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护理

合集下载

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护理须知

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护理须知

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护理须知发布时间:2021-03-31T05:22:50.52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期作者:唐英[导读] 神经外科是属于外科学当中的一个主要的分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还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来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比如大脑以及我们人体的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与之相关的一些附属的一些器官或者组织。

神经外科主要是看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出血、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内肿瘤如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等以及脊髓肿瘤,椎管内疾病,也包括外周神经系统疾病,另外还包括一些神经功能性疾病,如三叉神经痛,面积痉挛等。

遂宁市大英县人民医院 629300神经外科是属于外科学当中的一个主要的分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还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来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比如大脑以及我们人体的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与之相关的一些附属的一些器官或者组织。

神经外科主要是看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出血、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内肿瘤如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等以及脊髓肿瘤,椎管内疾病,也包括外周神经系统疾病,另外还包括一些神经功能性疾病,如三叉神经痛,面积痉挛等。

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及其治疗,如:头部外伤、脊髓外伤、脑瘤、脑血管疾病、先天性畸形、颈椎、腰椎退行性疾病、周边神经病变及损伤、脑肿瘤及颅内感染等。

神经外科术后的颅内感染引起神经外科术后如果得了感冒肺炎等可以引起颅内感染,会出现头痛恶心,并伴有颈部头痛,甚至颈部僵硬的现象,出现个性改变、神志不清等变化。

如果患者存在颅脑的外伤,这些患者有可能会出现颅内感染。

还有一些颅脑外伤的患者,如果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那么患者出现颅内感染的几率就会更高。

一般来说,如果患者出现了颅内感染,患者往往会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癫痫,肢体活动障碍,肢体感觉异常等症状,患者甚至会出现神志不清。

开颅术后抗感染护理措施

开颅术后抗感染护理措施

一、引言开颅手术是治疗颅内疾病的重要手段,术后抗感染护理对于预防感染、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开颅术后抗感染护理措施。

二、术后抗感染护理措施1. 术前准备(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前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确保手术部位皮肤清洁,预防手术感染。

(2)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术前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3)指导患者进行术前适应性训练,如深呼吸、咳嗽等,预防术后肺部感染。

2. 术后观察与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每日进行两次消毒,预防切口感染。

(3)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4)鼓励患者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5)注意患者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发生。

(6)观察患者神志、语言、肢体活动等,及时发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 抗感染药物的应用(1)根据患者病情及细菌培养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确保有效覆盖感染菌。

(2)遵医嘱按时、按量给药,避免漏服或自行停药。

(3)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及时处理。

4. 饮食与营养支持(1)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促进患者康复。

(2)保持饮食均衡,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

(3)根据患者病情调整饮食,如低盐、低脂等。

5. 心理护理(1)关心患者心理状态,了解患者需求,给予心理支持。

(2)耐心解释疾病知识,消除患者恐惧、焦虑等情绪。

(3)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6. 家庭护理指导(1)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如切口护理、口腔护理等。

(2)告知患者预防感染的注意事项,如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等。

(3)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三、总结开颅术后抗感染护理是保障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做好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颅内感染护理措施

颅内感染护理措施

颅内感染护理措施引言颅内感染是指脑实质、脑膜或脑室内发生的感染性疾病。

它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损伤或死亡。

对于颅内感染患者,护理措施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本文将介绍颅内感染的护理措施,包括预防感染、早期发现和治疗、病情监测和支持治疗等方面。

1. 预防感染颅内感染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一些预防感染的措施:-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医务人员应常规洗手,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消毒剂,减少细菌的传播。

-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在进行任何颅内操作或操作相关器械时,必须使用无菌手套、无菌衣和无菌器械,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 控制感染源:及时清除伤口渗出物、引流液和分泌物等,保持患者周围环境的清洁和干燥。

2. 早期发现和治疗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颅内感染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措施:- 监测体温: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及时发现可能的感染迹象。

一旦发现体温升高,应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

-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包括神经反射、意识状态和症状变化等。

任何异常都应立即报告医生。

- 及时做血液检查:颅内感染常伴随着炎症反应,血液检查可以帮助及时发现感染的存在和炎症的程度。

- 使用抗生素:对于已经明确感染的患者,应及时使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必须注意选择敏感的药物,并按照医嘱正确使用。

3. 病情监测对于颅内感染患者,定期的病情监测是必要的,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病情监测措施:- 定期监测体温:每日测量体温,如果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应注意可能的感染迹象。

- 观察颅内压力:颅内感染可能导致颅内压力升高,需定期监测颅内压力,及时发现颅内高压,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和呼吸状态等。

异常生命体征可能表示患者情况恶化,需立即采取措施。

4. 支持治疗在颅内感染的护理中,支持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颅内感染疑护理难病例讨论发言

颅内感染疑护理难病例讨论发言

颅内感染疑护理难病例讨论发言【摘要】目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护理措施。

方法:通过该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行腰大池引流置管及脑室外引流管并鞘内注射抗感染治疗,通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生化检查及饮食等方面观察患者颅内感染控制情况。

结果:颅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通过该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全程护理要点,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控制感染,促进早日康复。

【关键词】颅内感染;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护理讨论引流通畅是决定引流效果的关键,引流管不通畅或堵塞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1)管道颅内段插入过深、过浅或脱出脑室;(2)出血量较多、脑室内铸型;(3)脑出血患者早期有可能再次或继续出血,使新旧血块不断增多;(4)患者更换体位时,使原已沉积的血块再次漂浮起来,接近引流管口师管道堵塞;(5)引流管扭曲受压,一般敷料外引流管容易观察,敷料内扭曲受压不易被发现;(6)流出的血凝块在流至接头处时,由于接头处内径较小,容易造成堵塞。

颅内再出血是脑室引流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诱发颅内再出血的主要原因有:(1)低颅压或高颅压;引流速度过快,颅内压急剧下降,致使桥静脉撕裂,形成急性硬膜下血肿,或动脉瘤失去压力支持导致再出血;引流速度过慢或堵塞,使颅内压急剧升高也可导致颅内再出血;(2)持续血压升高,病人剧烈呕吐、引流管位置不妥、手术刺激、患者躁动均可使血管破裂导致再出血。

严格控制盒掌握引流速度,防止颅内压增高或下降过快,保持血压稳定,避免剧烈躁动,可有效防止患者颅内再出血。

颅内积气是双侧脑室引流的常见并发症,如积气较少可自行吸收,积气较多可造成较大危害。

因此,引流装置要密闭、各接口衔接牢固是防止颅内积气的重要措施。

同时密切观察引流管内有无气体并及时处理,可有效避免颅内积气。

颅内感染是脑室外引流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

感染的主要原因有:(1)脑室引流管内液体或气体回流,使微生物随即带入;(2)细菌随引流管壁向内移位;(3)头皮毛囊寄生菌沿引流管向颅内移位。

颅脑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颅脑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颅脑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一、前言颅脑术是一种高风险的手术,需要患者在手术后进行严格的护理。

颅脑术后护理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患者康复和生命质量。

本文将从颅脑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两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颅脑术后护理问题1. 感染颅脑手术后,由于切口处容易感染,因此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感染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并可能导致其他并发症。

2. 脑水肿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脑水肿。

脑水肿会导致颅内压力升高,从而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和康复效果。

3. 出血由于手术过程中需要切开头皮和颅骨,因此出血是不可避免的。

但如果出血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将会对患者造成危害。

4. 神经功能障碍神经功能障碍包括失语、视力障碍、运动障碍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并且需要长时间的康复。

5. 脑膜炎脑膜炎是一种颅内感染,常见于手术后。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三、颅脑术后护理措施1. 感染预防为了预防感染,需要在手术前进行消毒处理,并在手术后及时更换敷料。

同时,患者需要保持清洁和卫生,避免接触细菌。

2. 脑水肿治疗对于出现脑水肿的患者,可以使用降压药物和利尿剂来减轻颅内压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冷敷或温敷等物理方法来缓解症状。

3. 出血处理出血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时,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止血。

可以通过手术或药物来控制出血情况。

4. 神经功能恢复为了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包括语言治疗、物理治疗、运动治疗等多种方法。

5. 脑膜炎预防为了预防脑膜炎,需要在手术前进行抗生素预防,并在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

如果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四、结论颅脑术后护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只有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和有效的护理方法,才能确保患者尽快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颅脑手术后,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都需要认真对待护理工作,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颅脑术后护理

颅脑术后护理

颅脑术后护理颅脑手术是一种较为复杂和高风险的手术,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良好的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颅脑术后的护理要点。

一、生命体征的监测术后患者通常会被送入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密切观察。

护士会每隔一段时间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体温的升高可能提示感染,脉搏和血压的变化可能反映出血或心功能异常,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异常则可能与肺部并发症有关。

特别是对于血压的监测尤为重要。

高血压可能导致颅内再出血,低血压则可能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

因此,要保持患者的血压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正常范围内。

二、意识状态的观察意识状态是反映颅脑损伤程度和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护士和家属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清醒、嗜睡、昏睡还是昏迷。

通过呼唤患者的名字、简单的指令动作(如握手、眨眼)等来判断其意识反应。

如果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加重,如从清醒转为嗜睡或昏迷,或者出现烦躁不安、谵妄等异常表现,应立即通知医生,以便及时进行检查和处理。

三、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颅脑术后护理的关键之一。

由于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咳嗽反射减弱、吞咽困难等情况,容易导致痰液积聚和误吸。

对于昏迷的患者,应将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误吸引起窒息。

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如果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要预防肺部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和湿度适宜。

四、伤口护理术后伤口的护理直接关系到愈合的效果和感染的预防。

要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情况。

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如果敷料被血液或渗出液浸湿,应及时更换。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护理,避免伤口感染。

五、引流管的护理颅脑术后通常会放置引流管,如脑室引流管、硬膜外引流管等。

要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和脱落。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正常的脑脊液是无色透明的,如果引流液出现血性、浑浊或引流量过多过少,都要及时报告医生。

颅内术后感染护理措施

颅内术后感染护理措施

颅内术后感染是神经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康复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预防、控制和治疗颅内术后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颅内术后感染的护理措施。

一、心理护理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患者,倾听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时给予心理支持。

2.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颅内术后感染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

3. 针对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恐惧心理,耐心解释病情,消除其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二、活动指导1. 术后早期,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防颅内压升高。

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如床上坐起、下床活动等。

3. 加强肢体的功能康复训练,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三、饮食护理1. 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保证患者充足的能量摄入。

2.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量充足,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

3. 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等,以免加重病情。

四、环境护理1. 保持病房清洁、通风,降低感染风险。

2. 定期消毒病房,包括床单位、地面、墙壁等。

3. 限制探视,减少人员流动,降低交叉感染的机会。

五、皮肤护理1. 定期观察患者皮肤状况,及时发现压疮、湿疹等皮肤问题。

2.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3. 对于已经出现的皮肤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六、呼吸道护理1.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2. 对于痰液黏稠者,可给予雾化吸入、拍背等措施,促进痰液排出。

3. 预防呼吸道感染,加强口腔护理,减少口腔细菌的滋生。

七、尿路护理1. 保持尿路通畅,预防尿路感染。

2. 定期更换尿袋,注意观察尿液颜色、性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 女性患者注意会阴部清洁,预防尿路感染。

八、监测病情1.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

2. 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3. 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脑脊液检查等,评估感染程度。

颅脑手术中的颅内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颅脑手术中的颅内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颅脑手术中的颅内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颅脑手术是一种对脑组织进行操作的重要医疗过程,但这也使得患者容易受到颅内感染的风险。

颅内感染是指手术后颅内脑组织或者导管、脑室等部位发生的感染。

此类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预防和治疗颅内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讨论颅脑手术中预防和治疗颅内感染的措施。

一、预防措施预防颅内感染的关键在于减少术中和术后的感染风险。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措施:1.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患者需要接受一系列的检查以评估颅部感染的风险。

术前的合理洗净和消毒是预防感染的第一步。

此外,确保手术器械的无菌以及手术室的无菌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2. 使用抗生素:术前和术后的适当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预防颅内感染。

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情况以及手术类型来确定。

并且,应根据相关研究和临床指南的建议进行使用。

3. 术中措施:手术中的严格无菌操作对于防止感染至关重要。

包括使用无菌手套、巡视手术部位,保持手术器械的无菌和手术部位的湿润等。

4. 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软膏:根据术后伤口情况,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软膏,以防止感染。

5. 患者护理:术后几天,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观察是否出现感染的迹象。

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和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二、治疗措施尽管采取了预防措施,仍然有可能发生颅内感染。

及早的治疗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的关键。

1. 切口感染的处理:一旦发现切口感染,要及时清洗切口并使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对于严重的感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切口引流或者重新缝合。

2. 脑脓肿的处理:脑脓肿是颅内感染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对于脑脓肿的治疗,常规做法是通过手术切开头盖骨,将脓肿排出,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3. 抗生素治疗:在诊断颅内感染后,医生会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抗生素敏感性进行合理的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剂量应该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而定。

4. 导管相关感染的处理:对于颅脑手术中常用的导管,如引流管或者脑室分流管,一旦发现感染,应及时拔除导管并进行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2-02-09T16:25:06.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0期供稿作者:杜春秀[导读]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开颅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病员预后影响较大
杜春秀(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院)神经外科四川南充637000)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开颅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病员预后影响较大[1]。

由于临床治疗困难,时间延长,住院日增加,病员费用增加,病员及家属不够满意,因此,护理工作急需跟进,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我科2009年-2011年共收治颅内感染18例。

经过积极的治疗及细致入微的护理,病员治愈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8例,男8例,女10例。

年龄29-73岁。

其中脑出血3例,颅内肿瘤6例,颅内血肿4例,环枕畸形5例。

1.2 临床表现:病员术后7-13天出现持续发热,体温高达40摄氏度,头痛、乏力、呕吐,实验室检查示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蛋白含量均升高。

有一例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

1.3 治疗方法:根据脑脊液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滴入加每日腰椎穿刺鞘内注药。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每日不超过300ml[2]。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因病员及家属考虑病员手术后应一天比一天好转,在病员一旦出现发热,持续几天不退,加之费用增加,就产生不理解,出现抱怨情绪,认为治疗不妥。

因此,作为护理人员,要换位思考,理解病员及家属的感受,主动关心他们,勤巡视,加强与病员及家属的沟通,了解病员的不适及需要,及时给予解决与满足,同时耐心解释,如用药情况、费用明细等,消除病员及家属的担心及顾虑,取得他们的信任,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利于病员的恢复。

2.2 给药的护理:严格执行查对,用药规范,并遵医嘱准确及时给药,并向病员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让他们了解药物的使用、时效,保证血药浓度,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2.3 高热的护理:保持病室整洁、空气流通,病员卧床休息。

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出汗后及时更衣。

嘱病员多饮水。

遵医嘱适当增加静脉补液量。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预防呕吐,可少量多餐,进食后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如不能自行漱口者,给予口腔护理,使病员舒适,防止口腔感染。

2.4 腰大池引流的护理:保持引流通畅,变换体位时防扯脱、受压、扭曲。

观察引流物的颜色、量并准确记录,每日不超过300ml。

密切观察病员病情,了解病员主诉,如头痛等,若考虑低颅压可放低床头[3]。

更换引流袋及穿刺处敷料,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 小结
本组病例由于发现早,治疗及时,护理得当,病员体温下降,脑脊液检查正常,颅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颅内感染的治愈率,病员及家属满意,痊愈出院。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神经外科[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367.
[2] 宋仁兴,赵奇煌,杨新乾,等.持续腰大池引流在颅内动脉瘤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导刊,2005,7(2):8284.
[3] 陈茂君,王春芝,王睿.神经外科病人行持续腰穿引流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