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共32课时)

一、指导思想:

1.从音乐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为提高民族素质奠

定基础,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中。

2、正确处理知识的逻辑顺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教学内容,努力处理好内

容的浓度和广度。

3、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后面还有选唱选听的歌曲共四首。每一课都有一个主题,每课

都包含“唱一唱”、“听一听”“玩一玩”等内容。

在本册中,歌曲内容健康生动活泼,体现了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指导学生有表情自

信地演唱基础上进行有关爱国主义的教育以及体验各种生活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音乐知识有:节奏的把握、人声的分类、各音符的掌握、四分休止符的学习和音乐家聂耳的故事等等。活动和音乐童话剧是教材的特色之一,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更好的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并达到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通过表演童话音乐剧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和教益,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整册教材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为动力,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玩。

三、学生分析:

1、学生人数多,不太易于管理,要有适当的方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小学生好动,还有一部分学生顽皮,但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

3、现在的小学生智力水平相对高,动手能力也较强。

4、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5、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6、虽然已经是小学阶段的第四年了,但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还是非常重要(正

确的演唱姿势、上音乐课的习惯、游戏的规则等等)。

四、教学目标: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通过欣赏优秀的儿童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基本技能。

4、培养学生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活动中运用乐谱。

5、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及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6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友爱精神。

五、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唱歌:

1、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气息方法。

2、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

欣赏:1、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根据歌曲介绍中外音乐家。

2、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

识谱:掌握各种基本音符、休止符及简单节奏,并能在活动中灵活运用。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二周第一单元《五彩民族风》

第三周、第四周第二单元《丰收之歌》

第五周、第六周第三单元《雨中交响》

第七周、第八周第四单元《飞翔的翅膀》

第九周复习

第十周、第十一周第五单元《浪花里的歌》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第六单元《山谷回响》

第十四周、第十五周第七单元《难忘的歌》

第十六周、第十七周第八单元《铃儿响叮当》

第十八周复习

第一单元(共四课时)

课时一花儿与少年

教学目标:

1、欣赏《花儿与少年》的不同版本,及其它青海民歌。

2、学生在欣赏、伴奏等音乐活动中,接触具有民间特色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扩大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花儿与少年》不同版本的特色。

2、了解青海民歌特点。

教学准备: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

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不光有他们各自的风俗特色与秀美风光,也有着地

方代表的民间歌曲,我们称之为“民歌”,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

大家听听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情绪。

播放视频《花儿与少年》(男女对唱)

二、介绍“花儿”

师:快乐的歌曲在青海的草原和山间被那边纯朴的人们传唱,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也非

常的纯朴:用自己喜爱的歌曲,很多情歌就是这么来的,其实这首《花儿与少年》就是一首情歌,那么花儿代表什么呢?(学生可能回答:美丽的姑娘)

师:由于青海地域广阔,所以流传着许多风格的民歌,“花儿”也是民歌的一种,青海

的花儿一般是在山里和田间歌唱的

(幻灯出示“花儿”介绍)

三、欣赏器乐版《花儿与少年》(新筝独奏)

师:经典传统的民歌也常被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演绎,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器乐版的《花儿与少年》,你听听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情绪是怎样变化的?

听赏乐曲,学生回答演奏形式(古筝)

1、师:差不多,其实它叫新筝,是在古筝的基础上研制的新型乐器。

(幻灯出示新郑古筝对比照片,及新筝的简单介绍)

2、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师总结:情绪有欢快转而优美,最后又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3、师:“其实情绪的变化和乐曲的速度和节拍是有关系的,让我们跟着乐曲感受一下情

绪不同的两段它们的拍子和速度的变化”,学生跟着乐曲感受速度与节拍的变化

4、师:“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感受这首活泼而又优美的乐曲,

B段的旋律让我们跟着用

la’哼唱,非常欢快的

A段请大家自己创编节奏为乐曲伴奏,呆会请同学来展示”听乐曲A段,生创编,展示。

师整合:大家的创作给老师带来了灵感,你们看这样怎样?(和学生一起打节奏)

5、融入乐曲:

A段声势表演,

B段跟着哼唱。

第二课时拓展欣赏《花儿与少年》(女子十二乐坊)

1、师:在现代流行乐的冲击下,我们的传统民乐的演绎也可以更富表现力,接下来我们

就感受一下接下来的这首《花儿与少年》与刚刚的有何不同(多媒体播放并出示表格内容:情绪、乐器、风格)

生感受回答

2、师总结并引出介绍女子十二乐坊,师简单介绍(幻灯出示女子十二乐坊图片与简介)

3、律动表演:师:“这么有感染力的乐曲,你们想不想看看她们的演奏?让我们跟着一

起来表演吧”

播放视频,师生边看边表演。(师可以在播放的过程中随视频介绍出现的民族乐器)

五、拓展王洛宾的青海民歌

1、师简单介绍作曲家王洛宾(幻灯出示照片与简介)

2、欣赏青海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

请学生听听歌曲的演唱形式与歌曲留之的感受

(黑鸭子组合版本)

教后记:

我们身边有许多经典动听的民歌,

它们就像是明珠一样镶嵌在我们这块土地上,

如果我们能留心采集,它将成为我们的财富

课时三我的祖家是歌乡

教学内容:《我的祖家是歌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认识四分音符及知道四分音符的时值。

2、能够感受、体验台湾、高山族的风土人情与其相关的音乐艺术文化。

3、能够感受歌曲的音乐情感

教学重难点:

对四分音符的认识,时值概念较为抽象,学生较难理解。

教学目标:

一、情境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阿里山的姑娘》《我的祖家是歌乡》《天呜呜》台湾名歌。

请同学们分别说出播放的歌曲歌名是什么?

2、这几首歌是我国那个地区的民歌?

3、引入台湾,引入高山族,进而引入本课主题。

二、你说我说大家说

1、请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想想还听过哪些关于台湾的歌曲?

2、联系地理知识,说说台湾的居民主要以那个族为主?他们有什么样的民族习俗?

(如:衣着,歌舞,节日….)

3、台湾民歌分类

三、带着问题

再次聆听音乐《我的祖家是歌乡》

1、感受情感,请同学把自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2、歌曲分析

这首歌曲是流传在台湾高山族一带的民歌。它属于舞歌类的“欢乐舞曲”。歌曲通过赞

美祖辈喜爱的风俗习惯来表现高山族人民憧憬美好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歌曲为

c羽调式,2\4拍,单乐段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情绪欢快、热烈,带有舞蹈性。但是这首歌曲中很多一字多音是难点,并且要求气息悠长连贯,长音时值要唱足,声音用气息支撑。

课时四四分音符的学习

1、对四分音符进行讲解,展示四分音符如:3 5 6 1

用节奏型可表示为:x 举例:2/4

课时三跳柴歌

教学内容:

唱:《跳柴歌》

听、动:欣赏、学跳黎族的竹竿舞

拓展:黎族的文化习俗

教学目标:

1、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跳柴歌》;在用跳绳跳竹竿舞时,动作协调、合拍。

2、通过学习跳竹竿舞,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和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3、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习,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对黎族的歌曲、舞蹈和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独立自信的唱好歌曲。

2、跳竹竿舞时,动作协调、合拍。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跳绳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情导入:

1、师:(教师跳绳进入课堂)

请两位同学跟老师一起按照黑板上节奏跳两遍XX X0。再请在座的同学把手放到腿上跟

着老师一起拍。

2、师:课外活动的时侯经常看到同学们在跳绳,老师今天叫你们另外的一种跟着音乐的跳法。(播放《跳柴歌》)

师:听音乐,跟老师一起来。上来四个同学,拿着你们的绳子。手这样拿住绳子。按照黑板上的节奏表演一下吧!XX X0 剩下的同学手拍腿,一起!看老师怎么从绳子上跳过的!二、学唱《跳柴歌》

1、师:这个游戏是老师看了黎族的竹竿舞想出来的。

(介绍竹竿舞,是黎族著名的舞蹈,又叫跳柴舞)刚才播放的歌曲的名字叫做《跳柴歌》同学们跟音乐开口默唱,想一想:

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内容(熟悉歌词)?

2、(活动一)认真听老师唱谱,请同学们仔细听,其中哪些地方旋律是相同的?(一二句、三四句前两小节相同。)

3、跟着老师的琴声试着用lv唱一唱。同学看歌谱,你们有没有看到有好多圆滑线,像

一座拱桥。我们把称为连音线。把两个音连起来。那你们知道这个“三”怎么唱的吗?跟着

刚琴小声的唱一唱。注意前奏。

4、接口唱。师:怎么才能表现黎族人民在跳柴时的愉悦心情呢?两个人对唱,你们说高

不高兴呢?请同学们也用欢快跳跃的情绪来跟老师接龙唱一唱。有颜色的老师唱,你们唱没有颜色的部分。

5、强弱对比

师:歌曲中每一句歌词都表现出黎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赞颂,你觉得歌

曲中什么地方轻轻唱更能表现出他们的快乐呢?(每一句句末两字。)

师:看黑板的记号,这是渐强,这是渐弱。

6、师:大家看看整个歌曲音的走向。高的向前,低的向后。

7、强弱,接口,旋律走向,结合,完整的演唱。

8、师:同学都会唱了,能跳吗?我们来看看黎族人是怎么跳竹竿舞的。播放幻灯片。

谁愿意上来跟老师一起跳的。尽量逐个跳到。

三、拓展黎族文化。

师:《跳柴歌》是一首黎族的歌曲,海南民歌,黎族文化丰富多彩,我们去看一看吧!

播放幻灯片。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黎族文化丰富多彩,想知道更多,大家课后搜集吧!大家听着音乐,跳着竹竿

舞走进教师吧!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教后记: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跳柴歌,了解了海南音乐文化特色,竹竿舞让学生快乐!

第二单元(共四课时)

课时一《丰收之歌》(2课时)

1、唱《丰收之歌》

2、音乐活动“猜谜语”、节奏练习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丰收之歌》,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现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2.通过猜谜语活动对秋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经过节奏练习更好的掌握歌曲节奏。

3.在“视,听,唱,动”的音乐活动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材分析:

《丰收之歌》这是一首丹麦民歌,曲调欢快活泼,节奏带有舞蹈性。一拍一音,利落豪爽的音乐风格和直率而稍带幽默感的歌词,使我们联想起人们围着篝火跳起轮舞的欢乐场面,表现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全曲由六个乐句构成,结构图式是a+b+a+b+c+b。这首歌的旋律大多呈分解和弦式的进行(如第一乐句完全由主和弦分解构成),因而歌曲旋律多为跳进,歌曲的情绪明朗欢快,具有活泼跳跃的民间舞蹈特点。

教学重点: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解决方法:通过老师的讲解示范、指导启发——师生共同分析作品,听唱演练——感悟体验来解决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集体舞创编技巧创编表演简单的集体舞。

解决方法:讲解分析、示范引导、学生练习、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大歌纸等

学生准备:书本、复习学过的音乐知识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感受音乐

1、丰收的季节到了,在这美丽的秋天里你最喜欢什么呢?

(生讨论回答,展现一副美丽的秋景)

2、音乐游戏“猜谜语”

①、在这个丰收的季节,老师也到田野里转了一圈,收获了很多好东

西,都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猜猜看。

(出示课件,请学生回答。)

②、除了这些苹果橘子,在田间,老师还看到很多农民伯伯在忙碌着,你们知道

他们在忙些什么呢?

二、节奏练习

1、田间的农民伯伯有的在收稻子,有的在挑稻子,还有的虽然在休息,

可嘴里也在忙着喊加油,他们都是怎么劳动的呢?请你来模仿一下,

或者用声音来表示一下。

(收割:刷刷刷挑担:嘿哟加油声:加油干)

2、老师给农民伯伯们配上了节奏,同学们试试看:

收割: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0‖

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

挑担: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

嘿哟哟嘿哟哟嘿哟哟嘿嘿

加油声:X X | X X X | X X | X X X ‖

加油加油干加油加油干

(分组表演,加动作,然后合起来)

课时二《丰收之歌》

1、看课件,初听歌曲:

师:除了这些,老师还带回来一首歌,请大家听一听看一看。(播放课件)在

这首歌曲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景象啊?人们的情绪是怎样的?请你给歌曲取个名字。(生回答)

2、出示歌谱,教师范唱,请学生用点拍的方式帮助打拍子,熟悉歌曲旋

律。

3、学习歌谱

⑴、学生随琴用“lu”轻声哼唱旋律,师及时指导;

⑵、再次哼唱,找出其中相同的乐句,然后画画相同乐句的旋律线条,再唱一唱;

a、i 53 | 1 35 | 1 35 | i i ||

b、46 66 | 35 55 | 24 32 | 1 0 ||

(3)、完整的唱歌谱

4、加上歌词唱一唱

⑴、学生轻声清唱歌词一遍,演唱中教师及时纠正错误,指导难点(如一拍两字,半拍两字)

⑵、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教师评价。

⑶、分男女学生演唱,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5、分析处理,表演歌曲

a、教师分析讲解,多媒体出示板书

节拍:2/4拍情绪:欢乐地

演唱方法:跳跃的,有弹性的

b、按分析要求,有表情的演唱,师点评小结。

四、拓展

1、同学们,你们在平时还学过听过哪些关于秋天丰收的歌?

(生答:《丰收歌》、《采金秋》)

2、今天老师给大家也带来了两首关于秋天、关于丰收的歌,在听的过程中,请大

家和老师一起跳起来吧。(播放音乐课件:《丰收歌》、《丰收锣鼓》)

3、请学生随音乐模仿篝火舞会,围成圈跳起轮舞。

教后记:

今天的音乐课在歌声中进行了一次秋游,体验并感受到了秋天给我们带

来的欢乐,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感受能力得到发展

课时三《打麦号子》(2课时完成)

教学内容:

听靖江民歌《打麦号子》、《情系江淮》

唱靖江民歌《打麦号子》

动歌表演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感受一领众合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并从中感受

到浓郁的靖江民歌风格。

2.技能目标:能用一领众合的形式,热情的歌声演唱歌曲《打麦号子》。

3.情感目标:通过听赏《情系江淮》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听、唱《打麦号子》,学生能对江苏民歌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重点:

用热情的歌声演唱歌曲《打麦号子》。

教学难点:

21—22小节的节奏,16小节和24小节的变拍子的节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与展示平台,长绳一根,钢琴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体验号子。

师:同学们,你们参加过拔河比赛吗?今天老师就请几个同学来

进行拔河比赛!其余同学做啦啦队,随着老师的指挥节奏,为他们一

起喊加油!

1.拔河比赛。老师和学生啦啦队用师领生合的形式喊加油。

2.让学生讨论加油声所起的作用。(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运用他们的已知经验,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初步体验到号子这一领众合的形式。)

3. 课件出示画面,引入号子的概念号子又称为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一般分为农事号子,船渔号子,工程号子,搬运号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进一步理解号子的概念)

二、新歌教授,学唱号子。

师:同学们,朴素的人民,正是在一声声高亢的号子声中播种着

理想和希望。让我们一起来学着他们喊一喊劳动号子吧!

1.师带领学生用一领众合的形式按节奏朗读前八小节。

2. 出示歌谱,第一遍完整听赏(1)听前提出要求:说出歌词语言特点、演唱形式以及演唱情绪(2)引入靖江民歌这一主题。课件出示歌曲中的方言字,并读读。

3. 第二遍听赏

提出要求:找出不同的拍号处,并划拍唱出3/4拍处的两句旋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反复听辩模唱中顺利解决变拍子演唱这一难点,又培养了学生分析乐谱的习惯。)

4.出示打麦图片,引导学生做一做齐唱部分的表演动作。

如:“接过你号子我来喊啊”

5.第三遍听赏,学生小声跟唱齐唱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运用视觉图象法,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感受打麦情

景;并运用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法,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可操作性,

并使节奏难点随着体态动作迎刃而解。)

6.学唱领唱部分。

(1)唱一唱歌谱,让学生发现三句的相似与区别之处。

(2)跟琴唱歌词。

7.师生领合唱、生生接口唱。

8.指导学生用热情饱满的声音完整齐唱歌曲。

9. 巩固唱: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的演唱形式

参考:女领男合、男领女合、一领众合等形式

(设计意图:既增进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又充分体现

了参与性原则,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课时四创编表演,表现号子

师:同学们的演唱使老师似乎看到了热火朝天的场面。看,老师

带来了什么,你能把自己打扮成农民伯伯的形象,在音乐声中用不同

的形式表现一下打麦号子吗?

1.出示道具,学生分组讨论,用道具进行即兴创编一个主题的劳

动场面。(教师巡回指导)

2.分组展示,鼓励评价。

(设计意图:既鼓励了学生的音乐创造,强化了学生对号子的特

征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集体合作能力,并增强了学生当众

表演的信心。同时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的有效评价中提高了学生的

鉴赏评价能力。)

四、拓宽视野,欣赏号子。

师:号子是在劳动中产生的,为了让大家在同一时刻协同用力而

自然发出的呐喊。那你还知道哪些号子体裁的歌曲?

1.学生各抒己见。

2.让发言热烈的学生自由点击听赏各种号子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进行课件操作,既激发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又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五、视听结合,情感升华。

1. 让学生在歌曲的音乐声中观赏江苏风貌,

师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

2.学生初步欣赏《情系江淮》,要求说出音乐的演唱形式。

3.学生交流有关江苏人文地理方面的资料。

(设计意图:再次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

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六、小结下课。

1.小结,顺势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歌词。

2.复听歌曲,

教师引导学生用哼唱主旋律及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

3.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教后记:民族音乐是音乐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音乐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江淮地区更有着深厚的民族音乐文化积淀,让我们留心生活,用善于发现的耳朵,去感

受我们家乡、我们民族中的优秀音乐吧!

第三单元(共四课时)

课时一《捉泥鳅》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捉泥鳅》,体会嬉戏的愉快情绪

2、认识四四拍,了解其含义及强弱规律。

重点难点:声音要富有弹性和童趣,附点音符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发生练习。

二、新歌学习。

师:听一听,歌中的这些孩子在玩什么呢?

1、初次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揭题:捉泥鳅

师:这是一首由台湾著名的音乐人侯德建先生所写的童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

2、再听歌曲。听听歌中提到了哪些景物?

幼儿:池塘、雨、田野、泥鳅;

泥鳅:泥鳅是最为常见的鱼类,常生活在水田、池塘、沟渠的静水底层淤泥中。浑身滑溜溜的,身上布满黑色小斑点,小小的眼睛,嘴的周围长着5对触须。个头虽小,能耐却很大,泥鳅的生命力极强,即使在干旱季节,水源涸竭的情况下,它能钻入泥中照样不死;泥鳅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并具有药用价值,深受人们所喜爱。纠正“了”—liao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野外这么美,小伙伴们玩得真高兴呀。你们想不想跟着这些小伙伴一起去捉泥鳅?——出发吧!

4、跟琴练唱歌曲。

1)找一找:歌中的乐句你都会唱了吗?你觉得哪一句学习时有困难?

——练习。(可请会唱的学生教唱)

2)注意点。

a、附点节奏——轻快、开心

b、同音反复处——口齿清晰、音高一致

c、后半段乐句——心情急切

5、完整演唱歌词。

注意歌曲的情绪、速度。

师:同学们的歌词唱得很棒,精彩的歌词加上美妙旋律会更棒,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歌曲美妙的旋律吧!

师:接下来让我们开动脑筋,捋捋袖子、卷起裤管,一起来“捉泥鳅”吧!

6、音乐游戏:捉泥鳅

7、延伸:表现歌曲

导:这么好听的歌曲它是几拍子呢?

1、了解四四拍含义,板书,标出强弱规律。

师:让我们用四拍子的动作来拍一拍吧!

2、声势训练。

1)动作:跺脚、拍腿、拍手、拍肩

2)为歌曲伴奏并合唱捉泥鳅。

活动延伸:回家后为父母表演歌曲《捉泥鳅》。

教后记:课上同学们的歌词唱得很棒,精彩的歌词加上美妙旋律会更棒,让大家一起去感受到了歌曲美妙的旋律!

课时二《水花花,泥巴巴》

看:《雨中曲》片段

动:表现歌曲

教学目标:

1、用活泼、跳跃地情绪来学唱歌曲《水花花、泥巴巴》,体验雨中跑着勇敢的小娃娃,从歌曲中受到乐观情绪的感染。

2、通过创设雨景和欣赏《雨中曲》歌舞片段,体会雨中的乐趣,并让学生尝试着用各种形

式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歌曲节奏跳动、活泼,唱准乐谱旋律中的小跳。

教学过程:

一、大自然的声音导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有趣的声音,仔细听,猜猜都有哪些声音?(ppt.1风声、雷声、闪电声、雨声、踩水的脚步声)ppt.2教师出示节奏谱:

风声2/4 X --- | X --- | X --- | X --- ||

呼呼

雷电声2/4 X X | X X | X X | X X ||

轰隆

雨声2/4 XX X | XX X | XX X | XX X ||

沙沙沙

踩水声2/4 XX XX | XX XX |XX XX | XX XX ||

噼啪噼啪

出示节奏谱,谁来按节奏模仿一下这些声音?先个别,再集体,最后分组来表现雨景,有能力的班级可以作从弱到强的变化。

二、学习歌曲《水花花,泥巴巴》

1、出示小朋友雨中嬉戏的图画。

刚刚我们用声音创设了一幅雨景图ppt3,老师把它画出来了,你看这些小朋友雨还没有停就跑出来踩水了,有谁下雨天踩过水?踩了之后会怎样呢?(踩了之后会溅起无数的“水花花”,溅到一身的“泥巴巴”,那我们就把这幅作品叫做“水花花,泥巴巴”。)

2、学习歌曲中出现的几个不同的节奏型。

谁想上来踩水?踩完之后看看小水花唱了什么?ppt3点击一个小朋友的脚丫出示一种节奏:点第一个小朋友脚丫: 33 33 |66 66 | 1 71| 6 –||

点第二个小朋友脚丫: 2 12 | 3 6 |2 13 |2 - ||

点第三个小朋友脚丫: 33 3 |6 - |77 7 | 3 - ||

点第四个小朋友脚丫: 3.3 33 | 3 1 | 7 67 | 6 - ||

小水花唱的歌真好听,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图画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唱这首《水花花,泥巴巴》的!

3、完整欣赏歌曲《水花花,泥巴巴》ppt4点喇叭。

听完请学生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用怎样的速度演唱?(左击后会出示情绪和速度) 4、完整地演唱歌谱《水花花,泥巴巴》。

提示:附点节奏、休止符、旋律反复

5、按节奏读歌词。

小朋友歌谱唱的真不错,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歌词中说了什么?师总结:歌曲描写了山娃娃雨后踩水的情景,表现了山里的孩子勇敢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情绪。

6 、完整的演唱歌曲。

用活泼、跳跃地情绪来演唱歌曲,唱出乐观的情绪。

课时三欣赏《雨中曲》歌舞片段

提问:剧中人物在干什么?背景怎样?请学生帮舞蹈起个名字?想用刚才看的踢踏舞来表现歌曲吗?学习两个简单的舞步。(a X X ; b XX X 的节奏)

四、表现歌曲ppt6。

把创设的雨景做为引子,歌曲的前半部分女生唱,男生有X X的节奏伴奏,后半部分男生唱,请女生用XX X 的节奏伴奏。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表现小伙伴在雨中勇敢地奔跑的歌曲,体验到了小娃娃快乐、开朗的情绪,愿我们每一位同学在生活中都能成为象他们一样,乐观、勇敢的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落水天》

教学过程:

1看中听。播放课件《落水天》,引导学生从广东民间风土人情中感受广东民歌的风格,情调。

2听中读。

播放《落水天》旋律,教师先有节奏的带读,再让学生读,让学生通过有节奏的读歌词,感受这首广东民歌风味的特色节奏型。

3听中画。

播放《落水天》旋律,请同学用老师发给的白纸临摹书中《落水天》的情景画。学生通过绘画,更好的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4听中敲。

启发学生,让学生听听用什么乐器表现雨滴比较合适?还能听到什么声音吗?用什么乐器表现比较合适?

5听中唱。

由学生跟随录音范唱进行学唱,并学习用广东客家方言演唱,让学生从客家方言语调中感受广东民歌风格。

6唱中动。

启发学生进行有创意地表演。如:让学生拿着芭蕉叶,分小组表演小短剧或舞蹈。表演时一部分同学唱,一部分表演,一部分同学选择乐器制造刮风下雨时的声响场景。

7感受音高。

熟唱歌曲后。请同学看看歌曲《落水天》是由哪几个音编成的,并打出手号。

教后记:本课学习了一首表现小伙伴在雨中勇敢地奔跑的歌曲,体验到了小娃娃快乐、开朗的情绪,培养每一位同学在生活中都能成为象他们一样,乐观、勇敢的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课时四《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西洋乐器的打击乐器——定音鼓、木琴、小军鼓、大鼓、三角铁、钹和铃鼓的音色、形状、及演奏方式。

2、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1、通过讨论和实践总结各种西洋打击乐器的特点。

2、探讨《雷鸣电闪波尔卡》中所用的几种手段(乐器音色、速度和力度)在描

绘情景和表达情绪上所起的作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打击乐器(大鼓、小军鼓、大钹、小钹、铃鼓、三角铁)。

教学过程:(课件见配套课件小学二)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演示文稿1)

1、导言:同学们,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教师呈现维也纳金色大厅的画面)是世界闻名的音乐殿堂,每年在那里举行的新年音乐会都是盛况空前,你们想去看看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观看一段精彩的演出。

(演示文稿2:播放《198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学生观看影片并简单谈一谈感受。学生发言:这首乐曲非常欢快,气氛很热烈……

3、导言:你认为在这段热烈欢快的音乐中,哪些乐器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

学生发言:大鼓、小军鼓、铃鼓、木琴……

4、师生交流:他们都属于哪一类乐器?(打击乐器)、同学们想和这些打击乐器交朋友吗?接下来的一段影片,请同学们边看边把

出现的打击乐器记下来,看谁记得最多?(播放《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三、认识西洋打击乐器

1、观看《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学生边看边记住都出现了哪些打击乐器?

2、师生交流:都出现了定音鼓、大鼓、钹、铃鼓、三角铁、小军鼓、木鱼、木

琴、响板、铜锣,并板书。

3、学生四人一组进行交流:这些打击乐器都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4、师生交流并总结:相同之处是……不同之处是……

四、学生试奏乐器,师生共同总结各种打击乐器的特点

1、导言:

今天我们主要认识七种常见的西洋打击乐器:有大鼓、小军鼓、铃鼓、定音鼓、钹、三角铁、木琴。

(演示文稿5)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几种常见的打击乐器,

谁想来为大家演奏一下?(每次请一位同学任选一种乐器演奏,演奏后并能简单的描述一下该乐器的声音特点。)

2、学生实践,师生交流;

3、将五种打击乐器分给五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并总结各种乐器的形状、演奏

方式、音色的特点。

4、小组汇报,师生交流总结大鼓、小军鼓、钹、铃鼓、三角铁的乐器特点。

(演示文稿6—10)

5、教师总结定音鼓和木琴的形状、演奏方式、音色的特点。

(演示文稿11、12)

五、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

1、导言:

通过刚才的实践与学习,相信同学们对西洋打击乐器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乐曲,这段乐曲的主奏乐器就是两件西洋打击乐器,请同学们欣赏后告诉老师,是哪两件西洋打击乐器?

这段乐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速度、力度、情绪、风格等方面)

2、学生初听《雷鸣电闪波尔卡》片段

3、师生交流回答问题:

(1)主奏乐器是定音鼓和钹。

(2)这首乐曲速度很快,力度很强,有着热烈欢快的情绪和气氛,表现了人们兴

高采烈纵情起舞的场景,这是一部舞曲风格的乐曲。

4、介绍作曲家小施特劳斯

导言:同学们,这种舞曲风格的乐曲叫波尔卡。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

一般为二拍子、三拍子,节奏活泼。由于乐曲从始至终贯穿着雷鸣电闪的声音所

以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雷鸣电闪波尔卡》。你们想知道作曲家是谁吗

?

他就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莱斯

5、学生初听《雷鸣电闪波尔卡》全曲

导言:下面我们就来完整的欣赏这首世界名曲。

这首乐曲分为三个部分,

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乐曲的曲式结构是怎样的

(1)学生初听

(雷鸣电闪波尔卡》全曲。

(2)师生交流得出结论:带有再现的三部曲A+B+A'。

6、学生分段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

出示幻灯片,教师边介绍边进行分段欣赏。

要求学生鉴赏A段、B段和A′段不同的音乐风格并表达出自己在听A段、B段和A′段时不同的感受。

教后记:音乐作为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愉悦和美感。本课主要培养同学们今后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美妙的音乐、积累它们,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课我们的国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在欣赏和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二:能用庄重坚定和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目标三:学会模拟鼓号队的演奏,并能用其中的几件打击乐器编配节奏型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伴奏活动。 教材分析与教法 (一)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是一首实行曲风格的歌曲,原名《义勇军实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田汉词,聂耳曲,作于1935年。随着影片的放映,这首歌在人民群众中激起强烈反响,很快传遍了全国。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曾多次演唱《义勇军实行曲》并灌制唱片,使这首歌的影响遍及全世界。1949年9月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12月被定为正式国歌。歌中那号角式的音调激越高昂,鼓舞人心,催人前进。层层推动的六个乐句一气呵成。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四度跳进、同音反复以及三连音的使用很有特色,使乐曲产生了很大的推动力。歌曲结尾连续三个上行四度音程构成的“前进”,音区虽低,却显得那么顽强有力,有如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坚定有力的壮阔步伐。 教学方法: 1.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在感性上积累了欣赏和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初步经验,所以,他们都认为自己会唱《国歌》了,其实学生仅仅凭听觉上的经验实行哼唱而已,往往学生在演唱《国歌》时,歌词唱不清楚、节奏不准确、情绪懒散等等。这些演唱中的问题在学校每周的升国旗、唱国歌活动中尤其明显。本课是学生首次正式地学唱《国歌》。所以老师能够开门见山地交待本课学习的主题——“我们的国歌”。 2.欣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用语言相互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播放《国歌》,老师请学生仔细欣赏,再谈谈听后的感受。 3.议论:了解国歌歌词及国歌的作者。请学生参考课本或根据自己平时了解到的信息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花絮,老师也联系当今日本政党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中国的丑行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国歌歌词,对学生实行爱国主义教育。 4.比较:用比较法学唱歌曲,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会唱国歌了,老师便能够先录下他们的声音,再与原音比较,让孩子们自己一句句找对错,找差别。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音乐教学目标与任务:除了歌曲的学习以外,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十个单元,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强调了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生活、音乐与人、音乐与动物的联系等等,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民族的、又有外国的,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景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每一单元内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或联系性,各单元之间又注意内容的衔接性或层递性。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本册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学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赏内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学生创作、表演、动手等活动,音乐论坛,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在“识谱”要求上,开始要求结合键盘位置认识音阶中的七个音,并试着填唱名、学唱字母谱和编创简单旋律;在打击乐的使用上,加大了为歌曲伴奏的力度;在掌握节奏和培养节奏感方面,以趣味化的谜语、游戏和活动等形式出现,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通俗,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401班何銮丽 2010年9月 第1课我们的国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在欣赏和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二:能用庄重坚定和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目标三:学会模拟鼓号队的演奏,并能用其中的几件打击乐器编配节奏型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伴奏活动。 教材分析与教法 (一)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田汉词,聂耳曲,作于1935年。随着影片的放映,这首歌在人民群众中激起强烈反响,很快传遍了全国。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曾多次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并灌制唱片,使这首歌的影响遍及全世界。1949年9月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12月被定为正式国歌。歌中那号角式的音调激越高昂,鼓舞人心,催人前进。层层推进的六个乐句一气呵成。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四度跳进、同音反复以及三连音的运用很有特色,使乐曲产生了很大的推动力。

歌曲结尾连续三个上行四度音程构成的“前进”,音区虽低,却显得那么顽强有力,有如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坚定有力的壮阔步伐。 教学方法: 1.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在感性上积累了欣赏和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初步经验,因此,他们都认为自己会唱《国歌》了,其实学生只是凭听觉上的经验进行哼唱而已,往往学生在演唱《国歌》时,歌词唱不清楚、节奏不准确、情绪懒散等等。这些演唱中的问题在学校每周的升国旗、唱国歌活动中尤其明显。本课是学生首次正式地学唱《国歌》。因此老师可以开门见山地交待本课学习的主题——“我们的国歌”。 2.欣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用语言相互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播放《国歌》,老师请学生仔细欣赏,再谈谈听后的感受。 3.议论:了解国歌歌词及国歌的作者。请学生参考课本或根据自己平时了解到的信息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花絮,老师也联系当今日本政党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中国的丑行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国歌歌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比较:用比较法学唱歌曲,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会唱国歌了,老师便可以先录下他们的声音,再与原音比较,让孩子们自己一句句找对错,找差距。 5.提高:《国歌》的难点是要唱准歌曲中的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重音记号,渐强记号。教学中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在歌曲的节奏、情绪上下功夫,唱出坚定勇敢的气势,唱出中国人的精神。 6.鉴赏:最后再次录音,并与开始的演唱录音进行比较,还可以请个别学生上台学做小指挥,指挥大家演唱。让孩子们享受演唱能力提高后带来的自信与成功,把《国歌》唱得更好。 (二)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习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九课教案

第九课:环球音乐探宝(二)——傲游大洋洲 一、教学内容 1、学唱《剪羊毛》 2、学唱《瓦尔森·马蒂尔德》 3、欣赏《毛利欢迎你》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民歌,了解大洋洲有代表性的音乐,能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 2、能用诙谐、欢乐的声音演唱《剪羊毛》 3、用优美的歌声学唱澳大利亚民歌《瓦尔森·马蒂尔德》 4、欣赏器乐合奏《剪羊毛》和澳大利亚民歌《瓦尔森·马蒂尔德》,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民歌的特点 5、欣赏毛利歌曲《毛利欢迎你》,了解新西兰的音乐文化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剪羊毛》和《瓦尔森·马蒂尔德》 难点:学习八分附点音符节奏和八分附点音符节奏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五、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剪羊毛》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谜语导入。 两脚弯弯细又长,一张嘴巴明晃晃, 不吃米面不吃菜,单吃布匹和纸张。 谜底(剪刀)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八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和节奏。 师:剪刀不仅可以剪东西,而且还可以剪出节奏,请看下面这些节奏,你会读吗?(ppt出示节奏) 师:小朋友真聪明,这么快就学会了小剪刀的节奏。 2、课题延伸(领略澳大利亚风景)师:今天老师要带着这把小剪刀到澳大利亚去领略异国风情,看看剪刀在那个国家还有什么重要的作用?播放ppt 师生讨论 3、进入主题——《剪羊毛》 师: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世界上绵羊最多的国家。因此剪羊毛就成了人们最主要的工作,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澳大利亚草原的美景来听听这首《剪羊毛》的旋律,想想这首歌带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聆听第一遍)(1)认识休止符 (2)学唱歌词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1、了解《国歌》、《歌唱祖国》创作的背景以及词曲作家,知道生活中运用《国歌》的场合以及相关礼节,在歌唱与聆听活动中激起民族自豪感。 2、通过游戏初步感受“上行”音阶。教学设想: 1、通过听老师讲述关于“国歌”的故事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为下面《国歌》学习奠定基础和情感的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国旗、国歌的真挚感情。 2、在游戏中初步感受“上行”音阶,使学生更容易了解旋律上行的知识。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组织教学在《国旗国旗真美丽》音乐中进教室。谈话导入: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国旗,而且都很美丽。今天老师就要考考大家对我们国家的国旗国歌了解多少? 1、中国的国旗是什么?中国的国歌是什么? 2、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国歌》呢?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二、感受“上行”音阶。导入:同学们真聪明,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现在老师就奖励你们做一个游戏。

1、戏规则: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个台阶,旁边出示( 5、1、3、5),教师按照顺序先弹奏出每一个音的音高,要求学生按照音高把这些音填到台阶上。 2、边唱边用手势感受音高行进方向。 3、教师小结“上行音阶” 三、聆听铜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师:很好!那在刚才大家提到的《国歌》中也有这种“上行”的音阶,老师请你们找找是哪些句子?学生听完后回答。 1、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 2、想一想:为什么作曲家在这里一定要运用上行手法? 3、老师用渐强的力度范唱一遍,上行时力度有什么变化?出示渐强记号 4、并唱一唱上行句“起来、起来、起来”直接感受歌曲意境。教师小结作者作曲意图。 5、师:那你们知道国歌的作者是谁吗?谁作词?谁作曲? 6、你们唱过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歌曲吗?请举例并唱几句。 四、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以讲故事的方式简单介绍《国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师:《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此歌作于1935年,是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受敌人迫害即将离国,在去日本前写成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

四年级上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向往北京 教学内容 一、聆听:童声合唱《北京童谣》,马头琴独奏《草原连着北京》二、唱歌:《白鹤啊,请借一借你的翅膀》《北京的路》三、创编:编节奏 四、音乐知识与相关文化:合唱马头琴 教学目标 一.在了解北京相关文化的基础上,用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北京的路》和《白鹤呀,请借一借你的翅膀》,表达对祖国北京的热爱。二.聆听童声合唱《北京童谣》,马头琴独奏《草原连着北京》,能随着音乐律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乐)曲的情绪。 三.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了解"合唱"的相关知识,体会"合唱"这一演唱形式带给人们的美的感受。 四.在创编节奏的实践中学会互相配合,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材分析 "游北京"是一首编创的歌谣,分为三段,共12句。歌谣描绘了被禁的美丽景色、风味小吃、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通过有节奏的诵读歌谣,让学生更热爱北京。《白鹤呀,请借一借你的翅膀》是一首以藏族民间音调为素材写成的单乐段歌曲。其曲调热情、纯朴、优美抒情,并间有舞蹈性和歌唱性的特点,充分表现了藏族同胞对祖国首都的向往和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学唱歌曲《北京的路》和《白鹤呀,请借一借你的翅膀》,体味音乐做描述的京韵文化,表达对祖国北京的热爱。 二、通过欣赏童声合唱《北京童谣》及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了解"合唱"的相关知识,体会"合唱"这一演唱形式带给人们的美的感受。教学准备电脑.课件,琴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发声练习 三、谈谈北京,激发情感 1、请去过北京的同学谈谈在北京的见闻或者介绍一下北京的名胜古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看课件,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特色小吃、现代建筑。 3、跟着老师读一读儿歌《游北京》,加上快板打节奏。 4、请学生当小导游,上台表演《游北京》 5、布置作业:要求课下邀请好朋友一起合作练习快板表演《游北京》,要背词,加动作。 四、歌曲教学,体验情感。 1、师:从刚才看的图片中我们了解到北京现在的交通非常的便利,道路四通八达,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歌曲《北京的路》。 2、欣赏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3、复习切分音节奏,用笔画出歌曲中的切分音节奏型,并唱一唱。 4、视唱歌谱,介绍前倚音的知识,并唱一唱歌曲中有前倚音的旋律。 5、师生接龙按节奏朗读歌词。 6、学唱第一段歌词,注意纠正学生已唱错的地方。 7、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 8、听琴练唱第二段。 五、歌曲处理 复听范唱,听听这些小朋友是用什么样的歌声来演唱的? 学生回答,讨论总结出歌声应轻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1课歌唱祖国 第一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内容: 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聆听《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 1、了解《国歌》、《歌唱祖国》创作的背景以及词曲作家,知道生活中运用《国歌》的场合以及相关礼节,在歌唱与聆听活动中激起民族自豪感。 2、通过游戏初步感受“上行”音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谈话导入: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国旗,而且都很美丽。今天老师就要考考大家对我们国家的国旗国歌了解多少? 1、中国的国旗是什么?中国的国歌是什么? 2、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国歌》呢? 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二、感受“上行”音阶。 导入: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1、游戏规则: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个台阶,旁边出示(5、1、3、5),教师按照顺序先弹奏出每一个音的音高,要求学生按照音高把这些音填到台阶上。 2、边唱边用手势感受音高行进方向。 3、教师小结“上行音阶” 三、聆听铜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师:很好!那在刚才大家提到的《国歌》中也有这种“上行”的音阶,老师请你们找找是哪些句子? 学生听完后回答。 1、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 2、想一想:为什么作曲家在这里一定要运用上行手法? 3、老师用渐强的力度范唱一遍,上行时力度有什么变化?出示渐强记号 4、唱一唱上行句“起来、起来、起来”直接感受歌曲意境。教师小结作者作曲意图。 5、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以讲故事的方式简单介绍《国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师:《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此歌作于1935年,是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受敌人迫害即将离国,在去日本前写成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歌谱完成寄回。这首歌在影片中一唱出,立即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 四、聆听《歌唱祖国》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再次体会到《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起来!起来!”,这呼声不仅是前辈昨天战斗的号角,也是今天我们每个同学身负重任走向未来、建设祖国的进军号。让我们歌唱祖国,祝福祖国吧。 第二课时《采一束鲜花》 教学内容: 演唱《采一束鲜花》 教学目标: 1、围绕本单元“妈妈的爱”主题,增强学生对妈妈的情感,认识妈妈无私的爱是天底下最博大的爱。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全册)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水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连贯的气息和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采菱》,体验江南水乡音乐的细腻与柔美,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 2、聆听《采茶舞曲》,感受江南采茶姑娘采茶时的忙碌,欢欣的情景,及愉快的心情。 3、通过聆听感受“水乡”的美,体验音乐与民族的关系,激起对家乡的热 爱之情。 4、能用口风琴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感受口风琴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在江南音乐、江南丝竹中安静地进教室。 2、口风琴节奏模仿练习,为解决难点XXX XXX X.X 作铺垫。 二、聆听《采茶舞曲》 1、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去看看、听听。 < 1> 谁到过杭州游玩? <2> 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吗? <3> 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听听、唱唱)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由越剧曲调改编而成的歌曲《采茶舞曲》 3、聆听《采茶舞曲》 <1>你听到过这种曲调的风格吗? <2>随着歌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听出了这首歌的演唱形式了吗? 4、复听《采茶舞曲》,用动作表现歌曲,学习简单的采茶动作。 加复听《采茶舞曲》,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创编歌曲最后造型。 三、学唱歌曲《采菱》 1、让我们继续游览在江南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看我们来到了哪里?聆听《采菱》。 2、介绍菱角(多媒体演示)

3、聆听《采菱》,律动(划船动作) <1>歌曲的情绪特点? 4、学唱歌词:跟琴轻唱——找出难点——难点练唱 5、学唱歌谱:跟琴轻唱——找出难点——难点练唱(口风琴辅助练奏) 6、有情绪地演唱。 7、用打击乐器创编节奏、口风琴练奏,为歌曲《采菱》伴奏。 <1>分小组创编,谱例记录,打击乐器表现,口风琴练奏,教师指导。 <2>小组展示,为歌曲伴奏。 <3>合奏展示,为歌曲伴奏,使歌曲推向高潮。 小结:江南是个美丽的地方,我们为生在江南而自豪,让我们一起热爱江南,热爱家乡,建设我们的家乡吧! 第一课水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甜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柳树姑娘》,唱出水乡柳树的柔美。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3、聆听《洪湖水,浪打浪》,简要介绍歌曲的由来和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学唱歌曲 1、谈话歌曲导入:大家都看到过柳树吧!你看到过的柳树是怎样的呢?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形象和情绪。 加小结:这首歌曲的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条比作姑娘,柳条就是她长长的辫子,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这样的风景你能想像吗? 3、复听歌曲,设问: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 4、再听录音范唱,学唱歌词,讲解附点四分音符。 <1>这样的节奏“X.x ”我们唱过,你能举出唱过的歌名吗? <2>“ X.”这个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它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就多了一附点,为了强调这点,所以在名称上把附点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12-02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担任了四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学生基础薄弱,这个阶段我会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识的衔接工作。我会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帮助学生自己熟练的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 除了歌曲的学习以外,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强调了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生活、音乐与人、音乐与动物的联系等等,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民族的、又有外国的,把音乐置身于大

文化背景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每一单元内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或联系性,各单元之间又注意内容的衔接性或层递性。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本册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学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赏内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学生创作、表演、动手等活动,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在"识谱"要求上,开始要求结合键盘位置认识音阶中的七个音,并试着填唱名、学唱字母谱和编创简单旋律;在打击乐的使用上,加大了为歌曲伴奏的力度;在掌握节奏和培养节奏感方面,以趣味化的谜语、游戏和活动等形式出现,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通俗,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五、教学分析: 1、唱歌是学习一些适合学生演唱的中外优秀歌曲。注重学生用力度、速度的变化手段表现歌曲情感,能够独立、自信地唱歌。 2、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3、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融入音乐实践中去学习。避免单纯而枯燥的讲授,要从感性入手,深入浅出,逐步提高。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三课教案

第3课学唱两首秋天的歌 一、教学目标: 1、从语言入手,感受、把握切分节奏的节拍重音,掌握切分节奏的读法。 2、学唱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土风舞》和《红叶》,了解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的关系,能用歌声表达歌曲的不同情绪与美感。 3、欣赏小提琴协奏曲《秋》的第三乐章,熟悉音乐主题。 4、跟随老师的歌声或琴声,用击拍的方式识读《我和你》的乐谱。 二、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红叶》、《土风舞》。 2、学会二声部合唱《红叶》。 3、比较两首歌曲的不同之处。 4、识读《我和你》乐谱。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新的节奏型“X X X”。 2、能用歌声表达不同情绪的歌曲。 3、熟记《秋》的音乐主题。 4、熟读《我和你》的乐谱。 四、课时安排:4课时

五、课前准备:收集与秋天有关的素材如:树叶、果实、图片等。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红叶》。 二、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复习《秋天》引出学习《红叶》这首歌。 (三)新课教学。 1、听伴奏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 2、划分乐句并大致明白演唱的内容。 3、朗读歌词,感受:“秋风、夕阳、枫树、红叶、山坡、河流”这一美丽的画卷,体会美的意境。 4、跟琴轻轻哼唱歌曲。 5、说说自己演唱此曲后的感受。 6、用优美、动听的歌声演唱,充分表现秋天美的意境。 7、分男女组进行演唱感受不同音色之美。 8、第二声部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唱与不唱,要以“情”感染学生,以“美”引领学生走进音乐。 9、试一试演唱歌谱,充分感受歌曲旋律之美。

(四)拓展。 用优美的动作为歌曲伴舞。 1、分组根据歌曲的情绪、内容创编动作。 2、汇报表演。 3、师生评价。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土风舞》 二、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伴着快乐的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红叶》。 要求: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导入新课。 1、忆与秋天有关的歌曲内容。 2、出示歌谱《土风舞》。 (四)学唱新歌。 1、听一听。 初步聆听《土风舞》。(感受歌曲的情绪)(1)它描写了秋天哪方面的内容?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

课题:水乡 教学目标 1.这是一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一种特定的环境——水乡,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情地讴歌水乡,热爱我们的家乡.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3.发挥集体思维合作,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 4.掌握竖笛的吹奏姿势。 第一课时 1-1 一、聆听《采茶舞曲》 1.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 设问:(1)谁到过杭州游玩?(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 2.欣赏:《采茶舞曲》设问(1)你听到这种曲调的风格吗?(2)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3)这首歌曲是由哪一个声部演唱的? 3.学习采茶时手的基本动作:左采、右采、上采、下采。 4.复听《采茶舞曲》:按节奏配上手的动作,并随录音哼唱《采茶舞曲》。 5.再次复听,要求学生用即兴舞蹈动作表演《采茶舞曲》,用自己的舞姿表现茶农采茶时的欢乐情绪。 6.小结:水乡的另一景色。 二、表演《采菱》1.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 2.教师范唱歌曲。 3.教师范唱歌谱 4. 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听唱、学唱曲调。通过划船的动作去学习,很自然的唱好。 5、伴奏的加入要求:(1)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2)选择打击乐器;(3)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 6.小结:水乡一景。 第二课时 1-2 一、表演《柳树姑娘》 1.歌名直接切入为导入:柳树的枝条,像什么?这首歌曲的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树比作姑娘,枝条就是她长长的辫子,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这样的风景你能想像吗?这样环境美不美? 2.聆听录音范唱。设问: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 3.讲解附点四分音符:(1)这样的节奏我们唱过,你能举出唱过的歌名吗?(2)这个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它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就多了一附点,为了强调这附点,所以在名称上把附点放在前面称附点四分音符。我们学一下模仿蝉的叫声“知.了”所以蝉又名“知了”。“知了”的鸣叫就是带附点的。 4.再听录音范唱,大家看着歌谱轻轻跟唱曲调。 5.先学唱第一声部的前8小节曲调。 (1)设问:这8小节的曲调的节奏有一个规律你发现了吗?(2)我们一齐拍打一下它的节奏。(3)慢速度地把音符唱着试试。 6.请自学后8小节。 7.完整把第一声部曲调唱好。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时唱歌《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内容: 唱歌《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够选择适合的打击乐器,并设计节奏,为歌曲伴奏。 3、认识F大调和降记号、还原记号。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师生问好 2、练声 二、新授课 1、老师不放歌曲范唱录音并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 2、学生即兴创编动作,随音乐表演。 3、学生再次聆听歌曲,老师提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4、学唱第一乐段 (1)老师范唱第一乐段,并提问: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 (2)老师分句教唱四个乐句的歌谱,注意音准。 (3)老师弹琴,学生用“lu”演唱这四个乐句,注意演唱姿势、声音位置。 (4)老师弹琴,学生试着演唱这个乐段的第一段歌词。 (5)老师提问: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音色、情绪演唱才能表现出赶海小姑娘的愉快心情? (6)学生随伴奏用稍快的速度、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个乐段的第一段歌词。 5、学唱第二乐段 (1)老师范唱第二乐段,并提问: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它的情绪和第一乐段有区别吗? (2)老师分句教唱三个乐句的歌谱,注意音准。 (3)老师提问:请同学们找一找,第二乐段的歌谱中有哪些特殊的节奏型? (4)老师提问: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对歌曲的情绪表现有什么作用? (5)老师弹琴,学生用“lu”演唱第二乐段,注意唱准特殊的节奏型。 (6)学生手打节拍,口读节奏。 (7)老师弹琴,学生试着演唱这个乐段的第一段歌词,注意节奏准确,咬字清晰。 (8)老师提问:这个乐段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 (9)学生随伴奏演唱第二乐段第一段歌词,注意第一、二乐句要用连贯的声音演唱,唱准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第三乐句要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6、学唱结束句 (1)老师范唱结束句,提问:结束句的节奏与前两个乐段的节奏有什么不同?

最新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一课水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连贯的气息和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采菱》,体验江南水乡音乐的细腻与柔美,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 2、聆听《采茶舞曲》,感受江南采茶姑娘采茶时的忙碌,欢欣的情景,及愉快的心情。 3、通过聆听感受“水乡”的美,体验音乐与民族的关系,激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能用口风琴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感受口风琴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在江南音乐、江南丝竹中安静地进教室。 2、口风琴节奏模仿练习,为解决难点XXX XXX X.X 作铺垫。 二、聆听《采茶舞曲》 1、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去看看、听听。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5

< 1> 谁到过杭州游玩? < 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吗? < 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听听、唱唱)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由越剧曲调改编而成的歌曲《采茶舞曲》 3、聆听《采茶舞曲》 <1>你听到过这种曲调的风格吗? <2>随着歌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听出了这首歌的演唱形式了吗? 4、复听《采茶舞曲》,用动作表现歌曲,学习简单的采茶动作。 5、复听《采茶舞曲》,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创编歌曲最后造型。 三、学唱歌曲《采菱》 1、让我们继续游览在江南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看我们来到了哪里?聆听《采菱》。 2、介绍菱角(多媒体演示) 3、聆听《采菱》,律动(划船动作) 4、学唱歌词:跟多媒体轻唱——找出难点——难点练唱 5、学唱歌谱:跟多媒体轻唱——找出难点——难点练唱 6、有情绪地演唱。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5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401班何銮丽 2010年9月

第1课我们的国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在欣赏和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二:能用庄重坚定和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目标三:学会模拟鼓号队的演奏,并能用其中的几件打击乐器编配节奏型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伴奏活动。 教材分析与教法 (一)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田汉词,聂耳曲,作于1935年。随着影片的放映,这首歌在人民群众中激起强烈反响,很快传遍了全国。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曾多次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并灌制唱片,使这首歌的影响遍及全世界。1949年9月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12月被定为正式国歌。歌中那号角式的音调激越高昂,鼓舞人心,催人前进。层层推进的六个乐句一气呵成。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四度跳进、同音反复以及三连音的运用很有特色,使乐曲产生了很大的推动力。歌曲结尾连续三个上行四度音程构成的“前进”,音区虽低,却显得那么顽强有力,有如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坚定有力的壮阔步伐。 教学方法: 1.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在感性上积累了欣赏和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初步经验,因此,他们都认为自己会唱《国歌》了,其实学生只是凭听觉上的经验进行哼唱而已,往往学生在演唱《国歌》时,歌词唱不清楚、节奏不准确、情绪懒散等等。这些演唱中的问题在学校每周的升国旗、唱国歌活动中尤其明显。本课是学生首次正式地学唱《国歌》。因此老师可以开门见山地交待本课学习的主题——“我们的国歌”。 2.欣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用语言相互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播放《国歌》,老师请学生仔细欣赏,再谈谈听后的感受。 3.议论:了解国歌歌词及国歌的作者。请学生参考课本或根据自己平时了解到的信息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花絮,老师也联系当今日本政党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中国的丑行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国歌歌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比较:用比较法学唱歌曲,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会唱国歌了,老师便可以先录下他们的声音,再与原音比较,让孩子们自己一句句找对错,找差距。 5.提高:《国歌》的难点是要唱准歌曲中的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重音记号,渐强记号。教学中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在歌曲的节奏、情绪上下功夫,唱出坚定勇敢的气势,唱出中国人的精神。 6.鉴赏:最后再次录音,并与开始的演唱录音进行比较,还可以请个别学生上台学做

苏教版四年级上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五彩民歌风 :1、听:《花儿与少年》《月光下的凤尾竹》 2、唱:《我的祖家是歌乡》、《跳柴歌》歌表演律动 3、竖笛:《阿西里西》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乐句连接的练习,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流动与终 2、能准确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的乐谱和歌词; 3、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发声练习 1=C 2/4 5 3 ∣4 2 ∣1 2∣ 3 4∣ 5 3∣ 4 2 ∣1 —∣ Ni no ni no ni no ni 二、乐句连接 1、认唱旋律短句 1)请学生打好拍子,注意附点音符的节奏。 2)自己练唱,想一想如何连接比较好听。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唱。 3)把排列好的乐句来唱一唱。 三、欣赏《花儿与少年》 《花儿与少年》(民乐合奏)由作曲家吕冰(1930—)创作于 1956 年,系根据青海传统歌舞《四季调》改编而成。《四季调》又名《四季歌》,流传于青海地区。写的是姑娘与阿哥去踏青及谈情的故事。语言生动,旋律优美而欢快,给人以美的享受。全曲为 ABA 三段

式结构。A 段的旋律欢快活泼,二四拍,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交织而成;B 段与 A 段形成对比,旋律优美抒情,三四拍;第三段再现第一段的旋律。 欣赏多种表现形式的《花儿与少年》,学生感受歌曲中二拍子三拍子的变化,体会其变化带来的韵律感,为给去分段,并随着歌曲中的旋律片段唱一唱,尝试用歌声和动作表现出来。 四、新授课 (一)、情境创设 1、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喜欢听什么样的歌呢?今天老师见到你们特别高兴,所以我们来听两首欢快活泼的歌,好吗? 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播放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 学生通过对比聆听歌曲片断,听后交流感受。(歌曲的情绪、流传地域等) 2、导入:中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繁衍生息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我们去过美丽的新疆,也到过古老而神秘的“世界屋脊”——西藏,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到祖国的东南沿海去看看,去领略那里特有的椰风海韵,我们的第一站便是--台湾。 (二)、感受体验 1、欣赏:在背景《我的祖家是歌乡》音乐声中,欣赏台湾风光。 2、师:我们刚才听的两首歌曲都是高山族的民歌,高山族主要都集中在台湾。你们知道高山族有什么特点吗? 3、欣赏:高山族舞蹈《杵舞》 (三)、唱歌表现 1、范唱 师:高山族人民是能歌善舞的,他们有首歌名字就叫《我的祖家是歌乡》,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来把这首歌曲唱下。欣赏歌曲回答问题: (1)、该歌曲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2)、音乐的情绪如何? 再次欣赏歌曲,思考:怎样才能把歌曲唱的更好听? 2、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3、视唱曲谱。 师:曲谱作为音乐的一种技能,我们还是要学习的,虽然我们现在是会了再唱曲谱,但是,你学会唱曲谱后,没有老师你也能学会新歌。 (四)、高山族的民歌主要有四类。其一为劳动歌。它产生于(其中也有一部分用于)农耕、狩猎、捕鱼等生产活动。其二为生活歌。它包括了情歌、舞歌、酒歌和儿歌等。其三为仪式

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丰收欢乐而归第一时 教学内容:歌曲《赶海的小姑娘》教学目标:会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来说说他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同学分别说出对大海的印象:海水蓝蓝的咸咸的,海风吹在脸上的感觉很凉爽。 2、看来同学们和大海已经是老朋友了,那同学们再来说说大海边有什么呢? 同学:大海边有沙滩、有贝壳、还有礁石……师:那今天我要给同学们上的音乐跟什么有关呢对了,首先我把这歌曲唱一遍,同学们仔细听了,等下我要提问的。 二、教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师范唱《赶海的小姑娘》歌曲一遍,同学们喜欢听这歌曲吗那好,今天我们就认真的学,你们学会了。

会比老师还唱得好呢!、分乐句教唱歌曲一遍。 2、用琴声伴奏较唱歌曲两遍。 3、重点讲解休止符和延音的唱法。 三、同学和老师一起把《赶海的小姑娘》完整地演唱两遍。 结束新。 教学反思:学生学会唱本首歌曲,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第二时 教学内容:表演《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能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几个舞蹈动作,并为同学们表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 教师:上节我们学会演唱了《赶海的小姑娘》这支歌曲,今天这节我们要来给这歌编舞蹈。二、舞蹈教学、老师完整地示范一遍舞蹈,引起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2、教师请个别学生到前面来模仿和创编舞蹈基本动作。 3、教师分乐句教学三、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第三时 教学内容:欣赏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教学目标:

、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感。教学过程: 、第一遍欣赏乐曲《丰收快乐而归》。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绪这种情绪是什么音乐要素造成的? 2、教师介绍乐曲。这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丰收快乐而归》,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满载丰收快乐而归的情景。乐曲有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情绪是不同的,引导学生第二遍欣赏,分辨三个不同的情绪所引发的不同联想。 3、根据条,教师可播放电影《海霞》的片段,补充欣赏电影插曲《织鱼网》,增加学生对大海边渔民劳动生活的感性认识。 4、分段欣赏:能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开始是什么乐器领奏的? 中间乐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 、开一个音乐发布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写一段短文、画一幅音乐情景图、演唱或演奏第三段乐段的主旋律等。 教学反思: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能感受

四年级音乐上教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进度计划

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1、通过标准而有感情的演唱和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体会国歌的情绪,理解国歌的来历,了解词曲作者。 3、熟悉弱起和三连音。 重点与难点: 1、重点:有表情地演唱和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难点 (1)弱起和三连音。 (2)理解、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背景和意义。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学。 1、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师生谈话:你听到了什么? 2、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理解。 3、了解词曲作者,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背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铿锵激昂的国歌。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读歌词。 (3)教师指导学生随伴奏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注意启发学生对演唱的效果进行评价。(小声哼唱) (4)学生探究:歌曲速度、节奏、节拍、旋律等音乐表现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5)引导学生随伴奏听好前奏,准确地把握弱起起唱,唱准三连音,有表情地唱熟歌曲的曲谱和歌词。 (6)引导学生随伴奏唱,并唱准三连音节奏。 (7)反馈与评价:学生采用竞赛的方式,看谁能很快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谱和歌词准确地背唱下来,师生共同评价。 三、拓展。 1、在哪些场合你还会看到升国旗唱国歌的情景? 2、每当学校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同学们唱起雄壮的国歌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3、那么五星红旗为什么是红色的,五颗星代表什么呢? 四、小结: 我们要时刻铭记这些革命先辈,是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新生活。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自豪地齐唱国歌。 二、学唱歌曲《土风舞》 教学目标:

新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1课歌唱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国歌》、《歌唱祖国》创作的背景以及词曲作家,知道生活中运用《国歌》的场合以及相关礼节,在歌唱与聆听活动中激起民族自豪感。 2、通过游戏初步感受“上行”音阶。 教学设想: 1、通过听老师讲述关于“国歌”的故事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为下面《国歌》学习奠定基础和情感的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国旗、国歌的真挚感情。 2、在游戏中初步感受“上行”音阶,使学生更容易了解旋律上行的知识。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组织教学 在《国旗国旗真美丽》音乐中进教室。 谈话导入: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国旗,而且都很美丽。今天老师就要考考大家对我们国家的国旗国歌了解多少? 1、中国的国旗是什么?中国的国歌是什么? 2、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国歌》呢?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二、感受“上行”音阶。 导入:同学们真聪明,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现在老师就奖励你们做一个游戏。 1、戏规则: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个台阶,旁边出示(5、1、3、5),教师按照顺序先弹奏出每一个音的音高,要求学生按照音高把这些音填到台阶上。 2、边唱边用手势感受音高行进方向。 3、教师小结“上行音阶” 三、聆听铜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师:很好!那在刚才大家提到的《国歌》中也有这种“上行”的音阶,老师请你们找找是哪些句子? 学生听完后回答。

1、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 2、想一想:为什么作曲家在这里一定要运用上行手法? 3、老师用渐强的力度范唱一遍,上行时力度有什么变化?出示渐强记号 4、并唱一唱上行句“起来、起来、起来”直接感受歌曲意境。教师小结作者作曲意图。 5、师:那你们知道国歌的作者是谁吗?谁作词?谁作 曲? 6、你们唱过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歌曲吗?请举例并唱几句。 四、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以讲故事的方式简单介绍《国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师:《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此歌作于1935年,是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受敌人迫害即将离国,在去日本前写成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歌谱完成寄回。这首歌在影片中一唱出,立即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 2、聆听国歌的其他三种形式:独唱、齐唱、刘翔在领奖台上的版本(在线观看) 师:好,同学生了解了国歌的背景,下面我们来听听不同版本的国歌,并谈谈当国歌响起时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观看、畅所欲言。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再次体会到《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起来!起来!”,这呼声不仅是前辈昨天战斗的号角,也是今天我们每个同学身负重任走向未来、建设祖国的进军号。让我们歌唱祖国,祝福祖国吧。 在《歌唱祖国》的歌曲中结束。 《采一束鲜花》 教学目标:1、围绕本单元“妈妈的爱”主题,增强学生对妈妈的情感,认识妈妈无私的爱是天底下最博大的爱。 2、通过聆听及演唱,感受力度记号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 3、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