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202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考研招生考试大纲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001 海洋与大气学院 目录 初试考试大纲 (3) 803 流体力学 (3) 804 海洋学 (4) 970 大气科学综合考试 (5) 复试考试大纲 (6) F0101大气科学专业综合 (6) F0102海洋科学综合考试 (7) F0103海洋管理综合考试 (8)

初试考试大纲 803 流体力学 一、考试性质 流体力学是海洋科学类物理海洋学和应用海洋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流体力学招生考试是为招收物理海洋学和应用海洋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它的指导思想是既要为国家选拔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又要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具有较好的流体力学知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简答题,计算题,证明题。 四、考试内容 (一)流体力学考试内容:流体物理性质和流体运动的描述,理想流体流动,流体运动基本方程组,流体的涡旋运动,理想不可压缩流体的无旋流动,粘性不可压缩流体的层流流动,边界层和湍流简介。 (二)基础理论(40%),理想流体(30%),粘性流体(30%)。 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 否。

804 海洋学 一、考试性质 海洋学是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海洋学招生考试是为招收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它的指导思想是既要为国家选拔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又要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海洋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海洋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海洋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具有较好的海洋学知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 四、考试内容 (一)海洋学考试内容:地球概观,海水的物理性质,海洋中的热收支和水平衡,大洋及中国海的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及变化,大气环流,海洋环流与水团,海洋中的波动,潮汐及风暴潮,海水的混合和海洋细结构,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海洋中的声传播和光现象,海水的化学特性,海洋中的生命。 (二)物理海洋(70%)、海气相互作用(10%)、海洋化学与生物(10%)、海洋地质(10%)。 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 否。

机械基础教案-基本回路

教师授课教案 2016下-2017上学年二学期课程机械基础

教学内容 旧知复习:1.液压传动系统的四大元件。 2.液压传动四大元件的结构、特性、功用、简图及应用。 讲授新课:项目七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 任务3 分析液压基本回路与典型液压系统 一、压力控制回路 1. 调压回路 调压回路的功能是调定或限制液压系统的最高压力。 (1)单级单级调压回路 (2)多级调压回路 2. 减压回路 减压回路是使系统某一支分路的压力低于系统调定的工作压力。 (1) 单向减压回路 (2)二级减压回路 3. 增压回路 4. 卸荷回路 卸荷回路是在执行元件不需保压时,不启停液压泵而达到卸荷的目的。 (1)换向阀中位机能的卸荷回路 (2)电磁溢流阀的卸荷回路 二、方向控制回路 1. 换向回路 (1)电磁换向阀组成的换向回路 (2)液动换向阀组成的换向回路 2. 锁紧回路 液压锁紧回路是使液压缸的活塞杆能停留在任意位置,不会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出现移动的回路。 三、速度控制回路 1. 调速回路 (1)节流调速回路 节流调速回路是将节流阀串联在液压泵与液压缸之间,控制进入液压

缸的流量。 ①进油节流调速回路 将节流阀串联在液压缸的进油口前,控制进入液压缸的流量,达到调速目的的回路。 ②出油节流调速回路 将节流阀串联在液压缸的出油口前,控制流出液压缸的流量,达到调速目的的回路。 ③旁油节流调速回路 (2)容积调速回路 容积调速回路是通过改变液压泵或液压马达的流量,调节执行元件运动速度的回路。 (3)容积节流调速回路 容积节流调速是用变量液压泵和节流阀配合的调速回路。 2. 快速运动回路 快速运动回路使执行元件在短时间内得到尽可能大的运动速度。 快速运动回路的结构简单、经济,但所增加的速度有限。为了使执行元件得到快速的运动,可以安装不同流量的双液压泵,根据流量的需要选择单或双泵供油。 四、顺序动作回路 1. 行程控制顺序动作回路 用行程开关和电磁阀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如图7-60所示。 2. 压力控制顺序动作回路 利用压力继电器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如图7-61所示。

遥感卫星的发展现状

遥感卫星的发展现状 摘要:卫星遥感技术并不被普通人所熟知,本文阐述了现今遥感卫星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同时展望未来遥感卫星应用前景,由此引出遥感卫星商业化发展的问题,于是重点分析讨论了当前遥感卫星在商业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难,并且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促进遥感卫星商业化尽快实现的指导理念和主要措施以及预测遥感卫星商业化的可能发展趋势。 前言 面对新的世纪、新的形势,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认真思考和积极部署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尽管各国在历史文化、现实国情和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但在关注和重视科技进步上却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世纪,是以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决定兴衰的国际格局。一个在科学技术上无所作为的国家,将不可避免地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上受到极大制约。 卫星遥感技术集中了空间、电子、光学、计算机通信和地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走过了多年艰苦探索与攀登的道路。如今,我们欣喜的看到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已经起步并正在走向成熟和辉煌。 近十年来全球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表明,卫星遥感技术是一项应用广泛的高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现在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这项技术,寄希望于卫星遥感技术能够给国家经济建设的飞跃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和可靠的战略决策依据。这种希望给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卫星遥感技术如何发展,如何使卫星遥感技术真正成为实用化、产业化的技术,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当好先行,是当前业界人士关注的热门焦点。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 (一)、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现状 首先,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十六颗返回式卫星,为资源、环境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空间图像数据,在我国国防建设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了包括太阳和地球同步轨道在内的六颗气象卫星。气象卫星数据已在气象研究、天气形势分析和天气预报中广为使用,实现了业务化运行。一九九九年十月我国第一颗以陆地资源和环境为主要观测目标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发射成功,结束了我国没有较高空间分辨率传输型资源卫星的历史,已在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方面实际应用,逐步发挥效益。我国还发射了第一颗海洋卫星,为我国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研究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数据。其次,除了上述发射的遥感卫星外,我国还先后建立了国家遥感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国家级遥感应用机构。同时,国务院各部委及省市地方纷纷建立了一百六十多个省市级遥感应用机构。这些遥感应用机构广泛的开展气象预报、国土普查、作物估产、森林调查、地质找矿、海洋预报、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城市规划和地图测绘等遥感业务,并且与全球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定位导航卫星相配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服务。这也为迎接21世纪空间时代和信息社会的挑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非常关键,必须要重点指出的是两大系统的建立完成。一是国家级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体系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第一个资源环境领域的大型空间信息系统,也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一个空间信息系统的成功建立;二是国家级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的建立,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具有国家级遥感信息服务体系的国家之一。 我国遥感监测的主要内容为如下三方面: 1、对全国土地资源进行概查和详查; 2、对全国农作物的长势及其产量监测和估产; 3、对全国森林覆盖率的统计调查。 (二)、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前景 国际上卫星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在未来十五年把人类带入一个多层、立体、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对地观测的新时代。由各种高、中、低轨道相结合,大、中、小卫星相协同,高、中、低分辨率相弥补

左健民液压与气压传动第五版课后答案1-11章分析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后答案(左健民) 第一章液压传动基础知识 1-1液压油的体积为331810m -?,质量为16.1kg ,求此液压油的密度。 解: 23-3m 16.1= ==8.9410kg/m v 1810 ρ?? 1-2 某液压油在大气压下的体积是335010m -?,当压力升高后,其体积减少到 3349.910m -?,取油压的体积模量为700.0K Mpa =,求压力升高值。 解: ''33343049.9105010110V V V m m ---?=-=?-?=-? 由0P K V V ?=-?知: 64 3 070010110 1.45010 k V p pa Mpa V --?????=-==? 1- 3图示为一粘度计,若D=100mm ,d=98mm,l=200mm,外筒转速n=8r/s 时,测得转矩T=40N ?cm,试求其油液的动力粘度。 解:设外筒内壁液体速度为0u 08 3.140.1/ 2.512/2f u n D m s m s F T A r rl πτπ==??=== 由 du dy du dy τμ τμ=?= 两边积分得 0220.422()() 22 3.140.20.0980.10.0510.512 a a T l d D p s p s u πμ-?-??∴=== 1-4 用恩式粘度计测的某液压油(3850/kg m ρ=)200Ml 流过的时间为1t =153s , 20C ?时200Ml 的蒸馏水流过的时间为2t =51s ,求该液压油的恩式粘度E ?, 运动粘度ν和动力粘度μ各为多少? 解:12153 351 t E t ?= == 62526.31(7.31)10/ 1.9810/E m s m s E ν--=?-?=?? 21.6810Pa s μνρ-==??

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

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 1. BERS-1 中巴资源卫星 CBERS-1 中巴资源卫星由中国与巴西于1999年10月14日合作发射,是我国的第一颗数字传输型资源卫星。 卫星参数: 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778公里,倾角:98.5o 重复周期:26天,平均降交点地方时为上午10:30 相邻轨道间隔时间为 4 天扫描带宽度:185公里星上搭载了CCD传感器、IRMSS红外扫描仪、广角成像仪,由于提供了从20米-256米分辨率的11个波段不同幅宽的遥感数据,成为资源卫星系列中有特色的一员。 红外多光谱扫描仪:波段数:4波谱范围:B6:0.50 –1.10(um)B7:1.55 –1.75(um)B8:2.08 –2.35(um)B9:10.4 –12.5(um)覆盖宽度:119.50公里空间分辨率:B6 –B8:77.8米B9:156米CCD相机:波段数:5波谱范围:B1:0.45 –0.52(um)B2:0.52 – 0.59(um)B3:0.63 –0.69(um)B4:0.77 –0.89(um)B5:0.51 –0.73(um)覆盖宽度:113公里空间分辨率:19.5米(天底点)侧视能力:-32 士32 广角成像仪:波段数:2波谱范围:B10:0.63 –0.69(um)B11:0.77 –0.89(um)覆盖宽度:890公里空间分辨率:256米 CBERS- 1卫星于1999年10月14日发射成功后,截止到2001年10月14日为止,它在太空中己运行2年,围绕地球旋转10475圈,向地面发送了大量的遥感图像数据,已存档218201景0级数据产品。CBERS-1卫星的设计寿命是2年,但据航天专家测定CBERS-1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正常。有效载荷除巴西研制的宽视场成像仪于2000年5月9日因电源系统故障失效外,其余均工作正常,而且目前星上的所有设备均工作在主份状态,备份设备还未启用,星上燃料绰绰有余。因此,虽然卫星设计寿命是2年,但航天专家设计时对各个器件都打有超期服役的余量,从CBERS-1卫星目前的运行情况来,其寿命肯定要远远大于2年。所以欢迎用户继续踊跃使用CBERS- 1的数据。2002年我国将发射CBERS-2 卫星,用户期望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空中双星运行的壮观将会实现。 2、法国SPOT卫星 法国SPOT-4卫星轨道参数: 轨道高度:832公里 轨道倾角:98.721o 圈/分101.469轨道周期: 重复周期:369圈/26天 降交点时间:上午10:30分 扫描带宽度:60 公里 两侧侧视:+/-27o 扫描带宽:950公里 波谱范围: 多光谱XI B1 0.50 –0.59um 20米分辨率B2 0.61 –0.68um B3 0.78 –0.89um SWIR 1.58 –1.75um

液压与气压传动第三版 许福玲 陈尧明 课后习题答案

液压与气压传动 习题解

目录 第一章液压与气压传动概述 (3) 第二章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 (4) 第三章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17) 第四章液压缸 (26) 第五章液压基本回路与控制阀 (34) 第六章液压辅助元件 (61) 第七章液压系统实例 (63) 第八章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 (66) 第九章液压伺服系统 (75) 第十章气源装置与气动辅件 (79) 第十一章气缸 (79) 第十二章气动控制元件与基本回路 (81)

一液压与气压传动概述 1.1答:液压与气压传动都是借助于密封容积的变化,利用流体的压力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来传 递能量的。 液压传动系统和气压传动系统主要有以下四部分组成: (1)动力元件:液压泵或气源装置,其功能是将原电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成流体的压力能,为系统提供动力。 (2)执行元件:液压缸或气缸、液压马达或气压马达,它们的功能是将流体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输出力和速度(或转矩和转速),以带动负载进行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 (3)控制元件:压力流量和方向控制阀,它们的作用是控制和调节系统中流体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以保证执行元件达到所要求的输出力(或力矩)、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4)辅助元件: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辅助装置,包括管道、管接头、油箱或储气罐、过滤器和压力计等。 1.2答:液压传动的主要优点: 在输出相同功率的条件下,液压转动装置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惯性小、并且反应快。 可在运行过程中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且调节方便。调速范围一般可达100:1,甚至高达2000:1。 传动无间隙,运动平稳,能快速启动、制动和频繁换向。 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特别是与电子技术结合更易于实现各种自动控制和远距离操纵。 不需要减速器就可实现较大推力、力矩的传动。 易于实现过载保护,安全性好;采用矿物油作工作介质,滋润滑性好,故使用寿命长。 液压元件已是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产品、便于系统的设计、制造和推广应用。 液压传动的主要缺点: (1)油液的泄露、油液的可压缩性、油管的弹性变形会影响运动的传递正确性,故不宜用于精确传动比的场合。 (2)由于油液的粘度随温度而变,从而影响运动的稳定性,故不宜在温度变化范围较大的场合工作。 (3)由于工作过程中有较多能量损失(如管路压力损失、泄漏等),因此,液压传动的效率还不高,不宜用于远距离传动。 (4)为了减少泄漏,液压元件配合的制造精度要求高,故制造成本较高。同时系统故障诊断困难。 气压传动的主要优点: (1)以空气为传动介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过的空气直接排到大气中,处理方便,不污染环境,符合“绿色制造”中清洁能源的要求。 (2)空气的粘度很小,因而流动时阻力损失小,便于集中供气、远距离传输和控制。 (3)工作环境适应性好,特别是在易燃、易爆、多尘埃、强磁、辐射及振动等恶劣环境中工作,比液压、电子、电气控制优越。 (4)维护简单,使用安全可靠,过载能自动保护。 气压传动的主要缺点: (1)气压传动装置的信号传递速度限制在声速(约340m/s)范围内,所以它的工作频率和响应速度远不如电子装置,并且信号要产生较大的失真和 延滞,不宜用于对信号传递速度要求十分高的场合中,但这个缺点不影响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

海洋遥感技术(2)实验教学大纲

海洋遥感技术(2)实验教学大纲 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 根据2006级海洋技术专业(遥感与信息处理)培养计划和海洋遥感技术(2)课程的教学大纲制订。 二、本实验课程的具体安排 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

备注:实验要求:填必修、选修。实验类型:填演示、验证、综合、设计。实验类别:基础、专业等 三、本实验课在该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海洋遥感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本实验课是课堂授课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深化,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其作用是通过专业语言和专业软件的学习和编程,达到对本课程重要概念、遥感原理的掌握。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训练上,使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与标准 1、对相应卫星传感器对应的软件如SeaDas、Beam、Bilko3等有一定程度的掌握,能 熟悉基本操作,并进一步了解其原理; 2、以卫星数据的读取为例,掌握专业软件对科学数据的简单读取,并能进一步对科学 数据进行简单的编辑; 3、熟悉SeaWiFs、以及Envisat/ASAR、Envisat/MEIRS、Envisat/AATSR等的不同卫星 传感器的作用,并进一步掌握卫星数据格式以及卫星数据的接收、传输、输入、输 出、反演等基本过程; 4、通过对卫星数据的读取,能对海洋要素比如SST(海表温度)、海面风场的方向与风 速、内波、海浪方向谱、赤潮、海色、浅海地形等海洋现象,做基本的显示与反演 以及应用等。 五、讲授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实验一利用SeaDAS读取SeaWiFS卫星数据 1、实验的基本内容 (1)对SeaWiFS卫星数据做进一步介绍以及卫星数据的接收原理; (2)学会SeaDAS的基本使用; (3)让学生利用SeaDAS软件反演SeaWiFS卫星数据; (4)SeaDAS的反演原理,与分析/半分析算法做简单比较。 2、实验的基本要求 达到的实验技术要求,通过实例以及PPT的演示,在前两节课里让学生对SeaDAS 软件能有初步了解;熟悉并掌握SeaDAS软件,并利用SeaDAS读取SeaWiFS卫星数据,能进行基本的叶绿素、悬浮物等海色要素的反演。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名词解释 1、天然药物化学:运用近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2、有效成分:天然药物中具有临床疗效的活性成分。 3、二次代谢及二次代谢产物:二次代谢产物:由植物体产生的、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不起重要作用的化合物,如萜类、生物碱类化合物等。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确切的答案) 1、波相色谱分离效果好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A、压力高B、吸附剂的颗粒小 C、流速快D、有自动记录 2、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在水中形成: A、真溶液B、胶体溶液C、悬浊液D、乳状液 3、纸上分配色谱,固定相是: A、纤维素B、滤纸所含的水 C、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剂D、醇羟基 4、利用溶剂较少提取有效成分较完全的方法是: A、连续回流法B、加热回流法 C、透析法D、浸渍法 5、某化合物用氧仿在缓冲纸层桥上展开,其 R f值随 PH 增大而减小这说明它可能是 A、酸性化合物B、碱性化合物 C、中性化合物D、两性化合物 6、离子交换色谱法,适用于下列()类化合物的分离 A、萜类B、生物碱C、淀粉D、甾体类 7、碱性氧化铝色谱通常用于()的分离,硅胶色谱一般不适合于分离() A、香豆素类化合物B、生物碱类化合物 C、酸性化合物D、酯类化合物 二、判断题 1、不同的甾醇混合,熔点往往下降特别多 2、苦味素就是植物中一类味苦的成分。 3、天然的甾醇都有光学活性。 4、两个化合物的混合熔点一定低于这两个化合物本身各自 的熔点。 5、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为植物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 的物质,因此称之为一次代谢产物。

6、利用13C-NMR 的门控去偶谱,可以测定13C-1H 的偶合数。 7、凝胶色谱的原理是根据被分离分子含有羟基数目的不 同.达到分离,而不是根据分子量的差别。 三、用适当的物理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 用聚酰胺柱层分离下述化合物,以稀甲醇—甲醇洗脱,其出柱先后顺序为()→ ()→ ()→ () O O OH OH HO O O OH OH HO OH OH O O O O O glu O Rha O O OH OH O O CH3 A B C D 四、填空 某植物水提液含中性、酸性、碱性、两性化合物若干。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能基本分离: 五、回答问题

卫星海洋学复习题

简介 卫星海洋学(satellite oceanography)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观测和研究海洋的一门分支学科。卫星海洋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卫星技术、遥感技术、光电子技术、信息科学与海洋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笼统地讲,它包括两个方面的研究,即卫星遥感的海洋学解释和卫星遥感的海洋学应用。卫星遥感的海洋学解释涉及到对各种海洋环境参量的反演机制和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卫星遥感的海洋学应用涉及到运用卫星遥感资料在海洋学各个领域的研究。 涉猎内容 (l)海洋遥感的原理和方法:包括遥感信息形成的机理、各种波段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和微波)在大气和海洋介质中传输的规律、以及海洋的波谱特征。 (2)海洋信息的提取:包括与海洋参数相关的物理模型、从遥感数据到海洋参数的反算法、遥感图像处理和海洋学解释、卫星遥感数据与常规海洋数据在各类海洋模式中的同化和融合。 (3)满足海洋学研究和应用的传感器的最佳设计和工作模式:包括光谱波段和微波频率的选择、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要求、观测周期和扫描方式的研究、以及传感器噪音水平的要求。 (4)反演的海洋参数在海洋学各领域中的应用。卫星遥感所获得的海洋数据具有观测区域大、时空同步、连续的特点,可以从整体上研究海洋。这极大地深化了人们对各种海洋过程的认识,引起了海洋学研究的一次深刻变革。卫星遥感资料和卫星海洋学的研究成果在海洋天气和海况预报、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海岸带测绘、海洋工程建设、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监测等科学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原理 卫星在遥远距离通过放置在某一平台上的传感器对大气或者海洋以电磁波探测方 式获取大气或者海洋的有关信息,这个过程称为遥感。海面反射、散射或自发辐射的各个波段的电磁波携带着海表面温度、海平面高度、海表面粗糙度以及海水所含各种物质浓度的信息。传感器能够测量在各个不同波段的海面反射、散射或自发辐射的电磁波能量,通过对携带信息的电磁波能量的分析,人们可以反演某些海洋物理量。传感器的遥感精度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地提高,目前正在接近、达到甚至超过现场观测数据的精度。 应用 海洋表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界面。海洋与大气的能量交换都是通过这个界面进行的;海洋内部的变化也会部分地透过这一表面表现出来。运用计算机三维数值模拟和卫星遥感数据同化技术,人们就可以通过获得的海洋表面遥感信息,了解海洋内部的海洋学特征和物理变化过程。遥感监测海面的空间分辨率与电磁波的波长有关,可见光与红外辐射计获得的遥感图像具有更好的空间分辨率。虽然云的覆盖阻挡了可见光波段电磁波的透过,但是能够穿透云层的微波遥感弥补了不足。总之,可见光和红外遥感满足了人们对较高的空间分辨率监

海洋与大气的作用

海洋和大气间存在着持续的动量、热量和物质的交换,这种彼此互为影响的过程称为“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是现代物理海洋学重大研究课题之一。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海—气界面的热量交换、质量的变化和气体的交换。在海洋中,由空气垂直涡动所引起的接触热交换是主要的传热形式,其次是对流的接触热交换,接触热交换的结果,是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与此同时,由海面向大气蒸发大量水,据统计,仅北太平洋每年就有9.0×1013吨,而全球海洋每年要蒸发掉351200立方公里水。蒸发这么多的水,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不仅如此,在由海面蒸发过程中,有大量气体从海洋进入大气,主要是氧和二氧化碳,它们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也很大,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对海洋各学科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厄尔尼诺(El Niño Phenomenon)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就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原理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由于海温的异常增高,导致海洋上空大气层气温升高,破坏了大气环流原来正常的热量、水汽等分布的动态平衡。这一海气变化往往伴随着出现全球范围的灾害性天气:该冷不冷、该热不热,该天晴的地方洪涝成灾,该下雨的地方却烈日炎炎焦土遍地。一般来说,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地区降雨量会大大增加,造成洪涝灾害,而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太平洋西部地区则干旱无雨。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以来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已有17次(包括最新一轮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季节并不固定,持续时间短的为半年,长的一两年。强度也不一样,1982~1983年那次较强,持续时间长达两年之久,使得灾害频发,造成大约1500人死亡和至少10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 影响首先是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中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其次是中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中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中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中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1997年强厄尔尼诺发生后,中国北方的干旱和高温十分明显。第三是中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中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近百年来发生在中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年的次年。中国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最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中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起因在气象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了解:太平洋的中央部分是北半球夏季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力源。太平洋沿南美大陆西侧有一股北上的秘鲁寒流,其中一部分变成南赤道暖流向西移动,此时,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吹的季风使暖流向太平洋西侧积聚,而下层冷海水则在东侧涌升,使得太平洋西段菲律宾以南、新几内亚以北的海水温度升高,这一段海域被称为“赤道暖池”,同纬度东段海温则相对较低。对应这两个海域上空的大气也存在

天然药物化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天然药物化学 各章习题及答案 (答案见最后) (第十、十一不是重点,没有)

第一章(一) 一、名词解释 1、高速逆流色谱技术 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3、超声波提取技术 4、二次代谢过程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 固定相为:() A. 纤维素 B. 展开剂中极性较小的溶液 C. 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液 D. 水 2、硅胶色谱一般不适合于分离() A、香豆素类化合物B、生物碱类化合物 C、酸性化合物D、酯类化合物 3、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有: A. CHCl3 B. 苯 C. Et2 O D. 石油醚 4、利用溶剂较少提取有效成分较完全的方法是: A、连续回流法B、加热回流法 C、渗漉法D、浸渍法 5、由甲戊二羟酸演变而成的化合物类型是 A. 糖类 B. 萜类 C. 黄酮类 D. 木脂素类 6、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影响溶解度而实现分离的方法有 A.醇提水沉法B.铅盐沉淀法C.碱提酸沉法D.醇提丙酮沉法 7、与水不分层的有机溶剂有: A. CHCl3 B. 丙酮 C. Et2 O D. 正丁醇 8、聚酰胺层析原理是 A物理吸附B氢键吸附C分子筛效应D、化学吸附 9、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属于排阻层析,在化合物分离过程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 A. 杂质 B. 小分子化合物 C. 大分子化合物 D. 两者同时下来 三、判断对错 1、某结晶物质经硅胶薄层层析,用一种展开剂展开,呈单一斑点,所以该晶体 为一单体。( ) 2、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为植物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称之

常用遥感数据的遥感卫星基本参数大全

常用遥感数据的遥感卫星基本参数大全

常用遥感数据的遥感卫星基本参数大全 常用, 遥感数据, 遥感卫星, 基本参数, 大全 1、CBERS-1 中巴资源卫星 CBERS-1 中巴资源卫星由中国与巴西于1999年10月14日合作发射,是我国的第一颗数字传输型资源卫星 卫星参数: 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778公里,倾角:98.5o 重复周期:26天平均降交点地方时为上午10:30 相邻轨道间隔时间为 4 天扫描带宽度:185公里星上搭载了CCD传感器、IRMSS红外扫描仪、广角成像仪,由于提供了从20米-256米分辨率的11个波段不同幅宽的遥感数据,成为资源卫星系列中有特色的一员。 红外多光谱扫描仪:波段数: 4波谱范围:B6:0.50 –1.10(um)B7:1.55 –1.75(um)B8:2.08 – 2.35(um)B9:10.4 – 12.5(um)覆盖宽度:119.50公里空间分辨率:B6 – B8:77.8米B9:156米 CCD相机:波段数: 5波谱范围:B1:0.45 –0.52(um)B2:0.52 –0.59(um)B3:0.63 –0.69(um)B4:0.77 –0.89(um)B5:0.51 – 0.73(um)覆盖宽度:113公里空间分辨率:19.5米(天底点)侧视能力:-32 士32 广角成像仪:波段数: 2波谱范围:B10:0.63 –0.69(um)B11:0.77 –0.89(um)覆盖宽度:890公里空间分辨率:256米 CBERS-1卫星于1999年10月14日发射成功后,截止到2001年10月14日为止,它在太空中己运行2年,围绕地球旋转10475圈,向地面发送了大量的遥感图像数据,已存档218201景0级数据产品。 CBERS-1卫星的设计寿命是2年,但据航天专家测定CBERS-1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正常。有效载荷除巴西研制的宽视场成像仪于2000年5月9日因电源系统故障失效外,其余均工作正常,而且目前星上的所有设备均工作在主份状态,备份设备还未启用,星上燃料绰绰有余。因此,虽然卫星设计寿命是2年,但航天专家设计时对各个器件都打有超期服役的余量,从CBERS-1卫星目前的运行情况来,其寿命肯定要远远大于2年。所以欢迎用户继续踊跃使用CBERS-1的数据。 2002年我国将发射CBERS-2卫星,用户期望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空中双星运行的壮观将会实现。 2、法国SPOT卫星 法国SPOT-4卫星轨道参数: 轨道高度:832公里 轨道倾角:98.721o 轨道周期:101.469分/圈 重复周期:369圈/26天 降交点时间:上午10:30分 扫描带宽度: 60 公里 两侧侧视:+/-27o 扫描带宽:950公里 波谱范围:

大气海洋复习总结

Chapter1 1.了解大气圈和水圈的概况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陆地上的冰雪、地下水以及大气中的水汽和液态水等,以海洋为主。 大气和海洋的边界: (1)海洋的上边界就是海面,海洋的下边界即为岩石圈的上边界。 洋中脊:大洋底部的大规模的山脉,它们是海底扩张的中心,它是一个世界性的体系,从北冰洋开始,穿大西洋,经印度洋,入太平洋。 海沟:大洋边沿狭长的海底陷落带,具有陡的侧壁和极大的深度. 是由于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下方俯冲而形成的。 (2)大气的下边界有陆地和海面,上边界人造卫星测得大气上界为2500—3000Km。 2.掌握大气圈和水圈的形成和演化,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 火山活动形成大气圈和水圈。火山喷发物冷却凝结成云雨降落,形成水圈,水通过离解生成氢气、氧气.,通过光合作用形成植物细胞的碳水化合物,最后形成现在的大气圈和生物圈。 海底扩张:洋中脊系统的中央裂谷,是现代板块主要构造带,也是海洋扩张的中心。在洋中脊的中央裂谷中不断地有岩浆从地壳内往上涌出来,流向两边, 同时渐渐冷却,凝结成新的地壳并向两边推挤和扩张。随着大洋地壳在洋中脊的中央裂谷处不停地建造,岩石圈驮着大陆地壳向两边分开(所谓大陆漂移),使新诞生的大洋不断成长。 而在海沟附近,大洋正经历着相反的过程。由于相邻板块的挤压,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下面俯冲,进入地球内部后,由于摩擦和压力的增加以及周围地幔的高温,使俯冲板块温度升高而逐渐融化,最后进入软流圈而消亡。 板块构造理论:地球的岩石圈被分裂成大小不等的板块。六个较大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Chapter2 1.了解大气的基本成分和海水的化学组成 大气的基本成分: (1)干空气的混合物 (2)处于三种物理状态中的任一种的水物质 (3)大气气溶胶(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和液体粒子),微粒,污染物 海水的组成:

天然药物化学

天然药物化学 第一章总论 1、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 门学科, 主要指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 方法、结构鉴定、结构改造及生物合成途径。 2、有效成分:天然药物中具有一定生物活性、能代表天然药物临床疗效的单一化合物。 3、按溶剂极性大小顺序分为:水,亲水性有机溶剂,亲脂性有机溶剂 常见溶剂极性强弱顺序如下: 环己烷<石油醚<苯<二氯甲烷<乙醚<氯仿<乙酸乙酯(亲脂性)<丙酮<正丁醇<乙醇(亲水性)<甲醇(亲水性)<乙腈<水<吡啶<乙酸 乙醇:无毒廉价用最多的试剂 4、冷提-----适用于受热不稳定的成分 热提-----受热稳定的成分 ①浸渍法:优点:用水或有机溶剂,不加热。 缺点:出膏率低,用水做溶剂时易发霉,需加防腐剂。 ②渗漉法:优点:有效成分浸出完全,可直接收集浸出液 缺点:消耗溶剂量大,费时长,操作麻烦。 ③煎煮法:特点:操作简单,对易挥发、热不稳定的成分不宜用。 ④回流提取法:特点:热不稳定的成分不宜用,溶剂消耗量大,操作麻烦。 ⑤连续回流提取法:优点:节省溶剂、效率高。 缺点:对热不稳定成分不宜用,时间长 ⑥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常用的临界流体有CO2 5、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脱色

7、习题 ①用含水15%硅胶柱分离化合物A, B, C,并用乙酸乙酯作为流动相,试比较化合物的出 柱顺序。 答案:A > B > C ②换成RP-18 柱色谱,甲醇-水(30: 70)进行洗脱,试说明化合物A, B, C的出柱顺序。 答案: B > C > A 第二章糖和苷 1、低聚糖:由2-9个单糖通过苷键结合而成的直链或者支链聚糖 蔗糖是二糖或双糖 2、多糖:纤维素、树胶、黏液质子 3、苦杏仁的水解产物:氢氰酸 4、用于糖和苷的检测反应:Molisch反应; 此反应的试剂是:浓硫酸和α-萘酚(结构鉴别大题会用到) 5、按苷键原子的不同,酸水解易难程度为:N- 苷>O-苷>S-苷>C-苷 6、苷化位移:糖和苷元结合成甘后,甘元的α-C,β-C以及糖的端基碳的化学位移均都发 生了改变,此改变被称为苷化位移。 7、抑制酶活性的方法是:加入碳酸钙灭活后再用沸水提取 第三章苯丙素类 1、①香豆素的结构: (重点,必须会画会编号)

遥感第三章海洋卫星与陆地卫星

第三章海洋卫星与陆地卫星 §装载有微波传感器的海洋卫星(Ocean-Looking Satellite with Microwave Sensors)因为微波能够穿透云层,特别是有较大功率的主动微波雷达能够穿透较厚的云层,故带有微波传感器的海洋卫星经常被誉为全天候遥感卫星。表3-1列出了装载有微波传感器的海洋卫星信息。 表3-1: 装载有微波雷达的海洋卫星

装载有微波传感器的海洋卫星属于海洋环境监测卫星,它的特点是扫描范围大,便于探测大面积海洋环境要素,例如海面风、海平面高度和海表面温度等。装载有可见光和红外波段传感器的陆地卫星属于陆地包括海岸带资源观测卫星,它的特点是扫描范围较小,但分辨率特别高,便于精确观测小面积土地资源极其变化。装载有合成孔径雷达的卫星既可以用于探测海洋环境要素,例如油污染和生物膜等生化要素、以及海洋内波、海面巨浪和海浪谱等动力要素,也可以用于探测陆地环境要素,例如水火灾害等,还可以用于探测陆地资源要素,例如地下水和矿产资源等。因此,装载有合成孔径雷达的卫星是多用途卫星。微波传感器包括高度计、散射计、合成孔径雷达和微波辐射计。高度计是一个垂直探测的主动雷达,可以测量卫星与地球之间距离、海面地形和粗糙度,并由此估计风速、表面海流和平均波高。散射计是一个宽刈幅主动雷达,通过测量海表面粗糙度可以计算海面风速和风向。合成孔径雷达是一个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主动雷达,它利用多卜勒效应获得高空间分辨率,可测量涌浪、内波、降雨、海流边界、海冰位置及性质、和大块浮冰的速度等。微波辐射计是一个被动微波雷达,它可以测量海面反射、散射和自发辐射的辐射度和微波亮温,并由此可估计风速、水蒸气、降水率、海表面温度、海表面盐度和冰覆盖量等

海洋大气化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海洋大气化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知识教育层面的一门选修课程,是主要研究海洋大气污染及 化学反应过程的基础课程,涉及气象、大气物理、大气化学等方面的知识。本课程以环境科学基础 课和其他专业基础课为基础,可为学生后期从事海洋环境研究奠定基础。要求修读学生必须熟悉环 境科学基本概念、环境化学和环境监测基本原理。 2.设计思路: 大气化学本身是伴随着大气污染新问题的出现和控制需求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因此对于备受关注的大气污染问题,主要研究其产生和消失的化学反应机制、存在状态和结构以及质和量的变化等动态过程。近几十年来,国际上大气环境热点问题,包括酸雨、臭氧空洞、气候变化及气溶胶污染等,对其由来、危害和防治都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内陆大气污染的加剧,使得传输到海洋的大气污染物质增多,海洋大气污染特别是近海的大气污染以及这些污染物质的沉降对海洋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海洋大气化学》这门课程的开设,对于提高学生对海洋大气环境问题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共八章内容。第一章介绍了海洋大气环境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海洋大气的组成等。第二章讲述了大气中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常数等。第三章介绍了导致平流层臭氧层变化的各种化学物质及变化的化学机制。第四、五、六章介绍了大气污染物在海洋大气边界层中的各种化学行为,包括形 - 2 -

成、消耗、相互作用、转化、沉降等。第七章讲述了大气化学传输模型的原理和应用等。第八章从大气化学的角度,分析海洋大气化学组成和化学过程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无机及分析化学》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目标是引导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关注发生在海洋大气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认识海洋大气 污染的现状、变化以及主要形成机制,使学生领悟到学好大气环境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从环境专 业人士的角度思考大气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引导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增强 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之后,要求学生理解如下知识:1)主要海洋大气污染现象及我国海洋大 气污染现状;2)海洋大气污染物的来源、输送和清除过程;3)海洋大气化学特有的机制和过程; 4)人类活动对大气包括海洋大气的影响。同时要求学生逐步培养查阅文献能力,树立严谨科学的 学习态度,为后期从事海洋环境研究奠定基础。 三、学习要求 为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学生需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课前,学生按教学计划完成相应章节的预习或者网上学习。课中,学生认真听课,力争即时理 解重点知识内容,积极参与课堂小组讨论。课下,及时完成和上交课后作业,小组成员加强交流合作,利用互联网和图书资料主查询有关知识。 四、教学进度 - 2 -

(完整版)左健民液压与气压传动第五版课后答案1-11章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后答案(左健民) 第一章液压传动基础知识 1-1液压油的体积为331810m -?,质量为16.1kg ,求此液压油的密度。 解: 23-3m 16.1= ==8.9410kg/m v 1810 ρ?? 1-2 某液压油在大气压下的体积是335010m -?,当压力升高后,其体积减少到 3349.910m -?,取油压的体积模量为700.0K Mpa =,求压力升高值。 解: ''33343049.9105010110V V V m m ---?=-=?-?=-? 由0P K V V ?=-?知: 64 3 070010110 1.45010 k V p pa Mpa V --?????=-==? 1- 3图示为一粘度计,若D=100mm ,d=98mm,l=200mm,外筒转速n=8r/s 时,测得转矩T=40N ?cm,试求其油液的动力粘度。 解:设外筒内壁液体速度为0u 08 3.140.1/ 2.512/2f u n D m s m s F T A r rl πτπ==??=== g 由 du dy du dy τμ τμ=?= 两边积分得 0220.422()() 22 3.140.20.0980.10.0510.512 a a T l d D p s p s u πμ-?-??∴===g g 1-4 用恩式粘度计测的某液压油(3850/kg m ρ=)200Ml 流过的时间为1t =153s , 20C ?时200Ml 的蒸馏水流过的时间为2t =51s ,求该液压油的恩式粘度E ?,运动粘度ν和动力粘度μ各为多少? 解:12153351t E t ?= == 62526.31(7.31)10/ 1.9810/E m s m s E ν--=?-?=?? 21.6810Pa s μνρ-==??g

药学本科《天然药物化学》汇集各章习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天然药物化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一) 一、名词解释 1、高速逆流色谱技术 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3、超声波提取技术 4、二次代谢过程 答案 1、它是依靠高速行星式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无载体支持的固定相稳定地保留在蛇形管中,并使流动相单向、低速地通过固定相,由于不同的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其在柱中的移动速度也不一样,从而实现样品的一种分离方法。 2、是指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以接近临界点状态下的流体作为萃取溶剂,利用其在超临界状态下兼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性质选择性地溶解其他物质,先将某一组分溶解,然后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使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溶物会析出,从而从混合物中得以分离地技术。 3、是指以超声波辐射压强产生的骚动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引起机械搅拌、加速扩散溶解的一种新型的利用外场介入的溶剂强化提取方法。 4、植物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以一些重要的一次代谢产物如乙酰辅酶A 、丙二酸单酰辅酶A、莽草酸及一些氨基酸等为原料和前体,经历不同的代谢途径,生成生物碱、萜类等化合物的过程称为二次代谢过程。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 2、C; 3、A; 4、A; 5、B 1、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 固定相为:() A. 纤维素 B. 展开剂中极性较小的溶液 C. 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液 D. 水 2、硅胶色谱一般不适合于分离() A、香豆素类化合物B、生物碱类化合物 C、酸性化合物D、酯类化合物 3、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有: A. CHCl3 B. 苯 C. Et2 O D. 石油醚 4、利用溶剂较少提取有效成分较完全的方法是: A、连续回流法B、加热回流法 C、渗漉法D、浸渍法 5、由甲戊二羟酸演变而成的化合物类型是 A. 糖类 B. 萜类 C. 黄酮类 D. 木脂素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