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神经元凋亡与抑郁症_张园

合集下载

大脑海马体功能和抑郁症之间的复杂关系

大脑海马体功能和抑郁症之间的复杂关系

大脑海马体功能和抑郁症之间的复杂关系大脑是人类身体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其中海马体是大脑中一个重要的结构。

多年的研究表明,海马体与抑郁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大脑海马体与抑郁症的关系,具体介绍其功能以及抑郁症对其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海马体的功能。

海马体位于大脑内侧颞叶中,形状像一个海马的尾巴,因此得名。

它在我们的记忆和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马体负责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同时也参与了空间导航和情绪调控。

海马体与其他大脑区域之间通过神经网络进行连接,这些连接极为复杂,不仅与情绪调控相关的大脑区域有联系,还与记忆、学习、认知等多个方面密切相关。

然而,抑郁症对大脑海马体功能产生了显著影响。

很多科学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往往会出现海马体体积的变化。

具体而言,抑郁症患者的海马体体积往往会减小。

这是因为抑郁症导致了海马体神经细胞的死亡和功能受损,从而导致海马体体积的减小。

研究者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发现,抑郁症患者的海马体体积普遍比健康人群要小,尤其是患病时间较长的抑郁症患者。

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理解抑郁症的病理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除了体积的变化外,海马体功能也受到了抑郁症的影响。

抑郁症患者的海马体在记忆和学习方面表现出明显异常。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在记忆和学习任务中的表现明显不如健康人群。

这说明抑郁症对海马体功能造成了损伤,进而影响了人们的认知和学习能力。

此外,抑郁症还会导致怀旧记忆的过度放大,即将过去消极的记忆过度放大而忽视了积极的记忆,这一现象可能与海马体的异常活动有关。

那么,抑郁症如何影响海马体的功能与体积呢?目前的研究尚未完全解开这个谜团,但有几个机制被认为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一种解释是,慢性应激与抑郁症患者海马体体积减小之间存在关联。

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精神创伤可能导致海马体神经细胞的死亡和功能损害,进而引发抑郁症。

此外,炎症反应也可能与抑郁症患者海马体的异常有关。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血浆和脑脊液中炎症因子的水平明显升高,而炎症因子可能对海马体功能和体积产生不良影响。

海马神经元再生与抑郁症

海马神经元再生与抑郁症

受体, 来 降低糖皮 质激 素水平 , 此 外研究 者发 现增加 小 鼠糖
皮质激 素受 体 , 将会 阻碍 下丘 脑一 垂体 一 肾上腺 轴反 馈 , 小 鼠海 马神经元再 生减少 , 临床 上表 现为抑郁 。 1 . 2 . 3 抗 抑郁药物对神经再生 的影响 在抑 郁症 的治 疗中, 抗抑 郁 药 物 可影 响 海 马神 经 元 再 生标 记 物 的表 达 。 Ma l b e r g 等研究发现 , 慢性 抗抑 郁治 疗 可促进 大 鼠海 马齿状 回细胞 的增 殖 , 部分 可高达 5 0 %, 而这 些新 生细胞大 部分将

介 导神经再生 , 糖 皮质 激素基 本存 在于 机体 的每个组 织 中 , 参 与维持 机 体 稳 态。研 究 者应 用 糖 皮 质激 素 受 体 拮 抗 剂
C 1 0 8 2 9 7处理 慢性 应 激小 鼠 , 发 现 可 阻碍 其 神 经再 生 的 减 少 ’ 。研究表 明 , 可通过刺激海 马及垂体 前叶糖 皮质激 素
回颗粒下层及侧 脑室室管膜下 区( S G Z及 S V Z ) , 神 经元可持
续再生 , 其影响 因素较 多 , 如应 激等 。本 文就 海 马神经 元再 生、 影响因素及其在 抑郁 症治 疗 中的作用 综述 如下 , 旨在为 临床抑郁症 的治疗 提供一定 的参考 。
1 海 马 神 经 元 再 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 0 1 6年 1 1 月
第3 3卷
第1 1期
文章编号 : 1 0 0 3 - 2 7 5 4 ( 2 0 1 6 ) 1 1 - 1 0 4 3 - 0 2

中图分类号 : 1 1 7 4 9 . 4

芥 芥 恭 带

海马对酒精引起的记忆障碍、应激诱导的抑郁以及疲劳症状的改善作用

海马对酒精引起的记忆障碍、应激诱导的抑郁以及疲劳症状的改善作用

海马对酒精引起的记忆障碍、应激诱导的抑郁以及疲劳症状的改善作用摘要线纹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是一味名贵中药材,现代研究发现其具有抗疲劳、抗衰老,增强学习记忆等多种功能。

而现代社会酗酒和抑郁症高发,并随之伴有记忆损伤以及身体疲劳,均已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但是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

因此本论文探究了海洋中药—线纹海马在以上疾病动物模型中的治疗和改善作用,为线纹海马营养保健、药用价值的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为探究海马对于记忆的改善作用,本研究利用跳台实验检测小鼠记忆能力。

实验方法:将小鼠为4组,正常组与乙醇组喂食普通饲料,另外2组分别喂食含有质量分数为0.22%的雌、雄海马饲料,共喂食6周。

6周后,用30%的乙醇对小鼠灌胃,进行记忆障碍造模。

在跳台实验中,记录小鼠跳下平台的潜伏期与错误次数,以此检验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跳台实验结束24 h后,牺牲小鼠,保留脑组织,检测脑内AChE和ChAT活性。

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跳下平台的潜伏期显著下降(P<0.01),错误次数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喂食雄海马的小鼠跳下平台的潜伏期显著升高(P<0.05),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0.05),脑组织中的AChE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喂食雌海马的小鼠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

为探究海马对于抑郁症的改善作用,本研究利用慢性应激制造斑马鱼抑郁样行为模型,利用新鱼缸潜水实验检测其抑郁样行为。

实验方法:斑马鱼共分4组,对照组、应激组、应激+0.044%海马组以及应激+0.22%海马组。

应激造模后,记录新鱼缸潜水实验中,斑马鱼的顶部转移次数、顶部用时、冻结次数、冻结时间以及从鱼缸底部到跨越鱼缸中线的潜伏期。

实验结束后,牺牲斑马鱼,保存样品。

检测斑马鱼的皮质醇、IFN-γ以及IL-6含量,同时利用高效液相检测组织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

实验结果:应激能显著降低斑马鱼的顶部转移次数和顶部用时,同时延长其潜伏期,而0.044%海马能有效逆转这些变化。

CUMS诱导的抑郁症对小鼠海马神经元及炎症相关通路的影响

CUMS诱导的抑郁症对小鼠海马神经元及炎症相关通路的影响

CUMS诱导的抑郁症对小鼠海马神经元及炎症相关通路的影响许哲;孙晓楠;自明【期刊名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年(卷),期】2024(36)2【摘要】为探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MS)诱导的抑郁症对小鼠海马神经元及炎症相关通路的影响。

试验选取12只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平均分为2组(n=6):对照组、CUMS组,建立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

试验对2组小鼠进行糖水偏好试验、强迫游泳试验;采用尼氏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变化;采用Western blot、qRT-PCR对小鼠海马区相关炎症因子(TNF-α、IL-1β、iNOS、IL-6)表达量进行检测。

与对照组相比,CUMS组小鼠糖水偏好指数降低,但在水中静止时间增加;CUMS组小鼠海马区CA1、CA3及DG区尼氏染色阳性细胞数量显著下降,海马区炎症因子(TNF-α、IL-1β、iNOS、IL-6)蛋白表达量及m RNA表达量显著增加。

CUMS诱导的抑郁症会导致小鼠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并促进神经炎症的发生。

【总页数】7页(P44-49)【作者】许哲;孙晓楠;自明【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体育教研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8【相关文献】1.有氧运动通过TLR4/miR-223/NLRP3信号通路轴介导CUMS抑郁\r小鼠海马炎症反应2.有氧运动诱导Bcl-2-caspase-3/PARP信号通路干预CUMS抑郁小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3.有氧运动干预CUMS小鼠海马神经炎症及改善NF-κB、TNF-α/IDO/5-HT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研究4.CUMS结合CRS对抑郁症小鼠海马神经胶质细胞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5.CUMS对焦虑小鼠海马与前额叶皮层锥体神经元兴奋/抑制平衡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及潜在机制研究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及潜在机制研究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及潜在机制研究目的研究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采用高脂灌胃联合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和DD模型组,另取正常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抑郁症模型组,抑郁症模型组和DD模型组继续给予28 d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

造模结束后,采用Open-field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行为活动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p-JNK、Bax、Bcl-2、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

结果Open-field实验结果显示,各模型组大鼠自主活动能力显著下降,其中DD模型组大鼠较糖尿病模型组明显下降;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各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其中DD模型组大鼠较糖尿病模型组明显延长;HE染色结果显示,DD模型组大鼠海马损伤最为严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模型组大鼠较空白对照组p-JNK、Bax、Caspase8、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Bcl-2表达显著降低,其中DD模型组差异更显著。

结论基于糖尿病,DD引起海马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JNK、Bax、Bcl-2、Caspase8、Caspase3等异常表达相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hippocampal neuronal apoptosis in ra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depression (DD);To explore its potential molecular mechanisms. Methods High-fat fed combined with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STZ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models of diabetic rats,and then the models were divided into diabetes group and DD group after modeling successfully. Normal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depression group. Chronic unforeseeable stress was continuously given to depression group and DD group. Open-field test and Morris water maz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behavior activity of rats in each group;HE staining was used to detect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hippocampus of rats;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isclose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p-JNK,Bax,Bcl-2,Caspase8,and Caspase3. Results Open-field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dependent activity of rat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each model group,which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DD group;Morris water maze results showed longer escape latency in model rats,which increased obviously in DD group;HE staining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damage of hippocampus was the most severe in DD rats. Western blot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normal group,the expressions of apoptosis protein of p-JNK,Bax,Caspase8,and Caspase3 in each model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Bcl-2 expressio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among which the difference in the DD group was the most obvious. Conclusion Hippocampal neuronal apoptosis caused by DD is based on diabetes,which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abnormal expressions of p-JNK,Bax,Bcl-2,Caspase8,and Caspase3.Key words:diabetes mellitus;depression;diabetes mellitus with depression;neuronal apoptosis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iabetes mellitus with depression,DD)继发于糖尿病,具有危害大、自杀率高的特点。

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内环境的研究

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内环境的研究

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内环境的研究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本文以大鼠海马内环境为研究对象,探究抑郁模型对海马内环境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内环境中神经递质的含量明显降低,且神经元数量减少、运动反应受损等表现均加重。

简介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

目前已知,斯特里彭受体、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相关物质与发生抑郁症密切相关。

然而,这些机制都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

因此,本文旨在探究抑郁模型对大鼠海马内环境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了解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材料和方法实验动物:实验使用SD大鼠24只,雄性和雌性各半,体重均值300克。

实验设计:在生成抑郁模型的大鼠中,分别将其放入含毒性物质氯碘(CUMS)水中30分钟(2mA/L),两次间隔1小时。

连续进行10天。

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数量均为12只。

海马内环境分析:实验结束后,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和免疫荧光法分析大鼠海马内环境中神经递质含量和神经元数量。

结果显微镜下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海马内环境。

发现实验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直径和长度均小于对照组大鼠。

此外,实验组大鼠出现明显运动反应受损,缺乏摆尾现象。

神经递质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海马分别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免疫荧光法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大鼠海马中的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大鼠(各项数据p<0.01)。

此外,实验组大鼠海马中的谷氨酸等神经递质含量也有所下降。

讨论本研究得出的结果显示,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内环境中神经递质含量明显降低,神经元数量减少、运动反应受损等表现均加重。

这说明抑郁症可能与海马内环境的削弱有关,同时也支持了抑郁症和神经环路的不平衡之间存在的联系。

由于本实验中所用大鼠的性别、体重和年龄等因素对实验结果可能会有干扰,因此,后续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各因素之间的联系,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内环境中的神经递质含量和神经元数量均处于下降状态,这为抑郁症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方向。

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miRNA的差异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miRNA的差异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0年12月第29卷第12期Chin J Behav Med Brain Sci,December2020,Vol.29,No.12・1073・-基础研究-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miRNA的差异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赛音朝克图'赵俊2罗彤$邓套图格'宋美丽彳艾丽雅彳阿茹娜'I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呼和浩特010065;2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100029;3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呼和浩特010110通信作者:赛音朝克图,Email:saiyin2012@【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miRNA表达特征,探究与抑郁发作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

方法将12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

对照组大鼠群养,正常饮水摄食,不给任何刺激。

模型组大鼠孤养,并给予8种不可预知的慢性应激刺激28d,建立大鼠抑郁模型。

利用旷场实验检测大鼠的抑郁行为,运用miRNA 4.0Array芯片技术筛选出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海马间差异表达miRNA,利用Fisher精确检验,筛选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miRNA,采用miRanda和TargetScan两个数据库对显著性差异miRNA分别进行靶基因预测,取两种预测结果的交集,对差异表达miRNA利用GO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注释,KEGG数据库进行信号通路(Pathway)注释。

结果miRNA芯片技术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得到25条差异表达miRNA,其中上调的miRNA有15条(P<0.O5,FC>1.3),下调的miRNA有10条(P<0.O5,FC>1.3)。

这些miRNA的靶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的调节、DNA模板化、蛋白质磷酸化、大脑发育、心脏发育等生物学进程(P<0.01)o Pathway分析显示,轴突导向和癌症通路的显著性水平最为显著,其次是AMPK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神经营养信号通路等抑郁发作的经典信号通路(P<0.05)。

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和自噬相关蛋白的改变

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和自噬相关蛋白的改变
a nd mo d e l g r ou p. The de pr e s s i o n a n i ma l mo de l wa s p r od uc e d by g i v i ng t h e r a t s c hr o ni c un pr e di c t e d mi l d s t r e s s .The s t r a c t u r a l c ha ng e s o f hi p po c a mp a l ne u r o ns we r e o bs e r v e d by Ni s s l a nd t r a ns mi s s i o n e l e c t r o n
( 中 图 分 类 号] R7 4 9 : R3 2 2 . 8 1 1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D 0I : 1 0 . 3 8 7 0 / z g z z h x . 2 0 1 3 . 0 6 . 0 0 4
Ch a n g e o f a p o pt o s i s r a t e a n d a u t o ph a g e - r e l a t e d p r o t e i n
抑 郁 症 大 鼠海 马 神 经 元 凋 亡 率 和 自噬 相 关 蛋 白 的 改
朱 玉 英 纪 荣 静 熊佩 黎 隋竹 欣 王 海涛
( 河北联合大学基础 医学院 , 唐山 0 6 3 0 0 0 )
方法
[ 摘要] 目的 观 察 抑 郁 症 模 型 大 鼠海 马 神 经 元 形 态 结 构 改 变 及 凋 亡 、 自噬 的变 化 , 探 讨 抑 郁 症 海 马 体 积 异 常 的机 制 。 选用雄性成年 S D大 鼠, 随 机分 为 正 常 对 照 组 和 模 型 组 , 通过给予不可预见慢性温和应激建 立抑郁症模 型 ; 采 用 尼 氏染 色、 透射 电镜技术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 , 流 式 细 胞 术 检 测 海 马神 经元 凋 亡 , 采 用 透 射 电镜 观察 海 马 神经 元 自噬 体 , We s t e r n b l o t t 检 测 自噬 相 关 蛋 白 L C 一 3和 B e c l i n 1 。结 果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 模 型组海 马神经 元体 积萎 缩 , 数量 减少 , 细 胞 凋 亡 率 增 高 ( P<O . 0 5 ) 模 型 组 海 马神 经元 胞 质 内 可 见 自噬 体 ; 与对 照组相 比, 模 型组 L C - 3 1 I 蛋 白和 L C - 3 Ⅱ/ L c _ 3 I 比值 增 高 , B e c l i n _ 1 相对表达增高 ( P <o . 0 5 ) 。结论 抑郁症大 鼠海马神经元存 在体 积萎缩现象 , 可 能与神经元 凋亡和 自噬增强有关 。 ( 关键 词] 抑 郁 症 ; 海 马 ; 凋 亡 ; 自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JJ3108)和湖南省精神卫生研究中心建设基金。

〔作者工作单位〕①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410208);②湖南省脑科医院。

〔第一作者简介〕张园(1988.10-),女,湖南保靖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

〔通讯作者〕刘学军(Email :xjliucn@sohu.com )。

海马神经元凋亡与抑郁症*张园1刘学军2【摘要】本文综述了海马神经元凋亡在抑郁症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复习了中、西医通过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为临床探索抑郁症的新疗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抑郁症;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中图分类号】R74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952(2014)03-0153-03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心境低落、快感缺失为主要特征,伴有食欲和睡眠障碍的情感疾病,与社会应激、激素水平等许多因素相关[1]。

海马是与情感疾病相关的大脑边缘系统构成组织之一。

海马在学习、记忆、情绪、内分泌及内脏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也是介导应激反应的重要脑区。

近年来,成年海马神经元再生与抑郁症之间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有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存在海马损害,并与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增加有关[2],神经元的缺失有细胞坏死、细胞凋亡,具体是哪一种细胞缺失与抑郁症的病理机制有关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是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促进海马细胞增殖已成为抑郁症的治疗目标之一。

一、神经递质、海马神经元新生与抑郁症有学者认为大脑神经递质在神经突触间的浓度相对或绝对不足,会导致整体精神活动和心理功能处于全面性低下状态,并研究认为抑郁症是由于脑中单胺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 )和五羟色胺(5-HT )功能不足所致,而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HT 再摄取抑制剂(SSRI )就是通过增加神经突触间的单胺递质浓度起到抗抑郁的作用。

但多项研究表明不仅如此,应激诱导的抑郁模型动物海马神经元新生显著降低,而抗抑郁药,如SSRIs 可对抗应激损伤,并诱导此类抑郁模型动物的海马神经元新生[3]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

吴海银等[4]通过研究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 )神经元再生通路介导SSRIs 的抗抑郁作用,发现氟西汀等抗抑郁药是通过nNOS 上调海马神经元再生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二、神经生长因子、海马神经元损伤与抑郁症“神经营养假说”认为,人类的抑郁障碍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的表达降低及功能下调有关。

BDNF 在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的多种神经元均有分布,尤以海马和皮层含量最高。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在抑郁症病理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海马神经元是应激刺激导致抑郁症作用的主要靶部位,有实验研究证明,实验性抑郁症大鼠海马区神经生长因子(NGF )含量及BDNF 含量减少,临床上对抑郁症的治疗可通过提高脑内神经生长因子水平抵抗应激引起的脑组织损伤[5],它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和治疗机制,并可能与抑郁症的预后密切相关。

张小乔[6]等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抑郁行为及海马神经元再生的影响,并探讨rTMS 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机制。

结果发现rTMS 能改善抑郁症大鼠抑郁行为,其治疗机制可能与rTMS 增强海马BDNF 表达,从而提高DG (齿状回)区神经前体细胞数量、促进其增殖而达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

三、一氧化氮、海马神经元再生与抑郁症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均证明一氧化氮可能参与抑郁症的发病过程,包括抑郁症患者血清及脑内一氧化氮升高,一氧化氮合酶及NMDA 受体拮抗剂对抑郁症治疗有效等,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nNOS )是内源性的通过催化底物左旋精氨酸分解·351·国际精神病学杂志产生一氧化氮的一氧化氮合酶之一。

nNOS已经被证实是海马中神经元再生的一个抑制分子,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与一氧化氮(NO)的生成关系密切,过量的NO可生成毒性代谢产物而损害神经元[7],这些研究提出了抑郁症发病机制的新观点,为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四、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与抗抑郁效应钟德泰、张琪[8]等通过观察造模刺激对大鼠海马组织BCl-2和BaxmRNA表达的影响及氟西汀对其的干预作用。

发现氟西汀通过抑制海马组织BaxmRNA的表达和促进Bcl-2mRNA表达,进而减少海马神经细胞凋亡,达到治疗抑郁症的作用。

刘小踌等[9]认为异丙酚可改善抑郁大鼠电休克治疗后的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神经元COX-2表达有关。

赵珂等[10]认为滋水清肝饮可作用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1-2家族从而促进海马神经元细胞再生及抑制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

罗文舒等[11]通过观察在针刺督脉经穴(百会、神庭)的基础上加用膀胱经穴(心俞、肝俞)对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的影响,发现针刺督脉加膀胱经穴可促进ERK通路的表达,使抑郁症大鼠海马CA1、CA3区及齿状回(DG)神经元数目显著增加,从而达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

戴巍等[12]通过观察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接受电针刺激后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情况和JNK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探讨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

电针组给予电针“百会”“印堂”穴,治疗21天。

结果发现电针组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故认为电针可能通过有效地抑制JNK磷酸酶活化,同时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而改善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行为学症状。

张曼等[13]用加味温胆汤干预抑郁形成过程中海马神经元增殖与分化,促进海马神经元的再生,从而达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

张丽萍等[14]用以调理脾胃气机法组成的中药复方解郁1号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Open-field法测定各组大鼠的行为变化;TuNEL法检测海马CA3区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发现大鼠水平活动及垂直活动得分显著减少(P<0.01),海马CA3区内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加,他们认为解郁1号可改善大鼠抑郁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有关。

傅锦华等[15]研究发现经舒肝解郁胶囊和氟西汀干预后大鼠海马CA3区细胞排列较规则,仅少部分神经细胞有空泡化和核固缩,尼氏体浅染,凋亡细胞显著减少。

提示舒肝解郁胶囊与氟西汀一样可促进海马CA3区细胞损伤的修复,对抗应激损伤并诱导海马神经元的新生,阻止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

目前国内外对抑郁症的治疗有很多研究,并且有一定的成效。

但抑郁症的病因还没有完全明确,发病机制也不是十分清楚,对于抑郁症的认识和治疗仍然是我们的巨大挑战。

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者提出海马神经元数目的减少是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之一,且许多研究者借此机制寻找出很多改善抑郁症的方法与药物,其中一些还具有中医特色。

这些新的研究无疑是抑郁症治疗的一大进步。

参考文献1.Thapar A,Collishaw S,Pine DS,et al.Depression in ado-les-cenceLancet.2012;17;379(9820):1056-1067.2.Magarinos AM,McEwen BS.Stress induced at rophy of api—ca/dendrites of hippocam pal CA3neurons:com parison of stressors.N eurosci ence.1995;69(1):83-88.3.Savitz J,Lucki I,Drevets WC.5-HT(1A)receptor function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Prog Neurobiol.2009;88(1):17-31.4.吴海银,张晶。

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再生通路介导5—羟色胺类抗抑郁药作用。

Chin J Clin Pharmacol Ther.2013;18(3):252-257.5.王丹。

海马BDNF和iNOS与慢性应激性抑郁的关系。

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23(2):237-241.6.张小乔。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抑郁行为及海马神经元再生的影响。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5):336-339.7.李庆娇,安书成。

海马NMDA受体和NOS在慢性应激性抑郁发生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动物学研究,2009;30(6):653-661.8.钟德泰,张琪。

氟西汀对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组织Bax和Bcl—2mRNA表达的影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2):2689-2690.9.刘小踌,阃苏。

异丙酚对抑郁大鼠电休克治疗后海马神经元环氧化酶-2表达的影响。

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2):154-157.10.赵珂,金季玲。

滋水清肝饮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

环球中医药,2010;3(5):336-338.11.罗文舒,皮敏。

针刺督脉和膀胱经促进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再生的实验研究。

广西中医药,2008;31(4):46-·451·第41卷第3期,2014〔作者工作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昆明,650032)。

〔第一作者简介〕杨舒然(1987-),女,白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物精神病学。

〔通讯作者〕许秀峰(Email :xfxu2004@sina.com )。

48.12.戴巍,李卫东。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JNK 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Acupunctu Research ,2010;35(5):330-334.13.张曼。

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再生变化及加昧温胆汤的干预研究。

神经解剖学杂志,2012;28(6):607-612.14.张丽萍,武丽。

解郁1号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0):1805-1806.15.傅锦华,刘勇。

舒肝解郁胶囊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脑组织caspase -3蛋白表达的影响。

中南大学学报,2012;37(12):1198-1204.(收稿日期:2014年3月5日)重性抑郁障碍的脑结构影像学研究进展杨舒然程宇琪许秀峰【摘要】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法是目前研究脑影像结构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对近年来运用该方法分析抑郁障碍脑结构变化的横断面研究及纵向研究的结果进行综述。

【关键词】抑郁障碍;脑结构;基于体素形态测量法(VBM );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中图分类号】R74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952(2014)03-0155-03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MDD 目前是世界第四大疾患,截止2010年,全球共有约2.89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4.3%)患此疾病[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