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落测试(欧标)试验作业指导书

跌落测试(欧标)试验作业指导书
跌落测试(欧标)试验作业指导书

跌落测试试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WD/JS-JY-01-19

版本:A版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受控状态:

生效日期:

1、测试目的: 规范本公司整机产品的包装,使其能够承受运输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冲击。

2、测试范围: 适用本公司生产之所有产品。

3、引用标准:

4、使用仪器: 卷尺、交流稳压器、电参数测量仪、耐压仪、接地电阻仪、磅秤。

5、测试程序:

5.1 测试前确认及基本要求

5.1.1 确认测试样品的外观及各项功能(功率、耐压、接地等)完全正常。

5.1.2 确认测试样品的重量。

5.1.3 跌落地面为大理石地板或水泥地面。 5.1.4 测试样品跌落的重心应垂直于跌落地面。

5.1.5 跌落过程为自由落体过程,测试样品跌落过程中反弹时应无任何障碍物阻挡。

5.1.6 从事跌落测试的操作人员应事先经过培训。要求身体站直,两腿迈开的距离

与肩部平直。双臂伸直,双手抓稳测试样品并同时放开。

5.2 测试样品最薄弱角的选择

从正面观察测试样品纸箱。纸箱接缝处位于观察者的右侧,顺着接缝线下来的右下

角被认为是最薄弱角,此角为跌落测试的一角。(如图1所示)

图1

注:亦可以根据样品自身结构特点,以样品相对最薄弱角作为跌落测试的一个角。 5.3 测试样品重心的判断

5.3.1 判定依据:重心与跌落点(支撑点)的连线与水平地面垂直。 5.3.2 判定方法:

▲ 将测试样品的一角支撑于地面,用一个手指扶住测试样品恰好使其不翻倒的位

置为重心与水平面垂直位置。

顺着接缝线下来的右下角

纸箱接缝处

生效日期:

▲ 将测试样品的一棱支撑于地面,用一个手指扶住测试样品恰好使其不翻倒

的位置为重心与水平面垂直位置。

5.4 包装跌落测试高度标准要求如表1:

表1:产品重量与跌落高度对照表

5.5 按以下顺序跌落:

5.5.1 最薄弱角

▲ 操作要领:按5.3找准重心,双手同时放开,依最薄弱角着地为原则。

(如图2所示)

图2

▲ 判定依据:重心与跌落点(支撑点)的连线与水平地面垂直。

Packaged-Product Weight(产品包装重量) Drop Height-----(跌落高度)

Equal to greater than(大于

或等于)

But Less than(不小于)

Free Fall(自由落体) 1b kg 1b kg In. mm 0 0 21 10 30 760 21 10 41 19 24 610 41 19 61 28 18 460 61 28 100 45 12 310 100

45

150

68

8

200

最薄弱角

生效日期:

5.5.2 由最薄弱角引出的最短边;

▲ 操作要领:按5.3找准重心,双手同时放开,依最短边着地为原则。

(如图3所示)

图3

判定依据:重心与跌落边中点的连线与水平地面垂直。 5.5.3 由最薄弱角引出的第二长边

▲ 操作要领:按5.3找准重心,双手同时放开,依第二长边着地为原则。 (如图4所示)

4

▲ 判定依据:重心与跌落边中点的连线与水平地面垂直。

5.5.4 由最薄弱角引出的最长边;

▲ 操作要领:按5.3找准重心,双手同时放开,依最长边着地为原则。

(如图5所示)

由最薄弱角引出的最短边

由最薄弱角引出第二长边

生效日期:

图5

▲ 判定依据:重心与跌落边中点的连线与水平地面垂直。

5.5.5 最小面;

▲ 操作要领:按5.3找准重心,双手同时放开,依最小面着地为原则。

(如图6所示)

图6

▲ 判定依据:跌落面与跌落地面平行。

5.5.6 另一最小平面;

▲ 操作要领:按5.3找准重心,双手同时放开,依最薄弱角对应的最小面着

地为原则。(如图7所示)

图7

判定依据:跌落面与跌落地面平行。

最薄弱角所在的最小面

最薄弱角对应的最小面

最薄弱角

由最薄弱角引出的最长边

生效日期:

5.5.7 第二大面;

▲ 操作要领:按5.3找准重心,双手同时放开,依第二大面着地为原则。 (如图所示8)

图8

▲ 判定依据:跌落面与跌落地面平行。

5.5.8 另一第二大面;

操作要领:按 5.3找准重心,双手同时放开,依第二大面着地为原则。 (如图9所示)

9

▲ 判定依据:跌落面与跌落地面平行。

5.5.9 最大平面;

▲ 操作要领:按5.3找准重心,双手同时放开,依第大面着地为原则。 (如图所示10)

最薄弱角所在的第二大面

最薄弱角对应的第二大面

生效日期:

图10

▲ 判定依据:跌落面与跌落地面平行。

5.5.10 另一最大面。

▲ 操作要领:按5.3找准重心,双手同时放开,依第大面着地为原则。 (如图

11所示)

图11

▲ 判定依据:跌落面与跌落地面平行。

6、结果判定:

6.1 跌落测试完毕后,包装材料不合格,并不代表样品不合格。 6.2 必须对可能出现的损坏和风险进行合理判断。 6.3 跌落测试后样品不应有本标准意义的损坏。

6.4 样品的损坏不应导致标准试验指触碰到带电部件或运动部件。

6.5 样品的变形应使其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至于减少到标准所规定的值。 6.6 跌落测试后,样品应能正常工作,耐压测试应通过。

最薄弱角对应的最大面

最薄弱角所在的最大面

生效日期:

6.7 结果判定时须考虑客户是否对跌落测试有特别要求。

钣金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钣金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编制:刘桂强 审核: 批准: 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发放范围:车间、生产部、技术部、档案室各一份

一、目的 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各过程的产品质量得以控制,保证本公司的产品质量,从而使我公司的产品让顾客满意。。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钣金结构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当有冲突时,以技术规范和客户要求为准。 三、引用标准 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以下国标IT13级执行 GB/T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1800.4 -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 四、原材料检验标准 1.金属材料 1.1钣材厚度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的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明。 1.2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1.3 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本司未有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2.塑粉

2.1塑粉整批来料一致性良好,有出厂证明与检验报告,包含粉号、色号以及各项检验参数。 2.2试用后符合产品要求(包括颜色、光泽、流平性、附着力等)。3通用五金件、紧固件 3.1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3.2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重要尺寸零缺陷。 3.3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五、工序质量检验标准 1.冲裁检验标准 1.1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尖角、棱边、粗糙要做去除毛刺处理。 1.2图纸中未明确标明之尖角(除特别注明外)均为R1.5。 1.3冲压加工所产生的毛刺,对于门板、面板等外露可见面应无明显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划伤、锈蚀等缺陷。 1.4毛刺:冲裁后毛刺高L≤5%t(t为板厚)。 1.5划伤、刀痕:以用手触摸不刮手为合格,应≤0.1。 1.6平面公差度要求见表一。 附表一、平面度公差要求 表面尺寸(mm) 变形尺寸(mm) 3以下±0.2以下 大于3小于30 ±0.3以下 大于30小于315 ±0.5以下

环路电阻测试仪作业指导书

环路电阻测试仪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MEHL-2A环路电阻测试仪的操作程序,保证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设备安全。 2.适用范围 MEHL-2A环路电阻测试仪是取代直流单、双臂电桥的高精度换代产品。仪器采用了先进的开关电源技术,由四位半LCD液晶显示测量结果,三位半LCD 液晶显示环境温度或测试电流值,克服了其它同类产品由LED显示值在阳光下不便读数的缺点,同时具备了自动消弧功能。本仪器具有测速快、精度高、显示直观、抗干扰能力强、体积小、耗电省、测试数据稳定可靠、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等优点。是测量电力变压器等各种感性负载电阻及低压开关接触电阻、电线电缆或焊缝接口电阻的理想仪器,其测量速度比电桥快一百多倍。仪器内装可充电电池组(12V),交、直流两用,便于现场及野外测试。本表适用于电力、邮电、铁路、通信、矿山等部门测量各种装置的接地电阻以及测量低电阻的导体电阻值;本表还可测量土壤电阻率及地电压。 3.主要技术指标

4.操作规程 4.1. 电源的选择 本仪器为测试提供的电源的两种:AC220V/DC12V。在强电磁场干扰的情况下,建议最好使用直流电源测试,此状态下测试的数值稳定,抗工频干扰能力强。 4.1.1. 直流电源测试: 开启电源开关,LCD点亮,相应2kΩ档位指示灯亮,按下“启停”键,即可进行测试。测试完毕,关闭总电源开关,相应的指示灯熄灭,再转换测试夹,进行再次测试。(在按下“启停”键后测试时,将禁止换其他档位,需在停止测试后换其他挡位) 4.1.2. 交流电源测试: 接上交流AC220V电源,相应的指示灯亮,闭合总电源开关,相应的指示灯亮,按下“启停”键,即可进行测试。测试完毕,关闭总电源开关(AC220V),相应的指示灯灭,放电后,再转换测试夹,进行再次测试。 4.1.3. 充电: 接上交流AC220V电源,“充电“指示灯闪动,表示正在对机内的可充电池进行充电工作,电池充满后指示灯长亮。仪器在使用直流时也可根据“电量指示”了解电量的多少随时充电,仪器使用交流电源测试,同时也在对机内电池进行充电。(仪器设计了充电保护电路,不会有过充现象产生) 4.2. 测试线的联接方法: 将仪器的I+、V+、V-、I-端子与被试品按图1的方法联接好。这种联接法,可消除A、B、C、D处的接触电阻,以及联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测量的值即为B、C、之间的电阻Rx (注意:B、C之间不要反向)。 A

标志(丝印)、标签的耐磨试验作业指导书

丝印附着力试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WD/JS-JY-01-22 版本:A版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受控状态: 修订页

1. 适用范围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电器。 2. 参考标准 IEC/EN60335-1、的第7章 3. 试验的主要设备 4. 试验的说明 标志应清晰易读并持久。经过试验后,标志仍应清晰易读,标志牌应不易揭下并且不应卷边。 5. 试验前的准备 检查设备和仪器是否符合本项目试验要求; 接到样机后,准备样机资料和检测记录; 将样机状况、样机标识内容及有关技术参数填写在检测记录上。 6. 试验方法及判定 拇指测试 条件:实验样品5PCS以上 实验程序:取样品,用拇指放在印刷的图片上,以3+-0KGF的力来回檫试15次。 实验判定:制品印刷图案不可缺口/断线/油墨粘附不良等,否则为不合格。 75%酒精测试 条件: 1、实验样品5PCS以上 2、白棉纱布 3、75%的酒精 4、+-0KGF的制具 实验程序:将的制具的底部绑上白棉纱布,蘸上75%的确酒精,然后再用白棉纱布在印刷的图案上往返30个来回(约15SEC) 实验判定:制品印刷图案不可有脱落/缺口断线/油墨粘附不良等,可允许颜。 +-0KGF的制具,色淡,但印刷图案应清晰不模糊,否则为不合格。 95%酒精测试 条件:1、实验样品5PCS以上 2、白棉纱布 3、95%的酒精

4、+-0KGF的制具 实验程序:将的制具的底部绑上白棉纱布,蘸上95%的确酒精,然后再用白棉纱布在印刷的图案上往返30个来回(约15SEC) 实验判定:制品印刷图案不可有脱落/缺口断线/油墨粘附不良等,可允许颜。 +-0KGF的制具,色淡,但印刷图案应清晰不模糊,否则为不合格。 810胶带测试 条件:1、试验样品5PCS以上 2、810胶带 实验程序:将810胶带完全的黏贴在丝网印刷上,然后以45度角的方向迅速拉起胶带,连续测三次。 实验判定:制品印刷图案不可缺口/断线。 3M600胶带测试 条件:1、实验样品5PCS以上 2、2、250胶带 实验程序:将3M600胶带完全的黏贴在丝网印刷,以45度角的方向迅速拉起胶带。只需测试一次。 实验判定:制品印刷图案不可缺口/断线。 250胶带测试 条件:1、实验样品5PCS以上 2、250胶带 实验程序:将250胶带完全的黏贴在丝网印刷,以45度角的方向迅速拉起胶带,连续进行三次。 实验判定:制品印刷图案不可缺口/断线。 汽油擦拭测试 条件:1、实验样品5PCS以上 2、白棉纱布 3、汽油混合液(汽油:75%酒精=1:1) 4、+-0KGF的制具 实验程序:将的制具的底部绑上白棉纱布,蘸上汽油混合液,在印刷的图案上往返30个来回(约15 SE 实验判定:制品印刷图案不可有脱落/缺口/断线/油墨粘附不良等,可允许颜色偏淡,但印刷图案应清晰不模糊,否则为不合格。 正己烷擦试测试 条件:1、实验样品5PCS以上 2、白棉纱布 3、正己烷 4、+-0KGF的制具 实验程序:将的制具的底部绑上白棉纱布,蘸上正己烷溶液,在印刷的图案上往返30个来回(约15 SEC

拉力试验机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拉力试验机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QLJC-JS25-2014A 1目的 规范拉力试验机期间核查的作业规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山东祺龙海洋石油钢管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拉力试验机的期间核查。 3职责 3.1检测组按计划对本组使用的拉力试验机进行期间核查。 3.2检测组配合设备管理员按计划对使用的拉力试验机进行期间核查。 4要点 4.1核查方法选择 Z比分法数 在同一环境同一时间制作6个内部监控样,得到监控样的屈服强度值和抗拉强度值,并求出屈服强度平均值和抗拉强度平均值,计算出检测值标准差,代入公式得出Zi的值。 按Z比分数法进行评价,在剔除了离群值之后,用余下的数据,代入公式 σX X Z i i - = 式中Zi---------某试验室的Z比分数; Xi---------某试验室的比对项目检测值; X------平均检测值; σ-------检测值标准差;σ= () 1 1 2 - -∑ = n X X n i i 4.1.1核查项目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4.1.2试验室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0~35℃范围内。 4.1.3判定依据 a) 当 Zi≤2时,示为检测值在正常范围; b)当 2< Zi< 3 时,示为检测值有可疑成分; c)当 Zi ≥3时,示为检测值极不正常,应查找原因。

4.2期间核查周期规定 拉力试验机期间核查每6个月进行一次。 4.3检测组按计划和周期完成期间核查后,把《拉力试验机期间核查记录》及相关的其他记录交设备管理员对结果进行审批确认,设备管理员把审核结果反馈给检测组。 4.4设备管理员收集整理期间核查的记录和文件,并归档保存。 5相关文件 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一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6附件 《拉力试验机期间核查记录》

接地电阻测试仪作业指导书

4105A接地电阻测试仪 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版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控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写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年03月28日批准2014年03月28日生效 深圳市正方检测有限公司发布 第02章目录 第1章封面、批准页 (1) 第2章目录 (2) 第3章修改页 (3) 第4章接地电阻检测 (4) 第03章文件修改页

第04章接地电阻检测 一、目的: 检测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大小,判别接地电阻是否符合相应的规范。 二、相关参数和注意事项 2.1测量范围为0--1999 Q; 2.2测量对地电压0-199.9V范围内; 2.3注意事项:移动电话等高频率器请勿在仪器旁使用。 三、按钮和配件说明 1、电阻档位选择开关:20 Q /200 Q /2000 Q /EARTH VOLTAGE 2、量程选择开关:RANGE

3、电源开关:POWER 4、锁定读数按钮:HOLD 5、测试按钮: 圆形黄色按钮( PRESS TO TES)T 6、P/C:探测线插口; 7、E:接地端口 &红色/绿色探测线:接P/C插孔 9、绿色探测线:接E端口 10、接地金属棒2 根 四、检测仪器使用方法: 4.1? 天气及检测现场要求 检测接地电阻避免在雷雨天、潮湿、雨后和温度过低的环境下进行,宜在每年的 4 月份前或10 月后进行 4.2 现场接地装置的测量准备 ( 1)接地测试点的确定(变配电室或大楼接地测试点有相应的接地装置标识) ,接地装置上无带电设备, 接地装置上测试点应作预先除去接地装置上防腐层、锈蚀层、绝缘层,裸露出导体,接地装置测试仪上夹钳与其接触良好。 (2)检测时红色探测线插入P,黄色线插入C,绿色线插入E; 红钱和黄线的夹具端夹住金属棒,两线沿相反方向拉伸至最长,将金属棒打入地下,尽可能将接地棒插入潮湿泥土中,若不得不插入干燥泥土,石子地或沙地中时,请将辅助接地棒插入部分用水淋湿, 使泥土保持湿润。若在混凝土上进行测量时,请将辅助接地棒放平淋水或将湿毛巾等放在接地棒上。 ( 3)打开电源按钮,将绿色探测线夹住测试点,先将选择开关调节至接地电压(EARTH VOLTAGE当,若显示屏显示电压值则表示系统中有接地电压存在,如果此数值超过10V, 需将接地设备断电,使接地电压下降后再测量。 (4)先从2000Q档开始,按下测试键,如果数值过小,再依200Q、20Q的顺序切换量程直至读数合适为止。 五、相关文件:(无) 六、执行日期

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范文

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范文 1目的 为使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的操作有所依循,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2范围 凡本公司拉力试棒、冲击试样的检测作业,均适用。 3作业内容 3.1抗拉试验 3.1.1试验步骤及标准 3.1.1.1 试样加工(GB/T 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3.1.1.2检查试棒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具体操作如下:测量试样直径应在标距的中部和两端两个垂直的方向各测一次,取其算术平值。 a)用快干墨水均匀涂在试棒上,用画笔刻画出标距,标距尺寸精确到0.5%。 3.1.1.2电液伺服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操作步骤 ●开机顺序: 显示器→打印机→计算机→工控机→启动试验软件→液压源 ●拉伸试验步骤 a)按软件启动方式进入软件; b)在输入用户参数窗口选择欲做试验方案; c)选择存盘方式; d)测量试样尺寸; e)输入试样尺寸及相关试验参数,可以一次输一根试样的尺寸,也可以一次输入所有试样尺寸;

f)把试样夹持到近力传感器端的夹具上,远端不夹; g)试验力清零; h)通过小键盘调节横梁位置,把远力传感器端也夹好; i)位移清零; j)运行试验。软件自动切换到试验界面; k)观察试验过程; l)试验结束,在试验结果栏中,程序将自动计算出的结果显示在其中。如您想清楚点 观看结果,可双击试验结果区,试验结果区将放大到半屏,方便您观看结果数据,再 次双击,试验结果区大小复原。如您想分析曲线,双击曲线区,曲线区将放大到半屏,方便您分析曲线,再次双击,曲线区大小复原。 m)如还有试样,如已输入试样尺寸,请重复6-13步,如还未输入试样尺寸,请重复5-13步; n)打印试验报告; o)做完试验,关闭软件。 ●压缩试验步骤 a)按软件启动方式进入软件。 b)在输入用户参数窗口选择欲做试验方案。 c)选择存盘方式。 d)测量试样尺寸。 e)输入试样尺寸及相关试验参数,可以一次输一根试样的尺寸,也可以次输入所有试样尺寸。

Removed_涂层附着力检测作业指导书

工艺文件 涂层附着力检测作业指导书WT00000000-54640 XX公司 2010-09-01

共 4 页第1页 工艺文件编号WT00000000-54640 XX公司 涂层附着力检测作业指导书代替WPT00-54020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钢铁表面涂层、不锈钢表面涂层和铝合金表面涂层附着力检测。 本作业指导书采用划格试验法,对漆膜附着力进行检测。可用于现场定性评判单层涂膜或多层涂膜与基底面附着力的大小;也可评定多涂层体系中各道涂层从其它底层涂层脱离的抗性。 本试验方法不适用于涂膜厚度大于250μm的涂层,也不适用于有纹理的涂层。 本试验可以在专门制作的试板上进行,也可以在待测产品的内表面进行。 2 引用标准 GB-T 4957-2003 非磁性基体金属上非导电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涡流法 GB-T 4956-2003 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 GB/T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9271—2008 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 3 仪器材料 3.1 BYK划格试验器、 配备符合DIN/ISO标准、A-5126型划格试验器刀头(刀齿间距为2mm)和A-5128型划格试验器刀头(刀齿间距为3mm)。 3.2 清洁用刷子和钢直尺 3.3特氟龙粘胶带 宽25mm,粘着力(10±1)N/25mm。 3.4 目视放大镜 手持式、放大倍数为2倍或3倍。 4检测前准备 编制会签 校核标准化

共 4 页第2页 工艺文件编号WT00000000-54640 XX公司 涂层附着力检测作业指导书代替WPT00-54020 编制会签 校核标准化

接地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

接地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 1 范围 适用于LK2678型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操作和保养. 2 职责 各相关使用部门负责仪器的保养,点检,使用,保管. 3 日常点检和运行检查 3.1 日常点检 3.1.1 检查频率:每天一次. 3.1.2 检查内容:打开仪器开关,观察各指示仪显示是否正常,运行是否有杂音. 3.2 运行检查 3.2.1 检查频率:每天一次. 3.2.2 检查内容:按操作规程操作,将仪器两极夹住600mΩ电阻两端,按下启动钮,仪器报警表明仪器正常,不报警则仪器不正常. 3.3 记录:将点检和检查结果记录在《设备点检表中》. 4 操作步骤 4.1 将一起配备的一付(两组)测量线,红线组粗测量线,接入测试仪红色电流接线柱,红线组细测量线,接入测试仪红色电阻接线柱;黑线组粗测量线,接入测试仪黑色电流接线柱,黑线组细测量线,接入测试仪黑色电阻接线柱. 4.2 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屏点亮. 4.3 将两组测量线的夹子夹在一起互相短路,将电流调节旋钮逆时钟旋至零位. 4.4 按下预置按钮,量程开关档选择在600mΩ档,再按下启动按钮,将电流值调节为25A. 4.5 调节报警预置调节器,将报警预置调节值设定为500mΩ. 4.6 按下复位按钮,将电流调节旋钮旋到零位,按下测试按钮,拿开两测试线夹. 4.7 将测试线夹一端夹在测试灯具的接地线上,另一端夹在灯具上的可触及金属部分. 4.8 按下定时开关,将定时设定为60s,按下开路报警按钮. 4.9 打开启动按钮,调节电流旋钮,将电流调节到25A,这时接地电阻值显示屏显示的数字为该灯具的接地电阻值. 4.10 观测时间60s,读取最小的值为该灯具的接地电阻值,单位mΩ. 5 注意事项 5.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方可使用本设备 5.2 在测试过程中,不能随意调节其他按钮. 5.3 测试电流大于5A才能报警. 5.4 为保证测试稳定,建议使用交流稳压电源. 5.5 测试完毕后,须处于“复位”状态,方可取下接线. 5.6 测试过程中,操作人员禁止接触被测物.

最新纸板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pdf

纸品有限公司 文件类型作业文件 来料检验作业指 导书版本号 2.0 文件编号LW-WI-15-002 修订号01 执行部门质检部页码1/5 总页码10 生效日期2011年9月16日适用范围所有人员 目的指导材料检验方法、保证生产的产品质量。 工具耐破仪器、边压仪器、抗压仪器、戳穿仪器、跌落仪器、水分仪器、数字显示天平称 一、对瓦楞纸板的了解 1.概述 1-1。包装行业的印刷方式主要有: 平版胶印(油墨彩色印刷)、凸版印刷(纸箱水墨印刷)。其中,纸箱水性印刷相比彩色印刷具有强度高、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交期快),整体印刷效果接近彩印,广泛适用于产品的运输包装。 1-2。纸箱主要生产工序 瓦楞纸板自动生产线、印刷工序、后加工及成型工序;目前印刷工作已基本实现印刷、开槽、模切、粘箱、包装一次成型自动化作业。 2.印刷材料----原纸 1、原纸分类 1.1:瓦楞原纸(corrugating medium) 国家标准分为A级、B级、C级、D级四种。D级瓦楞纸基本被市场淘汰,很少厂家购买使用。 1.2:箱板纸(linerboard) 1.2.1:牛皮卡纸(美卡、俄卡)。特点:长纤维、重施胶,物理强度高、纸板粗糙;纯 木浆或少量OCC。简称:进口牛卡。 1.2.2:仿牛皮卡纸。特点:表面挂15-25%木浆、其余为OCC;纤维较短、强度较牛卡纸差。纸面平整,不同程度施胶(吸水性30—55g/m2不等)、表面染色处理。简称:国产牛卡。

品有限公司 文件类型作业文件 来料检验作业指 导书版本号 2.0 文件编号LW-WI-15-002 修订号01 执行部门质检部页码2/5 总页码10 生效日期2011年9月16日适用范围所有人员 目的指导材料检验方法、保证生产的产品质量。 工具耐破仪器、边压仪器、抗压仪器、戳穿仪器、跌落仪器、水分仪器、数字显示天平称 1.2.3:白卡纸。白面牛卡底,表面漂白木浆,其余为本色或染色木浆。(俄白、瑞典白卡、芬兰白卡);白板纸(表面漂白木浆、其余为脱墨或不脱墨废纸);涂布白板纸(白底白、灰底白、---)。 1.2.4:再生纸。全部为OCC组成,但与瓦楞纸不同。表面为11#以上AOCC挂面并经过染色处理)。市场一般称为C级箱板纸,部分称为T纸。 2.纸箱原纸基本性能。 2.1:物理指标:定量、水份、紧度、耐破强度(耐破指数)、环压强度(环压指数)、正/反吸水性、耐折度。 2.2:外观指标:平滑度、色差、白度。 2.3:具体原纸标准参考:GB13023(瓦楞纸国标)、GB13024(箱板纸国标)。相关项目参考最新行业动态或标准。 3、造纸基本生产工艺流程 3.1:传统造纸工艺流程:原料:木材或草类纤维。 3.2:现代造纸工艺流程:原料:商品木浆、废纸。 3.瓦楞纸板 1、瓦楞纸板分类 1.1:按楞型分类:A、C、B、E及其组合,比如:AB楞、BC楞、BBC楞等。现在市场上已有更细瓦楞F楞在生产使用。我们一般用BC楞。

钢筋锈蚀性状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锈蚀性状检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版本号: 分发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

钢筋锈蚀性状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使测试人员在做钢筋锈蚀情况检测时有章可循,并使其操作合乎规范。 二、适用范围 适用以PS-6型钢筋锈蚀测定仪采用半电池电位法来定性评估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的锈蚀性状,适用于带涂层的钢筋以及混凝土已饱水和接近饱水的构件检测。 三、检测依据 3.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3.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3.3《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 四、主要仪器设备 4.1 PS-6型钢筋锈蚀测定仪 4.2 HC-GY61型一体式钢筋扫描仪 4.3 温度计 五、检测前的准备 5.1 PS-6型钢筋锈蚀测定仪和HC-GY61型一体式钢筋扫描仪应通过技术鉴定,并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 5.2 PS-6型钢筋锈蚀测定仪由铜-硫酸铜半电池(以下简称半电池)、电压仪和导线构成。 5.2.1 铜-硫酸铜半电池 铜-硫酸铜半电池,它由一根不与铜或硫酸铜发生化学反应的刚性有机玻璃管、一只通过毛细作用保持湿润的多孔塞、一个浸泡在刚性管里饱和硫酸铜溶液中的紫铜棒构成,如下图5.2.1所示,饱和硫酸铜溶液应用分析纯硫酸铜试剂晶体溶解于蒸馏水中制备,溶液应清澈且饱和,应使刚性管的底部积有少量未溶解的硫酸铜结晶体,此时可以认为该溶液是饱和的。 铜-硫酸铜半电池在温度为25℃时,与氢电极参照的标准电极电势为0.337V,其温度数为0.9mV/℃。

图5.2.1 铜-硫酸铜半电池剖面图 5.2.2 电压仪 电压仪应具有采集、显示和存储数据的功能.满量程不宜小于1000mV,在满量程范围内的测试允许误差为士3%。 5.2.3 导线 用于连接电压仪与棍凝土中钢筋的导线宜为铜导线.其总长度不宜超过150m、戴面面积宜大于0.75mm2,在使用长度内因电阻干扰所产生的测试回路电压降不应大于0.1mV。 5.2.4 导电溶液 为使铜/硫酸铜电极与混凝土表面有较好的电接触,在水中加适量的家用液态洗涤剂(约2%),可提高与混凝土表面附着力,湿润效果更好。 5.3 半电池的电连接垫应预先浸湿,多空塞和混凝土构件表面应形成电通路。 5.4 硫酸铜溶液应根据使用时间给予更换,更换后宜采用甘汞电极进行校准。在室温(22±1)℃时,铜-硫酸铜电极与甘汞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应为(68±10)mV。 5.5 HC-GY61型一体式钢筋扫描仪检测前应采用校准试件进行校准,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0-50mm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允许误差为±1mm,钢筋间距检测的允许误差为±3mm。 六、测区的布置 在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上可布置若干测区,一般选择能代表不同环境条件和不同的锈蚀外观表征的结构及构件部位作为测区,每种条件的测区数量不宜少于3个,测区面积不宜大于5m ×5m,并按正确的位置编号。每个测区应采用矩阵式(行、列)布置测点,依据被测结构及构件的尺寸,宜用100mm×100mm-500mm×500mm划分网格,网格的节点为电位测点,测区中的测点数不宜少于20个。 在测区上一般布置200mm×200mm的测试网格,矩阵形成一般为7(行)×7、6×7、5×7

电工套管检测作业指导书

电工套管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1.1本细则规定了建筑用绝缘电工套管的取样、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仪器设备、检测程序、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 1.2本细则适用于建筑用绝缘电工套管及配件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JG3050-1998《建筑用绝缘电工套管及配件》 3 检测项目参数及仪器设备要求

4 接样或抽样 4.1委托检测 4.1.1 接样人员检查样品数量及样品技术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4.1.2检查样品是否见证送检或委托送检,委托单是否签字盖章齐全等。 4.1.3 检查委托单填写是否明确,如试样种类、生产厂家、数量、检测项目、检测依据等。 4.1.4 检查样品状态,与委托人进行必要的确认,判定所检测样品是否满足检测标准要求。 4.2抽样检测 4.2.1 抽取样品时要有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共同抽取,并在抽样单上签章;一旦抽样完毕,立即将样品封装好贴上加盖有本中心公章和受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签字的封条,对抽取样品采取有效保管、运输措施。 4.2.2 检查抽样单、登台帐是否按要求内容逐填写清楚明确。 5 检测前检查 5.1 检查检测任务单与样品是否相符。被检样品数量、规格、尺寸是否符合检测标准要求。检测人员对不符合要求的样品,有权暂时停止检验,写明原因,上报检测室主任等待处理。 5.2检查检测使用的计量器具、仪器设备是否在检定的有效期内。 5.3检查仪器设备是否运转正常。 5.4检查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6 取样方法 硬质套管应有六根制造长度取其中三根以备制样,半硬质和波纹套管,取36m制样时每隔3m取3m以备制样。 7 试验方法 7.1 试验环境与试样 7.1.1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应在环境温度为23±2℃条件下进行。 7.1.2除非另有规定,每项试验应取三个试样进行试验。 7.1.3试验应在产品产出10天后进行。 7.2试验步骤

新版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样本

电线电缆 1 范围 1.1本细则规定了电线电缆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检测环境条件、检测程序、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 1.2本细则适用于电线电缆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GBl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2.2 GB/T2951—《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实验方法》2.3 GB5013-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2.4 GB5023—《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2.5 GB/T3956—《电缆的导体》 2.6 GB 8170-1987 《数据修约规则》 2.7 GB/T304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3 检测项目参数及仪器设备要求

4接样或抽样 4.1委托检测 4.1.1接样人员检查样品数量及样品技术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4.1.2检查样品是否见证送检或伴送, 委托单是否签字盖章齐全等。 4.1.3检查委托单填写是否明确, 如产品种类、数量、检测项目、技术要求等。 4.1.4检查样品状态, 与委托人进行必要的确认, 判定所检测样品是否满足检测标准要求。 4.2抽样检测 4.2.1同一规格电线抽取2x100m作为被测试样, (从被测电缆或软线试样或电缆的护套试样上切取足够长的样段, 供制取老化前拉力试验用试件至少5个和供电缆标准对护套材料规定的老化后拉力试验所需试件数量。注意制备每个试件需要长度约100mm。) 4.2.2抽取样品时需有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共同抽取, 并在抽样单上签章: 一旦抽样完毕, 立即对样品贴上加盖本中心公章和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签字的封条, 并对抽取样品采取有效保管、运输措施。 4.2.3如是工程上使用的材料, 严格按照<苏建质(1998)270号>的规定进行。 4.2.4检查抽样单、登台账是否要求内容逐项填写清楚明确。 5 检测前检查 5.1检查检测任务( 流程) 单与样品和有关资料是否相符。被检样品数量、尺寸、规格等是否符合检测执行标准的要求。检测人员对不符合要求的样品, 有权暂时停止检验, 写明原

涂层附着力检测(划格法)实施细则

钢构作业指导书涂层附着力检测(划格法) 文件编号: 版本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

涂层附着力检测(划格法)实施细则 1. 目的 为使测试人员在进行钢结构涂层附着力检测时有章可循,并使其操作合乎规范。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物及构筑物钢结构涂层附着力的检测。 3. 检测依据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TB/T1527-2011铁路钢桥保护涂装及涂料供货技术条件 GB/T10610-2009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4.检验器材 4.1切割刀具 单刃切割刀具适用于硬质或软质底材上的各种涂层; 多刃切割刀具不适用于涂层厚度(>120μm)或坚硬涂层,或施涂在软底材质上的涂层。 4.2导向和刀刃间隔装置 4.3软毛刷 4.4胶粘带:透明,宽25,粘着力(10±1)N/25mm。 4.5手把式放大镜:2倍或3倍。 5. 工作程序 5.1检测准备 5.1.1测试前可由项目负责人或有关人员前往现场踏勘,了解现场基本情况以及检测数量等。 5.1.2现场测量前防腐涂层应已涂装完毕且干透。 5.1.3测量前应确认构件的底材材质、涂层类型、涂层设计厚度等参数。

5.1.4检测人员应能熟练操作仪器。 5.2现场检测 5.2.1切割:切割数量为每个方向6条; 切割间距,每个方向切割间距应相等,其间距取决于涂层厚度和底材的类别 5.2.2刷扫:用软毛刷沿网格图形第一条对角线,轻轻地向后扫几次,再向前扫几次。 5.2.2粘贴胶粘带:匀速拉出胶带,去除最前面一段,剪下约75mm长,粘贴在网格上方,方向与一组切割线平行,用手指把网格上方的胶带压平,保证胶带与涂层紧密接触,且胶带长度至少超过网格20mm,如图1所示。 5.2.3撕离胶粘带:在贴上胶粘带5min以内,拿住胶带悬空的一端,并在尽可能接近60°的角度,在0.5~1.0s内平稳撕离胶粘带,如下图2所示。 图 1 图 2

附着力试验仪作业指导书

第 1页 / 共 2页 文件编号:QW-TE-03 版本号:A 版 仪器名称:黏着力试验仪 规格型号:AR-1000 相关测试:离型力、残余等测试 设备 工具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物料 编号 名称 规格 用量 编号 名称 规格 用量 1 黏着力试验仪 1 TESA 胶带 7475 - 4 双面胶带 25mm 宽 - 2 钢板 2 日东胶带 31B - 3 仪器链接的电脑 3 待测样品 - - 更改人: 日期: 审批: 更改通知单编号: Step1:打开程序后显示如图1程序界面。 需确认以下信息: A. 1位置数字为0.0(如不为0请进行校准) B. 2位置为30cm/min C. 其他设定均为默认设定 D. 单位选择 Step2:将待测样品待测试面(胶带在上面)向上贴于试验台上。 Step3:拨动卡扣旋钮(红色方框位置)到图示位置,推动平台至右侧末端。如图3蓝色方框将左侧的胶带撕开用探头夹子夹住(避免碰撞探头夹子)。 Step4:确认无误后点击位置3 (START MOTOR ) 位置4 START 按钮由灰色变为白色,后点击START 。 平台会自动运行并记录测试数据。 图2 图3 图1 1 2 3 4 5

第 2页 / 共 2页 文件编号:QW-TE-03 版本号:A 版 仪器名称:黏着力试验仪 规格型号:AR-1000 相关测试:离型力、残余等测试 设备 工具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物料 编号 名称 规格 用量 编号 名称 规格 用量 1 黏着力试验仪 1 TESA 胶带 7475 - 4 双面胶带 25mm 宽 - 2 钢板 2 日东胶带 31B - 3 仪器链接的电脑 3 待测样品 - - 3 c 更改人: 日期: 审批: 更改通知单编号: Step5:待胶带即将被完全剥离的时候,点击STOP 按钮(图4红框内),测试会停止(电机仍在运行)并跳出如图5界面。切换至图6的初始界面,点击图6红圈位置的STOP MOTOR 按钮(停止电机的工作) Step6:切换到图5的界面。测试曲线名称的命名规则为按测试日期命名。如:2018-04-28-48,意义为:2018年4月28日测试的第48个测试样条。命名结束后直接点击结束按钮,跳转如图7界面。操作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导致曲线波动,需对曲线进行修正,点击图7红圈按钮,移动上方的进行修正,后点击保存。 Step7:点击图7位置保存曲线,跳转如图8界面。保存格式为PDF 格式,如红圈位置,文件名为2018-04-28-48,参照Step6,点击保存,记录测试结果,关闭测试曲线,反回图1界面,一个测试样条测试完成。近1000条测试曲线可通过初始页面的5号位置按钮进行查找。曲线查找路径:我的电脑/D:/AR-1000/涂硅线原纸数据/2018-0401-0430. 图4 图5 图6 图5 图7 图8

接地电阻测试仪作业指导书

文件名称 接地电阻测试仪作业指导书 发行日期 2020-06-05 修订控制 序号 修改内容简述 负责人 发行日期 A/0 新版制定 黄文飞 2020-06-05 编制部门 品质部 编制日期 2020-06-05 审核/执行部门 (主管或相关部门 负责人) ■研发部 生产部 业务部 仓储部 财务部 ■品质部 采购部 人事行政部 制定 黄文飞 审核 黄文飞 批准

文件名称接地电阻测试仪作业指导书发行日期2020-06-05 1.目的 为规范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测试方法和判定标准而制定本规范。 2.适用 该规范适用本公司所有电子元件,电气及生产成品的试验方法和判定标准。 3.定义 无 4.职责 4.1 操作员:仪器之使用与日常保养,仪器之测试与管理。 4.2每年至少要仔细检验和校验一次,以保证操作员的安全和仪器的精确性。 5.仪器说明 5.1前面板结构 说明: 1 启动指示 2 上限设置键 3 时间设置键 4 显示屏 5 多功能键(▲) 6 确认键 7 电流调节旋钮 8 带灯启动按钮 9带灯复位按钮10电源开关11商标12功能键 13多功能键(▼)14功能键15下限设置键16远控端 17测试端 前面板说明: 1.此灯亮时表示仪器处于测量状态。 2.按此键进入电阻上限设置。 3.按此键进入测试时间设置。 4.VFD荧光显示屏,显示仪器各项参数。 5.多功能键,用于打开或关闭讯响,在上下限及时间设置时按一下数字加1。 6.确认键,按此键确认参数设定,并退出设置状态。 7.电流调节旋钮,顺时针旋转,电流增大。 8.启动开关绿色的瞬时接触开关内含测试通过(PASS)指示灯。 其功能为;作为测试电流输出的起动开关。在待测物通过测试时,这个绿色指示灯会亮。 9.复位开关红色的瞬时接触开关内含测试失败(FAIL)的指示灯。其功能为: 在设定模式时,作为离开设定模式的开关;在测试进行时,可以作为中断测试的开关在测试结束时,

跌落测试操作规程

跌落测试操作规程 1目的 用来测试、评估产品在生产、使用、存贮、运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意外跌落、冲击压力时出现包装方法及材料能否提供有效保护、及验证产品各结构或部件的耐冲击强度。 2范围 2.1适用于公司所有毛重在30公斤以内的包装成品。 2.2各类型产品第一次生产或包装材料、方法有变更时须做此测试。当产品零部件更改时视乎必要做 此项测试。 2.3客户无特别要求时,按此作业指引测试产品包装可靠性,若客户有特别要求时则按客户标准或规 范要求进行测试。 3职责: 品质部负责测试包装之可靠性。 4定义 若客户对包装可靠性测试无明文规定,将采用自由垂直冲击跌落方法。 5程序 5.1垂直冲击跌落试验方法: 5.1.1试验前样板的准备 5.1.1.1试验前须测试产品的功能、安全及外观检查,确定正常之后方可进行跌落试验。 5.1.1.2需按规定的方法包装样品(包装),且配件? 5.1.1.3若客户对封箱有特别要求则按客户要求进行,无特别要求则按5.1.1.2执行。 5.1.1.4测试样品不可少于1整箱或4pcs成品。 5.1.2跌落顺序: 5.1.2.1接缝边之底角 5.1.2.2“1”角三边中最短的边。 5.1.2.3“1”角三边中次短的边。 5.1.2.4“1”角三边中最长的边。 5.1.2.5“1”角邻近最小的面。 5.1.2.6与“5”相对的最小面。 5.1.2.7“1”角邻近的中等面。 5.1.2.8与“7”相对的中等面。 5.1.2.9“1”角邻近最大的面“9”。 5.1.2.10与“9”相对的最大面。 5.1.3跌落要求: 5.1.3.1样品在跌落过程中,不可碰到任何物体而自由跌落。 5.1.3.2冲击面应为水平面。 5.1.3.3?

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

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页码1/8制定日期 版本A执行日期 一、目的 拉伸试验为简单的力学性能试验。试验过程中测定金属材料在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最基本的力学性能指标(如正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及断面收缩率等)的适宜方法选取及操作规范,取得准确、正确的试验数据。 二、范围 试验类型包括室温拉伸试验、高温拉伸试验、低温拉伸试验等,测试内容包含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收缩率、断面收缩率等。 三、原理 在规定试验环境条件下,对规定要求的试验进行正确加载,施加拉力,一般拉伸至断裂,测定上述力学性能中的一项或几项。 四、术语定义及符号和说明 术语及定义 本指导书涉及术语较多,此处略,具体参考相关标准(如GB/、GB/T4338-2006、GB13239-2006等)。 符号和说明 符号和说明参加下表(表 1.)。 表 1. 符号和说明 符号单位说明 试样 a0,T a mm矩形横截面试样原始厚度或原始管壁厚度 b0mm矩形横截面试样平行长度的原始宽度或管的纵向剖条宽度或扁丝原始宽度 d0mm圆形横截面试样平行长度的原始直径或圆丝原始直径或管的原始内径 D0mm管原始外径 L0mm原始标距 mm测定Awn的原始标距 L c mm平行长度 L e mm引伸计标距 L t mm试样总长度 d u mm圆形横截面试样断裂后缩颈处最小直径

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页码28制定日期 版本A执行日期 符号单位说明 L u mm断后标距 mm测量Awn的断后标距 S0mm2原始横截面积 S u mm2断后最小横截面积 K—比例系数 Z%断面收缩率 伸长率 A%断后伸长率 A wn%无缩颈塑性伸长率 延伸率 A e%屈服点延伸率 A g%最大力Fm塑性延伸率 A gt%最大力Fm总延伸率 A t%断裂总延伸率 △Lm mm最大力总延伸率 △L f mm断裂总延伸 速率 S-1应变速率 S-1平行长度估计的应变速率 νc mm·S-1横梁位移速率 MPa·S-1应力速率 力 F m N最大力 屈服强度、规定强度、抗拉强度 E MPa b弹性模量 m MPa应力—延伸率曲线在给定试验时刻的斜率 m E MPa应力—延伸率曲线弹性部分的斜率c R eL MPa b上屈服强度 R m MPa下屈服强度

绝缘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步骤和使用方法

仪器控制面板 ?(1)电压显示窗口:测试电压设定值显示,单位为V。(2)量程显示窗口:显示当前量程段。 ?(3)测试值显示窗口:测试的绝缘电阻值,显示4位有效值。(4)单位指示灯:显示当前电流及阻值单位。 ?(5)分选指示灯:NG指示灯:不合格指示灯,低于设定值时亮,G00D灯:正品指示,测试值高于上限时亮。 ?(6)设定/确认键:设定:进入设定状态,上下键选择功能;确认:进入修改或设定状态完毕确认退出。 ?(7)自动键:量程自动/手动切换按键,指示灯亮表示当前是量程自动状态,在测量时自动切换量程,否则在测试中使用上下键切换来改变量程。(8)清零键:放电状态时,对仪器开路清零校正。(9)放电键:测试返回放 电状态 ?(10)R/I测试键:放电状态或设定状态下进入测试状态。测试状态下切换电阻/电流显示。 ?(11)接地端:接地屏蔽端。(12)测试“-”端:电压输出端。(13)测试“+”端:采样输入端。 ?(14)高压警示灯:提示当前“-”端有电压输出。(15)仪器电源开关。各参数设定及操作步骤 ? 1.检查仪器电源插头接插良好后,打开仪器面板的电源开关,预热5—10分钟。 ? 2.根据检验文件要求,设定相关的测试参数,步骤如下:

(1)1.VOL电压设定:在电压项1.VOL上按动“设定/确认”键,进入电压设定子菜单。此时通过“∧”、“∨”键调整所需的电压值,共10档(10~1000V)。按动“设定/确认”键设定完成,电压值将自动保存并返回菜单。 (2)电阻上下限设定:在极限2.LO或3.Hi上按动“设定/确认”键,进入设定状态。此时通过“〈”、“〉”键可左右移动选择位数和小数点,按动“∧”、“∨”键可改变光标所在位数的大小及改变小数点位置。设定好后按“设定/确认”键,仪器将自动保存设定参数。 (3)充电时间设定:可根据需要设定充电时间(一般为10S以内),如不需定时请设为000 (4)蜂鸣开关设定:在5.bep上按动“设定/确认键”进入蜂鸣设定。可根据需要选择:NG(测试不合格时报警)GOOD(测试合格时报警),OFF(蜂鸣开关处于关闭)。 ? 3.参数设定完成后对测试仪器进行开路清零,具体步骤如下: (1)在放电状态下插上“+”端测试线,开路并将测试线悬空(“-”端测试线取下)。 (2)按“清零”键,电压显示窗口显示开路信息,测试值显示窗口显示当前量程的零值,此时按动“∧”、“∨键可选择其它量程的零值。 (3)再次按动“清零”键,开始对各量程逐一清零,清零成功显示“PASS”字样。清零失败时显示”FAIL”(当零值大于1mV时清零失败,主要原因应为未开路或测试线不标准造成,检查后重试)。 (4)清零完毕后各量程的零值自动保存,并返回放电状态。 ? 4.进入测试:请按照图示方法连接被测件(带极性的被测件一定要按照正负极连接) ? 5.按动“测试”键即进入测试状态或在测试类别――阻抗或电流间切换。 ? 6.测试完成后按动“放电”键,仪器对被测件放电,同时高压指示灯熄灭,放电完成,此时方可取出被测器件。

拉力机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本公司的通用卡尺的内部校准工作提供文件依据。 二.范围 本校准作业指导适用于分度值(游标类和表类)或分辨力(数显类)为﹕0.01mm, 0.02mm,0.05mm和0.10mm﹐测量范围上限至500mm的通用卡尺(包括游标卡尺﹑电子数显卡尺﹑带表卡尺,但不包括深度卡尺)的校准。 三.参照依据: 此校准作业指导是参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30-200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編写而成。 四.主要内容: 4.1概述 通用卡尺是用来测量外尺寸和內尺寸﹑盲孔﹑阶梯形孔及凹槽等相关尺寸的量具。其主要结构形式分別为﹕游标卡尺﹑电子数显卡尺﹑带表卡尺。 4.2计量性能要求 4.2.1刀口內量爪的基本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表中单位为﹕mm) 4.2.2圓弧內量爪的基本尺寸 合并兩量爪。圓弧內量爪基本尺寸,新制造的應為10mm或20mm 整數﹐其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表中單位為﹕mm);使用中及修理 后的基本尺寸允許為0.1mm的整倍數,保証使用的情況下可為卡 尺分度值的整數倍。 分度值圓弧內量爪的尺寸偏差 0.01,0.02 ±0.01 0.05 ±0.02 0.10 ±0.03 4.2.3示值誤差 均應符合下表的規定﹐帶有深度測量杆的卡尺﹐深度測量杆20mm 點的示值誤差不應超過1個分度值(分辨力)﹕(表中單位為﹕mm) 測量范圍分度值(分辨力) 0.01,0.02 0.05 0.10 允許誤差

0~150 ±0.02±0.05±0.10 >150~200 ±0.03 >200~300 ±0.04±0.08 >300~500 ±0.05 4.3計量器具控制 4.3.1校准條件 環境溫度﹕20℃±5℃ 相對濕度﹕≦80% 校准前,應將被校卡尺及量塊等校准用工具同時置于平板上,其平衡 溫度的時間見下表的規定﹕ 測量范圍(單位為﹕mm) 平衡溫度的時間(單位為﹕h) 置于平板上 ≦300 1 >300~500 1.5 4.3.2校准裝置 4.3.2.1校准裝置名稱 5等或3級卡尺專用量塊﹑1級岩石平板﹑數字千分尺 4.3.3校准方法 4.3.3.1 刀口內量爪基本尺寸校准 先將1塊尺寸為10mm的3級或5等量塊的長邊夾持於兩外 測量爪測量面之間,緊固螺釘后,該量塊應能在量爪測量面 間滑動而不脫落。用外徑千分尺沿刀口內量爪在平行於尺身方 向校准。尺寸偏差以測得值與量塊尺寸之差確定。 4.3.3.2 圓弧內量爪基本尺寸的校准 基本尺寸用外徑千分尺卡尺內量爪在平行於尺身方向校准。 在其它任意方向校准時,測得值與基本尺寸之差應不超過 4.2.2項規定的偏差。 4.3.3.3 示值誤差的校准 4.3.3.3.1 用5等或3級卡尺專用量塊校准。受校點的分布﹐ 對于尺寸范圍在300mm內的卡尺﹐不少于均勻分布 3點﹐;對於測量范圍大於300mm的卡尺,不少於均勻分 布6點(具体分布點情況見下表).根据實際使用情況可以 适當增加受校點位。 測量范圍選擇分布點 0~150 51.20,101.20,142.40, 0~200 51.20,121.50,191.80 0~300 101.20,201.50,291.80 0~500 81.50,162.7,243.3,323,413.6,49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