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

学校:二道河子九年制学校

姓名:陈杨

《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的内容。本课通过“有关人造卫星的知识”引入一些有关人造卫星运行的数据,让学生学会能对较大的数进行估计,并在具体活动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

这节课可以说是单纯的计算课,枯燥无味少不了,而且书中出示的主题图情景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学生对于卫星的了解也是少之甚少,但是通过课前了解我发现学生对卫星都非常感兴趣,所以备课时我找了一些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图片和资料,把学生一步步带进情境中,在合适的机会出示卫星运行时间的信息从而导入新课。根据新课程理念,为了避免学生机械地操练计算,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多体会一些数学的思维方式,多让他们尝试探索,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运算的意义,并能用运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这节课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课,我将重点主要放在计算方法的探究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再小组合作具体讨论交流;从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

反思: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有关人造卫星资料数据收集过程,培养学生收集数据的能力。2、学会估算:对于一些学生来讲,估算较为困难。所以让那些掌握较好的同学交流下自己的估算方法,对于其他同学来讲,能起到示范作用。使他们在别人的帮助下慢慢的

学会。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具体计算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用自己的计算方法探索。对于学生多种不同的算法,只要他们讲得出理由,都应加以肯定。不要求学生掌握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用。把重点放在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上,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算理。4、巩固练习:根据学生在练习中所出现的问题,拿出来让学生集体议一议,以巩固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从这节课上让我明白了旧知和新知同等重要,没有相关旧知的充分储备,新知进行时就会很不顺利。对于估算教学只要学生有估算的意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它复杂化。

再就是在我的课堂上,个人评价应该选择一种更好的方式,做到对学生及时评价,从而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要注意提问问题的技巧,应该把大问题分散开,把握教学推进的节奏。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我改进和学习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及反思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0~32页。 教材分析: 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是教材的主要思路。教材一开始,首先出示“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图,从中引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接着引导学生提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的时间计算问题,在类比推理中,让学生理解求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的时间就是114×21。在列出算式后引导学生先估算,再尝试解答,最后全班交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该学习的内容是在这一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学习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媒体、网络和书籍了解许多之后,同样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数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那么大家 想一想,人造卫星绕地球2圈、5圈、10圈……所需要的时间,你 可以计算吗?(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并展示结果。)

2、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又需要多长时间呢? 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二、探究新知 请同学们列出算式。 师:哪个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的算式(114×21) 老师板书。 (一)估一估。 1、试着估算一下。(同桌之间交流估算的结果) 2、汇报估算结果。 生1:我们的估算方法是把114看作100,这样我们算的结果就是2100。 生2:我们的估算方法是把114看作120,把21看作20,这样我们算的结果就是2400。 生3:我们综合了以上两种方法,是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这样我们算的结果就是2000。 …… 3、师引导学生观察同学算得的得数,有什么发现? 4、师小结:以上的同学算的结果都是对的,但是得数都不一样,这就是估算的缺点,不能准确计算出得数。 (二)探索算法。 教师:如果让你算出准确值,你能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同桌之间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解决方法1: 114×20=2280(利用旧知,先算20圈的时间) 114×1=114 2280+114=2394 解决方法2: 114×21

(完整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及反思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及反思 邓美君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104例1,做一做1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解 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获取成功的乐趣,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课前准备: 1、铺垫:让学生和家长一起收集历代有关合理安排的故事。 2、教具准备:圆形卡片、工序卡片、记录表格和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准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好图形卡片和工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趣导入。 1、师生谈话。老师来到咱们学校就听说班的同学们个个很聪明,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 一个脑筋急转弯,请看题。 (课件出示:煮熟一个鸡蛋需要5分钟,那么煮熟6个鸡蛋需要多少时间?)呵呵,大家确实很聪明,那为什么我们不一个一个的煮鸡蛋哪,难道这样煮不熟吗?(太浪费时间)同学 们可真了不起,小小的年纪就知道知珍惜时间。 那你们知道关于时间的名言吗?同学们可真了不起,知道这么多关于时间的名言,既然时间 这样珍贵,那我们在做事之前就应该充分考虑怎样通过合理的安排以最短的时间去解决问题, 要合理安排时间 2、(出示课题)——合理安排时间。 (二)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情景图 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出示例2)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想一想:你平时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 2 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 师出示各项工序的所需的时间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3这么多的事情小明必须先做什么呢?怎样安排这些事情,才能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呢? 先自己想一想,再同桌交流一起设计一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方案?用准备好的工具 图片摆一摆,算一算你们安排的方法需要多长时间?。 4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 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小组讨论,自主设计方案。在这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巡堂并给小组 的活动适当的指导。 5汇报寻找最优化方案的方法 讨论结束后,让学生自由说说是怎样安排的,并上台展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画箭头 的方法把沏茶的过程用流程图画出来,并让他们通过对比自己挑选出最佳方案。 ①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11分钟) 洗茶杯 找茶叶 ②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14分钟)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及反思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卫星运行时间。 一、教材简析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除以一位的作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拓展。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目标的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此教学过程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实施教学,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习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媒体、网络和书籍了解了许多,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掌握竖式计算技巧。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并掌握竖式计算技巧。 五、教学设想 本节课我力求做到: 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与提出问题能力 估算————培养学生估算意识与难力,同时为下面解决问 题策略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引导学生从原有算法多样中的算理对竖 式计算进行研究 形成性练习————关注了全体学生 诊断题————把学习练习中的疑问再次让学生自己会诊,提高运算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卫星 运行时间》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乘法 1. 卫星运行时间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注重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基于这样的理念,本教案设计了自主探究计算方法的活动,放手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积极进行讨论与交流。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了成功的学习体验。2.精心设计练习,注重知识的巩固和拓展。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本教案在新知探究结束后设计了反馈练习,从算理的理解到易错点的探究,从技能的培养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层层巩固,步步提升,课堂练习时的开放问题,既关注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又使学

生的思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卫星运行时间(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嫦娥三号”卫星图片。 师:这幅图片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图片并汇报)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我们国家已经发射成功了一百多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些人造地球卫星为我们提供了通信、气象、导航等服务。 课件出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图片。师:同学们,这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关于东方红一号,你们都有哪些

卫星运行时间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除以一位的作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拓展。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目标的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此教学过程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实施教学,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每一步计算的算理,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看图,这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关于这颗卫星你知道什么相关的知识? 师: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重173千克,绕地球一圈需时114分,是世界上第五个自主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师:结合这段内容,你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 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圈、10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1、旧知铺垫 (1)请你算一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圈、圈、圈需要多少时间? (2)学生用算式计算 (3)反馈计算结果 114×2=228分114×5=570(分)114×10=1140(分) 说一说:“114×10“你是怎么算的? 2、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2)列出算式表示: 114×21= (分) (3)估算结果 师:你们能估计出“114×21”积的大致范围吗?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你的估算方法。 生:我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200。 生:我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000。 (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和在计算前进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不同估算方法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4)具体计算: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卫星运行时间》的教学内容是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要求 学生在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积的基础上,探索两、三位数相乘的计算 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在三年级, 学生就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本节课是对三年级知 识的拓展。教学中,我们要协助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在精确计算前,教材安排了估一估的环节,接着和学生一起探索两、三位数相乘的计 算方法。教材中出示了四种计算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有尝试多种方 法计算的意识。教材的难点重点都安排在课后的“试一试”,通过练 习巩固,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将本节课知识实行拓展延伸,用于解决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论。这节课也为 后面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3、激发学生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兴趣,树立学生计算的信心。 教学重点: 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 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和需要处理连续进位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教你们理解一种你们从没接触过的东西—— 人造地球卫星。知道它的用途吗?我们无论是打电话、看卫星电视、 还是GPS定位都离不开人造卫星。它给人类带来的便利是不可估计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相关人造地球卫星的知识——卫星运行时间。(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师:(显示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时间)大家把黑板上这句话读一遍,将得到的数学信息记下。 【设计意图】计算教学源于生活的需要,我创设与生活相关的问 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既然大家都知道了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那 么2圈呢?5圈呢?可不能够用最快的速度告诉老师? 师:看来同学们三年级的乘法学的非常棒。我也知道2圈、5圈 肯定是难不住你们的。那么假设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0圈,你们会吗?(请同学起来回答) 师:同学们,我们没有学过两位乘三位数的乘法,xxx能现在做 出一个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非常的棒。 师:既然这个简单的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算式没有难倒你们,那么 就来个难的吧。(多媒体显示问题)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 谁会列式?(114×21= )你能估计一下这个算式的积大概是多少吗? (预设1)我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200。 (预设2)我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000。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与反思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与反思 ---李振亚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33-34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本课是本单元第一课时,教材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引出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并提出“绕21圈需要多长时间”的数学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在精确计算前,教材安排了估一估的环节,组织学生估算并交流。接着,和学生一起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教材提供了口算、表格算法、竖式计算等几种不同的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但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重点是讨论竖式计算,弄清算理。课后的试一试,意在让学生把已有的乘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两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中来,在练习中巩固。然后,再把所学用于解决身边问题,从而拓展延伸提升。这节课也为后续学习除法计算奠定了一定基础。 学生分析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习中。计算上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由于学生知识背景不同及个性差异,面对同一道题目,他们的方法也会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教学时,要创设具体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思考与交流,促进对数学的理解。学会计算的同时,渗透迁移和转化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另外,考虑到学生年龄和数据计算枯燥两方面的特点,学生计算时往往会产生数位不对齐、忘记进位、结果忘记写“0”等不良习惯。这些现象从学生学习心理上分析,与他们的情绪、意志和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关注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情绪、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也是提高计算教学效率的重要方面。教学目标: 1. 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3.培养计算的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难点:有效交流中深入理解竖式在情境中的算理。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学生准备练习本、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黑板出示):1970年4月24日,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它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师:怎样列式呢?(等待….)请把你的想法在练习本上表示出来。【这是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2)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师:孩子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来进行一场竞赛,看看哪组得到的五星最多。 2、师:刚才大家口算不错,那你能用竖式计算下面的题吗? 54 X 12= 27 X 49= 学生用竖式计算,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计算的方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抽生说。 二、探究新知。 1、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神五神六卫星图。 师:同学们,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有好几位航 天英雄,你们知道的都有谁? 抽生回答,师补充。 生1:杨利伟。 生2:费俊龙。 乐雅学校 王琴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24 X 3= 35 X 2= 25 X 4= 15 X 6= 13X 7= 13 X 3= 其余学生评定,答对的给予充分的肯定。 抽生回答,

生3、聂海胜。 师: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中国的骄傲。早在1970年,我国已经发射了第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一“东方1号”。现在,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当时的发射情况。 出示课件:卫星运行图。 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师: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生: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 师:东方红1号运行速度特别快,绕地球1圈只需114分。你能算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10圈、20圈所需要多少分钟吗? 学生思考,列式计算。 反馈计算结果。 114X 2=228(分钟) 114X 10=1140 (分钟) 114X 20=2280 (分钟)师:你能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吗?和同桌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学生同桌交流算法。 2、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 出示课件。 师:刚才大家都计算得非常棒!那你还能计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 少时间吗?想想应该怎样列式? (2)列出算式。 学生列式:114X 21 = (3)估算结果。 师:你们能估计出“ 114X 21”积的是多少吗?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你的估算方 法。 组织学生估一估,抽生交流。 (4)具体计算。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卫星运行时间教案教学反思

课题: 卫星运行时间 (两. 三位数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 能利用乘法解决一些问题。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在交流估算方法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确定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通过与笔算结果的对比感受到估算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笔算三位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方法 类比法 教具准备 直尺.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用电脑课件呈现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情景。 (或用幻灯呈现课文主题图)。 呈现字幕"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时间。 教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 圈.10 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 1.揭示课题。 2.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3.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旧知铺垫 (1)提出问题:请你算一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5 圈. 10圈需要多少时间?(2)学生用算式计算。 (3)反馈计算结果 (4)114×2=228分114×5=570(分)114×10=1140(分) 说一说:"114×10"你是怎么算的? 2.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2)列出算式表示

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很容易列出算式: 114×21= (分) (3)估算结果。 ①要求,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②学生可以把114看亻100来估算,也可以把21看作20来估算,学生可能回答: 学生1:比2000分多 学生2:比2500分少 (4)具体计算: 教师: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解决方法1:114×20=2280(利用旧知,先算20圈的时间) 114×1=114 2280+114=2394 解决方法2:114×21 = 114×7×3(用21看成"7×3") = 798×3(利用旧知,多位数乘一位数) = 2394 解决方法3: 1 1 4 × 2 1 ---------- 1 1 4……114×1 2 2 8 ……114×20 ------------- 2 3 9 4 展示过程中,要让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3.试一试 课文第34页的"试一试"。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辅导,特别要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使他们掌握笔算方法。 (2)反馈运算结果。 ①54×312 列竖式时的注意点:写作:312×54 ②408×25 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③47×210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 三.课堂活动 1.课文第32页"练一练"的第2题 2."森林医生"先认真观察算式的每一步计算,找出错误的地方,并说明错误的原因,然后,再写出正确的竖式计算过程和结果。 四.巩固练习 1.课内外作业。 课文第32页"练一练"的第1. 3. 4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五.课堂总结

卫星运行时间_教案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 课题 卫星运行时间 数学第七册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竖式计算的方法。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前面的知识学生掌握得还是可以的,但在计算过程还有很多造成错误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创设情境。 1、课件演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实况。 你看着祖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你有什么感想? 2、揭示课题:谁知道这颗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多长时间?绕2圈呢?21圈呢?

二、讲授新课,学习新知。 1、问题: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 2、要求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这题和我们以前所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 3、估算: 请你估算一下,114×21大约是多少,并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可能的回答: 生1:把114看成110,21看成20,所以得2200; 生2:把114看成100,21还是21,所以得2100; 生3:把114看成120,21看成20,所以得2400; ………… 大家能用我们所学的方法进行估算,但是所得到的得数都不一样,这也是估算的缺点。那么到底是多少呢?谁有方法能准确地计算出结果呢? 4、准确计算: (1)、小组讨论,有什么办法能够准确地计算出114×21 (2)、讨论后,小组间交流,再集体交流。 (3)用竖式计算。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解决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师巡视。 (4)教师选一本正确的竖式本放在投影仪下让学生进行讨论。 让学生说说自己做的整个过程,其他学生认真听。 教师小结:一般情况,把数位多的放在上面,先用21的个位1

21《卫星运行时间》练习课-导学案(新部编)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 -20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木瓜学校复习课导学案 卫星运行时间练习课 备课时间 9.26 授课时间 9.28 编号 21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计算过程,探究发现的快乐,丰富热爱数学的情感 知识及解读 师生探究过程设计 1?填一填。 ⑴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乘,积是( )。 ⑵在列竖式计算340X 56时,56中的“6”应与340中的()对齐,这样计算比较简 便。 ⑶438 X 40,积的末尾有()个“ 0”。 ⑷78个105是(),积的最高位是()位。 2、列竖式计算408X 23,说一说要注意什么。 3、下面各题可以怎样计算?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210x47 QiO 0 复习 内容 复习 目标 过程方法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复习 重点 复习 方法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边练边讲 基 础 知 识 54x312 54 I 工 312

*启⑷ ____ 4 ,■: .u

(课本第31页练一练习题) 1.2011年7月,北京市开通114电话挂号业务,病人可以通过拨打114向指定的医院挂号。2011年8月,郭阿姨共上班23天,平均每天接电话144 个。(1)郭阿姨2011年8月要接多少个电话?估一估,算一算。 (2)与同伴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 国庆60周年庆典上,阅兵方队正步通过天安门前 时*每人走了128步,每步长花厘米竹每人走的 正步?共是务

36教学设计卫星运行时间张玉红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第三小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没有体现;学生经历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体现不够;没有让学生感悟到笔算方法的优越性。) 70卫星运行时间 作者:张玉红指导教师:郭秀敏电子邮箱:手机: 作者单位名称: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第三小学。通讯地址:政六街9号邮编:45000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第33--34页。 教材分析: 教材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理解运算的意义。注重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学生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为今天的两、三位数乘法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经验的积累。学生很容易探究出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课堂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提供学生探究、质疑的机会。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让学生了解一些卫星知识,进行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1、两、三位数乘法,乘数中间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2、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情景图。 猜一猜这是什么时候的情景? 师:对,这是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情景。当时,很多人坐在电视机前看直播。包括万里之外的外国人,它们离我们那么远?怎能接受到我们这里的电视信号呢?其实卫星在这里起到传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 教 学 设 计 严田小学 王光福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这是在以往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一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教材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引出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并提出“绕21圈需要多长时间”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在精确计算前,教材安排了估一估环节,组织学生估算并交流方法。接着,和学生一起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教材提供了口算、表格算法、竖式计算等几种不同的方法。重点是竖式计算,了解列竖式计算乘法的算理。通过课后的试一试和练一练,解决问题中巩固拓展,这也为乘除法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习中。计算上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但学生可能会在估计积的范围和建立各种算法间内在联系上出现问题,特别是算法中出现的表格法要让学生建立与其他方法的联系上会比较难。 三、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

3.培养计算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重点掌握竖式计算法。 2、教学难点 有效交流中深入理解竖式在情境中的算理及与各种算法间的联系。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因这个内容是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延伸。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比较的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学法:从学生目前阶段已有的知识结构看,对竖式计算的方法已经能够掌握。因而在学法上,我将采取引导及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直尺 学具准备:练习本、直尺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阅兵式方阵图,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为新知学习做好热身铺垫。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2、在进行“探索与发现”的活动中,让学生经历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3)情感目标: 1、能在学习小组的鼓励与引导下,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取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自信心。 2、通过对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笔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的理解。 四、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出示一段神州十号登月的视频,说说吧,你都有什么感想 生: 师:是呀,我们的祖国太伟大了,太强大了,我身为中国人,我感觉非常自豪,那你们知道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什么时候上天的吗 生: (二)探究 师:出示图片,这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后绕着地球转,那你知道它绕地球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呢 生: 师:出示“我国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需要114分。根据此信息,你能提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生1: 生2: 生3: (以上为114乘一位数的,再来两个114乘二位数的,其中一个是114乘21,如学生没有出现教师自己出示) 师:刚才同学们都出了这么多了,那老师也出一个好不好 生: 师: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分钟(课件出示)好了,这么多算式你都会算吗生: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教学犹如旅行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 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西街小学毛明霞此次讲课,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学工作如同一次旅行,相同的地方相同的风景,换个时间换个地点再去看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觉,也会有不同的收获。 《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的内容。本课通过“有关人造卫星的知识”引入一些有关人造卫星运行的数据,让学生学会能对较大的数进行估计,并在具体活动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这节课可以说是单纯的计算课。我总结计算课这一课型的学法是:1.让学生自主探索算法;2.介绍多种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3.整理优化算法,体现竖式算法的优越性;4.练习巩固竖式的算法。同时,我还总结出了计算课应该注意讲清算理,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 但这节课上完,并不觉得满意。虽然每个步骤都涉及到了,但是在细节方面不够深入细致。 例如:在对估算的处理上,我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去估算,说说自己的估算结果,并没有强调估算与精确计算的联系,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掌握估算的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新的数学教学理念倡导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更多地去体验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而估算教学则是实现上述目标非常重要的途径。首先,通过对数与量的估算可使学生亲身体验所学的数与量的大小与多少,以增强符号感和亲和感。其次,通过估算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建立用数学的意识,提高用数学的能力。估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无论从小学数学教学的教育目标的有效落实角度来看,还是从学生掌握知识、增长本领等长远成长、发展的角度来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卫星运行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0~~32页《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掌握估算的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使学生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数位对齐和进位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师:同学们,请看上图中图片,就在本周一10月17日,航天事业工作者为伟大祖国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神州十一号。她的发射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师:我国的航天事业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请看这样一段资料:早在1970年4月24日,我国就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你们长大了,想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卫星运行时间的知识。(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 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有关东方红1号卫星的数据:东方红1号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钟。 那么,老师有一个问题:绕地球2圈需要多长时间呢?你会列算式吗? 师:绕地球5圈呢?10圈?20圈呢?(学生口述算式) 师:这些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求几个114是多少),有你能算出来的吗? (三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整十数可以算出来,当做是课前的口算练习。)接下来有一个更难的问题,你们敢于接收挑战吗?

出示问题 这颗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分呢?谁会列算式?(板书算式) 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呢?(21个114是多少) 2、整理估算方法 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大约是多少吗?你怎样理解“估一估”一词?(求近似数)同桌简单交流并汇报 小结:估算就是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整十整百数进行估计,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有两个原则:接近好算 3、探究计算方法,充分理解算理 当航天小勇士,光知道近似值可不行,我们的航天事业中需要非常精确的数据,请你拿出自己的练习本,试着算一下114×21的精确结果是多少? (1)独立思考计算 (2)小组交流讨论 (3)展示分享 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有: ①、先算20圈:114×20=2280(分)②、114×21 再算1圈:114×1=114(分) =114×7×3 加一起:2280+114=2394(分) =798×3 =2394(分) ③,竖式计算 生3: 1 1 4 × 2 1 ——————— 1 1 4 2 2 8 ——————— 2 3 9 4 对于第三种算法,可能有的学生格式会出现错误,针对错误逐一进行分析 ④师出示表格法,学生看懂即可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1 本课通过“有关人造卫星的知识”引入一些有关人造卫星运行的数据,让学生学会能对较大的数进行估计,并在具体活动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在这个环节中,我结合神七的发射,问学生神舟七号是什么时候发射的?它绕地球旋转多少圈?又是什么时间回来的?(20xx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发射,绕地球转45圈,于28日返回)。然后我告诉孩子经过计算神州绕七号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96分,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大约使114分。这样导入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对他们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新课中,创设情境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讨论、探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解答。让学生求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很快列出了算式114×21=。因为上学期我们学习过两位数乘两位数,所以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试着做。本节课是一节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课,我将重点主要放在计算方法的探究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再具体讨论;从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算理。适时的引导,循序渐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求异、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探求新知,最终能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教学中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调动了学习积极性,降低了难度。但是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仍然有部分同学当用十位上的数相乘时,积的`末尾与个位对齐。造成计算错误,对个别同学课堂上还要多关注。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2 《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的内容。本课通过“有关人造卫星的知识”引入一些有关人造卫星运行的数据,让学生学会能对较大的数进行估计,并在具体活动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 这节课可以说是单纯的计算课,枯燥无味少不了,而且书中出示的主题图情景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学生对于卫星的了解也是少之甚少,但是通过课前了解我发现学生对卫星都非常感兴趣,所以备课时我找了一些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图片和

卫星运行时间(一)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三、课型、教学时数:新授课1课时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课件出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图片)同学们,这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关于东方红一号,你们有哪些了解呢?跟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对东方红一号的了解。 师:同学们听了这些关于东方红一号的介绍,你们有什么感想吗? 师: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与卫星运行时间有关的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对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的了解,谈感受,自然而然地带领学生进入新课情境,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情感。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1.读信息,提出问题。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根据这条信息,你能提出哪些自己能解决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卫星运行2圈、3圈……需要多少时间的问题,教师挑选一个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帮助学生回顾数量关系及算理。 师:如果要求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又应该怎样进行解答呢? (114×21) 2.估算积的范围。

组织学生估算这个算式的结果,交流各自的想法。 预设生1:把114看作100,100×21=21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100。 生2: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200。生3: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000。3.尝试计算。 学生独立探究,然后进行汇报。(师板书) 方法一拆分法。 114×20=2280,114×1=114,2280+114=2394。 (将21拆分成20和1,分别乘114后再相加) 方法二转化法。 114×21 =114×7×3 =798×3 =2394 (把21看成“7×3”,转换成学过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方法三表格法。 (利用表格将114和21分别分解,填写在行和列中,交叉相乘,最后将所得的结果相加) 方法四竖式计算。 1 1 4 × 2 1 1 1 4 2 2 8 2 3 9 4 (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4.算法优化,理解算理。 (1)组织学生讨论各种算法的优缺点,肯定竖式计算的简便。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3页《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 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掌握 估算的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使学生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数位对齐和进位问题。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年6月11日,航天事业工作者为伟大祖国献上了一份特殊的 礼物——神州10号。她的发射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师:我国的航天事业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早在1970年4月24日,我国就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你们长大了,想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卫星运行时间的知识。(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最近发生的实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情感。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张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有关东方红1号卫星的数据:东方红1号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钟。(板书)那么,老师有一个问题:绕地球5圈需要多长时间呢 学生:114×5 你会计算吗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算一算。找学生板演 看来大家都没有忘记以前学习的知识,真不错!那么张老师有一个更难的问题挑战咱们的航天小勇士,你敢于接收老师的挑战吗 2,列式 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板书)谁会列算式 114×21= 3.估算 你能估计一下这个算式的积大概是多少吗 当航天小勇士,光知道近似值可不行,我们的航天事业中需要非常精确的数据,请你拿出自己的练习本,试着算一下114×21的精确结果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