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一级下册教材教程文件

最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一级下册教材教程文件
最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一级下册教材教程文件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

诸城市西郊学校高棉霞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仍然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阐述了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领域涉及到的内容:

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主要是弄清算理,掌握算法,

100以内数的认识:主要让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和计数单位“百”,会算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会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学会一些常见的量:认识钟表,引导学生认识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认识人民币引导学生认识元角分,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空间与图形领域,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会辨认;

统计与概率领域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

在实践活动领域,通过趣味拼摆、智慧广场和我们身上的小尺子,巩固10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学会搜集整理数据和测量。

二、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的认、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认识元角分,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空间与图形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

2、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

度单位进行测量。

统计与概率: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单数据的整理方法,完成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实践与综合应用

1、加深100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方法、图形与统计等知识的理解。

2、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途径与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数的意义

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难点

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

2、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和退位)

四、教材的编排特点

1、选取的素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新颖有趣。

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身边、学生熟悉的、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的内容为素材,使学生能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一系列的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如:反应环保的素材——绿色行动;认识自己的素材——我们的鞋码;反映学校和家庭生活的素材——下雨了,小小存钱罐;认识大自然的素材——南极小客人、大海边;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素材——阿福的新衣、农夫与牧童。

2、由情境串引发问题串。

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几个密切联系的信息窗,每个信息窗又是包含多个信息的“信息包”,目的就是把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情境贯穿起来,编成“情境串”或者“故事串”从而引出一系列相对独立而又有着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问题

串”,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采用“板块”编排方式,优化单元知识结构。

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采用板块编排方式,每一个板块都由“信息窗”、“你说我讲”、”自在练习”组成。教学中,都是通过阅读信息窗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你说我讲”的方式,解决红点和绿点提出的问题,然后通过自主练习逐一进行巩固。单元完成后把所有知识进行回顾整理,通过“我学会了吗”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为“丰收园”的全面评价提供依据。并把提出的尚未学习的内容放入问题口袋,随着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解决。“丰收园”的设置,就是让学生初步地从三维目标的达成上全面评价自我。

4、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教材通过信息窗的情境图,提供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足够空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本册教材在编写思路、呈现方式、栏目设置等都在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你说我讲“体现了一种开放民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与教的方式。

6、评价方式多元化。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他们对数学的感受,对是否喜欢数学十分关键。因此,对孩子的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

五、教学策略:

1、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让学生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和计数器,通过动手摆一摆,数一数,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数的组成,在此基础上弄清算理,掌握算法。

2、量与计量,空间与图形,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利用实物和模型,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真观察思考,形成长度观念,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统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收集相关的数据并进行整理,体验收集数据方法的多样性,能用统计图表整理的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材内容的调整:

1、原教材将20以内进位加法和20以内退位减法穿插安排在一个单元,放在一年级(上册)进行教学。现在,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独设立单元,安排在本册教学。将这两方面内

容分开编排,这样学生就可以熟练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再来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便于学生接受。

2、在统计方面,本教材把原教材上册和下册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原教材统计重视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本教材增加了数据整理的方法(可以用划对号或者画圆圈的方法),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切实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3、本教材在数的认识和计算方面共安排了四个单元(分别是1、3、5、7单元),这也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教材把单独成立一个单元的认识钟表、认识图形和认识人民币穿插在这几个单元中,这样就保证了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和空间把这重要的基础知识学扎实。

4、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教材删掉了原教材认识方位辨别方向这部分内容,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更便于学生接受。

5、原教材把“求比一个数多多少”的问题穿插在加减法当中,而本教材把这种问题单独放到一个信息窗内讲解,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这种问题的算理及解法。

七、知识间的联系:

1、横向联系:

横向知识联系:教材先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又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然后学习了不进位、不退位、进位、退位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最后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内容上循序渐进、层层上升。

2、纵向知识整合:

在数与代数领域,本册教材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它是以上册20以内数的认识做基础,为本册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以后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打下基础,然后又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它是2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100以内数的认识为基础,为以后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认识图形,它是以上册学习的立体图形的认识为基础进行学习的,在教材内容上起承前启后作用。

另外还有一些学生首次学习的内容:

1、认识钟表,这是学习时间的起始单元,主要认识整时、半时,会辨认大约几时,为以后学

习24时计时法打下基础。人民币的认识,这一单元是整个小学阶段人民币教学的唯一单

元,是以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主要学习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能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2、统计,为进一步学习统计图和统计表打下基础。

3、厘米和米的认识,它是学生学习其它长度单位和测量的基础。

4、竖式,这是为以后学习多位数的加减法奠定基础。

单元教材解读

第一单元逛公园——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一、教学内容:

1、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2、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的、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五、具体教学内容分析:

信息窗1: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算理和算法。(2页)

情景解读:该图呈现了几个小朋友准备去逛公园的情境。借助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由此情境图中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弄清题意,解决红点提出的问题,要求有几个男生,就是把一共来的15个人中退去女生的9人,所以应该用减法计算,列出算式

15-9,然后让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算一算”,探索15-9的计算方法。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操作过程和语言描述结合起来,扎实、系统地理解和掌握“15-9”的算理和算法。

要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方法:(1)把15分成10和5,用10-9=1,1+5=6,(2)把9分成5和4,15-5=10,10-4=6(3)想加法算减法,9+6=15,所以15-9=6(4)点数的方法。这样一方面让学生体现算法多样化,另一方面又给他们一个自主选择算法的机会。

绿点标示的问题是巩固十几减9的算法,教学时可以参照红点的策略进行,交流时重点让学生交流列式的理由和计算方法。既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又体验到有的方法更简便。

自主练习:(3页)

1、2题都是通过形象的图示、不同的方法巩固十几减9的算法。

3题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巩固十几减9

4至12题采用不同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7题是连线题,做这种题目一定要求学生先进行计算,把计算的结果写出来再连。

信息窗2:理解和掌握“十几减8、7”的算理和算法。(6页)

情景解读:该图呈现的是在公园内几个小朋友准备分组划船的情境。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一共有15只船,已经划走了8只,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弄清题意,提出问题,求还剩多少只船,就是用一共的船的只数减去划走的只数,用减法计算,列式15-8,探究红点标示的十几减8的口算方法。

教学时可以采用十几减9的方法,让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加深巩固算理,然后让学生生交流自己的算法。(1)用点数的方法(2)想加算减的方法,(3)10-8=2 2+5=7(4)15-5=10,10-3=7把这些方法进行比较,选择自己喜欢又快捷的算法。

绿点标示的问题是探索十几减7的口算方法,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列算式解答,然后交流算法。

自主练习(7、8页)

1题是引导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退位减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题是看图计算。练习时,引导学生看清图意,把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交流,以求正确理解图意,解决问题。

3、4题采用不同的形式巩固前面所学知识。

5题看图写算式(一道加法,两道减法)写减法的时候,让学生明白图意,应该用一共的数量减去左边或右边的一部分,不是左边的数量减去右边的数量。通过计算,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6题提供了一幅生动有趣的小猪搬西瓜的情境图,通过连线的形式,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口算。还可以让学生变成童话故事讲给大家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交流时不要忘记了多余的算式11-7

信息窗3:(9)理解和掌握“十几减几”(即十几减6、5、4、3、2)的口算方法(9页) 情境解读:该情境图呈现的是两个小朋友在公园内用买来的鱼喂小海豹的场景,根据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红点标示的问题就是借助求小亮还剩几条鱼的问题探索十几减6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时可先进行“十几减九”的口算练习,要求学生说出口算的方法,以复习“想加算减”、“破十减”和“连续减”的口算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并交流算法。由于有“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做基础,此时要及时地组织学生对这些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哪种方法好?哪种方法快?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算法的自动化。

绿点标示的问题是探索12-3的口算方法。

自主练习:(10\12页)

2、4、6、7、9题都是采用不同的形式巩固十几减几的口算练习。让学生反复练习,以逐步达到口算正确、迅速的要求。

1、5、10、11题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图意,理顺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列出算式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题看图写一道加法和两道减法,一是加深对此种类型题目的理解,而是巩固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三是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8题对部分优秀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做起来不是很困难,但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样要教给学生选择的方法,因为是做减法,所以选择大数减小数,逐一计算的方法来选择。

回顾整理: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和复习(13页)

目标:1、使学生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掌握口算方法并能熟练的进行计算

2、通过想加算减的方法,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材编排采取“营地式”的呈现方式,把本单元内容相聚于“大本营内”,通过各个营区的不同活动,,完成对整个单元所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

绿旗区:找算式的规律,教学时,可以根据该题设计思路进行拓展,从13减几,扩展到14减几、12减几或者从得数都是9扩展到得数都是8、7、6等。

粉旗区:把减法算式按得数进行分类。课前,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36个算式制成卡片,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算式卡片按得数进行分组,寻找规律记得数。

紫旗区:整理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

每个区完成后,要根据具体情况,对一些重要的计算方法进行总结,以达到通过回顾整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

综合练习(14—16页)

1、4、10、11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3、5、7、10题是20以内数加减法的口算练习。

6题是根据3张数字卡片写4个算式的练习。引导学生观察题目中数字7、8、15与所列出的4个算式之间的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到其他有联系的3个数字,并写出算式。

8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根据前面整理的算式的规律进行填写。

“我学会了吗?”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单元下雨了——认识钟表

教学内容: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大约几时”。

2.建立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材地位:以生活经验为基础,为进一步认识钟表、学习时间单位作基础。

教材重点:认识”整时”和”半时”教材难点:辨认大约几时

信息窗(18页)

情境解读:该图呈现的是下雨了,老师分别给四位同学打电话,询问他们到家时间的画面。借助四个小朋友和老师的对话,引出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等信息。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可以让每个学生自己制作一个简易钟表模型。

第一个红点标示的内容:认识钟面、认识整时

1、让学生自己观察钟面,从钟面上能看到什么(有12个数字,还有两根针,为了好区分,给它们起上名字,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

2、认识“整时”

王老师打电话问“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观察小力回家时的钟面,让学生明确时针指在哪里?分针指在哪里?引导学生认识整时:如果分针指在12上,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几时。

第二个红点标示的内容:认识“半时”

让学生观察小云回家的时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在哪里?(时针指在两个数5和6的中间,分针在6上)(引导学生观察时针走过每个数字的顺序,让学生明确分针指在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第三个红点标示的内容:认识“快到几时”和“几时刚过”,这两种情况都可以说是大约几时

小青和小刚到家的时候,既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但是分针都接近12这个时候就看时针,如果分针还没到12,时针指着几那就是快到几时,如果走过12了,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刚过,不管是快到几时还是几时刚过,我们都可以说是大约几时。但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判断时间的先后顺序。(时针指着5,如果分针快到12了,说明还没到5时,如果已经过了12了,说明已经5时多了,讲解这些为22页我学会了吗涉及的内容做好准备)

自主练习(20—22页)

1、2、4题都是基本的练习。

3题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认识时间,可以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渗透品德教育。5题呈现的是一家人看马戏表演的连续画面,引导学生观察三个钟面显示的时间,明确这三个时间的先后顺序,然后按事件发生的进程选择相应的时间。

6题呈现的是两幅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通过观察比较会发现一天有两个8时:上午8时和晚上8时,并说出辨别的方法,(第一个是孩子在上课,第二个晚上在台灯下看书)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这两个时刻都在干什么,加深对时间的认识。7题呈现的是学生上学和放学的画面,让学生明白在路上经过的时间,建立时间观念。

第三单元丰收了——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100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材地位: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估算能力的培养

信息窗1:(23页)

情境解读:该信息窗呈现的是丰收后一农家小院的场景,借助丰收的果实,引导学生进行数数。

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数数的过程,强化计数单位“十”,了解计数单位“百”

培养估计意识,可以采用先估后数的方法,联系实际,多做训练

第一个红点标示的内容:100以内数的组成、数位的顺序和个位、十位的意义

解决“玉米有多少个“?

让学生先自己数,再用小棒表示出来,引导学生思考操作,怎样摆小棒才能一眼

就看出是28根?借此归纳出28里面有2个十和8个一。理解并掌握数的组成。然后在计数器上表示出28,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几个十就在十位上拨几个珠子,几个一就在个位上拨几个珠子,从而理解个位和十位的意义。在写数的时候,是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是几就在个位上写几。

24页:在计数器上从28拨到31。

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明确几十九和下一个整十数的过度。

拨到29,个位上是9,再拨上一个就是十了,让学生明白十个一就是一个十,这一个十与前面的两个十合起来就是三个十,所以数三十,然后再从三十往后数。明白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后,可以多加练习进行巩固。

第二个红点标示的内容:100以内数的数法、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个十是一百”。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估计一下辣椒有多少个,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出来,交流学生数的方法,有的学生一个一个的数,有的十个十个的数……教给学生估计的方法,每串大约有10个,有10串,大约有100个。然后用小棒摆一摆,突破教学的难点,99里面有9个十和9个一,在添上一个,就变成了10个十,借助小棒,能10个10个数,10个十是一百,然后在计数器上动态的表示出10个十是一百,初步了解“百位”和计数单位“百”,最后引导学生总结个位、十位、百位的排列顺序。

自主练习(25—27页)

1、2、6、9、11题是采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数100以内的数。

3、4、7、10是让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

5题是写数

8题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看图进行估计,然后根据图示的方法圈一圈,看看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信息窗2:(28页)

内容:1、数的大小的比较,十位上的数字相同和十位上的数字不相同。

2、理解“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第一个红点标示的内容:比较数的大小:十位上的数字不相同

1、借助数轴,也就是根据数的顺序来比较,在数轴上,从左到右,数越来越大,

哪个数在右边,哪个数就大。

2、借助数的组成,27里面有2个十,42里面有4个十,所以42比27大。

在进行方法梳理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计数器帮助学生建立表象,掌握比较数的大小方法。

第二个红点标示的内容:比较数的大小:十位上的数字相同

可以让学生自己比较,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明白,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个位。

第三个红点标示的内容:理解“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

这个知识点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此类知识,可以采用老师和两个学生进行比个子引入,学生能用“老师比学生高很多,(这是因为老师和学生的身高差距比较大,)高个子学生比矮个子学生高一点(说明这两个同学身高差距不大)这些表述,说明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以此作为基础,引导学生比较42、27、48,引出“42比27多得多,42比48少一些。”让学生明确理解三个数据中的其中两个数据相差很多,不是“多得多”,就是“少得多”;两个数据相差很小要么是“少一些”,要么是“多一些”。

自主练习:(29—31)

1、2、3题是采用不同的形式巩固数的组成和大小的比较

6、8题是巩固“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

5题是多个数按一定顺序排列,也就是稍微复杂的比较数的大小。按照要求,教给学生比较的方法,先看十位数字,找出最小的,填入括号内,然后把填入的数字划掉,避免重复比较,扰乱思维,以此类推,填一个划一个。

7题百数表,重在引导学生探索表中隐含的规律,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填完后,让学生充分的探索交流表中数的排列规律。可以按指定的行或列读数,说出个位或者十位上是几的数,根据这些数推断其他数的排列规律。

4题可以安排在第7题之后完成。

信息窗3(32)

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

特点:体现算法多样化,点数发、一般法

红点标示的内容,整十数加整十数

教学时引导学生阅读情境图,找出图中的信息,选择解决“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

需要的信息,列出算式40+30。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交流算法,(1)采用10个10个点数的方法,(2)利用数的组成,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是70。让学生明白算理。

绿点标示的问题(整十数加一位数)和下面标注的整十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

自主练习:(33)

采用不同的形式巩固本信息窗学习的内容。

教学时重视1题和3题的减法算式,列式时应该用所有的小棒总数减去拿走的数量,部分孩子习惯用左边的数减去右边的数。

“我学会了吗?”是对本单元知识的回顾整理,有数数,估计,数的大小的比较,加减计算等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进行单元小结。

智慧广场(35)是在对百数表隐含规律探究的基础上的拓展应用。

第四单元牧童——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并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体会“面”在“体”上。 2、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从立体到平面、用立体图形画出平面图形的设计思路,就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题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并会辨认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信息窗教学:(37)

这幅情境图呈现的是小朋友在欣赏“牧童骑牛”纸贴画的情境,由小朋友欣赏纸贴画的对话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

1、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有什么?(牧童骑牛图、太阳、小鸟、小树)牧童骑牛图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可以让学生给这些图形分类,说说每类图形的特点,并给每一类图形起上名字。

然后让学生观察太阳、小鸟、小树,这些图案各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进一步巩固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2、用事先准备好的立体图形画图,看看能画出什么平面图形,让学生明白画出的面只是这些立体图形的一部分,真正体会某个“面”是在特定的立体图形上。

3、应用:找出生活中的平面图形,并用认识的平面图形拼成喜欢的图案。

自主练习(39、40)

1、3、4题巩固所学平面图形,不仅会辨认,还要明确他们的特点(4题)

2题进一步体会“面”和“体”之间的关系

5题按规律摆图形,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渗透探索规律。要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操作,发现规律。

“我学会了吗”是一个操作活动,通过涂一涂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同时也渗透了统计的知识。

趣味拼摆(41)

教材解读:这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和平面图形之后安排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加深100以内数的认识,增强对平面图形的感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的美,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教材编排特点:活动设计简便易行。活动如有童趣。

建议:让学生先欣赏,再动手拼摆,然后展示交流成果。

第五单元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并能解决有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体会算法多样化,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环保意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多位数加减发的重要基础。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

信息窗1:(42)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整十数

情境解读:这是一幅校园护绿的情境:鲜花盛开,小朋友们为花浇水。

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回答问题: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由此引出红点标示的问题:“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列出算式26+3(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的口算方法)然后让他们自己探索计算的方法,并进行交流:

(1)可以用点数的方法

(2)可以通过用小棒和计数器摆一摆,拨一拨,重在借助学具理解3加6的道理。

(3)根据数的组成,3个一与6个一合起来,即3+6=9,然后用2个十与9个一合起来,即20+9=29

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两位数加整十数)

可以采用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的步骤进行,重点借助学具帮助学生理解26中的20与30相加的道理。

想一想:比较计算26+3和26+30时,有什么不同?通过计算让学生明白,两位数加一位数是先把个位数相加,再与十位数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是先用整十数加整十数,再与个位数相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道理。

信息窗2:(46)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单元教学难点

情境解读:该情境图呈现的是校园护绿,小朋友为小树挂牌的画面。

红点标示的问题: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引导学生阅读情境图,弄懂图意,其实就是把要挂的牌子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已经挂好的,另一部分是还没挂好的,要求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就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出算式27+6

然后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算理,重视学生的直观操作,让他们用小棒摆一摆、然后想一想、互相说一说,逐步突破进位这一难点。交流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语言描述与操作演示结合起来。

交流算法:1、先算个位6+7=13,再用20+13=33

2、先从6里面拿出3把27凑成整十数30,即27+3=30,再用30与剩余的3相加,30+3=33

绿点标示的问题,二班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巩固红点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自主练习:(47、48)采取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4题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而且让他们初步体验“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

信息窗3:(49)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

情境解读:该图呈现的是小朋友回收废弃物品的情境。用统计表的形象呈现信息,既便于学生提出问题,探索新知识,又渗透统计知识。

第一个红点标示的内容:求比一个数多几的问题

这是学生第一次遇到,重点理解谁比谁多,多多少的含义,要让学生利用学具反复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算理。

教学时,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比一比二班捡的易拉罐和一班捡的谁多,谁少,在明确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列出算式15-10,并在操作的过程中,说出计算的方法。

绿点标示的内容:巩固红点内容,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8-6:引导学生说出从8个一里面减去6个一,即8-6=2,然后把十位的2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即20+2=22,弄清算理,学会方法。

第二个红点标示的内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45-20

通过用学具操作,让学生明白,两位数减整十数就是从这个两位数中直接减去几个十,进一步感受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或者相减的道理。

自主练习:(50\51)采取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5题要让学生明白全班43人,包括男生和女生,要求男生有多少人,就是用全班的人数减去女生人数,用减法计算。

7题是根据图意编数学故事,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图中都有些什么动物,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如:谁最轻,谁最重,小熊比小鹿重多少,怎样才能让跷跷板平衡?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信息窗4:(52)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第一个红点标示的内容:整十数减一位数

情境解读:该图呈现的是小朋友参观“爱护家园图画展”的情境图,图中信息丰富。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有价值的信息,根据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列式。

引导学生阅读情境图,找出解决“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展出几幅画”需要的数学信息,列出算式30-9,然后让学生利用小棒进行操作,并说出操作的过程。理解算理:要想从30里面减去9,必须先从3个十里面拿出1个十,然后从10里面减去9,即10-9=1,再把1与剩余的2个十合起来,即20+1=21,也可以理解为先从30里面减去10,还剩20,因为多减去了1,所以要把多减的1加上,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只要合理,就要给以表扬鼓励。

第二个红点标示的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引导学生阅读情境图,提出问题,找出解决“二年级比三年级少来了多少人”需要的信息,列出算式24-8

解决这种问题,一定要放手让学生利用小棒进行操作,交流时抓住“4减8不够减,怎么办”这一关键问题,让学生说清思路,突破难点,在明确算理掌握算法的基础上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把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有机的结合起来。

1、先一根一根的数出24根小棒,然后从里面数出8根,拿走,最后数数剩下的小棒是16根。直接得到答案:24—8=16

2、先拿出2捆,再数出4根,就是24根,将1捆小棒中抽出8根,剩下的2根和原来的4根合起来就是16根。即10-8=2,14+2=16

3、24根小棒,先去掉4根,再去掉4根,剩下的就是16根。即24-4-4=16

4、先从24根小棒里面抽出一捆,然后散开,与原来的4根合在一起,14根,再从14根里面拿走8根,还剩下6根,然后与剩余的一捆合在一起,即14-8=6,10+6=16

自主练习:(53_55)采取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9题提供了从小熊家倒小兔家的4条路线,并分别标有长度。教学时,可以先组织学生独立解决教材中提出的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我学会了吗?”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的情感。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说出图中包含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体系(非表格)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体系 平度市同和小学张永梅 【一年级上册】 ★准备课:海底世界——数数 ★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数5以内的数,理解5以内数的意义,知道5以内数的组成,会写1~5各数。) 信息窗2:老鹰抓小鸡(数6~10各数,理解6~10各数的意义,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体会序数的意义,会写6~10各数。) 信息窗3:拔河比赛(认识“>”、“<”、“=”的含义,学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信息窗4:快乐课堂(认识“0”,了解其意义,会写“0”。) ★第二单元: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 信息窗1:帮妈妈整理衣服(借助生活中的经验,重点学习按指定标准分类。) 信息窗2:帮妈妈放衣服(通过观察、比较“厚薄”,引出对长短、多少、大小等的比较。) ★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 信息窗1:来到花果山(体会加法的意义,学习和是2~6的加法,认识加号,会读加法算式。) 信息窗2:野餐(学习和是7~10的加法,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学习关于0的加法。) 信息窗3:游水帘洞(体会减法的意义,学习被减数是2~6的减法。) 信息窗4:小猴子下山(学习关于0的减法,学习被减数是7~10的减法。) 信息窗5:小猴跳水(学习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 信息窗6:小猴学钓鱼(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 ★第四单元: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信息窗:谁的手儿巧(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 信息窗1:迎接海鸥(数数、写数、数的组成、计数单位、数位。) 信息窗2:喂海鸥(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第六单元: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 信息窗1:猜一猜(击掌游戏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反正。) 信息窗2:小小摄影家(借助汽车图辨认从上面、侧面看物体,借助兔子图辨认从侧面、后面看物体。)★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信息窗1:运动会报名(学习9加几及相应的几加9的进位加法。) 信息窗2:领饮料(学习8、7、6加几及相应的几加8、7、6的进位加法。) 信息窗3:射门大赛(学习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信息窗4:赛跑分组(学习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 信息窗5:投沙包比赛(学习十几减6、5、4、3、2的退位减法。) 信息窗6:领奖(综合应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决问题,巩固、拓展知识。) ★第八单元:我换牙了——统计 信息窗:统计换牙(初步感知分类统计方法,培养统计意识。) ★实践活动——大蒜有几瓣?

青岛版初中数学教材(新目录)

青岛版初中数学教材总目录七年级上册(最新) 第1章基本的几何图形 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 1.2 几何图形 1.3 线段、射线和直线 1.4 线段的比较与作法 第2章有理数 2.1 有理数 2.2 数轴 2.3 相反数与绝对值 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 3.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3.3 有理数的乘方 3.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3.5 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第4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4.1 普查和抽样调查 4.2 简单随机抽样 4.3 数据的整理 4.4 扇形统计图第5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 5.1 用字母表示数 5.2 代数式 5.3 代数式的值 5.4 生活中的常量与变量 5.5 函数的初步认识 第6章整式的加减 6.1 单项式与多项式 6.2 同类项 6.3 去括号 6.4 整式的加减 第7章一元一次方程 7.1 等式的基本性质 7.2 一元一次方程 7.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7.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七年级下册 第8章角 8.1 角的表示 8.2 角的比较 8.3 角的度量 8.4 对顶角

8.5 垂直 第9章平行线 9.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9.2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 9.3 平行线的性质 9.4 平行线的判定 第10章一次方程组 10.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10.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10.3三元一次方程组 10.4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第11章整式的乘法 1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11.2 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11.3 单项式的乘法 11.4 多项式乘多项式 11.5 同底数幂的除法 11.6 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第12章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12.1 平方差公式 12.2 完全平方公式 12.3 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12.4 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第13章平面图形的认识 13.1 三角形 13.2 多边形 13.3 圆 第14章位置与坐标 14.1 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 14.2 平面直角坐标系 14.3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 八年级上册 第1章全等三角形 1.1 全等三角形 1.2 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 1.3 尺规作图 第2章图形的轴对称 2.1 图形的的轴对称 2.2 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2.3 轴对称图形 2.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5 角平分线的性质 2.6 等腰三角形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教材赏析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教材赏析

《海底世界──数数》教材赏析 胶州实验小学王清华 【教材片段】 【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上册开篇第2、3页】 【编写特色】 《数数》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开篇,是小学生入学后第一堂课的内容。学生带着热情和好奇走进教室,他们完全不知道数学课上将要学些什么、该怎样学。所以,第一堂课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愉快地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品尝学习成功的快乐,从而喜欢数学、喜欢学习数学。教材选取了学生喜欢的“海底世界”的素材,能够吸引学生,引领学生学习数学。深入教材,可以感受到以下几方面的特色: 一、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样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以儿童画“海底世界”为素材,呈现出在神秘的深蓝色大海里,有遨游海底的潜水员,有巨大的鲸鱼,美丽的鱼群,有可爱的水母、螃蟹,有漂亮的海星,还有学生喜欢的小乌龟……富有童趣的画面能深深吸引孩子的目光。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第一节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丰富的素材有利于引领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渗透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海底世界”这幅图不仅为学生数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对素材的设计也别巨匠心。图中生物种类不同,位置分布分上下、左右和前后。鱼儿有大有小,颜色也不同等。这样在数各种海底生物数量的同时,可以自然渗透分类、方位、大小、

多少、比较、统计等知识,从而使本节内容的教学突破简单数数的禁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数学韵味。在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准备怎么数?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按生物种类、所在位置或者大小、颜色等来分类数数,渗透分类的思想;通过引领学生对数数结果的整理、分析和交流,初步体验统计的思想方法。这样,在数数活动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就会在学生的头脑里开始生根发芽。 三、体现“数”的价值,全面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 几乎所有的学生在幼儿园时期都体验过数数,但是许多儿童是“唱山歌似的依次说出1、2、3、4……他们完全不了解这些数的意义。本节内容呈现的“海底世界”里的各种生物,有的多,有的少,有的有序,有的无序,让学生在“海底世界”里数数,可以把“物”与“数”对应联系起来,这样能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这一属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数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差异,全面了解学生记数、方位、分类、大小、位置、比较、图形及观察、动手、表达等多方面的已有经验,为后面的教学确定合适的起点,为系统学习数学知识做好准备。 《1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赏析 胶州市实验小学巩汉娥 【教材片段】 【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1第4页】

青岛版数学教材编写说明

青岛版数学教材编写说明 本书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配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本书各章都分四部分编排: 第一部分是该章的整体介绍。包括: 1、地位和作用:该章内容与中学基本套教科书其他各章中核心内容的关联。 2、教材说明:该章内容的设计思路、编写理念及呈现方式。 3、知识结构:该章主要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4、教学目标:该章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教学要求 5、重点、难点和关键:该章教学的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6、课时安排:该章中各节的课时分配及全章的约计教学时数 7、教学建议:从作者的角度提出实施该章教学的一些设想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8、评价建议:提出对学生在该章学习过程的表现实施评价的着眼点和切入点。 第二部分除教科书的原文外,对每节教材均分板块进行相应地解析。其中课文的正文一旁印有对该段正文的教学建议,指出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对如何更好地发挥教科书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转变学生的学习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并给出教科书中一些挑战性问题的答案、趣题的解答或提示、练习及习题的答案等。正文下方按小节分条印有教学目标及教材分析,阐述各节的具体教学要求及编写意图、教材的诠释和解读等。 第三部分是教学资源库,提供教材分析中未能包括的翔实的、准确的与教科书有关的文献资料及可能涉及的背景材料,供教师查阅或选读。 第四部分是教案举例。提供一份经过提炼、比较成熟的教学设计。展现不同教师的不同备课风格和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个性化理解。 本套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科书以内容的基础性、普及型、发展性为根本出发点;以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以“容易些、有趣些、鲜活些”作为编写本书的指导思想。本册教科书的编写特点是: 1、内容的选取突出现实性; 2、教材处理突出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3、内容呈现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式: 4、例题与习题的配备突出了开放性与探究性; 5、注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 6、强化了数学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7、重视了数据分析在决策中的作用 8、重视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培养; 9、注重教科书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10、栏目丰富多彩,版面设计活泼大方。 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教育观念,领会《课程标准》,理解本套教科书的编者意图,展现本套书的风格与特点,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在素质教育的目标下实现学生的发展。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特色介绍

认识青岛版用好新教材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特色介绍 一、认真学习八篇文章,整体领会教材编写意图 ——见青岛版网站或枣庄市教研室博客青版教材专栏 1、落实课程标准理念创新教材编写思路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整体特色介绍徐云鸿 2、教材,引领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载体 ——谈教材如何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徐国钊 3、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引领教学方式变革 ——谈教材如何引领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构建新型课堂李万江 4、重视显形和隐性双重教学目标的落实 ——空间与图形领域编写特色介绍郭子平 5、全面把握实践活动内涵多渠道落实实践活动目标 ——青岛版教材实践活动领域编排特点简介马刚 6、统计与概率内容主要编写特色潘桂华 7、沟通数学知识和实践应用的桥梁 ——“自主练习”编写特色介绍刘仍轩 8、回顾整理融汇提升 ——青岛版小学数学总复习特色介绍付国华 二、理解栏目设置的内涵,用好栏目设置功能 在青岛版教材的诸多特色中,其栏目的设置可谓是独具匠心、特色鲜明,他们在整套教材中发挥着画龙点睛、方法引领、评价鼓励、拓宽视野的作用。也就是说,每一个栏目教材都赋予它一定的内涵和功能。 1、“信息窗”(主题情境图)——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亮丽风景线 教材为教师教学创设的现实情景。信息窗中不但有生活、有故事,更有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数学信息,透过这些数学信息,可以诱发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从而转入对新知识的学习中去。之所以取名为“信息窗”,是因为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象征着为学生打开一扇认识数学的

窗口。 ●同一单元几个信息窗反映的是同一个主题。具有相互联系,勾成了青岛 版教材所特有的“情境串”。 ●信息窗中通常设计了两类问题。一类是显性问题(信息窗中已提出的问 题),一类是隐性问题(需要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 ●信息窗的素材在不断变化。在低年级段,信息窗中情境的类型大多是学 生喜闻乐见的、富有童趣的生活情境,如“走进花果山”、“去姥姥家”、“快乐校园”等。高年级信息窗中的情境更加理性,数学味更浓一些,如“人体的奥秘”、“中国的世界遗产”等。 ●卡通问号诱发问题意识培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意图培养学生收 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突出问题意识的培养。 ●同一信息窗中的问题构成问题串。学生所提的若干问题,依托信息窗中 的情景和信息,这又衍生出了青版的另一特点——问题串 2、合作探索(一二年级为你问我说)——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导航标 ●栏目名称落实课改理念。 ●探究环节的呈现形式引领新型的学习方式。 教材呈现给我们的是四人围坐在一起共同商量、研讨的情形,你说我将对话的情景。这就告诉我们学习的方式是探索、是合作、是交流,是开放的、是民主的,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生成、模型建构的过程,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这里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3、问题口袋——储存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的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以前已经学过的问题,第二种是这节课 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三种是本节课解决不了,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解决的问题 ●暂时储存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对于不属于本课学习,但问题是有价值的, 这类问题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学习,怎么办?放入“问题口袋”,从而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

(完整word版)2018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解读

2018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一、全册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有八个单元,计算器、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减法这五个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空间与图形”领域包括:认识多边形、观察物体;“统计与概率”领域包括平均数一个单元;图形的密铺、消费知多少这两部分是“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另外还有一个智慧广场,最后是回顾整理——总复习 下面结合课本内容,分单元进行解读: 二、单元教材解读 第一单元计算器 (一)内容简述 教材的第一单元是计算器,这一单元分两段编排:第一段的教学内容是: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第二段是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并借助计算器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数学规律。 教材以“泰山古树”作为现实情境,提出问题。先借助对话说明“大数目用计算器计算”的必要性,然后引导学生系统地认识计算器,掌握计算器加减计算的操作步骤。(计算器的认识侧重基本键,记忆键可以放在课后了解) 教材提出的绿点问题是:让学生用计算器自主学习乘除法。 小电脑提出问题转入第二段教学。

第二段内容:先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操作步骤。注意的是有的计算器会自动先乘除后加减,所以要选择不同的操作方法。红点问题2是借助计算器探索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你知道吗”介绍了解计算器的功能键,是这部分内容的延续和拓展。 从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看出,认识计算器并进行计算是基础知识。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探索规律,能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二)教学建议 下面结合单元内容,谈几点教学建议: 1.认识计算器要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要让学生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计算器的快捷、方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运用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系统认识计算器。。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计算器都有所接触,所以教学中应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经验,给学生留下较大自主学习空间 3. 重视运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兴趣. 4. 灵活使用教材,适当拓展教学内容。 教材中只介绍了部分基本键的名称和功能,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接触计算器的种类也不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施教。可布置课外作业适当拓展认识范围和操作要求。 第二单元用字母表示数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

一、负数 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例1和例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选取了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正、负数。通过6个城市同一天的温度及存折中存入和支出钱数的对比,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负数的初步认识,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带领学生认识负数,感受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意义,对负数有初步的认识。 2.使学生能正确地读写负数,能对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事物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并了解它们的读法和写法。 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天气预报吗? 1.(课件出示天气预报片段)今年一月某一天

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如下: 哈尔滨:-15 ℃~3 ℃北京:-3 ℃~3 ℃ 上海:0 ℃~8 ℃ 引导观察:看了这些城市的温度,你发现了什么?有何感想? 2.北京的气温是-3 ℃~3 ℃,那么-3 ℃和3 ℃表示的意义相同吗?哪个温度高?哪个温度低?为什么? 3.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认识。 【新课讲授】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1)师:长沙的最低气温是0 ℃。你知道0 ℃表示什么意思吗?(0 ℃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2)师:-3 ℃和3 ℃各表示什么意思?怎么读? 指名回答,教师解说:-3 ℃表示零下3 ℃,就是比0 ℃低的温度,读作负三摄氏度;3 ℃表示零上3 ℃,就是比0 ℃高的温度,读作三摄氏度,也可写作+3 ℃,读作正三摄氏度。 (3)师:数字前的“-”是负号,“+”是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

青岛版数学一下 说课稿讲解学习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研说的教材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我研说教材的流程是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见课件) 一、说课标。 (一)课程标准。 新课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对教材提出了具体要求。除了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方面对知识与技能提出要求外,对数学思考的要求是:能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估算意思,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归纳类比。对解决问题的基本要求是: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在情感与态度方面:新课标的要求是: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和形来描述现象,能够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 (二)内容标准。见课件 二、说教材。 (一)教材的编写特点。 1、选取的素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生动有趣。 2、密切主题素材之间的联系,构成情景串;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 3、构建开放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编排方式,为教与学留有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 4、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综合情境图中,一般设计了两类问题,一类是显性的、引导性的问题;一类是隐性的、由学生通过问题自己观察、分析才能提出的问题。为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材设计了“卡通问号”。把问号设计成卡通人的形象,以“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引导学生。此外,为了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教材还设计了“问题口袋”,把不属于本节课解决的问题或难度较大、本节课解决不了的问题存入其中。在“自主练习”板块中,除有一定的基本练习外,还设计了许多“综合信息图”,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此外,教材还设立了“你知道吗”、“聪明小屋”等小栏目,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信息量,增长学生的智慧。 5、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完整版)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一年级一班现有学生36人,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对课堂常规有所了解,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的自制能力、自立能力、及自学能力在上学期基础上有所提高,他们天真、好动,好奇、好问、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也有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好说好动,精力难以集中,尤其是倾听的习惯和随便插嘴的习惯有待加强。 通过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这样的学生有宋佳俊、李子轩、宋菲等同学;但也有一些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不专心听讲,学习内容一点不会,这样的学生有李雨轩、刘冰清等同学。有些学生对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如段芊慧、孙家友、熊家豪、迟世名等同学;在学习规范上,王姿晴、刘梓琪、刘梓诺等同学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正确认真完成作业;姜浩凯、杨潇俩人虽然聪明但学习不认真,上课不能认真听讲,下课与其他同学闹矛盾;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让学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所以,本学期,计划让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各种基本能力。让全班同学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共同进步。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向其他教师学习,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到因材施教,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多一些耐心,随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培养其学习兴趣,及时与家长做好沟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让全班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钟表,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图形,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认识人民币,乘法的初步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统计,智慧广场。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

小学五年级数学-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教材分析 精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四分段) 数学五年级下册 教材培训讲话稿 第四单元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 一.教材地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比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比例尺和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比例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加深对数量关系的认识,使学生初步了解一种量怎样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并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四.单元编写突出特点 1.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对新知识的学习。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很多数量关系,本单元的教材编写力求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经验基础上,使学生从比例的角度重新认识数量之间的关系。如:比例的意义是借助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关系,在比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正比例的意义是借助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的关系,在比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反比例的意义是借助每天生产的吨数和需要生产的天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学习的。 2.素材的选取贴近生活。 本单元选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既能将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六.教学建议 信息窗一: 1、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信息窗的介绍: 该信息窗呈现的是一个运输大麦芽的特写镜头,用表格出示了运输大麦芽的有关数据,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这些数据提出数学问题。通过解决“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这两个问题,学习比例的意义。本单元共有3个红点。 第一个红点:比例的意义。 第二个红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三个红点:解比例 3、信息窗教学建议: 第一、结合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教学时,要结合信息窗先和学生谈论有关啤酒话题,啤酒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从生产啤酒的主要原料这个话题引出,学生可能有的知道是粮食,是大麦芽,如果不知道可以告诉学生,所以啤酒又被人们称为是“液体面包”,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了解并解决啤酒生产中的数学问题。在这里提醒老师们,教学时我们重点要引导学生关注信息窗素材中蕴含的数量关系,而对啤酒生产流程不要过多地讨论。 第二、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对新知识的学习。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对比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学时可先让学生阅读信息窗中的信息,直接让学生提出有关比的数学问题。先让学生分别找出第一天和第二天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各是多少,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两个比有什么关系,从而发现:两个比的比值相等,然后列出等式。教师进一步说明: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例的意义其实是一种规定,学生只要搞清它“是什么”,而不需要对“为什么”进行研究,在这里教师还要适时让学生把“比”和“比例”进行比较,明确二者的区别后再介绍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可以再给学生出示一些比,让学生找出哪些能组成比例;也可以借助自主练习第3、4、5题进行练习;还可以出示能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如:2、3、4、6,让学生组成不同的比例。通过这些形式的练习,加深对比例意义的理解。 第三、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编写编写意图,给予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以“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作为引领,放手让学生先猜测,再通过计算进行验证, 让学生独立经历探索的过程。然后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在这里教师要注意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素材,给足学生探究的时间,因为一个规律的得出需要大量的事例的证明才能得出。而不要“只让学生看外项与内项的乘积之间有什么关系”,给学生暗示思维方向,设置思维通道,缩小探索空间,使学生失去一次极好的锻炼思维的机会。 4、自主练习分析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 诸城市西郊学校高棉霞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仍然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阐述了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领域涉及到的内容: 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主要是弄清算理,掌握算法, 100以内数的认识:主要让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和计数单位“百”,会算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会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学会一些常见的量:认识钟表,引导学生认识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认识人民币引导学生认识元角分,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空间与图形领域,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会辨认; 统计与概率领域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 在实践活动领域,通过趣味拼摆、智慧广场和我们身上的小尺子,巩固10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学会搜集整理数据和测量。 二、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的认、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认识元角分,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空间与图形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 2、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

度单位进行测量。 统计与概率: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单数据的整理方法,完成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实践与综合应用 1、加深100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方法、图形与统计等知识的理解。 2、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途径与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数的意义 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难点 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 2、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和退位) 四、教材的编排特点 1、选取的素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新颖有趣。 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身边、学生熟悉的、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的内容为素材,使学生能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一系列的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如:反应环保的素材——绿色行动;认识自己的素材——我们的鞋码;反映学校和家庭生活的素材——下雨了,小小存钱罐;认识大自然的素材——南极小客人、大海边;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素材——阿福的新衣、农夫与牧童。 2、由情境串引发问题串。 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几个密切联系的信息窗,每个信息窗又是包含多个信息的“信息包”,目的就是把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情境贯穿起来,编成“情境串”或者“故事串”从而引出一系列相对独立而又有着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问题

初中数学教材目录2016青岛版

初中数学教材(青岛版) 初中数学教材(青岛版) (1) 1.七年级上册 (7) 1.1.第一章基本的几何图形 (7) 1.1.1.我们身边的图形 (7) 1.1.2.几何图形 (8) 1.1.3.线段、射线和直线 (8) 1.1.4.线段的比较与作法 (8) 1.2.第二章有理数 (8) 1.2.1.有理数 (8) 1.2.2.数轴 (8) 1.2.3.相反数和绝对值 (8) 1.3.第三章有理数的运算 (8) 1.3.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8) 1.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8) 1.3.3.有理数的乘方 (9) 1.3.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9) 1.3.5.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 (9) 1.4.第四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9) 1.4.1.普查和抽样调查 (9) 1.4.2.简单随机抽样 (9) 1.4.3.数据的整理 (9) 1.4.4.扇形统计图 (9) 1.5.第五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 (9) 1.5.1.用字母表示数 (9) 1.5.2.代数式 (9) 1.5.3.代数式的值 (10) 1.5.4.生活中的常量与变量 (10) 1.5.5.函数的初步认识 (10) 1.6.综合与实践你知道的数学公式 (10) 1.7.第六章整式的加减 (10) 1.7.1.单项式与多项式 (10) 1.7.2.同类项 (10) 1.7.3.去括号 (10) 1.7.4.整式的加减 (10) 1.8.第七章一元一次方程 (10) 1.8.1.等式的基本性质 (11) 1.8.2.一元一次方程 (11) 1.8.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11)

1.8.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11) 2.七年级下册 (11) 2.1.第八章角 (11) 2.1.1.角的表示 (12) 2.1.2.角的比较 (12) 2.1.3.角的度量 (12) 2.1.4.对顶角 (12) 2.1.5.垂直 (12) 2.2.第9章平行线 (12) 2.2.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2) 2.2.2.平行线和它的画法 (12) 2.2.3.平行线的性质 (13) 2.2.4.平行线的判定 (13) 2.3.第10章一次方程组 (13) 2.3.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13) 2.3.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3) 2.3.3.三元一次方程组 (13) 2.3.4.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13) 2.4.第11章整式的乘除 (13) 2.4.1.同底数幂的乘法 (13) 2.4.2.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 (14) 2.4.3.单项式的乘法 (14) 2.4.4.多项式乘多项式 (14) 2.4.5.同底数幂的除法 (14) 2.4.6.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 (14) 2.5.第12章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14) 2.5.1.平方差公式 (14) 2.5.2.完全平方公式 (14) 2.5.3.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14) 2.5.4.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14) 2.6.第13章平面图形的认识 (14) 2.6.1.三角形 (15) 2.6.2.多边形 (15) 2.6.3.圆 (15) 2.7.第14章位置与坐标 (15) 2.7.1.用有序实数对表示位置 (15) 2.7.2.平面直角坐标系 (15) 2.7.3.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图形 (15) 2.7.4.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 (15) 2.8.综合与实践 (15) 2.8.1.多边形的密铺 (15)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教学的几点体会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教学的几点体会 实践使用青岛版数学教材已经整整四年了,经过四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数学课程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数学教师素质的提高,也到了关键时期,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更是迫在眉睫,而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必须走“开放式”的数学教学之路。《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数学课程是以培养数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所谓数学素养包括知识、能力、兴趣、数学方法、数学态度、数学思想、良好心理品质等。 新课标提倡“用儿童的眼睛来观察,用儿童的心灵去体验,用儿童的方式去研究”,通过学生的眼、手、鼻、口等器官,去玩“玩具”,去品味生活中的数学,去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去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的开放性、趣味性、数学性、探究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做中学”。 四年的教学实践,青岛版数学教材是我最好的老师和朋友,促使我学习,督促我进步,伴随我成长,我体会最深的是: 一、青岛版数学教材,具有很强的数学性、趣味性、知识性、开放性,充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给学生广泛的探究空间,是学生喜欢的数学教材。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立足学生实际,立足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 青岛版数学教材以“问题情境”、“合作探究”、“问题口袋”、“自主练习”四大模块建构教材,充分展示探究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问题情境是探究的开始,合作探究是探究的具体实施过程,是探究的主体部分,问题口袋是活动过程的一部分,是探究活动的继续和发展,自主练习则把探究延伸到课外。其中“合作探究”给了学生张扬个性,放飞想象的广阔空间,学生在“做一做”、“玩一玩”、“画一画”、“试一试”、“测一测”中,大胆地探索,成功地发现,尽情地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探究的内容的开放,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和取舍;探究方法的开放,师生可以自主选择和创新;探究结论的开放,教师可各尽所能,尽力而为,而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运用数学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与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宗旨。教学时,可以由一个问题衍出生许多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探究。如五年级数学上册《美的奥秘》一课,当我展示了很多美的图案后,问学生“你知道这些图形美在哪里吗?”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测量不仅发现左右对称的图形美,还发现了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的黄金比,以及物体的颜色按比例搭配等一系列的问积等于什么? 生1:我觉得盐水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加上盐的体积。 生2:我也觉得盐水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加上盐的体积。

山东青岛版数学教材特色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特色介绍 落实课程标准理念创新教材编写思路 ——山东(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特色介绍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于2002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适合五四分段教学需要的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也于2006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以下简称青岛版教材)是一套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从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出发,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借鉴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充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教科书。 课程改革和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可。但是,这些教育教学理念怎样落实在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我们认为,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重要的媒介,青岛版教材编写组力图把这些耳熟能详的理念物化在教材中,通过素材选取、结构安排、编写体例、呈现方式、栏目设计等,使抽象的理念能让教师和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从而使教材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载体。

青岛版教材的这种探索,得到了教育部教材审查专家和实验区广大师生的广泛好评。现将这套教材的主要特色介绍如下: 一、精心选取素材,构成?情境串?和?问题串?,把一个单元的内容串连在一起。 ?情境串?是由?信息窗?构成的。?信息窗?(主题情境图)是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独创的呈现情境与信息的形式,之所以取名为?信息窗?,是因为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象征着为学生打开的一扇了解大千世界的窗户。同一个单元通常有几个信息窗组成,几个信息窗又组成了青岛版数学教材所特有的?情境串?。 信息窗中的情境所反映的事情,有的前后之间具有发生、发展的递进关系,如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反映的是学校运动会的?报名——比赛——领奖?的情形。有的前后之间虽然没有必然的递进关系,但各信息窗反映的是同一个主题,是相互关联的。如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单元是由六个情境组成的:?来到花果山——野餐——游水帘洞——小猴子下山——小猴跳水——小猴学钓鱼?,六个情境反映的都是走进花果山的所见所闻。 关于情境窗中的情境类型,因学生的年级不同而有所变化。在低年级,信息窗中情境的类型大多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富有童趣的生活情境和童话故事,如?小小存钱罐?、?去姥姥家?、?森林里的故事?、?勤劳的小蜜蜂?和?阿福的新衣?等。高年级的信息窗中的

(完整版)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宵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刁金英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 一、数与代数 1、有余数的除法:⑴、有余数除法的认识;⑵、有余数除法的笔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⑴、千以内数的认识;⑵、万以内数的认识;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⑷、估算;⑸、整白、整千数的加减法,几千几白加减几白。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⑴、白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⑵、简单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估算;⑶、稍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⑷、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验算。 4、万以内加减法(二):⑴、较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⑵、估算;⑶、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⑷、回顾整理。 5、混合运算:⑴、两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⑵、带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⑶、应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 6、时、分、秒的认识:认识时、分、秒。 二、空间与图形 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⑴、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⑵、长度单位的进率和简单的换算。 2、对称:认识对称现象。 3、图形与拼组:⑴、平面图形的认识: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②、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⑵、图形的拼组。 三、统计与概率 统计:分段统计。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奇妙的动物世界: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2、户外活动:加深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五、回顾与整理:回顾整理全册内容。 ※本册教材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数与代数: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白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③、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 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 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③、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②、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 掌 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 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②、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 分段统计的方法。 二、数学思考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内数描述具体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3、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4、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5、在对长方形及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6、经历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三、解决问题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教材培训体会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教材培训体会 20**年8月11日~13日, 我有幸参加了在滨州市举行的青岛版小 学六年级数学教材培训会。短短两天的时间, 我们听了3位老师的优 秀课例以及教材编写组的老师对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的分析和介绍.通过学习, 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理解, 对新教材有了一个全新 的认识.<< 课程标准提出6个方面的理念. 着眼于人的发展的 数学课程目标, 也就是说数学课程目标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 们要改变长期以来过分强调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 而忽视了学生 的态度, 情感和价值观.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不是培养数学家, 不是为培养少数数学精英, 而要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 到一般的发展. 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发展不是同步的, 不是一刀切, 要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听取新教材的介绍中, 感 触最深的就是新教材的编写特点, 它具有符合儿童学习数学的认知特 点和数学知识本身发展规律的知识结构, 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 点和规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 并根据儿童情 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对学生进行情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思想品德 教育. 内容的呈现注意体现儿童的已有经验和兴趣, 提供丰富的与儿 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 内容的展开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 图文并 茂,版式多样, 风格活泼, 色彩明丽, 能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 吸引孩子愿意学数学, 自己动手学做数学, 主动动脑想数学. 新教材 有它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教材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问题等能 力的培养,更重视学生计算研究、分析策略、探究价值的培养,它要 求我们教师不能再为应付应试盲目机械训练,应该科学有效设计课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