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的药理及剂型研究进展_王彬辉(1)
姜黄素的药动学特征及剂型改造研究进展

姜黄素的药动学特征及剂型改造研究进展
田芳;胡晋红
【期刊名称】《药学服务与研究》
【年(卷),期】2014(14)6
【摘要】姜黄素(curcumin)是从郁金、姜黄、莪术等姜科植物中提取的一种酚类化合物。
大量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稳定性差、口服难吸收、易代谢、生物利用度低等特点,而药剂学改造是目前广大研究者用于提高姜黄素生物利用度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就姜黄素及经药剂学改造后的姜黄素的药动学研究作一综述。
【总页数】4页(P458-461)
【关键词】姜黄素;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剂型;综述
【作者】田芳;胡晋红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1
【相关文献】
1.非瑟酮抗肿瘤药理、药动学及新剂型研究进展 [J], 陈锐娥;陈文荣;龙晓英;
2.有关姜黄素剂型改造的研究进展 [J], 蔡华晶;陈纯;许建华;陈崇宏
3.非瑟酮抗肿瘤药理、药动学及新剂型研究进展 [J], 陈锐娥;陈文荣;龙晓英
4.姜黄素纳米剂型及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J], 任婧; 张丹参
5.姜黄素与胡椒碱在剂型与临床上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 [J], 任金妹;马梦超;韩新宇;田思宇;谢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究姜黄素的药理作用及与应用新进展

探究姜黄素的药理作用及与应用新进展发表时间:2018-09-25T11:45:35.93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8期作者:石衡[导读] 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当中提取的物质,属于天然药物(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普外科 100039)【摘要】: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当中提取的物质,属于天然药物。
由于其具备多方面的功效,而且安全性高,已经被应用在很多领域。
本次将主要探讨分析姜黄素的药理作用及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汇总分析了解其应用最新进展,用于后期更好的指导实践活动。
【关键词】:姜黄素;药理作用;应用;进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8-0285-01 1、引言姜黄素属于传统药材,可以药食两用,在东方国家的医药典籍当中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主要是从郁金、姜黄等当中提取的酸性酚类物质,也是药理作用得以发挥的重要活性成分。
经过大量的提纯和相关研究,发现姜黄素在抗凝、调节血脂、抗炎以及抗氧化和抗肿瘤等效果。
另外,姜黄素的毒性很低,安全性高,但是也具备一定的缺点比如容易代谢失活等。
本次主要阐述姜黄素的药理及应用情况。
2、姜黄素的抗炎性反应药理及进展生物体中,炎症是十分常见的病理变化,会致使患者出现功能障碍以及器质性损伤,和纤维化、肿瘤也存在必然的联系。
姜黄素的作用表现为可以调节细胞因子、黏附因子或者是蛋白激酶等,比如抑制COX-2活性等。
李琦等学者在综述姜黄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时,也提及了姜黄素在抗炎性反应当中的作用[1]。
指出在《中国药典》2010版本当中明确了姜黄素的功能和作用,认为其有通经止痛的功效。
郑珺等指出,姜黄素属于植物多酚当中的一种,具备抗肿瘤、抗炎、肝保护等作用,而且具备高安全性和低毒性,未来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笔者也介绍了其对于心脑血管、炎性症状的应用情况[2]。
3、姜黄素的抗氧化药理及进展当前认为姜黄素在抗氧化作用方面的机制主要是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强以及自由基的清楚。
姜黄素药理学研究进展

近来文献报道了将姜黄素与 1一 3 环糊精制成包合物从而增加姜黄溶解度 的方法[ 。 5 ] 韩刚实验小组采用 固体分散体技术 ,以聚乙二醇 60 00为基质 ,利用熔融法制备了姜黄 素的固体分散体。进行体外溶 出试验时 ,结果显示固体分散体中姜黄素 的溶出度高于物 理混合物 ,远远高于纯姜黄素 ,也高于姜黄素与 1一 3 环糊精形成的包合物。同时,累积 溶出百分率显示 2 %的固体分散体的溶 出度最高 ;速冷样 品与常温冷却样 品的溶出度结 果几乎没有差别 。从制备工艺的角度考虑 ,应选用 常温冷却的工艺制备姜黄素固体分散 体 引。
1 3 姜 黄素 类药 物 的制 剂研 究 .
姜黄素是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已被广泛用作色素 、食品添加剂及调味品 ,由 于其药理作用广 、毒性低而具有广阔的药物应用前景。实验证明姜黄素具有抗肿瘤、抗 突变 、抗炎 、抗氧化 、保肝等广泛的药理活性 。但由于姜黄素稳定性差 、体 内生物利 用度低 、用药量大而限制了推广使用 。如何改善姜黄素的各方面缺点 ,制备生物利用度 高 、用药量低的高效 、强效制剂 已经成为近年来药剂工作者亟待解决 的课题。 姜黄素的制剂学研究 已经越来越广泛 ,目前国外 已经有从 中药姜黄 中提取的姜黄素 粗提物制成胶囊上市,用作营养药和非 甾体抗炎药物。加入适当的药用辅料 ,采用生物 降解技术和考虑药物相互作用 ,可以有效的提高姜黄素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极大地提高 了姜黄素体 内生物利用度 。随着药物新剂型的不断研发和推广 ,姜黄素制剂产品具有广
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新剂型及其衍生物研究新进展

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新剂型及其衍生物研究新进展
王彬辉;高晓宇;章文红;张晓芬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科技》
【年(卷),期】2015(022)002
【摘要】姜黄素类化合物是一类1,7-二芳基庚烷类天然产物,从姜科姜黄属(Curcuma L.)植物姜黄、莪术、郁金等的根茎中提取得到,主要包括姜黄素(curcumin,约占77%)、脱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约占18%)、双脱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约占5%)3种单体。
而姜黄素是其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1]。
【总页数】4页(P232-235)
【作者】王彬辉;高晓宇;章文红;张晓芬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学院医学院附属市立医院台州318000;杭州市萧山中医
院萧山311201;浙江省台州学院医学院附属市立医院台州318000;浙江省台州学院医学院附属市立医院台州318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姜黄素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2.姜黄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3.姜黄素及姜黄素衍生物A在大鼠血浆中含量的测定
4.姜黄素衍生物
FM0807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研究5.姜黄素类化合物及姜黄素衍生物对酪氨酸酶抑
制作用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姜黄素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抗炎症反应及抗氧化应激的作用》

《姜黄素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抗炎症反应及抗氧化应激的作用》一、引言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SAH的发生常伴随着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对于脑组织的损伤起着关键的作用。
近年来,天然植物提取物姜黄素因其卓越的抗炎和抗氧化特性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姜黄素在SAH中的抗炎症反应及抗氧化应激的作用进行详细阐述。
二、姜黄素及其药理特性姜黄素,一种从姜科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
它不仅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而且能显著抑制炎症反应。
在许多疾病模型中,姜黄素已被证实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中。
三、姜黄素在SAH中的抗炎症反应作用SAH后,脑部炎症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细胞和分子的参与。
姜黄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这一反应。
首先,姜黄素可以抑制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如白细胞介素-1β、环氧化酶-2等。
其次,它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抑制其在炎症部位的聚集和活化。
此外,姜黄素还可以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引起的DNA损伤和细胞凋亡。
这些作用都有助于减轻SAH后的脑部炎症反应,保护脑组织免受进一步损伤。
四、姜黄素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氧化应激是SAH后脑组织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姜黄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
此外,姜黄素还可以增强机体的抗氧化酶活性,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进一步增强其抗氧化能力。
这些作用有助于减轻SAH后的脑部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脑组织免受进一步的损伤。
五、姜黄素在SAH治疗中的应用前景鉴于姜黄素在抗炎和抗氧化方面的显著作用,其在SAH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姜黄素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在SAH治疗中的最佳给药途径和剂量。
同时,还可以结合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SAH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姜黄素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制剂学性质分析

姜黄素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制剂学性质分析李晴宇;叶晓莉;陈玲;王彬辉;楼江;王国伟;严伟【期刊名称】《实用药物与临床》【年(卷),期】2016(019)006【摘要】目的制备姜黄素(Curcumin,Cur)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Cur-PLGA-NPs)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粒,通过正交设计,以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优化处方工艺.结果制备Cur-PLGA-NPs的优化条件为PLGA 100 mg,泊洛沙姆188浓度1.0%,丙酮与乙醇体积比3∶1,有机相体积15 mL.按优化条件所制备的Cur-PLGA-NPs粒径为(120.33±2.44)nm,多分散系数为0.10±0.02,包封率为84.50%±1.13%,载药量为4.75%±0.22%.结论采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挥发法成功制备了Cur-PLGA-NPs,为后续“纳米粒-脂质体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有望实现药物在肝脏的浓集.【总页数】5页(P753-757)【作者】李晴宇;叶晓莉;陈玲;王彬辉;楼江;王国伟;严伟【作者单位】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310006;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310006;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310006;台州市立医院,台州318000;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310006;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10053;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310006【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姜黄素-PLGA纳米粒温敏原位凝胶的制备及其在兔眼房水中的药动学研究 [J], 李林芝;刘梅;常颖2.姜黄素PLGA-PEG-PLGA胶束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J], 宋佳蓉;冯润良;宋智梅;翟光喜3.姜黄素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纳米粒的制备及制剂学性质分析 [J], 王彬辉;邹杰;章文红;李范珠;高晓宇;陈玲;郭曼曼;叶晓莉4.姜黄素-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J], 胡兴华; 张峻槐; 黄礼义; 徐忠烨5.黄芩素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制剂学性质研究 [J], 李楠;范丽丽;刘志东;王爱潮;郭丽丽;周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姜黄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姜黄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文雪来源:《科技视界》2015年第34期【摘要】姜黄素是从植物姜黄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酚类色素。
大量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降脂、抗肿瘤、抗氧化及抗炎等多种药理学作用。
因此,姜黄素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姜黄素;药理作用姜黄素是从植物姜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酚类物质,具有非常广泛的药理作用。
有研究显示,姜黄素具有降脂、抗肿瘤、抗氧化及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在这篇综述中,将讨论姜黄素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
1 降脂作用在大量动物实验中发现,姜黄素可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游离脂肪酸,其中对血浆甘油三酯的作用最为明显;同时还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肝胆固醇(CH)中TG含量,且对肝肾无毒副作用。
有关姜黄素降脂机制,一部分人认为是姜黄素通过加速肝和肾上腺对脂蛋白(a)和LDL的代谢而加强胆囊对LDL 排泄,同时抑制脾脏对LDL的摄取,从而达到降低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
Asai等[1]认为姜黄素通过增强肝酞基辅酶A还原酶活性而改变脂肪酸代谢,最终降低血脂。
Rukkumain[2]等研究发现姜黄素降脂作用的主要机制是干涉外源CH的吸收。
总之,姜黄素在治疗人类高脂血症,特别是高甘油三酯血症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2 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姜黄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浸润及转移,其作用机制非常复杂。
姜黄素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或阻断细胞DNA将细胞阻滞在G2/M期[3],从而在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姜黄素的抗肿瘤活性与其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姜黄素通过激活caspases-3和caspases-8最终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Choudhuri等[4]研究发现姜黄素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凋亡依赖于p53基因相关途径。
此外,有研究发现线粒体是姜黄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靶点[5]。
姜黄素通过降低肿瘤坏死因子(TNF)、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黏附分子的表达来抑肿瘤细胞增殖。
姜黄素的研究进展.doc

姜黄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08-11-27 上午10:28:14 浏览次数:794作者:汪海慧成扬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第21卷第6期2007年l1月【摘要】姜黄为传统常用中药,姜黄素是姜黄发挥药理作用最重要的活性成分,对机体各系统作用广泛。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血管粥样硬化、保护肝肾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姜黄素;药理作用;综述【中图分类号】 R28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861X(2007)06-0073-04姜黄(Curcuma longa Linn)来源于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胸胁刺痛、风湿肩臂疼痛、跌打肿痛、闭经、癞瘕等多种病证。
姜黄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姜黄素类和姜黄挥发油,姜黄素类主要含姜黄素(curcumin)、脱甲氧基姜黄素(demefhoxvcurcumin)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fhoxycurcumin)。
其中姜黄素是姜黄发挥药理作用最重要的化学成分,因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保护肝肾功能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重要的经济价值,已经成为开发的热点。
本文就近年来姜黄素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1、抗炎作用姜黄素具有抑制多种炎症因子的作用。
核因子KB(NF—KB)可激活多种与炎症有关的基因的转录。
在哮喘患者气管中,许多增加炎症反应的刺激因素,如过敏原等,都能导致NF—KB的激活,从而增强气道炎症。
姜黄素能通过抑制NF-KB的活性,发挥抗炎作用,减轻哮喘的发[1]。
姜黄素还可通过减少结肠黏膜Thl细胞因子(IL-12、IL-1、IFN-γ、TNF-α)的表达,增加Th2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降低脾细胞及循环中IFN-/IL-4的比值,治疗由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结肠炎[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