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伴快速心室率100例心电图的回顾性分析

合集下载

房颤脉的中医脉象研究

房颤脉的中医脉象研究

房颤脉的中医脉象研究房颤脉与中医相关脉象研究房颤脉与中医相关脉象研究,,国外无相关报道与研究国外无相关报道与研究,,国内高校教材并无定论无定论,,但可散见于相关着作如崔玉田、赵恩俭《中医脉学研究》但可散见于相关着作如崔玉田、赵恩俭《中医脉学研究》,,吕光荣《中医心病证治》心病证治》,,黄世林、孙明异《中医脉象研究》及曹培琳《详谈细论二十八脉》等,然终觉欠完善与规范。

为此以西医心律失常中房颤为依据为此以西医心律失常中房颤为依据,,选择100例房颤病人,结合古今着名脉学着作及我们的临证经验与体会来进行研究结合古今着名脉学着作及我们的临证经验与体会来进行研究,,以期规范相关脉象。

脉象。

1方法与内容方法与内容选取100例房颤病人全部经心电图、心脏听诊确诊例房颤病人全部经心电图、心脏听诊确诊,,其中门诊30例,住院70例,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最小者34岁,最大者78岁,中位年龄51岁。

单纯孤立性房颤6例,冠心病34例,高心病29例,肺心病12例,心肌病8例,风心病6例,脑中风3例,甲亢2例;合并心力衰竭41例,高心病合并冠心病3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28例,高血脂59例,颈动脉硬化斑块38例,左心室肥厚48例。

将100例房颤病人以脉率的多少例房颤病人以脉率的多少((结合心电图心室率结合心电图心室率))分为3组:(1):(1)脉率脉率脉率>100>100次/min 者48例,经治疗恢复窦性节律16例,转成慢性持续性房颤32例;(2);(2)脉率脉率60~100次/min 者40例;(3);(3)脉率脉率100次/min)48例,经治疗恢复窦性节律16例,转成慢性持续性房颤32例;(2);(2)慢性持续性房颤脉率慢性持续性房颤脉率60~100次/min 者40例;(3)脉率100次/min,/min,相当于散相当于散相当于散((涩)脉与怪脉的解索脉脉与怪脉的解索脉;;慢性持续性房颤脉慢性持续性房颤脉,,脉率60~100次/min,/min,相当于涩相当于涩相当于涩((短)脉,脉率100次/min),/min),今人亦有共识者今人亦有共识者今人亦有共识者,,如崔玉田、赵恩俭《中医脉学研究》:“散脉……关于至数不齐赵恩俭《中医脉学研究》:“散脉……关于至数不齐,,脉有大有小脉有大有小,,以心电图对照来看来看,,多见于心房纤维颤动多见于心房纤维颤动,,兼室性早跳。

房颤患者的病例分析

房颤患者的病例分析
一例房颤患者的病例分析
汇报者:李瑞飞 带教药师:张岩 带教医生:金志清
心房颤动
1.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心房快速而又不规律的收 缩所引起的一种疾病表现,频率可达300-600次/分。
2.病因:包括心血管疾病、与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或 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有关。
3.
➢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最高160/110mmHg、未系统监测血压及治疗;否 认“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史。否认输血史、胃肠道疾病史,胺碘酮过 敏史,否认食物过敏史。
➢ 入院诊断:持续性心房颤动
初始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作用 药物名称
剂量
给药方式 给药时间
抗血小板 达比加群酯胶囊(15 150 mg,2/
血流动力学紊乱
堵塞血管
血栓形成 华法林
抗凝药物
达比加群酯
利伐沙班
控制心率药物选择?
伴有心酒室石收酸缩功美能托减洛退尔的中富度马至酸比索洛尔
重度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
肌力效应 生物利用度
负性
无明显的负性肌
CYP2D6的作用底物,抑力制作C用YP2D6
的药物低可影响普美罗托帕洛酮尔。的血高浆浓度,
代谢途径
阵发性房颤:7天内能转律,通常48小时
分 类
持续性房颤:持续7天以上,需要药物或电击才 能转复为窦性心律者
永久性房颤:指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在转复后2 4小时内复发者。
临床表现
1.心悸 感到心跳、心脏跳动紊乱或心跳加快,体力疲乏或者劳
累 2.眩晕
头晕眼花或者昏倒;
3.胸部不适 疼痛、压迫或者不舒服;
患者19:00时自述头晕不适,心电监测示:血压75/55 mmHg,给予: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 射液快速静脉滴注,2分钟后血压升至85/60mmHg左右, 患者仍自觉头晕,伴出汗,遂给予多巴胺注射液静脉泵入 ,约5分钟后患者自诉上述症状缓解,血压上升至100/70m mHg,继续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

房颤的心电图诊断PPT课件

房颤的心电图诊断PPT课件

精品ppt
20
房颤伴交界性心动过速
精品ppt
21
房颤合并预激综合征
➢ QRS波群可显著畸形、增宽,起始有δ波,δ波 可呈大小不一(手风琴现象)。
➢ 且心室率常增快达200次/min以上且室律不齐。 ➢ 血流动力学改变较明显 ➢ 易诱发室颤而危及生命 。当心房颤动消除后预
激仍然存在即可确诊。 ➢ 禁用洋地黄及异搏定。
房颤的心电图诊 断
精品ppt
1
心房颤动心电图特征
➢ ①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f波,
以V1、Ⅱ、Ⅲ、aVF导联为明显。f波的振幅多在 0.1~0.5毫伏之间,远较F波为小,通常把大于0.1毫 伏者称粗颤,把小于0.1毫伏者称细颤。

②心房频率在350~600次/分之间,f波越纤细频
率越快,f波粗大则频率较慢。故可以低于350次/分
➢ 长达1.5秒以上的R-R间期,出现三次以上。
➢ 长R-R间期之间的f波数目在10个以上,且出现3次以 上。
➢ 平均心室率<50次/分。 ➢ 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出现3次以上。
符合以上条件愈多愈可靠,但近来有学者认为在房颤时
诊断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应慎重。因为有些这样的病人在房 颤纠正后发现房室传导功能是正常的,可能为隐匿性传导 所致。
纤细型房颤伴室早
精品ppt
8
房颤合并其他心律失常
精品ppt
9
房颤合并室性早搏与室内差异传导的鉴 别
鉴别项目 与心室率的关系
联律间期 前一个R-R长短
类代偿间歇 联律
QRS波群形态
QRS起始向量 与洋地黄的关系
室内差异传导 多见于心室率较快时
不一定有 相对较长
常无 无

心房颤动心电图难点解析

心房颤动心电图难点解析

心房颤动心电图难点解析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锦州121001)刘仁光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

房颤的临床危害不仅在于其发作时的临床症状(心悸、加重心功能不全)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影响;更严重的危害是增加血栓栓塞的危险,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增加 5 倍,显著增加致残、致死率。

心电图是临床房颤诊断的最简单实用的方法。

心电图表现典型诊断无困难,困难的是心电图表现不典型,或是合并有房室阻滞、窦房结功能不全等复合性心律失常时的心电图分析,这些困惑的问题已成为近年房颤心电图分析中关注的热点。

一、心电图表现不典型的房颤房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是: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不等的f波;RR 间期不等,QRSfe群呈室上型。

但临床常可见到一些心电图表现不典型的房颤,如看不到f波的、P波不消失的、RR间期匀齐的、QRSS大畸形的房颤等。

(一)看不到 f 波的房颤常由于 f 波纤细以致体表心电图看不清;亦可由于高钾血症致弥漫性心房肌传导阻滞使 f 波的振幅减小至一过性消失。

1. f波纤细体表心电图看不清此时诊断依据为:①临床有多年慢性房颤病史(由于大量心房肌纤维化,使产生除极向量的心房肌逐渐减少)。

②RR间期绝对不等成为主要表现。

③做食管或心内导联可见f波,可进步证实诊断。

2. 高钾致弥漫性心房肌传导阻滞是指血钾增高、抑制心房肌传导,使心房除极波减小—消失(房颤一过性终止)。

临床常见于慢性房颤伴心力衰竭在强心、利尿、补钾治疗中,或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心电图特点:①原有f波振幅减小一消失(亦无P波);②RR间期变为缓慢匀齐;③QRS寸间延长(R波降低,S波加深加宽)。

④T波对称尖耸。

结合血钾明显增高诊断多无困难。

(二)f波和P波共存的房颤是指局限性完全性房内阻滞(心房分离)时,阻滞圈内为房颤时形成的“孤立性房颤”。

心电图表现:①心电图中可见明确的f波(阻滞圈内房颤的表现);②同时见到一系列规整的与f波并存的P-QRS-T 波群,PR间期固定(》0.12S)。

房颤伴长R-R间距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房颤伴长R-R间距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监测 , 同时患者记 录下生活 日记 。R—R间距定 为 ≥2 . 0 s , 使
走神经兴奋及张力增高有关 ; ③洋地 黄药物作用 , 洋地黄类药 物可用 于治疗心力衰 竭伴心 房颤 动 , 需 要严格 按照说 明书或
医嘱服用 。若过量服用 洋地 黄药物 , 则 可能导致 或者加重 房
用计算机对数据进 行分析计 算 , 人工将伪 差剔除 。按 平均 心
2 . 5 8 4 5例 ; 长 R— R间距 与睡 眠不相关 3 o例 , 与睡眠相关 3 5 例 。结论 : 房颤伴长 R—R间距多在夜晚睡眠时出现 , R—R问距越
长, 平均心室率越慢。
[ 关键词 】 房颤 ; 长 R— R间距 ; 动态心 电图 ; 房室传 导阻滞
心房颤 动是 一种临床常 见心律失 常疾病 “, 常伴 发长 R
1 资 料 与 方 法
复实性心律后 , 均不存在 房室传导阻滞 。因此近 年来 , 医学学
术界提出另 一种观 点 , 认 为房颤 伴 长 R—R间距 不 能被诊 断
为房颤伴二度房室传 导阻 滞 , 而 是 由迷 走神经 兴奋性 张力升 高 以及 隐匿性传导阻滞所引起 的。房颤伴长 R—R间距主要 有 以下几种原 因: ①在房室交界处 连续 出现隐 匿传导 , 使房室 结不应 期延长 , f 波下传 间断 , R—R间距 因此延 长 ; ② 迷走神
R—R间距 6 5例 , 对平均心室率 、 长 R—R同距以及其与睡眠是否相关进行 比较 。结果 : 6 5例 中长 R—R间距 8 1 5次 , 白天 1 0 5次 ( 约占1 2 . 8 8 %) 、 夜晚7 1 0次 ( 约占8 7 . 1 2 %) ; 平均心 室率 <6 0 ̄/ m l n 4 o例 , -6 > 0 ̄/ mi n 2 0例 , 长 R—R间距 < 2 . 5 s 2 0例 , ≥

老年房颤临床特点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老年房颤临床特点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老年房颤临床特点的动态心电图分析胡振平桑举阳(山东省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心电图室,271400摘要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

老年人房颤中出现短阵快速心室率较普遍,其心室率的增快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有明显相关性,夜间10时至上午6时睡眠状态心室率明显减慢,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多为非病理性房室阻滞。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老年房颤快速心室率房室阻滞1资料与方法58例中,男43例,女15例,年龄60岁~85岁,平均6518岁。

动态心电图记录24小时内阵发性房颤16例,持续性房颤42例,根据临床症状特征和心电图检查符合冠心病诊断的25例,经各种检查确诊风心病19例,恶性肿瘤4例,肺心病4例,甲亢3例,高血压并脑梗塞3例,均无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

应用美国产DM S型12导同步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

2结果58例中平均心室率86次分,心室率低限平均62次分,高限平均137次分,其中最慢心室率为30次分,最快心室率为194次分。

动态心电图记录24小时内出现短阵快速心室率(130次~180次分的有48例共81514次,其中出现短阵极快心室率(>180次分的有27例共4366次;而出现短阵心动过缓(<50次分的仅有24例共5706次,明显少于快速型心室率。

58例中曾出现长R-R间距为146m s,最长的R -R 间距达3400m s。

有室性早搏的25例,室性心动过速6例。

°房室传导阻滞1例,吾右束支阻滞图形者2例,结性逸搏及逸搏心律3例,V5S-T段呈缺血型压低>1mm的24例。

3讨论本组58例中冠心病(4213%和风湿性心脏病(3015%是引起房颤的主要病因与资料报告一致[1],恶性肿瘤病人的房颤发病率上升,占比例较大,甲亢性心肌病及高心病中比例亦不少。

从心电图分析中,风心病多为粗颤,冠心病多为细颤,其他大多为粗颤与有关报告相符[2]。

本组资料显示老年人房颤中出现短阵快速心室率较普通,其心室率的增快与活动或情绪激动有明显相关性。

【房颤百问】4.典型房扑、房速的心电图诊断

【房颤百问】4.典型房扑、房速的心电图诊断

【房颤百问】4.典型房扑、房速的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作为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被称为“21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全球发病率不断攀升。

为了普及、规范房颤的临床诊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汤日波教授等,从房颤的定义和流行病学开始,通过一百个问题,为我们解答临床工作中有关房颤诊疗的最常见问题,干货满满,敬请期待!1.典型房扑的心电图诊断房扑是指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振幅、间期较恒定的房扑波(F 波),频率为250~350次/分,多数患者在300次/分左右,房扑波首尾相连,呈锯齿状,房扑波之间无等电位线。

典型房扑围绕三尖瓣环折返,有两种运行方向,逆钟向折返最常见,房扑波在II、III、aVF导联为负向波,V1导联则为正向波(图1);顺钟向折返较少见,房扑波在II、III、aVF导联为正向波,V1导联则为负向波(图2)。

房扑波常以2:1比例传导至心室,心室率多为150次/分,也可以4:1或不等比例传导至心室,引起心室律不规整;极少房扑波以1:1比例下传至心室,可引起300次/分或以上的心室率。

房扑引起的QRS 波群多为正常,当并存功能性束支阻滞或心室预激时,QRS波可宽大畸形。

图1.逆钟向房扑,Ⅱ、Ⅲ、aVF导联锯齿波向下,V1导联锯齿波向上。

图2.顺钟向房扑,Ⅱ、Ⅲ、aVF导联锯齿波向上,V1导联锯齿波向下(摘自介入心脏病学第2版,马长生主编)。

2.房速的心电图诊断房速的Pˊ波形态异于窦性P波,频率多为100~250次/分,Pˊ-R 间期≥0.12秒,房速频率较快或并存房室传导障碍时,Pˊ-R间期≥0.20秒或出现不同比例的房室传导阻滞,其引起的QRS波群的形态和时限多正常;少数患者可并发功能性束支阻滞,而出现QRS波群宽大畸形,类同左或右束支阻滞。

图3为典型房速心电图。

图3.典型房速心电图(箭头所示为P′波)。

相关链接【房颤百问】1. 房颤的定义、流行病学【房颤百问】2. 房颤的心电图诊断【房颤百问】3. 房颤的5类鉴别诊断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王雪萍┆美编柴明霞┆制版刘倩。

房颤的心电图诊断PPT课件

房颤的心电图诊断PPT课件

精品课件
23
房颤合并预激综合征
精品课件
24
精品课件
25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或高于600次/分。f波之间无等电位线。

③R-R间期绝对不齐,在f波不明显或由于心室率
过快f波观察不清时,可结合P波消失而作出诊断。
精品课件
2
精品课件
3
心房颤动心电图分型
一、按f波形态分为:

粗颤: f波大于0.1毫伏,常见于风心
病、甲亢患者。复律效果较好。

细颤: f波小于0.1毫伏,常见于冠心
一般不超过30ms,多见与快速型房颤。

成倍型:长R-R周期大致为短R-R周期的倍数,见
于不纯性房颤。

类文氏周期型: R-R周期长短不一,呈逐渐缩短
之后有突然延长,此型多见。

不定型: R-R周期长短不一,变化无一定规律。

混合型:同一心电图上可见到以上4种类型互相
转变。
精品课件
6
精品课件
7
纤细型房颤伴室早
➢ 长达1.5秒以上的R-R间期,出现三次以上。
➢ 长R-R间期之间的f波数目在10个以上,且出现3次以 上。
➢ 平均心室率<50次/分。 ➢ 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出现3次以上。
符合以上条件愈多愈可靠,但近来有学者认为在房颤时
诊断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应慎重。因为有些这样的病人在房 颤纠正后发现房室传导功能是正常的,可能为隐匿性传导 所致。
室性早搏
多见于心室率较慢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心房
心房颤动伴宽qrs波是室早还是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两者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
义,它包含了发生机制及治疗原则均不相同的两种心律失常。本文通过对100例快速型房颤
伴宽qrs波的心电图分析,旨在探讨房颤伴室早还是室内差异性传导的心电图特征,提高心
电图诊断的准确率,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7月~2005年3月间,选择本院常规心电图检出快速型房颤伴有宽
大畸形的qrs波100例,其中男48例,年龄37~85岁,平均(71±6.5)岁;女52例,年龄
43~87岁,平均(73±5.9)岁。临床诊断:风心病9例,冠心病37例,原发性高血压病28
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例,肺源性心脏病5例,共85例(85%),其余
15例(15%)无明显的心脏器质性病变。
1.2 方法 采用agilent m2661a电脑心电图系统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并加做1min连
续v1导联的记录,按顺序统计以下资料以鉴别房颤伴室早或室内差异传导。(1)v1导联主
波向下伴电轴左偏;(2)v1导联主波向下伴无人区电轴;(3)v1导联主波向上伴正常电轴;
(4)v1导联主波向上伴无人区电轴;(5)是否符合ashman现象。
2 结果
v1导联主波向下伴电轴左偏15例(15%);v1导联主波向下伴无人区电轴2例(2%);v1
导联主波向下伴正常电轴8例(8%);v1导联主波向上伴电轴右偏或不偏38例(38%);v1
导联主波向上伴电轴左偏30例(30%);v1导联主波向上伴无人区电轴7例(7%);其中符合
ashman现象37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