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NADH的电催化氧化

合集下载

碳纳米管制备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碳纳米管制备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碳纳米管制备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能源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的研究和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

而催化反应作为新能源研究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在催化反应中,碳纳米管作为催化剂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推崇。

那么,碳纳米管制备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又有哪些优势呢?一、碳纳米管制备的方法碳纳米管制备的方法通常有三种:电化学氧化还原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化学液相沉积法。

电化学氧化还原法是将碳纤维浸泡在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反应,从而得到碳纳米管。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利用气体反应生成碳纳米管,需要高温且操作难度大。

化学液相沉积法是在有机溶剂中加入碳源和催化剂,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碳纳米管,需要的温度较低,操作简便。

二、碳纳米管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碳纳米管具有高比表面积、优异的电导率和高度的化学稳定性等一系列优秀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催化反应中。

以下是碳纳米管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案例:1. 碳纳米管作为催化剂应用于杂环合成反应中。

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可应用于制药和农业领域。

碳纳米管由于其高度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催化活性,被广泛应用于杂环合成反应中。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碳纳米管作为催化剂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率和选择性,因此碳纳米管在杂环合成反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 碳纳米管作为催化剂应用于燃料电池中。

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新型能源,碳纳米管由于其高度的导电性和良好的催化作用,在燃料电池中被广泛应用。

研究人员发现,采用碳纳米管作为燃料电池的阴极催化剂,可大幅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3. 碳纳米管作为载体应用于纳米催化反应。

纳米催化反应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新型反应,因为其催化效率高、催化剂用量小,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而碳纳米管由于其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和优良的载体作用,被广泛用作纳米催化反应的载体。

研究表明,碳纳米管作为载体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活性,因此在纳米催化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碳纳米管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优异性能的纳米材料。

它在电化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能量存储和传感器等方面。

本文将就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一、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电化学方法、热解法、溶剂热法、机械球磨法等。

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制备过程如下:选择适当的碳源,在适当的载体上蒸发,并将这种碳源转化为碳纳米管。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碳纳米管的性质,如直径、长度、壁厚和结构等。

二、碳纳米管的电催化性能研究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性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在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中,碳纳米管的电催化活性很高,可以用于制备氧还原反应催化剂,如碳纳米管/铂合金催化剂。

研究表明,碳纳米管/铂合金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比普通铂催化剂高出许多。

除此之外,碳纳米管还可以用于电化学能量存储,如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

在锂离子电池中,碳纳米管可以用作电极材料,具有高的电容量和长寿命。

同时,超级电容器中的电极材料也可以采用碳纳米管,具有高效的电催化催化性能和长寿命。

另外,碳纳米管还可以用于传感器的制备。

以电化学传感器为例,由于碳纳米管导电性强且表面积大,故其作为传感器电极材料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研究表明,利用碳纳米管作为电极材料的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低至微克进样量的大部分物质,如葡萄糖、酸、氨气等。

三、碳纳米管在实际应用中的现状目前,碳纳米管在实际应用中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方面,如电化学催化、电化学能量存储、催化燃烧、传感器等。

其中,碳纳米管/铂合金催化剂已经被工业界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等。

此外,碳纳米管还可以用于医药领域,如药物递送、诊断和治疗等。

因此,碳纳米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

综上所述,碳纳米管作为一种优异的纳米材料,具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和商业潜力。

未来,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碳纳米管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将不断拓展和深化。

三种酚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三种酚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三种酚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碳纳米管(CNTs)已经广泛用于研究和应用,其结构简单、强度高、表面积大等特点使其有成为电极材料的潜力。

然而,由于其孔径的较小泄漏层,使得CNTs在处理一些缺氧反应时存在着较大的劣势。

因此,在CNTs表面改性成为具有更高表面化学活性的合适修饰剂可以极大地提高它们在缺氧反应中的应用效果。

三种酚(它们分别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BPA),对苯二甲酸二乙酯(dPA)和对甲酰氯(PCL))被用作修饰剂,用于在CNTs表面改性,以增强其电极在氧化反应中的活性。

在本次实验中,三种不同类型的酚:BPA,dPA和PCL被应用到碳纳米管电极表面,以改善它们在电化学氧化反应中的活性。

首先,使用能够牢固地固定在碳纳米管表面的带氮化双重结构制备碳纳米管电极。

随后,三种酚以不同的浓度被浸渍到碳纳米管电极表面中,以改变碳纳米管的地域结构,以便有效地将电子传递到反应剂中。

最后,经酚修饰的碳纳米管表面被用作电极,以进行氧化反应。

在实验测试过程中,碳纳米管加上PCL的反应效果最好,其电催化活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而在加入dPA时,电极反应率明显较低,可能是由于dPA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的疏水性层屏蔽了它们内部短缝隙对电子传输的影响,使得电子传输效率降低,从而影响反应效果。

BPA在氧化反应中的表现也显著,说明BPA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碳纳米管表面的可用性,从而提高它们在电化学氧化反应中的应用性能。

根据实验中的结果,碳纳米管在酚修饰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活性和更高的反应速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但是,修饰剂的选择也很重要,只有选择适当的修饰剂,才能使反应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此外,碳纳米管在电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以揭示其在这一领域中的潜力。

总之,本研究表明,碳纳米管的电催化氧化可以通过酚修饰来改善活性,而类型和浓度的选择对反应效果也很重要。

然而,有关碳纳米管的电催化氧化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改进反应机理,以便在实际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敏感性研究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敏感性研究
聚合物聚酰亚胺 , 用机械球磨 、 控刻蚀等工艺 , 利 可 实现 了碳 纳米 管 的 均 一 分 布 , 出 碳 纳 米 管 的 断 口和 缺 露
陷。在 玻碳 电极上涂覆碳纳米管/ 聚酰亚胺复合膜 , 结合扫 描电子显微 镜观察 , 到 了可控 、 一 、 定 的 得 均 稳
电极 界 面 。利 用 循 环 伏 安 法 对 电极 进 行 性 能 测 试 , 论 了 工 艺 对 性 能 的影 响 , 果 表 明 : 电极 对 溶 液 中 讨 结 该 的微 量 物 质 敏感 , 且 对 电化 学 反 应 有 催 化 和 促 进 作 用 。 并
A bsr c t a t: A v lwa fp e rn a bo n t e di e l s y c r o lcr de s i to uc d, n her no e y o r pai g c r n na oub s mo f d ga s a b n ee to s i nr d e a d t i i ee to h mi a r petesa e t se a d an lz d.W ih t e hep o o ymi e,c r n a t be a e ipes d l cr c e c lp o ri r e td n ay e t h l f p l i d a bo n nou s r d s r e h mo e e u l nd c t h r b me h nia l i i .Afe thi o e s, n s n dg s f man c bo o g n o sy a u s o t y c a c lbalm l ng t r e c ng pr c s e d a d e e o l y a n r na oub s ae e po e n h H fe f te fl a d e a t a t e st o l cr c e ia e cins he n t e r x s d o te s ra e o h m n b c me he ci i i v es f ee to h m c r a to .T l c mpo ie fl o a b noub sa li d whih i he i e a e o he c r o a o u sm o i e ls y o st m fc r on na t e nd poy mie, c s t ntr c ft a b n n n t be df d ga s i f i c r o lcr de,s o r la l h mog ne us a d tbl y t e m a e fo s a i g ee to ir s o e. a b n ee to i c nto lb e, o e o n sa e b h i g s r m c nn n lcr n m c o c p The e e to he ca e om a c ft r n a o u e mo iid l cr d s e t d b y lc v t lc r c mi l p r r n e o he cabo n n t b s f dfe ee to e i tse y c ci oammer t o ty me h d. Th e u t s w ta t i tp o lc rde a e e iie o rc s sa c s nd lo e rs ls ho h t h s y e f e e to s r s nstv t ta e ub tn e a as ha e he u t n f v t f nci o o

碳纳米管/壳聚糖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NADH的电催化氧化

碳纳米管/壳聚糖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NADH的电催化氧化
中图分类号 :665 0 4 .4 文献标识码 : A
还 原 型 烟 酰 胺 腺 嘌 呤 二 核 苷 酸 ( A H) N D 是 30 0 多种脱氢酶的辅酶 , 在生命过程中起着 重要作 用 。N D 在 裸 电 极 上 被 氧 化 成 它 的 氧 化 型 A H ( A ) 电极 过 程 是 高 度 不 可 逆 的 , 要 问 题 N D 的 主 是 氧化 过 电位 太 高 , N D 的检 测 过 程 中 产 生 在 A H 的 中间产 物 易 在 电极 表 面 吸 附 使 电极 钝 化 , 而 从 使 N D 的直 接 测定 变得 十分 困难 H 。为 了提 高 A H J N D 电极 反应 的可 逆性 , A H 降低 其 过 电位 , 年 来 近 人 们采 用 萘 醌 、 尔 兰 J 杂 多 阴 离 子 等 作 耐 、 为媒介 体 制备 化 学修 饰 电极 。碳 纳米 管 是 由单 层 或 多层 石 墨 片 围绕 中心 轴 按 _定 的螺 旋 角 卷绕 而 成 的无 缝 、 中空 的 “ 管 ” 微 。碳 纳 米 管 的端 部 可 以
第4期
丁 中华等: 碳纳米管/ 壳聚糖修饰 电极的制备及其对 N D A H的电催化氧化
的制 备 .
电极表面 , 制备 出烟 酰胺 腺嘌呤二核苷酸 ( A H) 电化学传感 器。采用循环伏安法研 究了该传 感器 的电化 ND 的
学性 质 以及对 N D A H的电催化氧化行 为。实验结果 表明 ,N D A H在该 电极 上于 ¨0 3 V( S C 左右 出现 + 。7 V.S E)

氧化峰 , 与未修饰 的玻碳 电极相 比 , 该修饰 电极 明显 降低 了 N D 的氧化峰 电位 , 除 了反应 中间产 物对 AH 消

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光电催化和传感器中的应用

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光电催化和传感器中的应用

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光电催化和传感器中的应用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光电催化和传感器中的应用引言近年来,光电催化和传感器技术在环境监测、能源转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由于其具备高导电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光电催化性能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光电催化和传感器中的应用。

一、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我们将介绍其中的几种常用方法。

1. 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方法。

首先,在底物表面沉积一层金属催化剂,如铁、钴等。

然后,在高温下将碳源物质如甲烷引入反应室中,通过热解反应生成碳纳米材料。

最后,将得到的碳纳米材料沉积在电极表面,形成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

2. 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制备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方法。

首先,将聚酰亚胺溶液与碳纳米材料混合,并在外加热源的作用下进行混合反应。

然后,通过化学还原剂的还原作用,将聚酰亚胺和碳纳米材料还原成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

3. 电化学沉积法电化学沉积法是一种对金属电极表面进行修饰的常用方法。

通过在电化学沉积过程中添加特定的聚酰亚胺和碳纳米材料前驱物,可以实现对电极表面的修饰。

该方法具备操作简单、可控性好的优点,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二、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在光电催化方面的应用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在光电催化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太阳能电池、光电分解水和光催化还原等方面。

1. 太阳能电池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可以用于太阳能电池的构建,通过聚酰亚胺和碳纳米材料的修饰,可以提高电极的导电性,增强电子传输速率,并有效减少电极与电解质间的接触电阻。

因此,在太阳能电池中,聚酰亚胺/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可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提升太阳能的利用率。

苏木精的应用及测定方法综述

苏木精的应用及测定方法综述

苏木精的应用及测定方法综述刘里,何美玲(曲靖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云南曲靖655011)摘要:综述了近34年来苏木精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按检测原理分类,对其各种分析策略进行了详细比较和描述。

对苏木精研究领域未来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苏木精;测定;分析doi :10.3969/j.issn.1008-553X.2023.05.001中图分类号:R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53X (2023)05-0001-08安徽化工ANHUI CHEMICAL INDUSTRYVol.49,No.5Oct.2023第49卷,第5期2023年10月收稿日期:2022-12-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804079);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部分)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重点项目(202001BA070001-127);上海师范大学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1年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s202110684026x )作者简介:刘里(1982-),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药物分析,。

苏木精又称苏木素,是从一种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热带雨林的树种心材中提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1-2],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中重要的生物分子[3]。

从苏木精的结构(图1)可知,其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三环类黄酮分子[4],是儿茶酚的衍生物,又称双儿茶酚。

图1苏木精的化学结构Fig.1Chemical structure of hematoxylin由于苏木精是组织学和组织病理学诊断中最常用的染色剂之一,所以全球内对苏木精的需求是惊人的:仅在组织学准备中,每天就生产250~300万张外科载玻片,仅1年就消耗了大约7万吨苏木精染色液。

由于人口的增长和卫生保健的普及,以及对组织细胞技术方法的显微诊断研究和外科手术需求的增加,世界每年对苏木精的需求日益增强。

自十九世纪中期苏木精被发现以来,已经有超过50种不同的苏木精配方被开发出来并用于组织技术。

壳聚糖复合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壳聚糖复合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壳聚糖复合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壳聚糖复合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是一种新型的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制备壳聚糖复合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方法、其性能特点以及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制备壳聚糖复合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方法壳聚糖复合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碳纳米管溶液:将碳纳米管粉末加入去离子水中,并利用超声波处理使其均匀分散。

(2)制备壳聚糖溶液:将壳聚糖加入醋酸溶液中,并进行搅拌和加热处理,使其完全溶解。

(3)制备壳聚糖复合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将碳纳米管溶液和壳聚糖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将其涂覆在电极表面,并利用紫外灯或烘箱加热固化。

二、壳聚糖复合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性能特点与传统电极材料相比,壳聚糖复合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具有以下特点:(1)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由于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电化学活性,可以提高电极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2)高表面积:壳聚糖复合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表面积相对较大,可以增加样品与电极表面的接触面积,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

(3)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与生物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生物传感器的载体。

三、壳聚糖复合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壳聚糖复合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在电分析化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将生物分子固定在壳聚糖复合碳纳米管修饰电极表面,利用其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可以实现对生物分子的灵敏检测。

(2)环境监测和污染物检测:壳聚糖复合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可以与各种环境污染物发生特异性反应,实现对污染物的快速检测。

(3)生化分析:将待测物与壳聚糖复合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生物分子进行特异性反应,利用电化学方法实现对待测物的定量分析。

总之,壳聚糖复合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是一种具有良好性能的电极材料,未来在电分析化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 、KQ.0 B 型 超 声 波 清 洗 器 ( 山 市 超 声 仪 器 有 50 昆 限 公 司 ) Z 9 自动 双 重 纯 水 蒸 馏 器 ( 海 亚 荣 生 化 仪 、S .3 上
器 厂 ) 。
网 印 刷 碳 电 极 ,取 出 后 低 温 干 燥 保 存 。
; 基 化 的 多 壁 碳 纳 米 管 超 声 分修 饰 的丝 网印刷 碳 电极 ,如 图2 示 。 所 4 mm的 圆 盘 为 工 作 电 极 , 银 电 极 作 为 参 比 电
2 羧基 化 多壁碳 纳 米管 修饰 丝 网 印刷 碳 电极 的制 备 、
如 图 1 示 ,先 在 05 所 .mm厚 的 陶 瓷 基 板 上 印刷 图 1 A所 示 银 层 ,放 入 9  ̄ 空 干 燥 箱 中 3 mi;再 印刷 图 1 示 0C真 0 n B所
磷 酸缓 冲溶 液 中 的循环 伏 安 曲线 ,扫描 速 度
由 图 可 知 , 羧 基 化 多 壁 碳 纳 米 管 修 饰 的 丝 网
≯2 绷 o
瞒 幽 目 №
。 。 。




黼图
爱~…
中 , 随 有 电 子 和 质 子 的 转 移 【】 故 溶 液 p 值 对 NADH 伴 m, H
R es ear
蕊 ◇黪
鞭黪鞠
与 开 发
纳 簪 饰戚 韵 螽 制
园国 慰
注 :湖南 省大 学生研 究性 学 习和 刨新 性 买验计划 资助 项 目
的电飕
摘 要 :采用丝 网印刷 技术 ,制 备出羧 基 化多壁 碳纳 米管修 饰 的丝网 E  ̄ 碳 电极 ,并 采用 循环伏 安 3 IU
法 研究 了该 电极对 还原 型烟 酰胺 腺嘌 呤二核 苷酸 ( A H)的 电催 化 氧化 性能 。结果 表明 ,与 未 N D 修 饰丝 网印刷碳 电极 相 比 ,多壁 碳纳 米管修 饰丝 网印刷 碳 电极显 著降低 了 N D 的氧化 峰 电位 , A H 消 除了反 应产 物对 电极的 污染 及其 它电化 学反 应对 测量 的干扰 。将修 饰 电极与 流动 注射 系统结 合 起来 , 建立 了利 用电流 一时间 曲线 测量 NA I 浓度的 方法 。在 l m l  ̄ mm l D- I p o/ 6 o/ 范围 内 , 应 _ L L的 响 电流 与 N D A H的浓 度有 较好 的线性 关系 ,其线 性 回归方程 为 i A =1 14 (mo +0I7 2 ( ) . 1 cp 1 n 5 ) .1 6 ,相 关系 数为 O9 1 ,检测 限为 0 t o/ 。 . 5 9 .t l 7m L 关键 词 :碳 纳米 管 ;还原型 烟酰胺 腺 嘌呤二 核苷酸 ( A H) N D ;丝网 印刷 电极 ;电催 化氧化 中图分 类号 :T 2 2 2 P 1 .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10 — 8 X ( 0 1 6 0 0 — 5 0 6 8 3 2 1 )0 — 0 6 0
在 修 饰 电 极 上 的 电 化 学 响 应 影 响 较 大 。显 然 ,p 70时 H= .
印 刷 碳 电 极 对 NAD 的 氧 化 峰 的 电位 约 为 + 5 mV, 而 H 15 丝 网 印 刷 碳 电 极 对 NAD 的 氧 化 峰 的 电位 约 为 + 0 mV。 H 37 即 羧 基 化 多 壁 碳 纳 米 管 修 饰 的 丝 网 印 刷 碳 电极 对 NA DH 的 氧 化 峰 电位 较 丝 网 印刷 碳 电 极 负 移 了约 12 5 mV,峰 () a 的 峰 形 尖 锐 、 峰 电 流 值 比 峰 (1 显 增 大 , 表 明 多 壁 碳 纳 b明
有 良好 的 电催化 性 能 :碳 纳米 管 经酸 处理 在其 表面 和 两
端 引 入 羧 基 , 为 电 化 学 反 应 提 供 了很 多 活 性 点 , 使 碳 纳
大 降低 了 N ADH 的氧化 峰 电位 ,从 而减少 了 中间产物 对
电 极 的污 染 和 其 它 干 扰 反 应 的 影 响 。 同一 电极 ,在 1 0天
因 为 碳 纳 米 管 具 有 很 大 的 比 表 面 ,可 以 为 电化 学 反 应 提 供 充 足 的 反 应 场 所 ;碳 纳 米 管 具 有 优 异 的 电 子 传 递 功 能 ,
图 6所 示测量 电流 的变化 很 小,这表 明羧 基化 多壁碳 纳
米 管 修 饰 的 丝 网 印 刷 碳 电极 的 响 应 有 较 好 的 重 现 性 , 这 可 能 是 因 为 羧 基 化 多 壁 碳 纳 米 管 修 饰 的 丝 网 印刷 电极 大
NADH 购 自 Ro h c e公 司 , 羧 基 化 的 多 壁 碳 纳 米 管 购
得 1 g/L的 多 壁 碳 纳 米 管 溶 液 。用 微 量 注 射 . 0
F工 作 电 极 表 面 ,室 温 下 在 空 气 中 风 干 , 羧 得
自深 圳 纳米港 公 司 ,其他 试 剂均 为 分析 纯 。所 有 实验 均
且检测 N ADH 的 电 极 反 应 易 受 其 它 电化 学 反 应 的干 扰 ,从 而 使 NADH 的直 接 测 定 变 得 十 分 困难 [。为 5 】 了 降 低 NADH 电 极 反 应 的 氧 化 过 电 位 , 人 们 采 用 萘 醌 、 普 鲁 士 蓝 、 鸟 嘌 呤 、 吩 噻 嗪 染 料 和 电聚 刚 合 的 吩 噻 嗪 染 料 等 电 子 媒 介 体 修 饰 电极 , 但 是 这 些 修 饰 电 极 的 电子 媒 介 体 容 易 脱 落 , 而 且 电 导 率 较 】 低 , 电催 化 性 能 和 稳 定 性 都 较 低 。 针 对 于 上 述 问题 , 提 出 羧 基 化 多 壁 碳 纳 米 管 修 饰 的 丝 网 印刷 碳 电 极 。 研 究表 明 , 该 电极 明 显 降 低 了 NADH 的 氧 化 过 电 位 , 表 现 出 了 优 异 的 电催 化 性 能 ,而 且 电 极 的 稳 定 性 和 重 现 性 都 较 好 。

张 仁 彦 张 学 骜 贾 红 辉 李 新 华


引 言
自 19 9 1年 I i ima等人 发现 碳纳米 管 以来[,碳纳 米 管以其优 异 的电催化 性 能引起 了人们 的极 大关 j 1 ]
注 。 R ba e u i s等 人 [用 碳 纳 米 管 修 饰 石 墨 电 极 , 明显 降 低 了 过 氧 化 氢 的 氧 化 过 电 位 。Mu a h 等 人 【 n 1 sme 】
用 碳纳米 管 修饰 玻碳 电极 ,有 效降 低 了还原 型烟 酰胺 腺嘌 呤二 核苷 酸 ( NAD H)的氧 化过 电位 。上 述
研 究 表 明 碳 纳 米 管 修 饰 电 极 能 降 低 某 些 物 质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的 过 电 位 , 因 此 碳 纳 米 管 修 饰 电 极 在 电化 学
的 灵敏 度 决 定于 碳 纳米 管 对 电子 转移 的促进 条件 。
) H在 丝 网 印 刷 碳 电 极 和 羧 基 化 多 壁 碳 纳 米 管
刷 碳 电 极 上 的 电 催 化 氧 化 行 为
次 实 验 可 得 图 4 所 示 结 果 。 图 4a和 图 4b () ()
t l 的 NADH 在 羧 基 化 的 多 壁 碳 纳 米 管 修 mo/ L 刷 碳 电 极 和 丝 网 印 刷 碳 电极 上 于 p = . 的 H 70
过程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作用 【 。但 是 ,NAD 在 普 通 电极 上 电催 化氧 化 过 程 需 要 较 高 的 氧 化 过 电位 4 】 H ( + v) > 1 。在 如此高 的氧 化过 电位下 检测 NA DH,不 但 中间产物 会在 电极表 面沉 积而 使 电极 污染 ,而
以羧基 化 多壁 碳纳 米 管修 饰 的丝 网印刷 电极为 工 作
电极 , 用 电 流 一 时 间 曲线 的 方 法 , 在 2 0 0 mV 下 ,测 量
为 了观察 电极 反 应 的抗干扰 能力 ,我们 在 实验 中分
别 选 择 甲 醛 、 乙 醇 、 醋 酸 和 双 氧 水 等 作 为 干 扰 物 质 。如
NAD 前 , 先 往 浴 液 中 通 入 N2 除 氧 5 n H , mi,

气 氛 保 护 , 确 保 缓 冲 溶 液 以 22 l n的 并 .mo/ mi
动 。 将 已 知 浓 度 的 少 量 NADH 样 品 ( 次 约 每 0 系 统 中 ,记 录 电流 的 瞬 态 信 号 与 时 间 的 关 量 此 进 行 定 量 分 析 。 响 应 电流 为 暂 态 电 流 与 背

所 有 的测 量都 在室 温 下进 行 。
果及 相关 讨论 纳 米 管 修 饰 的 丝 网 印刷 碳 电 极 对 NAD 的 电 H
基于 如下 反应 [ : ]
多壁碳纳米管 、 T^ 十 .I + . n T
‘ ’ ~ ‘ 一 ‘ ’ 一

, 、 l
、 ‘ ,
l mmo/ l L的NA DH在不 同 p H值溶液 中 的响应 电流如 图 5
所 示 。 这 是 因 为 NAD 在 电极 表 面 发 生 氧 化 的 反 应 过 程 H
8。 。
图 7所 示 , 对 l mmo/ 的 NAD l L H, 在 不 同 时 间 ,加 入 各 种 的 干 扰 物 质 时 , 响 应 电 流 的 变 化 在 ±1.% 以 内 , 表 明 25
磷 酸 盐缓 冲溶 液 中 ,载 带 待测 物 的缓 冲溶 液 刷 电极 产 生 电流一 时 问 曲线 ,据此 进 行定 量 印刷 电极 与 电化 学 T作 站相 连 ,并通 过计 算
验 数 据 。 实 验 前 , 先 用 超 卢 清 洗 器 清 洗 整 个 漆后 用 01 l 的 磷 酸 盐 缓 冲 溶 液 ( H= .) .mo/ L p 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