤屬水。同理,如果是肺經虛證,我們就要補之。根據《難經》的說法,虛者補其母。 肺經屬金,土生金,土是母親,金是孩子,所以我們要找屬性是土的穴位。 再對照五輸穴的五行屬性,肺經的太淵屬土。(五輸穴的五行歸屬對照表) 以上是從本經尋找補瀉的穴位,也就是在同一條經絡上尋找補瀉的穴位。 例如:瀉肺經之實→尺澤。補肺經之虛→太淵。另外,我們也可以在其他經絡上尋找補瀉的穴位,例如:要瀉肺經之實,根據“實者瀉其子”的原理,金生水,我們可以從屬性是水的經絡下手,也就是從腎經下手,接著我們再找腎經上屬性也是水的穴位,水上加水,效果加倍。於是,對照五輸穴的五行屬性後,我們找到了腎經的合穴--陰谷。同理,要補肺經之虛,根據“虛者補其母”的原理,土生金,我們可以從屬性是土的經絡下手,也就是從脾經下手,接著我們再找脾經上屬性也是土的穴位,土上加土,效果加倍。於是,對照五輸穴的五行屬性後,我們找到了脾經的輸穴--太白。

五输穴井、荥、俞、经、合

五输穴:井、荥、俞、经、合 有朋友问:你总是说这个穴属火,那个穴属水,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属水属火的究竟是怎么规定的?“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医的五行学说。有不少人反对该学说,或言之为封建糟粕,故弄玄虚;或说其牵强附会,不符科学。对我而言,五行学说是祖先留给后人的思维工具,用来学习中医,方便顺手,就像我们吃面条用筷子好使,何必非要换成叉子呢? 按照五行学说,肺、大肠属金,心、小肠属火,肝、胆属木,脾、胃属土,肾、膀胱属水,心包、三焦也属火。某条经络上的穴位,一方面同属于这条经络的属性,如肺经的穴都有肺经的“金性”;另一方面,每条经还依五行(金、木、水、火、土)各自构成五个特定穴(井、荥、俞、经、合),叫“五输穴”。输就是“传导”的意思,古人最善比喻,把经络的传导比喻为水流从小到大,从浅入深的变化过程。下面简单说一下“五输穴”各自的含义。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如肺经的少商穴和脾经的隐白穴。“井”就是水的源头,“井之为义,汲养而不穷”。 “荥”(xing)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脚掌)趾关节上,如肺经的鱼际穴和脾经的大都穴。“荥”的意思是迂回的小水,像山溪细流。 “俞”(shu)穴多位于掌腕或跖关节部,如肺经的太渊穴和脾经的太白穴。“俞”是灌注的意思,像山泉的瀑布,倾泻而下。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如肺经的经渠穴和脾经的商丘穴。“经”是主道,像宽广的江河,畅行无阻。 “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如肺经的尺泽和脾经的阴陵泉。“合”喻做江河之水汇入大海。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如少商穴和隐白穴;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上,如鱼际穴和的大都穴。俞穴多位于掌腕或跖关节部,如太渊穴和太白穴;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如经渠穴和商丘穴;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如尺泽和阴陵泉。 五输穴以“井、荥、俞、经、合”来说明经气由四肢末端向心脏方向流注于肘膝关节,经气由微至盛,由浅入深,汇入脏腑的过程。五脏(心、肝、脾、肺、肾)所主的经络叫“阴经”,六腑(小肠、大肠、膀胱、胆、胃、三焦)所主的经络叫“阳经”。不管是阴经还是阳经,都有其各自的五输穴,各自的属性也完全不同。阴经的“井”属木,“荥”属火,“俞”属土,“经”属金,“合”属水。而阳经的“井”属金,“荥”属水,“俞”属木,“经”属火,“合”属土。对于这些属性,其实大家可以不必强记。“五输穴”在一条经络中的功能,就像是一个公司里不同部门主管的作用,中医经典《难经》上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针灸歌诀

玉龙歌 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医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伛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扬天下知。 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 头颈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口眼喎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喎左泻右依师正,喎右泻左莫令斜。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除气先通。 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颈上生瘰疬,下针泻动即安然。 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 偶尔失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 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无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 两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晴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 眼痛忽然血贯睛,羞明更涩最难睁,须得太阳针出血,不用金刀疾自平。 心血炎上两眼红,迎香穴内刺为通,若将毒血搐出后,目内清凉始见功。 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酸亦可攻,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 肾弱腰疼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 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两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 膝腿无力身力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倘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悠渐自安。

_难经_中泻南补北法的应用与补母泻子法的关系探讨

·理论探讨· 《难经》中泻南补北法的应用 与补母泻子法的关系探讨 510407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炙系 廖树荣 《难经·七十五难》提出这样一种说法:“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后世称之为“泻南补北法”。这种方法是根据五行生克乘侮关系,指出对肝实肺虚之证,要用泻心火,补肾水的方法治疗。其中东方属木代表肝,西方属金代表肺,南方属火代表心,北方属水代表肾。东方实,西方虚,即肝实肺虚,是一种“木实侮金”的反克表现。泻南方、补北方,就是补肾泻心,即益水制火。《难经》遗留下来的这条训旨,确实让人感觉妙不可言,获益非浅! 1.泻南补北法的治疗前提:“泻南补北法”是针对肝实肺虚证而提出的,然而,根据中医对证治疗观点,对于肝实肺虚之证,应当采用泻肝补肺的方法,而秦越人为何不采用这种方法?杨氏之签,令人茅塞顿开。[1]杨曰:“肺气虚弱,肝气强硬,木反凌金,金家不伏,欲来平木,金木苦战,二藏则伤,故用针者,诊知其候,则须泻心,心气既通,肝气则复,又补于肾,肾家得气传而养肝,肝气已定,则肺不来平肝,自然两平耳。 2.泻南补北与补母泻子的辩证治疗:《难经·六十九难》提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补母泻子法,以常理观之,对肝实肺虚病人,理应采用泻心补脾的治则,因肝(土),何以却采用泻心补肾的方法呢?[2]滑氏曰:“金虚本资气于土,然其时土亦受制(木克土),未足以资之。[3]王氏曰:“若以虚则补母言之,肺虚则当补脾,岂知肝气已盛,克土之深,虽每日补脾,安能敌其正盛之势哉?纵使土能生金,金受火克,亦得不偿失矣,此所以不补土而补水也。”既然补脾不能取到效果,而补肾泻心却能取得良好效应。[4]叶氏曰:“夫火者,木之子也,水者,木之母也,泻火则火衰,而盗泄母气,其火之势减,亦不能凌金,补水则火气愈弱,更窃木气。况木气即泻,金不受凌,则虚者自复。”[5]滑氏曰:取水为金之子,又为木 张老师自制了外用中草药制剂贴敷穴位即用天炙法来治疗疾病。例如:细辛研未加酒与凡士林少许调成糊状,贴太阳、印堂治头痛,贴下关、颊车治牙痛。麝香、肉桂填脐中,隔姜艾柱炙治肾虚、脾虚。乌梅用盐水浸泡一天后去核捣烂加米醋和酒成糊,贴涌泉与病灶上方,治鸡眼胼底。肉桂、川椒、白信等混和用纱布包紧浸白凤仙花茎叶汁擦大椎、肺俞等治慢性咳喘。阿魏、乳香、芒硝共研末加凡士林贴章门、脾俞治疟母。附子、蛇床子、硫磺共研末加凡士林贴命门、肾俞治肾虚。五倍子、元胡共研未敷脐中治痛经。张老师床用过三十多种类似天炙法,均客观存在到广泛欢迎。

针灸-会郄治疗法、俞募治疗法、原络治疗法、子母补泻法

会郄治疗法 八会穴歌 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血会膈俞骨大杼,脉会太渊气膻中。 十六郄穴歌 郄义即孔隙,本属气血集。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 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心则取阴郄,小肠养老列; 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 胆郄在外丘,肝经中都是;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 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在传统的针灸术里,有一个很有名的治疗法则叫会郄治疗法,即取病经之郄穴,同时取相应的会穴之一,两个穴道同时下针,我们就称之为会郄治疗。 我们知道,八会穴管的是脏腑髓骨筋脉气血,是内科的治症,而郄穴与十六条经络有关,因此,当它们一并使用的时候,就变成经络病与内科脏腑病都可以治疗,但偏向于内科病症。同时,由于郄穴特殊的穴性,它对炎症与急症效果很好,因此我们又常常用在这些病症上。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分别所会聚之处的八个腧穴。八会穴首载于《难经》,它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并与经穴中的某些特定穴有重复。如章门为脏之会穴,因五脏皆禀于脾,为脾之募穴;中脘为腑之会穴,因六腑皆禀于胃,为胃之募穴,膻中为气之会穴,因其为宗气之所聚,为心包之募穴等。 在临床方面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八会穴治疗。如脏病取章门,腑病取中脘,各种出血病证取血会膈俞。另外,八会穴还能治疗某些热病。 俞募治疗法 十二背俞穴歌 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十二募穴歌 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 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觅浅深。 “俞募治疗法”是针灸里的一个很大的治疗法则,当我们取本经之俞,同时取本经之募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俞募治疗。俞,有输送之意,俞穴为阳气出入的地方,募,有聚集之意,募穴为阴气出入的地方,所以当它们一起用到的时候,就有平衡阴阳二气的作用。 为什么讲它是很大的治疗法则?因为它针对的是内科病,俞穴和募穴都是阴阳气血直接通往脏腑的地方,因此掌握了俞募治疗法就可以治疗内科病症。

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五输穴的临床应用五腧穴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是远部选穴的主要穴位。五输穴是十二经穴中井、荥、输、经、合 5 类腧穴的简称,这些腧穴均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的部位,其分布特点是以四肢末端依次按井、荥、输、经、合的次序向肘膝部位排列,十二经脉中每经有5 个位属于五输穴,故人体共有五输穴60 个。五输穴不仅有经脉归属,而且具有自身的五行属性。按照“阴井木”、“阳井金”的规律进行配。附:十二经脉五输穴穴名及其五行属性表,根据古代文献和临床实际,五腧穴的应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按五输穴的主病特点选用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荥输治外经”指出了荥穴和输穴主要治疗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证,这是与下合穴主要治疗内腑病证特点相对而言。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其后《难经六十八难》又做了补充: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 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综合近代临床的饿应用情况,井穴多用于急救,如点刺十二井穴可抢救昏迷;荥穴主要用于质量热证,如胃火牙痛选胃经的荥穴内体庭可清泻胃火。 2.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 五输穴的五行属性与脏腑的五行属性相合,五行之间存在“生我”、“我生”的母子关 系。因而,《难经六十九难》提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选取适当的五输穴治疗疾病的方法。这一取穴法亦称为子母补泻取穴法。它包括本经子母补泻和他经子母补泻两种取穴法。 例如,肺在五行中属金,肺经的实证可取输穴中属水的合穴(尺泽)以泻之。因“金”生“水”,水“”为“金”之子。取尺泽合“实则泻其子”之义。若肺的虚证,刚按“虚者补其母”的方法取穴,“土”生“金”,“土”为“金”之母,故选取肺经五输穴中属土的腧穴(大渊)以补之,这即是本经子母补泻取穴。 除本经子母补泻取穴外,还有他经子母补泻取穴。如肺经实证,可取肾经的阴谷穴, 肺属“金”肾,属“水”取,肾经是取其子经,再取其子经上属“水”的子穴阴谷;若肺经的虚证,可取脾经的太白穴。肺属“金”,脾属“土”,取脾经是取其母经,再取其母经上属“土”的母穴太白。这即是他经子母补泻取穴。 附:子母补泻取穴表,见表3。 3.按时选用 天人相应是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内容,经脉的气血运行和流注也与季节和每日时辰的变化密切相关。《难经七十四难》云: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这实质上是根据手足三阴经的五输穴均以井木为始,与一年的季节顺序相应而提出的季节选穴法。 另外,子午流注针法则是根据一日之中十二经脉气血盛衰开合的时间而选用不同的五输穴。

_难经_论针刺补泻

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 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术后第6天开始进半流饮食。 进食后第2天,反复出现呕吐,胃管引流量约1300ml 。消化道碘水造影示:胃腔扩大,壁稍坚硬,蠕动消失,2小时后复查造影剂未排入十二指肠。按胃瘫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以温运为法,电针足三里、吴茱萸熨腹、大黄附子细辛汤灌肠,7月22日病情缓解出院。出院后因饮食失节,病情再度加重于7月25日再次出院。入院情况:表情淡漠,郁郁寡欢,脘腹胀满,频频唾涎,不能自止,口干尿黄,面色惨白,四肢疲软冰凉,舌淡胖滑,状若水浸,苔白,脉濡弱。仍予禁食,胃肠减压,输液等支持疗法。中医病机分析:患者虽非胃肠手术,但因巨大囊肿占据全腹,肝脾下缘,下极充满盆腔,小肠、结肠向上外推移,与大网膜广泛粘连成团,小肠节段性扩张。余下情况,肠胃受囊肿压迫及手术分离创伤可知。胃失其正常通降功能,则食入则 吐,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运化无权则积湿为涎。第一次治愈出院后旧患复发,加重患者焦虑,紧张情绪,肝气不舒,克伐脾土,加重脾虚,虚久及肾,出现脾肾阳虚、肝气郁结之症。治予温扶肾阳,健脾理气,疏肝解郁。药用四逆汤合四磨汤加减:熟附子15g ,干姜10g ,生姜10g ,党参10g ,乌药10g ,沉香5g ,槟榔15g ,法半夏10g ,益智仁20g ,补骨脂15g ,郁金10g ,甘草5g 。上方水煎,每天1剂,分4次温服,另用大黄30g ,熟附子30g ,炒莱菔子30g ,水煎成150ml ,低压保留灌肠,每天1次。腹部穴位用隔姜、隔蒜灸,每天各1次。与此同时,通过与患者谈心,树立此病定可治愈的信念,帮助解决部分经济负担,教会患者做八段锦等体育锻炼。治疗20余天,患者终于痊愈出院。 (收稿日期2012-09-10) △通讯作者:龚东方,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针灸治疗乳腺及妇科疾病,E- mail :dongfanggong@https://www.360docs.net/doc/be14441043.html, ●医籍研读● 《难经》论针刺补泻 苏霞辉1,龚东方2,△ ,李艳慧3 (1.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百色533000;2.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405) 摘要:《难经》的针刺补泻主要是通过母子补泻法、泻南补北法、刺井泻荥法等配穴法与迎随补泻法、营卫补泻法等刺法的不同组合来实现。在针刺补泻时须注意顺应四时、双手配合、侯气以及评价补泻效应等。 关键词:难经;针刺补泻;方法中图分类号:R 2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49(2013)01-0019-03 Discussing the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Methods in Acupuncture of Nan Jing /SU Xiahui 1,GONG Dongfang 2,LI Yanhui 3//1.Hospital Affiliated to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aise Guangxi 533000,China );2.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05,China );3.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05,China ) Abstract :The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methods of acupuncture in Nan Jing mainly have been fulfilled through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points association ,such as mother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method ,reducing south and reinforcing north method ,puncturing Jing and reducing Ying method etc.,and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 ,such as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along against channel ,Ying and Wei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method etc.The method of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in acupuncture must be not-ed that conform to four seasons ,work in both hands ,Hou Qi and evaluation of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effect etc. Keywords :Nan Jing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of acupuncture ;Method 《难经》是继《黄帝内经》之后的一部重要古 典医籍。第六十九难至八十一难对针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难经》对针法的研究涉及针刺补泻的方方面面,主要是通过配穴法和刺法的不同组合而达到针刺补泻的目的。笔者对《难经》中论述针刺补泻进行如下粗浅的论述,以期对针灸临床工作者有所裨益。 1强调针刺补泻的重要性 《难经·十二难》曰:“经言五脏脉已绝于内,用针者反实其外,五脏脉已绝于外,用针者反实其 内……阳绝补阴,阴绝补阳,是谓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指出治疗上发生“虚其所虚”、“实其所实”的原则性错误,强调临证一定要辨别虚实,再行补泻的重要性。 《难经·八十一难》亦提到:“经言无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其根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补泻反则病益笃”的精神,以肝实肺虚、肝虚肺实之例,阐述了误用针刺补泻,反为针害的后果。第八十一难为全书的最后一章,在此专门论述补虚泻实,更突显其对针刺补泻重要性的重视。正如清 · 91·2013年第31卷第01期Vol.31,No.01,2013 四川中医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