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力 、实践 能力 和 创新 思 维 能力 培养 难 以得 到 重 视。 这样 学生 的创 造性思 维 和积极主 动学 习的意 识难 以得 到 自由发挥 , 不利 于学生 在 以后 的学 习 和工作 中创新 意识 和创新 能 力 的培养 。 还有 一
型+ 创新型” 人才的需求作一点有益的探索。 通 过调 查与研 究 , 针对 目前本科 应用 型地 方 高校分 析化 学 实 验教 学 内容 和 教学 方 法 等方 面 提 出改 进 的方案 , 为全 面提高该 类学 校 的分析化 学 实验
措施 , 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首先 , 抓好预习, 培养学生 自 学能力。 学生在 实验前先写预习报告, 对实验 目的、 原理、 步骤 以 及注意事项要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在讲解实验之 前先 提 问, 查学 生 的预 习情况 , 随机抽 查学 检 或 生讲解并演示,促进学生加强预习和注意思考 , 这样 , 既可以缩短实验时间, 也可 以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脚 其次, 。 增强 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同时注重能力培养。分析 化学实验的操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
业学生 的学 习与就 业需要 ; 另外 学生所 学专 业不
同, 而所开设的实验项 目和内容几乎完全相 同, 在教学过 程 中没有体 现分 层次分类 教学 的方 法 , 因而难以达到本科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另外教学方法低效 , 目前的实验教学仍以传统的 教师课堂教学传授知识为主 ,学生 自主学 习能
2 0 年第 1 卷第 6期 09 1 总第 9 期 9
巢 湖 学 院学 报
J u a fC a h o lg o r l h o uC l e n o e
No6 , 1 22 0 .. Vo . . 0 9 1 Ge e a e i l . 8 n rl r 9 S a No

分析化学课程改革探索.x

分析化学课程改革探索.x

1转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体系教师作为课程教学改革活动的实施者与组织者,他们的教学方式、教育思想直接影响着教学改革是否能顺利开展并有效实施。

教师应该在深刻认识到传统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应试型教育,转变为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职业素养、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课堂教学中心的注入式教育,转变为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的素质教育,从培养应试教育人才,转变为培养素质教育人才。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的新型教学模式,并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重新确定了分析化学课程所需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强调了基础教育改革课程理念在化学分析课程教学中的渗透,同时增加了综合型问题、研究型问题与创新型问题等课程内容的教学,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进而形成基础型-综合型-创新型的教学新体系。

例如,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分别设计以基础技能为主的实验、知识与技能综合性验、具有开放性的创新型实验,在基础技能实验中,教师精心挑选出化学分析课程的精髓,如分析天秤称量练习、滴定分析法操作,重点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并且理解量的具体含义。

在综合性实验中,设计了如鸡蛋壳中钙含量的测定、自来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量、奶粉质量中重要指标的测定等创新性实验,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能够灵活地运用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化学实验仪器,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样让学生在做中教,教中学,加强学生在校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联系与一致性,进而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2重组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模块化分析化学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践教学、实验教学有机融合的一种模式,其在教学内容上的构建上,应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本为选择依据,改变原来课程的教学顺序与教学体系,对教学重难点进行重组整合,分为若干个项目模块,同时结合分析化学课程专业岗位技能要求,重点挑选出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实验原理、实现现象,弱化理论知识的推导验证,加强分析化学实验与实际应用教学的比例,以突显出岗位的需求。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高师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高师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而规范 的操作技能 。学生通过认真观察 、 详细记录、 科学分析 、 联想思维和归纳总结等环节 , 提高独立实践 的 能力 , 并 在 实践 中激 发创 新能 力 。 同国外 大学 化学 实验 相 比 , 国内 的化学 实 验课 程 教学 中 , 普 遍存 在 着 “ 唯 书 论” 现象 , 学生被动接受实验过程 , 不主动思考 , 缺少质疑精神 ; 教师照本宣科 , 不积极设疑 、 解疑。这种教学 模式 必 然导 致培 养 出来 的化 学人 才缺 少创 新 能力 , 不利 于学 科专 业 的发展 , 更 不利 于社会 的发展 。此外 , 化 学 实验 内容的陈旧也是制约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 , 如何构建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的
2 01 3年 1 0月
Oc t . 2 0 1 3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 目标 的高师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毕淑云 , 王彬 彬 ,齐艳 娟 , 田 利, 陆 娟
( 长春 师范 大学 化学 学 院 , 吉林 长 春 1 3 0 0 3 2 )
[ 摘
要] 针对 高师化学专业现状 , 重新构建化学实验教学 体系 , 建立 了基 础性实验 、 中级 化学实验 、
实验 课程 体 系和 教学模 式 是重 要 的研究 课 题 。
1 化 学 实验 课程 体 系的 重新构 建
在2 0 0 9年 之前 , 我 校化 学 实验课 程 采用 的是 传统 四大化 学 实 验 教学 体 系 , 即无机 化 学 实验 、 分 析化 学 实 验、 有 机化 学实 验 、 物理 化 学实 验 。化学 实验 中相 当一部 分 内容较 简单 , 几乎 都是 验证 性实 验 , 单调而陈旧, 综 合 训 练 的 内容 少 。这种 化 学实 验体 系 已经无 法 适应 当代 学 生 旺盛 的求知 欲 和 对创 新 型 人才 培 养 的 要求 。因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究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究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究剖析化学实验是高校化工、食品检验,环境、中药、制药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实际课程,一般实验设备价钱昂贵制约了教学,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剖析化学实验教学注入了新生机,本文论述了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剖析化学实验的革新探求。

:剖析化学实验;互联网;革新剖析化学实验是物质定性、定量测定的迷信,是高校化工、食品检验,环境、中药、制药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实际课程,剖析技术是企业检测、检验等岗位必需掌握的中心技艺[1]。

对培育契合社会需求的医药化工等行业专业人才,特别是运用型医药剖析、食品检验、环境检验、化工检验等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各相关学科技术迅猛开展,使得剖析设备日益先进,检测方法越来越精准,运用范围愈加普遍。

剖析化学运用性强,所以实验课程学时较多且较为重要,但好多剖析设备价钱昂贵,各个高校依据主要运用及科研都是只推销一局部常用设备用于教学及科研,另一些只是课堂上解说其实际及运用。

这极大地局限了先生的了解掌握及对对剖析化学的运用。

因此,我们十分必要探求一种新的教育教学形式,该形式的目的是浪费教学本钱、合理应用有限社会资源的基础下培育社会急需的顺应时代的高水平运用创新型人才[2]。

随着近年来信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迅速开展,互联网和无线网络基本完成了全掩盖,加之电脑、手机、paid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人们上网不再是难事。

异样也给我们剖析化学实验课程革新注入了新的生机,但互联网+同时也使我们剖析化学实验革新面临了新的应战[3]。

目前我国各大学剖析化学实验教学单薄环节主要是在实验教学方式及内容没有跟上时代开展,另外由于资金效果教学资源有限,影响了以先生的剖析化学实验技艺为载体的知识才干培育,直接影响了先生毕业后的任务才干。

如何从如今的剖析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状况动身,合理有效应用互联网停止剖析化学实验教学革新值得我们去探求[4]。

我们现对剖析化学实验教学做如下革新探求:一组建剖析化学实验革新探求团队,探求互联网+传统教育的教学新形式组建一个业务精干的剖析化学实验革新探求团队,该队伍由剖析化学实际教员和剖析化学实验教员及网络技术教员组成,共同探求剖析化学实验革新,在互联网+教育教学新理念下,教学内容的迷信化、专业化、实际化、现代化。

高职高专《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初探

高职高专《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初探

2021年18期┆187随笔高职高专《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初探闫翔云摘 要:本文论述了思政教育融入高职高专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充分挖掘分析化学实验课中所蕴含的思想教育内容,从教师规范演示实验操作厚植学生职业态度和价值取向,从滴定分析中“量”的操作实践培养学生良好职业技能,从实验中环境保护理念的树立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实现了潜移默化地立德树人教育,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严格细心、认真谨慎,职业素养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高专;分析化学;课程思政 一、高职高专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当今的高职高专大学生专业基础较弱,思想较为懒散,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学习的自主性较差,新时代的大学生生活在智能时代,手机和电脑个个都在行,没有老师的管控,学生玩手机占用了相当多的时间,长此以往,不思进取,荒废学业,不能达到学校培养人才的标准,对他们未来步入社会工作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如何在高职高专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提高职业技能,专注于课程并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协同发展,这是我们老师值得注重探究的议题。

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径(一)从教师规范演示实验操作厚植学生职业态度和价值取向分析滴定操作是非常重要并且实用的实验,在进行滴定分析仪器基本操作实验的时候,教师的规范演示操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把握操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对实验的成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移液管移取定量液体体积的时候,液体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还要与视线相平,轻微地转动移液管能辅助完成这一精确的操作,放液最后一滴液体需要停靠在锥形瓶内壁15秒钟。

酸式滴定管排空操作需要将酸式滴定管倾斜30度后迅速打开活塞,使尖端空气排出。

在滴定操作过程中,均匀滴定,滴定液不能直线流下,将近滴定终点时,必须一滴一滴地滴定,并关注指示剂颜色的变化,能用半滴的操作确定终点等。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了一定的效果 。
度 。为了增 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 以尽量选择与 日常生 活 、医药专 业密切相关的实际试样让学生测定 ,引起学 生的兴趣 。如:酸碱 滴定中可 以选择食用 白醋为对象 , 测 定其 中 H c的浓度 ; A 配位 滴定中对 自来水进行 总硬度 测定;氧化还 原滴 定实验 中对 Vt 片进行含量测 定等 。 i c
谢彩侠
第第j1 2 0总6 01 F刊 92 第 16 半 1』 月 卷期 1 年・ 期
分析化 学实验教学 的改革与探 索
文 章编 号 :1 7 . 7 9 ( 0 ).20 5 .2 6 22 7 2 1 1 1. 0 40
《 分析化学》是医药院校中中药学、药学 、药剂学 、 制 药工程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 ,作为一 门理论性和 实践 性均较 强的课 程,不仅要求学生能掌握好理论知识 ,还 要培养 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 ,所 以分析化学实验教 学是 理论教学最生动的补充 。通过分析化学 的实验 教学 不仅使 学生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 的理解 ,正确和熟 练 掌握 实验方法及基本操作技能 , 而且要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严谨 、细致 、实事求 是的 科 学态 度 ,注 重对学生实践能力 、创新意识 、创新 思维 的培养 ,因此实验教学在分析化学 的学 习中所起 的作用 是不容忽视的,对分析化学实验改革 的呼声也越来越 强 烈[ 】 了更好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 1 。为 4 兴趣 ,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的教学效果 ,我们从 实验 内容、教学手段及考评方法等方面重新加 以设计 ,取得
作者单位 :河南 中 医学院药 学院 ( 郑州 4 0 0 5 0 8)
验方案 ,确定实验方法 、使用仪器 、测定条件等 ,教师 在审阅并给予必要 的修改之后 ,可 以按照他们拟 定的方 案开展实验 。比如我们参考相关文献 ,选用 了蛋壳中钙 的含量测定 ,学生可 以采用酸碱滴定法 ( 返滴定法 ) 将 , 其研碎后加入过量 的 H 1 C 标准溶液 ,剩余 的 H 1再用 C Na OH 标准溶液滴定 ,计算含量 ;也可 以将蛋壳 中钙溶 解为 c z,采用 配位滴定法进行测定 ;还可 以采用氧化 a+ 还原滴定法 ,将 C 2 a 沉淀 为草酸钙 ,再用硫酸溶解 ,以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进 行滴定 。这样 既可 以加深学生对所 学各类分析方法 的理解 ,又同时强化 了对各种滴定方式 的应用 。设计性 实验 的开设 ,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 的理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部分 :综合 设计性 实验。结合专业特点 ,以一 些 常用 药物 为研 究对 象, 比如双黄连 口服液 、藿香正气 水等 ,让学生运用 已学知识和实验方法 ,自己设计方案 , 对其进 行质 量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 。学 生在 以往学 习的基础 上,可 以采用学过 的各种方法 ,包括滴 定分析方法、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薄层色谱法 、气相 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 ,这样可 以提 高学生独 立思考 、分析 问题、解决 问题 的能力 ,培养其根据不 同 的研究对象和要求选择最合适 的分析方法 的能力 ,养 成 严谨细致的科 学作风 。 2 改善教 学手段 以往的实验教学 中,多是 由教师讲授 实验 目的、原

分析化学实验渐进融入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初探

分析化学实验渐进融入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初探

大学化学Univ. Chem. 2021,36 (3), 2010084 (1 of 5)•专题• doi: 10.3866/PKU.DXHX202010084 分析化学实验渐进融入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初探刘晓庚*,刘琴,李彭,邰佳,彭冬梅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南京210023摘要:课程思政已在广大教师中深入人心,形成了共识。

不同课程如何围绕着“立德树人”挖掘本课程的思政元素,构建起全员、全程、全课程、全方位育人教育,使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是课程思政之根本。

为此我们以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为例,探讨了渐进融入式的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从教学过程的总体设计、教学目标设计和渐进融合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模块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实践,获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4;O6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ixed Teaching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Xiaogeng Liu *, Qin Liu, Peng Li, Jia Tai, Dongmei PengDepartment of Applied Chemistry, 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jing 210023, China.Abstract: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has been deeply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forming a consensus. How to excav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round the “moral cultivation” of different courses, and build a full staff, full course, all-round education, so that the curriculum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o together in the same direction to have synergistic influence, is the key problem to be solved. Taking the course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radual integration of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mixed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design of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he teaching module design of gradual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course. Satisfying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Key Words: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Teaching design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

浅谈分析化学教学改革

浅谈分析化学教学改革

浅谈分析化学教学改革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教学改革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在高等教育领域,分析化学作为化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其教学改革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从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一、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分析化学是研究化学物质组成和结构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是通过化学方法和仪器手段来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分析化学课程是化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主要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部分,内容涉及化学平衡、溶液化学、仪器分析等。

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面广泛:分析化学课程内容繁多,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2. 技术含量高: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分析方法和仪器的操作技能,对实验室条件和操作要求较高。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化学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操作和仪器应用。

二、分析化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1. 传统教学模式:目前大部分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课,实验课程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理论和实践脱节严重。

2. 实验条件落后:分析化学课程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实验条件相对较差,导致学生在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上存在困难。

3. 教材体系滞后:部分教材内容落后,未能及时更新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往往让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够。

三、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鉴于分析化学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注重实践教学:分析化学课程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和设备,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摘要分析化学实验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以基础性、实践性和应用型为主要特征。

通过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从实验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体制方面对分析化学实验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字:分析化学实验;实验教学;改革分析化学实验是药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以基础性、实践性和应用型为主要特征。

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础操作技能,巩固和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现状1.1 实验内容偏重于基础性、系统性、验证性传统的实验教学侧重理论教学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局限于用来验证理论教学内容和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缺少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难以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是极为不利的。

目前的实验内容无非就是称重和滴定,且所需的化学试剂都是由实验人员课前配好,学生只需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实验指导书规定的实验步骤,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然后按照规定的格式,写出实验报告[1],实验就算完成。

这种“菜单式”的操作程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实验经常敷衍了事,使学生缺乏科学的想象和创意,既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2]。

1.2 实验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填鸭式”课堂教学,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内容到数据处理,然后学生按照教师所讲注意事项和教材上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交上实验数据。

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往往选择被动的接受,不愿动脑思考,课后不对实验结果和误差进行分析和讨论,最终的结果使学生虽然完成了实验,但对实验的原理、现象产生并不清楚。

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既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3 实验考核机制不健全传统的考核机制是综合学生的实验预习报告和报告成绩为最终成绩,忽略了更为重要的操作过程,不能体现学生真正的操作水平。

学生往往为得高分,抄写同学的实验报告,编造实验数据,造成学生的实验成绩都差不多,拉不开差距和档次。

2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鉴于目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实验教学改革已是当务之急。

教育改革提倡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起组织、管理、引导的作用,并确立“以教师为导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3]。

以“加强基础、开拓思维、提高素质、培养能力、注重创新”为指导思想[4],包括优化实验内容、改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建立完善考核体制等,从多方面着手解决好存在的问题。

2.1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鉴于学生动手能力普遍偏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我们对实验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在基础实验原有的框架上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依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建立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

2.1.1基础实验基础实验安排了《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玻璃量器的使用练习》、《HCI标准溶液浓度的测定》和《NaOH标准溶液浓度测定》。

首先由教师通过讲解和规范操作,然后鼓励学生现场演示。

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基本常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2.1.2 综合实验依教学大纲而设,与理论课程相配套,增加实践性实验。

首先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实验指导书及查阅相关参考资料,熟练掌握实验所涉及的综合知识和技能;然后按照指导书要求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

教师可做必要的启发和指导,同时对实验的精确度、提出具体要求。

综合性实验涉及到较多的知识和技能,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能力[5]。

2.1.3设计实验为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安排设计实验是非常必要,这由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含铬废水处理实验,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需要学生先自己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实验课题;然后根据与已学的知识和分析归纳查阅的资料,设计初步实验方案;再由教师对实验方案进行最终审核,纠正不合理之处,排除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后由学生自己配制药品,完成样品的预处理、分析、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结果讨论等内容。

学生在设计实验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对实验课的兴趣,使学生在查阅资料、设计方案、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训练。

2.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和激发学生兴趣2.2.1多媒体辅助参与教学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实验教学不可或缺的辅助教学手段。

一方面寓教于乐,从视觉、听觉上刺激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掌握规范操作;另一方面,使复杂、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可以增加基本操作练习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有利于学生巩固和理解相关理论知识。

2.2.2举办专业技能大赛为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提高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鼓励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每年举办一次专业技能点大赛,得到学生们的积极响应,极大调动了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2.2.3邀请毕业生返校介绍分析化学实验的实用性邀请在外工作的毕业生返校为学弟学妹开讲座,根据自己的亲生体会,讲解分析化学实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到实验技能培养的重要性2.3 建立“累积评分制”实验考核体制建立“累积评分制”实验考核机制,可以客观、公正、合理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累积评分制”考核实验成绩评定是根据学生对实验的预习情况、实验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数据和原始记录的一致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实验报告的条理性和完整性、实验误差的分析讨论的深度、出勤情况、卫生等全面进行成绩评定。

由于每个实验的各个环节和成绩有关,实验总成绩能真正反应学生的真实实验操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

3结语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应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训练学生掌握熟练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致地进行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化学分析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方向,应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其他高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基于学校学生基本情况和实验条件,通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管理等方式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从而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实际动手能力。

一、更新实验教学内容,着眼学生能力培养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在内容上存在诸多问题,如重复性、验证性实验多,研究性、设计性实验少;单元性操作实验多,综合性实验少;经典性实验多,反映学科前沿的实验少。

特别是所谓的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老师往往是提前给学生准备好,并不能给学生足够的选择和设计空间。

这种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也仅仅是一种形式,意义并不大。

对此,应进行如下改革:(一)加强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在编写实验指导书时,选取一些与实际相接近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编入,如化学需氧量的测定,西红柿中维生素c的测定、胃舒平中有效成分的分析,水体中铅、苯等污染物的定量检测实验等,增加简单的样品提取、制备、分离、分析等实验内容,使学生对样品测定全过程有所了解,增强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将一些比较先进的样品处理技术引入分析化学实验中,拓宽学生的视野。

选取的实验应既贴近专业实际又能综合利用不同化学和仪器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一部分作为学生实验自选项目,另一部分作为学生必做实验项目,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二)注重实验内容的绿色化在当今提倡环保的时代,实验内容的确定应注重环境保护,引入绿色化学的理念,对那些药品用量大、污染严重的实验,尽量选用微型化学实验和无毒、无公害的化学试剂,以减少化学药品对环境的污染。

尽量做到实验内容的绿色化,对有严重污染性的实验进行方法的改进,减少污染的排放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增加少量的微型或半微型实验项目,可以节约实验试剂、实验经费和时间,减少试剂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增加综合性、开发性实验项目。

减少验证性实验依据“重基础,强能力,多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耳标,新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既应注重规范扎实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又应吸收专业实验及专业课题的精华,突出现代化学实验的特点。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实验。

在加强、规范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开发性实验项目,有的实验方法可由学生依据基础知识自行设计,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为社会培养研究型、创新型人才。

二、优化教学环节。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实验教学的本质是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此,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应重点抓以下三个环节:(一)预习环节每个学生在做实验前,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实验教学录像、实验仿真和实验预习自测题进行预习,带着问题去预习、思考、拟订方案,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进入实验室后,由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计入成绩评定之中。

教师上课时。

只需向学生提出重点、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剖析实验思想和应用价值:这样,既缩短了实验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避免学生循规蹈矩地进行实验,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盲目性,提高预习效果。

(二)指导环节实验教学是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实践,激发学生创造欲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能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优化实验过程。

在实验中。

应首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一个实验现象,使之学会把这验事实与已知理论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做实验的兴趣。

对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不应简单草率地让学生加以杏定,或者用书上的现成结论去“修正”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或结果,而是弓I导学生冷静思考,深入钻研,多提问题,并换角度和方式进行思考,寻找合理解释,查阅相关的图书资料和参考信息,探索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

同时,鼓励学生自己解决出现的问题,训练他们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此外,教师在实验的金过程不仅应认真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还应及时记录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这样虽然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也使教师更了解学生,并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可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训练环节分析化学实验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第一次正规化实验,只有高标准、严要求,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