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血糖控制论文

合集下载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干预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干预

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挑战
血糖控制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围手 术期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以降低 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营养支持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而骨折 患者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以促进骨 折愈合,这给营养管理带来挑战。
康复训练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医生指 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骨折愈 合和功能恢复。
目的和意义
目的
探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 期血糖干预的最佳方案,提高手 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意义
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改善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效果 和生活质量。
02
骨折与糖尿病的关系
糖尿病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01
02
03
延迟骨折愈合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 升高,会导致骨折愈合时 间延长。
04
围手术期血糖干预的方法
术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糖尿病病情
对患者的糖尿病病情进行 全面评估,包括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等。
控制血糖稳定
在术前通过饮食控制、药 物治疗等手段,将患者血 糖水平控制在稳定范围内。
预防感染
糖尿病患者容易感染,因 此术前应进行严格的口腔、 皮肤检查及清洁,预防术 后感染。
血糖波动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心 理状态,导致焦虑、抑郁等情 绪问题。
维持血糖稳定有助于降低围手 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
围手术期血糖干预的目标
在术前评估患者的糖 尿病病情和血糖控制 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干预方案。
术后继续监测和干预, 控制感染、促进伤口 愈合,预防并发症的 发生。
术中加强监测,及时 发现并处理血糖异常 情况,确保手术顺利 进行。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 术期血糖干预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对患者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而当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时,他们的血糖管理问题将变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减少手术风险,加速康复过程,并提高手术结果的成功率。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策略和注意事项。

1. 手术前的血糖控制在手术前的准备期间,糖尿病患者应该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手术的风险。

这意味着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通常是在空腹时血糖小于6.1mmol/L,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小于7.8mmol/L。

如果患者血糖无法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能需要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例如增加胰岛素用量,或者调整口服药物的剂量。

2. 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血糖管理在手术和麻醉过程中,有效的血糖管理对于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可以稍高一些,以防止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建议将血糖维持在7.8mmol/L至10mmol/L之间。

这样可以确保患者的能量供应,同时避免低血糖所带来的风险。

3. 术后血糖管理术后恢复期是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关键时期。

手术后,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血糖波动的情况,包括高血糖和低血糖。

因此,密切监测血糖值是非常重要的。

应该根据患者需求,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或口服药物剂量,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在术后恢复期间,病情监测和合理的饮食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4. 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除了血糖管理策略之外,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患者应该提前告知麻醉师和外科医生自己患有糖尿病,以便医生可以更好地制定手术和麻醉计划。

其次,糖尿病患者要确保饮食和药物管理正常,避免造成手术延迟或并发症的发生。

最后,在术后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定期监测血糖。

总结起来,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至关重要。

在手术前,患者应该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手术风险。

糖尿病患者围麻醉期血糖控制方法的探讨

糖尿病患者围麻醉期血糖控制方法的探讨

糖尿病患者围麻醉期血糖控制方法的探讨[关键词] 糖尿病;围术期:血糖控制糖尿病是代谢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病变,其围麻醉期并发症及病死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因此,糖尿病的患者在围麻醉期的血糖控制是非常重要。

糖尿病随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类患者常合并心血管、肾脏、眼部及神经系统病变和抗感染能力低下等危险因素。

为提高认识,加强术中管理,增强此类患者的麻醉和手术安全性,我们收集一组合并糖尿病行择期手术的病例,对其麻醉期的管理、血糖监控提出建议.1 临床资料合并有糖尿病的择期手术患者29(男20,女9)例,年龄28~85岁,体质量50~85 kg,平均68kg,其中全麻开胸腹部手术16例,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13例,所有患者常规术前禁食12 h,术前30 min肌内注射安定0.2 mg/kg,阿托品0.01 mg/kg,术中用全制动生化仪进行血糖监测仪监测麻醉手术不同时段的血糖值,以备及时、准确、有效的指导术中、术后的麻醉管理。

2 结果29例患者麻醉手术过程中血糖水平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以全麻诱导和拔管后即刻最为显著椎管内麻醉影响较弱,所有手术过程顺利,麻醉平稳,除2例患者术后苏醒延迟(1例为肾功不全患者,强化用药量相对较大所致,排出迟缓所致。

1例为术前诊断不确定,为隐性糖尿病,术中输含糖盐水未引起注意,导致血糖升高性高渗性昏迷而影响麻醉复苏),其余患者术毕均及时清醒,顺利拔管,血糖水平较平稳,安全返回病房。

3 方法探讨为提高围麻期的安全性,我们的方法如下。

31 完善术前准备术前详细了解病史及其治疗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麻醉方案,术前一律调整为正规胰岛素治疗,尽可能控制血糖于安全范围内,尿糖阴性或弱阳性,术前留置导尿以备随时查尿糖、尿酮,吗啡不宜用作术前药,完善术前准备是提高手术耐受力的不可忽视的要点之一。

32 严密监测术中血糖变化原则上避免应用交感兴奋药和抑制交感神经对低血糖反应的药物以及强效中枢抑制药,便于及早识别术中、术后低血糖,依对血糖影响的轻重,麻醉选择顺序为:局麻、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尽量避免全麻,术中定时检测血糖,合理应用胰岛素,术前依患者的血糖数值调整速度,尽可能使其稳定在安全线内(FBS 5.5~10.0 mmol/L)。

精细化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临床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临床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临床应用1. 引言1.1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重要性糖尿病患者在手术期间的血糖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高血糖会增加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期血糖控制不理想,可能会导致术中出现血糖波动,增加感染、心血管事件等并发症的风险。

精细化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在手术前期,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找出患者的高危因素,并进行个性化的血糖控制方案制定。

在围手术期,及时监测血糖水平,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控,保持血糖在理想范围内。

术后,制定糖尿病管理计划,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运动锻炼等,预防术后高血糖的发生。

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不理想的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精细化管理也面临着管理责任、技术和资源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全面的管理规范。

精细化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 正文2.1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前的准备工作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血糖水平控制良好的关键步骤。

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了解其病史、用药情况以及血糖监测历史。

根据患者特点和手术类型,制定个性化的血糖控制方案。

患者需要在手术前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糖、血压、心电图等指标,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患者应当在手术前进行严格的饮食管理,确保血糖水平稳定。

医护人员还需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胰岛素或口服药物,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剂量。

在手术前,患者必须严格遵守医嘱,不要改变用药方案或饮食习惯,以确保手术时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

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提前发现并解决患者在手术前可能存在的血糖控制问题,为手术后的血糖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2.2 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与调控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与调控是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围术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

围术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

手术前评估-实验室检查
➢ 根据术前HbA1c检测结果评估最近血糖控制情况 ➢ 对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如果年龄≥45岁或BMI≥25kg/m2,同
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 行心脏手术、神经外科、骨科、创伤外科等高危手术者,推介术 前筛查HbA1c HbA1c≤7%提示血糖控制满意,围术期风险较低 HbA1c>9%者,围术期风险高 ➢ 术前检查BG、血常规和血电解质
3、病理生理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血糖↑
摄水不足 体液丢失过多
渗透性利尿 血浆渗透压↑↑
脑细胞脱水
脑萎缩、昏迷
4、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酮体、尿酮体阴性 —尿糖强阳性 —血糖多数在33.3~66.6mmol/L —血钠> 145mmol/L
5、治疗原则
1.补足血容量,纠正休克和高渗状态。 2.补充胰岛素。 3.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4.消除诱因,积极治疗并发症。
目录
糖尿病的诊断
诊断标准
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 (mmol/L)
(1)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 多尿、多食、体重减轻)加上随 机血糖检测 或 加上 (2)空腹血糖检测 或 加上 (3)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检测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 查
≥11.1 ≥7.0 ≥11.1
HbA1C与平均血糖的关系
围术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74岁,体重:62Kg,身高:162cm 主诉:尿频、尿急、尿痛1年,加重伴间断血尿、排尿困难10天入院。 既往史: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血压最高可达170/110mmhg, 自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血压控制不详。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病史 初步诊断: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 拟行手术:经尿道膀胱结石碎石清石术+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 体格检查:BP:150/90mmhg,P:78次/分,R:16次/分,体型正 常,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无杂音

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血糖控制

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血糖控制
尿 糖 ( 叶 )尿 酮 ( ) 为理想 。如患 者 在人院 前 已用 口服降 土 、 一较
糖药 、 中效 和 ( ) 效胰 岛素 控 制 血糖 , 少 术前 3d改 用 或 短 至 短 效胰 岛素 。 当血 糖控 制不 满意 时 , 宁可 推迟 手术 期 , 以免 术 中或术后 出现 DK 高 血糖 高渗状 态综 合 征等并 发症 。 A、
手术科 联 合 内分 泌 科 对本 组 患 者 围术期 血 糖 积极 控 制
治疗 , 测血糖 , 下 注射 或静脉 使 用短 效胰 岛素 , 血糖 控 监 皮 使
1.mmoL 2 3 3 , 1 1 l 2 例《2 %) / 需混合胰岛素控制血糖 4 (.%) 例 59 。
12方 法 .
患者 应在 术 前 3 7d入 院 , ~ 外科 医 生与 内分 泌 医生 密切
Hale Waihona Puke 配合 , 握 患者 的 D 类型 , 掌 M 降糖 药应 用情 况 , 否并 存 感染 是 及其 程度 , 选择合适 的降糖药物 , 使血 糖控 制在 7 - . m l , . 8 mo/ 0 9 L
31术 前 处 理 .
糖 尿病 ( M) 较 为 常见 的 内科 疾病 , 者 需 要 外 科 手 D 是 患
术 治疗 , D 本 身 并存 许 多 并 发症 和 代 谢 紊乱 , 外 科 手 而 M 是 术 的高危 因 素 , 围术期 并 发症 及死 亡 率较 非 D 患 者高 出 其 M 5倍 。但 如果术 前 准 备充分 , 中 、 后 妥善 处 理 , 者 也 能 术 术 患
顺利 度过 围术 期 ,本 院 2 0 ~ 0 8年 收治 6 00 20 8例 D 腹 部 外 M 科手术 患者 , 经积 极血 糖控制 等 治疗 , 效满 意 , 道如 下 : 疗 报 1资 料与 方法 11一般 资料 .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对骨科常见手术的影响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对骨科常见手术的影响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对骨科常见手术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接受骨科手术过程中接受血糖管理的作用价值。

方法:样本对象为88例于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择期骨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在围手术期接受一般性的干预,而观察组加入了血糖管理,对比两组的血糖状况以及术后感染率。

结果:观察组的血糖比对照组稳定(P<0.05);观察组的手术准时开台率为100.0%,感染率为0,对照组分别为86.4%及4.5%。

结论: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可以稳定骨科手术患者的血糖水平,对于促进手术准时开台、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手术;骨科手术;血糖管理人体血糖代谢与多个器官和系统具有密切相关性,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而言,其接受骨科手术治疗具有较多的注意事项,同时增加手术难度[1]。

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因素,如果在围手术期没有将血糖稳定控制,会对凝血功能、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均造成不良程度的影响,导致术中或者术后凝血时间延长、伤口愈合时间延长等,增加患者的感染和死亡率。

因此对于存在糖尿病的骨科手术患者而言,在整个围手术期接受血糖控制是有必要的。

1.资料和方法1.1基础资料样本对象为需要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且患者均合并糖尿病,本次入组样本为88例,研究时间为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

根据随机数据表法将以上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具有患者44例。

对照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60.2±6.3)岁;观察组男30例,女14例,年龄41~71岁,平均年龄(59.3±6.9)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后显示P>0.05,说明结果具有可比性。

样本入组标准:为糖尿病且择期骨科手术;患者同意本次的研究,签订知情协议。

剔除标准: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或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1.2方法对照组为常规的血糖监测,护理人员使用血氧仪密切观察患者血糖水平,并将血糖值记录后反馈给主治医师,医师根据血糖指标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

急诊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研究进展

急诊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研究进展
钾 重 回细 胞 内 , 应 注 意 补钾 8 1 。 急 腹 症 多 为感 染 性 疾 病 , 糖 尿 病 患
主要 因素 。 应激后的 内分 泌代谢改变是导致血糖迅速升高的重要 因素, 常与几方面因素有关 : ①疾病对糖代谢 的影响 , 包括大手术 在内的创伤 、 感染等导致 的血 糖升高 , 并 与损伤及应激状态 密切 相关 , 如急性重症胰腺炎 、 严 重感染 、 严重颅脑损 伤等。 ②治疗对

乱。 做法是双管滴注 , 一管滴胰岛索0 . 1 U / k g , 即生理盐水5 0 0 r I l l + 胰岛素5 O u 静脉滴注 , 滴速1 0 0 m , 胰岛素用量加倍 , 至血糖 降至 1 6 . 8 m m o l / L 以下 , 并维持血糖在
好, 2 ~ 4 h 内给予液体 1 0 0 0 — 2 0 0 0 m l , 以后根据尿量 、 血压调整 补 液。 一般经胰岛素及补液治疗后酸中毒可纠正 , 不必补减 ,  ̄ 1 1 I I ' l l p H 值 ≤7 . 0 , 可给5 %碳 酸氢钠 1 5 0 m l 静脉滴注 。 随着 酸中毒的纠正 ,
增加 。 所有这些临床调查结果 , 均证实 了高血糖是影响手术顺利 与否和各类重症患者预后 的一个危 险因素。 因此 , 加强急诊手术
患 者 围 手术 期 血 糖 的监 控 和处 理 是手 术 成 功 的 关键 [ 1 - 3 l 。 国外 从 上 世纪6 o 年 代 开 始 对 急诊 患 者 围手 术期 血 糖 控 制 进 行研 究 , 国 内近 2 O 年也 进 行 了一些 研 究 , 并 随 着 糖 尿 病患 者 的不 断 增 多 而 越 来越 多, 对 高血 糖 产 生 的 原 因 有 了 一 定 的 了 解 , 也 对 急诊 患 者 进 行 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围术期高血糖控制及疗效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本院10年68例dm患者行外科手术临床资料,经过术前评估、术前血糖控制在7.0~8.9mmol/l、术中血糖控制在6.7~10.0mmol/l、术后血糖控制在4.5~7.2mmol/l。

结果:68例中有62常规治愈,术后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无酮症酸中毒,感染率为8.8%,充分发挥了抗生素应有的作用。

结论:积极控制围术期血糖浓度,将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糖尿病;围术期;血糖控制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18-02
糖尿病(dm)是较为常见的内科疾病,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而dm本身并存许多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非dm患者高出5倍。

但如果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术后妥善处理,患者也能顺利度过围术期,本院2002~2012年收治68例dm外科手术患者,积极极血糖控制等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68例,其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31~78岁,平均57.5岁,小于50岁23例50~59岁24例,60~69岁13例,大于70岁8例。

疾病种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5例,急性胆囊
炎合并胆结石6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12例,乙状结肠癌2例,胃癌2例,急性阑尾炎8例,右斜疝8例,肠梗阻6例,大隐静脉曲张6例,膀胱癌1例,输尿管结石6例,混合痔6例。

这些患者入院前dm确诊37例(54.4%),入院后确诊31例(45.6%),均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病史最长26年。

诊断标准按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术前空腹血
糖>7.0mmol/l。

其中,7.0mmol/l11.1mmol/l22例(32.3%),需混合胰岛素控制血糖4例(5.9%)。

1.2方法
手术科联合内分泌科对本组患者围术期血糖积极控制治疗,监测血糖,皮下注射或静脉使用短效胰岛素,使血糖控制目标在:术前空腹血糖7.0~8.9mmol/l,术中血糖6.7~10.0mmol/l,术后血糖4.5~7.2mmol/l。

2 结果
68例中有62常规治愈,术后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无酮症酸中毒,感染率为8.8%,经积极地抗感染,选用强而有效的广谱抗生素,如手术切口感染,对感染病灶坏死组织的手术清除和有效引流,进行血糖的有效控制,使抗生素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3 讨论
围术期代谢控制和dm并发症的处理是患者能否度过危险期及手术成败的关键,舒萍[2]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法证研究实,术前、术
中血糖水平是感染性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围术期血糖控制不当,将会引起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其中最常见、最危险的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低血糖。

本组6例感染患者与其术前、术中血糖控制不良明显相关。

通常情况下,中、小手术可使患者血糖升高
0.11mmol/l;较大手术使患者血糖升高0.33~0.44mmol/l;麻醉引起的应激反应血糖升高0.5~0.8mmol/l;非糖尿病患者,较大手术血糖也可升高至8.3~11.1mmol/l。

dm伴发外科疾病需要手术治疗、麻醉等应激因素可对患者的代谢产生影响,引起应激性高血糖状态,使已有的dm病情加重,诱发酮症酸中毒,增加手术及麻醉的难度及危险度。

术前,外科医生与内分泌医生密切配合,使血糖控制在7.0~
8.9mmol/l,尿糖(±~+)、尿酮(-)较为理想。

如患者在入院前已用口服降糖药、中效和(或)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至少术前2d 改用短效胰岛素。

当血糖控制不满意时,宁可推迟手术期,以免术中或术后出现dka、高血糖高渗状态综合征等并发症。

局麻、腰麻、硬外麻对血糖影响小,应尽量应用。

全麻对血糖影响较大,应密切监测血糖及有效控制,术中血糖保持目标在6.7~10.0mmol/l,糖尿在±~+为宜。

术后2周血糖控制在4.5~7.2mmol/l为好。

本组68例患者,56
例血糖控制在4.5~7.2mmol/l,12例血糖控制在7.8~11.1mmol/l,均无dka、高血糖高渗状态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

围术期dm患者控制感染和控制血糖同样重要,单纯使用抗生素而
忽视对血糖的控制,感染的控制难以达到满意的疗效[3-4].故dm
需手术者,外科与内分泌科医生的血糖控制意识、严格的血糖控制,积极配合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是极为重要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0-793.
[2] 舒萍.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02,8(10):59-60.
[3] 孙玥,闫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6-8.
[4] 周红辉,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60例临床观察[j].中
国现代医生,2007,45(6):40.45.
作者简介:
巴磊(1965-4)男,毕业于佳木斯医学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普外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