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服饰3

春秋战国服饰3
春秋战国服饰3

春秋战国服饰

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是体现服饰等级的重要标志,换句话说周代服饰的色彩可以彰显穿着者的身份、阶层与地位。根据《礼记·玉藻》的记载可知周代以正色为贵,以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的周代,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礼制的日益崩坏,服装色彩原有的尊卑秩序也遭到了破坏。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齐桓公“好紫”。由于一国之君喜欢紫色,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紫服。紫色作为周代服饰色彩的“间色”,也就是所谓的“不正之色”,代表卑贱。齐国尚紫的风气是对周代原有服饰规制的破坏,同时也是对周礼的挑战。对此,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基于对周礼的维护,都表示过强烈的不满甚至厌恶。

当时服饰的色彩观念虽然有所改变,但这一时期的君臣还是比较重视服饰色彩的象征意义的,比如当时对衣服颜色的要求依然为纯色,如果是杂色则为不祥之兆。可见春秋国时期对西周原有服饰形制还是有一些沿用的。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各自为政,各自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导致了不同地域国家的服饰各具特色。而这个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也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渐繁多。

中原地区,地处黄河中游,为周和三晋所在,服饰虽有繁简不同,然而西周以来质朴的曲裾交领式服装始终居于主流。这种衣式,通为上衣下裳连属,衣长齐膝,曲领右衽。中原地区自春秋以来流行一种以带钩、皮革带束腰的习俗,在出土人像上即可见到。而腰带的束法,一为用带钩钩住革带另一端小孔,另一种方法为用带钩钩住革带另一端所附环上。带钩材质有金、玉、铜、铁、骨、木、等等,形制繁简不一,做工精细的有错金雕镂嵌玉,款式极为讲究。

齐鲁地区地处黄河中下游,当地女性好绾偏左高髻。长裙收腰曳地,窄长袖,异于中原三晋地区女式“深衣”,文彩分为红黄黑褐条纹。长岛发现的战国齐国贵族墓所出土的女性俑发式则有高髻、双丫髻、后垂发三种;上衣为窄长袖,交领右衽,多为淡青色,亦有黄色、红色;下衣为长裙,似与上衣连属,多饰红、黑直条纹,沿直条加施白点,有束红、白腰带者。同一墓葬出土的铜鉴上的人像服饰,狩猎者为上衣短袴,挑担者为齐膝长袍,乐舞者、御者、烹人等均长衣曳地,亦有身后拖“燕尾”的,此类出土文物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穿着特点。

北方地区如国和燕国,服饰类似三晋地区。战国中晚期国王墓出土银首人形铜灯可见人首双目嵌黑宝石,粗眉,唇上留齐整短髯,似男性形象。头发后梳,拢于脑后为大髻,以鲡韬为蝶结,头顶又戴一填玉,有缨沿左右耳前下结颌下;衣着宽大袖口的交领,右衽“深衣”,曲据缠身多层,呈“燕尾”曳地,腰带用带钩和环配系,衣上花纹间填朱、黑色漆,有较宽的“纯”,既有齐衣晋带的特征,又具有北方格调。陪葬坑所出4个小玉人,女性发型梳理成牛角形双髻,颇似侯马晋国人形上的月牙形冠饰;儿童则头顶结一圆形髻;衣式或矩领右衽,或

上衣下裙齐足,下露裙一部,有腰带,裙上均有大小相间方格纹。

西北地服饰,厚实而便用,但逊华丽韵味。当然权贵例外,雍城公大墓即出土玉鞋底一副。枣庙6座春秋晚期墓,出土8件泥塑彩俑,衣式均为紧袖右衽束腰长袍,有黑色而领边及衣襟饰红点和黑红色的两种,衣长或齐膝,或垂至足面;鞋分黑色圆头履和方头履两种。宫发现炭化丝绸衣服一包,有单衣、夹衣、绵衣、分锦、绮、绢几种,大多为平纹织物。人服饰着重实用。人服饰又因地理环境及生活习惯通常有三重,依次为汗衣、袍茧、长儒,右衽交领,衣领上雍颈,以应气候寒冽之变。其长襦也仅短至膝上,束腰带,利于行动便捷。

吴越地处东南隅,位于长江下游,服饰拙而有式,守成而具机变。当地人长期保持着因地制宜的服饰风格。单以发式言,当地以剪发为主且善梳理。据丹徒北山顶春秋时吴国大墓出土鸿杖蹲部的跪坐铜人,可知所谓吴人“发短”,乃指其发式是将额顶及两鬓头发剪短,并非为一律髡成短冲式,其余维持原状,经梳理盘束脑后为椎髻。要保持这种短发形,恐怕每隔一段时期得加以剪理。

楚国位于江汉地区,势力跨过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楚服素有轻丽之誉。各地楚墓相继发现的皮手套、皮鞋、麻鞋与大量彩绘木、、玉俑,包括“遣策”所记种种衣袅,如与《楚辞》中对服饰的描绘相参照,无不可领会到楚人衣服的轻盈细巧,冠式巾帽的奇丽,款样的纷繁华艳。

江淮之间小国林立,受南北大国的掣肘,其服饰时尚亦深受影响。如姬姓曾国,为南部楚国的附庸,服饰鲜中原风格而有浓厚楚服特色。又如地处淮水南的黄国,则与北部大国的服饰风格接近。

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尽管各地区间的服饰形制有交互影响、互有所取之处,但总有其固自的风格品位。从宏观看,大概可以说,中原周地和三晋服饰的质朴,齐鲁服饰的舒裕,北方和燕地服饰的矜夸,西北地服饰的厚实,东南吴越服饰的拙而有式,南方楚地服饰的轻丽,西南巴蜀滇服饰的宽松,汇为一时代服饰的洋洋大观,不同的服饰风尚,也正是中国古代服饰宝库的光彩所在。

春秋战国服饰图赏

戴冠玉人及复原图·战国

战国白玉人像,头戴冠,两侧有组缨下垂系于颌下,脑后辫发上绾,包入冠,身

穿窄袖长袍,腰系带,足穿鞋。

束带男俑·春秋(曾侯乙墓编钟钟架下层北端的铜人柱)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鹤鹿花草纹刺绣图样

根据江陵马山砖厂1号战国楚墓出土鹤鹿花草纹刺绣纹样绘制的图案,为左右对

称式。

对龙凤串枝纹·战国

江陵马山砖厂1号楚墓出土

春秋战国贵族服饰的基本介绍

春秋战国贵族服饰的基本介绍 春秋战国贵族冠帽与服饰战国白玉人像,头戴冠,两侧有组缨下垂系于颌下,脑后辫发上挽,包入冠内;身穿窄袖长袍,腰系带,足穿鞋。春秋除胡服之外,还有一种服式,叫“深衣”。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春秋战国贵族服饰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春秋战国贵族服饰的基本内容1、深衣 贵族中流行的深衣式袍服,是西周以来传统的贵族常服,而平民以为之礼服,平常穿短褐。深衣的特点一是上衣下裳相连;二是无男女式样的差别,皆可穿用。但又分为两种:一为中原地区的宽大式,“宽大博带”穿着舒适,长不拖地,下摆不开岔,屈肘可穿,袖长和臂长相等,用大宽带束腰,中原贵族宴乐时喜爱穿用.二为瘦长式,“续衽钩边”楚地最为流行,较北方的瘦长,领沿较宽,用较厚织物作边,右衽很长。战国时有单、夹、棉、皮。袍服的领式突破了西周时期的矩形领,流行交领式右衽,左衽。 2、胡服 胡服便于骑射,诸国战士皆衣之。胡服逐渐成为战国时期的军服。其特点是短衣,长裤,用带钩,有短靴和皮弁(bian)。胡服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常服,胡服中的上衣,商周时的劳动者,武士、小孩都穿,其长不过膝;胡服束腰须有带钩,不同于中原束带,裤子代替长袍的下裳,靴代替鞋。

带钩,古称“师比”“鲜卑”,它是北方游牧民的衣带装饰。带钩小有寸许,大有尺余,有仿棒、竹节、琵琶等形象。制作原料有玉、铁、铜等。嵌以宝石、琉璃、或金银。 春秋战国服饰基本简介(1)袍类裁法有正裁、斜裁两种。 正裁法:袍分上衣下裳两部分,上衣正裁共8片,正身2片宽各32厘米,双袖各3片,宽42厘米、43厘米、45厘米。以上8片拼合之后,再从下边缝合。在双袖与正身相接的腋下,另拼一块长37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便于手臂上下活动。领缘用纬起花的绦带做成,正裁,至大襟部分向下延伸44厘米。下裳正裁共5片,大、小襟正面两片各宽45厘米,其他三片各宽41厘米。裾缘下摆缘直裁另拼缝。 斜裁法:上衣部分正身和双袖均斜裁,共8片,宽度23厘米、26厘米、17厘米,袖缘、领缘也斜裁。下裳正裁共8片,每片宽20厘米至37厘米不等。 袍的款式有三种类型。 第一型后领下凹,前领为三角形交领。两袖下斜向外收杀,袖筒最宽处在腋下,小袖口。此型尺寸较小,比较实用。 第二型两袖平直,宽袖口,短袖筒。后领直起,前领为交领(三角形)。衣身较宽松,为罩于表面的袍服。 第三型长袖,袖下部呈弧状(袖下面的弧线称为“胡”,据《后汉书;舆服志》说它是仿效牛的颈项下有垂胡之形而设计的)。衣身宽松,有华贵的风度。此种款式至西汉仍继续流行。

哈尼族民俗风情

哈尼族民俗风情 1.源流与分布 哈尼族在我国为云南特有民族,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哈尼族共有人口 142.49万人,绝大部分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中间的山岳地带,其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占绝大多数,思茅地区、玉溪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也有分布,墨江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勐海县、景洪市、勐腊、新平等哀牢山境内的县份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此外国外有少数分布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 哈尼族历史悠久,早期与彝族、纳西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人。 隋唐时代,哈尼族与彝族的先民同被称为“乌蛮”,“和蛮”即专指哈尼族这一群体,当时已聚居于哀牢山与蒙乐山一带。唐到清代的一千三百余年中,“和泥”成为哈尼族先民最普遍的历史名称。 哈尼族有“卡多(卡惰)”、“窝尼”、“碧约(毕约)”、“白宏”、“叶车(奕车)”、“糯比”、“布孔”等自称和他称20多种,从《尚书》记载的春秋战国时代到现代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哈尼族始终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名称——“和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多数人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以“哈尼”作为统一名称。 哈尼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彝语、傈僳语、拉祜语、纳西语比较接近,分为哈(尼)雅(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三种方言,方言之间差别比较大,包括十余种土语,不能互相通话。过去哈尼族一直没有文字,直到1957年才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2.民居民俗 哈尼族山寨一般建在朝阳、开阔、凉爽并有泉水的山梁或半山腰,往往依山势而建,每寨少则几户人家,多则几百户。村寨周围有茂密的森林、充足的水源、平缓肥沃的山梁等垦殖梯田不可缺少的条件。

哈尼族服饰

哈尼族服饰 姓名:胡云 学号:01号 专业:少数名族服装概论 指导老师:李凡

摘要:着重对哈尼族服装造型、服饰图案和配饰进行研究,归纳其服饰的审美文化:最后对哈尼族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提出了一些想法和思考. 关键词:造型,图案,装饰,审美内涵,设计应用. 正文: 哈尼族是中国西南边疆古老的名族之一, 总人口125.4万多,绝大部分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红河与澜沧江的中间地带, 其中哀牢山区的元江、墨江、红河、元阳、金平、绿春、江城等县,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哈尼族信仰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有自己的语言,并有三种方言,彼此差异很大,不能互相通话。 一哈尼族服装造型: 种类: 哈尼族女性服饰形式多样,保留传统服饰特征较为完整,最能体现本民族特色。由于哈尼族大聚居小分散,历史上这一地区交通闭塞、大江大河、崇山峻岭相阻碍,族际互动空间很小,没有形成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相反形成了许多区域性的文化特征。不同地区不同支系,其服饰款式不一,装饰审美用意也不同,因而哈尼族的民间服饰种类多样,异彩纷呈。 女性服饰可分类如下: 长衣长裤型服饰流行于哈尼、堕尼、俄奴、糯比等分支。此类服饰上衣无领,斜襟左衽,长及大腿中部,有的甚至长及小腿部位,领口和袖口有特别的装饰。裤子一般都长及小腿下方,大裆大裤腿不分前后裆。部分款式在裤脚处采用贴布。绣花、

钉花边等工艺加以装饰和加固。 长衣长裙型服饰流行于碧约、阿松、卡多和惰塔等分支。此类服饰上衣无领斜襟,两侧腋下开叉,长及大腿中部。裙子一般长及腿根部位;这一类型的服饰,总体上看来装饰较少,其特点是宽松、朴素、戈方。 短衣长裤型服饰流行于糯美、腊米、果觉等分支。此类服装上衣无领长袖斜襟左衽。在左锁骨和右腋窝下方,各钉一对纽扣。袖口、斜襟边沿和前摆边沿部位有装饰。有些款式在上衣上还加穿一件对襟坎肩,一般无扣,以银链、银币、彩色串珠等装饰胸前。裤子均为大裆裤,部位地区小腿上套绣制精美的护腿套。 红河县部门地区叶车妇女的衣饰独具特色。妇女头戴白布缝制的尖顶软帽,后面一截燕尾边缘绣有精美的花纹;上着靛青色对襟短袖宽口土平民,无领无扣,用10余厘米宽的五彩腰带围腰;下穿紧身超短裤,视短裤紧勒至现出臀部原形为美,短裤以下全部裸露。直至不久前,无论夏日寒冬,她们都凭此梳妆下田耕作、上山砍柴。被称作“拉八”的短裤,深为女郎喜爱。她们自裁自缝,穿时裤口紧贴大腿一层层向臀部上卷并向内别,最后短裤绉褶成了七道的倒“八”字形。男性服饰:男子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自己织染的藏青色土布为衣料,束绣花腰带,以白布或黑布包头,白叟戴瓜皮帽;有的地区的男子也穿右衽大襟衣. 哈尼族一般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用黑布或白布裹头。西双版纳地区穿右襟上衣,沿大襟镶两

墨江县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

[绪言] 调查区:哀牢山中下段郁郁葱葱的林海中镶嵌着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这就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太阳转身的地方——墨江。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距省会昆明340公里,是内地通往西南边疆的交通要冲。素有“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和“太阳转身的地方”之称。 目的:通过对墨江县现有旅游资源优势的分析, 结合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开发保护对策。 工作量:包括墨江地区与旅游资源相关的资料收集(文字、图片、影音、表格等)、数据处理、分析总结、报告文本材料的制作等。 调查人员: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08——温良梅 一、墨江县概况 1、地理位置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东部 , 地处东经101°08′~102°0′,北纬22°51′~23°59′, 北回归线与滇南哀牢相交处, 东及东南与红州红县、绿春县接壤, 南与江城县为邻, 西与宁洱县隔把边江相望, 西北与镇沅县连接,北及东北与玉溪市新平县、元江县交界。墨江距省会昆明市273 km, 距思茅163 km, 国道213 线和省道218 线( 楚江公路) 在县城交汇而过, 是昆曼大通道通往东南亚的交通要塞, 素有思( 茅)普( 洱) 门户之称。图1 为墨江县地理位置图。

2、历史沿革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曾名"恭顺"、"他郎"。在两汉、三国、唐南诏、南北朝时为益州郡、粱永郡和银生节度地。宋大理国时期,先后为 威楚府因远部和马龙辖地。元代属元江路马龙部。明代开始明代开始设治。嘉靖十二年(1533年),以他郎寨长官司地置恭顺州(州治在今碧溪乡)。清雍正十年(1732年),改设为他郎抚彝厅,置流官通判。乾隆、宣统时,先后改为普洱府和他郎厅。民国二年(1913年)废厅改县,民国四年(1915年)改他郎县为墨江县。1949年1月7日墨江县城解放,1950年5月4日正式成立墨江县人民政府,1979年7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是中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 3、人口民族 总人口36万,境内有哈尼、汉、彝、拉祜、布朗等2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3%,其中哈尼族人口22 万人, 占总人口的60.8%,被誉为“哈尼之乡”。 4、自然环境 墨江位于哀牢山中段主脉以西的土石山区。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山势陡峭,重岩迭嶂。主要河流有把边江、泗南江、阿墨江、他郎河、布竜河、坝干河、那卡河、杩木河,简称"三江五河",均属红河水系。 县城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素有"春城中的春城"之称,上万只飞燕长年驻足于县城,与人和谐相处,为县城增添了一道独特的景观,被誉为"万燕之城"。四季温和,常年光照充足,属亚热带气候类型,全年平均气温为18.3℃,全年降雨量平均为1338毫米。最高海拔2278米,最低海拔440米,温差大,是典型的立体气候。 5、墨江特产 墨江“麻脆” 墨江“麻脆”是一种独特的年货小食品,每逢春节前夕,墨江年货街上就出现制作成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的小东西,它不是纸片做的儿童玩具,而是一种精美的民间手工艺食品,即用油锅炸后膨胀起来的供食用的墨过“麻脆”,它的特点是脆酥香甜,黏而不腻。其做法是,选用上等糯米浸泡后拌以甘蔗汁蒸熟,兑进“麻脆药”(一种藤子根揉出的汁液),将其舀成粑粑,捞成薄片,剪折成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图案,涂绘上红颜色,晾干后穿成串出售。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服饰文化研究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服饰文化研究 摘要:楚文化是源于长江流域的古老文化,楚辞和楚艺术品作为楚文化的典型,都具有浪漫型艺术的审美特点。凤是楚艺术典型的“意像”代表形式,楚人深受巫术影响,以异化的手法创造的楚艺术品展现了以“丽”为美的楚国造型艺术的设计特色。 关键词:楚国服饰文化 一、引言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我国服饰的文化也是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其种类多样性、做工精美性都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表现,而且更反映了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文化意识形态。深衣作为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服饰,在我国服饰进化史同样占据了意义非凡的地位。此次的服饰与中国文化课程中,深衣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我就自己查阅的资料以及书籍后对深衣的一些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深衣是中国古代一种上衣下裳相连、被体深邃的服装,是我国最早的服饰之一。深衣的流传时间长,影响也是十分深远,以致现在的衣着服饰都有深衣的影响存在。深衣的形式大体上都是上衣下裳,而且保守,所谓“深衣”,就是指这种衣服把自己的身体深深的包裹起来。古代有俗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允许暴露在外面。 西周初年,荆人的残部主要是季连的羋姓后人,已西迁至丹水与淅水之间。鬻熊为首领时,审时度势,率楚民背弃商纣王,西行投奔周文王,并受到周文王的器重,周武王继位后,有图南之意,楚人觉察后,在鬻熊之子熊丽的率领下,举部南迁至睢山与荆山之间,暂时避栖于荒野之地。周成王时,周公避祸于楚,楚人敬之如上宾,周公大感其德,周公回朝后诉说此事,感动了周成王,于是周成王封熊丽之孙熊绎为楚君。荆楚开始跻身于诸侯之列,楚国正式诞生了。 楚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至熊渠时初露峥嵘。熊渠是熊绎第四代孙,是一位既有才识又有进取精神的君主,他整军习武,趁着中原动乱之机,开始了开疆拓土的进程。三苗早已归顺荆楚,熊渠把征伐重点放在西部和东部。在西征中,攻打了庸国(今湖北竹山境内),拉开了拓疆序幕。在东讨中,楚人攻打了位于今湖北中部的扬越,势力推进至江汉平原。接着远征,攻打了位于今湖北鄂州境内的鄂国。征战既后,楚国逐渐兴盛起来,真正立于诸侯之林,熊渠离经叛道,分封3个儿子为王,镇守长江中游的3个要地:虽然在周王朝的压力之下,熊渠取消了3个儿子的王号,但楚国仍然在江汉平原扎稳了根基。 二、战国时期楚国服饰和旗帜的颜色

哈尼族民俗风情

哈尼族民俗风情 1. 源流与分布 哈尼族在我国为云南特有民族,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哈尼族共有人口142.49万人,绝大部分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中间的山岳地带,其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占绝大多数,思茅地区、玉溪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也有分布,墨江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勐海县、景洪市、勐腊、新平等哀牢山境内的县份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此外国外有少数分布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 哈尼族历史悠久,早期与彝族、纳西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人。 隋唐时代,哈尼族与彝族的先民同被称为“乌蛮”,“和蛮”即专指哈尼族这一群体,当时已聚居于哀牢山与蒙乐山一带。唐到清代的一千三百余年中,“和泥”成为哈尼族先民最普遍的历史名称。 哈尼族有“卡多(卡惰)”、“窝尼”、“碧约(毕约)”、“白宏”、“叶车(奕车)”、“糯比”、“布孔”等自称和他称20多种,从《尚书》记载的春秋战国时代到现代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哈尼族始终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名称——“和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多数人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以“哈尼”作为统一名称。 哈尼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彝语、傈僳语、拉祜语、纳西语比较接近,分为哈(尼)雅(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三种方言,方言之间差别比较大,包括十余种土语,不能互相通话。过去哈尼族一直没有文字,直到1957年才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2.民居民俗

哈尼族山寨一般建在朝阳、开阔、凉爽并有泉水的山梁或半山腰,往往依山势而建,每寨少则几户人家,多则几百户。村寨周围有茂密的森林、充足的水源、平缓肥沃的山梁等垦殖梯田不可缺少的条件。 云南红河大羊街乡哈尼村落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5年“选美中国”特辑列为中国最美的六大古村落之一,是哈尼支系人的主要聚居地,被称为“叶车(奕车)之乡”。 哈尼族的住房风格较多地反映出农耕生活的特点,从建筑形式来看,包括茅草房、蘑菇房、封火楼、土掌房、千脚落地的干栏房、土司政权的衙署建筑、一正二厢三合院瓦房等几种类型。 蘑菇房:主要流行于滇南红河、元阳等地的哈尼族地区,是哈尼族传统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建筑样式。“蘑菇房”结构特别,具有良好的保温散热性能——冬暖夏凉,其设计与建筑融入了哈尼先人的勤劳与智慧,在我国民居文化中独树一帜。 哈尼“蘑菇房”因其特别的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保温散热性能——冬暖夏凉。哈尼族有“谁不会盖‘蘑菇房’谁就不是真正的哈尼”之说,显然他们视“蘑菇房”为一种骄傲。蘑菇房的屋顶为四个斜坡面,内部分三层:底层用来关马圈牛,堆放谷船、犁耙等农具;二(三)层至屋顶的空间称“封火楼”。封火楼通常以木板间隔,用以贮藏粮食、瓜豆,供适龄儿女谈情说爱和住宿;中间楼板层是“蘑菇房”的主体部位,是主人居住的地方,做饭、休息、会客均在此层,正中央是长年烟火不断的长方形火塘。 干栏房:分布在西双版纳州的哈尼族支系爱尼人多居于高山深谷间,山寨远处有青山绿水衬托,近处有排列整齐的橡胶树林相伴,村里果木葱笼,禽畜兴旺。爱尼人像傣族一样居住“干栏”式的高脚竹楼,有“拥熬”和“拥戈”两种结构。“拥熬”是一种地棚式的简易建筑物,依坡而建,房屋比较低矮。“拥戈”是一种“干栏”式楼房,外观模样与傣家竹楼非常相似,底层用于圈养牲畜,堆放柴木及杂物,上层则被分为男性成员的居室“波罗坡”和女性成员的住室兼作厨房的“拥玛坡”两部分。另外还在“拥玛坡”附近建有几间子房“拥扎”供成年儿子居住,家中有几个成年儿子,就建有几间子房,合称为子母房。 3. 服饰民俗

春秋时期男人服饰

春秋时期男人服饰 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下面是有春秋时期男人服饰,欢迎参阅。 春秋时期男人服饰原地区,地处黄河中游,为周和三晋所在,服饰虽有繁简不同,然而西周以来质朴的曲裾交领式服装始终居于主流。这种衣式,通为上衣下裳连属,衣长齐膝,曲领右衽。中原地区自春秋以来流行一种以带钩、皮革带束腰的习俗,在出土人像上即可见到。而腰带的束法,一为用带钩钩住革带另一端小孔内,另一种方法为用带钩钩住革带另一端所附环上。带钩材质有金、玉、铜、铁、骨、木、陶等等,形制繁简不一,做工精细的有错金雕镂嵌玉,款式极为讲究。 齐鲁地区地处黄河中下游,当地女性好绾偏左高髻。长裙收腰曳地,窄长袖,异于中原三晋地区女式“深衣”,文彩分为红黄黑褐条纹。山东长岛发现的战国齐国贵族墓所出土的女性陶俑发式则有高髻、双丫髻、后垂发三种;上衣为窄长袖,交领右衽,多为淡青色,亦有黄色、红色;下衣为长裙,似与上衣连属,多饰红、黑直条纹,沿直条加施白点,有束红、白腰带者。同一墓葬出土的铜鉴上的人像服饰,狩猎者为上衣短袴,挑担者为齐膝长袍,乐舞者、御者、烹人等均长衣曳地,亦有身后拖“燕尾”的,此类出土文物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穿着特点。 北方地区如中山国和燕国,服饰类似三晋地区。战国中晚期中山国

王墓出土银首人形铜灯可见人首双目嵌黑宝石,粗眉,唇上留齐整短髯,似男性形象。头发后梳,拢于脑后为大髻,以鲡韬为蝶结,头顶又戴一填玉,有缨沿左右耳前下结颌下;衣着宽大袖口的交领,右衽 “深衣”,曲据缠身多层,呈“燕尾”曳地,腰带用带钩和环配系,衣上花纹间填朱、黑色漆,有较宽的“纯”,既有齐衣晋带的特征,又具有北方格调。陪葬坑内所出4个小玉人,女性发型梳理成牛角形双髻,颇似侯马晋国人形陶范上的月牙形冠饰;儿童则头顶结一圆形髻;衣式或矩领右衽,或上衣下裙齐足,下露内裙一部,有腰带,裙上均有大小相间方格纹。 春秋战国服饰分析战国男子着装,衣长不过膝,以连续矩纹和条纹作装饰,此种图案与当时的漆器器皿边饰十分吻合。男装以交叉领、窄袖、腰间束带为基本形式。战国时期的带钩比西周初时有很大进展, 质地为金、银、铜、铁、玉,在带钩上刻有花纹,有时也镶上绿松石,显 示贵重富有。还有一种金银错的崭新手工艺,外观更加精致华贵。战国时期的冶铁业比较兴旺,除可以制做男人身上悬挂的铜刀外,工艺也属上乘,二十五公分长的小弯刀上雕刻有花纹,深受人们的喜爱,为它 取名"容刀"。这时的挂刀,已不完全为实用,很大成份以装饰取代了实用。 《史记》中记载,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一桩有影响的事情。即赵武灵王实行的军服改革,后来人们称之为"胡服骑射"。其形制 为身穿袴褶,短身广袖,形若袍式,腰带上以金玉为饰有带钩。后人评价这件服饰史上的创举是实践出真知。如果没有战争的实践,如果赵

哈尼族妇女的服饰(最终文章)

哈尼族妇女的服饰 ——以西双版纳的哈尼族妇女为例摘要: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内容丰富,绚丽多彩,是各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积淀。哈尼族是一个开垦梯田种植稻谷的山地农耕民族,独特的生存环境形成了哈尼族多姿多彩的服装服饰文化。哈尼族服饰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仅是简单的御寒防风蔽身之物,它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构成展示和追忆祖先迁徙壮举的英雄业绩的物化态载体。哈尼服饰文化可谓五彩斑斓,制作工艺精湛,体现了哈尼族妇女的勤劳和智慧。 关键词:哈尼族服饰特点西双版纳 哈尼族人多居住在云南省的西部,是一个开垦梯田种植稻谷的山地农耕民族,独特的生存环境形成了哈尼族多姿多彩的服装服饰文化。哈尼族服饰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仅是简单的御寒防风蔽身之物,它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构成展示和追忆祖先迁徙壮举英雄业绩的物化态载体。哈尼服饰的色彩、款式和纹样,既是该民族生存区域地理环境的折光,也是族人社会身份和角色的标识,透露出生生不息、物我合一的生存理念。服饰文化可谓五彩斑斓,制作工艺精湛,体现了哈尼族妇女的勤劳和智慧。 一、民族简介 哈尼族是中国西南边疆古老的民族之一,总人口125.4万多,绝大部分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红河与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其中哀牢山的元

江、墨江、红河、元阳、金平、绿春、江城等县,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占当地人口的一半以上,占哈尼族总人口的76%,其余分布在无量山区、红河以东各县以及西双版纳州。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并有三种大的方言,彼此差异很大,一般不能互相通话。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地区之间的哈尼族交流日益增多,甚至于有些不同地区的哈尼族之间开始相互通婚,各个地区之间不同的哈尼文化相互交融,所以,到后期各个地区之间不同的哈尼族也能相互交流了。 哈尼族多居住在半山区地带,四季气温差别小,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于水稻生长。因为哈尼族多居于气候凉爽的高山或半山腰,因而哈尼族的服饰面料选择吸热性较强的黑色作为基本色调,并在此基础上辅以其他颜色,形成色彩斑斓、意趣生动的服饰文化。由于历史上哈尼族大聚居小分散,族际互动半径很小,从而形成了许多区域性的服饰文化特征,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分支,其服装款式不一,装饰审美用意也不同。 二、服饰文化 哈尼族服饰千姿百态、色彩斑斓,有100多种不同的款式。适应于梯田农耕劳动,具有不同的刺绣图案、装饰物品和审美色彩,这是哈尼族服饰的基本特征。哈尼族以黑色为美、为庄重、为圣洁,将黑色视为吉祥色、生命色和保护色,所以,黑色是哈尼族服饰的主色调。 ①解读哈尼族服饰.民族

春秋战国服饰3讲解

春秋战国服饰 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是体现服饰等级的重要标志,换句话说周代服饰的色彩可以彰显穿着者的身份、阶层与地位。根据《礼记·玉藻》的记载可知周代以正色为贵,以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的周代,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礼制的日益崩坏,服装色彩原有的尊卑秩序也遭到了破坏。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齐桓公“好紫”。由于一国之君喜欢紫色,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紫服。紫色作为周代服饰色彩的“间色”,也就是所谓的“不正之色”,代表卑贱。齐国尚紫的风气是对周代原有服饰规制的破坏,同时也是对周礼的挑战。对此,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基于对周礼的维护,都表示过强烈的不满甚至厌恶。 当时服饰的色彩观念虽然有所改变,但这一时期的君臣还是比较重视服饰色彩的象征意义的,比如当时对衣服颜色的要求依然为纯色,如果是杂色则为不祥之兆。可见春秋张国时期对西周原有服饰形制还是有一些沿用的。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各自为政,各自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导致了不同地域国家的服饰各具特色。而这个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也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渐繁多。 中原地区,地处黄河中游,为周和三晋所在,服饰虽有繁简不同,然而西周以来质朴的曲裾交领式服装始终居于主流。这种衣式,通为上衣下裳连属,衣长齐膝,曲领右衽。中原地区自春秋以来流行一种以带钩、皮革带束腰的习俗,在出土人像上即可见到。而腰带的束法,一为用带钩钩住革带另一端小孔内,另一种方法为用带钩钩住革带另一端所附环上。带钩材质有金、玉、铜、铁、骨、木、陶等等,形制繁简不一,做工精细的有错金雕镂嵌玉,款式极为讲究。 齐鲁地区地处黄河中下游,当地女性好绾偏左高髻。长裙收腰曳地,窄长袖,异于中原三晋地区女式“深衣”,文彩分为红黄黑褐条纹。山东长岛发现的战国齐国贵族墓所出土的女性陶俑发式则有高髻、双丫髻、后垂发三种;上衣为窄长袖,交领右衽,多为淡青色,亦有黄色、红色;下衣为长裙,似与上衣连属,多饰红、黑直条纹,沿直条加施白点,有束红、白腰带者。同一墓葬出土的铜鉴上的人像服饰,狩猎者为上衣短袴,挑担者为齐膝长袍,乐舞者、御者、烹人等均长衣曳地,亦有身后拖“燕尾”的,此类出土文物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穿着特点。 北方地区如中山国和燕国,服饰类似三晋地区。战国中晚期中山国王墓出土银首人形铜灯可见人首双目嵌黑宝石,粗眉,唇上留齐整短髯,似男性形象。头发后梳,拢于脑后为大髻,以鲡韬为蝶结,头顶又戴一填玉,有缨沿左右耳前下结颌下;衣着宽大袖口的交领,右衽“深衣”,曲据缠身多层,呈“燕尾”曳地,腰带用带钩和环配系,衣上花纹间填朱、黑色漆,有较宽的“纯”,既有齐衣晋带的特征,又具有北方格调。陪葬坑内所出4个小玉人,女性发型梳理成

春秋战国的服饰特点大全

春秋战国的服饰特点大全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属于汉服,为汉族传统服饰中的一种。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春秋战国的服饰特点大全,希望你喜欢。 (1)袍类裁法有正裁、斜裁两种。 正裁法:袍分上衣下裳两部分,上衣正裁共8片,正身2片宽各32厘米,双袖各3片,宽42厘米、43厘米、45厘米。以上8片拼合之后,再从下边缝合。在双袖与正身相接的腋下,另拼一块长37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便于手臂上下活动。领缘用纬起花的绦带做成,正裁,至大襟部分向下延伸44厘米。下裳正裁共5片,大、小襟正面两片各宽45厘米,其他三片各宽41厘米。裾缘下摆缘直裁另拼缝。 斜裁法:上衣部分正身和双袖均斜裁,共8片,宽度23厘米、26厘米、17厘米,袖缘、领缘也斜裁。下裳正裁共8片,每片宽20厘米至37厘米不等。 袍的款式有三种类型。 第一型后领下凹,前领为三角形交领。两袖下斜向外收杀,袖筒最宽处在腋下,小袖口。此型尺寸较小,比较实用。 第二型两袖平直,宽袖口,短袖筒。后领直起,前领为交领(三角形)。衣身较宽松,为罩于表面的袍服。 第三型长袖,袖下部呈弧状(袖下面的弧线称为“胡”,据《后汉

书;舆服志》说它是仿效牛的颈项下有垂胡之形而设计的)。衣身宽松,有华贵的风度。此种款式至西汉仍继续流行。 以上三种类型,均为交领、右衽、直裾式,上衣与下裳连为一体。另外观察长沙战国楚墓出土帛画人物与木俑,尚有衣襟右侧向后身呈三角形延伸的曲裾袍式,实物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有所发现。 (2)禅衣交领、右衽、直裾,上衣与下裳相连,双袖呈胡状。 (3)夹衣衣长及膝,交领、右衽、直裾,上衣与下裳相连。 (4)〓(qiū音秋)衣是一种短袖式对襟衣,〓字可与裯字相通。用整块衣料上部左右剪开,叠成双袖,下部左右内折成两襟,再用绣绢镶领,两襟、下摆、袖口等缘而成。两襟对中(对襟式),腰与下摆等宽,凹后领。原件尺寸很小,是为殉葬所特制,置于小竹笥中,外系竹签自名〓衣。 (5)单裙下摆稍大于裙腰,裙面用8片缝拼,宽分别为27厘米、27厘米、27.5厘米、26厘米、27厘米、24厘米、27厘米、26厘米,下摆缘宽12.5厘米。 (6)绵袴由袴腰和袴脚两部分组成,袴腰4片,每只袴脚连上2片,每片宽30.5厘米,长45厘米。袴脚左右各2片,其中1片用整幅绢,宽50厘米,长61厘米。另1片用半幅绢,宽25厘米,长59厘米。袴脚上部一侧拼入1块长12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袴裆,1条宽边与袴腰相接。1条边缝在袴脚上,折叠成三角形,展开呈漏斗状。袴脚下部拼有1块长32厘米,宽9厘米的条纹袴边,做

分析现代汉语颜色词“白”的文化内涵

现代汉语颜色词“白”的文化内涵和构词浅谈 国关文传系1102班马维康20116222 摘要: 语言作为人类交流和思维的工具,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作为语言的构成要素之一,词汇在思维和心理方面与文化关系密切,同一词在不同语言中含义不同,在统一语言中其内涵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现代汉语颜色词“白”作为基本词汇,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从其颜色本义衍生出多种文化内涵,值得对此分析探究。 关键词:现代汉语白文化内涵构词 前言: “白”最初的本义专指颜色,指像霜或雪的一种颜色,与颜色“黑”相对。在《说文解字》中对其解释为“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经过时代社会的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白”所指代的颜色具有了多种文化内涵,呈现出矛盾、复杂的特点。在现代汉语中,“白”的含义主要有一下五种:纯洁和清白、光明与正义、死亡和凶兆、虚无和空白、奸邪与反动。近现代以来又有中性化的趋势。另外,“白”作为基本词汇具有强大的构词能力,“凡白之属皆从白。”研究含有语素“白”的词汇意义,对分析颜色词“白”的社会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正文: “白”在现代汉语中的文化含义是多样、矛盾、复杂的,同时具有褒义、贬义两种感情色彩,由此也衍生出其他鲜明差异的各类词汇。 (一)褒义色彩的文化内涵:纯洁、清白、美貌 “白”最初是用来描述雪、霜、乳的颜色词,用“从入合二”的字形和“旁陌切”的字音表示霜雪在人眼中的视觉感受。雪和霜是洁白无瑕、一丝不染的,没有弄脏、受到污染,由此引申出“白”的第一个文化内涵,即纯洁、清白。老子《道德经》有云:“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大白若辱,大方无隅。”由此可以看出在早期汉语中,“白”与“辱”是反义词,洁白与污黑、污垢词义相对。“白”参与构成了白璧无瑕、洁白如玉、清白无辜、阳春白雪等成语,形容像雪、

春秋战国时的服饰样式与纹样

春秋战国时的服饰样式与纹样 湖北江陵马山战国楚墓出土的服装实物:(1)袍类裁法有正裁、斜裁两种。正裁法:袍分上衣下裳两部分,上衣正裁共8片,正身2片宽各32厘米,双袖各3片,宽42厘米、43厘米、45厘米。以上8片拼合之后,再从下边缝合。在双袖与正身相接的腋下,另拼一块长37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便于手臂上下活动。领缘用纬起花的绦带做成,正裁,至大襟部分向下延伸44厘米。下裳正裁共5片,大、小襟正面两片各宽45厘米,其他三片各宽41厘米。裾缘下摆缘直裁另拼缝。斜裁法:上衣部分正身和双袖均斜裁,共8片,宽度

23厘米、26厘米、17厘米,袖缘、领缘也斜裁。下裳正裁共8片,每片宽20厘米至37厘米不等。 袍的款式有三种类型。第一型后领下凹,前领为三角形交领。两袖下斜向外收杀,袖筒最宽处在腋下,小袖口。此型尺寸较小,比较实用。第二型两袖平直,宽袖口,短袖筒。后领直起,前领为交领(三角形)。衣身较宽松,为罩于表面的袍服。第三型长袖,袖下部呈弧状(袖下面的弧线称为“胡”,据《后汉书·舆服志》说它是仿效牛的颈项下有垂胡之形而设计的)。衣身宽松,有华贵的风度。此种款式至西汉仍继续流行。

长沙战国楚墓出土帛画人物与木俑,尚有衣襟右侧向后身呈三角形延伸的曲裾袍式,实物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有所发现。

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漆奁装饰人物纹,所绘人物虽极简练,但作风非常写实。其在中间坐者在室内,为观舞的主人。立者在室外作舞蹈表演,所穿大袖、宽下摆、V字形交领长袍,腰间紧束腰带,体态秀美。《尸子》:“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此漆奁人物画所表现的,也正是细腰的装束。此外,所有人物衣着领口、袖口、下摆及腰带均为白色,可能是在深色袍子之内衬穿白色衬衣。头冠虽不清楚,但都有缨带下垂,系于颌下。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特点

本文由温彻斯特Bros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一带较发达地区涌现出一大批有才之士,在思想、政治、军事、科学技术和文学上造诣极深。各学派坚持自家理论,竞相争鸣,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以及法家、阴阳家、名家、农家、纵横家、兵家、杂家等诸学派,其论著中有大量篇幅涉及服装美学思想。儒家提倡“宪章文武”、“约之以礼”、“文质彬彬”。道家提出“被(披)褐怀玉”、“甘其食,美其服”。墨家提倡“节用”、“尚用”,不必过分豪华,“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属于儒家学派,但已兼受道家、法家影响的苟况强调:“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镂皆有等差。”法家韩非子则在否定天命鬼神的同时,提倡服装要“崇尚自然,反对修饰”。《淮南子·览冥训》载“晚世之时,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论争纷纭,各国自治的特殊时期的真实情况。 考古发现的服装实物是最直接的材料,但服装是很难长期保存到今天的,因此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服装款式,除出土服装实物外,还要依靠出土的人物雕塑、绘画等间接资料作为补充。 1.湖北江陵马山战国楚墓出土的服装实物:(1)袍类裁法有正裁、斜裁两种。正裁法:袍分上衣下裳两部分,上衣正裁共 8 片,正身 2 片宽各 32 厘米,双袖各 3 片,宽 42 厘米、43 厘米、45 厘米。以上 8 片拼合之后,再从下边缝合。在双袖与正身相接的腋下,另拼一块长 37 厘米、宽 24 厘米的长方形,便于手臂上下活动。领缘用纬起花的绦带做成,正裁,至大襟部分向下延伸 44 厘米。下裳正裁共 5 片,大、小襟正面两片各宽 45 厘米,其他三片各宽 41 厘米。裾缘下摆缘直裁另拼缝。斜裁法:上衣部分正身和双袖均斜裁,共 8 片,宽度 23 厘米、26 厘米、17 厘米,袖缘、领缘也斜裁。下裳正裁共8 片,每片宽 20 厘米至 37 厘米不等。袍的款式有三种类型。第一型后领下凹,前领为三角形交领。两袖下斜向外收杀,袖筒最宽处在腋下,小袖口。此型尺寸较小,比较实用。第二型两袖平直,宽袖口,短袖筒。后领直起,前领为交领(三角形)。衣身较宽松,为罩于表面的袍服。第三型长袖,袖下部呈弧状(袖下面的弧线称为“胡”,据《后汉书·舆服志》说它是仿效牛的颈项下有垂胡之形而设计的)。衣身宽松,有华贵的风度。此种款式至西汉仍继续流行。 以上三种类型,均为交领、右衽、直裾式,上衣与下裳连为一体。另外观察长沙战国楚墓出土帛画人物与木俑,尚有衣襟右侧向后身呈三角形延伸的曲裾袍式,实物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有所发现。(2)禅衣交领、右衽、直裾,上衣与下裳相连,双袖呈胡状。(3)夹衣衣长及膝,交领、右衽、直裾,上衣与下裳相连。(4)〓(qiū音秋)衣是一种短袖式对襟衣,〓字可与裯字相通。用整块衣料上部左右剪开,叠成双袖,下部左右内折成两襟,再用绣绢镶领,两襟、下摆、袖口等缘而成。两襟对中(对襟式),腰与下摆等宽,凹后领。原件尺寸很小,是为殉葬所特制,置于小竹笥中,外系竹签自名〓衣。(5)单裙下摆稍大于裙腰,裙面用 8 片缝拼,宽分别为 27 厘米、27 厘米、 27.5 厘米、26 厘米、27 厘米、24 厘米、27 厘米、26 厘米,下摆缘宽 12.5 厘米。(6)绵袴由袴腰和袴脚两部分组成,袴腰 4 片,每只袴脚连上 2 片,每片宽 30.5 厘米,长 45 厘米。袴脚左右各 2 片,其中1 片用整幅绢,宽 50 厘米,长 61 厘米。另 1 片用半幅绢,宽 25 厘米,长 59 厘米。袴脚上部一侧拼入 1 块长 12 厘米,宽 20 厘米的长方形袴裆,1 条宽边与袴腰相接。1 条边缝在袴脚上,折叠成三角形,展开呈漏斗状。袴脚下部拼有 1 块长 32 厘米,宽 9 厘米的条纹袴边,做成小袴口,袴脚的各拼缝处均镶嵌丝绦。绣绢作面料,深黄绢里。袴脚上部与袴腰相连。但两裆不相连。后腰敞开形成开裆。袴腰宽 0.5 厘米,袴长 116 厘米。(7)帽展开呈不规则圆台形,折叠时呈前高后低,顶部外凸,上有圆孔。帽后里侧装有组带两束,应是帽系。幅高 18.5 厘米,前边长 25 厘米,后边长 40 厘米。面料红棕色绢,里料深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教案参考)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 Chinese Minority Costume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61651】 课程学分:【1】 面向专业:服装艺术设计 课程性质:【选修】 开课院系:服装学院艺术设计系 使用教材:主教材【东方霓裳-解读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段梅,民族出版社】 参考教材【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赏析杨阳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第一版】 先修课程:【中国服装艺术061561 (2.0)】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介绍中国55个少数民族服饰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服饰的特征以及制作工艺等。 三. 选课建议 如果学生已掌握或学习中国服装史,将会更容易理解本课程的内容。这一课程适合二,三年级的服装专业的学生学习。 四.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我国的民族服饰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不仅起到护体、保暖、装饰作用,而且是反映这个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标志。所以,学习了解民族服饰不仅是对其外表形象的了解,而更重要的是了解了此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等各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学完以后,不但对我国民族服饰文化有所了解,而更重要的是要所学为所用,取民族服饰其精华,或款式或色彩或图案或感觉,变其为己,完善自己的设计,搞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又不失现代气息的优秀服装作品,以中国特有的民族精神,在世界服装大潮中独树一枚。 五.课程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概论 一.关于服饰文化的理论思考 二.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界定 三.生态经济文化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第二章:少数民族服饰的历史发展 一.石器时期的少数民族服饰 二.青铜器时期的少数民族服饰 三.战国,秦汉时期的少数民族服饰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服饰 五.隋唐五代时期的少数民族服饰 六.宋辽金时期的少数民族服饰 七.元明清时期的少数民族服饰 第三章:东北,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一.概况 二.满族服饰 三.朝鲜族服饰 四.赫哲族服饰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特征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特征 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服饰文化更博大精深。纵览各朝各代,可谓各有特色。 首先,要了解中国服饰文化,就不得不先提下中国传统的设计理念。不同于西方以人为本,满足人的本能欲求,装饰美化自身,炫耀财富并吸引异性的理念,中国则就是以人文精神为本,将尊严排于第一,舒适排与第二,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的服饰不就是单纯的遮羞保暖,而 就是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而古文献中有关服饰的表达诸如“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出自《孝经》)“变节易度,则为剽轻奇怪之服,故有服妖”(出自《汉书·五行志》)根据这些表述,可知古时对服奇装异服就是抱有敌视并恐惧的心理的,这也决定了中国服饰在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中并不会像西方服饰那样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原始社会 远古时期,服饰的起源就是出于实用。骨针发明前,原始人类的生存条件决定了她们使用兽皮与叶子作为自己的服装。而骨针线绳的发明,人们开始创造了原始服装。服饰纹样代替文身以及身体彩绘。之后,皮,毛,麻,葛及丝绸开始变的丰富起来。于就是人们开始用麻布及丝绸做衣服。这一时期被称为中国“缝制衣服”的开端。它缔造了华夏古国最早的服饰文化,为中华民族服饰之美奠定了基础。 夏商时代 夏商服饰品类:大体包括服装及其饰品来源的难易,质地的贵贱,制作的精粗,种类的多寡以及穿戴佩戴者的身份地位的尊卑与所服之意义。当时贵族服饰以麻布与平纹丝织物为主。 而商代的着装开始形象化,服饰面料有麻与丝织品等。当时黑色就是低贱的标志,奴隶们只能穿黑色衣服,因而就有了黎民百姓这一成语。而于此时出现的蔽膝,亦称至膝处短衣襦, 后演变为围裙。 西周时期 至西周,出现了有名的“周公治礼”相传武王成功伐纣后吸取其灭国之教训,开始制定各种礼数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冕服的出现,制度的确立就是周朝国家意志的具体反映,对中国古代服装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于此同时,上衣下裳连体的“深衣制”开始出现,并逐渐普遍被采用。皇帝的礼服中的服饰纹样即十二章纹(日,月,星辰,山,米,华虫,龙,藻,黼,軷,宗彝,火)也逐渐成为之后历朝皇帝礼服中不可或缺的纹样。而皇帝的冕冠更就是蕴含丰富的含义。冕服体系的产生源于古人敬天思想。由夏商时期自然祭祀到周王朝礼仪,冕服制度的建立都与这一思想有关。黄帝时期就有“垂衣裳而天下治”即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时期,就是中华服饰文化变革的第一个浪潮。传统体制的崩溃改变了社会的旧有观念。在哲学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并在服饰文化中反映出来。春秋战国时期衣服款式空前丰富多样。人们的衣着开始追求舒适简单与富有个性。深衣成为时尚,其特点为上下连体,不太符合人体曲线,但大气磅礴,又不失阴柔娇媚。款式多样,穿着方便,便于活动,严密包裹身体,深衣款式也很多样。战国时期妇女普遍穿宽边缠绕式的肥大曲裾深衣,衣服的左襟展开时呈三角状。穿时将其环腰部一圈,再用腰带扎好,配上横线与斜线并用的镶边,总体表现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装饰效果。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纹样更就是异彩纷呈:凝重之气荡然无存,显得活泼生动,呈大开放之势,强调夸张与变形,图案与几何框架结合,直线与弧线巧妙利用。 秦汉服饰 战乱后的秦汉时期王朝重归整齐有序。我国服饰制度从这里由童年走向少年时代。秦沿旧习:军服胡式。其服饰特点冷峻而严肃。秦朝服饰总体古朴庄重,等级森严。女装方面,有作为礼服的深衣与日常之用的襦裙。深衣改战国时期的肥大,转而形成瘦而窄的特点。裙裾长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 篇一:哈尼族民俗风情 哈尼族民俗风情 1.源流与分布 哈尼族在我国为云南特有民族,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哈尼族共有人口142.49万人,绝大部分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中间的山岳地带,其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占绝大多数,思茅地区、玉溪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也有分布,墨江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勐海县、景洪市、勐腊、新平等哀牢山境内的县份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此外国外有少数分布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 哈尼族历史悠久,早期与彝族、纳西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人。隋唐时代,哈尼族与彝族的先民同被称为“乌蛮”,“和蛮”即专指哈尼族这一群体,当时已聚居于哀牢山

与蒙乐山一带。唐到清代的一千三百余年中,“和泥”成为哈尼族先民最普遍的历史名称。 哈尼族有“卡多(卡惰)”、“窝尼”、“碧约(毕约)”、“白宏”、“叶车(奕车)”、“糯比”、“布孔”等自称和他称20多种,从《尚书》记载的春秋战国时代到现代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哈尼族始终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名称——“和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多数人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以“哈尼”作为统一名称。 哈尼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彝语、傈僳语、拉祜语、纳西语比较接近,分为哈(尼)雅(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三种方言,方言之间差别比较大,包括十余种土语,不能互相通话。过去哈尼族一直没有文字,直到1957年才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2.民居民俗 哈尼族山寨一般建在朝阳、开阔、凉爽并有泉水的山梁或半山腰,往往依山势而建,每寨少则几户人家,多则几百户。村寨周围有茂密的森林、充足的水源、平缓肥沃的山梁等垦殖梯田不可缺少的条件。 云南红河大羊街乡哈尼村落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XX 年“选美中国”特辑列为中国最美的六大古村落之一,是哈尼支系人的主要聚居地,被称为“叶车(奕车)之乡”。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一带较发达地区涌现出一大批有才之士,在思想、政治、军事、科学技术和文学上造诣极深。各学派坚持自家理论,竞相争鸣,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以及法家、阴阳家、名家、农家、纵横家、兵家、杂家等诸学派,其论著中有大量篇幅涉及服装美学思想。儒家提倡“宪章文武”、“约之以礼”、“文质彬彬”。道家提出“被(披)褐怀玉”、“甘其食,美其服”。墨家提倡“节用”、“尚用”,不必过分豪华,“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属于儒家学派,但已兼受道家、法家影响的苟况强调:“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镂皆有等差。”法家韩非子则在否定天命鬼神的同时,提倡服装要“崇尚自然,反对修饰”。《淮南子·览冥训》载“晚世之时,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论争纷纭,各国自治的特殊时期的真实情况。 考古发现的服装实物是最直接的材料,但服装是很难长期保存到今天的,因此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服装款式,除出土服装实物外,还要依靠出土的人物雕塑、绘画等间接资料作为补充。 1.湖北江陵马山战国楚墓出土的服装实物: (1)袍类裁法有正裁、斜裁两种。 正裁法:袍分上衣下裳两部分,上衣正裁共8片,正身2片宽各32厘米,双袖各3片,宽42厘米、43厘米、45厘米。以上8片拼合之后,再从下边缝合。在双袖与正身相接的腋下,另拼一块长37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便于手臂上下活动。领缘用纬起花的绦带做成,正裁,至大襟部分向下延伸44厘米。下裳正裁共5片,大、小襟正面两片各宽45厘米,其他三片各宽41厘米。裾缘下摆缘直裁另拼缝。 斜裁法:上衣部分正身和双袖均斜裁,共8片,宽度23厘米、26厘米、17厘米,袖缘、领缘也斜裁。下裳正裁共8片,每片宽20厘米至37厘米不等。袍的款式有三种类型。 第一型后领下凹,前领为三角形交领。两袖下斜向外收杀,袖筒最宽处在腋下,小袖口。此型尺寸较小,比较实用。 第二型两袖平直,宽袖口,短袖筒。后领直起,前领为交领(三角形)。衣身较宽松,为罩于表面的袍服。 第三型长袖,袖下部呈弧状(袖下面的弧线称为“胡”,据《后汉书·舆服志》说它是仿效牛的颈项下有垂胡之形而设计的)。衣身宽松,有华贵的风度。此种款式至西汉仍继续流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