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的初步编制2006
3年级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诊断及其特征分析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差异诊断模式初探

·74·
《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第4期(总第58期)
实验2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特征研究 被试 仍以101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8名阅 读障碍儿童。 实验材料和程序 语音意识测验。采用姜涛编制的《小学生语音 意识测验》H 2|。我们以做对的项目数除以总项目数 所得出的结果作为成绩指标(识字量测验与此同)。 该测验的重测信度为r=0.95。 识字量测验:采用王孝玲等编制的信效度皆较 高的《小学生标准识字量测验一三年级部分》¨3|。 该测验的重测信度为:r=0.97。 朗读速度测验。在充分征求语文教师意见的基 础之上,从小学三年级儿童常见的阅读材料中选取一 篇难度适中的短文(主题是“动物的情感和爱”)作为 施测材料,用以测量儿童的朗读速度。我们以儿童每 秒钟正确朗读的字数作为其成绩指标(以下两测验 与此同)。该测验的重测信度为:r=0.83。
(注:以一个标准差作为差异显著性的标准)
2研究设想
主!篓譬装竺龛篙嚣糕篡至箬某盏嚣
我们设想,该模式确能有效确认阅读障碍儿童 表现(见表2):
表2三类阅读障碍儿童的预期表现
语音意识测验。所谓语音意识是指对词由音 节构成的理解,是区分构成语句的语音单位的能 力,它可以由语音意识测验进行诊断…。拼音文 字、中文文字系统的研究都表明,语音意识是表征 儿童解码能力强弱的有效指标。推测起来,单纯解
据此,“基本心理过程缺陷”应成为阅读障碍本
万方数据
质内涵的既有要义。然而,该本质内涵本身存在较 大的模糊性,欲使其得以完整理解,必须有一系列 适宜的操作对其加以界定心‘。在过去,人们大多采 用的阅读障碍操作定义为:发展过程中没有明显的 神经和器质性损伤、智力正常的儿童的阅读水平显 著落后于相应的智力水平或年龄b o。但是,随着认 知心理学对阅读障碍研究的新突破,人们不再满足 于“基于IQ”的差异规定了。IQ模式无法揭示阅读 障碍心理过程缺陷的实质,不能使我们诊断因不同 的心理加工缺陷而造成的不同类型的阅读障碍,尤 其是不能使我们根据分类制定具体的矫正计划…。 研究者认为,与其测量智商,不如重视对造成阅读
学习障碍儿童教育鉴别与评估PPT课件

1、符号阅读困难;
2、空间、序列、顺序概念困难;
3、语文阅读困难;
4、记忆问题;
5、缺乏数学学习策略;
6、处理过程速度慢;
7、视知觉或视动协调问题。
《学习障碍儿童教育概论》
毛荣建 著
1
第一章 学习障碍概述
第一节:学习障碍定义
一、七种代表性定义:
1、柯克的定义
2、贝特门的定义
3、美国法规的定义
4、美国国家学习障碍联合委员会的定义
5、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
6、日本学者的定义
7、我国学者的定义:“差生”、“双差生”、“后进
生”、“学业不良”、“学习障碍”、“学习困难”、
皱眉、慌张、咬唇 拒绝阅读、以哭泣或其他问题行为逃避 不知阅读的起点 侧头阅读或头部抽出 与所阅读书本的距离过近
省略 插字 替换 倒置 错误 位置颠倒 停顿 缓慢
省略句中的某一字 阅读时任意在句中插字 任意将句中的字以其他字替换 将字中的字母顺序前后颠倒 念错字 将句中的字顺序前后颠倒 对某一生字停顿超过5分钟还无法发声 阅读速度慢
书写方面的困难是指写字和书面表达方面出现困难。写字方 面包括空间知觉、视动协调和肌肉控制能力,书写的表达包括词 汇、语句和文章的书写。 (三)数学
早期被发现有阅读困难的学障生到后来也会出现数学学习的 问题,因为数学学习也和阅读相同需要注意、记忆等认知能力。 数学的困难包括空间安排、数学符号辨识、运算、公式的记忆和 运用以及问题解决等方面的问题。
为异常。主要指心理或行为的问题所造成学习问题的障 碍。这类儿童的特点和表现是:他们在没有智力障碍和 精神失常的情况下与其所处的社会情景及社会评价相违 背,在情绪上和香为上显著地异于常态,且妨碍个人对 正常社会生活的适应。 四、听觉障碍 五、资优儿童 六、处境不利者
阅读障碍筛查量表内容评析

阅读障碍筛查量表内容评析
张 嬖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
【摘要】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全面了解目前国内外阅读障碍评估工具的整体现状 , 对使用较权威、应用较广的 11 个工具进行 归纳、分析 , 总结了主流量表的适用年龄段、测量方式、计分方式、维度和项目等方面的现状和特征 , 并根据此研究结果对未来阅 读障碍筛查工具的开发、修订以及我国相应工具的编制提出建议。
YAA-R 英国 2012 成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师评估
按照各项目 要求评分
RWD
挪威
成人
自评
按照各项目选择 有、无,评分分为
有无漏选
FS- 芬兰 - 瑞典
DUVAN
2003
成人
自评
按照各项目 要求评分
HKTSpLD
香港 2006
儿童 经培训的教师
按照各项目 要求评分
徐氏阅读 测验
台湾
儿童 精神科医师与 按照不同年级测试
表 1 各量表基本信息统计表
量表名称 开发国家 适用年龄 测量方式
计分方式
DEST
4 岁以上
英国 1994
教师评订
儿童
4 级评分
CoPS1 英国 1996
以计算机软件 儿童
评估
计算机评分
DST-J 英国 1997 青少年 软件评估
4 级评分
DAST 英国 1998 成人 经培训的人员 4 级评分
SpLD 英国 2000 儿童 经培训的教师 题目正确数量评分
【关键词】阅读障碍;评量工具
一、问题提出 随着融合程度的逐渐深入,阅读障碍悄然走进了人们的视 野。由于其病因尚不明确 , 目前又难以用医学检查手段进行诊 断 , 所以使用量表筛查成为临床检查的主要方法之一。阅读障 碍 (Dyslexia) 是儿童学习困难的主要类型之一 , 主要是指儿童 在智力水平正常 , 没有脑功能器质性病变 , 并获得充分教育的 情况下 , 仍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困难的症状。华中科技大学邹 宇量研究中阅读障碍儿童的检出率为 9.8%,略高于 Stevenson 研究中台湾儿童 7.5% 的发生率。阅读障碍的高发生率不仅使 儿童在阅读学习中遇到很多困难,还容易引发一些情绪行为上 的问题。因此,近年来,阅读障碍领域成为研究者十分关注的 课题,尤其对阅读障碍儿童的鉴别工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 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全面了解目前阅读障碍领域整体现状的基础上 , 重点收集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相关研究较多的评估工具进行整 理和分析。文献检索的来源主要为“CNKI 中国学术期刊网” 及“Eric”、“EBSCO”、“SpringerLink”等四个数据库。 文献检索时 , 中文关键词为 :“阅读障碍”“阅读障碍鉴 别”、“阅读障碍诊断”、“阅读障碍筛查”、“阅读障碍评 估”、“阅读障碍量表”、“阅读障碍工具”; 英文关键词为: “dyslexia/reading disability”、“dyslexia/reading disability assessment”、“dyslexia/reading disability diagnosis”。在检索 出第一批资料的基础上 , 进一步以检索出的具体量表名称为关 键词再次进行检索。 三、研究结果 20 篇文献中共涉及到孤独症诊断工具 16 个 , 在进行严格 的对比和分析之后 , 本研究共筛选出相关研究较多、关注度较 高的诊断工具 11 个 , 其中 5 个则出版于 2000 年以后。总体来 看 , 研究发现这些工具虽然在制定依据、关注领域、测量方式 等方面有一定的共同特征 , 但在开发时间、适用对象、测量方式、 主要功能、计分方式等方面各具特点 , 其基本信息如表 1 所示。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语言能力缺陷的初步探讨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语言能力缺陷的初步探讨郑淑慧;黄旭;静进【期刊名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年(卷),期】2007(021)002【摘要】目的: 探讨汉语发育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的语言能力缺陷. 方法: 采用学习困难儿童筛查量表(PRS)、韦氏智力测验(WISC-R)和儿童读写能力家长问卷,从广州市某小学8-12岁儿童中,筛查出13位发育性阅读障碍的儿童,按年龄、性别、年级1∶1匹配正常对照组,应用语音技能、快速命名和词形加工测验等对两组儿童的语言能力进行测试. 结果: 阅读障碍组在语音技能测验中的辨声母、辨韵母、语音合成三项测验的正确数均低于正常儿童(5.8±2.1/8.8±1.2,5.3±2.7/7.0±2.6,3.7±2.6/5.8±2.7,t=-4.696、-2.690、-0.555,P<0.05);快速命名测验的两项分测验-颜色和数字快速命名测验时间均长于正常儿童(37.9±8.6/28.0±4.5,19.5±2.7/15.6±3.7,t=4.348、3.048,P<0.05);而词形加工测验中,汉字命名测验成绩明显低于正常儿童(31.8±4.6/35.7±2.8,P<0.05),辨真假字两组的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语音意识缺陷和快速命名缺陷等语言能力缺陷.【总页数】4页(P75-78)【作者】郑淑慧;黄旭;静进【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系,广州,510080;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系,广州,51008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少儿卫生与妇幼保健系,武汉,430030;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系,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相关文献】1.双重缺陷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言语工作记忆和阅读能力研究 [J], 谭珂;马杰;连坤予;郭志英;白学军2.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快速命名缺陷 [J], 杨宇; 马杰; 谭珂; 张明哲; 白学军3.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注意广度缺陷 [J], 李杰;赵婧4.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音形义加工缺陷:识字量的中介作用 [J], 江丽晶;陈怡君;党彩萍;瞿瑞雪;叶琪恩5.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语言能力研究 [J], 黄旭;静进;吴汉荣;邹小兵;王梦龙;李秀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PRS)

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PRS)说明该量表系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 简称LD)儿童筛查量表。
一般由了解儿童的教师或心理医生填写。
目的在于较短时间内筛查和发现LD儿童,为他们今后采取针对性教育措施而服务。
量表由五个部分的二十四个项目组成。
五个部分内容是:(1)听理解和记忆;(2)语言;(3)时间和方位的判断;(4)运动;(5)社会行为。
由了解被测儿童的教师或医生根据儿童的上述行为表现进行评估填写。
要求教师(评定者)至少与被测儿童曾相处1个月以上。
本量表不宜由家长填写。
适用年龄范围:5-15岁儿童。
评定方法:“五级计分法”(见下表)评定时,要求注意以下几点:1、为使评定客观而准确,评定前应尽可能多了解和观察被评儿童。
2、被评儿童可能在某项上得高分,而在另一项上得低分。
应避免“在学习项目上得高分的儿童肯定在运动项目上也会得高分”等诸如此类的主观判断。
3、应尽可能按顺序逐项进行评定,以免遗漏。
4、评定人数一次不要超过30名,即每一个教师评定儿童超过30名时应分几次进行,否则会影响评定结果的准确性。
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评定内容学校班级评定日期: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一、听理解和记忆1.词汇理解能力:(1)与同年级儿童比较词汇理解能力非常低劣和不成熟。
(2)掌握简单词汇较困难,与同龄儿童相比,较易弄错词汇意思。
(3)词汇理解能力与其年龄相符。
(4)能理解同年级以上儿童使用的词汇。
(5)词汇理解能力非常出色,能理解较多的抽象词汇。
2.服从指示的能力:(1)不能听从指示或听到指示不知所措。
(2)平时虽能听从指示,但需别人帮助才能执行。
(3)能服从熟悉的和不太复杂的指示。
(4)能理解和服从同时发出的若干指示。
、(5)理解和服从指示的能力非常出色。
3.在班级内交谈能力:(1)对谈话的悟性极差,不理解同学间的交谈(注意力极分散)。
(2)虽然在听,但不能很好地理解,注意力不太集中。
(3)交谈能力与其年龄相符(能参加交谈,作出相应回答)。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概述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概述阅读障碍是儿童学习障碍的主要类型之一,一般起于婴幼期或童年期,6〜7岁明显。
有时,阅读障碍在低年级可被代偿,9岁或之后才明显严重。
英语国家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发病率高达5%〜10%;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阅读困难学生的检出率分别为5.4%和7.5%。
在我国大陆地区由于缺乏标准化的检测手段,不同学者采用不同的标准,因此得出的检测结果也不同,周晓林的研究表明中文学龄儿童的阅读障碍发生率在4%〜8%之间。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 ,1993)将阅读障碍分为获得性阅读障碍和发展性阅读障碍。
前者是指由于后天脑损伤或疾病引起的阅读困难;后者是指个体在一般智力、动机、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等方面与其他个体没有差异,也没有明显的视力、听力、神经系统障碍,但其阅读成绩明显低于相应年龄的应有水平,处于阅读困难的状态中。
我们一般说的阅读障碍概念指后者,即发展性阅读障碍。
在西方,发展性阅读障碍领域的相关研究已经非常成熟。
而在国内,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都显薄弱。
下面对近些年有关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进行简要介绍。
一、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一)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表现。
由于阅读障碍是一种异质性障碍,因此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比如,朗读时遗漏字,加字,读错字(如把“愁”读成“秋”、“搏斗”读成“博士”、“横过马路”读成“黄过马路”等),替换字(如“摔了一跤”读成“跌了一跤”),读错相似结构的音(如“狐”读成“孤”),多音字读错,不能区分同音字,窜行停顿次数过多,等等。
不能回忆起所读的内容,不能从所读的资料中得出结论或推理,用一般常识回答所读特殊故事里的问题,而不能利用故事里的信息。
计算时易忽略小数点记错运算符号。
(二)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成因。
研究者普遍认为,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中存在着不同的认知缺陷模式。
所以关于阅读障碍的成因,一般从认知角度和生理基础角度进行研究。
首先,认知角度的研究主要关注语言学层次加工的缺陷和非语言学层次加工的缺陷,由此形成两种解释理论:语言特异性理论和非语言理论。
4~5年级阅读障碍儿童汉语词汇的认知诊断测验

4~5年级阅读障碍儿童汉语词汇的认知诊断测验范晓玲;王思缘;耿博;伍慧;王梦翔【摘要】以IRT和认知诊断理论为指导,编制阅读障碍儿童汉语词汇认知诊断测验,并探索其认知属性模型及特征.通过对1074名4~5年级学生的测试与分析,测验的项目参数适当、信度和效度优良,97.3%的阅读障碍学生能被合理归类.阅读障碍儿童对感情色彩理解、整词理解和词素理解的掌握较差,对错词辨别的掌握一般,对视觉词汇、整体词音和词素词音的掌握较好.【期刊名称】《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年(卷),期】2018(000)003【总页数】6页(P14-19)【关键词】汉语词汇;阅读障碍儿童;认知诊断测验【作者】范晓玲;王思缘;耿博;伍慧;王梦翔【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长沙410081;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48一、引言阅读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其基本材料是词,而阅读理解最基本的水平就是对词汇的理解和识别。
[1]词语作为汉语中能独立使用的最小单位,对阅读起着重大的作用。
[2]阅读障碍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在单词识别上缺乏准确性与流畅性,并伴有拼写和解码困难。
[3]国外对阅读障碍儿童的研究不再停留于测评和诊断阶段,干预性和治疗性的研究逐渐增多。
国内针对阅读障碍儿童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不仅干预前的阅读障碍的调查性和诊断性测验缺乏[4],而且以词汇为材料的认知诊断测验更少,使得进一步的干预和治疗难以展开。
本研究以高夫(P.B.Gough)自下而上阅读认知理论和认知诊断理论为基础[5],采用Embretson的认知设计系统(connitivedesignsystem,CDS)[6]和规则空间模型[7](RSM),以汉语词汇为材料,编制4~5年级阅读障碍儿童汉语词汇的认知诊断测验,并总结和归纳被试的不同属性掌握模式及错误规则[8],旨在为词语阅读障碍儿童的筛查和诊断提供可靠而有效的评估工具,为其辅导、干预和治疗提供实证依据。
汉语阅读障碍高危儿童的早期筛选

汉语阅读障碍高危儿童的早期筛选汉语阅读障碍(RD)是一种严重的学习障碍,它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成就和自尊心。
因此,通过对高危群体进行早期筛选,对RD儿童的干预和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早期筛选RD高危儿童的方法。
1. 家庭背景数据表明,有一些与RD相关的家庭背景因素,包括家庭文化程度、家庭阅读程度和家庭收入水平等。
因此,通过家庭背景的调查,有助于发现高危RD儿童。
2. 音韵意识音韵意识是指能够识别单词中的音素和把它们组成发音的能力。
这是语言能力的一种基本组成部分。
研究表明,音韵意识能力较弱的儿童更容易出现RD。
因此,通过测试儿童的音韵意识能力,可以更好地筛选高危儿童。
3. 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指能够利用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它是认知和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所在。
RD儿童通常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存在障碍。
因此,通过测试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更好地筛选高危儿童。
4. 语义理解能力语义理解能力是指能够理解单词和句子的意义、推论和隐含。
这是语言理解能力的一种基本组成部分。
RD儿童通常在语义理解能力上存在障碍。
因此,通过测试儿童的语义理解能力,可以更好地筛选高危儿童。
5. 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和分析文章和单词的意义。
RD儿童通常在阅读理解能力上存在障碍。
因此,通过测试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更好地筛选高危儿童。
总之,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更好地找到和诊断高危RD儿童。
然而,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促进RD儿童发展的关键,因此,建议家长和教育者注重儿童的语言和阅读能力,及时发现并干预RD儿童。
最后,强调RD儿童的治疗不应只是对症治疗,而应该是个体化地指导和培养儿童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积极推进RD儿童的学习成就和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的初步编制 首席医学网 2006年04月26日 10:39:23 Wednesday
• 医师杂志征稿
• 普通外科文献
• 心脑医学论坛
• 网站运营
• 核心期刊征稿
• 帕金森病
• 国际神经再生论坛
• 内蒙中医药
• 心律失常会
• 危重病诊治
• 心血管医师
• 内科诊疗班
• 方剂组成原理
• 亚健康学会
• 风湿关节炎
作者:吴汉荣,宋然然,姚彬
加入收藏夹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
[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族] ·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 ·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 ·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 ·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 护理考试在线助手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 ·写作技巧 | 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 ·医学会快讯 | 《中华普通外科》征稿
【关键词】 学生保健服务 【摘要】目的 编制一套适合中国学龄儿童使用的《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DCCC,Dyslexia Checklist for Chinese Children),以便为城市学生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汉语阅读障碍诊断工具。方法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和《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第4版(DSM-IV)对阅读障碍的描述和诊断标准,结合儿童阅读障碍临床表现和行为特点,自编《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DCCC),在武汉市随机抽取896名小学三~五年级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检测DCCC的信度与效度。结果 DCCC共包括58个检测条目和8个分量表,各条目因子负荷平均值为0.644,共通性为0.583,因素分析所获8因子模型可解释56.32%的变异,符合汉语阅读障碍的神经语言学层次理论;各分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在0.644~0.748之间(P<0.05),Cronbach's α系数平均为0.724。结论《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设计合理,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符合量表编制要求。
【关键词】 语言,阅读障碍;统计计算;学生保健服务 The Establishment of Dyslexia Checklist for Chinese Children WU Hanrong,SONG Ranran,YAO Bin. Department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and Maternal Care,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43003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dyslexia checklist for Chinese children(DCCC), so a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diagnosis instrument for urban students with Chinese dyslexia. Methods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dyslexia in the DSMIV and ICD10, the DCCC was conducted with psychological and clinical checking.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were tested among 896 pupils and their parents in urban Wuhan. Results The DCCC consisted of 58 items and 8 subscales, the average value of factor loading was 0.644 for each item. The reliability coefficients were 0.724 for internal consistence (Cronbach's α).Conclusion For it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he DCCC is an ideal 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 with Chinese dyslexia.
【Key words】Language,Dyslexia;Statistical computing;Student health services “阅读障碍”(reading dyslexia, RD)主要指有适当教育机会的儿童在阅读技能方面明显缺陷,表现为对书面语言的阅读理解困难,而在其他学业领域可能正常,但不能用学习动机、情绪和行为问题来解释。一直以来,西方学者研究了大量以英语为代表的表音文字的阅读障碍问题,也设计出了较严谨、实用的量表,但是与其他常见的量表不同,由于语言文字的巨大差异,不可能通过简单的翻译、修改,达到引进国内的目的。尽管国内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编制了《汉语阅读技能诊断测验》(Chinese reading skill diagnostic test,CRSDT)[1]和《修订后徐氏阅读测验》[2],但单纯使用这些着重从语文教学实践出发编制的水平测验,除其测试难度难以统一、测验内容难以标准化外,还难以对RD的诊断和分型获得合理的、可操作性的结构。本研究运用因素分析方法对汉语RD儿童具体行为和临床症状进行研究,初步编制出适合中国儿童的汉语阅读障碍量表(dyslexia checklist for Chinese children, DCCC),旨在为城市学生(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制定一个科学且有效的汉语阅读障碍诊断工具,进而为汉语RD儿童的临床分型和预防矫治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被试来自武汉市4城区4所普通小学,从每个小学三~五年级各随机选择2个班。被试中三年级学生327名(男生168名,女生159名),平均年龄8岁10个月;四年级338名(男生177名,女生161名)平均年龄10岁2个月;五年级314名(男生164名,女生150名),平均年龄11岁3个月;共有学生979名,收回有效问卷896份,有效回收率91.52%。全部入选者均为智力发育正常(IQ>70),无明显躯体、神经及其他心理疾病,既往无脑外伤史。研究对象中男生509名,女生470名。除1所学校为区示范小学外,其余3所学校的教学水平基本相当,学生家长的职业和文化层次分布均衡。
1.2 方法 儿童RD有许多不同的临床表现,根据ICD-10的描述和美国国家学习障碍联合委员会对RD的定义[3-4],筛选列举出与阅读技能、阅读行为和习惯、儿童RD临床表现和神经语言学特征有关的现象,组成DCCC。再利用105份预测试的问卷,对试题进行筛选:将分量表的得分与其所含条目的得分做相关性检验,以相关系数(r)大于0.4为标准[5],筛选出了正式试题,共57个条目,其中1条不参与统计和评分,由于该条反映被试者家庭成员的阅读困难情况,对结果可作一定的补充解释,故未予删除,最终将57种最常见的RD的临床表现编制成条目。根据这些行为表现出现的频率,要求接受调查的儿童家长在5点等级量表中进行评价。除此以外,还要求家长填写其他一些与儿童阅读、学习有关的基本情况(如学习成绩、是否留级以及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等)。填写量表的时间约需30 min。
1.2.1量表的结构 条目按交叉排列原则进行,将属于不同分量表的题目混合交叉排列,以避免评定者答题时受思维定势的影响。DCCC为一份他评量表,由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家长或老师根据被评定孩子的近期表现,仔细估计检查表所描述的各种现象在被评定孩子身上是否经常出现。阅读障碍量表采用的是5级评分,这5级分别为:从未出现、偶尔出现、有时出现、较常出现、经常出现,分别计1~5分,得分越高RD越严重。由于这是一个诊断量表,主要是为标示出RD的症结所在,为矫正和治疗指明方向,各分量表所代表的是若干阅读能力障碍(是否为RD的分型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因此,不对量表得分进行简单的总累加,而是对每个分量表进行独立评分,并且将各分量表的包含条目粗分通过T分转换(T=50+10(X-M)/SD),得出各分量表的T分,即量表分进行评价和比较,以便消除各因子之间由于包含条目数的不同带来比较上的困难。考虑到可能有性别和年级(龄)差异,问卷要求注明被评定者性别和年级,以便和相同水平的整体进行比较做出判别。
1.2.2 量表的预测试 为了对问卷条目进行检验,在问卷设计完成后,随机抽取了武汉市小学三至五年级学生105名,进行了DCCC的预测验,问卷全部回收。
1.3 统计分析方法 资料录入微机经过纠错处理后,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量表因子结构的确定
对量表的全部条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共获得10个特征值接近或大于1的因子,共解释总方差的63.23%。根据卡特尔的“陡坡检验”方法[6],初步确定了8个因子作为公共因子、然后抽取这8个因子,对所有条目进行最大方差正交旋转(Varimax)[7],获得了一个包含8个因子,共解释总方差56.32%的因子结构。条目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