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太乙铁松派真元修真法小练形
武当派心法的练习方法

武当派心法的练习方法一套真正的武术,总是离不开心法的配合的,只有配合着心法的练习,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出它的威力,这也是中国武术的一种特点,和现代搏击的最大区别所在,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武当派心法的练习方法。
欢迎阅读!武当派心法的练习方法内家拳功,源于道家,道家主张清净,无为,养生,全形。
在内功修炼上有二:一是养气,一是练气。
养者,涵养培养之意,练者,锻炼运使之意。
夫气,以心为体,心以气为用。
练气与养气,虽同出一气之源,但有虚实动静及有形无形之区别。
气者,即中气也,中气者何?即道家所谓“元阳”,医经(黄帝内经)所谓“元气”,以其居人身脏腑之内,故国(武)术家名之曰“中气”,此气即人先天真一之气,为全身营养活动之根源。
静坐家修养之。
假名“内丹”,国(武)术家锻炼之,则名“内功”。
今将武当元始派秘传的内功修炼公诸于世,广结善缘。
武当派心法的练习方法一、丹田功本派丹田功之法称“点火炼丹炉”(武火急烹与文火温养),采用的功架叫“立鼎封炉桩”(丹炉桩与金鼎桩)。
此仅将“丹炉桩”与“武火急烹”介绍如下:丹炉桩因其形似炼丹炉,故名。
两腿两脚并齐站立,双膝弯曲下蹲,但不超出脚尖。
两成掌,相叠贴盖于小腹丹田处.(图1)要求:舌抵上腭,精神贯注,气沉丹田。
武火急烹本法具有神速功效,能在较短时间内激发丹田神火(真元),打通全身滞碍之处,丹田有热气鼓荡之感。
1、按上述姿式站好,双目垂帘,留一点光亮感,眼观鼻尖,由鼻尖观心窝,由心窝观脐下小腹丹田内,想有一黄色“呀”字。
燃烧以热。
2、松静观想,待呼吸平和,乃用鼻轻轻吸清气一息,深吸至满,同时小腹上提内收;气足后,猛从喉部咽下一口气,如咽物将气送往小腹丹田内,紧紧压往,提闭谷道,保持不呼不吸。
如有漏隙,则仍用鼻息收之。
一气下来,必令全身发热,闭气当尽全力,但不可故意用力强憋。
3、实在闭不住时,仍不能一气吐出,吐快了,心气顿散,上气发虚,更不能松驰,一松弛,督脉气能突然失昏,必使头晕目眩,眼显金花,身体大虚。
武当太乙铁松派——小炼形功(一)

武当太乙铁松派——小炼形功(一)小炼形功法源于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用来改变身心的体疗方法。
其功理是以调动内气,顺其自然,分宫剖析等方法,外炼筋骨皮肉,内凝真元精气。
调动营卫之气,对症导引,疏通经脉快,效果显著。
长期锻炼,可显出以下特殊功效:一是小炼形功针对性很强,它先通过局部合理有节奏的运动.来打通练功过程中较难畅通的经脉穴道,然后进行局部的气机循环、导引,使练功之人短时间内尽快调正气机,进入正常的内功锻炼。
二是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多发病常见病,亦具有一定疗效。
通过肢体的活动,使身体各经脉气血得到调整,改善体内的阴阳气脉流注循环,使其达到平衡,人的体质就得到增强,疾病就会慢慢消失。
三是可调节因为练功出现的某些不舒适的异常效应。
例如练功中出现头胀、胸闷、气机上浮等感觉,即可用摇身掌拍打头部,双肩及前胸,之后取“九龙环”按摩手法进行导引,便可恢复正常。
如气不归元、真气外游、腰痛、寒气过重等,均可用反背甩掌拍打命门,起动命门真火,然后做“九龙环”按摩,引气归元。
小炼形功的练习方法如下:金锋抖肘金锋一词,是指手太阴肺经的内景在行功中的说解。
祖国医学认为,肺在五行中属金。
肺为五脏之华盖,位于最上,其色白,其形圆。
故气机交注谓金轮。
抖肘,武技合于肺金,金从革为刃,故为金锋。
此式应用内气自然抖动,可疏通经络,活动前胸后背及双真的关节。
通过手臂所发出滚转力的运动,直接打开膻中、夹脊两大要穴;增强胸腔脏腑的活动,调节手三阴、手三阳的气脉循环,促进内力运转。
内景谱:天心地轴隐金风,道妙循环十二经。
上通太阴起大指,滚转小臂裹金风。
金气长彻太乙道,真元久固紫微宫。
金风渺渺发云门,玄华内执玄英中。
三阳并起通真力,两肘崩击见神工。
尺桡二骨应机转,掌上五指随缘应。
周身威然金气爽,阴阳升降产玄通。
反复抖动应神化,后系肩背前展胸。
中起真脉达天地,下注海底上金顶。
顺通八极动四肢,内动三昧聚二瞳环中真髓曾悟道,神执丹道心炼形道妙神光明故里,一轮月魄正高升。
周壮武当太乙功

第一部分育丹功第一节预备功两脚平行站立,及肩同宽,两膝微曲,腹微收。
身直,头正,微收下腭。
上下齿轻轻扣拢,口微合,眼微闭。
松肩,两手自然下垂。
自然呼吸。
整个姿势要以舒适自然为度。
此为无极桩。
全身放松,一点不用劲,排除杂念,静站三分钟。
第二节放松法1、三面放松法:所谓三面即身体前面、背面和侧面(两侧包括手在内)。
炼功时,先放松前面。
意想从头顶百会松,面部松、胸部松、两脚前面松、一直松到脚心涌泉,同时默念“松”字。
最后放松两侧,还是从头顶松到脚心,同时默念“松”字。
按前面、后面、侧面顺序,三面各放松一次为一遍,共做八遍。
2、整体放松法:炼功时,意想整个身体从头松到脚,同时默念“松”字。
反复做八遍。
第三节洗髓法本功从外到内,分五层洗。
炼功时,意想太空中,有一股清泉从头顶往下淋洗,一直洗到脚心。
第一层洗皮肤。
意想清泉从头顶洗下来,边洗边想把皮肤上病气、浊气,从脚心排除。
接着练第二层洗肌肉。
洗肌肉时,意想皮肤不存在了,太空中清泉,在洗鲜红肌肉,从头洗到脚,边洗边想将肌肉上病气、浊气,从脚心排除。
接着练第三层洗血液。
血液在血管里,血管散布全身。
练功时,意想清泉淋洗肌肉里面网状血管,从头洗到脚,并从脚心排除病气、浊气。
接着练第四层洗内部器官。
清泉先洗大脑(脑髓)、气管、肺、心、肝、胆、脾、肾、膀胱、大小肠,经过两腿,从脚心排除病气、浊气。
练功时,不必想这样细,五脏六腑笼统洗即可。
接着练第五层洗骨髓。
洗骨髓时,意想全身没有肌肉了,只有人体骨骼。
即只有骨架,没有肌肉。
意想清泉先洗颅腔,往下洗颈椎、肩胛骨、上臂骨、下臂骨、手指骨、脊椎、肋骨、盆腔骨、大腿骨、小腿骨、足趾骨。
还是从脚心排除病气、浊气。
从外到内,五层洗完为一遍,重复洗三遍。
不可多洗,此法为泻,少洗有益,多洗有害。
洗多了,有时当天就会腹泻。
初练时,不管呼吸。
待功法熟练后,再配合呼吸。
即呼气时,意想清泉从头往下洗。
还是洗三遍。
第四节毛孔采气法第一层毛孔开合法吸气时,两手同时各向左右张开,并同时意想全身毛孔张开;呼气时,两手又回复到原来位置,并同时意想全身毛孔闭合。
丹经武学的炼形功夫:十式小炼形阐真

丹经武学的炼形功夫:十式小炼形阐真小炼形是传统武当功夫的基础功,也是必修功,不习此法则难以进入真正功夫的修炼。
小炼形跟社会上普通流传的抻筋拔骨功夫是有些不同的,那些多只是纯粹的外家练法,只以拉伸筋骨为用。
而小炼形十式则是以心炼形,以气运身,自然的达到养气柔体的功效。
小炼形源于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的功夫。
这种功夫通过局部有序的,反复的动作来调节人体的气机,可以较快的达到锻炼的目的。
内则调节气机运转,外则锻炼筋骨皮肉。
为什么他有这么强的功效?这是他抓住了重点进行修炼。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身体气血是有限的,如果直接进入拳法的修习,因为缺少锻炼,就会手脚都不知放哪,不知怎么运转动作。
而且有限的气血放到全身就被分摊开来,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小炼形则不同,他是分开来锻炼,在一段时间里面,集中气血运行某一个区域,使这个区域得到充分的气血滋润。
筋骨皮肉,神经关节在这种反复的,有序的运动过程中,在相对充沛的气血温养下,得以壮大和活络。
在现代运动学中,有肌肉记忆的说法。
在某一个时间段,反复的做一个动作,能让肌肉得以快速记忆住相应的运动,这就是条件反射。
人体肌肉获得记忆的速度十分缓慢,但一旦获得,其遗忘的速度也十分缓慢。
而小炼形因为他在某一个时间段只专注某一个区域的训练,这种训练的效果更高。
我们练拳的时候,因为要协调周身,如果基础不够的话,想要达成这种肌肉的记忆是比较难的。
更何况现在练拳的人,多是学习套路练习法,可能练了一辈子都不能达到真正的肌肉记忆,更别谈循经导脉了。
这也是现在社会上的人对于内功很少有真正认识的原因之一。
小炼形第一式是”金锋抖肘“,这是专修上盘的功夫,肩肘胸手头是人体的上盘,传统也叫做天盘。
在传统功夫里面,手是极为重要的,太极拳里面有”形于手指“的说法。
《阴符经》里则说”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可见手之重要性。
通过小炼形能打通手三阴阳经络,能活络肩肘胸手,练好了,练拳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了。
第二式是”摇身掌“,分别用手拍打胸背小腹腰肩腿等部门,内可震荡元气,以促其运行;外可以强壮大筋骨皮肉,是内壮外强的功夫。
武当太乙五行桩功法篇

据我亲身体会,是一套非常好的气功修炼方法,现录于下:(摘自陈禾塬著《丹道修炼与养生学——武当丹道延寿图说》)注意:本处只摘取功法篇,不过,理论结合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请参看原书。
采气图预备式:两脚并拢,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头顶上悬,颈项竖直,双腿微下蹬,拉伸脊柱;鼻吸3口清气,撮口呼出3口浊气;双目平视远方,并在极目视点上马上慢慢回收目光,即收神光3次;然后微闭双目,舌抵上腭,下颌回收,全身放松。
默念口诀:天地人,两仪分,起混元,玄太极。
行气1—3转,行气路线为:收回目光,反照在舌下玄膺穴。
此穴为孔窍,下可通气管。
不一会儿便会生出满口津液,犹如井泉之水上涌。
将口中所生唾液轻轻地鼓漱36次,然后分3次徐徐以意引下十二重楼,逐渐到达膻中、鸠尾、中脘、神阙,并至气海后停止;然后从气海分为两路,至左右大腿。
从膝部再达到足三里,再向下至脚背及大拇指,又转入涌泉,由脚跟脚髁后、小腿后侧、沿着大腿后内侧向上达到尾闾,使两腿上升之气合为一脉,过肾堂命门、夹脊双关、并分别送入两肩、两膀、两臂至手背;由中指转入手掌,左右手掌微转手心一含,使气一齐旋回,并过手腕、手臂,由上胸部两旁经过两腮、两耳后向上升气,并从脑后灌入头顶;然后再向下经过明堂、天门、雷府、鼻柱之下外龈交、内龈交,并以舌抵于上腭以迎下降之气,再至舌下玄膺孔窍而止。
由此形成一个回路,称为一转。
一转之后,稍事停顿。
再做二转、三转,则体内壅滞之处会逐渐被疏通;这样行气就算不能贯穿诸经,也能通达诸窍。
就像《心印经》中所说的“七窍相通,窍窍光明”是也。
这都是因为人体一旦有一窍灵明,便可逐渐照明其他穴窍,进而人体的六合之内、六合之外,无不周流,无不照明,经络通达,百骸透彻。
如此一直要炼到形神俱妙,方才能与道合真。
(一)六合采气1,前采气(1)双掌捧气体前升至与肩平,翻掌外向采气。
转两掌心向内,收回胸部。
再向外推掌,采气,收回。
如此重复3次以上。
(2)3次采气后,双掌向前外撑,并以肩为转轴带动两掌划圆,即为玄太极,采混元。
寒山内功七式

寒山内功七式李兆生序回想起来,我初学寒山内功的时候,还是少年时节,业师阎老政昌贤真授我,至今犹如目前。
师父已在前几年化鹤乘虹,使人悲怀永臻。
每逢我操练功夫之际,都觉得师父在身边,慈眉善目地指示于我。
这也是师徒的感情吧!尤其是我练到至妙处时,倍感亲切。
转眼间,四十余年过去了。
通过笔者几十年寒暑无间之操练,深深体会到其作用,效果甚是有益。
客观上没有任何偏差出现。
回忆当年师真授我,因我先天禀赋差,才拜师习武的。
师父说:“小李,只要你一天不间断地练习,身体会一天天地随着练功习武好起来的。
那时,我再教你好功夫,练个小拳什么的……”。
我至今清晰地记得,师父讲的所有的一切话。
光阴一天天地真快,十三年过去了,在寒山内功的基础上,我开始了“白鹤真人飞鸣图”的演练。
二十四式动势,十二式坐谱。
1986年首届武当山擂台赛之际,我将其留于《武当》刊出,后来将其纳入《真元宝笈》书中。
寒山内功七式的动作悠缓、坚定,看上去简练。
一是要坚持,二是动作要精准。
否则,影响效果。
几十年来授徒过程中,像我每天坚持锻炼者,全国仅三两人。
多数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使学业荒废,断然可惜。
这次是作个知识性介绍。
因为悠缓的动作轨迹要分明,坚定的姿势、身势务必要精准,不适函授,还是待成书后面授,以免出现差错。
如今真是好为人师者多,能为人师者寡。
“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一、寒山内功七式简介太乙司注十三式寒山内功是于明末由武当一代祖师铁松子引入武当太乙门中,当时寒山派在历史条件的局限下,已濒于绝境。
其功法技艺虽然高超,但后继艰辛。
祖师遂将这种超世内功融于武当功中,作为新鲜的血液,成为武当铁松分支的主要功法之一。
寒山内功七式又称为太乙司注十三式,其含意是指其中的每个势子都有阴阳气脉的交注,然而寒山内功却是八个式子。
按人身十二正经及任督脉的循行,专主修持锻炼的。
人身体中的六阴六阳组成十二正经。
手足同运又分为三阴三阳,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
前者三阴交注为动式,后者三阳交注为静式。
武当静功——小循环功

武当静功——小循环功
武当小循环功是武当派传统功法静功中的一种,长期练习可使人气血通畅,精力旺盛,身体强壮,具有延年益寿的养生功效。
武当小循环功简单易学,坚持每天早晚各练习一次。
练功时,应选择在公园、广场、庭院等空气新鲜、地势空旷、空气流通的地方,穿着宽松透气的服装。
练功时,取面向南方自然站立的姿势,全身放松。
两脚分开略比肩宽,头正身直,虚灵顶劲,心静神定,注意力集中,双目平视前方。
两膝稍微弯曲,两臂自然弯屈于胸腹前,双掌十指相对,掌心正对丹田。
先调整呼吸,慢慢呼气再慢慢吸气,达到放松入静的状态,排除心中杂念,意守丹田,随后开始运气。
运气循丹田——会阴——命门——神阙——丹田,如此作为一个循环。
开始练习时若感到气息不足,可以意运气,导引内气在体内循环,渐渐会感觉体内气流不绝,直到感觉体内如有热流涌动时则此功练成。
练习武当小循环功可以促进人体气血循环,调节阴阳平衡,增加人体血液内的含氧量,增强细胞活力,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
当人体气血循环不良时,无法供应脏腑足够的血量,或者会消减脏腑正常的供血量,这时人体就会出现许多变化。
例如:当人体气血不通畅时,新陈代谢功能减退,体内废气垃圾排除缓慢,人体的表面皮肤就会愈来愈黑,皮下的垃圾也愈来愈多,有的人脸上上的斑点也愈来愈多,有的人会身体愈来愈胖,处于亚健康状态,久而久之还会酿成大病。
因此,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来预防疾病的产生。
武当太乙铁松派真元修真法小练形功

武当太乙铁松派真元修真法小练形功武当太乙铁松派真元修真法小练形功内功的锻炼,按照传统的修持阶段,是先练动功後炼静功。
先练动功是通过运动的方式,打开周身的关窍要道。
以利於真气在体内运行。
体内的真元之气,象流水一样,按照水流的渠道遍布周身,这个渠道内系人的脏腑,外通人身肢节、骨骸、皮肉,即是古人在传统的祖国医学中所言的经络。
练功的初步则是宣和气血,疏通经络,继而达到练功的目的。
炼形之法有内外之别,外炼形以强壮筋骨为主,内烁形以分经说法为主。
内外导引炼形系属动功,根据不同的环节,每个人不同状态,施之某种特定的练功导引法。
形乃人之体的,炼为改变身心之过程,炼形二字是具体通过特种锻炼的方式方法,使身心体魄得到应有的改善,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这种特定手段,我们称之为炼形术。
导引是在炼形的同时,改变人身内在之潜能,使经络、脏腑、筋骨、皮肉、毛发等部位,随著功法的变化得到应有的改善。
导引烁形术,又有大小之分,大的导引,是指周身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微、孙、毛络的周经运行,如小周夭、大周天、子午交宫、错转阴阳、逆运周天、河车倒转等。
都属於这个范畴。
小导引是根据不同的需要,专经导引、分经历注,单一脉络的阴阳巡经。
导引本意又有内导引、外导引之区别。
内导引是指自己内身导引,外导引是施法於人,给他人做导引。
有一定基础的练功者,可以在导引的过程中,改换经脉。
这一点是对那些训练有素的内功专家所言,至於发放外气施之於人或劈空飞灵等高级功法的施术。
那就更要看功夫的程度了。
我们所介绍的导引术、炼形法,是以传统的练功形式出现的。
在武技上有独特的功效,在自身保健治疗上也有她的宝贵价值,而在内功显比方面,也有不同於其它功法的表现。
动作简单,有一定程度的寓意,学者可在练功中体会。
小炼形功法源於古代的导引术,是祖国道教功的辅助功法,烁形是道家用来改变身心的具体体疗方法;分为大炼形、小炼形。
功理是以调动内气,顺其自然、分宫剖析等方法,外炼筋骨皮由,内凝真元精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