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专家共识意见2017
胃肠安丸进入《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胃肠安丸进入《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2017)》
佚名
【期刊名称】《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年(卷),期】2017(0)9
【摘要】近日,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发布了最新版《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
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中新药业乐仁堂胃肠安丸作为常用药被收录其中,为胃肠安丸对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
胃肠安分别于2011年被纳入《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和《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临床
路径》,作为呕吐病(急性胃炎)的治疗用药;2015年被纳入《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感染性疾病分册》,作为感染性腹泻一一湿热泻的推荐用药;在同年,被《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一脾胃病分册》收入为湿热蕴肠证泄泻的治疗用药;于2016年被纳入《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消化疾病分册》,作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急性肠炎及慢性腹泻的治疗推荐用药。
【总页数】1页(P4-4)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安丸;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专家;中医临床诊疗;中华
中医药学会;感染性疾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
【相关文献】
1.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节选一) [J],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2.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节选二) [J],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3.胆囊炎中医诊疗r专家共识意见(2017)(节选四) [J],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4.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节选五) [J],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5.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节选六) [J],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脘痛参考幻灯片

11
3、病机转化
病初多实证(气滞、食 积、血瘀)
虚实夹杂证(脾胃虚弱 夹湿、夹瘀)
虚证(脾胃虚弱)
12
3、病机转化
胃热炽盛,血热迫行 瘀血阻滞,血不循经 脾胃虚弱,不能统血
便血、呕血
血脱
日久成瘀, 气机壅塞
胃失和降
呕吐反胃
胃痛日久, 由气及血
瘀结胃脘
癥积
13
有黏膜水肿,黏膜下血管清晰可见,胃蠕动减弱。 ? (4)胃阴不足证:黏膜表面粗糙不平,变薄变脆,分泌物少。皱襞变
细或消失,呈龟裂样改变,或可透见黏膜下小血管网。 ? (5)胃络瘀阻证:胃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伴黏膜内出血点,粘液灰
白或褐色,血管网清晰可见,血管纹暗红。
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2017) 16
? 3、增加疗效评定的内容 :发展中医学离不开现代医学,对辨证论治的 临床疗效进行科学的评定,有利于对中医的临床精华、优势进行传承。
5
第二部分 概述
? 1.胃脘痛主证及伴随症状
? 胃脘痛是指以 胃脘近心窝处疼痛 为主症的病证, 常 伴有上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嘈杂、反酸、嗳 气等症状。
6
? 2.胃脘痛病名来源
第四部分 临床治疗 1、治疗目标
? 胃脘痛以缓解症状,恢复脾胃功能,防止疾 病进展为治疗目标
? 胃脘痛可见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包括功能性和器 质性疾病。功能性疾病以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 质量为目标;器质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 等,以缓解症状,防止疾病进展及复发为治疗目标。
14
2、治则治法
秋冬季节发病较多,也受气压、降水、温度的影响;另有研
究表明,多愁善感、易紧张焦虑及激动者胃溃疡发病率较高
中成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应用指南2020

中成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应用指南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我国CG 患病率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居于首位,其对患者的影响主要包括:(1)CG 的消化不良症状对患者造成的生活质量影响;(2)CG 胃黏膜糜烂、黏膜内出血及胆汁反流等所导致的临床不适;(3)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胃癌前疾病或肠化生、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发展成胃癌的恐惧;(4)伴有焦虑或抑郁状态及其造成的躯体不适。
其相对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在上腹痛、上腹饱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方面,可以替代西医治疗;(2)对于相关中医证候的改善方面,中成药有着独特的作用;(3)对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方面,中成药长期治疗对病情有益;(4)对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中成药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GRADE 证据质量分级与定义证据分级代码说明:高质量 A 未来研究几乎不可能改变现有疗效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中等质量 B 未来研究可能对现有疗效评估有重要影响,可能改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低质量 C 未来研究很有可能对现有疗效评估有重要影响,改变评价结果可信度的可能性大临床问题1 中成药单独应用与西药相比是否能改善CG 患者的胃黏膜糜烂、黏膜内出血等镜下表现?1.1 推荐意见1延胡胃安胶囊:可单独用于CG 伴糜烂的治疗,同时改善上腹部胀满、上腹部胀痛、嗳气、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
(2C)安全性:上述推荐意见的安全性证据尚不充分,临床医生在使用时需注意观察患者实际用药安全性。
1.2 推荐意见2三九胃泰颗粒:可单独用于CG 伴胃黏膜红斑、糜烂、黏膜内出血和胆汁反流的治疗。
(2B)使用条件:在症状方面,以反流、上腹部疼痛、堵闷为特点,上腹部怕凉者慎用。
安全性:可能的不良反应有胃痛、肝功能损伤、白细胞计数下降、烧心、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
2 临床问题2 中成药单独应用与西药相比是否能改善CG 患者胆汁反流?推荐意见:对CG 伴胆汁反流的治疗目前尚缺乏可靠的证据证明有效的药物。
用小柴胡汤合外台茯苓饮加减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效果分析

为94.29%(33/35)与80%(28/35),二者相比,P<0.05。
2.3 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用药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
详见表2。
表2 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组别例数头痛[n(%)]皮疹[n(%)]一过性血清转氨酶的水平升高[n(%)]头晕[n(%)]不良反应的发生率[%(n)]OBG组350(0)1(2.86)0(0)1(2.86) 5.71(2)REG组351(2.86)1(2.86)1(2.86)0(0)8.57(3)χ²值 1.200P值0.45603讨论目前,西医对慢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主要是进行抑酸、抗感染及保护胃黏膜等治疗[3]。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属于“胃脘痛”、“痞满”的范畴,其病机主要是脾胃虚弱、饮食不节、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衡等。
此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
本研究中OBG组患者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均为肝胃不和型,故应采用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法对其进行治疗。
本研究所用的柴胡疏肝散中,柴胡为君,可疏肝解郁;香附与川芎为臣药,可助柴胡以解肝经之郁滞;陈皮、枳壳、芍药三者共为佐药,可理气行滞、缓急止痛;甘草为使药,可调和诸药。
上述诸药合用,可共奏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慢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减轻其临床症状,提高其Hp的根除率,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1] 何峰.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3):307-309.[2] 张声生,唐旭东,黄穗平,等.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13(7):238-242.[3] 张伟,姜锐,王璐.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8,494(7):1424-1426.用小柴胡汤合外台茯苓饮加减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效果分析唐大苹1,马万千2*(1.北京市顺义区马坡镇卫生院中医科,北京 101301;2.北京市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1301)[摘要]目的:探讨用小柴胡汤合外台茯苓饮加减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2020年2月第3期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肖敏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192【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按治疗方式分组,30例接受西药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治疗(研究组),比较治疗效果,如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等。
结果:研究组治疗疗效96.67%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前组间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接受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治疗,其症状可得到更好改善,效果更理想。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型;香砂六君子;奥美拉唑[中图分类号]R25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03-0049-02近年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发病率较高,且此疾病难治,大约有2.6%的CAG患者病情会发展至胃癌,因此早期有效及时控制病情非常必要。
现主要给予药物治疗,奥美拉唑为西药方面常用药物之一,但近年发现,此药物治疗效果与中医干预比较,中医更胜一筹。
已有报告指出[1],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对CAG病情症状非常好。
但因此点暂未形成定论,仍然有不少学者致力于研讨此点,现纳入60例CAG患者分组论述此点。
1 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 按治疗方式分组60例CAG患者。
入选标准:①各患者均满足《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2]和《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3]中CAG判定标准;②患者均为脾胃虚弱型;③明确向其讲解治疗方式,各患者自行签字接受治疗。
排除标准:①疑似恶性病变者;②肝肾、心功能异常者;③合并造血性疾病、消化性疾病者;④胃部手术史者;⑤哺乳、备孕、妊娠患者;⑥对本研究药物禁忌、过敏者。
放射性胃炎的药物选择及药物注意事项

放射性胃炎的药物选择胃炎是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性病变,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可分为急性胃炎、慢性胃炎。
临床发病迅速,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伴充血、糜烂等表现时为急性胃炎,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时为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根据固有腺体有无减少,可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胃窦为主胃炎、胃体为主胃炎和全胃炎;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Hp胃炎和非Hp胃炎。
此外,还包括特殊类型的胃炎,如放射性胃炎、化学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肉芽肿性胃炎、嗜酸细胞性胃炎、感染性(细菌、病毒、霉菌和寄生虫)胃炎等。
放射性胃炎是上腹部接受放射治疗后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其常见于肝癌肝门淋巴结转移、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癌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胆管癌、肝癌、胰腺癌等放疗后。
临床表现为剑突下疼痛、吞咽困难、消化不良、烧心感和黑便,严重者反复黑便、便血。
患者首次出现症状多在放疗后2个月,最长报道有发生于放疗后9个月。
其以胃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伴有片状渗血的急性炎症为早期损伤的表现,进而出现内皮增殖、血管炎、闭塞性动脉内膜炎等黏膜下血管性病变,致毛细血管的扩张、纤维化,甚至致黏膜缺血、浅或深溃疡、疤痕形成。
严重的放射性胃炎的高危因素为糖尿病,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不利于维持血管系统的稳定,可加重放射线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放射性胃炎的治疗药物有糖皮质激素、纤维蛋白溶解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阻滞剂、抗酸剂、黏膜保护剂、促动力剂等。
参考文献:1慢性胃炎及上皮性肿瘤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共识[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7,46(5):289-292 2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J].胃肠病学,2017,22(11):670-6793曾晓清等.放射性胃炎诊断和治疗进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9,14(3):201-2034陈华飞等.放射性胃炎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4(11):1554-15565郑铭.放射性胃炎[C].全国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暨消化内镜新进展学术会议暨福建省消化内镜学术会议,2008:75-766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性应用专家共识(2018)[J].中国医师杂志,2018,20(12):1775-17787胃食管反流病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7):635-6418药学专业知识(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065-077,083-0859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1):5-1110化疗患者营养治疗指南[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16,3(3):16111朱宇东.放射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探[J].中外健康文摘,201312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7):700-70113魏华琳等.放射性胃、十二指肠损伤的研究现状[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9):1476-1478 14井旺等.急性放射性黏膜炎治疗现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5,35(3):233-236 15张代钊.放射性胃炎的中西医治疗[J].东方药膳,2009:30-31。
柴附疏肝和胃汤联合针刺治疗胃炎的疗效

柴附疏肝和胃汤联合针刺治疗胃炎的疗效柴附疏肝和胃汤联合针刺治疗胃炎的疗效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为消化系统常见病、疑难病,以上腹部胀痛、嗳气、纳差为主要表现,常伴有消瘦、贫血,通过胃镜和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其发生发展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屏障功能减弱、胃黏膜损伤因子的作用以及自身免疫机制和遗传因素等有关[1]。
该病造成患者消化功能减退,可并发胃出血、胃溃疡,部分可发展为胃癌,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
除外避免损害胃黏膜的各种因素,西医常以弱酸、增加胃黏膜营养、抗幽门螺旋杆菌和改善胃动力等为主要治疗措施,同时配合劳逸结合、戒烟酒、保持良好情绪等日常护理和少食多餐、规律进食、忌辛辣刺激食物等饮食调理,虽可短期收到一定疗效,但患者病情容易反复[2]。
中药和针灸被广泛用于治疗CAG,在改善CAG症状、降低复发率和癌变率,以及保护胃黏膜完整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3-4]。
笔者于2018年10月—2020年12月采用自拟柴附疏肝和胃汤联合针刺治疗CAG肝胃不和证患者32例,收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杭州市拱墅区祥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CAG(肝胃不和证)患者6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
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4928±635)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621±096)年。
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19例;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4937±624)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29±087)年。
2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诊断标准1)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精简版(2017年,上海)》[5]中CAG的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胃脘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中“肝胃不和证”的中医辨证标准[6]。
1.3纳入标准1)符合CAG的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属肝胃不和证;2)年龄20~80岁,且病程≤10年;3)近1个月内未接受过制酸剂、抗生素等相关药物治疗;4)认知、理解力正常,依从性良好,能够完成各项临床指标评定。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价值

・60・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年2月第21卷第3期表2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比较(x士s)组别nCPR(mg/D PCT(ng/ml)D-D(|xg/ml)SaO2(%)OI(mm Hg)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4456.54±5.5711.34±2.058.92±2.42 2.41±0.650.57±0.150.35±0.0492.19±2.5298.23±2.21288.43±11.24375.64±15.41对照组4455.74±6.4720.41±5.189.03±2.61 3.13±1.020.56±0.140.44±0.0391.91±3.5594.79±2.95290.02±10.42340.45±12.39 t0.62210.8000.205 3.9490.32311.9400.427 6.1910.68811.805 P0.2580.0000.6570.0000.5480.0000.3590.0000.1960.0002.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7%,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
见表3。
表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4421(47.73)22(50.00)1(2.27)43(97.73)对照组字24413(29.55)19(43.18)12(27.27)32(72.73)10.921P%%%0.0003讨论老年人体能下降导致呼吸系统防御能力及免疫功能较弱,因此极易受病菌侵袭而发生感染,其中肺部感染较为常见。
肺部感染是由各种致病菌引发的感染,能够诱发肺泡产生实质性病变,进而出现炎症、肺间质纤维化等[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