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内容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内容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内容

第一章:绪论

1、公共管理:是政府公共部门、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公共组织为建立与维持公共秩序、实现和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运用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依法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

2、卫生事业管理:是政府为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人们健康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的综合,包括制定卫生政策、筹集和分配资源、建立卫生服务组织、健全卫生保障制度、提供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协调社会各方在内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3、卫生管理学:是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简称,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从而指导卫生事业管理实践的学科。

4、卫生管理学研究的内容:1)研究卫生事业管理中具有指导性的问题

2)研究政府在公共卫生事务中的主要职能和这些子系统的管理

3)研究卫生事业各职能领域带有共性的问题

5、卫生管理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是关于事物性质的研究,是依赖于研究者个人对事物的认知和经验判断,确定被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一现象变化过程和变化原因。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有专家法(特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观察法(参与式和非参与式)、访谈法(结构式访谈、无结构式访谈)、文献分析等。

定量研究是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所收集到各种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通过数量特征来表现社会卫生事物关系和事物发展的研究。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方法(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实验研究法(单项实验研究和综合实验研究)、分析研究法。

第二章:中国卫生事业概述

1、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2、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特征: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大降低了传染病的危害。2)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城市居民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3)适应外部环境的变革,初步健全了卫生服务体系。4)重视中医药的地位与作用,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建设。5)不断深化城乡卫生改革,推动了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3、中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1)人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

2)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3)基层卫生服务系统逐步发展

4)建立了新形势下的医疗保障制度5)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

6)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7.医学教育得到全面发展

4、卫生工作面临的挑战:

1)公共卫生系统存在薄弱环节,缺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2)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和贵的问题仍然突出

3)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有待提高

4)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弱势人群无有效保障

5)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过高。

第三章: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

1、社会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具体而言,在一个社会中,公共事务是企业和个人家庭所不愿做或不能做,但又是既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对社会全体公民基本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事务,而且,这里的共同利益,一方面是指体现全体公民长远利益,另一方面也是体现现实中的全局利益,因而是全体公民都十分关注的事务。

2、社会公共事务的特征:1)公共性2)基础性3)长远性4)非营利性

3、公共产品也称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就是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

服务。

4、某个事物是否属于公共产品,是由其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一般有三种情况:1)个人或者企业不愿办或办不了的,只能由政府负责,如环境治理等。2)企业或个人愿意办却无力承担3)虽然企业或个人愿意办也有能力承担的,但由于这些事务容易形成垄断而影响到公众的基本生活。

5、公共产品的特点: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2)消费的非竞争性3)受益的非排他性

6、准公共产品有如下特点:第一,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的不充分性。第二,外部性。

7、公共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和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

8、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目的不同2)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相比较效率意识不强3)公共管理比私人管理更强调责任4)公共管理中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5)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相比,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或公共性6)公共管理所强调的公共利益与某些私人管理所强调的共同利益边界不同。

9、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也可以称为公共部门,所谓公共组织,从广义来说,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

10、公共组织的类型分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准政府组织。公共组织的性质是公共、政治决定的结果,而不是市场运作的结果。

11、政府在卫生领域的职能:一、公共卫生规则的维护;二、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

12、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还存在一定缺位:一、政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监管缺位(对公共卫生的监管不力、对公立医院的监管不力、对医药和医疗器械流通监管不力)二、政府在卫生事业中的服务缺位(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足、卫生领域的资源分配不公)三、明确政府职能,落实政府职责。

第四章:卫生政策

1、公共政策:是指社会公共权威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2、从政策的构成(内容上的要素)来看公共政策的要素主要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客体、公共政策价值、公共政策内容和公共政策形式。

3、公共政策的特征:政治性、价值选择性、阶段性、层次性、合法性、普遍性、强制性

4、人们通常习惯于将公共政策按照政策的层次划分如下:元政策、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

元政策是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政策行为的一套理念和方法的总称,又被称为制定政策的政策。可分为方向性元政策、价值型元政策和程序性的元政策。

总政策市政策体系中处于统帅地位的,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作用的政策。有时称为总路线,基本路线。

基本政策是党和政府为维护和协调事关国家和整体利益,面对社会某一领、某一方面发展所规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和行动准则,通常是政府涉及各个部门的政策。

具体政策市基本政策的指导下制定出来的,它是基本政策的具体化,是为解决特定问题规定的行动目标、任务和准则。

5、各个政策的功能是导向、调控和分配功能。

6、卫生政策:改善卫生状况的目标,这些目标中的重点,以及实现这些重点目标的主要途径。

7、卫生基本政策是指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达到某特定目标所确定的卫生工作指导原则,是制定各项卫生具体政策的依据,它对卫生事业的管理、改革和发展

起着主导作用。

8、建国初期四大卫生原则:预防为主,卫生工作重点放在保证生产建设和国防建设方面,面向农村、工矿,依靠群众,开展卫生保健工作。

新时期的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药;依靠科技和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9、我国卫生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医改明确了今后3年的阶段性工作目标:是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

第五章:卫生组织

1、卫生组织:卫生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实现卫生工作目标的组织保障,是开展疾病预防、妇幼保健、临床诊断治疗、康复等医疗卫生工作的基本载体。

2、WHO的6项目议程:促进发展、促进卫生安全、加强卫生系统、利用研究信息和证据、加强伙伴关系、改善绩效。

3、卫生行政组织:是在卫生工作方面行使国家政权的公务机关,它是执行国家卫生方针政策,对卫生事业进行管理,在公务人员的集体意识支配下,经由职权、职责分配构成的具有层级与分工结构的组织。

4、卫生行政组织的基本职能:规划、准入、监管、卫生经济调控、发布医疗卫生有关信息、促进公平竞争、其他

5、卫生事业组织是指以保障居民健康为主要目标,直接或者间接向居民提供预防服务、保健服务、医疗服务、康复服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服务的组织。

6、在我国,狭义的卫生事业组织大致包括疾病预防控制组织、妇幼保健组织、医疗服务提供组织、基层医疗服务组织,广义的卫生事业组织还包括血液及血液制品生产组织、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机构、药品检验机构、医学科研组织、医学教育组织、非政府(群众性)卫生组织等。

第六章:医疗保险制度

1、医疗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劳动者或其他公民因疾病或其他自然事件及突发事件造成身体与健康损害时,对其提供医疗服务或对其发生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偿而实施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2、医疗保障制度的特点:普遍性、均等性、复杂性、福利性。

3、医疗保障制度的作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调节收入分配、保障基本生活。

4、将各国医疗保障制度归纳成五种模式,即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模式、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商业医疗保险模式、储蓄医疗保险模式、社会医疗救助模式。

5、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指以社会保险形式建立的,为居民提供因疾病所需医疗费用资助的一种保险制度。

6、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属性:公益性、福利性、经济学、保障性、互助共济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社会作用:有助于保障居民健康、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有助于体现社会公平性、有助于增强费用意识和健康投资意识。

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由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8、医疗救助:指政府通过提供资金、政策与技术支持,或社会通过各种慈善行为,对因患病而无经济能力治疗的贫困人群,实施专项帮助和经济支持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

9、医疗救助的作用:保障贫困人群健康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加快经济发展。医疗救助的内容:预防保健服务、医前救助制度、基本诊疗项目、家庭保健、慢性病、

重病管理、其他。

第七章:卫生规划与计划

1、卫生规划:是卫生部门在政府的领导下确立一定时期内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制定全局性战略,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发一个全面的分层计划体系的一系列综合性活动。

2、卫生规划过程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在形势分析基础上确定发展目标,而是确定实施卫生规划的重要步骤和重点措施,三是卫生规划的实施与评价。

3、卫生规划编制的工作程序:1)成立编制组织2)收集与分析统计信息资料3.)编制卫生规划4)制定实施计划和经济预算

确定目标:1)卫生规划目标2)环境与资源分析3)战略定位与目标决断4)体系指标

确立卫生规划的实施战略1)差距分析2)确立重点3)制定战略

卫生规划的实施与评价1)规划与实施调整并进2)规划的监督和评价

4、区域卫生规划: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确定区域卫生发展目标,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从而向区域内全体居民提供公平、有效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整体发展战略。概念的特征:区域性、高效性、整体性。区域卫生规划的特点:体现公平、效率、效果,政府负责和组织实施。

5、卫生计划的概念有很多:卫生计划是一个过程;卫生计划是一种手段;卫生计划是一系列行动方案;卫生计划是一种方法;卫生计划是一种具体措施。

6、卫生计划的分类;按时间划分,可分为长期、中期、短期计划;

按层次可分为中央计划和地方计划;

按约束程度可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按计划的对象可分为综合卫生计划和局部卫生计划以及项目计划;

按职能分为程序、实体计划、组织计划和功能计划。

7、制定卫生计划的原则:1)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中心的原则

2)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3)均衡发展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原则

8、卫生计划制定程序:1)目标分解与目标结构分析2)问题与对策分析3)选择方案

4)编制活动预算5)编制活动进度6)计划的实施与评价

第八章:卫生监督(选择题)

1、卫生监督: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公共卫生法律、法规的授权,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贯彻执行公共卫生法律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违反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的一种卫生行政管理活动。

2、卫生监督的特征:保护性、法定性与授权性、行政性和技术性、综合性、强制性与教育性

3、卫生监督手段:卫生行政许可、卫生监督检查、卫生行政处罚、卫生行政强制执行。

4、卫生监督体系:是指卫生监督工作中实行职责权限分工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关机构组成的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由按地域管理原则构成的横向组织机构与按分级管里原则构成的纵向组织机构交替构成,是实施国家卫生监督的组织保证。

5、卫生监督管理:包括公共卫生、健康相关产品、卫生机构和专业人员监督管理三方面。内容有食品卫生监督、化妆品卫生监督、职业卫生监督、放射卫生监督、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生活饮用水监督、传染病防治监督、学校卫生监督、消毒产品卫生监督、医疗服务卫生监督等。

第九章:药品监督管理(说不考)

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

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物、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药品生产企业:是指生产药品的专营企业或兼营企业。加强药品生产的监督管理,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

3、开办药品生产企业的条件::(l)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应的技术工人;(2)具有与其药品生产相适应的厂房、设施和卫生环境;(3)具有能对所生产药品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的机构、人员以及必要的仪器设备;(4)具有保证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

4、药品生产遵守的规定:(1)药品生产遵循的依据和生产记录规定。(2)对生产药品原料、辅料要求。(3)关于药品生产检验的规定。(4)关于委托生产药品的规定。

5、药品经营企业:包括药品批发企业和药品零售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的经营条件、经营行为对药品质量及群众用药的合理、安全、有效有重要的影响。加强药品经营的监督管理,也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6、开办药品经营企业的条件:(1)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2)具有与所经营的药品相适应的营业场所、设备、仓储设施、卫生环境;(3)具有与所经营药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4)具有保证经营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

7、药品经营应遵守的规定:(1)必须建立检查验收制度。(2)必须要有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3)药品经营企业门店销售药品的规定。(4)必须制定和执行药品保管制度。(5)通过互联网进行药品交易的规定。(6)城乡集贸市场出售中药材等的规定

8、新药:指我国未批准上市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证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亦按新药管理。

9、药品流通过程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严格经营药品的准入控制;制定实施《药师法》;推行药品流通质量管理规范;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加强药品广告管理;重视药品标识物管理;控制药品价格等。

第十章:疾病预防控制管理

1、疾病预防控制:是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参与,通过研究如何预防与控制各种健康危害因素,应用公共卫生技术与服务管理,提出相应对策与措施,以降低或消除健康危害因素,防治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卫生工作。

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特点:社会性和效益性、政策性和法制性、专业性和多学科性、计划性和时效性、系统性和协调性。

3、疾病预防控制管理涉及理论:1)传染病控制与管理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与管理

3)地方病控制与管理4)职业病控制与管理

4、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是指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由特定的组织机构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组织实施的一系列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及采取的医学防治和卫生监督行动等综合性行为的总称。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突发性和意外性、高频率和多元化、危害性和连带性、综合性和系统性、公共性和国际性。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原则:(1)统一指挥,分级负责。(2)反应及时,措施果断。(3)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第十一章:妇幼卫生管理

1、妇幼卫生工作任务:(1)妇女保健。(2)儿童保健。(3)婚前保健服务。(4)生殖健康

服务。(5)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2、三网合一:出生缺陷网同孕产妇死亡监测网、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实行“三网合一”。为了加强对三个监测系统的管理,促进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三个监测系统的资料交流和分析,本着经济有效的原则,在以最小样本量反应三个监测系统所需量得情况下,将三个监测系统的监测点进行了统一和调整,以便节约人力,物力,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科学管理,加强对监测资料的综合开发利用。

第十二章:医政管理

1、医政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人员、医疗服务及其相关领域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

医政管理的行政主体是政府各级行政部门

2、我国城市医疗急救的组织模式:指挥调度型、依托型、院前急救型、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型

3、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自救互救系统、指挥调度系统、通讯联络系统、医疗监护运输系统、医疗救治系统、急救信息系统

第十三章:基层卫生管理

1、初级卫生保健:是一种基本保健,它依靠切实、可靠而又受社会欢迎的方法和技术;它通过个人和家庭的充分参与而达到普及,其费用是国家和社会依靠自力更生和自觉精神在各个发展阶段上有能力担负的;初级卫生保健是国家卫生系统的中心职能和主要焦点,是国家卫生系统和整个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是个人、家庭和社区与国家卫生系统保持接触的第一环,它使卫生保健尽可能接近于人民生活和工作场所,是卫生保健持续进程的起始一级“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关键。

2、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社会公正、社区参与、部门协同、成本效果与效率。

3、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四个方面:增进健康、预防疾病、诊治病伤、康复服务。

《阿拉木图宣言》中提出八项具体内容:(1)当前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和控制方法的宣传教育。(2)必要的营养和供应充足的安全饮用水。(3)提供基本的清洁卫生环境。(4)开展妇幼保健工作,包括计划生育。(5)对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6)对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7)常见病和外伤的恰当处理。(8)提供基本药物。

3、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以家庭为基础的,能使人们产生互动的共同体,其构成可以概括为五个要素:人口、地域、特有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及认同意识、生活服务设施、一定的生活制度和管理机构。在我国社区的界定为城市的街道或居委会,农村为乡镇或行政村,家庭是社区的基本单位。

4、社区卫生服务:是在政府领导、社会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主干,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病人、残疾人、低收入居民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的、经济的、方便的、综合的、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5、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特征:以健康为中心、以人群为对象、以家庭为单位、提供综合性服务。

6、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注重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坚持实行区域卫生规划,立足于调整现有卫生资源、辅以改扩建和新建,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坚持以地方为主,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积极推进。

第十四章:中医药管理

1、中医药发展的重点任务:①提高和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和服务能力②加强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和重大疾病防治③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④提升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⑤提升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⑥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⑦推进中医药法制化、标准化建设⑧促进中医药国际及对港澳台的交流与合作⑨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⑩大力推进中医药信息化

2、现代中医药事业管理的主要任务①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医药发展体系②加强中医药专科建设,保持和发扬中医药优势与特色③提高跨世纪中医药人才的创新能力,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④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切实发挥中医药在农村的优势和作用⑤医药并重,加强中医药药政管理

第十五章:医学科研管理

1、医学科研的分类:

按学科的属性分类:基础医学科研,临床医学科研,预防医学科研和社会医学科研

按体系分为:现代医学科研,传统医学科研,中西医结合医学科研和药学科研

按意义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按创新程度分为:创造性研究,发现型研究,再现型研究

2、怎样进行科研选题和立项管理

选题特征:1)必须有价值2)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3)必须具体明确4)新颖且有独创性5)具有可行性

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①需要性原则②创新性原则③科学性原则④方案可行性原则⑤效益性原则

科研课题立项管理的内容:(一)选题的评价1)评价课题与国家建设和社会需求的目标和方向的一致性2)评价研究的目标是否科学明确,内容适度3)分析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技术路线4)评价研究方法与采用的技术是否合理5)评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大小6)评价科研人员素质和团队7)评价是否有前期研究基础和条件8)评价表叔材料的书写9)评价科学研究的产出形式。(二)立项的组织策划与评议

3、科技评估是对科技活动或成果的有效性,可靠性,实用性,科学性,公平与公正性,创新性及其价值的评定。常用方法:同行评议,指标体系评估法,引证分析法,概念树评估法,相对评估法

4、知识产权:亦称智力成果权,是指因知识财富而产生的法权。

第十六章:卫生资源管理

1、卫生资源:广义:在一定时间内,社会可用于卫生方面的各种有用要素的总称,是人类开展医疗卫生活动的人力和物质技术的基础。狭义:仅指硬资源,包括卫生人力,卫生物力,卫生财力等有形资源

2、卫生资源管理:是以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社会卫生服务需求的依据,对卫生资源进行的合理配置,调控与监督等活动,包括卫生资源的获取,配置,使用,监控等整个过程。内容: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卫生物力资源管理,卫生财力资源管理,卫生信息管理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需要原则、公平原则、效益原则、重点倾斜,兼顾全局原则卫生人力资源:是受过不同卫生职业培训,能够根据人民的需要提供卫生服务,为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的人员的总称

3、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通过不断的人力资源获取,整合,调控和开发并加以利用的过程

4、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卫生组织为实现既定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原理和方法对员工的获取,以及其所属员工的任免、调配、培训、惩奖、整合等工作所进行的计划、组织、

协调与控制等管理活动的总称

5、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获取,整合,奖酬,调控,开发

6、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现况:卫生人力资源数量(上升趋势)卫生人力资源质量(专家缺乏,基层素质偏低,管理人员专业教育或培训欠缺)卫生人力资源结构(年龄,专业,职称,学历结构合理化程度增加,医护比例,专业、学科、职称比例失衡)卫生人力资源分布(地区比例失衡,城乡分布不均)

7、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观念落后,缺乏战略思维和对卫生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经营意识;一直沿用过去的人士管理方法,不能进行改革与创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办”的意识浓厚,缺乏忧患意识;体制、制度变革的落实仍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卫生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有待提高

8、卫生人力规划的概念:是对未来卫生人力资源的需求量、供给量和供需关系以及卫生人力的数量、知识和技能类型进行预测,制定卫生人力计划的过程

9、卫生总费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卫生事业的货币总和,卫生总费用核算期通常为一年

第十七章:卫生信息管理

1、卫生信息:是人们对卫生事业存在方式和运行状态的感知和表述,是各种与卫生工作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指令、情报、数据、信号、消息及知识的总称

2、卫生信息的来源渠道:日常工作中的公文,卫生统计报表,专题调查资料,图书情报,还可以来自信访、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3、卫生统计信息的主要特征:社会性,有效性,关联性,精确性,及时性,完整性,简明性。

4、中国卫生统计信息管理包括:1)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信息系统2)妇幼保健统计信息系统3)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系统4)医疗(医院)管理统计信息系统

(完整版)《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卫生系统的概念; 卫生系统是所有以促进、恢复和维护健康为目的的,致力于开展卫生活动的组织、机构和资源。 2、文化环境对卫生事业影响的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社会整体价值观、医务人员的行医理念、人群的健康期望。 3、卫生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①提供卫生服务; ②提供医疗保障,具体包括筹资,建立资金池,分配资金以购买服务; ③资源筹措,具体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④管理,即卫生系统作为管家,管理资金、分配权力,并且对人群赋予他们的期望作出应答。 4、卫生系统的的三大目标是什么? 1.改善健康 2.提高卫生系统反应性 3.分担疾病经济风险确保筹资公平性 5、卫生事业的概念; 指国家和社会为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有条理、有规模的从事所有社会服务的总和 6、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P10 是以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为目的,国家和社会采取的所有管理事务 7、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有哪些?P13 ①法律手段 ②行政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项目管理手段 8、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P16内容:

1.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 2.卫生事业的管理体制 3.卫生事业的运行机制 4.卫生事业管理的方法。 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专题小组讨论法,swot分析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政策研究情景分析,循证政策分析。 定量研究方数据收集过程中常用: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数据分析过程中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卡方检验,方差分析,路径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关键路径法。 9、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和客体;P12 主体:包括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如发展改革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监督部门);社会其他管理者,如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等。 客体:包括卫生组织及其构成要素和职能活动两类。 10、卫生系统的特殊性有哪些?P5 a)卫生系统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专业性; b)大多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状况 第二章卫生工作方针与卫生发展战略 1、卫生工作方针的概念;P19 是国家指导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和基本思想,使卫生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指导国家各项卫生工作和制定各项具体卫生政策的依据。 2、新时期工作方针的基本内容;P23 1.以农村为重点 2.预防为主 3.中西医并 4.依靠科技与教育 5.动员全社会参与

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业与习题.doc

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业与习题 第一章卫生事业管理绪论 一、选择题 1、卫生事业的服务对象() A 健康人 B病人 C残迹人 D亚健康人 2、我国现阶段卫生事业的性质() A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B实行公益政策的社会福利事业 C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D实行一定公益政策的社会福利事业 3、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核心是() A 以农村为重点 B 预防为主 C 中西医并重 D 依靠科技与教育 E动员全社会参与 F 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4、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 A 促进健康 B 治愈一切疾病 C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健康 D 消除疾病 二、名词解释 1、卫生事业 2、卫生事业管理学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2、简述我国卫生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论述题 论述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第二章管理理论 1.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2.韦伯的组织理论的作用? 3.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4. 梅奥人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5. 勒温的三种领导风格的特征?

6. 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的关系。 7.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的基本观点。 8. 管理方格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卫生服务体系 一、名词解释 1、卫生服务体系 2、组织 3、行政改革 4、卫生服务组织 二、选择题 1、卫生服务体系包括( ) A 专业治疗机构 B 卫生科研机构 C 健身房 D 医疗器械制造商 2、()是组织最大的资源,是组织创造力的源泉。 A 人力资源 B 财力 C物力 D信息 3、在利维特模型(Leavitt,1965)中,组织具有的关键要素包括() A 目标 B结构 C技术 D人员 E环境 4、塞尔兹尼克的制度理论对组织的最大贡献在于() A 持续质量改进技术 B管理行为应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C强调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差别及职能 5、以下哪项不属于公共行政组织的设计原则() A 法制原则 B 效率原则 C统一与平衡原则 D等级原则 E符合人性和适应环境的原则 6、以下哪些是我国的群众性卫生组织() A中华医学会 B中华预防医学会 C中国医师协会 D 计划生育委员会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构架。 2、简述我国卫生行政组织的子系统及各自的功能。 3、简述我国行政改革的动因。 4、我国卫生服务组织的特征。 四、论述题 试述我国卫生服务组织变革及动因及实施。

20秋学期《卫生事业管理学》在线平时作业1

20秋学期《卫生事业管理学》在线平时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从广义上来讲,计划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三个阶段。 A.权衡计划 B.评估计划 C.完善计划 D.检查监督评价计划 答案:D 2.WHO于1981年提出,衡量各国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最低限度标准可分为12项,其中至少有()的国民生产总值用于卫生事业。 A.3% B.4% C.5% D.6% 答案:C 3.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性评价指标之一是:成年男女的受教育比例是() A.50% B.60% C.70% 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4.印度尼西亚采用的是()医疗保险模式。 A.储蓄 B.国家 C.商业 D.社会 答案:A 5.就计划的分类来看,具有较强的约束力,既规定了目标,也规定了实现目标的具体做法的是()。 A.程序计划 B.指令性计划 C.功能性计划 D.指导性计划 答案:B 6.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政策依据是() A.《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B.《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C.《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D.《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答案:C 7.下列不属于妇幼卫生信息的来源的是() A.常规性业务登记 B.监测系统报告 C.病历系统记录 D.专门调查 答案:C 8.信息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是() A.人员 B.相应的法规制度 C.组织机构 D.数据 答案:A 9.实施()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最佳途径。 A.全科医生制度 B.全科医疗 C.政府领导 D.社区参与 答案:B 10.全员参与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识别领导要求 B.批评工作中的错误 C.以不断学习为目标 D.只做正确的事 答案:D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1.卫生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A.维护所有者权益 B.产权界定 C.提高卫生质量 D.产权登记 E.资本金预算 F.资产处置 答案:B 12.社会卫生筹资是指政府预算外社会各界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包括()、公共卫生机构预算外资金收入等。 A.预算内基本经济建设经费

卫生事业管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考试说明 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注册电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的学习者。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三)考核依据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卫生事业管理学》(郭岩主编)。本考核说明是教学大纲的细化和具体化,是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四)课程总成绩的记分方法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每次成绩满分为100分,4次形成性考核成绩的平均数乘以20%再加上期末考试成绩的80%。课程总成绩一般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合格。 (五)形成性考核的要求及形式 形成性考核为4次记分作业(由中央电大通过作业本的形式下发)。 (六)终结性考试的要求及形式 1.考试要求 本课程为专业课,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应用这些基础知识说明、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据此,本课程

的考核着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两个方面的考察,大致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各层次含义如下: 识记:指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包括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等。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并能以自己的语言阐述,能够说明与相关问题的区别及联系。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指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涉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一般问题,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2.组卷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之内,并按照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安排各类题目,掌握的内容约占40%,熟悉的内容约占30%,了解的内容不超过30%。 (2)考试命题的覆盖面尽量大,并突出课程重点内容。 (3)试卷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30%,理解40%,应用30%。 (4)试卷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按照难易程度,一般分为易、中等、难三个等级。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较容易的题目占30%,中等难度的题目占50%,较难的题目占20%。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5)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情况,同时也是检查施教者导学、助学及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运转情况,多种媒体教材的使用情况,以使学习者通过课程或发现问题并改进学习。因而,出题者不以学生为敌,不出偏题、怪题为难学生。 3.试题类型及试卷结构

《卫生事业管理学》练习题及答案1

《卫生事业管理学》练习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A型题:每题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案卷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涂黑,以示正确答案。 1.我国在建国初期,卫生管理学的前身是: C A. 卫生政策管理 B. 卫生行政 C. 保健组织学 D. 公共卫生管理 E. 健康教育学 2.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 A A. 政府 B. 民间团体 C. 企业 D. 对公共事业有热心的个人 E. 各党派 3.公共产品具有的特点是: C A.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竞争性和不可再生性; B. 公益性、共同消费性、普遍性; C.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 D. 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排他性 E. 公益性、长远性、阶级性 4.“拟定医务人员执业标准、服务规范”是卫生部那个司的职能?B A. 人事司 B. 医政司 C. 规划财务司 D. 卫生法制与监督司 E. 科技教育司 5.下列哪一项可以被称为“制定政策的政策”?C A. 基本政策 B. 具体政策 C. 元政策 D. 方面政策 E. 方针政策

6.社会公共权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依据被称为:A A. 公共政策 B. 政策 C. 公共道德准则 D. 公共事务; E. 法规 7. 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被定义为: C A. 福利事业 B. 社会主义公益事业 C. 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事业 D. 政府实行一定公益政策的福利事业 E. 关系社会长治久安的事业 8. 我国的中医政策是: B A. 中医为主 B. 中西医并重 C. 西医为主,中医为补充 D. 发展中西医结合 E. 顺其自然发展 9. 起草医疗器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并监督实施是哪个部门的职责: D A. 卫生部 B.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 C. 商务部 D.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E.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0. 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健制度的改革方向是建立什么样的医疗保险制度: A A. 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帐户相结合 B. 商业医疗保险 C. 国家税收式医疗保险 D. 社会保险模式 E. 公费医疗模式 11.下列哪一哪个国家实行的是商业医疗保险模式:D A. 中国 B. 新加坡 C. 德国 D. 美国 E. 日本

卫生事业管理学考试题

专业资料 《卫生事业管理学》练习题 1.“事先决定做什么,如何做,在哪儿做,什么时候做和由谁做”所体现的是管理的哪个基本职能?() A 计划工作 B 组织工作 C 协调工作 D 控制工作 2.卫生事业费占GDP的百分比是反映()的指标。 A 卫生筹资水平 B 国家对卫生事业投入 C 国家财政投入 D 卫生发展水平 3.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说明的是管理学的哪个原理?() A 系统原理 B 整分合原理 C 封闭与开放原理 D 弹性原理 4.管理活动中,最重要、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要素是() A 财 B 人 C 时间 D 信息 5.老龄化人口是指() A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B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C 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D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7% 1.A 2.B 3.B 4.B 5.A 1.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不包括哪项() A农村卫生B预防保健C康复服务D发展中医药 2.公共政策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A行政决策机关B行政执行机关C公共政策目标群体D大众传媒 精心整理 专业资料 3.公共政策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这是公共政策的() A层次性B阶段性C稳定性D普遍性

4.下列哪项不是公共政策的客体包含的内容() A社会问题B政策的作用对象C行政决策机关D人们之间的利益5.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通常人们将制定政策的政策称为()A元政策B总政策C基本政策D具体政策 6、问题的严重性评价是属于() A适宜度评价B恰当性评价C进度评价D结果评价 7.评价的基本原理是() A确定价值B判断可行性C比较D调查测量 8.对卫生计划目标及其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性评价是() A适宜度评价B过程评价C恰当性评价D进度评价 9.评价的前提是() A获得信息B确定价值C完善计划D建立指标 10.卫生服务研究主要是探讨(P98-104)三者之间的关系。 A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B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费用和卫生服务利用C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D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费用和卫生服务利用 11.以下哪个指标不属于卫生服务需要量指标?() A两周患病率B两周卧床率C慢性病患病率D住院率 12.未住院率的计算公式是() A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调查人数×100% B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调查患者人数×100% 精心整理 专业资料 C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需住院患者数×100% D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需就诊患者数×100% 13.下面哪句话正确?() A卫生服务利用直接反映卫生系统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B卫生服务利用间接描述卫生系统为人群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 C卫生服务利用间接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D卫生服务利用直接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14.下列哪项属于间接卫生费用?() A营养费B检查费C药费D材料费 15.卫生服务效率是反映()之间的比值。 A卫生服务需要和卫生服务利用 B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 C卫生服务需要和卫生服务资源 D卫生服务利用和卫生服务资源 16.工作任务分析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A人群特征和卫生服务需求B卫生服务需求和工作描述 C工作描述和任职说明书D人群特征和任职说明书 17.卫生人力业务能力考核中非认知领域考核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

卫生事业管理学考试重点

,. ; .. 六.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 1.计划方式2.法律方式3.经济方式 4.行政方式5.项目方式 七.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和挑战 成就: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2.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明显进展 3.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4.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健全 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不断提高 6.卫生法制化建设升入推进 7.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挑战:1.健康需求发生变化 2.医疗卫生体系制度安排 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看病难、看病贵 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药品供应体系问题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问题 第三章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的步骤 第一步 课题来源: 实际工作 日常生活 文献资料 (1)重要性(2)科学性(3)可行性(4)创新性 选择课题 陈述假设 第二步 研究目的:(1)探索(2)描述(3)解释 制定研究方案 第三步 收集资料 第四步 整理和分析资料 第五步 解释结果 研究方案的制定与完善 (1)研究目的意义 (2)确定研究内容(或理论假设) (3)确定研究对象和分析单位 (4)确定研究方法和抽样方案 (5)说明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式,问卷调查/访谈 (6) 说明调查人员的组成、管理与培训安排 (7) 说明调查场所、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卫生管理常用定性研究方法: 4.1.德尔菲法 5.含义:是一种以反馈性、匿名性、预测结果的统计特性为特征的预测方法.通过多轮匿名专家信函调查得到. 三、卫生管理常用定量研究方法抽样调查 四、特点:数据化 精确化 标准化 系统化 操作化 五、1.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 六、2.关键路径/临床路径 七、第四章 卫生规划 3.卫生事业管理的督导与评估 卫生规划的步骤: 卫生服务需要 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服务供给 卫生服务利用 五、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基本步骤卫生规划评价 1.形势分析和战略定位 2.建立目标及指标体系 3.目标差距分析 4.确定发展战略重点 5.针对战略重点的政策策略研究 卫生规划评价 1.适合程度评价2.足够程度评价 3.进度评价4.效率评价5.效果评价 6.效益评价7.影响评价 第五章 中国卫生事业概述 卫生组织 1. (一)取得的巨大成就 1.人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 2.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3.基层卫生服务系统逐渐发展 4.建立了新形势下的医疗保健制度 5.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 6.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7.医学教育全面发展,卫生法制化建设深入推进 8.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二)卫生工作面临的挑战 1.公共卫生系统存在薄弱环节,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任务艰巨,缺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2.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突出, 3.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有待提高 4.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弱势人群无有效保障 5.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 乱,价格过高,公立医疗机构出现 了市场化倾向,公益性质淡化 卫生组织包括: 1.卫生行政组织 2.卫生服务组织与卫生相关的第三方组织国际卫生组织 3.卫生行政组织的基本职能 4.规划 准入 监管 5.卫生经济调控 发布医疗卫生有关信息 促进公平竞争 卫生服务组织的特征? ①卫生服务的性质复杂,变异性大 ; ②很多工作救急性强,不能延误; ③高度专业化,需要不同专业群体的密切协作; ④在服务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任何模糊或错误; ⑤服务产出的界定和衡量比较困难; ⑥组织成员重视职业的忠诚,而不是对组织的遵从; ⑦对医的诱导需求与费用倾向缺少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手段 卫生服务组织的变革的动因? ①承担两次卫生革命的双重任务,防治任务严峻 ②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③人们要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服务 ④卫生机构功能重复、机构重叠、效率下降、患者不满意 ⑤环境的变化,新项目、新技术开发 ※卫生行政组织改革的动因? 1..机构重叠,职能交叉 2.机构膨胀,人员结构不合理,协调困难,效率不高 3.宏观管理功能薄弱,微观干预过多 法制不健全,监督不力 4.权力过于集中,不宜发挥地方积极性 ※卫生组织变革的原则? 明确政府职能,落实政府责任 2.建设四项基本卫生制度,增加卫生

卫生事业管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 论述题 1.“看病难看病贵”原因:1.卫生资源总体不足 2.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和城市缺医少药的状况没有改变 3.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主要靠自费就医 4.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出现市场化的倾向,公益性质淡化 5.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过高 6.医疗保险发展缓慢 2.分析医疗纠纷发生和增长的原因: 发生的原因:(1)医院方面的原因:①医院对医疗事故不做实事求是的处理 ②医生和病人对医疗差错意见不一 ③医生态度粗暴 ④医务人员索要红包 (2)病人方面的原因:①缺乏医学知识和对医院规章制度的不理解②病人及家属不良动机增长的原因:(1)人民群众医疗保健知识和法律观念意识提高(2)有些医疗主体追求物质利益造成医德降低,态度恶劣(3)新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存在未知情况(4)医疗保险带来医、患和第三方之间的关系。 3.分析处方流失的利弊,你认为处方流失能够防止吗?为什么 利:患者可以买到价格便宜的药,减轻患者负担;促进市场竞争,有利于降低药品价格;有利于抑制药价虚高,消除药品回扣。 弊:目前我国以药养医,医院补偿不足,处方流失可能使医院受损失;减少医生与患者的联系,不利于治疗。 防止的可能性不大。(1)连锁药店发展迅猛,价格比医院低(2)患者倾向到药店购买药(3)医疗保险制度使在药店可以保险药费。 4.在新医改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1)增加农村卫生投入(2)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素质(3)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4)做好农村妇幼保健工作(5)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6)合理安排农村公共卫生经费(7)加大卫生支农和扶贫力度(8)对农村贫困家庭实行医疗救助(9)发挥中医院在农村卫生服务的优势与作用(10)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卫生事业 第二节:卫生事业管理学 第三节:中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卫生事业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卫生事业 一、名词解释 ●事业:是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的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并且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经常性活动。 ●卫生事业:是为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权利,保障经济发展,履行其社会事务管理职能,通过政府组织、政府投入及社会筹资等手段,动员各种社会力 量建立起来的包括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基本医疗保险、医疗卫生服务政策等多面容在的一项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工作。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指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个人能够负担得起的,投入低、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人口老龄化: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二、基本概念 ●卫生事业本质:一项政府职能 基本特征:(由政府投入和社会筹资而形成的)社会福利性 基本要素:包括有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福利性的卫生经济政策。 三、中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政府实行的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特点:①以增进国民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②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 ③卫生政策体现社会和政府的责任。 ④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垄断性。 四、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社会制度 ●经济基础:①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卫生事业发展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②卫生事业的发展能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文化背景:①健康教育 ②卫生保健接受性 ③卫生人力资源 ●人口状况【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和构成】 ●科技发展水平

●管理水平 五、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意义 卫生事业是造福于人民的事业,直接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卫生事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容之一。因此,发展卫生事业具有以下意义: a)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出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 b)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c)发展卫生事业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容。 d)保证群众健康权益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六、卫生事业发展中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主导卫生事业的必要性:卫生事业的福利性和公益性以及卫生事业中的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承担卫生事业主要责任。原 因是: ①健康是公民的一项重要人权,保护公民的健康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②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 ③消除贫困,维护医疗服务的公平性是政府的社会职责。 ●政府的主导作用: ①政府主导的目标 1)保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平衡。 2)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合理安排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使卫生事业发展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3)保持医疗服务价格的基本稳定,尤其是基本卫生服务价格水平的基本稳定,使之与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能力相适应,是政府主 导的基本目标之一。 4)通过制定和实施全国性的和区域性的卫生规划,运用规的财政转移支付等宏观调控手段,逐步实现卫生资源在区域之间和城乡 之间的合理配置,促使地域间的基本为沙僧服务利用的均等化。 ②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手段: 1)经济手段:是指政府通过经济机制对卫生机构的运行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手段。 2)计划手段:计划具有向性、指令性和指导性。 3)法律手段:是指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来调整各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 4)行政手段:主要表现是政策和行政命令 5)项目手段 ③政府主导的实现机制 第二节卫生事业管理学 一、基本概念: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 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法的科学。 ●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 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宏观卫生发展规划,寻求最佳卫生服务,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卫生资源,最大限度满足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

二、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 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三、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 优化配置,及时合理的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四、卫生事业的特点:1、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2、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 3、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 4、卫生事业具有垄断性。 五、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1、以人为本的观念;2、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3、人民健康与社会 发展相辅相成的观念;4、发展卫生事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观念。 六、卫生事业的主体与对象 1、主体: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如:发展和改革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2、对象:各种卫生机构及相关机构;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及相关人员 七、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1、计划方式:方向性、指令性和指导性;2、法律方式:约束性、强制性和稳 定性;3、经济方式:间接性、灵活性、灵敏性、自觉性;4、行政方式:政策和行政命令;5、项目方式 八、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优化卫生政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的编制和实施卫生计划;提升卫生系 统功能 九、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 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十、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 体系;3、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4、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1、卫生事业——泛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2、卫生事业管理——是政府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以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对卫生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 3、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政策相适应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 1、卫生事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最大限度的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 2、卫生事业的主要目标——最大限度的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3、卫生事业的主体——政府 4、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过程——计划、组织、控制 5、卫生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卫生信息管理、药品管理、中医药管理、医学教育与科技管理 6、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计划方式、法律方式、经济方式、行政方式和项目方式 7、计划方式的特点——方向性、指令性和指导性8、法律方式的特点——约束性、强制性和稳定性 9、经济方式的特点——间接性、灵活性、灵敏性和自觉性 10、衡量一个国家人民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 11、我国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卫生事业管理理论、卫生组织体系、卫生政策、卫生行政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的方法

卫生事业管理学选择题库

5、单位或者个人设置医疗机构必须经( )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方可向有关部门办理其他手续。 A. 区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 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 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6、作为组织生存发展的灵魂是( ) A. 组织的技术问题 B. 组织的管理者问题 C. 组织的目标价值问题 D. 组织的社会心理问题 7、医学信息工作的质量标准是( ) A. 广、快、真、准 B. 广、快、真、精 C. 广、快、精、准 D. 广、真、精、准 8专家定义的需求是( ) A. 标准需求 B.表达需求 C. 相对需求 D.认识到的需求 9卫生人力需求量预测方法之一卫生需要法是建立在( )基础上确定卫生服务的需要量。 A. 专家意见 B. 人群生物学基础 C. 人群社会学基础 D. 人群生物学基础和专家意见 10问题的严重性评价是属于( ) A. 适宜度评价 B. 恰当性评价 C. 进度评价 D. 结果评价 11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医疗事故是( ) A. 一级医疗事故 B. 二级医疗事故 C. 三级医疗事故 D. 四级医疗事故 121996年我国开始实行的“三网合一”是指( ) A.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检测和同产儿死亡监测

B.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新生儿死亡监测 C. 出生缺陷检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婴儿死亡监测 D.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 13根据医务人员是否有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可分为 A. 医疗过失纠纷和非医疗过失纠纷 B. 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 C. 医疗意外和医疗并发症 D. 医疗意外和疾病自然转归 14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是 A. 以专家为基础的服务 B. 以保健为基础的服务 C. 以医疗为基础的服务 D. 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 15管理活动中最重要、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要素是 A. 财 B. 人 C. 时间 D. 信息 16以下哪个指标属于卫生服务需要指标 A. 年每千人住院天数 B. 两周患病率 C. 每千人口医生数 D. 每千人两周就诊次 17造成患者死亡的医疗事故属于 A. 三级医疗事故 B. 四级医疗事故 C. 一级医疗事故 D. 二级医疗事故 18医院的管理费用属于 A. 固定成本 B. 变动成本 C 混合成本 D. 直接成本 19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第一步是进行 A. 家庭调查 B. 社区调查 C. 社区诊断 D. 居民患病调查 20以下哪一条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的原则有误 A. 低水平广覆盖 B. 个人帐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 C. 医保统筹范围实行非属地化 D. 医保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21整体把握、科学分析、组织综合说明的是管理学的哪个原理 A. 系统原理 B. 整分合原理 C. 封闭与开放原理 D. 弹性原理 22卫生事业费占GDP的百分比是反映的指标 A. 卫生筹资水平 B. 国家对卫生事业投入 C. 国家财政投入 D. 卫生发展水平 23单项试点研究属于 A. 随机实验研究 B. 自然实验研究 C. 现况调查 D. 抽查 24公共政策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行政决策机关 B. 行政执行机关 C. 公共政策目标群体 D. 大众传媒 25卫生服务研究主要是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A、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最新)

单选10*1=10 多选10*2=20 简答5*8=40 问答2*15=30 性质: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性事业(详见课件) 特点:1.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2.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3. 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 4.卫生事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地位和作用:以人为本的观念;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民健康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观念;发展卫生事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观念 重要性:1.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3.发展卫生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容 4.保证群众健康权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①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②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③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④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 ⑤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卫生事业的发展不仅提高我国国民健康水平作出了贡献,也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对于拉动需,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相关产业的方针也发挥了积极地作用。 面临的挑战:1.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2.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完善 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4.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相适应 构成:卫生行政组织、卫生服务组织、第三方组织 我国卫生行政组织体系设置 a)卫生部 是国务院主管全国卫生工作的职能部门。其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相适应,按照国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卫生工作方针,对全国卫生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围绕卫生工作战略重点,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国卫生事业,防病治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重点加强政策法规、综合规划、监督执法和信息服务等工作,并对部属企事业单位做好规划、指导、协调、监督、服务等管理工作。 卫生部部机构设15个职能司局:卫办厅、人事司、规划财务司、卫生政法

卫生事业管理学试题选择题汇

1.卫生工作方针的重点是() A.以农村为重点 B.预防为主 C.依靠科技与教育 D.动员全社会参与 E.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解放后,我国大幅度减少了地方病和传染病的危害,消灭了什么病?() A.天花; B.小儿麻痹; C.碘缺乏病; D.麻疹; E.霍乱 3.我全国人民的人均期望寿从解放前的35岁提高到2000年的多少岁?() A.65.8岁; B.68.8岁; C.69.8岁; D.71.8岁; E.72.8岁 4.传染病对人体的危害按死亡顺序计算,在城市从解放前的第一位下降到2001年第几位?()A.第5位 B.第7位 C.第9位 D.第10位E.第11位 5. 管理学之父() A泰罗B法约尔C韦伯D梅奥 E.马斯洛 6. 人际关系理论之父() A泰罗B法约尔C韦伯D梅奥 E.马斯洛 7.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把人看成是() A.“文化人” B. “经济人” C.“社会人”, D.“自然人”; E.“法人” 8. “无为管理”是属于什么创新() A.观念创新 B.组织创新 C.制度创新; D.战略创新; E.文化创新 9. 卫生服务市场的核心机制是() A.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 D.激励机制; E.市场机制 10. 实事求是地强化产品在消费者心目的形象是如下哪一种定位方法() A.强化已有的定位 B.比附定位 C.单一位置策略; D.类别品牌定位; E.再定位 11. “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是属于什么创新() A.观念创新; B.组织创新; C.制度创新; D.战略创新; E.文化创新 12. “学习型组织”是属于什么创新() A.观念创新; B.组织创新; C.制度创新 D.战略创新 E.文化创新 13. .对提供同种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来说,什么是竞争的手段() A.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 D.激励机制; E.市场机制 14. 焦点访谈的优势() A 访谈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 B 对研究问题进行集体性探讨 C 集体建构知识 D 研究者和参与者有较大的自由 E 以上都是 15. 下列哪一个不是二次分析的优点() A 节省时间 B 费用少 C 适合比较研究 D 资料准确 E 适合趋势研究 16. 特尔菲法的优点() A 不受地区和人员的限制 B 不受专业领域的限制 C 费用低廉 D 不仅可用于预测,还可用于项目评价 E 以上都是 17.头脑风暴法的缺点() A 专家互相启发 B 产生创造性思维 C 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专家意见 D 易受在场权威人士观点的影响 E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18. 以下不属于组织五要素的是() A 人员 B 技术 C 目标 D 资源 E 环境 19. 狭义的卫生服务组织不包括() A 医疗服务组织 B 预防服务组织 C 医学科研组织 D 妇幼卫生服务组织 E 基层卫生组织 20.按照专业可以将医院分为() A 中医医院西医医院 B 综合医院儿童医院 C 传染病院肿瘤医院 D 综合医院专科医院 E 妇产医院儿童医院 21. 卫生服务组织包括() Word 资料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 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的具有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事业管理: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政府其他相关部门 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计划、法律、经济、行政、项目 卫生事业管理的对象-------各种卫生机构及相关机构、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及相关人员 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优化卫生政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的编制和实施为生计划、提升卫生系统功能 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用,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2.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3.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4.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步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卫生事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1.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2.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健全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4.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 管理:指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激励和领导等活动,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以期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卫生行政组织:指那些对卫生事务实施管理的政府组织,通过制定和执行卫生政策、法规等来引导和调控卫生事业的发展。 卫生服务组织:指以保障居民健康为目标,直接或间接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组织,包括各类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营利性和非赢利性医疗机构等。 中国卫生服务体系按照城乡划分 我国卫生行政组织体系:卫生部→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卫生局→县、县级市、区、旗卫生局 卫生服务组织体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健康卫生服务组织体系教育机构、卫生信息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运用医学理论、技术进行卫生防疫工作监测、科研、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培训相结合的专业机构、是当地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技术的指导中心。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监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 我国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由原来的市、区、街道三级逐渐发展成为社区卫生机构和综合性卫生机构两个层级。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由县及县以下卫生组织机构构成,行形成“三级卫生保健网”,即县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院等单位是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组卫生室(所)为基础的三级机构。 目前我国卫生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1.组织体系布局不合理导致服务可及性较差。(医疗服务资源在层次布局上向高端服务集中、在地区布局上向高购买力地区集中) 2.组织体系中的条块分割导致管理困难。(医疗服务体系与公共卫生体系之间的割裂问题、公共卫生组织

卫生事业管理学基本概念

卫生事业管理学 第一章 1、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的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1)具有公益性(2)政府要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 2、新时期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第二章 1、管理学的概念:管理是指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活动,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以期待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基本职能:(1)计划(2)组织(3)控制(4)激励(5)领导 第三章 1、定性研究的概念 定性研究是探究性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它依赖于研究者个人的直觉和哲学的思辨思想,然后根据主观经验判断,相应的提出一些看法,最终用演绎的方法对自己的设想进行验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强调一种对整体的宏观把握与哲学思辨的观念。 2、定性研究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访谈法(3)专题小组讨论(4)选题小组讨论(5)文献分析(内容分析法,二次分析法)(6)德尔菲法 3、SWOT分析法:(1)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主要内部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等。(2)用途运用SWOT分析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SWOT分析法主要用于对卫生事业管理领域内的相关研究主体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在分析时,应把所有的内部因素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外部力量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 4、定量研究的概念 定量研究是运用概率论以及统计学原理对社会中的一些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5、定量研究的主要方法:(1)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2)关键路径/临床路径(3)卫生事业管理的督导与评估 第四章 1、卫生组织体系的概念 卫生组织体系是狭义的健康组织体系,包括直接提供卫生服务的组织,如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组织等,具有直接管理卫生职能的卫生行政组织,以及卫生、第三方组织等 2、卫生组织体系的构成:(1)卫生行政组织(2)卫生服务组织(3)第三方组织 按城乡分:(1)在城市,卫生组织体系指的是城市卫生服务网络(2)在农村,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3、卫生行政组织体系设置:(1)卫生部(2)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3)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卫生局(4)县、县级市、区、旗卫生局 4、我国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 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特点:(1)卫生服务层级为社区卫生机构和综合性卫生机构两个层级(2)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被称之为“六位一体即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及计划生育督导 我国乡村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1)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由县及县以下卫生组织机构构成,形成“三级卫生保健网,即县医院、卫生防疫站、幼健院等单位是中心、乡(镇)卫生院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