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的观察与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的观察与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的观察与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的观察与护理

王育文 朱小莲 沈梅芬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江苏苏州215006

)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脑水肿 护理

Key 

words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erebral edema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6975(2012)22-2060-

02 作者简介:

王育文(1976-),女,江苏苏州,本科,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通信作者:

沈梅芬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开放性脑损伤等需施行紧急开颅手术,术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继发性脑水

肿,一般3~7d内发展到高峰[1]

,导致颅内高压、脑

疝形成,成为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的主要原因。高质

量的护理是患者度过脑水肿高峰期的重要保障。笔者回顾了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1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资料,

对其脑水肿期在严密的病情观察的同时,及时控制脑水肿不利因素,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87例,其中男127例,女60例。年龄14~76岁,平均约43岁。按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评分(GCS),所有病例GCS评分为3~8分。CT诊断:硬膜下血肿89例,硬膜外血肿48例,脑内血肿50例。其中合并颅底骨折118例,合并脑挫裂伤150例;手术治疗135例,保守治疗57例。治愈88例,轻残64例,中残20例,去皮层生存5例,死亡10例。2 护理2.1 病情观察

2.1.1 意识的观察 意识障碍是反映颅脑损伤的

重要标志,意识进行性加重是中枢神经系统继发性损伤的表现。通过做口腔护理,观察吞咽反射,躲避动作,以了解意识的变化;通过每30~60min观察和对各种刺激的防御反应、各种病理及生理反射来判断意识障碍程度;GCS评分是反应意识状态的客观指标,通过每天3次进行睁眼、语言、运动情况的

综合评定GCS评分来及早诊断与处理脑水肿。特别要关注脑挫裂伤病人,该类病人伤后脑水肿十分常见,多在病后3~6h开始形成,3~5d达高峰,

然后逐渐消退[2]

。及早联合应用脱水剂,可有效控制脑水肿,安全度过急性脑水肿期。

2.1.2 瞳孔的观察 瞳孔变化是颅脑损伤病情变

化的重要体征,是反映病人是否脑水肿、脑内血肿甚至脑疝形成的关键指标之一。通过15~30min观察瞳孔大小,光反应,眼裂大小,眼球位置及活动情况,进行动态对比。特别要警惕眼球结膜水肿、上睑

下垂、

斜视或凝视[3]

,尤其是眼内眦及外眼角对结膜出现半透明的等情况,见球结膜肉样水肿,有时伴流泪表现,

表示脑水肿严重。应及时汇报医生。本组有12例观察瞳孔时见球结膜水肿伴流泪现象而无明显瞳孔变化,经CT示脑水肿明显。遵医嘱速尿40mg静脉推注,流泪现象10min后好转。2.1.3 生命体征的观察 生命体征能动态反映颅

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当脑水肿至颅内压上升,患者会出现生命体征改变,呼吸变化最多变而敏感,而心率是机体在发尘应急状态下最早发生变化的,随着颅内压上升致颅内生理调节能力逐渐丧失,如果病人在短时间内心率增快15次/min以上,伴呼吸加快36次/min,血压升高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脉压差逐渐变大,

出现典型的二慢一高的库欣氏反应,表明颅内压升高,要汇报医生。在CT排除颅内血肿情况下,可用综合脱水治疗方法解除和减轻脑水肿。重型颅脑损伤在急性期发热很常见,一方面要寻找发热原因,另一方面立即降温,以降低耗氧量,减轻脑水肿。

2.2 控制脑水肿不利因素

2.2.1 输液量多、速快 当病人颅内高压不明显时,补液速度以60~80滴/min为宜,防止输液速度的过快。有轻度脑水肿,尤其是脑损伤一周以内,输

·

0602·护士进修杂志2012年11月第27卷第22期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进展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进展 摘要: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症,其特点是病情重且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近年来为了提高颅脑损伤病人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临床护理工作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的成果。现将近年来有关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综述如下。 关键词:颅脑损伤; 护理进展 1病情观察 1.1意识 意识的变化标志着病情的好转或恶化,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通过对话、呼吸、给痛觉刺激以及是否睁眼来判断病人的意识障碍程度、精神状况及辩识力、记忆力、计算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1],由于神经外科手术绝大多数采用全身麻醉,术后常应用冬眠疗法[2]。因此,要正确区别全麻未醒、冬眠状态及意识障碍。护士记录时应作动态分析,如躁动者突然安静、昏睡,应怀疑病情恶化或排除是否用过镇静剂;深昏迷病人对各种刺激出现反应(瞳孔对光、睫毛、吞咽、咳嗽等反射),提示病情好转。 1.2瞳孔 瞳孔是反映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一侧瞳孔进行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且伴有呼吸深大。脉搏慢而有力,血压升高,提示可能发生脑疝,应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可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等圆。但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无

意识障碍[2],应加以区分,不能混淆。 1.3生命体征 血压升高、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浅慢(二慢一高)常提示颅内压升高,血压下降常提示循环功能不良,尤其是中枢受损;体温升高则提示有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或感染。 2颅内压的监护 长期以来,临床上把颅内压(ICP)作为一项重要的观察长期以来,临床上把颅内压(ICP)作为一项重要的观察指标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测定。1891年Quincke首创用腰穿来直接测量颅内压,直到1960年Lund2berg创用了持续ICP记录,目前颅内压监测应用微型压力传感器,将颅内压用记录器描记下来,对颅内压力的动态变化进行观察。正常成人平卧时ICP(20cmH20(1cmH20=叭098kPa)出现ICP增高时应引起高度重视[3]。特别在颅脑手术后,结合病人生命体征、意识可以预测术后出血或脑水肿,颅脑术后出血易发生在术后24h内;脑水肿一般在术后48—72h达高峰。因此,术后3d内监测颅内压极具临床意义[2]。李珍兰等[4]主张伤后或术后连续监护ICP的同时监测脑灌注压(CPP),认为同时监测ICP和CPP,不但能了解颅内压,同时还能了解脑的血流量和脑组织的含氧量。监护一般约1周左右。在ICP、CPP的监护下采取有效的降颅压措施,可避免滥用脱水剂而引起的并发症。通过观察ICP、CPP发现,ICP<20cm H20、CPP>95cm H20的病人预后良好;ICP>82cmH20、CPP<68cmH20者预后较差。

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一)

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一) 【关键词】颅脑损伤;观察;护理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约占全身损伤的15%~20%,仅次于四肢损伤,常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复合存在,其致残率及致死率均居首位。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复杂多变,具有发病率高、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严密观察及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死亡率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护士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观察病情要认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生报告,以期保全患者生命,争取最佳康复。现将我们近年来收治的20例颅脑伤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例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单纯颅脑损伤12例,脑挫伤并颅内血肿8例,手术9例,非手术11例,治愈14例,好转4例,死亡2例。 2病情观察 颅脑损伤的病情特点是多变、易变、突变、难以预测,即使已经手术多天的伤员仍可在手术后出现突然变化,因此有效、及时的病情动态观察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般颅脑损伤病情观察为72小时,以后根据病情和医嘱继续观察。 2.1动态的病情观察 颅脑损伤引起的血肿、脑挫裂伤或脑组织肿胀引起颅腔容积与颅内容物体积之间的平衡失调,超过生理调节功能的限度时出现颅内压增高,当颅压>1.76kPa时,病人可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血压升高(收缩压升高),在观察过程中如发现这些先兆症状时要警惕脑疝的发生,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措施。 2.2意识观察 意识改变是颅脑损伤病员最常见的体征之一,根据意识动态观察可判断伤情的转归。意识障碍的类型在临床上可分为清醒、模糊、浅昏迷、昏迷、深昏迷。可以通过对话、呼唤姓名、定时及定向力测定来判断,对昏迷病人通过疼痛刺激后观察其有无呻吟、皱眉、肢体运动及各种反射的出现。清醒后病员意识又出现嗜睡-浅昏迷-昏迷提示颅内有血肿形成,需立即手术治疗。脑干损伤病员处于昏迷状态,渐渐出现咳嗽、吞咽等生理反射,肢体出现运动,病理征消失这些征象说明病情在好转。相反原来清醒的转为嗜睡,对周围反应迟钝,躁动的转为安静、昏睡,并出现病理征,则提示病情在恶化。 2.3瞳孔的观察 损伤当时的双侧瞳孔散大,多见于头部受打击后最初1~2分钟内。这是外伤引起的暂时性脑干机能紊乱所致。伤后出现的进行性单侧扩瞳,这是颅内血肿的有力体征,是由小脑幕切迹疝引起同侧的动眼神经牵拉所造成的。伤后立即出现的单侧扩瞳,这是动眼神经的直接损伤引起,同时同侧上睑下垂,但病员神志是清醒的。中脑损伤常有瞳孔及眼球改变,瞳孔时大时小,或两侧交替变化,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眼球运动障碍。桥脑损伤时有双侧针尖样瞳孔。如两侧瞳孔迟发性的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前视、深昏迷则表示脑干已失去机能,是濒临死亡的征象〔1〕。 2.4肢体运动的观察 一侧肢体(上肢或下肢)的瘫痪是对侧大脑半球额叶损害的结果。如损害靠近矢状窦时,则下肢瘫痪明显。如损害靠近大脑外侧裂时,则上肢瘫痪比较明显。大脑半球额叶损伤,挫裂伤范围比较广泛时可引起对侧上下肢瘫痪。损害发生在一侧大脑半球深部近内囊处,除了有对侧的偏瘫外还有同向偏盲和偏身感觉障碍。当大脑皮层受到刺激后可出现一侧肢体或两侧肢体的抽搐。 2.5生命体征的观察 病人伤后可出现持续的生命体征紊乱。监测时,为避免病人躁动影响准确性,应先测呼吸,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1.1 气道的护理由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深昏迷,缺少咳嗽反应,容易因痰液等造成呼吸道阻 塞或窒息,轻者引起缺氧而加重脑组织的损害,重者可致死。急救时应清除口腔或鼻咽部的 分泌物、血液(块)、呕吐物或异物,患者置侧卧位,放入通气道,或气管内插管或尽早做气 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低流量吸氧,提高动脉的血氧分压,有利于脑水肿消退,降 低颅内压。对有舌后坠者应经常检查通气道是否通畅,做好吸痰前后的评估。定时吸痰,以 防止干扰正常呼吸功能和颅内压突然增高。每次吸痰时间≤15s,并避免剧咳。对痰液黏稠者,应给予持续湿化。严格无菌操作。酌情每2h一次翻身、拍背。同时应做好口腔护理,经口 插管要管理好牙垫,每12h更换一次位置,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决定拔管前要充分清 除上呼吸道的痰液。 1.2 脱水药物的应用脑水肿可导致一系列的恶性结果,为了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必须 采用脱水疗法。静脉输入或口服各种高渗液体,提高血液渗透压,造成血液与脑组织和脑脊 液的渗透压差,使脑组织内的水分向血循环内转移;并通过在近端肾小管中造成高渗透压, 而产生利尿作用;同时因血液的高渗透压,抑制脉络丛分泌,减少脑脊液的产生,从而达到 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的目的。紧急情况下应选用作用快、功效强的药物,如甘露醇、呋 塞米等。 (1)渗透性脱水:20%的甘露醇,剂量为1.5~2.0g/kg静脉滴注。甘露醇要在15~20min内 静脉点滴完毕,必要时加压推注,注意勿外渗。在注射后的10~20min即有降压作用,一般 持续4~6h。与呋塞米合用,可提高脱水作用。 (2)葡萄糖:常用10%、25%和50%葡萄糖溶液,可静脉滴注,其脱水效果不如甘露醇,但 有营养和改善脑细胞代谢的作用。 (3)利尿性脱水药:通过增加肾小球过滤,减少肾小管对钠离子、钾离子等的重吸收而产生利尿作用,使脑组织和全身脱水,降低颅内压。脱水效果不如渗透性脱水剂,且易引起水及电 解质平衡紊乱。 1.3 亚低温的护理应用冬眠药物和物理降温的综合措施,使体温控制在肛温为32~34℃,可 以降低脑组织代谢,减少耗氧量,减轻脑组织对创伤的反应。使用冰袋、冰帽做局部降温时,注意使用衬垫保护皮肤。冬眠期间翻身轻,防止体位性休克,配合冬眠低温使用肌肉松弛剂 和镇静剂时应观察呼吸。冬眠低温因角膜反射减弱,保护性分泌物减少,应注意眼的保护。 复温时可以用电热毯及提高室温等方法,忌用热水袋,以免烫伤。复温速度每小时不超过 0.1℃。 1.4 过度通气目前建议将PaCO2维持在30~35mmHg,是控制颅内压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机 制是通过脑小动脉收缩,来降低脑血流及脑血容量。一般为间断使用,不当的过度通气,会 引起脑缺血而加重病情。因此治疗性过度通气需行气管插管,必须要有临床经验的医师来进 行操作。 1.5 颅内压监护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常因颅内压增高而导致死亡,故应对重症外伤后昏迷患 者进行持续性的颅内压监护。颅内压15~20mmHg即为异常。若颅内压>40mmHg为严重高 颅压。监护期间要采取措施防止测压管脱落。伤口有脑积液外渗、监护仪显示高颅压报警、 患者意识出现变化等,都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2 手术后的护理 2.1 体位和气管插管的护理 1)体位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一)、观察病情:颅脑损伤病情变化快,多较危重,应严密观察,作详细记录,一般3-5日内,每1-2小时观察一次,严重者15-30分钟观察一次。 1、意识情况:意识变化可提示脑损伤的程度及病情演变的情况。 ①昏睡:病人处于睡眠状态,可唤醒,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深浅反射均存在。 ②昏迷:意识丧失,呼唤及刺激不能使其清醒,可分a、浅昏迷b、深昏迷 2、瞳孔变化:瞳孔变化是脑损伤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体征之一。对病情较重者每15 -30分钟观察一次,如两侧瞳孔不等大,一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伴有意识障碍,提示有脑受压及脑疝。如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对光反射消失, 伴深昏迷是病人临危的现象。 3、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定时测量并记录,如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先快后慢而有 力,呼吸先快后慢而深,提示颅内压增高,警惕有颅内血肿或脑疝形成早期,须立 即处理,若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呼吸变浅而不规则,是脑干功能衰竭的表现。 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若有体温升高,一般在38-39℃之间。若体温下降又 变增高尤其在受伤一周后持续高热,应考虑又伤口、颅内、肺部或泌尿系发生感染。 4、肢体活动: ①注意观察有无自主活动,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及程度。 ②伤后立即出现偏瘫,多为原发性脑损伤。 ③伤后一段时间出现一侧肢体瘫痪或原有的瘫痪加重,并伴意识障碍加重,多为继 发性脑损害所致,脑部病灶多在瘫痪肢体的对侧。 ④头痛、呕吐:a、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常为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警惕发生 脑疝的可能。b意识障碍不太深者可因头痛而表现躁动不安,应注意防护,避免 发生坠床或损伤。 (二)、卧位: 1、休克或术后麻醉未清醒者应取平卧位。 2、重病脑损伤如无休克,应取头高卧位,将床头抬高15-30cm,以利静脉回流,减轻 脑水肿。 3、深昏迷者取侧卧或侧俯卧位,利于口腔分泌物排出和防止误咽,并定时翻身。 (三)、呼吸道护理

颅脑损伤护理查房

2015年ICU科第二季度业务/教学查房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时间:2015年5月28日16:00 地点:七楼多媒体会议室 主持人:方琼訇 参加人员:详见签名单 护士长:今天由我们ICU组织的全院第二季度护理查房,今天的查房主要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一次护理查房。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无论在平时或战时,颅脑损伤都占全身部位损伤总数的20%,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骨折,而死亡率却远远高于四肢骨折。颅脑损伤的主要原因有交通事故、建筑、工矿的工伤事故,运动损伤及自然灾害等一些不可预料的因素。因难产或产钳引起的婴儿颅脑损伤亦偶见。在我们医院以急诊病人居多,在我们ICU外科病人中颅脑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一年中颅脑损伤的病人给我们医院带来的收入有一千多万,因此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共同学习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首选由责任护士进行下病情介绍。 ***:由我来做下病历简介:姓名:*** 性别:男年龄:26岁床号:8床住院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多发伤,开放性特重型颅脑损伤,脑干损伤,开放性脑挫裂伤(额叶,左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顶枕部,侧)、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额颞骨,左侧;颞骨,右侧),颅底骨折,头皮挫裂伤,休克代偿期;胸部损伤:双肺肺挫裂伤,多发性肋骨骨折?左肾挫裂伤,左颧弓骨折,左上颌骨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挫裂擦伤。 现病史:患者缘于入院前约2小时被小车撞到(具体不详),即致人事不省,呼之不应,头面部、口鼻腔、双外耳道等多处活动性出血,呼吸深快,四肢冰冷,无呕吐,无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等;伤后急呼我院"120",救护车送入我院,即予吸氧、吸痰、心电监护、持续导尿、伤口包扎、输液、气管插管等治疗,并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Word文档

姓名:郭婵英性别:女,年龄:67岁住院号:199663 时间:2013年3月10日5PM 地点:内科办公室讨论目的:提高护理质量参加人员:主讲人:罗兰责任护士黄月华进行病情介绍:患者郭婵英,女,67岁,因左下腹痛,呕吐,腹泻半天,收住消化内科。彩超示胆囊炎,胆囊多发结石,脂肪肝;查血糖为25.8毫摩尔每升,尿糖(3+),尿酮体(3+),肾功能示TCO2下降,由我科医师会诊后,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转入我科。转入时患者神志清楚,查体T36.5,P80次/分,R20,Bp160/90mmHg。现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讨论:蒲恒发言:患者因腹痛,要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受凉劳累,要告之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如:按摩腹部,听音乐以及分散注意力等,严密观察腹痛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行镇静处理。向冬冬发言:患者因多次呕吐、腹泻,体液不足的症状很明显,我们要严密观察腹泻及呕吐物的颜色、性质和量,并留取标本及时送检,治疗上行止泻、止吐处理,保证水电解质的平衡,呕吐后要漱口并及时清理并更换被服,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患者发生腹泻时要注意保持肛周的清洁敬菊珍发言:患者缺乏糖尿病相关识的知识,因此我们要告知患者进低糖、低脂、纤维素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并向其讲解其饮食治疗的重要性,要向患者讲述低血糖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建议患者穿宽松的棉内衣、内裤,最好要穿棉鞋,大小要合脚,还要定期修剪指甲,避免受伤,要耐心向患者讲述胰岛素注射的部位、时间及方法,并且要告诉患者晚餐后散步,保持心情愉快。胡慧敏护士发言:患者因血糖高引起酮症酸中毒,要建立双通道,快速补液,匀速降糖,嘱其多饮水,并要定时监测血糖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我们要根据医嘱使用降糖药物,胰岛素的用量要准确,注意滴数速,避免发生低血糖,要随时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无皱折,做好皮肤及口腔护理,避免感染,随时监测尿糖,尿酮体的变化。贾亮护士发言;患者双下肢活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入院时要嘱其留陪一人,协助其生活护理,平时我们要加强巡视,了解其所需,我们要将患者平时使用的物品放在易取之地,方便患者取用,我们要多关心病人,并且及时解决病人所提出的疑问。罗兰护士长总结发言:该病例在我们科较为常见,患

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2-10-16T11:31:03.3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4期供稿作者:安美荣[导读] 探讨颅脑损伤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 安美荣(广东省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 523900)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2年4月我科颅脑外伤住院患者的治疗护理。结果通过责任制全方位整体护理,对症支持处理,认真详实记录,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认真细致做好颅脑损伤的护理工作,有助于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颅脑损伤护理 颅脑损伤是指外力造成脑膜、脑组织、脑血管及脑神经的损伤。其病情复杂、病情变化迅速,有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细心的观察护理、可早期发现问题,配合医生及时治疗,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现将2年来126例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8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脑外伤患者126例,其中男87例,女39例,年龄17~72岁,平均43岁,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及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以及神志、感觉、运动障碍等改变,并伴有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除2例入院即无生命体征死亡外,其余均顺利出院。 2 病情观察 2.1 观察意识意识是大脑皮质和脑干网状结构功能的反映,意识状态及其变化可提示颅脑损伤的程度及病情演变的情况,是分析病情轻重的重要特征;可通过语言、痛觉刺激以及是否睁眼,来判断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精神状况以及辨别能力、记忆力、抽象思维能力;如昏迷程度加深,提示颅内病变加重,昏迷逐渐变浅常为病情好转的反应。如患者由烦躁不安转为安静或尿失禁,或由清醒转为昏迷或昏迷程度加深,均提示可能有迟发性血肿出现,应及时处理。 2.2 瞳孔的观察瞳孔变化是反映颅脑损伤程度和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若发现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且伴有呼吸深大,脉搏慢而有力,血压升高,提示可能发生脑疝,应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快速静滴 20%甘露醇 250 mL。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伴深度昏迷,是病危的前兆,应积极抢救[1]。 2.3 生命体征的观察严密监测血压,呼吸,体温变化;中枢性高热或体温不升,提示颅脑损伤程度严重,若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呼吸变慢且不规则,提示脑干功能衰竭。 3 护理 3.1 基础护理轻症患者给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昏迷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颅内压增高者床头抬高15°~30°,减轻脑水肿[2];颅底骨折有脑脊液耳漏者应卧向患侧,2小时翻身一次,同时保持床单平整、干燥,防止压疮发生。 3.2 保持呼吸通常及时清除口、鼻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血液等,若患者舌后坠时,应托起下颌或用舌钳将舌拉出,确保呼吸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 3.3 脱水药物治疗的护理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常用 20%甘露醇 250 mL快速静脉点滴,呋塞米静脉推注,应及时监测电解质、尿素氮、肌酐,观察有无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损害。同时观察穿刺血管有无发红肿胀,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3.4 吸氧及引流管的护理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一般氧浓度 30%~50%,血氧饱和度应>95%,恢复期可行高压氧治疗;血肿清楚后,无菌引流袋要低于头部20cm,过高不利于引流,易使引流管内液体反流入颅内引起颅内感染;过低会导致血肿内负压过大,产生再出血[3]。观察记录引流液性质、量、颜色等,保持引流通畅。 3.5 安全防护[4] 颅脑损伤患者可能发生强直性痉挛或癫痫发作,事先应加床挡以防坠床,发作时将裹好纱布的压舌板置于上下磨牙之间,防止舌咬伤,根据病情遵医嘱应用镇静剂。 3.6 高热的护理因低温能改善脑缺氧后神经功能障碍,降低脑细胞的耗氧量,减轻脑水肿。降温治疗越早越好,头部、颈静脉、腋窝置冰袋,或给予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降温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冻伤。 3.7 饮食护理急性期采取静脉补充营养,每日补液量控制在1500~2000ml之间,维持尿量在1000ml以上。麻醉清醒后 6 h,吞咽无困难者可进少量流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食为宜,不能进食者,视病情给予胃管进行鼻饲。 3.8 心理护理颅脑损伤对患者及家属都是意外打击,首先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与患者家属一起影响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运用同感心认同患者对病痛的陈述,以倾听、陪伴、触摸来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关爱,接受患者对病痛的感受及反应,应用音乐疗法引导患者想象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可起到松弛和减轻病痛的作用;对后遗偏瘫、失语、遗尿的患者应耐心护理,通过暗示、例证、权威性的疏导,增强患者的信心[5]。 3.9 康复期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后,护士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询问其需求,给予满足,帮助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早期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可配合理疗、针刺等措施,促进功能恢复,减少神经功能后遗症;告知患者及时到医院复诊。 4 小结 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快,伤势严重,护理难度大,病死率高,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护理技术。早期严密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降低了致残率、病死率;同时注意加强环节和细节护理,防止病情发展。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重视患者康复护理和出院指导,协助功能锻炼,最大限度的恢复自理能力,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提高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茜,李君,钱磊.26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6) 1:158. [2] 赵秀芹 ,王春艳 ,王学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 ,33 (2) :56. [3] 郭玉芬.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0):4951—4952.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案例编号:102015 知识点:颅底骨折的分类;脑脊液漏防止颅内感染的护理;颅内血肿的分型和病情评估; 颅内血肿的病情观察;硬脑膜外血肿的特点。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骨骨折;颅底骨折;脑脊液漏;硬脑膜外血肿。 患者,张先生,男性,51岁,高中文化,车祸致头痛头晕伴呕吐2小时入院。患者早上6:00骑电动车时不慎被货车撞伤,当时有短暂的昏迷史,醒来时感头痛头晕,恶心未吐,耳鼻流血,被送入医院。 入院检查:神志清楚,瞳孔双侧等大,直径0.25cm,对光反应灵敏,T 37.6℃,P 52 次/分,R 18次/分,BP134/92mmHg,右侧枕后头皮挫伤,4cm×4cm瘀斑,右耳及双鼻流血,胸腔腹部未见明显异常,感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入院后予补液抗炎止血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患者无高血压病史。 辅助检查: 血常规:RBC 4.87×1012 /L,HB138g/L,WBC10.2×109/L,中性粒细胞82.9%。 凝血功能检查:PT12.9秒,APTT27.4秒,TT16.4秒,INR0.95。 急诊床边B超检查:胸腔无出血,肝胆脾胰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示脑挫伤,右侧膜外少量出血。 医疗诊断: 1.脑挫伤; 2.硬膜外血肿; 3.颅底骨折。

情景1 入院护理 问题1 如何评估该患者病情? 1.评估患者的健康史: (1)车祸致伤有短暂的昏迷史; (2)无高血压病史; (3)感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一次; 2.护理体检: (1)T 37.6℃,P 52 次/分,R18次/分,BP134/92mmHg; (2)右侧枕后头皮挫伤,右耳及双鼻流血; 3.观察心电监护情况; 4.配合医生做好进一步检查。 问题2 针对该患者病情,目前需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肢体活动,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绝对卧床休息,取右侧头高卧位; 3.予氧气吸入2~4L/min,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脑缺氧,缓解疼痛; 4.注意头痛呕吐情况,呕吐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5.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使用脱水剂并观察脱水的效果; 6.暂禁食; 7.动态CT检查,必要时做好急诊术前准备; 8.保持大便通畅。 问题3 就患者的脑脊液耳漏、鼻漏,该如何处理? 1.按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取头高位(30°~60°),宜患侧卧位; 3.脑脊液鼻漏耳漏者严禁堵塞鼻腔和耳道,不可用水冲洗或注入药物,局部保持清洁,用消毒酒精棉球洗外耳及外耳道;

颅脑损伤的观察及护理

颅脑损伤的观察及护理 颅脑损伤系指头颅及脑受外力作用后引起头皮、颅骨及脑组织的损伤,同时出现一系列临床 症状及神经功能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是脑组织损伤,是外科工作中一种常见的损伤。现将在 外科工作中多年来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1 颅脑损伤的观察 1.1意识状态意识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反映大脑皮层的功能及病情轻重。例如;深 昏迷病人在口腔护理时出现吞咽反射,提示病情好转,清醒病人突然尿床,可能有意识障碍,躁动病员突然安静昏睡,应怀疑病情恶化。 1.2生命体征先测呼吸,次测血压,最后测意识,以免病人躁动影响准确性。注意呼吸节律、深浅有无叹息样呼吸,呼吸困难或呼吸暂停,注意脉搏是宏大有力还是细弱不整,注意脉压 有无波动。 1.3神经系统病征瞳孔变化对颅脑损伤有重要临床意义,正常瞳孔等大、圆形、间接光反应 灵敏,病人熟睡时双侧瞳孔缩小,光反应迟钝,如伴有中枢性高热,深昏迷或去大脑强直, 多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临终前表现,伤后就出现的一侧瞳孔散大可能是外伤性散瞳,视神经 或动眼神经损伤,伤后一段时间才出现的进行性一侧瞳孔散大,伴意识障碍加重,生命体征 紊乱和对侧肢体瘫痪,是脑疝的典型改变。 1.4其他观察有无呕吐、呕吐物的性质,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呕吐与进食无关,呈喷射性,有 颅骨凹性骨折者常将血性脑脊液吞下,初期呕吐物可混有陈旧血液,应与胸腹部挫伤引起的 肺或消化道出血相鉴别,重型颅脑损伤偶尔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呕吐物呈咖啡色,有腥臭。 2 颅脑损伤的护理 2.1一般护理常规抬高床头30度,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肿胀、头皮撕裂伤病人, 可用床上饭桌使病人伏于前臂稍适休息,并注意维持有效的呼吸功能,颅脑损伤初期都有不 同程度的水钠潴留,为减轻脑水肿、肿胀反应,伤后24小时禁食,使处于相对的生理性脱 水状态,3天内适当限制水盐入量,使用脱水利尿药物时、需观察有无低钾征象。 2.2躁动的护理躁动不安是头外伤急性期的一个常见的表现,引起躁动不安有许多因素。如 脑水肿、呼吸不畅引起的缺氧、尿潴留、便秘等,应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正确处理,当伤员突 然由安静转入躁动,或自躁动转为安静深睡时,应提高警惕,观察是否有伤情恶化,须细致 检查躁动原因并逐一加以解除。切勿轻率给予镇静剂以防混淆观察。 2.3脑脊液外漏的护理确诊为脑脊液漏后抬高头部,借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颅底,贴附在 硬膜漏孔区,促使局部粘连而封闭漏口,为防止复发,体位应维持到脑脊液漏停止后3—5日。及时清除鼻前庭或外耳道内血迹及污垢,定时以盐水擦洗,酒精消毒,注意防止液体逆流。 可在外耳道松松放一干棉球,浸透脑脊液后及时更换,避免严堵深塞,勿作鼻耳冲洗或滴药,嘱病员勿挖耳、抠鼻,也不可用力擤鼻涕或屏气,避免打喷嚏或连续咳嗽,保持大便通畅, 加强口腔护理。 2.4气管切开的护理气管切开是一种急救手术,但对头部伤员更多的是治疗和预防合并症。 除常规护理外,因病人大多有意识障碍,吞咽咳嗽反应迟钝或消失,唾液容易流入呼吸道, 且不能自行排出。须定时抽痰,为防止干扰正常呼吸功能和颅内压突然增高,每次吸痰不宜 超过15秒,并避免剧咳。若痰液粘稠可给雾化吸入,故雾化后15分钟吸痰效果较好。每日 检查肺部情况,如局部痰鸣音多,可将伤员翻向对侧,雾化吸入、拍背后放平。当病员意识 逐渐恢复,能自行咳嗽,分泌物较少,无肺部感染时可试行堵管。24小时无异常可拔管。

颅脑损伤病人护理

第五章原发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护理 1脑挫裂伤的护理评估 (1)呼吸道有无血液、呕吐物、分泌物、异物阻塞或舌跟后坠导致的呼吸道梗阻。 (2)受伤局部有无口鼻外耳道出血或脑脊液漏发生,眼眶有无皮下淤血,眼球是否突出搏动。山口的大小和出血量的多少,以判断损伤类型,是否有开放性颅脑损伤或颅底骨折。(3)意识状态:意识障碍是脑挫裂伤病人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意识障碍程度和持续时间与脑损伤程度和范围直接相关;意识障碍出现的迟早和有无继续加重,可作为区别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依据。意识的判断方法有传统分级法与格拉斯哥昏迷分级法两种。 (4)生命体征:生命体征的动态改变亦能提示损伤程度和预后,人工监测通常依次测定呼吸、脉搏、血压和体温,评估时避免因刺激引起躁动而影响测定数据的准确性。 (5)神经系统体征:神经系统体征包括瞳孔、肢体运动和锥体束征,对颅脑损伤有定位意义和重要临床意义。评估是要注意病人有无瞳孔异常改变,包括瞳孔的形状大小间接和直接对光反应,并比较,以判断脑损伤的程度,同时需了解是否用过影响瞳孔变化的药(6)颅内压增高征:评评估病人有无两慢一高(脉搏﹑呼吸慢血压高,即cushing征),是单项发生变化,还是多项同时发生变化,颅内压急性增高时

可出现典型的cushing征。头痛呕吐视盘水肿是颅内压增高“三主征”。是否出现剧烈头痛或烦躁不安等。若出现,可能为颅内压增高或脑疝预兆,尤其是躁动时无相应脉搏增快,可能已有脑疝存在。与进食无关的频繁呕吐,呈喷射状多为颅内压高引起。上后有无头痛呕吐抽搐,有无视盘水肿等颅压增高表现,症状是否进行性加重。 (7)有无其他合并伤。 (8)个人史评估: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受伤情况、入院方式﹑疾病史、用药史。 (9)心理社会评估: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费用支付,病人的个性特征,有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10)辅助检查。 2 脑挫裂伤的护理问题 (1)意识模糊—与脑损伤颅、内压增高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脑损伤意识不清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 (4)有费用综合症的危险。 (5)潜在并发症:感染、昏迷、癫痫发作、应急性溃疡。(6)个人能力缺陷。 3 脑挫裂伤急救期的护理措施 (1)解除呼吸道梗阻,防止误吸:应置病人于侧卧位,头后仰托起下颌开放气道,用手抠或吸引器清除分泌物、呕吐

颅脑损伤病人病情观察与护理

颅脑损伤病人病情观察与护理 一、病情的观察 ?颅脑损伤病人病情重、变化快,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时可能发生脑疝,因此对病情观察就极为重要,若不及早发现异常变化,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就会危及病人的生命。护士应该在掌握颅脑损伤病人受伤机制和病情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的观察及时发现,赢得抢救时机。无论病情轻重,急救时就应该建立观察记录单,观察及记录间隔时间,根据病情决定,每15 min至1 h一次。有条件情况下,采用床边监护仪实施24 h连续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待病情相对稳定后适当延长间隔时间。观察内容主要包括: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等情况。 意识状态 ?目前临床上通常将意识状态分为4级:1.清醒:是指对外界刺激反应正常,各种生理反射存在, 能正确回答问题.;2.嗜睡:是指在足够的睡眠时间以外,仍处于睡眠状态,对周围事物淡漠,对环境识别能力较差,各种生理反射存在,但较迟缓,对物理刺激有反应,唤醒后可以回答问题,但合作欠佳;3.朦胧或昏睡: 是指病人轻度意识障碍,定向力部分降低,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瞳孔、角膜及吞咽反射存在,倦卧或轻度烦躁,能主动变换体位,对检查不合作,呼之能应,不能正确回答问题;4.昏迷:是指病人意识完全丧失,运动、感觉和反射功能障碍,不能被任何刺激唤醒。 ?昏迷分为三度:轻度、中度和重度:(1)轻度昏迷:意识迟钝,反复呼之偶尔能应,但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对强烈疼痛刺激有逃避动作,深反射存在;(2)中度昏迷:意识丧失,常有躁动,强烈疼痛刺激反应迟钝,浅反射消失,深反射减退或消失,角膜和吞咽反射尚存在;(3)深度昏迷:对外界一切刺激均无反应,深浅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和吞咽反射均消失,四肢肌张力消失或极度增强。 格拉斯哥(Glasgow)昏迷评分 ?国际上均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方法判断病人意识状态。它是从病人的睁眼、语言、运动三项反应情况给予记分,总分15分。GCS 14~12分为轻度损伤,11~9分为中度损伤,8~4分为重度损伤,且预后极差,3分以下罕有生存。在临床护理观察过程中,要坚持连续动态地观察病人的意识变化。例如:在深昏迷病人口腔护理时出现吞咽反射,提示病情好转。相反,清醒病人出现烦躁不安或嗜睡,提示病情恶化,有出现颅内高压的可能。颅脑手术的病人清醒后再次出现意识障碍,要考虑是否有颅内出血。 生命体征监测 1.体温监测:伤后早期,由于组织创伤反应,可出现中等程度发热;若损伤累及间脑或脑干,可导致体温调节紊乱,出现体温不升或中枢性高热;伤后即发生高热,多系视丘脑下部或脑干损伤;伤后数日体温升高,常提示有感染性并发症。 2.呼吸监测:当呼吸困难时频率、节律、幅度都发生改变,可表现为发绀、鼻翼翕动、肋间隙下陷、呼吸浅而急促。当脑疝发展到中期,呼吸深而慢,而到了晚期出现潮式或叹息样呼吸。3.脉搏监测:注意脉搏的节律、强弱。脉率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高热时较快,脑疝发生时无论小脑幕切迹疝或枕大孔疝,早期脉搏有轻微减慢,而到了中期慢而有力,晚期则快而弱。4.血压监测:颅脑损伤初期血压可以下降,当血压升高,脉压差增大时,表示颅内压增高症状。此时容易发生脑疝。脑疝初期、中期血压短暂升高,而到了晚期,可因生命中枢衰竭而血压下降。 神经系统体征 神经系统体征有定位意义:原发性脑损伤引起的局灶症状,在受伤当时立即出现,且不再继续加重;继发性脑损伤引起的则在伤后逐渐出现。瞳孔和锥体束征对于颅脑损伤有重要临床意义。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主要护理诊断 ·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脱水治疗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潜在并发症:癫痫发作。 ·有营养失调的危险:与禁食有关。 .焦虑、恐惧:与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担心治疗效果有关。 护理措施 ①监测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症状并及时记录,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 ②降低颅压 ·抬高床头30度,使病人处于头高脚低位。当病人处于休克状态或伴有脊髓损伤时,可采取仰卧位。 ·安静卧床休息,避免环境嘈杂、预防因约束病人而导致其挣扎,致使颅压增高等因素。·避免胸内压及腹压增高。 ·避免血压突然上升,如吸痰或做完物理治疗及翻身活动后,监测血压的变化,适当应用止痛剂,避免因疼痛不适导致的血压升高。 ·正确应用脱水药物以降低颅内压。 ·适当限制水分的摄入:一天的液体输入量约为1000~1500ml,但应用利尿药物时,注意防止病人脱水。 ·控制高热:头颅外伤使下丘脑体温调节失调,为了减少脑代谢需要,必须应用一些降温措

施,包括定时测体温、减少被盖、应用冰袋或冰帽、应用退热药物。 ③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缺氧。 ④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每日记录出入量,特别是尿量。并监测电解质情况,以调节液体的输入。 ⑤维持营养供给:昏迷的病人早期3~4d内应禁食,3~4d后,病人如无呕吐,无脑脊液鼻漏,肠鸣音正常,可应用鼻饲补充营养。但严重脑损伤的病人,易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导致出血,一般少量多次给予清淡流食。 ⑥预防并发症:加强皮肤护理,经常翻身按摩骨突处,避免褥疮发生。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时吸痰并叩击背部,以利痰液咳出,避免肺部并发症发生。 ⑦注意安全,防止损伤:病人因肢体运动失常或意识丧失、容易发生意外,应加上床挡,保护病人。翻身时注意支托肢体,预防脱臼。并应防止冷热伤害。 ⑧做好术前准备:包括降低颅压、剃除头发。注意病人颅压高时,不能进行灌肠。 ⑨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鼓励病人或家属讲出心理的焦虑、恐惧,帮助其接受疾病带来的改变,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帮助病人学习康复。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 1、定义: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所有颅内血肿,广泛脑挫裂伤,颅脑外伤后昏迷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伴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及生命体征变化。它具有病情急、危、重,病情变化快,护理复杂病程长,死亡率高的特点。 2、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意识是判断患者病情轻重及脑功能状态的可靠指标之一。观察患者意识状态,不仅要了解有无意识障碍,还应注意意识障碍的程度及变化。瞳孔是判断颅脑损伤后病情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对光反应的灵敏。体温、脉搏、呼吸,是护理人员最常收集的资料,观察过程中发现异常,如:瞳孔进行性散大,伴有严重意识障碍和生命体征变化,提示脑疝的可能,血压下降,呼吸深慢,脉搏缓慢常提示颅内增高的表现,护士应及时报告医生。 (2)呼吸道的护理:对没有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使其取侧卧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翻身叩背利于痰液、呕吐物、口咽分泌物排出以防误吸。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定时湿化气道,及时吸痰,痰液粘稠着可配合雾化吸入及翻身叩背,注意严格遵守无菌技术,保证患者舒适。

(3)卧位:抬高床头15至30度,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头部经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4)饮食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给予鼻饲流质。 (5)口腔及眼部护理:口腔护理一天两次,观察患者口腔情况正确选择口腔护理溶液,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使患者舒适。做好眼部护理,闭合不全的患者应遵医嘱给予眼药水和凡士林纱布覆盖。 (6)泌尿系护理: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易发生尿储留和尿失禁,对于流置尿管的患者应定时每日会阴护理两次,每三天更换尿袋,定时膀胱冲洗,定期更换尿管,定时放尿,以训练患者的膀胱贮尿功能。 (7)便秘:根据病情遵医嘱应用缓泻药,如:白色合剂、液体石蜡、开塞露等,必要时行灌肠。切记患者用力排便、排气,以免引起颅内压增高。 (8)引流管的护理:护士应明确引流管的名称、目的及放置方法,妥善固定,观察引流管的颜色、性质及量,告知患者家属相关注意事项,保持引流管通畅。如患者需外出或检查治疗,当班护士为患者夹闭引流管以免引起逆行感染,引流管拔除后注意观察有无渗血渗液,以防脑脊液漏发生,以免引起颅内感染,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各班认真做好交接班。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 一、定义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所有颅内血肿,广泛脑挫裂伤,颅脑外伤后昏迷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伴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及生命体征变化。它具有病情急、危、重,病情变化快,护理复杂病程长,死亡率高的特点。 二、护理措施 (一)常规护理 (1)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 意识是判断患者病情轻重及脑功能状态的可靠指标之一。观察患者意识状态,不仅要了解有无意识障碍,还应注意意识障碍的程度及变化。瞳孔是判断颅脑损伤后病情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对光反应的灵敏度及两侧是否对称、边缘是否整齐。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合称为生命体征,是护理人员最常收集的也是最重要的资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护士应遵循医嘱随时观察并做好记录。观察过程中发现异常,如:出现瞳孔进行性散大,伴有严重意识障碍和生命体征变化,提示脑疝的可能,血压下降,呼吸深慢,脉搏缓慢常示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护士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2)呼吸道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正常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丧失,不能自行排除口咽及气道分泌物。 护士应做到以下几点: (1)对没有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使其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配合翻身叩背或放置口咽通气道,以利于痰液、呕吐物、口咽分泌物排出以防误吸; (2)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定时湿化气道,及时吸痰,痰液粘稠者可配合雾化吸入及翻身叩背,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做好气管切开护理工作,严格无菌技术及吸痰操作技术规程,保证患者舒适。 (3)卧位 抬高床头15°-30°,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头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4)饮食护理 遵医嘱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给予鼻饲流质,严格执行鼻饲护理技术,以防并发症的发生。 (5)口腔及眼部护理 口腔护理每日两次,观察患者口腔情况正确选择口腔护理溶液,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使患者舒适,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做好眼部护理:眼睑无法闭合或闭合不全的患者遵医嘱给予眼药水滴眼和眼药膏涂擦或凡士林纱布覆盖。 (6)泌尿系护理

颅脑损伤的观察 与 护理

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1-10-28T14:56:12.18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2011年第9期供稿作者:王秀芳[导读] 一般颅脑损伤病情观察为72小时,以后根据病情和医嘱继续观察。 王秀芳 (山西省太原市西山职业病防治所山西太原030053) 【中图分类号】R1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069-02 颅脑损伤是高级神经中枢受损所致,此病病情复杂,且具有易变、多变、突变的特点,一般具有意识障碍和瞳孔变化,生命体征也随病情而改变,因此,加强神志瞳孔的观察,及时发现生命体征的细微改变,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要求护士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观察病情要认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生报告,以期保全患者生命,争取最佳康复。现将我们近年来收治的15例颅脑伤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5例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单纯颅脑损伤8例,脑挫伤并颅内血肿7例,治愈9例,好转5例,死亡1例。 2 病情观察 颅脑损伤的病情特点是多变、易变、突变、难以预测,即使已经手术多天的伤员仍可在手术后出现突然变化,因此有效、及时的病情动态观察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般颅脑损伤病情观察为72小时,以后根据病情和医嘱继续观察。 2.1 意识观察: 意识改变是颅脑损伤病员最常见的体征之一,根据意识动态观察可判断伤情的转归。意识障碍的类型在临床上可分为清醒、模糊、浅昏迷、昏迷、深昏迷。可以通过对话、呼唤姓名、定时及定向力测定来判断,对昏迷病人通过疼痛刺激后观察其有无呻吟、皱眉、肢体运动及各种反射的出现。清醒后病员意识又出现嗜睡-浅昏迷-昏迷提示颅内有血肿形成,需立即手术治疗。脑干损伤病员处于昏迷状态,渐渐出现咳嗽、吞咽等生理反射,肢体出现运动,病理征消失这些征象说明病情在好转。相反原来清醒的转为嗜睡,对周围反应迟钝,躁动的转为安静、昏睡,并出现病理征,则提示病情在恶化。 2.2 瞳孔的观察: 损伤当时的双侧瞳孔散大,多见于头部受打击后最初1~2分钟内。这是外伤引起的暂时性脑干机能紊乱所致。伤后出现的进行性单侧扩瞳,这是颅内血肿的有力体征,是由小脑幕切迹疝引起同侧的动眼神经牵拉所造成的。伤后立即出现的单侧扩瞳,这是动眼神经的直接损伤引起,同时同侧上睑下垂,但病员神志是清醒的。中脑损伤常有瞳孔及眼球改变,瞳孔时大时小,或两侧交替变化,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眼球运动障碍。桥脑损伤时有双侧针尖样瞳孔。如两侧瞳孔迟发性的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前视、深昏迷则表示脑干已失去机能,是濒临死亡的征象[1]。需要强调的是,双侧瞳孔的对比及动态观察较一次单侧的观察更有意义。但在病人服用镇静药物以后或全麻术后未醒时可表现为双眼瞳孔缩小,应加以鉴别[3]。 2.3 生命体征的观察: 观察生命体征时避免病人躁动影响准确性,监测时,应先测呼吸,再测脉搏,最后测血压[1]。伤后生命体征出现两慢一高,同时有进行性意识障碍,是颅内压增高所致的代偿性生命体征改变 . 2.4一般情况观察:肢体活动,皮肤黏膜,准确记录24h 出入液量,每日大小便,记录每小时尿量,监测电解质、血糖、尿糖,血气分析,及时了解内环境变化。 2.5 做好病人家属的宣教,向家属解释引起躁动不安有许多因素,首先考虑的是脑水肿、肿胀或颅内血肿所致的颅内高压状态,其次是颅外因素如呼吸道不通畅引起的缺氧,尿潴留引起膀胱过度充盈,大便干结引起的强烈排便反射,呕吐物或大小便浸渍了衣被,卧姿不适和瘫痪肢体受压以及冷、热、痛、痒、饥饿等,须仔细检查躁动原因并逐一加以排除。 3护理 3.1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呼吸道护理的重点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缺氧、窒息及预防肺部感染,昏迷病人取侧卧位,取出假牙,及时清除口腔、鼻咽腔分泌物、血液、呕吐物;1~2h 翻身、拍背及吸痰一次;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要充分和有效,动作轻柔,选用一次性吸痰管,插入时要达到一定深度,对呼吸异常、血氧饱和度下降者,及时给氧,或进行辅助呼吸,以免脑缺氧使病情恶化。[2] 3.2 体位:意识清醒者采取斜坡卧位,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昏迷病人或吞咽功能障碍者宜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以免呕吐物、分泌物误吸。 3.3 尿路感染的预防:对于昏迷时间长、留置导尿的病人,保持尿管通畅,严格记录尿量,注意观察尿量及颜色,病人每周更换尿管1次,以预防尿路感染,每日用生理盐水250ml膀胱冲洗2次,新洁尔灭清洗会阴部,防止逆行感染。 3.4 皮肤护理:意识不清,躁动的病人应避免坠床,可适当的约束,避免皮肤损伤。我们用自行设计的液体褥疮垫,对病人进行皮肤护理。每2~3h更换一次,收取良好的预防、治疗褥疮的效果。 3.5 脑室引流管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减少术后渗出液在脑内积蓄及并发症,脑室引流能降低颅内压,保持通畅尤为重要,一般脑室引流一周内拔掉,拔掉后要观察有无漏液,一旦发现要及时处理,以预防颅内感染的发生。 3.6 营养支持: 颅脑损伤患者由于创伤感染等原因,机体抵抗力下降,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促进脑组织的恢复,降低死亡有重要临床意义。一般入院24~48小时内禁食,以静脉营养为主,待病情稳定逐渐给予高热量、富有维生素、易消化的流汁饮食,少吃多餐,忌食有刺激性、粗纤维的食物,以预防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的发生。 3.7降低体温: 高热使机体新陈代谢加快,加重脑缺氧,促进脑水肿。并发症的发生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如降低室温、物理降温,遵医嘱给予解热药等降温措施。 3.8 躁动的护理: 引起躁动的原因很多,如头痛、呼吸道不畅通、尿储留、便秘、被服被大小便浸湿、肢体受压等,须查明原因及时排除,切勿轻率给予镇静药,以免影响观察病情。 3.9出院指导: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同时动员家属务必让病人随时感到被关怀,支持或鼓励。通过暗示、举例及权威性疏导,增强病人的信心,激励患者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争做生活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 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68~3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