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膜处理技术机加工用切削液再回用与减量化

基于膜处理技术机加工用切削液再回用与减量化
基于膜处理技术机加工用切削液再回用与减量化

utting Tools

C 刀 具

45基于膜处理技术的机加工用切削液的再回用与减量化

麦理丘路(上海)控制仪表有限公司 (201108) 练宏俊

上海乐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201108) 金 艳

切削液在金属切削、磨削加工过程中具有相当

重要的作用,选用合适的金属切削液,能降低切削

温度60~150℃,降低表面粗糙度1~2级,减少切

削阻力15%~30%,成倍地提高刀具和砂轮的使用

寿命。并能够将切屑和灰末从切削区冲走,从而提

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故切削液在机械加工中应

用极为广泛。但在正常机械加工过程中切削液经常

出现变质发臭、腐蚀、产生泡沫、使用者皮肤过敏

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切削液中

的杂质不断积累,各类油脂不断积累,以及切削液

中的细菌大幅增加导致切削液发臭引起的。1. 切削液的再回收与减量化(1)切削液的常规处理办法与不足 针对上述切削液在使用过程中的诸多问题,目前大部分企业常采取下列措施:①定期补加自来水以及切削液浓

缩液,维持切削液的浓度和pH 值在推荐范围内。

②特定情况添加杀菌剂。③增加撇油装置撇除浮油

及相关杂质。④增加颗粒过滤装置,定期对切削液

进行过滤操作。⑤半年左右将所有的切削液彻底更

换,委托专业环保公司处理。

但上述手段主要针对切削液的日常维护,没有

对切削液废液进行有效处理,更没有对废弃切削液

进行再回用,故约6个月左右的时间,切削液就必

须彻底更换,废切削液排放由此产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法》中相关规定,机械加工排放的切削液属于危险

废物,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被归类为废乳

化液,其编号为HW09。随着社会环保意识不断提

高,我国的相关环保部门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危险废物资源化,通过应用先进的回收处理技术,实现危险废物的重新利用,从而大大减少危废处置量。如果可以实现切削液废液的再回用和减量化对机械加工企业来说不但是具有一定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具有很大的环保效益。(2)切削液减量化和再回用原理 根据上述原因分析,如果能有技术将废切削液中的微小杂质、油脂和细菌都去除,避免腐败变质,保证切削液恢复到与新配切削液一致的高清洁度,用原液调配到指定浓度和pH 值范围即可循环使用,重新回到日常使用状态。

一项源自法国原子能研究机构(C E A )的技

术——膜处理技术让切削液的再回用成为现实,由

于陶瓷膜对切削乳化液废水具有良好的破乳作用,

故近年来应用逐渐广泛。

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图 1分析:①进料,是废切削液,含有微小杂质、油脂和细菌等。②分离膜,是系统的核心组件。此膜上含有分离层,此分离层能将细小的细菌都可以完全挡住。③渗透液,是去除了微小杂质、油脂和细菌等污染物后的切削液,也就是被净化后的切削液。④浓液,是含杂质和细菌浓度更高的废切削液。

刀具常见问题

问题原因解决方法 铣刀断损进给速度太快,转速太慢降低进给速度,或提高加转速 切削余量太多减少切削量 刀具伸出太长,夹持部位太少尽量减少伸出部分,保证夹持倍在4倍柄以 刃口磨损严重换刀重磨,或降低切削速度 夹具精度太差更换夹具 主轴或夹具松动调整主轴或夹具 加工面复杂,列角太多调整切削参数,编程方式 工件固定不稳改善工装夹具,确保工件稳固 排屑不良,沾屑严重重选刀具型号,改变冷却方式 刀刃易崩裂进给速度太快,刃口太锋利或刀尖角太尖降低进给速度用金钢锉倒角,使刃口杶化夹头精度太差或安装不良更换夹头,或清理夹头人的碎屑 夹具刚性太差,把握力不够降低切削参数 工件形状复杂,死角太多改低切削参数及编程方式 工件安装不稳固改善工装夹具,确保工件稳固 切削方向不正确一般采用顺铣方式切削 材料中有杂质注意材料及切削速度 刀刃易磨损回转速度太快或进给速度太慢降低回转数或提高进给速度 主轴或夹具精度不高调整主轴精度或更换夹具 排屑不佳,刀刃粘屑选择正确的刀具型号,改善排屑方式 工件材料不明,刀具型号选择不正确确定材质近目录选择相应型号刀具 切削液选择不正确选择正确的切削液 切削方向不正确选择顺铣方式 表面光洁度进给速度太快或转速太慢低进给速度或提高转速 刀具磨损严重更换刀具 不佳刀具研磨后精度不高精加工推荐使用新刀具 切削屑堆积太多清除切削屑,改变冷却方式 切削液选择不正确选择正确的切削液 刀具振动大选择高刚性,精度高,把握力强的夹具,尽量注明: 1.精细文字图案雕刻时应选用小角度、小刀尖刀具,大文字图案雕刻时在不影响 精度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大角度、大刀尖,雕刻刀加工路径设计时,尽量选用 刀具角度和刀尖最大化以提高雕刻效率。雕刻材质较硬材质角度应大,刀尖宜大。 2.小功率的主轴电机(夹具较小的)宜选用小柄刀具( 3.175毫米、 4.0毫米) 走刀速度不应太快,在高速铣削中保持最小的阻力,获得最佳切割效果,大功率 电机可以选用大柄径刀具来提高雕刻速度。 3.刀具刃长的选择应是,在加工板材厚度上加2-3MM为最合适的刀具刃长。切割 压克力电机转速在18000—24000转/分,刀具刃长过长不宜用来加工较硬材质。

35种废气处理工艺流程图要点

35种废气处理工艺流程图 简介 废气处理设备,主要是运用不同工艺技术,通过回收或去除减少排放尾气的有害成分,达到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的一种环保设备。 处理原理:

稀释扩散法 原理:将有臭味地气体通过烟囱排至大气,或用无臭空气稀释,降低恶臭物质浓度以减少臭味。适用范围:适用于处理中、低浓度的有组织排放的恶臭气体。优点:费用低、设备简单。缺点:易受气象条件限制,恶臭物质依然存在。 水吸收法 原理:利用臭气中某些物质易溶于水的特性,使臭气成分直接与水接触,从而溶解于水达到脱臭目的。适用范围:水溶性、有组织排放源的恶臭气体。优点:工艺简单,管理方便,设备运转费用低产生二次污染,需对洗涤液进行处理。缺点:净化效率低,应与其他技术联合使用,对硫醇,脂肪酸等处理效果差。 曝气式活性污泥脱臭法 原理:将恶臭物质以曝气形式分散到含活性污泥的混和液中,通过悬浮生长的微生物降解恶臭物质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截至2013年,日本已用于粪便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的臭气处理。优点:活性污泥经过驯化后,对不超过极限负荷量的恶臭成分,去除率可达99.5%以上。缺点:受到曝气强度的限制,该法的应用还有一定局限。

多介质催化氧化工艺 原理:反应塔内装填特制的固态填料,填料内部复配多介质催化剂。当恶臭气体在引风机的作用下穿过填料层,与通过特制喷嘴呈发散雾状喷出的液相复配氧化剂在固相填料表面充分接触,并在多介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恶臭气体中的污染因子被充分分解。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处理大气量、中高浓度的废气,对疏水性污染物质有很好的去除率。优点:占地小,投资低,运行成本低;管理方便,即开即用。缺点:耐冲击负荷,不易污染物浓度及温度变化影响,需消耗一定量的药剂。 低温等离子体 低温等离子体是继固态、液态、气态之后的物质第四态,当外加电压达到气体的着火电压时,气体分子被击穿,产生包括电子、各种离子、原子和自由基在内的混合体。放电过程中虽然电子温度很高,但重粒子温度很低,整个体系呈现低温状态,所以称为低温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污染物是利用这些高能电子、自由基等活性粒子和废气中的污染物作用,使污染物分子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分解,并发生后续的各种反应以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

有机废气处理工艺

有机废气处理工艺:吸附-脱附-催化燃烧工艺发新帖回复有机废气处理工艺:吸附-脱附-催化燃烧工艺2011年07月11日19:51:25 hduoqo 阅读37078 评论13 收藏1 举报[复制转发] 版块:环保工程\ 大气治理返回版块列表回复只看楼主1、吸附过程吸附是气体结合到固体上去的质量传递过程。气体(吸附质)进入固体(吸附剂)的孔隙中但并未进入其晶格内。吸附过程可能是物理过程,也可能是化学过程。物理吸附主要是范德华引力起作用,一般没有选择性,在吸附过程中没有电子转移,没有化学键的生成与破坏。化学吸附实际上是一种化学反应,具有选择性,在化学吸附过程中,气体和固体表面发生了化学反应。最普遍使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炭、分子筛、硅胶和活性氧化铝。这些吸附剂经过处理后表面积极大,可有效吸附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其缺点是对水有优先选择性吸附作用。所有的吸附剂在一定的高温下会发生变化。在这些温度下,其吸附能力很弱。污染物可以被解脱出来,从而使吸附剂的活性得到再生,这个过程成为脱附。1、吸附过程吸附是气体结合到固体上去的质量传递过程。气体(吸附质)进入固体(吸附剂)的孔隙中但并未进入其晶格内。吸附过程可能是物理过程,也可能是化学过程。物理吸附主要是范德华引力起作用,一般没有选择性,在吸附过程中没有电子转移,没有化学键的生成与破坏。化学吸附实际上是一种化学反应,具有选择性,在化学吸附过程中,气体和固体表面发生了化学反应。最普遍使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炭、分子筛、硅胶和活性氧化铝。这些吸附剂经过处理后表面积极大,可有效吸附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其缺点是对水有优先选择性吸附作用。所有的吸附剂在一定的高温下会发生变化。在这些温度下,其吸附能力很弱。污染物可以被解脱出来,从而使吸附剂的活性得到再生,这个过程成为脱附。为了进行连续操作,一般提供两个或多个吸附床。一个或几个吸附床在吸附时,另一个或几个吸附床则进行再生。在吸附过程中,被收集的污染物滞留在吸附床中,只要吸附床有足够的容量,污染物就不会释放出来。但是当吸附床中的污染物浓度达到饱和时,污染物便开始释放出来,这种现象称为穿透。达到饱和的吸附床需要进行再生,一般采用加热的气体对吸附床进行脱附,一方面使吸附床重新具有活性,一方面是污染物被解脱出来进行回收或分解处理。2、燃烧过程当气流中的污染物可被氧化时,燃烧是一种彻底的污染控制方案。碳氢化合物就属于这类污染物。燃烧可以分为直接火焰燃烧和催化燃烧两类。燃烧即是在氧和热的作用下将碳氢化合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其反应方程式如下:CnH2m+(n+m/2)O2=nCO2+H2O+Heat 在燃烧过程中,气流量和有机物负荷是选择燃烧技术的重要参数。一个衡量污染物负荷的参数是低爆炸极限(LEL)或低可燃极限(LFL)。气流的低爆炸极限是气体可自燃的最低有机物浓度(100%LEL)。由于100%LEL具有爆炸危险,美国消防协会规定气流的LEL不能超过50%,在LEL超过25%时应设置可燃气体监控装置。另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是气流的能量密度,当气流的能量密度必须大于3.7MJ/m3时点火后气体可自行维持燃烧,否则需要提供辅助燃料,另外要考虑燃烧后不产生有毒的副产品。能量值低于3.7MJ/m3的气体,可利用催化剂来帮助氧化燃烧。经常使用的活性催化剂是铂或钯的化合物,使用陶瓷作载体。使用催化剂可降低燃烧温度,节省运行费用,但是主要缺点是微量的硫和铅的化合物会使催化剂中毒,而且特定的催化剂对每种有机污染物起到催化燃烧的作用是不同的,对有些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可能无效。在燃烧工艺中,为了节省能源,一般对燃烧使用或产生的热量进行利用。利用方式包括换热和回热两种。换热方式是利用换热器在燃烧后产生的高温气体和低温气体(进气或其他需要热源的气流)之间进行换热能量传递,回热方式是利用蓄热装置直接和气流进行交替热交换,因此热量利用的效率更高。不同的燃烧工艺组合,形成4种基本的燃烧工艺方式:催化燃烧(换热),直接燃烧(换热),回热催化燃烧(RCO),回热燃烧(RTO)。在此基础上还形成了转轮富集燃烧,陶瓷过滤器等方式。3、吸附-脱附-催化燃烧工艺通过上述两种工艺的分析,可以得到上述两个处理工程的特点:吸附工艺:适合低浓度情况,需要提供能量进行脱附再生,脱附出来的高浓度污染物需要进行再处理。燃烧工艺:适合

深孔加工常见问题

深孔加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深孔加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被加工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不达标以及刀具的寿命缩短等问题,如何减少甚至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孔径增大,误差大 1)产生原因 铰刀外径尺寸设计值偏大或铰切削刃口有毛刺;切削速度过高;进给量不当或加工余量过大;铰刀主偏角过大;铰刀弯曲;铰切削刃口上粘附着切屑瘤;刃磨时铰切削刃口摆差超差;切削液选择不合适;安装铰刀时锥柄表面油污未擦干净或锥面有磕碰伤;锥柄的扁尾偏位装入机床主轴后锥柄圆锥干涉;主轴弯曲或主轴轴承过松或损坏;铰刀浮动不灵活;与工件不同轴以及手铰孔时两手用力不均匀,使铰刀左右晃动。 2)解决措施 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减小铰刀外径;降低切削速度;适当调整进给量或减少加工余量;适当减小主偏角;校直或报废弯曲的不能用的铰刀;用油石仔细修整到合格;控制摆差在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冷却性能较好的切削液;安装铰刀前必须将铰刀锥柄及机床主轴锥孔内部油污擦净,锥面有磕碰处用油石修光;修磨铰刀扁尾;调整或更换主轴轴承;重新调整浮动卡头,并调整同轴度;注意正确操作。 2、孔径缩小 1)产生原因

铰刀外径尺寸设计值偏小;切削速度过低;进给量过大;铰刀主偏角过小;切削液选择不合适;刃磨时铰刀磨损部分未磨掉,弹性恢复使孔径缩小;铰钢件时,余量太大或铰刀不锋利,易产生弹性恢复,使孔径缩小以及内孔不圆,孔径不合格。 2)解决措施 更换铰刀外径尺寸;适当提高切削速度;适当降低进给量;适当增大主偏角;选择润滑性能好的油性切削液;定期互换铰刀,正确刃磨铰刀切削部分;设计铰刀尺寸时,应考虑上述因素,或根据实际情况取值;作试验性切削,取合适余量,将铰刀磨锋利。 3、铰出的内孔不圆 1)产生原因 铰刀过长,刚性不足,铰削时产生振动;铰刀主偏角过小;铰切削刃带窄;铰孔余量偏;内孔表面有缺口、交叉孔;孔表面有砂眼、气孔;主轴轴承松动,无导向套,或铰刀与导向套配合间隙过大以及由于薄壁工件装夹过紧,卸下后工件变形。 2)解决措施 刚性不足的铰刀可采用不等分齿距的铰刀,铰刀的安装应采用刚性联接,增大主偏角;选用合格铰刀,控制预加工工序的孔位置公差;采用不等齿距铰刀,采用较长、较精密的导向套;选用合格毛坯;采用等齿距铰刀铰削较精密的孔时,应对机床主轴间隙进行调整,导向套的配合间隙应要求较高或采用恰当的夹紧方法,减小夹紧力。

有机废气污染物处理方式

有机废气污染物种类繁多,特性各异,因此相应采用的治理方法也各不相同,常用的方法有:冷凝法、吸收法、燃烧法、催化法、吸附法等,国外近年来也研发出一些新的工艺技术:生物法、低温等离子法等,下面对各种治理方案作简要对比介绍。 1、冷凝回收法 此法是直接将废气导入冷凝器冷藏,经过分离的冷凝液可回收有价值的有机物。采用此法要求废气中有高浓度的有机物,一般浓度要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ppm,此法不适用于对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处理。 2、吸收法 吸收法包含化学吸收和物理吸收,大部分有机废气适宜采用物理吸收。物理吸收要求吸收剂应与吸收组分有一定的融合性,低挥发性,洗手液饱和后经解析或精馏后重新使用。此法不适用于低浓度的废气,并且所要选择的低挥发性吸收液想要低价并且高效也不是那么的容易,于此同时二度污染问题较难解决,达不到理想的净化效果。 3、直接燃烧法 此法也可称作热氧化法,是利用燃气或燃油等辅助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把混合气体加热到一定温度(700~800℃),驻留一定的时间(0.3~0.5秒),再高温分解将可燃的有害物质变为无害物质。 直接燃烧法的特点:工艺简单、适用高浓度废气治理;而对于不能自燃的中低浓度尾气,一般要通过助燃剂或加热,所以消耗大(运行成本比较高,是催化燃烧法的10倍以上);同时运行技术要求也高,不易操作与掌控。此法在国内基本上未获推广,仅有少数引进国外治理设备的厂家采用此法来处理较高浓度和温度的制罐印铁业废气,但处理过程中也会因为能耗大及运行不稳定,而难以正常运转。 4、催化燃烧法 此法是将废气加热到一定的温度(200~300℃)再利用催化床催化燃烧转化成无害无臭的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此法的特点:起燃温度低,能源消耗低;净化率高,且无二次污染;工艺简单,便于操作,安全性较高;装置体积小,占地面积少;设备的维修与折旧费较低。高温、中高浓度的有机

VOCs常见废气处理工艺方案

1.生物除臭工艺 BCE系列生物除臭设备适用行业 海德利尔HB系列生物除臭设备适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垃圾处理厂(站)、石油石化、医药化工、食品加工、喷涂、印刷、纺织印染、皮革加工等生产行业的恶臭控制。 生物净化工艺能够有效的降解以上各行业相关系统产生的硫化氢、氨、甲烷、三甲胺、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和苯乙烯等污染物质,这些恶臭成分主要是水中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的产物。后段过滤床根据废气源条件可选配,以强化处理。(如活性炭吸附除臭、植物液除臭等)。 生物净化工艺介绍 各臭气源点的臭气经集气系统负压收集后,通过离心风机的抽送,被直接导入洗涤—生物滤床除臭设备。前段洗涤床具有有效除尘、调节臭气的湿温度、消减峰值浓度冲击、去除部分水溶性物质等功能。在后段的多级生物过滤床内,通过气液、液固传质由多种微生物将致臭物质降解。 含硫系列臭气被氧化分解成S、SO32—、SO42—。硫黄氧化菌的作用是清除硫化氢、甲硫醇、甲基化硫等硫黄化合物。含氮系列臭气被氧化分解成NH4+、NO2—、NO3—,消化菌等氮化菌的作用是清除恶臭成分中的氮。当恶臭气体为H2S时,专性的自养型硫氧化菌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将H2S氧化成硫酸根;当恶臭气体为有机硫如甲硫醇时,则首先需要异氧型微生物将有机硫转化成H2S,然后H2S再由自养型微生物氧化成硫酸根。H2S+O2+自养硫化细菌+CO2→合成细胞物质+SO42—+H2O CH3SH→CH4+H2S→CO2+H2O+SO42— 当恶臭气体为NH3时,氨先与水反应生成氨水,然后在有氧条件下,经亚硝酸细

菌和硝酸细菌的硝化作用转为硝酸,在兼性厌氧条件下,硝酸盐还原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硝化:NH3+O2→HNO2+H2O HNO2+O2→HNO3+H2O 反硝化:HNO3→HNO2→HNO→N2O→N2 后段过滤床根据废气源条件可选配,以强化处理。(如活性炭吸附除臭、植物液除臭等) BCE系列生物净化装置性能特点 微生物活性强生物填料寿命长 表面积大生物膜易生长、耐腐蚀、耐生物降解、保湿性能好、孔隙率高、压损小及良好的布气布水等特性,使用寿命可达8-10年。 设备操作简单实现自动控制 工艺运行按PLC设置实现完全自动、运行稳定、无人管理,可24小时连续运行,也适合于间断运行。 运行能耗少 由于本填料良好的保湿性能,喷淋水间歇运行,水的消耗量少。填料本身耐生物腐蚀,填料本身没有损耗,可长期稳定运行。 除臭工艺先进、合理无二次污染 有效去除硫化氢、氨气、甲硫醇等特定污染物,去除率高达95%以上,任何季节、气候条件下都能满足各地最严格的除臭环保要求。排放产物人畜无害,属环境友好性技术,无二次污染。 2.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设备适用行业

有机废气处理方法综述

有机废气(VOCs)处理技术综述 来源:内蒙古环境科学更新时间:09-8-21 13:47 作者: 马生柏汪斌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化工企业的大量新起,在加上环保投资力度的不够,导致了大量工业有机废气的排放,使得大气环境质量下降,给人体健康来严重危害,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因此,需要加大对有机废气的处理。对有机废气的治理,人们早就有研究,而且已经开发出一些卓有成效的控制技术,如广泛采用并且研究较多的有热破坏法、冷凝法、吸收法等,近年来形成的新控制技术有生物膜法、电晕法、等离子体分解法等。本文将对上述方法作较为详细的介绍。 1有机废气处理技术 1 . 1热破坏法 热破坏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也是研究较多的有机废气治理方法,特别是对低浓度有机废气,有机化合物的热破坏可分为直接火焰燃烧和催化燃烧。直接火焰燃烧是一种有机物在气流中直接燃烧和辅助燃料燃烧的方法。多数情况下,有机物浓度较低,不足以在没有辅助燃料时燃烧。直接火焰燃烧在适当温度和保留时间条件下,可以达到99%的热处理效率。 催化燃烧是有机物在气流中被加热,在催化床层作用下,加快有机物化学反应(或破坏效率的方法) ,催化剂的存在使有机物在热破坏时比直接燃烧法需要更少的保留时间和更低的温度。催化剂在催化燃烧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用于有机废气净化的催化剂主要是金属和金属盐,金属包括贵金属和非贵金属。目前使用的金属催化剂主要是Pt、Pd,技术成熟,而且催化活性高,但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在处理卤素有机物,含N、S、P等元素时,有机物易发生氧化等作用使催化剂失活。非金属催化剂有过渡族元素钴、稀土等。近年来催化剂的研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进行得较多,而且多集中于非贵金属催化剂并取能得了很多成果。例如V2O5 +MOX (M:过渡族金属) +贵金属制成的催化剂用于治理甲硫醇废气, Pt + Pd + Cu催人剂用于治理含氮有机醇废气。 由于有机废气中常出现杂质,很容易引起催化剂中毒,导致催化剂中毒的毒物(抑制剂主要有磷、铅、铋砷、锡、汞、亚铁离子锌、卤素等。催化剂载体起到节省催化剂,增大催化剂有效面积,使催化剂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减少烧结,提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作用。能作为载体的材料主要有AL2O3、铁钒、石棉、陶土、活性炭、金属等,最常用的是陶瓷载体一般制成网状、球状、柱状、峰窝状。另外近年来研究较多且成功的有丝光

金属切削液废水的处理

机械金属切削液的净化及废液处理来源:中国环保联盟更新时间:10-1-29 16:031.切削液的净化装置在切削液使用过程中,由于混入细切屑、磨屑、砂轮末和灰尘等杂质,严重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刀具和砂轮的使用寿命,并使机床和循环泵的磨损加快。此外,由于机床漏油,使润滑油落入水基切削液中,使乳化液产生乳油,合成液中的表面活性剂与润滑油作用而转变为乳化液,改变了水基切削液的质量,导致冷却性能下降和缩短使用周期。所以在使用切削液时,必须随时清除杂质和浮油,才能保证冷却液循环使用的质量。(1)沉淀、分离装置:1)沉淀箱,2)旋风式分离器,3)磁性分离器,4)漂浮分离器,5)离心式分离器,6)静电分离器;(2)介质过滤装置:介质过滤就是以多孔性物质作过滤介质,将切(磨)削液中磨屑、切屑、砂轮末和其他杂质污物分离出来。过滤介质有两种:1)经久耐用的,有钢丝、不锈钢丝等编织的网,尼龙合成纤维编织的平纹或斜纹的滤布。这些过滤介质,在筛孔堵塞时均能清洗,其过滤精度取决于筛孔直径的大小,在堆积一定量切屑时,其过滤精度会更高。其他过滤介质如油毛毡、玻璃纤维结合的压缩材料,其过滤精度可达数微米。2)一次性的,即用后就报废的过滤介质,有过滤纸、毛毡或纱布等,其过滤精度可达20um-5um左右。其他还有硅藻土、活性土等涂层过滤介质,其过滤精度可达2um-1um,不过有时会把极压添加剂和其他一些添加剂过滤掉。过滤装置分为重力、真空和加压三种。2.切削液的废液处理(1)油基切削液的废液处理:油基切削液一般不会发臭变质,其

更换切削液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切削液的化学变化、切屑混入量增大、机床乳化油的大量漏入及水的混入等原因,对此可采取如下措施:1)改善油基切削液的净化装置;2)定期清理油基切削液的切屑;3)通过检修机床防止润滑油漏入;4)定期补充切削润滑添加剂;5)加热去除水分,并经沉淀过滤后加入一些切削油润滑添加剂,即可恢复质量,继续使用。油基切削液最终的废油处理一般是燃烧处理。为了节省资源,也可对废油进行再生。(2)水基切削液的废液处理,水基切削液的废液处理可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燃烧处理四大类。 1)物理处理,其目的是使废液中的悬浊物(指粒子直径在10um 以上的切屑、磨屑粉末、油粒子等)与水溶液分离。其方式有下述三种:利用悬浊物与水的密度差的降解分离及浮游分离,利用滤材的过滤分离,利用离心装置的离心分离。2)化学处理,其目的是对在物理中未被分离的微细悬浊粒子或胶体状粒子(粒子直径为0.001-10um的物质)进行处理或对废液中的有害成分用化学处理使之变无害物质,有下述四种方法:使用无机系凝聚剂(聚氯化铝、硫酸铝土等)或有机系凝聚剂(聚丙烯酰胺)等促进微细粒子、胶体粒子之类的物质凝聚的凝聚法;利用氧、臭氧之类的氧化剂或电分解氧化还原反应处理废液中含有害成分的氧化还原法;利用活性碳之类的活性固体使废液中的有害成分被吸附在固体表面而达到处理目的的吸附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使废液中的离子系有害成分进行离子交换而达到处理目的的离子交换法。3)生物处理,生物处理的目的是对物理、

某企业焊锡有机废气处理设计技术方案

某企业有机废气处理工程 设 计 方 案 2019年10月

第一章有机废气处理工程工艺设计概况 一、工程概况 厂方生产车间内的工件焊锡工序会产生有机废气污染,须处理后才能排放,否则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二、设计依据及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7-2001)二级标准;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新污染源二级排放标准; 4、国家及地区颁发的其它有关设计规范; 5、厂方提供的有关设计的原始资料。 三、设计范围 1、有机废气处理工艺设计; 2、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平面布置设计; 3、有机废气处理系统设备选型; 4、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工程投资概算; 四、设计条件 1.设计处理量: 设计生产线有7条废气收集管引至楼顶排放,所配风机3套,风压约为750Pa,每套排风量为10000 m3/h。 根据该厂提供资料,现拟将7条排风管分别连接3套离心风机,将废气引入有喷

淋塔,然后接至除雾器去除水雾后连接至活性炭吸附装置进行吸附处理,共设3台活性炭吸附器,活性炭吸附装置设计处理量为8000 m3/h。 五、工艺设计 废气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工作点????排放 1、活性炭吸附工作原理 a. 吸附现象是发生在两个不同相界面的现象,吸附过程就是在界面上的扩散过程,是发生在固体表面的吸附,这是由于固体表面存在着剩余的吸引力而引起的。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物理吸附亦称范德华吸附,是由于吸附剂与吸附质分子之间的静电力或范德华引力导致物理吸附引起的,当固体和气体之间的分子引力大于气体分子之间的引力时,即使气体的压力低于与操作温度相对应的饱和蒸气压,气体分子也会冷凝在固体表面上,物理吸附是一种放热过程。化学吸附亦称活性吸附,是由于吸附剂表面与吸附质分子间的化学反应力导致化学吸附,它涉及分子中化学键的破坏和重新结合,因此,化学吸附过程的吸附热较物理吸附过程大。在吸附过程中,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同一物质在较低温度下可能发生物理吸附,而在较高温度下往往是化学吸附。活性炭纤维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但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化学吸附作用。 b. 活性炭对废气吸附的特点: (1)、对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吸附优于对非芳香族化合物的吸附。 (2)、对带有支键的烃类物理的吸附优于对直链烃类物质的吸附。 (3)、对有机物中含有无机基团物质的吸附总是低于不含无机基团物质的吸附。 (4)、对分子量大和沸点高的化合的的吸附总是高于分子量小和沸点低的化合物的吸附。 (5)、吸附质浓度越高,吸附量也越高。

切削液使用规范标准

1. 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正确使用和管理切削液,提高切削液使用价值,特制定此规范。 1.2 范围 工厂车间所用切削液的管理。 2. 职责 工厂设备工程部油料管理人员负责对现场切削液使用进行管理,并填写《切削液日常检测维护记录》;并负责对切削液使用状态(劣化程度)进行判定。 3. 术语 4. 切削液使用管理 4.1 切削液分类 4.1.1切削液种类:油基、水基(乳化液,微乳化液,合成液) 4.1.1.1根据组成成分的不同,油基切削液可归纳为4类: A)纯矿物油 B)减摩切削油 C)非活性极压切削油 D)活性极压切削油 4.1.1.2按照稀释液的性状,水基切削液可归纳为3类:

A)乳化液 B)微乳化液 C)合成液 4.2切削液的应用 4.2.1正确清槽,消毒和配制新液 4.2.1.1排空原液:尽可能完全排空原工作液。 4.2.1.2清渣:彻底清除工作液系统和存有工作液的液槽、机床表面、泵和循环管道系统及过滤系统,清除对象包括切屑、污渣、杂油、污泥等杂质,不留死角。 4.2.1.3清洗杀菌:用1~2%的切削液和0.1~0.3%的杀菌剂配制清洗液,循环清洗系统至少不低于1小时,可延长至4小时。 4.2.1.4排空,检查清洗效果。 4.2.1.5配制新液:首先测量槽体体积(长×宽×高),按要求确定配比浓度;液槽注入新水,开启循环系统,按比例缓慢加入切削液(定量的)原液使其完全混匀(不可先加切削液后注入水稀释);使用折光仪进行浓度监测,并用折光系数校正读书,使其达到规定的使用浓度。 4.2.1.6切削液浓度=折光仪读数*折光系数 切削液浓度:工作液中含有原液的质量分数。例如,100kg工作液中含有原液5kg,则工作液的浓度为5% 4.2.1.7进入加工 4.2.2切削液的日常维护 4.2.2.1补给切削液时应该在其他容器内预先配制成规定浓度,然后注入切削液箱。为图省事只补充给水是引起浓度变化的重要原因,必须避免。 4.2.2.2切削液的稀释关系到乳化液的稳定。切削液在使用前,要先确定稀释的比例和所需乳化液的体积。然后算出所用切削液(原液)量和水量。选取洁净的容器,将所需的全部水倒入容器内,然后在低速搅拌下加入切削液原液。配制乳化液时,原液的加入速度以不出现未乳化原液为准。切削液原液和水的加入程序不能颠倒。 4.2.2.3 现场有专职人员对切削液进行管理维护,每日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 浓度(折光)、PH值(8.5~9.2)、外观(变色、破乳)、气味、浮油、泡沫等情况。 4.2.2.4 保持切削液的洁净,严禁向系统抛杂物、洗涤物品及流入脏水(洗衣、洗手等)。 4.2.2.5 根据日检情况,认真填写《切削液日常检测维护记录》。 4.2.2.6 水溶性切削液监测内容

废气处理一般分为有机废气与无机废气的处理汇总

废气处理一般分为有机废气与无机废气的处理,有机废气常用的方法是冷凝法、吸附法、吸收法、催化燃烧法等无机的一般是采用喷淋法与水洗法 涂装废气处理方法的选择 选择有机废气的处理方法,总体上应考虑以下因素:有机污染物的类型及其浓度、有机废气的排气温度和排放流量、颗粒物含量以及需要达到的污染物控制水平。 1喷漆常温废气的处理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来自喷漆室、晾置室、调漆间和面漆污水处理间的废气为低浓度、大流量的常温废气,污染物的主要组成为芳香烃、醇醚类和酯类有机溶剂。对照GB16297《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这些废气的浓度一般在排放限值以内,为应对标准中的排放速率要求,多数汽车厂采取高空排放的办法。这种办法虽然可以满足目前的排放标准,但废气实质上是未经处理稀释排放,一条大型的车身涂装线每年排放的气体污染物总量可能高达数百吨,对大气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 为从根本上减少废气污染物的排放,可以联合利用几种废气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但大风量的废气处理成本很高。目前,国外较为成熟的方法是,先将有机废气浓缩(用吸附-脱附转轮将总量浓缩15倍左右),以减少需处理的有机废气总量,再采用破坏性方法对浓缩的废气进行处理。国内也有类似的方法,先采用吸附法(活性碳或沸石作吸附剂)对低浓度、常温喷漆废气进行吸附,用高温气体脱附,浓缩的废气采用催化燃烧或蓄热式热力燃烧的方法进行处理。低浓度、常温喷漆废气的生物处理方法正在研发之中,国内现阶段的技术尚不成熟,但值得关注。为真正减少涂装废气公害,还需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如采用静电旋杯等手段提高涂料的利用率、发展水性涂料等环保涂料等。 2烘干废气处理 烘干废气属于中、高浓度的高温废气,适合采用燃烧的方法处理。燃烧反应都有3个重要参数:时间、温度、扰动,也即燃烧3T条件。废气处理的效率实质上是燃烧反应的充分程度,取决于燃烧反应的3T条件控制。RTO 可以控制燃烧温度(820~900℃)和逗留时间(1.0~1.2s),并保证必要的扰动(空气与有机物充分混合),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可达99%,并且废热回收率高,运行能耗较低。日本及国内的多数日资汽车厂通常采用RTO对烘干(底漆、中涂、面漆烘干)废气进行集中处理。例如,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花都涂装线采用RTO集中处理涂装烘干废气效果很好,完全满足排放法规要求。但由于RTO废气处理设备一次性投资较高,用于废气流量较小的废气处理时不经济。 对于新建涂装生产线,欧美汽车生产厂首选TAR烘干炉。例如,由德国杜尔公司承建的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涂装二线采用TAR烘干炉,涂装废气处理与节能的效果均较好。燃气(或烯油)烘干炉本身就需要通过燃烧供热,特别适合废气燃烧热回收,为提高热效率,设计采用多级热回收,最后一级热回收可以用作烘干炉的新风预热或风幕风加热。TAR烘干炉的废气处理与热利用效率均较高,但目前引进的TAR烘干炉成本较高,国产的TAR烘干炉性能不太稳定,笔者建议加强国产TAR烘干炉的研发,在新建涂装线中推广应用国产TAR烘干炉。国内的许多涂装线采用了一种与TAR相近的做法,将烘干废气作助燃空气引到燃烧室中燃烧,即烘干加热与废气燃烧“四元体”。这种“四元体”对废气处理有一定效果,但实践证明,这种废气处理方式效果不充分,处理后的废气经常不达标,原因是废气没有经过预热,燃烧室的温度不够,所以应改进现行的“四元体”结构,保证废气处理效率,并提高热效率。 对于已建成的涂装生产线,需增加废气处理设备时,可采用催化燃烧系统和蓄热式热力燃烧系统。催化燃烧系统投资小、燃烧能耗低。 一般来说,采用把/铂作为催化剂可将氧化大多数有机废气的温度降到315℃左右。催化燃烧系统可以用于一般的烘干废气处理,特别适用于烘干电源采用电加热的场合,存在的问题是如何避免催化剂中毒失效。从一些用户的使用经验来看,对一般的面漆烘干废气,通过增加废气过滤等措施,可以保证催化剂的寿命为3~5年;电泳漆烘干废气容易造成催化剂中毒,所以电泳漆烘干废气的处理应慎重采用催化燃烧方式。在东风商用车车身涂装线的废气处理改造过程中,电泳底漆烘干废气采用RTO法处理、面漆烘干废气采用催化燃烧方式处理,使用效果良好。 油漆废气处理主要含苯类的废气

FOXUNM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1- FOXNUM 機床常見問題及處理方法 賜福科技-數控工程部 程立

-2- 一. FOXNUM 系統的開關機標準流程 1.機關機標準流程: Step 1.按下暫停停止加工程式 Step 2.按下復位元(RESET)結束加工程式 Step 3.按下緊急停止按鈕 Step 4.畫面切換至座標系畫面 Step 5.按下離開系統 Step 6.按下確定

-3- Step 7.確定畫面如下 Step 8.關掉大電 Step 9.關閉UPS Step 6

-4- 2.標準開機上電流程 Step 1.大電打開 Step 2.打開UPS 電源 Step 3.登入畫面輸入如下 Step 4.在以下畫面中輸入帳號和密碼(帳號分為生技和生產,不同的帳號可是設置成不同的等級,權限等級將不一樣。)

-5- 二.龍一機和龍三機共同存在的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 第一部份:電氣信號故障 1.DC-BUS 不能上電。(鬆開急停,電源模塊的第一個黃色燈不亮) 原因:A.上大電的空開沒有合上,合上即可.。 B. 空開至DC _BUS 接線端子線路故障,請查線。 C. 時間繼電器故障。

-6- 2. X,Y,Z 驅動器異常。 原因:A 查看編碼器線(綠線),檢查該線有無松動﹔線的兩端是否有錯位或者短路現象。 B 查看動力線(紅線),檢查該線有無松動﹔檢查該線裏面的380V 動力線相 序有無接錯﹔檢查該線裏面24V 剎車電阻線有無錯誤。 C 更新該驅動器版本;格式該驅動器參數﹐並用原廠人機載入。 D 檢查該驅動器編碼位置﹐如果有誤﹐在斷大電情況下重新撥好編碼。 E 該驅動器本身有問題﹐更換新的驅動器(要注意軸與編碼要對應)。 3操作面板所有的按鈕無法使用。 原因:A 面板壞掉會面板後的24V 電沒有接通。 B 檢查電器箱的EtherCAT IO 板是否供給24V 的電,若沒供電,檢查24V 保險絲(FU2)是否有燒壞,或接觸不良 C 若有供電,檢查EtherCAT IO 板上的網路線是否有資料交換燈號閃爍 D 重傳專案,觀察面板是否會啟動。 4.工作臺不能正常轉動。 A 查看外圍電路﹐氣路和油路有無連接正確。 B 檢查工作臺位置判斷信號線有無接反。 C 先判斷手動工作臺不能正常動作的原因﹐請電氣檢查對應問題的線路。 D 檢查油壓分割台正轉到位和反轉到位信號線有無接錯。 E 檢查油壓分割台鎖緊﹐松開信號線有無問題。 5.主軸不能正常旋轉,或者零速不能到達 原因:A 檢查變頻器參數是否拷貝進來 B 檢查變頻器接線是否有問題。 C NCK 輸出模擬信號一直為-10V ,可以關大電重新啟動。

机加工常见问题及解答

机加工常见问题及解答 1、车削细长轴时,产生变形和振动的原因有哪些?可采取哪些解决措施? 答:车削细长轴时,产生变形和振动的原因有: ⑴、工件受切削热伸长产生弯曲变形。 ⑵、工件在切削力作用下产生弯曲和振动。 ⑶、工件自重、变形引起的振动。 ⑷、工件在离心力作用下加剧了弯曲和振动。 采取的解决措施有:⑴、使用中心架;⑵、使用跟刀架;⑶、减少热变形; ⑷、合理选择车刀的几何形状和切削用量。 2、采用跟刀架车削细长轴时,产生“竹节形”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使用跟刀架? 答:采用跟刀架车削细长轴时,产生“竹节形”的原因是跟刀架支承爪与工件的接触压力过大。 正确使用跟刀架的方法是: ⑴、支承爪在已加工表面上的支承位置与刀具之间的距离在10mm以内。 ⑵、控制背吃刀量,在整个轴长上能切除毛坏余量,不留黑疤和斑痕。 ⑶、按后、下、上的顺序,用手感、耳听、目测等方法调整支承爪轻微的接触到外圆为止,使各爪保持相同的微小间隙,并可自由活动。 ⑷、时刻跟踪监视各支承爪的接触情况,并保证良好的润滑。 3、影响薄壁类工件加工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薄壁类工件加工质量的因素有: ⑴、夹紧力使工件变形,影响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⑵、切削热引起工件变形,影响尺寸精度。

⑶、切削力使工件产生振动和变形,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形位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⑷、残留内应力使工件变形,影响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4、防止和减少薄壁类工件变形的方法有哪些? 答:防止和减少薄壁类工件变形的方法有: ⑴、加工时分粗、精车,粗车时夹紧些,精车时夹松些。 ⑵、合理选择刀具的几何参数,并增加刀柄的刚度。 ⑶、使用开缝套筒或特制软卡爪,增加装夹接触面积。 ⑷、应用轴向夹紧方法和夹具。 ⑸、增加凸边和工艺助,提高工件自身的刚性。 ⑹、加注切削液,进行充分冷却。 5、装夹畸形工件时如何防止变形? 答:(1)选用角铁要有一定的刚性;(2)合理选择定位基准面。(3)增加可调支承或工艺撑头,增加工件刚性。(4)正确使用压板,保证装夹牢固和防止夹紧变形。 6、车床的哪些原因可影响加工工件的圆柱度超差? 答:(1)主轴轴线与床鞍导轨平行度超差。(2)床身导轨严重磨损。(3)用两项尖锐夹装工件时,尾座套筒轴线与主轴轴线不重合。(4)固定螺钉松动,致使车床水平变动。 7、加工工件外圆表面上有混乱的振动波纹,可能是由车床的哪些原因造成的? 答:(1)主轴滚动轴承滚道磨损,间隙过大。(2)主轴轴向窜动过大。(3)卡盘与连接盘松动,使工件装夹不稳定。(4)溜板的滑动表面间隙过大。 8、从车床方面考虑,造成车削螺纹的螺距超差的原因有哪些方面? 答:(1)丝杠轴向窜动过大。(2)开合螺母磨损,与丝杠同轴度超差,造成啮合不良。(3)燕尾导轨磨损,造成开合螺母闭合时不稳定。(4)由主轴经过交换齿轮而来的传动链间隙过大。

废气处理技术方案

废气处理方案 太阳能电池线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制绒、扩散、镀膜、印刷等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如盐酸、氢氟酸、硝酸、硫酸、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硅烷、氨气、醇类等,这些化学试剂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废气,所排放的废气主要为氯化氢、氟化氢、氯气、氮氧化物、氨气、硅烷、醇类废气等,这些废气需要被有效的处理,完全达到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后才能排入大气中。 (一)废气分析 1、制绒工艺废气分析 在制绒工艺过程中,废气源主要为制绒及清洗设备,废气种类因工艺不同而有区别,主要废气为氮氧化物、氟化氢气体(多晶工艺);碱蒸汽及醇类(单晶)。 2、扩散工艺废气分析 扩散工艺涉及废气排放的设备主要是:扩散炉、石英管清洗机、石墨舟清洗机等。扩散炉排出的废气是酸性废气及热废气,本项目酸性废气主要为含氯废气,如氯气等。石英管清洗机、石墨舟清洗机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含氟化氢及氯化氢成分的酸性气体。 3、镀膜工艺废气分析 镀膜工艺涉及的主要设备为去磷硅玻璃清洗机及PECVD等。去磷硅玻璃清洗机产生的废气主要成分为氟化氢及氯化氢等;PECVD尾气主要包含硅烷、氨气等。 4、印刷工艺废气分析 印刷工艺涉及的主要设备为印刷机和烧结炉,产生的废气主要是一些以脂类和醇类废气为主的有机废气。 (二)废气抽风量设计及设备选择

根据上述废气分析,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产生的废气以处理方式来分可分为三类:酸碱废气、硅烷及氨气等特气、有机废气。 1、酸碱废气净化系统 本项目涉及的酸碱废气来自制绒清洗机、扩散炉、去磷硅玻璃清洗机、石英管清洗机及石墨舟清洗机等,主要成分为HF/HCl/Cl2/碱蒸汽等,这些废气均可溶于水,可以采用酸碱中和的方式进行废气处理。一般采用碱液喷淋方式进行废气净化。本项目废气处理分为二部分:扩散间及其他废气。扩散间的酸碱废气为15000m3/h,选一套DGS-B-15型废气洗涤塔进行处理;其他的酸碱废气采用一套DGS-B-40型废气洗涤塔进行处理其处理风量为40000m3/h。废气洗涤塔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洗涤塔、自动加药系统、玻璃钢离心风机、玻璃钢风管、排风烟囱及保护钢架、电气控制柜等组成。 设备工艺流程如下图: 从车间工艺段抽出的酸碱废气在离心风机的作用下进入洗涤塔。在洗涤塔内部,中和液经喷淋系统喷洒而下,与废气中的酸性气体发生中和反应从而起到净化效果。为了提高净化塔的净化效率废气洗涤塔填料

有机废气处理工程

有机废气处理工程 初 步 方 案 单位: 单位地址: 电话: 日期:

第一章公司介绍 第二章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设计范围 1、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5)《环保工程设计手册》 6)《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231-87) 7)《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5-82) 8)《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3-82) 9)甲方提供的有关设计参数资料 2、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环保技术标准、规范,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排放标准; 2)选用先进、合理、可靠的处理工艺,在确保处理排放达标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3)本工程系环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和减少二次污染。要求改善劳动卫生条件,贯彻安全生产和清洁文明生产的方针; 4)合理选用优质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寿命,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5)在工艺设计时,有较大的灵活性,可调性; 6)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地利用空间和场地。 3、设计范围 本工程范围包括:有机废气净化装置进口到净化装置出口、设备间连接管道以及电气控制部分。 第三章设计参数 1、污染源分析 根据贵方提供的数据资料分析,生产线有以下工序会产生有机废气:①上浆涂布,产生少量VOCs;②烘干,温度为100~150℃,石墨烯浆料中有机溶剂及稀释剂受热全部挥发;③淋膜,膜头温度300℃,产生的有机废气包括聚乙烯挤出淋膜融态物中存在的游离态微量乙烯而形成的废气,另一方面贴铜带使用的粘合剂中存在溶剂,在受热状态下挥发出来而形成有机废气。其中有机废气所含成分及性质如下表所示(依据环评文件): 目前,有机废气处理的传统方法有燃烧法、吸收法、吸附法、生物法、光催化法、低温等离子法等。 1)燃烧法

切削液的使用方法_切削液处理方法详解

切削液的使用方法_切削液处理方法详解 本文档由深圳机械展SIMM整理,详细介绍切削液的使用方法。 为正确使用和管理切削液,提高切削液使用价值,必须严格按照切削液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吗,我们下面来一起看看切削液处理方法。 范围 工厂车间所用切削液的管理。 职责 工厂设备工程部油料管理人员负责对现场切削液使用进行管理,并填写《切削液日常检测维护记录》;并负责对切削液使用状态(劣化程度)进行判定。 切削液的使用方法_切削液处理方法详解 1排空原液:尽可能完全排空原工作液。 1清渣:彻底清除工作液系统和存有工作液的液槽、机床表面、泵和循环管道系统及过滤系统,清除对象包括切屑、污渣、杂油、污泥等杂质,不留死角。 2、清洗杀菌:用1~2%的切削液和0.1~0.3%的杀菌剂配制清洗液,循环清洗系统至少不低于1小时,可延长至4小时。 3、排空,检查清洗效果。 4、配制新液:首先测量槽体体积(长×宽×高),按要求确定配比浓度;液槽注入新水,开启循环系统,按比例缓慢加入切削液(定量的)原液使其完全混匀(不可先加切削液后注入水稀释);使用折光仪进行浓度监测,并用折光系数校正读书,使其达到规定的使用浓度。 5、切削液浓度=折光仪读数*折光系数切削液浓度:工作液中含有原液的质量分数。例如,100kg工作液中含有原液5kg,则工作液的浓度为5% 切削液的使用技巧 1.需要根据使用对象定期补给切削液,补给的切削液浓度配置范围在3%-5%,具体请依照实际情况酌情而定。 2.要做到及时清理管道中沉淀的铁屑和过滤系统,保持过虑系统干净、畅通,这样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第一步加入切削液前,先彻底清理水箱底部沉淀的废屑废渣,然后使用清水将切削液水池和管道彻底清洗干净。这样做可以起到好的清洗效果。 4.在配置切削液时,须添加适量水,然后加入浓缩液。最好使用准确的计量器皿配置浓缩液和水的数量,切削液初次加入时应适当偏高,配置范围为5%-10%为宜。 切削液的使用方法之日常维护管理 1、补给切削液时应该在其他容器内预先配制成规定浓度,然后注入切削液箱。为图省事只补充给水是引起浓度变化的重要原因,必须避免。 2 切削液的稀释关系到乳化液的稳定。切削液在使用前,要先确定稀释的比例和所需乳化液的体积。然后算出所用切削液(原液)量和水量。选取洁净的容器,将所需的全部水倒入容器内,然后在低速搅拌下加入切削液原液。配制乳化液时,原液的加入速度以不出现未乳化原液为准。切削液原液和水的加入程序不能颠倒。 3 现场有专职人员对切削液进行管理维护,每日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浓度(折光)、PH值(8.5~9.2)、外观(变色、破乳)、气味、浮油、泡沫等情况。 4 保持切削液的洁净,严禁向系统抛杂物、洗涤物品及流入脏水(洗衣、洗手等)。 5 根据日检情况,认真填写《切削液日常检测维护记录》 切削液作用 切削液主要作用分为四类:一、润滑作用;二、冷却作用;三、清洗作用;四、防锈 作用。 一、润滑作用 切削液在切削过程中的润滑作用,可以减小前刀面与切屑,后面刀与已加工表面间的摩擦,形成部分润滑膜,从而减小切削力、摩擦和功率的消耗,降低刀具与工件坯料摩擦部位的表面温度和刀具磨损,改善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在磨削过程中,加入磨削液后,磨削液渗入砂轮工件及磨粒、磨屑之间形成润滑膜,使界面间的摩擦减小,防止磨粒切削刃磨损和粘附切屑,从而减小磨削力和摩擦热,提高砂轮耐用度以及工件表面质量。 二、冷却作用 切削液的冷却作用是通过它和因切削发热的刀具和工件间的对流和化学作用把切削热从刀具和工件处带走。从而有效的降低切削温度,减少工件和刀具的人变形,保持刀具的硬度,提高加工精度和刀具的耐用度。切削液的冷却性能和其导热系数、比热、汽化热以及粘度有关。水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均高于油,以此水的冷却性能要优于油。 三、清洗作用 清洗作用在金属切削过程中,要求切削液有良好的清洗作用,除去生成的切屑、磨屑以及铁粉、油污和砂粒,防止机床和工件、刀具的玷污,使刀具或砂轮的切屑刃口保持锋利,不致影响切削效果,对于油基切削油,粘度越低,清洗能力越强,尤其是含有煤油、柴油等轻组份的切削油,渗透性和清洗性能就越好。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基切削液,清洗效果越好,因为它能在表面上形成吸附膜,阻止粒子和油泥等粘附在工件、刀具及砂轮上,同时它能渗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