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内容仿写与形式仿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作文:内容仿写与形式仿写

什么是内容仿写?

内容仿写是范文写什么样的内容,学生也写什么样的内容,这不是内容方面的简单重复和抄袭,而是在范文内容的启发下,积极思考一些与范文相关的新内容。这叫内容仿写。关于内容仿写,可举《雷雨》的仿写题目为例。这篇教材是说明文,仿写题目是“试做一篇记叙文,记叙雷雨的经过。”范文提供了观察生活的方法,提供了写作素材,让学生用另一种形式去表达。这是内容仿写比较典型的例子。其它如改写、缩写、续写、扩写、整理、读后感、写故事梗概、看图作文等,根据提供材料的作文都属于内容仿写。

内容仿写的功用在于,它解决了写作教学中长期不得解决而使教学受到很大损失的“没啥写”的问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丢掉了内容仿写,致使“没啥写”成为中小学生写作课中的重大问题。目前,由于内容仿写的普遍使用,“没啥写”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内容仿写的功用还在于,在写作过程中对写作的内容(课本上的或课本以外的)加深理解或从新的范文里吸收新的营养,使学生思想认识得到提高和发展。比如《反对自由主义》的仿写就是这样。毛泽东同志所讲的自由主义的表现与当今自由主义的表现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这同异之间的对比与分析的过程就是仿写者思想认识提高与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写作者来说是不可少的。内容仿写的第三个功用在于,在批判“帮八股”文风中所起到的积极意义。一个时期,一提到作文就是“写社会”,写社会写不来,就写空话、套话、大话、假话。近几年来内容仿写的实践有力地批判了“帮八股”文风,使实事求是的文风得到恢复和发展。

关于内容仿写,有两点还需要注意。第一点是,除课本上所规定的题目之外,还应当从课外书籍里、报刊上选取一些新的内容进行仿写,从而开拓写作面。建国以后的写作面很窄。

命题多偏重于政治方面、思想教育方面,生活方面、思想修养方面、科技应用等方面的写作比较少,这是应该改变的。如何改变呢?我认为,应该多写常见的事物、常发的情感、常讲的道理,即叙常事、状常物、抒常情、写常理。叙常事,即日常人们做的见的生活中的一些所谓“琐事”,比如,地方风俗、民间故事、上课读书、课外活动、团伙游戏、吃的用的,等等,都是可写的。这些看起来是琐事,其实就是这些琐事反映了时代的面貌,不可轻视。

如果《红楼梦》不写这些日常琐事,像我们过去那样,只编造一些“好人好事”之类,能写出那样伟大的作品吗?如果《清明上河图》不写当时汴京的日常琐事,恐怕今天的人们也不会那样珍爱它。日常琐事的写作,看得见,体会深,写起来容易;同时,它的写作与社会应用相统一,学用一致。状常物,即日常所见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庭院建筑,环境布置,等等,触目皆是,形态各异,写起来自然别有乐趣。抒常情,即日常人物的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人之七情大有写头,不可忽视。爱国的、忧国的、助人为乐的可以写,其它情感,比如个人爱好,朋辈友情,吃喝玩乐中的情趣等,也可以写,只要是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都可以写。写常理,即日常讨论、辩论,有益于人生的道理,应该全面地写,不要以只写几种革命原理为满足,应该从社会的各个方面的需要来写。比如“春捂秋冻”、“温故知新”、“知足常乐”、“知耻近乎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都是可以写,并且应该认真写好的。至于“刘邦项羽论”,“廉蔺交欢”等一些史论方面的常理,也是应该写的。

传统作文教学多写史论,培养了许多人材,比如茅盾在植材小学读书时期,就是写了许多史

论的。这些常理的写作,对茅盾的人生观的确立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茅盾一生所从事的伟大事业奠定了思想基础。人们不可轻视这些常理的写作。当然,常理中也有一些是消极的落后的,我们应当区别对待。过去一段时间对一些史论写得很少,与我们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关。我们应当吸收教训,以利将来。常理的写作,不摒弃翻案文章的写作,可以在写作常理的时候,作些翻案文章。比如“开卷有益”之类。“开卷有益”是个常理,但由于书籍的数量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复杂。

无论从节约时间,讲求效率方面,还是从思想内容有害无害方面,不可不慎重选择。尤其是目前,再一般地笼统地讲“开卷有益”,恐怕就无益了。总之,内容仿写面能够开拓得宽一些,仿写的效用就会更好一些。第二点是,一提到内容仿写,人们会联想到照抄照搬的现象,从而担心仿写走入邪路。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首先,照抄照搬是少数学生的事,无碍大局,不可把这个问题看得太严重了。其次,对于将范文的一些内容“拿来”我用的现象,也不必担心。这是写作中的常见现象,甚至在名人的作品中也常有这种现象。这种现象是仿写者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以后,从内容方面受到一定启发的产物,它使仿作的思想内容的表达更为鲜明,因此,对它无可厚非。

什么是形式仿写?

形式仿写是从遣词造句到布局谋篇等形式方面的仿写。形式仿写可举《开荒速写》的仿写题目为例。这篇范文的内容是记叙开荒的,仿写题目是写一篇本校学习情况的速写。这篇范文的内容与仿写的内容全然两样,但所写的都是场面速写,都用记叙体裁,因此,把它看做形式仿写。

关于形式仿写也有功用可谈。请看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经验。他说:(旧时作文中的起承转合)“当作一种写作训练看,它也不是完全无用。在它的窄狭范围内,如果路走得不错,它可以启发思想,它的形式尽管呆板,它究竟有一个形式。”朱先生这段经验之谈足以证明形式仿写的功用在于“启发思想”四个字。形式启发思想的例子还可以举一个。

冰心曾说:“我写《繁星》,正如跋言中所说,因着看泰戈尔的《飞鸟集》而仿用他的形式,来收集我零碎的思想。”有了零碎的思想,需要去找能够表达这零碎思想的形式;找到了表达零碎思想的形式,零碎的思想才能得到清晰地整理和充分地表达。这不就是形式启发思想的功用吗?我们在写作教学中也有这样的体会。比如在议论文的仿写中,先立论后驳论的结构形式,先写“为什么”后写“怎么样”的结构形式,不是对学生一种“启发”吗?写完了上半,就还要写下半,下半做不出,就得按照文章结构提供的线索积极思考,就得想出下半所要写的内容。这种思想上的深入,正是形式仿写的极大功用。

形式仿写的第二个功用在于,形式仿写是产生个人风格的基础。朱光潜说:“一时代的文学有它的类型的风格,一民族的文学也有它的类型的风格。这类型的风格对于个别作家的风格是一个基础。文学需要‘学’,原因就在此。像其它人类活动一样,文艺离不开模仿,不模仿而能创造,那是无中生有,不可想象。”别的且不说,还拿冰心为例吧。冰心早年模仿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而写出了《繁星》与《春水》。这两本诗集现在看起来,正是冰心风格形成的起点。可是当时的冰心“对于新诗,还不了解,很怀疑,也不敢尝试”,对别人不说这是诗而说是“小杂感一类的东西”。。就是这样一个还不了解新诗的冰心,而因为模仿了《飞鸟集》的形式,竟然写出了中国新文学史上很珍贵的两本诗集。由此可见形式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