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 滑轮组

合集下载

六年级科学上册滑轮组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滑轮组教科版
它的作用会怎 样?
用多个定滑轮和多个动滑轮组装 一个滑轮组。
它的作用会怎样?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 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力(N)我们的发现
滑轮组作用的实验记录表(二)
用多个定滑轮和多个动滑轮组装 一个滑轮组。
它的作用会怎样?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 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力(N)我们的发现
滑轮组作用的实验记录表(二)
6.滑轮组
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力(N) 滑轮组作用的实验记录表(二)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 原因:利用了滑轮组省力的原理。 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力(N) 用多个定滑轮和多个动滑轮组装一个滑轮组。 用多个定滑轮和多个动滑轮组装一个滑轮组。 用多个定滑轮和多个动滑轮组装一个滑轮组。 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力(N)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 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力(N) 绳子绕的圈数越多,女生用的力越小。 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力(N)
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力(N) 用多个定滑轮和多个动滑轮组装一个滑轮组。 用多个定滑轮和多个动滑轮组装一个滑轮组。 用多个定滑轮和多个动滑轮组装一个滑轮组。 小个子女生战胜了大力士。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 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力(N) 原因:利用了滑轮组省力的原理。 用多个定滑轮和多个动滑轮组装一个滑轮组。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 用多个定滑轮和多个动滑轮组装一个滑轮组。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接提作升物用体的的力实(N验) 记用滑录轮表组提升物体的力(N) 我们的发现 (一)
根据实验完成下表
滑轮直组接提作升物用体的的力实(N验) 记用滑录轮表组提升物体的力(N) 我们的发现 (一)
0.5
0.25
1
0.5
2
1
滑轮组能 省力,也 能改变用 力方向。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滑轮组》教案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滑轮组》教案

6.滑轮组【教材简析】在本单元第五课,学生已经学习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有关知识,本课将专门引导学生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滑轮组”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通过图片或视频观察建筑工地上的吊车、起重车等发现起重机上有许多定滑轮和动滑轮在组合起来使用。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

要思考这些滑轮组有什么作用,需要在课堂上组装一些滑轮组,来模拟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滑轮的组装有两种方法,这里不强调方法的不同,也不需要让学生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更省力。

为避免出现用力方向与重物上升方向一致而不便学生解释的现象,老师可以示范在定滑轮上固定线的方法组装滑轮组。

当学生组装好滑轮组后,首先测试用一个钩码作为重物,直接提起需要多大的力,然后再测试用滑轮组提起需要多大的力,并记录下来。

随后多次改变钩码的数量,使用测力计进行测量,记录下每次的测量数据。

通过分析实验获得的几组数据,发现用力大小与滑轮组的结构的关系。

如果增加滑轮组的滑轮数量,用力大小会怎么变化呢?这一问题将学生对滑轮组作用的研究引向深入。

采用游戏的方式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游戏中进行体验。

分析游戏和滑轮组实验,学生可以认识到滑轮组的组数(1个定滑轮和1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为1组)越多,就越省力。

这也是起重机能够吊起很重的物体的原因。

【学情分析】在前一课学生认识并研究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这一课学生将通过生产生活中的现象认识滑轮组,并亲手组装滑轮组,进行滑轮组作用的研究实验。

将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是生活中常用的省力机械。

学生在前一课学习的基础上也可能已经作出滑轮组更省力的推测,组装一个滑轮组并进行实验验证,感受机械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是有基础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2.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1个定滑轮和1个动滑轮组装的滑轮组,知道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六年级科学上册1.6滑轮组 ppt课件1

六年级科学上册1.6滑轮组 ppt课件1

滑轮组
想一想
要把钢材、木料、 水泥等运到楼上通 常会怎样做呢?
问题:利用一只滑轮来提升物体,你有几
种方法?你所使用时有什么特点? Nhomakorabea定滑轮: 不能省力,但可改变了力的方向。
能否利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把它们组合 起来,使它们即省力又方便呢?
动滑轮: 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 就构成了滑轮组。
组装方法
绳子的自由端最后必通过每一个的滑轮。
想一想: 滑轮组中的滑轮数量越多越好吗?
用我们的研究结果解释,为什么塔式起重机能 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生 活 中 的 滑 轮
生 活 中 的 滑 轮
有趣的游戏
我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怎样解释这种 现象?
1、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 有书籍 ,就好 像没有 阳光; 智慧里 没有书 籍,就 好像鸟 儿没有 翅膀莎 士比亚 2、书籍使人变得思想奔放。革拉特珂夫 3、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4、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 眼睛看 到纸面 上的话 ,另一 只眼睛 看到纸 的背面 。歌德 5、我扑在书籍上,就好像饥饿的人扑在 面包上 。高尔 基 6、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7、书人类发出的最美妙的声音。莱文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滑轮组.ppt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滑轮组.ppt
17、Do not, for one repulse, give up the purpose that you resolved to effect. ----Willian Shakespeare ,British dramatist不要只因一次失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 20.8.520.8.511:01:1911:01:19August 5, 2020

16、As selfishness and complaint cloud the mind, so love with its joy clears and sharpens the vision. ----Helen Keller自私和抱怨是心灵的阴暗,愉快的爱则使视野明朗开阔。

谢谢观看 11:01:1911:01:1911:01Wednesday, August 5, 2020
动滑轮: 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020/8/23
定滑轮 + 动滑轮 =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 就构成了滑轮组。
2020/8/23


滑 轮

组动


2020/8/23
2020/8/23
定滑轮 动滑轮
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1.组装一个滑轮组
1
2
3
2. 这三个滑轮组有什么不同?
2020/8/23
我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怎样解释这种 现象?
2020/8/23
我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 1、小个子战胜了大力士。
• 2、滑轮组的组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 滑轮组合在一起为1组)越多,就越省力 。
• 3、两个大个子分别相当于重物和固定定 滑轮的支架,小个子相当于使用滑轮组后 施加的拉力。

六年级科学上册《滑轮组》教案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滑轮组》教案 教科版

滑轮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了解定、动滑轮的作用的基础上,了解滑轮组的作用。

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省力。

2.会设计探究滑轮组作用的实验方案。

并能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具有研究滑轮组作用与应用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提出问题,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积极与人合作,能清楚、简捷地进行表达和交流。

2.能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并与同学友好地合作研究教学难点:设计滑轮组的实验方案教学方法:讨论法与实验法教具准备:滑轮2个,钩码1个,细绳,支架,测力计,有关的图片,视频:滑轮组。

学具准备:报告单、滑轮2个,钩码1个,细绳,支架,测力计。

教学过程我们首先通过提问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1为什么我们学校的旗杆顶部要安装一个定滑轮而不安装动滑轮呢?提问2你能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把老师手中的钩码提起来吗?你怎样设计呢?学生在讨论后举手来讲台上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组装。

讨论交流、学生汇报提问3看来,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

如果,我们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用,优势互补,是否可行。

起一个名字叫什么?齐答(滑轮组)提问4你认为他们会有什么作用呢?说一说自己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

小组讨论一下。

讨论交流、小组长汇报(有的可能会认为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有的会认为只是省力;还有的会认为不省力等情况。

说出自己的实验方案)提问5要验证你们的猜想需要那些器材?又怎样做呢?将各组要研究的问题和需要的材料填在报告单中。

讨论交流、学生汇报提问6:现在各组的方案基本上可以实施了,你们认为在实验时应注意些什么呢?(1)通过滑轮拉重物时,测力计要保持竖直方向(2)尽量匀速拉动,观察测力计的读数,及时做好记录。

(3)线不能脱离滑轮沟槽演示实验组装读数据学生实验填写活动探究记录单教师巡视。

提问7让学生横观各组数值,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学生汇报使用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提问8提出疑问:如果增加动滑轮的数量,用力大小会怎么变化?演示实验师生合作演示2个动滑轮学生填写数据提问9通过数据对比,你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如果增加动滑轮的数量,作用力将会减小)教师小结: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知道了,滑轮组的作用是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这个结论和大多数同学的猜测是一样的。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滑轮组》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滑轮组》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滑轮组(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并与同学友好地合作研究。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教学难点:组装滑轮组,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二)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个铁架台、2个滑轮、约50厘米长的线、1盒钩码、测力计。

为全班学生准备:光滑的钢管、约20米长的绳子、演示实验的视频、三定三动的滑轮组、与起重机和滑轮组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旧: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定滑轮和动滑轮,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呢?教师请两名学生回答,并分别贴出它们的优缺点。

2、引导学生观察,鼓励他们说出自己新的想法: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在一起使用,是不是就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呢?3、揭题: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二、实验探究一--------“这是真的吗?”1、激趣:播放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视频,插入本次探究主题——“金慈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同学认为,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这是真的吗?”2、明确验证猜想的最好办法是做实验。

3、制定《滑轮组的作用研究方案》。

(1)(出示研究方案表格),请各小组共同制定好研究方案。

(2)指名汇报,全班交流补充。

滑轮组的作用研究方案3、指名上前示范如何将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装起来(两名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组装)。

教师利用希沃授课助手将组装过程投射到大屏幕上,让每一位同学都能看清楚。

4、点击课件,出示这两种组装方式的示意图。

教师提示实验时应该注意的事项:(1)实验时,要分工合作,动滑轮上可以先挂上钩码,便于安装。

(2)绳子要从滑轮的凹槽中穿过去,避免打结、卡住的现象发生。

(3)把动滑轮上的钩码当作直接提升物体的力,定滑轮上的钩码当作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力。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6滑轮组 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6滑轮组 教科版

滑轮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并与同学友好地合作研究。

【教学重点】用实验研究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起省力的大小关系和规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在建筑工地上,总少不了高大的起重机。

同学们,你们见过起重机吗?你知道它的作用吗?能不能说一说?2、课件出示起重机的图片,学生观察之后进行交流。

二、研究滑轮组的作用1、了解滑轮组的定义(1)起重机内发挥作用的是滑轮组,那么什么是滑轮组呢?(2)让学生观察书本上的起重机结构图:先观察起重机上的滑轮,理解滑轮组的构造。

(3)定义: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2、实验探究简单滑轮组的作用(1)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

(2)先让学生猜猜,滑轮组会有什么样的作用?(3)用这个滑轮组来提升不同重量的物体。

观察用力的方向,测量用力的大小。

(4)与直接提升物体的用力方向、用力大小比较,我们有什么发现?3、实验探讨有2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

(1)先提出疑问:我们用多个定滑轮和多个动滑轮组装一个滑轮组,这样的滑轮组作用会怎样?(2)用与前面相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状况,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4、用我们的研究结果解释,为什么塔式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三、游戏体验(1)出示游戏器材(两根光滑的圆木棒和一条长绳子),找2个大个子学生和一个小个子学生参加游戏。

(2)要求没有直接参加游戏的同学对数据进行观察记录,寻找其中的规律。

(3)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你从这个游戏中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四、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第11-12页。

五、板书设计滑轮组一、定义: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二、研究一个滑轮组的作用三、研究多个滑轮组的作用。

六年级上册科学-滑轮组-教科版(共21张)-PPT课堂课件

六年级上册科学-滑轮组-教科版(共21张)-PPT课堂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定滑轮: 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能否利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把它们组合 起来,使它们既省力又方便呢?
动滑轮: 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认识滑轮组
把动滑轮和定滑 轮组合在一起使用, 就构成了滑轮组。
制定计划
我们来这样研究: 1、组装一个滑轮组实验装置。 2、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钩码,记录
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实验过程:
六年级上册科学-1.6滑轮组-教科版( 共21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1.6滑轮组-教科版( 共21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实验过程:
No I科版( 共21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No Image
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组装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实验过程:
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实验过程:
六年级上册科学-1.6滑轮组-教科版( 共21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实验过程:
六年级上册科学-1.6滑轮组-教科版( 共21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1.6滑轮组-教科版( 共21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实验过程:
六年级上册科学-1.6滑轮组-教科版( 共21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1.6滑轮组-教科版( 共21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实验过程:
六年级上册科学-1.6滑轮组-教科版( 共21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