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病人的早期康复训练

脑梗死病人的早期康复训练
脑梗死病人的早期康复训练

脑梗死病人的早期康复训练.txt10有了执著,生命旅程上的寂寞可以铺成一片;有了执著,孤单可以演绎成一排鸿雁;有了执著,欢乐可以绽放成满圆的鲜花。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脑梗塞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疾患,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患者重新获得步行和自理生活的能力,其中30%的患者还能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者,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的只有60%和5%。在病死率方面,康复组比不康复组也低12%。,因此,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很重要。本期专家观点特邀大鉴主任,为您详述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主动运动

让患者在患肢上举位做一些活动

尽量让患者做主动运动,肌肉的收缩为减轻水肿提供了很好的泵的作用。可让患者在患肢上举位做一些活动,如手指的抓握活动、抓握木棒、拧毛巾等。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被动运动

让患者做健肢带动患肢做上举运动

被动运动的动作应轻柔,以免引起疼痛或加剧疼痛。可让患者做健肢带动患肢做上举运动,也可在无痛围做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的背屈、伸活动等,以保持患肢的关节正常活动围。注意预防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坐轮椅时,应确保患肢不垂于轮椅一侧,可将手置于轮椅扶手上或轮椅桌板上;应尽量避免在患侧上下肢输液,避免过度牵拉手关节及意外的损伤。这样做不但可预防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即使在发生后也可防止病情加重,减轻残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保持良姿位

保持抗痉挛的良好体位

所谓良姿位即抗痉挛的良好体位,患者除进行康复训练外,其余时间均应保持偏瘫肢体的良姿位。平卧位和患侧卧位时,应使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健侧卧位时肩关节屈曲约90°,肘关节伸展,手握一毛巾卷,保持腕关节的背屈。良姿位可改善静脉回流,减轻手部的肿胀。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床上训练

重点是重心向患侧移位的训练

为站立和步行打基础。如:翻身,起坐,坐平衡三级训练,髋、膝、肩、踝等关节抗痉挛训练以及双或单腿搭桥训练,然后坐立位转换到立位三级平衡训练,重点是重心向患侧移位的训练。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步行训练

力争达到躯干四肢肌力平衡和对称

当患侧下肢负重良好后,进行迈步训练及基本步行训练和实用步行训练,纠正患肢膝关节不屈曲而使小腿外摆拖地动作:双上肢扶床边或周围固定物,双摆放与肩同宽,下肢膝关节屈曲做下蹲和起立练习,继而膝关节交替屈曲,髋关节交替斜上顶做脚尖不离地的踏步练习。本着助于运动到抗阻运动的训练程序,促进瘫侧肌力恢复,力争达到躯干四肢肌力平衡和对称。上肢练习也是从被动—助动—主动—负重的顺序进行,手指由粗大功能到精细功能,尽量使生活走向自理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日常训练

一般采取“替代护理”的方法来照料病人

根据ADL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自护方法,一般采取“替代护理”的方法来照料病人,即病人在被动状态下,接受护理人员喂饭、漱口、更衣、移动等生活护理,而自我护理是通过耐心地引导、鼓励、帮助和训练患者,使患者主动参与ADL训练。脑卒中患者会有肢体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影响到日常生活能力,采用自我护理,使他们达到部分或全部自理,以利于回归社会,适应新生活。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语言训练

采用口形法向患者示口形

首先教会患者及家属运用数字(1~10)和简单的字重复训练。采用口形法向患者示口形,让其仔细观察每一个音的口形变化,纠正错误口形进行正确发音等训练。从简单数字、句子说起,再循序渐进地加深复杂的语句,鼓励其经常与家人进行语言交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患者完成单一的课题,增强患者的信心,逐步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脑梗塞偏瘫康复训练--起坐训练

何时开始起坐训练

坐位训练是步行和日常生活动作训练中最基本的,如果病人能坐起,对于进食、大小便、上肢活动均带来很大方便。坐位进食可以防止呛咳或气管窒息,坐式有利于大便的排出,坐位穿衣方便,坐着轮椅可以四处活动,另外坐位锻炼对预防肺炎、褥疮、泌尿系统感染等均有良好作用。一般神志转清的脑血栓老人,发病后7~10天;无意识障碍的,在发病第二天;脑出血的老人在发病20~30天,都可以进行坐位训练。

如何进行起坐训练

家属在床上放好靠垫,老人以健侧上肢支撑,缓慢坐起。开始时,可以半卧位(30度左右),每天两次,每次尽量坚持5分钟。如果老人无头晕、恶心等不适,可以隔天提高半卧位角度,每次l0度;也可隔天延长半卧位时间,每次延长5分钟。这样交替进行,直至可坐起80度,维持l小时。

在起坐训练同时,还要训练坐位平衡,即用枕头或其他垫子垫在偏瘫一侧上肢外方,背部靠垫。但在开始时家属要轻轻扶持,否则老人在开始时易向患侧后外方倾倒。如果能在家属扶持下,背部不靠,静坐1小时,就可让老人坐在床沿,两足着地,或者床前放个小凳,让老人两足踩在小凳上。也可让老人用健侧手握住床架,家属双手扶住老人两肩,每次保持此姿势20~30分钟,每天3~5次。再过渡到家属可以放开双手,老人自己能扶床保持平衡坐位,直至老人完全能自行坐稳、站起。也可以在后床架上系上布带,让老人借力于拉布带练习坐起。

脑梗塞偏瘫康复训练--站立前准备训练

每天可做3~4次,每次做10遍,做10天左右

第一节,老人坐在床沿,两腿分开,两脚着地,以手撑床。在上肢支持下,身体慢慢地向左右倾斜。

第二节,姿势同第一节,用健侧上肢将偏瘫一侧上肢托起,然后以健侧下肢托起偏瘫侧下肢,交替进行。每次托起要保持5~6秒钟,然后在手支撑下做躯干左右旋转运动。

第三节,姿势同第一节,使头及身体尽量前屈,每次15分钟。

第四节,姿势同第一节,家属扶住老人两上肢肘部,老人两上肢在胸前交叉,老人使自己臀部略离床沿,身体稍向前屈,并向左右两侧做弯腰动作,每次5秒钟。

第五节,家属扶住老人两肘,使臀部离床站立。

脑梗塞偏瘫康复训练--站立训练

训练方法及步骤

训练时,家属一定要注意老人站立的姿势,大腿不能收或外旋,膝关节不能屈曲或过度伸屈,足部不可翻或下垂,足趾不能屈曲、收。否则,对下一步的步行训练将带来不利。每次练习l0~20分钟,每天3~5次。

老人可以在家属帮助下坐在椅子上。然后,家属以两手支持病人两侧腰部,帮助病人由坐位起立,至病人能自行站立,再进行以下锻炼。也可从床上坐位练习站立。

靠墙站立,家属两手扶持老人双肩。若偏瘫一侧膝关节不能伸直,家属可用膝顶住老人膝部,使其靠墙站立,然后逐渐放开扶老人的手,直至老人能自己靠墙站立。

扶床站立:在老人独自靠墙站立的基础上,开始让老人扶床站立并逐渐放开手,不扶物而站立。

平衡训练:两手扶床栏或桌站立,身体做左右旋转运动,再做左右弯腰动作,再交替提起两足,在手扶的情况下,老人单独站立,维持6秒钟以上,再扶床开始做横向慢慢移步,老人经过以上站立训练后,下一步就可开始进行训练了。

脑梗塞偏瘫康复训练--步行训练

训练迈步困难较多要有耐心

重度瘫痪者;由家属协助,病人患侧上肢搭在家属肩上,家属~手扶腰,一手拉住病人的手,两人先迈外侧下肢后迈侧下肢。如患肢向前迈步有困难时,开始可以先原、地踏步,逐渐慢慢练习行走,然后再训练独立行走,家属下肢可拖抬病人患肢向前迈步,每次5~10米。

中、轻度瘫痪者;可扶手杖练习,开始阶段手杖先出去一步,第二步患肢迈步,第三步健足跟上。轻度瘫痪者可把手杖及患肢作为一支点,健足为另一支点,两者交替前进,患肢着力时手杖辅助支撑体重。

脑梗塞偏瘫康复训练--上下台阶训练

上台阶练习:第一步健手扶住楼梯栏杆,便体重着力点落在健手上;第二步健侧下肢上台阶,同时家属搀扶病人,避免病人摔倒;第三步患肢跟上健肢,同时站在一个台阶上,以后重复以前的步子,开始时,不要超过5个台阶,以后逐渐增加。

下台阶练习:第一步健手向前扶好;第二步患侧下肢向下迈一个台阶,此时助手要搀扶好;第三步健肢迈下台阶。两足站在同一台阶上或三步动作两个支点。家属在旁要注意防护。

老人在步行练习中,如出现头晕、胸痛、发绀,运动后心率l35~140次/分,伴有心律不齐,运动后面色苍白出虚汗者,说明运动量过大,应立即停止练习,或者减量练习。

脑梗塞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脑梗塞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和其他一些康复锻炼是分不开的,脑梗塞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必须在坐位锻炼,上肢锻炼、下肢锻炼的基础上,它们可作为脑梗塞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前的

准备训练。因为日常生活动作是更加复杂、要求更高的运动,要求活动有灵巧性、稳定性与协调性。其中以手活动功能的训练最为重要,一则是脑梗塞瘫老人手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最差、最慢,二则是日常生活活动中,手的活动也最为显要。本期专家观点特邀华东专家,为您详述脑梗塞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脑梗塞日常生活动作训练--饮食训练

饮水动作训练

饮水不仅只是简单的咽部吞咽动作,也要依靠口腔复杂的动作协同完成。若考虑到把水送到嘴边的过程,还需要手的握持,上臂的举物等动作以及上肢的平稳、准确动作。因为拿杯子、瓶子与水壶的动作比用汤匙及端碗容易,所以饮水的动作根据难易程度,开始为管饮、壶饮,进而用杯、用匙。用杯、用匙又需坐位完成,故难度较大。一手持匙、一手持碗的动作就更加困难了。

进餐动作训练

进餐活动的完成,除了口的咀嚼与吞咽能力以外,取食人Vl的手臂动作是很重要的。病人(病前习惯用右手做经常性的活动,如用筷子、写字、用工具等),若为脑卒中后左侧偏瘫者,对进餐影响较小,只需右手固定餐具即可。若为右侧偏瘫就极为困难,这时必须由轻到重、由简单到复杂,不断的进行系统的训练,一直到右手能恢复各种主要动作的进餐能力为止。最好同时也用左手学习进餐动作。

在取食入口的动作中最简单的是用抓取,只要手臂有了一些基本活动能力即可,如手指的夹(并指动作)、捏(拇指与其他手指的屈曲对指动作)、握以及前臂的伸屈和肩部的收、屈曲等。但因为手取食只限于固体食物,如馒头、面包、包子、糕点等,而半流食及流食,如粥、牛奶、汤、酱之类,则必须用餐具送食人口,所以饮食动作应包括餐具使用训练。在所有餐具中,匙、勺使用最为方便,也最容易学习、掌握。使脑卒中偏瘫老人患手握持更方便的办法是加粗勺、匙柄、直径达3~4厘米左右粗细为宜,这样便于患手握持。随着患手握持能力增加,手柄逐渐减细。加粗手柄的材料应松软、不滑,一般多用轻质木材制作。在放置食物的盘子边缘可安置一个挡圈,卡在盘子边缘,用以挡住滑动的食物,便于用匙取食。

使用筷子需要较高的技巧,所以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要耐心地,反复地练习。脑卒中老人因把持能力和协调性差开始时不能很好地完成进食动作,最初可不用任何食物,仅练习手指动作和模仿进食,练习用筷、用匙。经过反复练习后,再摄取饮食。

饮食活动中其他一些有关的动作,也需要练习与掌握,如开汽水瓶,可以双膝夹瓶身,一只手持扳手;开牛奶瓶盖,可用四指与掌固定瓶颈部,拇指向上推动瓶盖的下缘。

有偏盲的病人,家属送食物时,一定要把食物放在健侧一边,否则因病人患侧视野缺损,只能看到部分食物或根本看不到食物。

脑梗塞日常生活动作训练--洗漱训练

重度瘫痪老人不能行走,可坐在床上洗漱。中度、轻度瘫痪老人,要能逐步步行到卫生间,开始时用健手洗脸、漱口、梳头,以后逐渐锻炼患手或者用健手协助患手。洗脸时要固定好洗脸盆,以防弄翻。洗脸水宜用温水,患手泡在水中,健手协助按摩,并去掉指甲间污垢。

脑梗塞日常生活动作训练--更衣训练

更衣动作的基本条件是起码能保持坐位姿势及一侧上肢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因此,应早期对老人健侧上肢各关节进行最大围的活动与肌力训练。

脑梗塞日常生活动作训练--排便训练

脑梗塞初期有尿潴留的病人,可用压迫下腹排尿方法定时排尿。要鼓励脑卒中男病人站立小便,女病人坐马桶,病情好转后,可坐轮椅去厕所,开始时应有家属陪送。在厕所最好能安装电铃信号设备,老人一有不适,可以按铃呼叫,防止老人在厕所发生晕厥、摔倒等意外,蹲式便桶不如坐式便桶,蹲坑式可加用板凳。厕所墙壁最好装有扶手。对大便干燥的老人,可用药物及饮食调整。

脑梗塞日常生活动作训练--洗澡训练

瘫痪老人洗澡一定要有家属协助,淋浴或坐浴均可。第一次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不要贪于洗掉由于长时间卧床而产生的污垢,以免造成病人过度疲劳或虚脱。以后随病情好转,洗澡次数可渐渐增多。浴室地面不要有积水,以免病人容易滑倒。

脑梗塞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家务活动

家务活动种类繁多,而且所需动作又非常复杂。但是,家务活动的容不仅实用性强,而且能引起病残者的活动兴趣。如整理务、取放衣物、收拾房屋、整理床铺、整理杂物、清洁环境、装饰布置、美化环境、打扫庭院、维护和浇灌花草、选购食物、清洁食具和茶具、教育与辅导子女、社交活动、联系亲友、通信及打等。家属还可改造某些设施,如洗碗时,可在水龙头旁装把刷子,用来洗碗筷等;在水池底部放一块橡皮垫,以防滑动;采用轻质塑料制品比不锈钢或瓷制品优越。

脑卒中家庭康复

发表时间:2010-11-13发表者:牛西武 (访问人次:19)

1)急性期康复方法脑卒中可能造成各种功能障碍的后遗症,如瘫痪、失语、失认、吞咽困难、痴呆等。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医疗对减少病残率和病死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急性期,家属要:①经常注意检查病人各关节、肢体的位置,姿势经常要变换,并人为地帮助其活动;②在脑梗塞的发病第二天,脑出血待病情稳定后,即可给病人做各关节被动活动,一日3~4次,每次活动关节5~6次;③每2小时翻身一次,以预防褥疮;④多对病人肢体做搓、揉、拍、扪等动作。本钢总医院中医针灸科牛西武

在脑梗塞发病l周、脑出血发病3周后,病人可以开始功能锻炼。开始时可由家属进行按摩与被动活动,由轻到重,由弱到强,依次为肩、肘、腕、指、髋、膝、踝、趾等各关节,由完全伸直到尽量弯曲,每个关节重复活动20~30次。在进行一段时间后,患侧肢体可以有一定的活动度,此时要进行主动运动锻炼,或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锻炼。一般来说,下肢运动的恢复,比上肢快,但下肢的锻炼又可促进上肢活动。锻炼时,应视每个人具体情况,来定活动量及时间。老年人体力差,情绪易波动,更应避免操之过急,以免过度疲劳,发生意外。

有的脑卒中病人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失语症状。一般来说,脑血栓形成造成失语,恢复转慢,大约与肢体恢复时间相同,而出血性脑卒中的失语恢复较快,可以恢复在肢体恢复之前。有些病人开始说话含糊不清,别人听不懂,因之产生畏惧,怕羞的心理,这样容易耽误训练。此时家属要多鼓励病人,耐心纠正发音错误。训练时,应先掌握正确的口型,然后一字一字地练习,只要病人主动练,多听、多看、多读、多写,大多能恢复正常。

(2)步行康复训练中风偏瘫老人的步行康复是独立生活的重要步骤,等于老人第二次“学习”走路,也是康复过程的一种跃进。当然,并不是每一个脑卒中偏瘫老人都能恢复到独立行走,这取决于老人脑卒中的病情的轻重、年龄、心肺功能、合并症、继发关节畸形、肌肉萎缩等因素。

偏瘫老人步行康复训练,首先要从坐、立开始训练,可以分起坐、站立前准备、站立、步行4个阶段进行。

①起坐训练:坐位训练是步行和日常生活动作训练中最基本的,如果病人能坐起,对于进食、大小便、上肢活动均带来很大方便。坐位进食可以防止呛咳或气管窒息,坐式有利于大便的排出,坐位穿衣方便,坐着轮椅可以四处活动,另外坐位锻炼对预防肺炎、褥疮、泌尿系统感染等均有良好作用。一般神志转清的脑血栓老人,发病后7~10天;无意识障碍的,在发病第二天;脑出血的老人在发病20~30天,都可以进行坐位训练。

家属在床上放好靠垫,老人以健侧上肢支撑,缓慢坐起。开始时,可以半卧位(30度左右),每天两次,每次尽量坚持5分钟。如果老人无头晕、恶心等不适,可以隔天提高半卧位角度,每次l0度;也可隔天延长半卧位时间,每次延长5分钟。这样交替进行,直至可坐起80度,维持l小时。

在起坐训练同时,还要训练坐位平衡,即用枕头或其他垫子垫在偏瘫一侧上肢外方,背部靠垫。但在开始时家属要轻轻扶持,否则老人在开始时易向患侧后外方倾倒。如果能在家属扶持下,背部不靠,静坐1小时,就可让老人坐在床沿,两足着地,或者床前放个小凳,让老人两足踩在小凳上。也可让老人用健侧手握住床架,家属双手扶住老人两肩,每次保持此姿势20~30分钟,每天3~5次。再过渡到家属可以放开双手,老人自己能扶床保持平衡坐位,直至老人完全能自行坐稳、站起。也可以在后床架上系上布带,让老人借力于拉布带练习坐起。

②站立前准备训练:由一套康复训练操组成,老人每天可做3~4次,每次做10遍。做10天左右。

第一节,老人坐在床沿,两腿分开,两脚着地,以手撑床。在上肢支持下,身体慢慢地向左右倾斜。

第二节,姿势同第一节,用健侧上肢将偏瘫一侧上肢托起,然后以健侧下肢托起偏瘫侧下肢,交替进行。每次托起要保持5~6秒钟,然后在手支撑下做躯干左右旋转运动。

第三节,姿势同第一节,使头及身体尽量前屈,每次15分钟。

第四节,姿势同第一节,家属扶住老人两上肢肘部,老人两上肢在胸前交叉,老人使自己臀部略离床沿,身体稍向前屈,并向左右两侧做弯腰动作,每次5秒钟。

第五节,家属扶住老人两肘,使臀部离床站立。

③站立训练:如病人在站立时出现心慌、出汗、头晕、眼花,甚至昏厥,应立即重新采取卧位,站立训练要暂缓进行。

训练时,家属一定要注意老人站立的姿势,大腿不能收或外旋,膝关节不能屈曲或过度伸屈,足部不可翻或下垂,足趾不能屈曲、收。否则,对下一步的步行训练将带来不利。每次练习l0~20分钟,每天3~5次。

老人可以在家属帮助下坐在椅子上。然后,家属以两手支持病人两侧腰部,帮助病人由

坐位起立,至病人能自行站立,再进行以下锻炼。也可从床上坐位练习站立。

靠墙站立,家属两手扶持老人双肩。若偏瘫一侧膝关节不能伸直,家属可用膝顶住老人膝部,使其靠墙站立,然后逐渐放开扶老人的手,直至老人能自己靠墙站立。

扶床站立:在老人独自靠墙站立的基础上,开始让老人扶床站立并逐渐放开手,不扶物而站立。

平衡训练:两手扶床栏或桌站立,身体做左右旋转运动,再做左右弯腰动作,再交替提起两足,在手扶的情况下,老人单独站立,维持6秒钟以上,再扶床开始做横向慢慢移步,老人经过以上站立训练后,下一步就可开始进行训练了。

④步行锻炼:脑卒中后的老人,训练迈步困难较多,所以老人及其家属都要有耐心,还要加强老人意识上的锻炼。

重度瘫痪者;由家属协助,病人患侧上肢搭在家属肩上,家属~手扶腰,一手拉住病人的手,两人先迈外侧下肢后迈侧下肢。如患肢向前迈步有困难时,开始可以先原、地踏步,逐渐慢慢练习行走,然后再训练独立行走,家属下肢可拖抬病人患肢向前迈步,每次5~10米。

中、轻度瘫痪者;可扶手杖练习,开始阶段手杖先出去一步,第二步患肢迈步,第三步健足跟上。轻度瘫痪者可把手杖及患肢作为一支点,健足为另一支点,两者交替前进,患肢着力时手杖辅助支撑体重。

⑤上下台阶练习:老人在走平路练习平衡后,可以进行上下台阶练习。开始时,必须有人保护及协助。

上台阶练习:第一步健手扶住楼梯栏杆,便体重着力点落在健手上;第二步健侧下肢上

台阶,同时家属搀扶病人,避免病人摔倒;第三步患肢跟上健肢,同时站在一个台阶上,以后重复以前的步子,开始时,不要超过5个台阶,以后逐渐增加。

下台阶练习:第一步健手向前扶好;第二步患侧下肢向下迈一个台阶,此时助手要搀扶好;第三步健肢迈下台阶。两足站在同一台阶上或三步动作两个支点。家属在旁要注意防护。

老人在步行练习中,如出现头晕、胸痛、发绀,运动后心率l35~140次/分,伴有心律不齐,运动后面色苍白出虚汗者,说明运动量过大,应立即停止练习,或者减量练习。

当然,以上各项练习的初期,老人必须在家属的保护下进行。高龄的脑卒中老人,由于平衡障碍、关节肌肉活动差,步行功能恢复也差。另外,关节痉挛畸形、肌肉萎缩、健侧肌肉萎缩或有疼痛的老人,步行锻炼的效果可能比较差。

(3)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脑卒中老人患病后,家庭康复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老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虽然都是老人身边的一些琐碎小事,起床、清洁卫生、脱衣、穿衣、饮食、入厕、乘坐轮椅等,但这些动作的完整性却是维持老人独立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老人精神压力,增加生活乐趣,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老人的脑卒中病情轻重不同,日常生活动作锻炼目的也有所不同。脑卒中后重度瘫痪并伴有失语的老人,虽神志清楚,但智能、记忆力、理解力都有影响。若老人能做到从口进食、按时大小便、自己翻身、坐起等以上数种日常生活动作,既可部分生活自理,又可预防肺炎、褥疮、泌尿系统感染。脑卒中偏瘫的老人可进一步训练起床、穿衣、洗漱。不全瘫痪及轻瘫的老人还可训练洗澡、料理家务、散步等活动。

有的老人在脑卒中后,对自己生活活动能力缺乏信心。在患病初期,心理上总认为自己无所作为,感到悲观失望。因此除对老人进行精神鼓励和支持外,日常生活活动的早期康复训练是不可缺少的。从生活上的一些小动作开始,当病人自己能够完成时,心理上就会建立起独立生活的信念,从而对康复医疗充满信心,最后取得成功。

脑卒中老人的家属,要为老人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创造一些有利的条件,准备一些辅助工

具,特制器具、家具、衣服、扶杖等,使老人能借助它们,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卒中老人的日常生活动作锻炼和其他一些康复锻炼是分不开的,日常生活动作锻炼必须在坐位锻炼,上肢锻炼、下肢锻炼的基础上,它们可作为日常生活动作锻炼前的准备训练。因为日常生活动作是更加复杂、要求更高的运动,要求活动有灵巧性、稳定性与协调性。其中以手活动功能的训练最为重要,一则是脑卒中偏瘫老人手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最差、最慢,二则是日常生活活动中,手的活动也最为显要。日常生活动作训练的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饮食动作:饮水不仅只是简单的咽部吞咽动作,也要依靠口腔复杂的动作协同完成。若考虑到把水送到嘴边的过程,还需要手的握持,上臂的举物等动作以及上肢的平稳、准确动作。因为拿杯子、瓶子与水壶的动作比用汤匙及端碗容易,所以饮水的动作根据难易程度,开始为管饮、壶饮,进而用杯、用匙。用杯、用匙又需坐位完成,故难度较大。一手持匙、一手持碗的动作就更加困难了。

进餐活动的完成,除了口的咀嚼与吞咽能力以外,取食人Vl的手臂动作是很重要的。病人(病前习惯用右手做经常性的活动,如用筷子、写字、用工具等),若为脑卒中后左侧偏瘫者,对进餐影响较小,只需右手固定餐具即可。若为右侧偏瘫就极为困难,这时必须由轻到重、由简单到复杂,不断的进行系统的训练,一直到右手能恢复各种主要动作的进餐能力为止。最好同时也用左手学习进餐动作。

在取食入口的动作中最简单的是用抓取,只要手臂有了一些基本活动能力即可,如手指的夹(并指动作)、捏(拇指与其他手指的屈曲对指动作)、握以及前臂的伸屈和肩部的收、屈曲等。但因为手取食只限于固体食物,如馒头、面包、包子、糕点等,而半流食及流食,如粥、牛奶、汤、酱之类,则必须用餐具送食人口,所以饮食动作应包括餐具使用训练。在所有餐具中,匙、勺使用最为方便,也最容易学习、掌握。使脑卒中偏瘫老人患手握持更方便的办法是加粗勺、匙柄、直径达3~4厘米左右粗细为宜,这样便于患手握持。随着患手握持能力增加,手柄逐渐减细。加粗手柄的材料应松软、不滑,一般多用轻质木材制作。在放置食物的盘子边缘可安置一个挡圈,卡在盘子边缘,用以挡住滑动的食物,便于用匙取食。

使用筷子需要较高的技巧,所以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要耐心地,反复地练习。脑卒中老人因把持能力和协调性差开始时不能很好地完成进食动作,最初可不用任何食物,仅练习手指动作和模仿进食,练习用筷、用匙。经过反复练习后,再摄取饮食。

饮食活动中其他一些有关的动作,也需要练习与掌握,如开汽水瓶,可以双膝夹瓶身,一只手持扳手;开牛奶瓶盖,可用四指与掌固定瓶颈部,拇指向上推动瓶盖的下缘。

有偏盲的病人,家属送食物时,一定要把食物放在健侧一边,否则因病人患侧视野缺损,只能看到部分食物或根本看不到食物。

②洗漱动作:重度瘫痪老人不能行走,可坐在床上洗漱。中度、轻度瘫痪老人,要能逐步步行到卫生间,开始时用健手洗脸、漱口、梳头,以后逐渐锻炼患手或者用健手协助患手。洗脸时要固定好洗脸盆,以防弄翻。洗脸水宜用温水,患手泡在水中,健手协助按摩,并去掉指甲间污垢。

③更衣动作:更衣动作的基本条件是起码能保持坐位姿势及一侧上肢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因此,应早期对老人健侧上肢各关节进行最大围的活动与肌力训练。

上身衣服,如背心、棉毛衫、毛衣等的穿脱:取坐位姿势,先把患肢放在患膝上,再把衣服同患肢相应的袖口套在患侧前臂,并向上推袖管,使相应部位居于肘部与腋下,然后把领口套在头顶,此时健手及臂伸入另一袖,并伸出袖口,用健手把领口拉下到颈部,再把衣服的下边拉直、拉平。脱衣服时则先把衣服下边卷到胸部以上,尽量上提,并提拉近健侧部分的领口与袖口,并把健侧上肢由袖中脱出,当健侧上肢脱出袖口后,其余就很容易脱掉了。穿脱紧袖的衣服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偏瘫老人衣服必须袖口肥大,应尽量穿开身的上衣、毛衣。

开身上衣,如衬衫、制服、外衣等的穿脱:坐位姿势,把衣服放在膝与大腿上,衣里向上,患手放人袖筒的近侧口(患侧的相应侧),然后用健手逐渐向上拉起袖筒,把患侧上肢穿入袖,一直到袖子的肩部以上,再把领口放置在颈后,把衣服的另一侧放在健侧肩上,便于健手找到相应的一测的袖筒口,把健侧上肢伸入袖筒,穿好、对好衣襟,拉平衣身,扣好纽扣。脱上衣时,先解开扣子,打开衣襟,把上衣由领口外向患侧外下方推向患肩,脱至肝下,先脱患侧,用健手帮助退出患手。再把健手经背部把衣服拉向健侧,再把领口拉向健侧肩部,健侧上肢甩脱同侧衣袖。

裤子及外裤的穿脱:坐位姿势,先把患侧下肢屈髋屈膝放在健侧的腿上,把裤腿套上患

足上拉至膝部,放下患腿再把健侧下肢穿入同侧裤管中,逐渐向上提高裤到臀部,移动重心,分别抬起一侧臀部或同时抬起臀部,提上裤腰,穿好,扣好。脱裤时先把健侧裤腿脱下,再脱去患侧裤腿。系裤时,不论是挂钩、纽扣及腰带,均需同时固定,握持两侧裤腰或裤带,这时脑卒中后偏瘫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只用一只手来穿着经常无法完成,所以可能的话,最好采用松紧带。还有一种简便方法,是先用一个夹子把患侧裤腰或裤带夹在上衣下缘,固定一侧,再用健手完成系裤动作。

袜子的穿脱:坐位姿势,用健手持袜并伸人袜口开五指,撑的袜口套人脚上,再把手脱出,用手指捏住袜口向上提位,然后渐渐提拉袜身,袜底要穿好。脱袜时程序相反。

鞋的穿脱:坐位姿势,先在鞋口的后上方放一条光滑的布条或皮革,然后把患脚放在健腿上,将鞋套在患脚上,尽可能深入,以后把患脚及鞋放在地上,努力伸入脚使足跟接近鞋口,此时拉皮革使脚滑入鞋。

衣服条件的改善,可便于病人的穿脱,一般来讲病人的衣服应宽大、松软、平滑,使病人穿脱方便,穿着舒适。此外,一些衣服可在设计与缝制上做改进,便于病人的穿脱。比如肥大的衣服(尤其是衣袖与裤腿)、前开身的衣服穿起来就方便得多,质轻、柔软的衣料比沉重、粗厚、滞涩的衣料穿着方便、舒适(尤其是衣服衬里)。另外,病人一只手扣纽扣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衣服用纽袢就不好扣,而按扣就比纽扣好些,最方便的是尼龙搭扣。此外,鞋带、腰带改用松紧带,或腰带一端装上一个小夹子或别针(用于固定腰带在衣裤上),这样在脱衣裤时,就会带来不少方便。

④大小便训练,脑卒中初期有尿潴留的病人,可用压迫下腹排尿方法定时排尿。要鼓励脑卒中男病人站立小便,女病人坐马桶,病情好转后,可坐轮椅去厕所,开始时应有家属陪送。在厕所最好能安装电铃信号设备,老人一有不适,可以按铃呼叫,防止老人在厕所发生晕厥、摔倒等意外,蹲式便桶不如坐式便桶,蹲坑式可加用板凳。厕所墙壁最好装有扶手。对大便干燥的老人,可用药物及饮食调整。

⑤洗澡训练,瘫痪老人洗澡一定要有家属协助,淋浴或坐浴均可。第一次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不要贪于洗掉由于长时间卧床而产生的污垢,以免造成病人过度疲劳或虚脱。以后随病情好转,洗澡次数可渐渐增多。浴室地面不要有积水,以免病人容易滑倒。

⑥家务活动:家务活动种类繁多,而且所需动作又非常复杂。但是,家务活动的容不仅实用性强,而且能引起病残者的活动兴趣。如整理务、取放衣物、收拾房屋、整理床铺、整理杂物、清洁环境、装饰布置、美化环境、打扫庭院、维护和浇灌花草、选购食物、清洁食具和茶具、教育与辅导子女、社交活动、联系亲友、通信及打等。家属还可改造某些设施,如洗碗时,可在水龙头旁装把刷子,用来洗碗筷等;在水池底部放一块橡皮垫,以防滑动;采用轻质塑料制品比不锈钢或瓷制品优越。

这类动作涉及很多高级的智能活动,因此不仅躯体运动能力要达到一定的条件,而且脑功能也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反过来说,这些活动不仅是肢体能力的训练,同时对脑功能也是一种训练和提高,老人应先从容易掌握的简单动作做起。

具有一定活动基础的老人,应当积极地从事日常生活动作训练与完成他所能完成的工作。这样既可增强活动能力,又能维持必要的日常生活,同时会促使老人有更大的决心继续进行训练,使老人获得最大限度的康复。但老人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制定训练计划,不能蛮干,只有在自己能独立进行时,才可逐渐脱离家属的帮助。

脑梗塞病人日常康复锻炼方法

脑梗塞病人日常康复锻炼方法一、第一阶段:按摩与被动运动。 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由家人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稍能活动的病人可在他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二、第二阶段:逐渐开步走路并做上肢锻炼。 在第一阶段基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 三、第三阶段: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达到生活自理。 在能自己行走后,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逐渐加长距离;下肢恢复较好的病人,还可进行小距离跑步等。对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打算盘、写字、洗脸等,以及参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 另外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动作训练以帮助恢复。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可在医务人员指导和家属协助下进行,有下列常用项目:

(1)洗脸动作:开始时用健手洗脸、漱口、梳头,以后逐步用患手协助健手。 (2)更衣动作:衣服宜宽大柔软,式样简单。穿衣时先穿瘫痪侧,然后穿健侧,脱衣服时先脱健侧,然后再脱患侧。穿裤子动作的顺序同穿上衣一样。 (3)洗澡动作:最初须有人协助,淋浴或盆浴均可,洗澡时间不宜过长,逐渐增加次数,然后再逐渐让患者单独试行洗浴。 (4)进食动作:发病早期实行喂食,以后逐步试行自食,康复期也以半流质为宜,逐步向正常饮食过度。吞咽困难者要用鼻饲,以后可带着鼻饲管练习自口进食。仍用流质或糊状饮食,待进食无呛咳或返流时,方可去掉鼻饲管。 (5)排便训练:如有便秘、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者,需给予相应处理。患者一般早期在床上排便,由家属协助或训练有关动作后,再由患者自理。 (6)家务劳动:在部分生活自理的基础上,可从事简单家务劳动,如叠被、洗碗、开关门窗等活动,或在室外晒被、种花等。 在进行二级预防功能性康复训练的同时应坚持可靠的二级预防 药物治疗,还可配合针灸,推拿等。注意除应树立患者康复信心外,陪护家属还要有耐心和恒心,切不可操之过急或厌烦灰心,半途而废。只要坚持二级预防康复训练,大多数中风后瘫痪病人是能收到理想效果的。 内三病区

脑梗死病例康复治疗方案

脑梗死病例康复治疗方案 一、一般情况 1.基本信息: 病历号:XXXXXXXX 姓名:王XX 性别:男年龄:73岁 职业:退休老干部爱好:健身手球、听歌、散步 2.病史: (1)既往史: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2型糖尿病、冠心病、慢淋等多种病史。 (2)现病史:①10月前突感左侧肢体乏力,伴头晕,查头颅MRI:右侧基底节区腔隙灶。经治疗后患者肢体乏力进行性加重,直至左侧肢体活动受限,不能行走,伴口角歪斜、言语含糊,查头颅MR:右侧脑室旁急性脑梗死。②2、3月余前出现双腿不自主抖动,下肢乏力,考虑不安腿综合征。 3.查体: 体温:36.5℃脉搏:85次/分

呼吸:20次/分血压:135/69mmHg 神清,精神可,步态不稳,伸舌偏左,左侧鼻唇沟变浅,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心率齐,未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双侧下肢直腿抬高实验50度阴性,4字试验阴性。 二、康复评定 1.脑损害严重程度NIHSS评分:3分意识:清晰 2.运动功能(左侧为麻痹侧) (1)肌力: (2)肌张力:改良Ashworth评分1级 (3)关节活动度(主动):

(4)Brunnstrom评分:上肢4期、手4期、下肢4期 (5)平衡功能:坐位平衡3级、立位平衡3级 (6)步态分析:左侧(麻痹侧)支撑相缩短,髋屈曲不充分,踝背屈不充分,行走较缓慢,协调性略差 3.感觉功能正常 有疼痛,部位:肩部、上臂外侧,VAS评分:2分 4.认知能力:记忆力减退 5.辅助工具:手杖 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方法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方法 文章目录*一、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方法*二、脑卒中后的并发症*三、脑卒患者的饮食原则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方法1、脑卒中的康复要保持良好肢位良肢位就是对抗恢复后期痉挛发生的良好体位,患者除进行康复训练外,其余时间均应保持偏瘫肢体的良好肢位。在发病急性期不论是侧卧位还是平卧位,都应使患者上肢保持肩关节向前伸,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腕关节背屈、指关节伸展;患者下肢则采用膝关节微屈,防止髋关节外旋。简言之,就是上肢尽量伸展,下肢保持微屈。在替患者穿衣、翻身或搬动患者时,切忌牵拉患侧上肢;乘坐轮椅时,注意防止患侧上肢悬垂于轮椅外侧,这样可以避免在上肢无力时,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减少偏瘫侧肩痛、活动受限的出现。坐位时肘下方提供支撑或佩戴肩吊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肩关节。 2、脑卒中的床上康复方法 包括翻身和上下左右移动体位,腰背肌、腹肌及呼吸肌训练,上下肢活动(例如为端正骨盆,在床上进行单侧和双侧桥式运动)以及洗漱、穿衣、进餐、使用便器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3、脑卒中的被动康复运动方法 上肢被动运动先从肩部开始,家属及陪床人员一手扶住病人肩部,另一手托住病人肘部,将上臂做外展、内收及向上、向下运

动。动作要轻柔,防止因肩关节周围肌肉松弛造成关节损伤或脱位。做前臂被动运动时,家属一手托住病人手腕,掌心向上,另一只手托住肘关节,将前臂做屈、伸及内旋运动。 下肢的被动运动亦先从近端开始,即髋关节的被动运动,将 患肢膝关节屈曲,然后家属一手扶住患侧膝关节,一手扶住髋部,做左右转动动作。小腿运动的方法是家属一手扶住踝部,一手握住膝部,做膝关节的伸屈运动。 脑卒中后的并发症1、痉挛:非常常见,很多脑卒中患者,特别是有运动障碍的患者,后期的康复主要就是和痉挛打交道。对于痉挛最主要的是预防。康复过程中要让患者处于一个合适的、可控的肌张力状态,并且在肌张力增高以后,及时采取正确的抗痉 挛措施。 2、废用综合征:脑卒中患者常常由于瘫痪而长时间卧床。国外研究显示,长时间卧床后如果不进行主动运动,两周左右就会 出现明显的肌肉萎缩。其他表现还有:骨质疏松、神经系统功能退化、心肺功能减退、吞咽功能和消化吸收功能退化、整个体质的下降等。 3、误用综合征:错误的康复训练目前在我们国家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脑卒中患者和家属往往主张自己在家训练。但如果损害达到一定程度,在家练习和在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下的训练,

脑梗塞病人日常康复锻炼方法

脑梗塞病人日常康复锻炼方法 一、第一阶段:按摩与被动运动。 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由家人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稍能活动的病人可在他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二、第二阶段:逐渐开步走路并做上肢锻炼。 在第一阶段基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 三、第三阶段: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达到生活自理。 在能自己行走后,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逐渐加长距离;下肢恢复较好的病人,还可进行小距离跑步等。对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

穿衣、解纽扣、打算盘、写字、洗脸等,以及参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 另外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动作训练以帮助恢复。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可在医务人员指导和家属协助下进行,有下列常用项目: (1)洗脸动作:开始时用健手洗脸、漱口、梳头,以后逐步用患手协助健手。 (2)更衣动作:衣服宜宽大柔软,式样简单。穿衣时先穿瘫痪侧,然后穿健侧,脱衣服时先脱健侧,然后再脱患侧。穿裤子动作的顺序同穿上衣一样。 (3)洗澡动作:最初须有人协助,淋浴或盆浴均可,洗澡时间不宜过长,逐渐增加次数,然后再逐渐让患者单独试行洗浴。 (4)进食动作:发病早期实行喂食,以后逐步试行自食,康复期也以半流质为宜,逐步向正常饮食过度。吞咽困难者要用鼻饲,以后可带着鼻饲管练习自口进食。仍用流质或糊状饮食,待进食无呛咳或返流时,方可去掉鼻饲管。 (5)排便训练:如有便秘、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者,需给予相应处理。患者一般早期在床上排便,由家属协助或训练有关动作后,再由患者自理。

脑梗塞康复训练方法

脑梗塞康复训练方法 一、基础训练 1、坐位平衡训练: 先屈膝依靠背架支持坐在床上,渐去除支架,把双腿放在床边,也可在床侧或床头设上围栏杆、把手或捆上绳索,以助坐起。坐位平衡训练增强躯干肌(同时收缩)肌力和坐位平衡力等。 2、站位平衡训练: 要有人扶持,或在特制的双杆中训练,可能的话用手杖协助。站立时两足分开约3厘米,先以健肢持重,缓慢试着用患肢,逐渐有两足交替,直至站稳,也可扶着凳子或其它工具,渐渐移步行走。 3、行走训练: 初由他人扶持,渐渐过渡到独自行走,同时注意纠正行走时的问题,如偏瘫病人画圈步态。训练时主动作屈膝动作和踝关节背伸动作,选择较轻而坚韧的拐杖,长短适宜,一般是腋下3~5厘米至脚底的长度,或病人身高减去40厘米,也可选用双拐,因人而异,合适为度; 4、上下楼梯训练: 上楼时先用健足跨上然后再提起患足与健足在同一台阶,下楼梯则相反。如用拐杖,可先将拐杖支在上级台阶,再跨健足,最后再跨患足,下楼动作与之相反。有时下楼有居高不安感,可试行面向后

方下楼法; 5、使用轮椅训练: 初由人扶持及协助,协助人员站在轮椅后面,用两手握住轮椅扶手或背,再用足踏住下面的横轴以固定轮椅,轮椅放在病人健侧,上下时要挂上手闸;上去后训练椅上活动,前后动和左右旋转; 6、改乘动作训练: 病情稳定、身体情况好转后,可做改乘动作训练。方法是除上述动作轮流练习外,再做床→轮椅、轮椅→椅子或便器、手杖→椅子、床→行走等改乘动作。边转动患侧边进行改乘,易做、安全; 二、日常生活训练 经日常生活的训练,使患者尽快能独立生活。训练应由简到繁,由室内到室外,由院内到院外,逐步扩大;训练方法有: 1、垫操:让患者在垫子上学习如何来去移动,侧卧和坐起,渐延及起床、上下床等; 2、拐杖平衡练习:学习和应用拐杖技巧,上下轮椅; 3、自我护理训练:个人卫生、刷牙、洗脸、洗澡等;个人体表修饰、梳头、修面;上厕所或便器,大小便自我处理;就餐,穿、脱衣服;带手表、开灯、打电话、戴眼镜等; 4、旅行活动:上下汽车及其它交通工具。总的目的是促使肢体恢复或达到生活自理;

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完整版) 脑卒中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中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80%的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1]。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卒中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能够加速康复的进程,减轻功能上的残疾,节约社会资源。脑卒中早期康复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规范的康复流程和康复治疗方案对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本指南旨在根据脑卒中康复评定与治疗的最新循证医学进展,参考2012年《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简化版》[3]的主要内容,面向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医师,按照简单实用性的原则,推荐临床评价和治疗的共识性意见,以便于在我国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推广普及脑卒中早期康复。证据水平(A、B、C、D)和推荐强度(4级)参考了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的相关标准[4]。 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组织管理

脑卒中患者一般入住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进行救治。脑卒中康复管理应采取多学科、多专业人员的团队工作方式,除常规的脑卒中抢救治疗外,还应该能够为卒中患者提供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生活活动训练、认知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等全面的管理和系统康复。脑卒中早期康复管理团队需要以神经内科医生或神经康复医生为治疗组组长,由肢体康复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康复护士等成员参加,共同完成脑卒中的早期抢救治疗和康复任务[2]。 卒中单元(stroke unit)是脑卒中有效的组织化医疗和康复管理模式,注重早期康复是其特点,受到各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的普遍推荐。卒中单元模式包括急性期卒中单元(acute stroke unit)、综合卒中单元、卒中康复单元(rehabilitation stroke unit)等,系统评价已证实卒中单元至少能降低20%的脑卒中患者致死率和残疾率[5]。因为脑卒中早期病情不稳定以及需要进行早期康复,所以早期康复住院时间至少需要25d。 推荐意见: (1)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入住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或卒中单元后,应立即给予全面的身体状况评估,成立由多学科组成的脑卒中康复治疗小组(I

脑梗塞的康复训练

脑梗塞的康复训练 作者:武燕萍 1、科学准确用药,预防脑梗塞复发:脑梗塞属于高复发不可逆性的慢性脑血管意外,病人出院后仍需按医生嘱咐规律服药,控制好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动脉硬化的基础病变,并定期到医院复查。常用治疗脑梗塞的有效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如拜阿司匹林;脑保护营养药物,益气活血开窍止痛药物。 2、尽早、积极地开始康复治疗:如前所述,脑梗死形成后会留下许多后遗症,如单瘫、偏瘫、失语等,药物对这些后遗症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通过积极、正规的康复治疗,大部分病人可以达到生活自理,有些还可以回到工作岗位。有条件者最好能到正规的康复医院进行系统康复。如因各种原因不能到康复医院治疗者,可购买一些有关方面的书籍和录像带,在家自己进行。康复宜及早进行。病后3~6个月内是康复的最佳时机,半年以后由于已发生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康复的困难较大,但同样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3、日常生活训练:患病后许多以前的生活习惯被打破,除了要尽早而正规地训练患肢,还应注意开发健肢的潜能。右侧偏瘫而平时又习惯使用右手(右利)的患者,此时要训练左手做事。衣服要做得宽松柔软,可根据特殊需要缝制特殊样式,如可以在患肢袖子上装拉锁以便去看病时测量血压。穿衣时先穿瘫痪侧,后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后脱患侧。 4、面对现实,调整情绪: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此话用在脑血管病人身上更贴切。面对既成事实,应调整好情绪,积极进行康复以尽早重返社会。严重的情绪障碍患者可请医生帮助,使用抗抑郁剂,如百忧解,对脑血管病后的抑郁焦虑情绪有良好的作用。 5、后遗症的功能恢复护理: (1)语言不利语言障碍的病人情绪多焦躁、痛苦。医护人员要多接触病人,了解病人痛苦,让病人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心理。必须尽早地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耐心纠正发音,从简到繁,如“e”、“啊”、“歌”等,反复练习坚持不懈。并配合针刺哑门、通里、廉泉等穴,这利于促进语言功能改善和恢复。 (2)肢体功能障碍急性期护理上要注意将瘫痪肢体置放功能位置,以防肢体发生挛缩畸形,多采用仰卧位和侧卧位。在病人病情稳定情况下,多利用家用型肢体康复治疗仪指导和辅助其进行功能锻炼,从简单的屈伸开始,要求活动充分,合理适度,避免损伤肌肉和关节,每天2~4次,每次5~30分钟。并配合药物治疗,按摩患侧肢体,针刺曲池、合谷、足三里等。嘱病人经常用热水浸泡患侧肢体,促进其血液循环。 (3)口角歪斜临床上常见病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不能皱额、闭眼、鼓腮、吹哨。病人常常产生消极情绪,失去治疗信心。护士应同情关心病人,给予精神鼓励,以便取得信任,舒其情志。饮食上宜给易于消化、富于营养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配合针刺颊车、地仓、迎香、四白。鼓励病人多做眼、嘴、脸部运动,并经常按摩局部。

脑卒中康复分期

脑卒中康复 (一)迟缓期 1.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为肌肉松驰、肌张力低下、无自主运动。 2.训练目标 (1)预防肌肉挛缩的出现。 (2)预防关节挛缩畸形的出现。 (3)预防并发症及继发性损害的出现。 (4)加强患侧肢体的控制能力。 (5)诱发正常的运动模式。 3.具体实施计划 (1)良肢位的保持:主要的目的是预防关节的挛缩和畸形、 (2)床上体位转换训练:预防起立性低血压、褥疮的发生。 (3)关节被动活动:主要是防止关节挛缩。 (4)患侧肢体的主动运动:主要是为了尽早诱发肢体的肌张力。 (二)痉挛期 1.主要特点:痉挛、腱反射亢进、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 2.治疗目标: (1)抑制痉挛。 (2)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 3.训练计划 (1)关节被动运动:预防关节的挛缩和抑制痉挛的发生。 (2)肌肉持续牵拉训练:防止由于肌张力过高造成的肌腱挛缩。 (3)肢体负重训练:有时肢体负重能力非常低下,这时要训练肢体的负重。(4)躯干控制能力训练。 (5)矫正异常的姿势。 (三)恢复期 1.主要特点:痉挛逐渐减轻,出现分离运动,协调性基本接近正常。

2.训练目标: (1)加强肢体运动功能的协调性。 (2)加强身体耐力。 (3)加强动态平衡的稳定性。 3.训练方法: (1)双侧肢体的协调训练。 (2)运动协调性训练。 (3)提高运动速度的训练。 二、早期康复训练方法 (一)康复目标: 1.维持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挛缩。 2.抑制或减轻异常运动模式的出现和加重。 3.诱发肢体的主动运动。 4.强化健侧激励。 5.提高提高日常生活动作的能力。 (二)训练计划 1.良肢位的保持 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挛缩模式的出现,保护肩关节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治疗性的体 位。良肢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一个体位。 (1)仰卧位:肩关节放松,垫一枕头,但不能垫得很高或不垫,让他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 上肢稍微屈曲,肘关节稍微屈曲,约30度。腕关节下面垫一个毛巾卷或小垫子。下肢完全放松,但是不能让膝关节完全伸直。膝关节下面垫一个毛巾卷或小垫,让膝关节保持30度左右的屈曲。脚底垫一个脚底板,踝关节保持90度的屈曲。 (2)健侧卧位:患侧上肢下面加了一个小垫子,让肢不紧靠躯干,有预防挛缩的功能。病人手 里攥一个毛巾卷。髋关节、膝关节自然屈曲,下面垫一个枕头或垫子。 (3)患侧卧位:头部枕头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让头与椎体保持水平位。患侧肩关节屈曲,肘伸展,这 样不容易产生疼痛。健侧下肢下面也放一枕头,让下肢的肢体与骨盆和躯干保持水平。 (4)床上坐位:床的前面可以放一小桌子,上肢可以放在桌子上,肘关节是放松的体位,屈曲 到30度左右。 (5)轮椅坐位和椅坐位:轮椅坐位前面也可以放一桌子,目的其实是让上肢能处于一个比较舒 适放松的状态,躯干尽量坐直。治疗师可以进行调整。治疗师可以站在病人的前面,目的是防 止患者过度屈曲往前摔。然后提起病人的骨盆,往后拉。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 发表时间:2012-08-15T11:47:29.5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1期供稿作者:安霞娟 [导读] 脑卒中,即中风,是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 安霞娟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741000) 【摘要】脑卒中,即中风,是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脑卒中的死亡率排在各种病症之首,在致残方面,大约有70%的脑卒中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包括:肢体瘫痪、语言交流困难、肢体麻木、认知障碍、吞咽困难。可见,偏瘫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是一个连续过程,开展康复训练并使之延续,可以预防和控制继发性障碍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 1、吞咽困难的康复训练 吞咽是高度复杂的综合性神经肌肉活动,是由于主管吞咽的肌肉瘫痪引起的。其训练方法有: 1.1 口腔期(由口腔到咽入口)吞咽困难的训练: 唇运动:包括闭唇、噘嘴、嘴角上抬 舌运动:包括伸出、侧伸、舌尖舌根抬高 腭咽闭合的训练方法:将一根吸管的一端封住,用吸管吸吮;将吸管插入玻璃杯中吹气;或者反复发K、a音。 1.2 咽期(由咽部到食管入口)吞咽困难的训练: 该期主要是训练喉头上举,方法是:将病人的手置于家属甲状软骨的上缘,在家属吞咽时,让患者感觉它的向上运动,然后将病人的手放置于自己的甲状软骨上,模仿动作。 2、言语障碍的康复训练 言语障碍是指人体利用语言比如口语、书面语等进行交流活动过程中的障碍。它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是非常痛苦的,言语障碍严重影响了脑中风患者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也影响了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以及自身的健康。其训练方法有[2]: 2.1 让患者发“啊”声或用咳嗽、吹火柴等诱导发音训练。 2.2 让患者听常用句的前半句,令其说出后半句。 2.3 能发音的患者,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可对着镜子发音,由易到难,由短到长,在视觉和触觉的帮助下观察口型,并随时矫正。 2.4 语言刺激疗法:利用语言训练磁带,将日常生活常用的词组、句子,制成适宜患者跟读的录音带,每次训练五到六分钟,间歇10秒。 3、面肌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外出时戴口罩,尽早开始面肌的主动与被动运动,可对着镜子做皱眉、举额、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动作,每日数次,每次5—15分钟,并辅以面肌按摩,以促进早日康复。 4、心理康复训练 脑卒中发生后,患者心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由于丧失了许多正常的功能,病人的自尊心和自我形象受到严重损害,由此产生的精神障碍及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病人常因抑郁、悲观、失望而对治疗丧失信心,不愿和医务人员配合,甚至拒绝进食和治疗,影响疾病的康复。所以,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康复应贯穿整个病程和护理的始终,要掌握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训练强度以患者能接受为原则,使患者由被动运动逐渐过度到主动运动,由替代护理逐渐过度到自我护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身体的残存功能。对病人表示理解,热情接待病人,详细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加强沟通,适当解释疾病发展过程、特点、给予必要的指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介绍所具备的条件(人才、设备),治疗的目的,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注意观察病人的认知功能和感情方面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这对于患者能否获得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5、肢体的康复训练 5.1 保持各关节功能位放置,预防关节畸形。 5.2 勤翻身变动体位为仰卧位、侧卧位和半卧位,每2小时交替变换一次。 5.3 肢体的康复训练 5.3.1 卧床期主要是床上的被动运动,包括上肢运动和下肢运动两个方面。 ①上肢运动包括: 肩关节运动:让病人双手交叉,掌心对掌心,患手拇指在上,用上肢健康的一侧带动患病的一侧,上举至头顶,再慢慢的放到腹部。训练时一定要注意肘关节伸直,动作要缓慢。 肘关节运动:将患侧上肢平放在床上,家属一手固定肘关节,另一只手握住患手,反复地进行手心向上、手心向下的活动。 腕关节运动:让病人肘屈曲,家属一手扶住腕关节的下方,另一只手握住患手的四指进行屈、伸运动,反复进行。 指关节运动:家属用一只手将病人的拇指分开,另一只手将四指呈握拳状;然后再将四指分开,拇指屈向手心,如此反复进行。 ②下肢运动包括: 桥式运动:将病人的身体放正,让病人的双手交叉,上举至头顶;双下肢弯曲,双脚分开,双脚支撑于床面,如有可能也可单腿做支撑,将臀部慢慢抬起,应将臀部抬的越高越好。目的是解除躯体痉挛,训练病人的腰部和腿部的力量,为以后的站立和行走做准备。 膝关节运动:家属一只手握住患者患病一侧的足跟,让患者的脚掌抵住自己的前臂,另一只手托住膝关节的下方,将膝关节屈曲、伸展,反复进行。但要注意的是:膝关节屈曲时,要尽量向内侧收,防止以后患者走路划圈。 踝关节运动:在患者膝关节的下方放置一软枕,家属一手托住患者病侧的足跟,抵住前臂;另一只手压住患侧小腿,向上用力。 趾指关节运动:在患者膝关节的下方放置一软枕,家属一手握住患者患侧脚掌,另一只手握住脚趾,进行向上向下的运动。 动作要缓慢、轻柔,每个动作要做到位,但活动范围不要超过正常活动范围,不要让病人感觉疼痛,以免损伤关节。同时要掌握好运

脑梗塞早期康复治疗讲解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 脑梗塞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疾患,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患者重新获得步行和自理生活的能力,其中30%的患者还能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者,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的只有60%和5%。在病死率方面,康复组比不康复组也低12%。,因此,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很重要。本期专家观点特邀杨大鉴主任,为您详述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主动运动 让患者在患肢上举位做一些活动 尽量让患者做主动运动,肌肉的收缩为减轻水肿提供了很好的泵的作用。可让患者在患肢上举位做一些活动,如手指的抓握活动、抓握木棒、拧毛巾等。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被动运动 让患者做健肢带动患肢做上举运动 被动运动的动作应轻柔,以免引起疼痛或加剧疼痛。可让患者做健肢带动患肢做上举运动,也可在无痛范围内做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的背屈、伸活动等,以保持患肢的关节正常活动范围。注意预防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坐轮椅时,应确保患肢不垂于轮椅一侧,可将手置于轮椅扶手上或轮椅桌板上;应尽量避免在患侧上下肢输液,避免过度牵拉手关节及意外的损伤。这样做不但可预防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即使在发生后也可防止病情加重,减轻残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保持良姿位 保持抗痉挛的良好体位 所谓良姿位即抗痉挛的良好体位,患者除进行康复训练外,其余时间均应保持偏瘫肢体的良姿位。平卧位和患侧卧位时,应使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健侧卧位时肩关节屈曲约90°,肘关节伸展,手握一毛巾卷,保持腕关节的背屈。良姿位可改善静脉回流,减轻手部的肿胀。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床上训练 重点是重心向患侧移位的训练 为站立和步行打基础。如:翻身,起坐,坐平衡三级训练,髋、膝、肩、踝等关节抗痉挛训练以及双或单腿搭桥训练,然后坐立位转换到立位三级平衡训练,重点是重心向患侧移位的训练。 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步行训练 力争达到躯干四肢肌力平衡和对称 当患侧下肢负重良好后,进行迈步训练及基本步行训练和实用步行训练,纠正患肢膝关节不屈曲而使小腿外摆拖地动作:双上肢扶床边或周围固定物,双摆放与肩同宽,下肢膝关节屈曲做下蹲和起立练习,继而膝关节交替屈曲,髋关节交替斜上顶做脚尖不离地的踏步练习。本着助于运动到抗阻运动的训练程序,促进瘫侧肌力恢复,力争达到躯干四肢肌力平衡和对称。上肢练习也是从被动—助动—主动—负重的顺序进行,手指由粗大功能到精细功能,尽量使生活走向自理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日常训练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探讨

110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0.26.080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探讨 韩立平 赵雅君 [摘要]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使疗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时间先后接受康复训练,将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前即开始康复训练,对照组是在发病3个月后来院进行训练康复治疗的患 者。结果 观察组经有效的康复训练,运用康复治疗仪,避免肢体失用萎缩,关节僵硬、粘连畸形等并发症,总有效率达95%,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接受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肢体功能恢复,减轻后遗症,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护理干预 手术完成了120例其中的118例(占98.3%),占其中的绝大部分。2例表1 两组患者最终诊断及手术完成情况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有上升趋势,45岁~70岁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亦不断增加[1]。病死率和残疾率均增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由于脑卒中后脑组织的修复功能重 组特点,决定了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为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 肢体功能的恢复,本院神经内科对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严密监控血压,血脂,生命体征。并进行病后监测治疗[2],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神经保护并减轻脑水肿、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3]。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8月~2009年6月共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 作者单位:710002 西安市第一医院 (韩立平 赵雅君)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探讨

第24卷第3期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VOL.24NO.3 2012年JOURNAL OF HEZE MEDICAL COLLEGE2012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病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诊断和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病死率有了明显降低,但约70%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了工作、生活能力,并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在规范治疗的前提下,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减轻脑卒中所致的残疾程度,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早期康复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3例患者在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康复训练,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脑卒中患者8例,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MRI确诊。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48~75岁。平均59.36岁。左侧肢体瘫痪19例,右侧肢体瘫痪21例。梗塞面积大于4cm2者14例;小于4cm2者26例。对照组40例,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51~73岁,平均6 2.4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 3.424±13.75) h。左侧肢体瘫痪15例,右侧肢体瘫痪25例,梗塞面积大于4cm2者29例;小于4cm2者11例。两组年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瘫痪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根据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内压、抗凝溶栓、脑细胞复活剂及自我功能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 1.2.1康复训练的时间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应早期进行,使肢体重新获得运动能力,避免造成不应有的肢体功能减退。发病后48h,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即开始康复训练。 1.2.2康复训练1)急性期的康复治疗:做好各项基础护理,积极预防和处理临床并发症,尤其昏迷患者在预防并发症的基础上,保持正常关节活动度,每天对患肢进行各关节的全范围的被动活动,以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并预防关节僵硬和挛缩。在做肱关节的被动活动时应注意不要损伤周围软组织,因在做肩关节外展而无外旋动作时易发生盂肱关节撞击,并将易产生挛缩的肌肉及软组织保持伸长位,以 doi:10.3969/j.issn.1008-4118.2012.03.31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探讨 于化美,宋全荣,张同明 (临朐县老年病防治医院,山东临朐262601;日照市人民医院;日照港口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以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从患者心理护理、保持良好肢体位置、床上运动训练、感觉训练、语言训练等方面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早期康复训练可降低患者致残率。治疗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实施康复治疗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功能康复;早期康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R49;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18(2012)03-0050-03 Effects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to Motor Recovery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on Stroke Patients Yu Huamei,et al (Hospital of Senile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Linqu County,Linqu262601,Shandong)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on stroke patient’s motor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Methods From2010to201280patients with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esides routine neurology therapy experi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arly rehabilitation exercise,including psychological care,keep?ing a good body position,bed exercise training,sensory training,language training.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eurology therapy and routine care.R esults Early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can reduce the disability rate and motor recovery and ADL was much better in experiment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Conclusions Early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can improve life quality of stroke patients.Early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should be advocated. Key words:Stroke;Motor function recovery;Early rehabilitation exercise;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50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2020版】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 本指南旨在根据脑卒中康复评定与治疗的最新循证医学进展,参考2012年《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简化版》的主要内容,面向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医师,按照简单实用性的原则,推荐临床评价和治疗的共识性意见,以便于在我国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推广普及脑卒中早期康复。证据水平(A、B、C、D)和推荐强度(4级)参考了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的相关标准。 一、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组织管理 二、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开始时机和康复强度 三、脑卒中早期良肢位摆放、体位转移和关节活动度训练 四、脑卒中早期站立、步行康复训练 五、脑卒中后的肌力训练和康复 六、脑卒中后肌张力变化和痉挛的康复 七、脑卒中后早期语言功能的康复 八、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康复 九、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和营养管理 十、脑卒中后心脏功能和呼吸功能康复 十一、脑卒中后肩痛、肩关节半脱位和肩手综合征的康复 十二、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预防和康复 十三、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中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80%的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卒中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能够加速康复的进程,减轻功能上的残疾,节约社会资源。脑卒中早期康复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回归

家庭,回归社会。规范的康复流程和康复治疗方案对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组织管理 脑卒中患者一般入住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进行救治。脑卒中康复管理应采取多学科、多专业人员的团队工作方式,除常规的脑卒中抢救治疗外,还应该能够为卒中患者提供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生活活动训练、认知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等全面的管理和系统康复。脑卒中早期康复管理团队需要以神经内科医生或神经康复医生为治疗组组长,由肢体康复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康复护士等成员参加,共同完成脑卒中的早期抢救治疗和康复任务。 卒中单元(stroke unit)是脑卒中有效的组织化医疗和康复管理模式,注重早期康复是其特点,受到各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的普遍推荐。卒中单元模式包括急性期卒中单元(acute stroke unit)、综合卒中单元、卒中康复单元(rehabilitation stroke unit)等,系统评价已证实卒中单元至少能降低20% 的脑卒中患者致死率和残疾率。因为脑卒中早期病情不稳定以及需要进行早期康复,所以早期康复住院时间至少需要25 d。 推荐意见: (1)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入住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或卒中单元后,应立即给予全面 的身体状况评估,成立由多学科组成的脑卒中康复治疗小组(Ⅰ级推荐,A级证据)。 (2)建议在发病/入院24 h内应用NIHSS评分评价卒中的功能缺损情况,并启 动二级预防措施(Ⅰ级推荐,A级证据)。 (3)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应尽可能首先收入卒中单元进行急性期溶栓等药物治 疗稳定病情,再经过康复科或康复中心评估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全面的康复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4)建议应用标准有效的量表来评价患者卒中相关的障碍和功能情况,决定适 当的护理水平,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实施康复治疗。评价结果和预期结果都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照顾者,获取家庭支持(Ⅱ级推荐,B级证据)。 二、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开始时机和康复强度

脑梗死健康宣教

脑梗死健康宣教 主讲人陈扬 据统计,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加45岁后均呈明显增加,65岁以上人群增加最明显,75岁以上者发病率是45~54岁组的5~8倍存活者中50%~70%病人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我国每年新发生脑卒中病人近150万人年死亡数近100万人。脑梗死病人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 一、什么是脑梗死? 又称缺血性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本病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 二、脑梗死的病因: 1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常伴高血压,且互为因果。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可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过程。故脑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为颈动脉的起始部和虹吸部、大脑中动脉起始部、椎动脉及基底动脉中下段等。当这些部位的血管内膜上的斑块破裂后,血小板和纤维素等血液中有形成分随后黏附、聚集、沉积形成血栓,而血栓脱落形成栓子可阻塞远端动脉导致脑梗死。2脑动脉炎结缔组织疾病、细菌和钩端螺旋体等感染均可致脑动脉炎症,使管腔狭窄或闭塞。 3其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黏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血小板增多症、口服避孕药等均可致血栓形成。药源性、外伤所致脑动脉夹层及极少数不明原因者。 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1血压:高血压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和脑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出现动脉狭窄或闭塞,从而导致该动脉供血区的脑组织发生缺血或梗死。 2血脂:高胆固醇血症能致动脉粥样硬化 3糖尿病:糖代谢异常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血糖升高可引起脂代谢紊乱,同时引发组织蛋白非酶糖化,致血管壁弹性减低,阻力增加,管腔狭窄,加速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还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害,致凝血系统改变,易发生脑梗死。 4肥胖:过量摄入脂肪可直接导致肥胖,并成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和心脏病独立或有影响力的危险因素,与腰围和臀围的比例有关,与腹型肥胖有关。 5心血管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脏病、高血压型心脏病、先天型心脏病及可能损害心肌的各种并发症均可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证实冠心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机会比无冠心病者高7倍,冠心病可促使脑梗死的发生和增加脑梗死的危险性,由此可见冠心病和脑梗死关系密切。心房纤颤也可使脑梗死危险性增加,是脑梗死最常见的心源性危险因素。 6吸烟、饮酒:吸烟可使血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管壁的硬度,导致血管的舒缩功能和顺应性下降,加重动脉硬化形成并促使血管闭塞;焦油中的芦丁蛋白可导致凝血系统功能紊乱,使血小板增加,血小板聚集增强,纤维蛋白原升高,血液黏度增加;尼古丁可刺激交感神经使血压升高。长期大量饮酒可使血钙水平下降引起高血压、高血脂、血管损害致动脉硬化促进脑梗死形成;酒精也可直接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而引起血管痉挛,促发脑梗死。 7饮食、生活方式及其他:饮食与脑梗死有关"如红肉、有机肉类、鸡蛋、油炸食品,经常使用猪肉炒菜等可增加脑梗死的危险,盐摄入量过多一直都是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生活不规律、缺乏锻炼、抑郁、精神压力过大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四、脑梗死的危险信号

康复习题(一)脑卒中康复治疗概论

2014年全院康复培训习题(一):脑卒中康复治 疗概论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32分) 1. 脑卒中早期康复是指患者在患病后,只要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神经系统不再恶化(C),即可进行康复。 A. 12小时后 B. 24小时后 C. 48小时后 D. 72小时后 2. 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的最佳时间是?( B ) A. 一周 B. 三个月 C. 六个月至一年 D. 发病后一年以上 3. 为脑卒患者穿脱衣服应(D ) A. 先穿健侧,后脱患侧 B. 先穿健侧,后脱健侧 C. 先穿患侧,后脱健侧 D. 先穿患侧,后脱患侧 4. 为加强对偏瘫患者患侧的刺激,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错误的是( C ) A .在患侧洗漱 B. 在患侧进食 C. 在患肢静脉输液 D. 在患侧测量血压、脉搏 5. 偏瘫病人上下楼梯应(B ) A. 上楼先迈健侧,下楼后迈患侧 B. 上楼先迈健侧,下楼后迈健侧 C. 上楼先迈患侧,下楼后迈患侧 D. 上楼先迈患侧,下楼后迈健侧

6. 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目的不包括( B ). A.预防关节活动受限 B. 预防咔血 C.预防肌肉萎缩 D.预防深静脉血栓 7. 肩关节的被动活动形式有:( B ) A. 外旋 B. 尺偏 C. 外展 D. 屈曲 8. 脑卒中康复治疗不包括( D ) A.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B.针灸 C.心理治疗 D.行为观察 三、名词解释。(8分)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中风。是一组急性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以起病急骤,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 四、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一.脑卒中的康复原则? 尽早进行早期康复,主动参与持之以恒,促进患者全面康复不同阶段不同方法。 二.脑卒中康复影响因素? 1.脑卒中发病类型、发病部位、发病严重程度是不可控因素。 2.脑卒中患者开展康复治疗的时机、方法、持续时间、主动参与程度、心理状态、基础疾病控制质量、并发症和合并症的预防和处理等是可控因素,直接影响脑卒中的康复预后。 3.开展康复治疗晚,康复结局差,合并症多。一般说,3月内,神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