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免疫学PPT》第10讲 细胞免疫(第12章)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课件PPT 10 T淋巴细胞

“三阴性” “双阴性”
“双阳性”
胸腺选择
“单阳性”
不与MHC结合或 高亲和力结合
T细胞成熟分期
分期
祖T 细胞 (Pro T cell)
CD3
CD3-
CD4/CD8
CD4-CD8DN
TCR
TCR
前T 细胞 (Pre T cell) 未成熟T细胞 (Immature T cell)
胸腺 选择
CD3+
TCRβ基因重排
pTα∶β
TCRα基因重排
TCR αβ
2、阳性选择(positive selection)
DP—SP(未成熟T细胞) 凡所表达TCR 能够识别结合胸腺上皮细胞上自 身MHC分子的胸腺细胞被选择而存活
识别结合MHCⅠ类分子的胸腺细胞,发育为 CD8+T细胞 识别结合 MHCⅡ类分子的胸腺细胞,发育为 CD4+T细胞
膜外区—V区和C区 跨膜区 胞浆区
2.CD3分子 (1)组成 γ链、δ链、ε链、ζ链、η链均含Ig样功能区和
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基序(ITAM) 。
(2)功能
① 参与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TCR的膜表面表达; ② 介导TCR与抗原接触后产生的活化信号的传递; ③ 成熟T细胞表面的表面标志,用于成熟T细胞的检测。
初始、效应和记忆T细胞 初始T细胞是没有接受过抗原刺激的成熟T细胞
存活期短,表达CD45RA和高水平的L-选择素,参与淋巴细胞的再循环, 主要功能是识别抗原。
效应T细胞是执行机体免疫效应功能的细胞
存活期较短,表达高水平高亲和力IL-2受体和黏附分子(整体素、CD44、 CD45RO等)。主要是向外周炎症部位或某些器官组织迁移。
《医学免疫学》课件

原体进行识别、杀伤和清除。
免疫应答的调节
免疫调节的机制
免疫调节是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稳定的重要机制,主要包括对免疫 细胞的调节、对免疫分子的调节以及对炎症反应的调节等。
免疫调节的意义
免疫调节对于防止免疫功能过强或过弱导致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如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等。
影响免疫调节的因素
影响免疫调节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理因素等,这些 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肿瘤免疫治疗
1 2 3
治疗方法
利用免疫系统的特性,通过激活和增强机体的免 疫反应来攻击肿瘤细胞,包括肿瘤疫苗、免疫检 查点抑制剂等治疗方法。
临床应用
肿瘤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肺癌、肾癌等多种实 体瘤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肿瘤治疗提 供了新的选择。
研究进展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不断 涌现出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更 多希望。
。
自身免疫性疾病
疾病类型
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等,这些疾 病是由于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所致。
诊断与治疗
通过检测相关抗体和细胞因子等指标,确诊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采 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免疫抑制治疗等手段控制疾病进展。
预防与控制
加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该类疾病的认知和预防 意识,同时加强相关研究,为治疗和控制提供更多有效手段。
医学免疫学的重要性
疾病预防和治疗
医学免疫学在预防和治疗传染病、自 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疾病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为开发新型疫苗、免疫疗 法和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公共卫生
生命科学研究
医学免疫学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促进了基 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细胞生物学等 领域的发展。
免疫学课件 细胞免疫ppt课件

A
16
2.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途径 ▪受体交联 ▪PTK的活化:Lck、fyn、ZAP-70 ▪信号转导的两条主要途径:
-PLC-(磷脂酶C- )活化 -MAPK相关途径
A
17
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CD4+T细胞的增殖分化 ▪CD8+T细胞的增殖分化
A
18
▪CD4+T细胞的增殖分化
A
19
▪CD8+T细胞的增殖分化 —Th细胞非依赖性 —Th细胞依赖性
1、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2、Fas/FasL途径
A
27
A
28
➢CTL效应的特点
①特异性 ②MHC限制性A ③高效性及连续性29
效应阶段
三、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的作用
1.抗感染 2.抗肿瘤 3.免疫调节
A
30
四、适时发生凋亡,终止免疫应答 Fas/FasL
缺乏激活因素 其他途径:TNF CTLA-4
应
别
A
6
感应阶段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小结
A
7
A
8
一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T cells recognition of antigen
(感应阶段)
A
9
TCR识别抗原的特点 ▪抗原处理及提呈过程
外源性抗原 MHCⅡ-抗原肽
CD4+T细胞
内源性抗原 MHCI-抗原肽 CD8+T细胞
▪T细胞对抗原识别过程 MHC限制性
双识别:TCR—抗原肽: MHC
辅助受体:CD4/CD8
A
10
▪AP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
T细胞与APC的非特异性结合
T细胞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B细胞及其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特异性B细胞应答

4 Cm Cd Cg Ce Ca
V2 D2J3 J4
V 2 D2J3
Cm Cd
V2 D2J3 Cm
J4 Cm Cd
Cm J4
V2 D2J3
Cd
V2 D2 J3 Cd
L
VH
Cm
L
VH
Cd
活化B细胞的高频突变
体细胞高频突变(somatic hypermutation):
突变频率高; 发生于生发中心的活化B细胞; 需要抗原刺激和T细胞的辅助; 发生于重排过的V基因; 突变类型主要为点突变; 引起抗体亲和力的成熟
Κ、λ链之间的排斥(同 种型排斥。
一个B细胞克隆只表达一种 BCR,只分泌一种Ig。
B细胞成熟过程中 逐 渐 表 达 mIg , 抗 原刺激分化为浆细 胞,无mIg表达
Figure 4-16
第二节 B细胞表面重要分子
在骨髓成熟,分布于血液、外周免疫器官 血液中淋巴细胞的5%~25%为B淋巴细胞 分泌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B LYMPHOCYTE
Ig重链基因重排
Ig 重 链 基 因 重 排
1.胚系基因
V1 V2 V3
Vn D1 D2 D3 Dn J1 J2 J3 J4 Cm Cd Cg Ce Ca
2.基因重排
3.重排基因
4.RNA转录本 (核内) 5.mRNA剪切 6.成熟mRNA
7.Igm前体多肽
V1 V2
D2
J3 J4 Cm Cd Cg Ce Ca
一、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
直接识别抗原,不需APC提呈,不受MHC限制; 能识别蛋白质抗原、多糖、脂类抗原等 识别抗原表面的表位
二、B细胞活化需要的信号
(一)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由BCR识别抗原,Igα/Ig β 传导活化第一信号
V2 D2J3 J4
V 2 D2J3
Cm Cd
V2 D2J3 Cm
J4 Cm Cd
Cm J4
V2 D2J3
Cd
V2 D2 J3 Cd
L
VH
Cm
L
VH
Cd
活化B细胞的高频突变
体细胞高频突变(somatic hypermutation):
突变频率高; 发生于生发中心的活化B细胞; 需要抗原刺激和T细胞的辅助; 发生于重排过的V基因; 突变类型主要为点突变; 引起抗体亲和力的成熟
Κ、λ链之间的排斥(同 种型排斥。
一个B细胞克隆只表达一种 BCR,只分泌一种Ig。
B细胞成熟过程中 逐 渐 表 达 mIg , 抗 原刺激分化为浆细 胞,无mIg表达
Figure 4-16
第二节 B细胞表面重要分子
在骨髓成熟,分布于血液、外周免疫器官 血液中淋巴细胞的5%~25%为B淋巴细胞 分泌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B LYMPHOCYTE
Ig重链基因重排
Ig 重 链 基 因 重 排
1.胚系基因
V1 V2 V3
Vn D1 D2 D3 Dn J1 J2 J3 J4 Cm Cd Cg Ce Ca
2.基因重排
3.重排基因
4.RNA转录本 (核内) 5.mRNA剪切 6.成熟mRNA
7.Igm前体多肽
V1 V2
D2
J3 J4 Cm Cd Cg Ce Ca
一、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
直接识别抗原,不需APC提呈,不受MHC限制; 能识别蛋白质抗原、多糖、脂类抗原等 识别抗原表面的表位
二、B细胞活化需要的信号
(一)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由BCR识别抗原,Igα/Ig β 传导活化第一信号
医学免疫学全套PPT课件

2020/10/21
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
• 3. 相关名词术语
• 半抗原 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 物质。如药物、多糖、类脂等。
• 载体 赋予半抗原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分子,即 为载体。
• 半抗原 结合 某些蛋白质
抗原(完全抗原)
2020/10/21
❖载体(Carrier,C) :大分子,Pro.等 ❖半抗原(Hapten,H): H1、H2、H3 …… 完全抗原(Ag) ❖2020/10/21 = C + nH
•三、免疫的类型
• (一)先天性免疫(固有性免疫) • 1. 特征 • (1)出生时即具有,遗传获得 • (2)反应迅速,针对范围广,也称非特异性免疫。
2020/10/21
• 2. 组成 • (1)屏障结构 • 皮肤和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 (2)吞噬细胞 • 吞噬、分解生物大分子,杀灭病原体。 • (3)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 抗体、补体、溶菌酶等
2020/10/21
• (二)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 1. 特征 • (1)个体出生后,由于接触抗原而获得。 • (2)针对性强(特异性强),也称特异性免疫。 • (3)有多样性、记忆性、耐受性和自限性。
2020/10/21
• 2. 组成 • (1) 体液免疫 B细胞介导 • (2) 细胞免疫 T细胞介导
2020/10/21
2020/10/21
•四、医学免疫学分类
• 1. 基础免疫学
•主要研究抗原物质、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 应答过程及免疫耐受、免疫调节、免疫效应、 免疫遗传等生理现象。
• 2. 临床免疫学
•主要研究人体健康和临床疾病密切相关的各 种免疫现象,如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 身免疫病、肿瘤免疫和移植免疫等。
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
• 3. 相关名词术语
• 半抗原 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 物质。如药物、多糖、类脂等。
• 载体 赋予半抗原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分子,即 为载体。
• 半抗原 结合 某些蛋白质
抗原(完全抗原)
2020/10/21
❖载体(Carrier,C) :大分子,Pro.等 ❖半抗原(Hapten,H): H1、H2、H3 …… 完全抗原(Ag) ❖2020/10/21 = C + nH
•三、免疫的类型
• (一)先天性免疫(固有性免疫) • 1. 特征 • (1)出生时即具有,遗传获得 • (2)反应迅速,针对范围广,也称非特异性免疫。
2020/10/21
• 2. 组成 • (1)屏障结构 • 皮肤和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 (2)吞噬细胞 • 吞噬、分解生物大分子,杀灭病原体。 • (3)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 抗体、补体、溶菌酶等
2020/10/21
• (二)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 1. 特征 • (1)个体出生后,由于接触抗原而获得。 • (2)针对性强(特异性强),也称特异性免疫。 • (3)有多样性、记忆性、耐受性和自限性。
2020/10/21
• 2. 组成 • (1) 体液免疫 B细胞介导 • (2) 细胞免疫 T细胞介导
2020/10/21
2020/10/21
•四、医学免疫学分类
• 1. 基础免疫学
•主要研究抗原物质、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 应答过程及免疫耐受、免疫调节、免疫效应、 免疫遗传等生理现象。
• 2. 临床免疫学
•主要研究人体健康和临床疾病密切相关的各 种免疫现象,如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 身免疫病、肿瘤免疫和移植免疫等。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T细胞表面主要CD抗原
参与T细胞识别、粘附和活化 (1)CD2分子(E受体): LFA-2 存在外周T细胞和胸腺细胞表面粘附分子 能结合SRBC,,配体为CD58(LFA-3) 介导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的相互作用 协同刺激分子受体,诱导T细胞活化
(2)CD3分子: 分布于外周成熟T细胞和胸腺细胞 CD3分子由、、、、五种链组成 与TCR形成TCR-CD3复合受体分子, 传递抗原信号
Ⅳ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免疫学的开创期(经验期):16-17世纪 中国医生发明了用人痘苗预防天花 传统(经典)免疫学时期 :18-20世纪初 牛痘苗的发明(Jenner)、减毒疫苗的发明(Pasteur)、抗毒素的发现(Behring)、原始的细胞免疫学说(Metchnikoff)、原始的体液免疫学说(Ehrlich)、补体的发现(Bordet)、血清学方法的建立、抗体生成理论的提出
Ⅳ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近代免疫学时期(20世纪中期) 特异性细胞免疫的存在、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抗体生成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的阐明 现代免疫学时期(60年代至今) 胸腺的免疫功能、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T细胞亚类的发现、MHC限制性的发现、免疫网络学说的提出、抗体多样性的遗传控制、T细胞抗原受体的证明、细胞因子研究进展、免疫学技术的发展(杂交瘤技术、T细胞克隆技术的建立、转基因技术、分子杂交技术)
二 脾脏
1 结构和细胞组成 被膜 脾实质: 白髓 动脉周围淋巴鞘 淋巴小结 生发中心 B细胞(胸腺非依赖区) 红髓 脾索 脾窦 巨噬细胞和血细胞 边缘区(移行区):红髓和白髓交界处,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
2 淋巴结的主要功能
1 过滤淋巴液: 杀伤病原微生物,清除异物,从而 起到净化淋巴液, 防止病原体扩散 2 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场所 3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主要场所:淋巴结的淋巴细胞 输出淋巴管 胸导管 血液 毛细 血管后高内皮小静脉(High endothelial venule, HEV) 淋巴结
参与T细胞识别、粘附和活化 (1)CD2分子(E受体): LFA-2 存在外周T细胞和胸腺细胞表面粘附分子 能结合SRBC,,配体为CD58(LFA-3) 介导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的相互作用 协同刺激分子受体,诱导T细胞活化
(2)CD3分子: 分布于外周成熟T细胞和胸腺细胞 CD3分子由、、、、五种链组成 与TCR形成TCR-CD3复合受体分子, 传递抗原信号
Ⅳ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免疫学的开创期(经验期):16-17世纪 中国医生发明了用人痘苗预防天花 传统(经典)免疫学时期 :18-20世纪初 牛痘苗的发明(Jenner)、减毒疫苗的发明(Pasteur)、抗毒素的发现(Behring)、原始的细胞免疫学说(Metchnikoff)、原始的体液免疫学说(Ehrlich)、补体的发现(Bordet)、血清学方法的建立、抗体生成理论的提出
Ⅳ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近代免疫学时期(20世纪中期) 特异性细胞免疫的存在、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抗体生成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的阐明 现代免疫学时期(60年代至今) 胸腺的免疫功能、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T细胞亚类的发现、MHC限制性的发现、免疫网络学说的提出、抗体多样性的遗传控制、T细胞抗原受体的证明、细胞因子研究进展、免疫学技术的发展(杂交瘤技术、T细胞克隆技术的建立、转基因技术、分子杂交技术)
二 脾脏
1 结构和细胞组成 被膜 脾实质: 白髓 动脉周围淋巴鞘 淋巴小结 生发中心 B细胞(胸腺非依赖区) 红髓 脾索 脾窦 巨噬细胞和血细胞 边缘区(移行区):红髓和白髓交界处,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
2 淋巴结的主要功能
1 过滤淋巴液: 杀伤病原微生物,清除异物,从而 起到净化淋巴液, 防止病原体扩散 2 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场所 3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主要场所:淋巴结的淋巴细胞 输出淋巴管 胸导管 血液 毛细 血管后高内皮小静脉(High endothelial venule, HEV) 淋巴结
细胞免疫ppt课件

APC提呈的抗原信息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相匹配时,T细胞被激活,开始 增殖并分化为效应T细胞或记忆T细胞。
T细胞激活
T细胞激活需要双信号刺激,第一信号来自抗原提呈细胞(APC)的抗原信息,第二信号来 自辅助性T细胞(Th)分泌的细胞因子。
第一信号使T细胞进入激活状态,第二信号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或记忆 T细胞。
T细胞激活后,会分泌细胞因子等效应分子,进一步调节免疫应答。
细胞因子的作用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分泌的调节分 子,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同的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中发挥不 同的作用,如干扰素-γ(IFN-γ)促 进Th1细胞的分化,而白细胞介素-4 (IL-4)促进Th2细胞的分化。
细胞因子可以调节T细胞的增殖、分 化以及效应功能,如促进T细胞的活 化、增殖和分化为Th1、Th2、Th17 等亚型。
B淋巴细胞
产生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应答。
巨噬细胞
吞噬作用:吞噬并消 化病原体和细胞碎片 。
细胞因子分泌:调节 免疫反应。
抗原提呈:将抗原信 息传递给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抗原提呈
高效地摄取、处理和提呈抗原。
免疫激活
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和分化。
免疫调节
抑制或促进T细胞应答。
其他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调节T细胞
非特异性地杀伤被感染的细胞或肿瘤 细胞。
抑制其他T细胞的活化,维持免疫稳 态。
细胞毒性T细胞
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杀伤靶细胞 。细胞免疫来自激活与03调节
抗原识别
抗原识别是细胞免疫的第一步,主要依赖于抗原提呈细胞(APC)和T细 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APC通过吞噬、加工和提呈抗原,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细胞,激活T细胞 的免疫应答。
T细胞激活
T细胞激活需要双信号刺激,第一信号来自抗原提呈细胞(APC)的抗原信息,第二信号来 自辅助性T细胞(Th)分泌的细胞因子。
第一信号使T细胞进入激活状态,第二信号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或记忆 T细胞。
T细胞激活后,会分泌细胞因子等效应分子,进一步调节免疫应答。
细胞因子的作用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分泌的调节分 子,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同的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中发挥不 同的作用,如干扰素-γ(IFN-γ)促 进Th1细胞的分化,而白细胞介素-4 (IL-4)促进Th2细胞的分化。
细胞因子可以调节T细胞的增殖、分 化以及效应功能,如促进T细胞的活 化、增殖和分化为Th1、Th2、Th17 等亚型。
B淋巴细胞
产生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应答。
巨噬细胞
吞噬作用:吞噬并消 化病原体和细胞碎片 。
细胞因子分泌:调节 免疫反应。
抗原提呈:将抗原信 息传递给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抗原提呈
高效地摄取、处理和提呈抗原。
免疫激活
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和分化。
免疫调节
抑制或促进T细胞应答。
其他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调节T细胞
非特异性地杀伤被感染的细胞或肿瘤 细胞。
抑制其他T细胞的活化,维持免疫稳 态。
细胞毒性T细胞
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杀伤靶细胞 。细胞免疫来自激活与03调节
抗原识别
抗原识别是细胞免疫的第一步,主要依赖于抗原提呈细胞(APC)和T细 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APC通过吞噬、加工和提呈抗原,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细胞,激活T细胞 的免疫应答。
免疫细胞ppt-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7
LSC继续分 化为T细胞、B 细胞和NK细胞。
MSC 进 一 步分化为单核巨噬细胞、DC 细胞、中性粒 细胞、嗜酸性 粒细胞、嗜碱 性粒细胞、肥 大细胞、红细 胞和血小板。
2020年10月2日
8
HSC发 育为成熟免 疫细胞的每 一阶段均需 多种细胞因 子参与。
2020年10月2日
9
免疫细胞分化过程
淋巴细胞是构成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群体, 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45%,在机体免疫应答中 起核心作用。
2020年10月2日
21
淋巴细胞的显著特征是其异质性,可分为许 多表型和功能各异的群体,包括T细胞、B细胞 和NK细胞,T/B细胞还可分为许多形态相似而 功能不同的亚群。
2020年10月2日
22
各个淋巴细胞群和亚群在免疫应答 过程中相互协作、相互制约,共同完成 对抗原的识别、应答和清除,维持机体 内环境的稳定。
2020年10月2日
14
脐血移植:
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 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含有可以重建 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HSC,可用于移植。
2020年10月2日
15
脐血移植的优势:
来源丰富、取材简单;
对供受体HLA相符的要求相对较低;
不易受病毒或残肿瘤细胞污染;
HSC增殖和自我增殖能力强;
2020年10月2日
19
存在困难:
在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比例不足1%,难以获得 足量高纯度HSC;
HSC虽可在体外扩增,但增殖能力往往衰减, 且易走向分化;
HSC生物学尚未完全弄清,外源基因导入后其 表达难以控制;
90%HSC处于非增殖期,多种载体对其转染效
率较低。
2020年10月2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细胞与APC的结合面形成的以多个 TCR-pMHCⅡ为 中央,周围是共刺激分子的相对密闭的的一种特殊结 构。
免疫突触中心区: TCR-pMHC Ⅱ复合物。
▽增强TCR与抗原肽-MHC复合物相互作用的亲和力; ▽促进T细胞信号转导分子的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的激 活及细胞内亚显微结构极化。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三、T细胞的效应功能
IL-12, IFN-g
Th
Il-4 TGF-β,IL-6
CTL
Th1 (参与和辅助细胞免疫) Th2 (辅助体液免疫) Th17 (固有免疫)
(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二、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1.T细胞活化——双信号+细胞因子
(1)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TCR——pMHC,CD3传递活化信号 CD4 ——MHCII CD8 ——MHCI
(2)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A.分泌IL-2,促进Th1 、Th2、CTL和NK等的活 化和增殖,从而放大免疫效应;
B.Th1辅助B细胞产生调理性抗体。
3)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分泌LTα和TNF-α,活化中性粒细胞,促进其杀 伤病原体。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Membrane receptor mediated
Y
Complement receptor
mediated phagocytosis
Phagocytosis
Y opsonization
Pinocytosis Fc receptor mediated phagocytosis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②CTL可特异性、MHC限制性、连续性、高效 性杀伤靶细胞,而不损害正常组织。
(附:NK细胞为非特异性、非MHC限制性杀伤靶细胞)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TL杀伤靶细胞过程 效-靶细胞结合
CTL极化
致死性攻击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⑵杀伤机制
①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穿孔素:在靶细胞膜 上穿孔,致靶细胞溶 解; 颗粒酶:循孔进入靶细 胞,致靶细胞凋亡。
②死亡受体途径
Fas/FasL 途 径 ; 分 泌 TNF-α 诱 导 靶 细 胞 凋 亡 。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TL杀伤靶细胞的电镜结果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MHC限制性
TCR在特异性识别APC提呈的抗原肽的同时, 也必须识别复合物中的自身MHC分子。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MHC限制性: TCR识别抗原肽同时识别自身的MHC分子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3.免疫病理作用:
参与迟发型超敏反应、移植排斥反应和某些自身 免疫病等病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4、活化T细胞的转归
1)Treg的免疫抑制作用
2) T细胞活化后诱导的凋亡
A.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 (activation induced cell death, AICD) 活化的TL高度表达Fas——表达FasL的TL 细胞凋亡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Macrophage
T Cell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APC与TL的相互作用由非特异性识别逐步进展到特异性识别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免疫突触(immunological synapse)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第十二章 TL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P102 )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细胞免疫应答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⒈ 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阶段 ⒉ 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⒊ 效应性T细胞的产生及效应阶段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A.激活Mφ; IFN-γ、CD40L
B.诱生并募集巨噬细胞 IL-3、GM-CSF、 TNF-α、 LTα、 MCP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2)对淋巴细胞的作用
间接激活机制
IL-2
*信号1作用的CD8+T细胞表达IL-2R,在活化Th细胞分泌IL-2的作用下增殖分化。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Hale Waihona Puke 直接激活机制IL-2
* 病毒感染的APC持续性高表达B7分子,从而提供活化信号1、2,激活 CD8+T 并使其表达IL-2R,并自分泌IL-2,引起增殖分化。
1.Th的免疫效应
(1)Th1的效应
①直接接触诱导CTL分化 ②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募集和活化单核/巨噬细胞 和淋巴细胞,诱导细胞免疫反应,又称单个核浸 润为主的炎症反应。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1)Th1细胞对巨噬细胞的作用
Th1在宿主抗胞内病原体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Th1可通过活化巨噬细胞及释放各种活性因子 清除胞内寄生病原体。
CD28——B7 —— CTLA-4
(3)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充分活化
IL-1、IL-2、 IL-6、IL-12、
IL-15 等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2.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途径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2)Th2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1)辅助体液免疫应答
☆IL-4、5、10、13→B细胞→浆细胞→Ab
2)参与超敏反应性炎症
☆细胞因子→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 细胞→超敏反应和抗寄生虫感染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2. CTL细胞的效应
(1)杀伤特点
①特异性杀伤(胞内病原体感染细胞、肿瘤细 胞等)靶细胞;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2. CD8+ T细胞的分化
▽Th细胞依赖性激活——间接激活机制
低表达或不表达共刺激分子的靶细胞需要 APC 和Th细胞的辅助。
▽Th细胞非依赖性激活——直接激活机制
由病毒感染的APC直接激活CD8+T细胞,无 须Th细胞辅助。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⑶表面标志: ▽初始T细胞:CD45RA+CD45RO▽ Tm: CD45RA-CD45RO+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Tm
Te
Te
Te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3.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性增殖和分化
(1)T细胞的增殖
活化的T细胞迅速进入细胞周期,通过有丝分裂 而大量克隆增殖,在不同细胞因子作用下分化成 效应T细胞。
IL-2是促进T细胞增殖的重要因素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T细胞与APC的非特异性结合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2) 特异性结合
*抗原识别:TCR- pMHC (双识别) *辅助受体:CD4-MHCII, CD8-MHCI *共刺激分子对的结合:B7-CD28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细胞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一、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二、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三、T细胞的免疫效应和转归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一、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抗原识别
初始TL的TCR与APC提呈的pMHC的特异性 结合过程。
1.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
⑴APC摄取抗原 吞噬、吞饮及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⑵APC加工、处理和提呈抗原
外源性抗原:APC/pMHCII CD4+T细胞 内源性抗原:靶细胞/pMHCI CD8+T细胞
APC通过吞噬、胞饮、受体介导内化 将抗原摄入 细胞内。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1.CD4+T细胞的分化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初始CD4+T细胞(Th0)受不同CKs的调控向不同方向 分化,其分化方向决定免疫应答的类型。
IL-12, IFN-g
Th1 (参与和辅助细胞免疫)
Th0
Il-4 TGF-β,IL-2
TGF-β, IL-6
免疫突触中心区: TCR-pMHC Ⅱ复合物。
▽增强TCR与抗原肽-MHC复合物相互作用的亲和力; ▽促进T细胞信号转导分子的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的激 活及细胞内亚显微结构极化。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三、T细胞的效应功能
IL-12, IFN-g
Th
Il-4 TGF-β,IL-6
CTL
Th1 (参与和辅助细胞免疫) Th2 (辅助体液免疫) Th17 (固有免疫)
(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二、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1.T细胞活化——双信号+细胞因子
(1)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TCR——pMHC,CD3传递活化信号 CD4 ——MHCII CD8 ——MHCI
(2)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A.分泌IL-2,促进Th1 、Th2、CTL和NK等的活 化和增殖,从而放大免疫效应;
B.Th1辅助B细胞产生调理性抗体。
3)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分泌LTα和TNF-α,活化中性粒细胞,促进其杀 伤病原体。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Membrane receptor mediated
Y
Complement receptor
mediated phagocytosis
Phagocytosis
Y opsonization
Pinocytosis Fc receptor mediated phagocytosis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②CTL可特异性、MHC限制性、连续性、高效 性杀伤靶细胞,而不损害正常组织。
(附:NK细胞为非特异性、非MHC限制性杀伤靶细胞)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TL杀伤靶细胞过程 效-靶细胞结合
CTL极化
致死性攻击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⑵杀伤机制
①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穿孔素:在靶细胞膜 上穿孔,致靶细胞溶 解; 颗粒酶:循孔进入靶细 胞,致靶细胞凋亡。
②死亡受体途径
Fas/FasL 途 径 ; 分 泌 TNF-α 诱 导 靶 细 胞 凋 亡 。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TL杀伤靶细胞的电镜结果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MHC限制性
TCR在特异性识别APC提呈的抗原肽的同时, 也必须识别复合物中的自身MHC分子。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MHC限制性: TCR识别抗原肽同时识别自身的MHC分子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3.免疫病理作用:
参与迟发型超敏反应、移植排斥反应和某些自身 免疫病等病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4、活化T细胞的转归
1)Treg的免疫抑制作用
2) T细胞活化后诱导的凋亡
A.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 (activation induced cell death, AICD) 活化的TL高度表达Fas——表达FasL的TL 细胞凋亡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Macrophage
T Cell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APC与TL的相互作用由非特异性识别逐步进展到特异性识别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免疫突触(immunological synapse)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第十二章 TL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P102 )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细胞免疫应答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⒈ 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阶段 ⒉ 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⒊ 效应性T细胞的产生及效应阶段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A.激活Mφ; IFN-γ、CD40L
B.诱生并募集巨噬细胞 IL-3、GM-CSF、 TNF-α、 LTα、 MCP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2)对淋巴细胞的作用
间接激活机制
IL-2
*信号1作用的CD8+T细胞表达IL-2R,在活化Th细胞分泌IL-2的作用下增殖分化。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Hale Waihona Puke 直接激活机制IL-2
* 病毒感染的APC持续性高表达B7分子,从而提供活化信号1、2,激活 CD8+T 并使其表达IL-2R,并自分泌IL-2,引起增殖分化。
1.Th的免疫效应
(1)Th1的效应
①直接接触诱导CTL分化 ②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募集和活化单核/巨噬细胞 和淋巴细胞,诱导细胞免疫反应,又称单个核浸 润为主的炎症反应。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1)Th1细胞对巨噬细胞的作用
Th1在宿主抗胞内病原体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Th1可通过活化巨噬细胞及释放各种活性因子 清除胞内寄生病原体。
CD28——B7 —— CTLA-4
(3)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充分活化
IL-1、IL-2、 IL-6、IL-12、
IL-15 等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2.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途径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2)Th2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1)辅助体液免疫应答
☆IL-4、5、10、13→B细胞→浆细胞→Ab
2)参与超敏反应性炎症
☆细胞因子→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 细胞→超敏反应和抗寄生虫感染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2. CTL细胞的效应
(1)杀伤特点
①特异性杀伤(胞内病原体感染细胞、肿瘤细 胞等)靶细胞;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2. CD8+ T细胞的分化
▽Th细胞依赖性激活——间接激活机制
低表达或不表达共刺激分子的靶细胞需要 APC 和Th细胞的辅助。
▽Th细胞非依赖性激活——直接激活机制
由病毒感染的APC直接激活CD8+T细胞,无 须Th细胞辅助。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⑶表面标志: ▽初始T细胞:CD45RA+CD45RO▽ Tm: CD45RA-CD45RO+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Tm
Te
Te
Te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3.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性增殖和分化
(1)T细胞的增殖
活化的T细胞迅速进入细胞周期,通过有丝分裂 而大量克隆增殖,在不同细胞因子作用下分化成 效应T细胞。
IL-2是促进T细胞增殖的重要因素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T细胞与APC的非特异性结合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2) 特异性结合
*抗原识别:TCR- pMHC (双识别) *辅助受体:CD4-MHCII, CD8-MHCI *共刺激分子对的结合:B7-CD28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细胞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一、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二、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三、T细胞的免疫效应和转归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一、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抗原识别
初始TL的TCR与APC提呈的pMHC的特异性 结合过程。
1.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
⑴APC摄取抗原 吞噬、吞饮及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⑵APC加工、处理和提呈抗原
外源性抗原:APC/pMHCII CD4+T细胞 内源性抗原:靶细胞/pMHCI CD8+T细胞
APC通过吞噬、胞饮、受体介导内化 将抗原摄入 细胞内。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1.CD4+T细胞的分化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初始CD4+T细胞(Th0)受不同CKs的调控向不同方向 分化,其分化方向决定免疫应答的类型。
IL-12, IFN-g
Th1 (参与和辅助细胞免疫)
Th0
Il-4 TGF-β,IL-2
TGF-β, IL-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