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所属学科:心理学

专业名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专业代码:040202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心理学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2.培养具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心理学科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具有从事心理科学研究、心理学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心理学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4.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

1.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研究该方向立足解决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心理健康维护以及异常心理的诊断和干预等现实问题。在基础研究层面,探讨当代青少年人格结构与人格发展的主要理论问题;在应用研究层面,探讨儿童与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及实证研究,科学运用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2.认知与社会发展研究该方向主要研究的是个体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在基础研究层面,探讨核心领域的认知发展研究,尤其是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关注文化在发展中的作用及研究神经系统和认知发展之间关系,关注知觉、注意、记忆和语言等认知活动在人生不同时期的特征,以及促使认知发展变化的神经机制;在应用研究层面,探讨亲子冲突中的父母控制、儿童冒险行为的预测与保护因子等。

四、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培养计划者,经学校批准可延迟半年至1年毕业。完成培养计划且成绩优秀者,可提前一年毕业。

提前毕业基本条件:

1.政治表现好,没有违纪记录;

2.按教学计划修满学分,所有必修课程成绩均在80分以上,其中专业学位课程成绩在85分以上,英语六级成绩426分以上;

3.在cssci收录期刊上以第一署名发表至少一篇专业论文,3000字以上;

4.学位论文达到研究生处规定的要求;

5.跨专业学生除满足上述条件外,所选两门本科补修课程成绩须90分以上,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审批,可提前半年毕业。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本学科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补修课程。必修课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基础理论学位课、研究方向课程,选修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综合素质课。硕士生至少应修满30学分(含实践环节2学分)方能毕业。跨学科学生需补修两门本科课程。

六、实践环节

1.本专业实践环节采取教学实践、科研训练和管理实习等方式,一般安排在第4、5学期。本专业硕士生经常性调查研究的形式是:用问卷、访谈、实验等形式进行各种心理学调查和研究,参加学术会议,参与导师主持的课题研究工作等。调查研究一般安排在第4、5学期,各种形式的调查研究相加,累计时间为4周左右。调查研究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调研结束时,研究生应写出调查报告,由导师评定成绩。教学实践总学时不低于36学时,科研训练、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管理实习时间不少于一个月。考核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考核合格计2学分

2、本专业硕士生教学实践的形式是:讲授本科心理学课程一章,协助导师辅导与答疑、指导本科生论文写作,参与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及治疗等实习工作。合格者可计2学分。

3、已有2年以上心理学教学经验者经指导教师同意可免修教学实践。

七、培养方式和方法

1.硕士生培养采取导师指导与专业小组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方式以课程教学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把握本门学科的前沿内容,又要密切结合教育实际,强调学生教育教学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2.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讲述与自学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过程要注意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科研方法训练以及外语水平提高,以增进硕士生科研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加强学生实践环节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力度。

3.成立导师组,发挥团队培养的作用。

4.重视和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培养过程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八、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1.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5篇课程论文。

2.本专业硕士生在通过论文开题报告之前须至少提交1篇学年论文(或研究报告)并公开报告,其成绩由导师小组评定。

3.本专业硕士生于学习期间须在公开发行的心理学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篇以上。

4.本专业硕士生一般应在第4学期末提交论文开题报告并举行公开答辩,开题报告获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研究阶段。

5.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

(1)论文选题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2)所选的研究内容有清晰的学术继承,学生要熟悉前人的研究,并能对前代、当代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综述和评价。

(3)论文研究设计合理,方法正确,资料可靠。

(4)论文有一定学术创新。创新可体现于选题内容、观点、材料、设计和方法、结论等方面。

(5)研究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应定期向指导老师和指导小组作阶段报告,并在导师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的结构、思路和观点。研究生投入论文写作的时间不应少于1年,以确保学位论文质量。

(6)本专业学位论文完成后,在正式答辩前3个月由导师和指导小组进行预审,举行答辩会前,还必须通过“双盲”评定,评定合格方可举行正式答辩会。

九、主要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心理学基本问题研究

Basic Questions of Psychology

[课程内容] 本课程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生专业课程的基础和先学课程。本课程主要研究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包括人类认知、情绪、动机、人格等方面的基本规律,系统介绍心理学在这些主要领域的最新成果与研究动态、发展趋势。全面巩固和提升学生的心理学基础。

[教学方式]讲授、自学、研讨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张春兴:《心理学原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美]理查得·格里格:《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版。

3.中国心理学会:《当代中国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张述祖:《基础心理学》(含基础心理学增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朱宝莹:《现代心理学原理及应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课程名称] 心理学研究方法

Methodology in Psychology Research

[课程内容]本课程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生专业的主干课程。心理学研究方法以心理科学的三级方法学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步骤,如各种实验与研究设计的类型、模式和应用、收集研究数据资料的具体方法、统计分析方法与技术、科学研究的程序、研究报告的撰写等。

[教学方式]讲授、自学、研讨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目(参考书标点或格式有所改动):

1.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周谦:《心理科学方法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

3.吴鸿业:《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应用》,广东高教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4.叶澜:《教育科学及其研究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

5.徐学俊:《教育科研方法新编》,武汉出版社,2003年版。

6.Pawlik, K、& Rosenzweig, M、R、(2000/2002):心理科学:内容、方法学、历史及职业、载K、Pawlik,& M、R、Rosenzweig主编(张厚粲主译),国际心理学手册(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West, S、G、, & Finch, J、F、(1997)、Personality measuremen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ssue、In Hogan, R、, Johnson, J、, & Briggs, S、R、(Eds、)、Handbook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8.Peter Harris(2002)、Designing and reporting experiments in psychology、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课程名称] 高级统计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Advanced Statistics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课程内容]本课程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生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操作性与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统计基础知识。它在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上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一般而言,高级统计涉及的内容包括多元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信度分析等内容。最新的统计处理技术中结构方程模型是最受瞩目的进展。

[教学方式] 讲授、自学、研讨、练习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施锡全,范正绮:《数据分析方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 统计分析》,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4.薛薇:《SPSS 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5.候杰泰:《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张敏强:《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Cattel, R、B、(1957)、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 structure and measurement、Yonkers-on-Hudson, NY: World Book Co、

8.Ozer, D、J、(1989)、Construct validity in personality assessment、In D、M、Buss & N、Cantor (Eds、), Personality psychology: Recent trends and emerging directions、New York: Springer Verlg.

9.Murphy, K、R、,& Myors,B、(1998)、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Mahwah,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0.Howell,D、C、(1999)、Fundamental statistic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4th ed、)、Belmont, CA: Duxbury Press.

[课程名称] 心理咨询与辅导专题

Psychological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课程内容] 本课程是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为培养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方向的人才而开设的。内容涉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技术。重点介绍了心理分析、行为治疗、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以及合理情绪疗法等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的几种理论学派等治疗方法的新进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有关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测量诊断,培养学生进行实际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能力。

[教学方式] 讲授、自学、课堂讨论、观看录像、模拟练习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钱铭怡主编:《心理咨询与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张日昇:《咨询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林孟平:《辅导与心理治疗》,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美)Gerald Corey著,石林等译:《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6.刘晓明等:《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美)S、Cormier, B、Cormier著,张建新译:《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5版。

8.胡佩诚等译:《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及案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版。

9.徐光兴主编:《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版。

10.Wiebe, D、J、, & Smith, T、W、(1997)、Personality and health: Progress and problems in psychosomatics、In R、Hogan, J、Johnson, & S、R、Briggs (Eds、),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课程名称] 发展心理学研究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课程内容] 本课程是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内容有: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认知的发展、语言的发展、智力的发展、情绪的发展、个性的发展以及道德的发展等。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发展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在不同发展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的研究进展,并能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儿童发展和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式] 讲授、自学、研讨、案例分析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白学军:《智力发展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陈会昌:《道德发展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沈德立:《实验儿童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Grammer, K、(1992)、Variation on a theme: age dependent mate selection in human、Behavior and Brain sciences.

6.Buss, D、M、(1998)、Adaptations, expectation, and spandrels、American Psychologist.

[课程名称] 教育心理学研究

Educational Psychology

[课程内容] 本课程是心理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内容有:学生心理,其中包括发展理论、儿童与青少年的发展、学生多元化以及特殊的学习者;学习心理,其中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认知、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概念形成、认知策略、问题解决与迁移等复杂认知过程;教学心理,其中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运用教学设计、使用有效的教学技巧、策略与技术、管理课堂环境、评估学生的学习等方面。

[教学方式] 讲授、自学、研讨、案例分析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李伯黎燕国才:《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陈会昌:《道德发展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Block, J、(1971)、Live through time、Berkeley, CH: Bancroft Books.

[课程名称] 认知心理学研究

Cognitive Psychology

[课程内容] 本课程是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认知心理学》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借助当前更加科学、精确的实验技术与手段,研究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一些重要和前沿课题:知觉与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模式识别、大脑中的意识状态(比如内隐记忆、内隐社会认知等)、记忆过程、记忆模型、记忆专长、知识表征、心理表象、文本理解与文本加工、认知发展的神经基础、归纳与演绎推理、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问题解决以及计算机认知(人工智能)等。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目:

1.John B、Best、黄希庭主译:《认知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2.吴庆麟等:《认知教学心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

3.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M·W·艾森克, M·T·基恩,高定国等译:《认知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邵志芳:《认知心理学——理论、实验和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Kathleen M、Galotti,吴国宏译:《认知心理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王甦, 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8.Solso,R、L、,黄希庭译:《认知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课程名称] 团体辅导

group counseling

[课程内容] 本课程是心理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课程系统介绍团体辅导主要理论和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团体辅导必备的理论知识;如何设计团体;如何带领团体;如何评估团体辅导效果;团体辅导的操作流程等等。在掌握人格测量、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技术的基础上,学会编制团体效果问卷并开展团体辅导效果评估。

[教学方式] 讲授、自学、实操、研讨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黄慧慧:《团体辅导工作概论》,台湾心理出版社,1998年版。

2.刘勇:《教师团体心理辅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樊富民:《团体心理辅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课程名称] 神经心理学研究

Neuropsychology

[课程内容] 本课程是心理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是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结合而成的学科,它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研究心理学的问题,把人的感知、学习、记忆、思维、想像、语言、智力、情绪、意志、个性、行为和脑的机能结构之间建立了客观的量化的关系。本课程重点介绍神经心理学的三个领域里(实验神经心理学、行为神经病学与临床神经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教学方式] 讲授、自学、讨论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尹文刚:《神经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А、Р、Лурия,汪青译:《神经心理学原理》,1983年版。

3.K、W、Walsh,汤慈美译:《神经心理学》,1984年版。

4.静进:《神经心理学》,2005年版。

5.沈政、林庶芝:《生理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6.汤慈美:《神经心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7.顾瑜琦:《神经心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年版。

[课程名称] 社会心理研究

Social Psychology

[课程内容] 本课程是心理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它是研究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历程,是一种人际取向的心理学。它探讨的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习习相关,具体包括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行为、人际交往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在社会条件下个体心理变化的过程与规律、个体行为的社会条件以及制约个体行为的动机等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该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研究,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来了解、分析人类行为。

[教学方式]讲授、自学、研讨、案例分析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目:

1.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第四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David G、Myers,张志勇译:《社会心理学(第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版。

4.俞国良:《社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朱启臻:《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应用》,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6.ELLTOT ARONSON:《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应用(中文第二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7.乐国安:《社会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课程名称] 儿童偏常心理和行为辅导与矫治

Tutoring and Modification for Children’s Abnormal Mentality and Behaviors [课程内容] 本课程是心理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本课程重点介绍儿童偏常心理与偏差行为的特征;对青少年儿童的压力、情绪障碍、行为异常学生的攻击与暴力行为等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系统介绍青少年儿童偏常心理与偏差行为诊断、辅导及治疗原理。

[教学方式] 讲授、自学、研讨、案例分析、观摩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冯观富、王大延等:《儿童偏差行为的辅导与治疗》,台北心理出版社,1997年版。

2.林朝夫:《偏差行为辅导与个案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1980年版。

3.林丽纯译:《学生攻击性行为预防与管理》,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5年版。

4.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凌文辁、方俐洛:《心理与行为测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6.台湾特殊经验学会:《资优儿童鉴定与辅导》,台北心理出版社,1978年版。

7.韦有华:《人格心理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David, R, Shaffer:《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影印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9.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Bandura, A、, Ross、S、(1961)、Transmission of aggression through imitation of aggressive models、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ology,63,575-582、

[课程名称] 管理与人才测评专题

Topic in Management and Personnel Assessment

[课程内容] 本课程是心理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管理与人才测评专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测量学与统计学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一般而言,它包括的基本内容有:管理学基本原理、心理测验、情景模拟测量、绩效管理测量、胜任力测量、动机和效能感测量、人格与智力测量、组织人际关系测量、领导力测量等内容。

[教学方式]讲授、自学、研讨、案例测评分析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心理学报》与《心理科学》(2000年—2007年)

2.张心昊:《现代管理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波特·马金等:《组织与心理契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张爱卿:《人才测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郑日昌:《人事管理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安妮:《心理测验》,安娜斯塔西等、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Briggs, S、R、(1991)、Personality measurement In、V、J、Derlega, B、A、Winstead, & W、H、Jones、(Eds)、Personality: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research、(pp、16-52)、Chicago: Nelson-Hall

Publishers、

[课程名称]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

Method in Cognitive Neuroscience

[课程内容] 本课程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程之一,是为培养认知与社会发展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而开设的一门课程。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任务在于阐明认知活动的神经机制。本课程将介绍有关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穿颅磁刺激术、脑磁图、脑电地形图、事件相关电位等技术,并详细介绍用有关技术进行的感知觉、注意、记忆、语言、思维、意识等认知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

[教学方式]讲授、自学、研讨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韩世辉、朱滢:《认知神经科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罗跃嘉:《认知神经科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M、S、GAZZANIGA:《认知神经科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彭聃龄:《认知神经科学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5.魏景汉、阎克乐:《认知神经科学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6.BERNARD J、BAARS:《认知、脑与意识:认知神经科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马原野:《认知神经科学原理和方法》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

教育学考研教育心理学主观题及答案

教育学考研教育心理学主观题及答案 1、加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观察法、深入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文件分析法。前三种属于量的研究方法,后五种属于质的研究方法。 2、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学生社会性认知发展和学生社会性交往发 展两方面。学生社会性认知发展包括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认知的发展;学生社会性交往包括学生与父母、老师及同伴的交往。3、遗传决定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核心是什么 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在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 4、斯金纳如何用强化理论解释儿童的发展,他如何将强化理论应用到教学中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斯金纳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有两个缺陷,一个是个别差异得不到兼顾,二是不能有效使用强化。因此,他将操作性发射原理用于学校的学习,设计了教学机器,将学习的内容编成“程序”安装在机器上。在学生练习后,很快就告诉其结果,无论对错,学生都很快得到反馈,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

5、学优生与学差生、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在人格方面有哪些差异 学优生与学差生差异:动机差异,主体性差异,人格适应性差异 具有创造性的学生相对非创造性的学生的人格特征是:低乐群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 6、简要分析学习的内涵 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内涵: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学习既有行为的变化,也有思维的变化;学习过程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学习是指那些比较持久、恒定的行为与思维的变化;学习的结果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7、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8、简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 9、试论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10、联系教学实际,试论述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进行教学 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认知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方式有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冲动型和沉思型、具体型和抽象型。

苏州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研复试经验

苏州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研复试经验 先说一下我的初试成绩吧,政治62,英语54,专业课201,总分317。我是本专业的,考的不好。算是侥幸进的复试。我的初试准备没有什么好的经验,我比较懒,没有刻苦学习,就不列举我的学习过程了。大家还是要在初试努力学习。我重点说说复试。 关于复试 今年苏大发展计划招生12人,保送1人,复试了21个人,也就是说复试时21个刷10个人。很残酷。我12号到苏州后了解了这个情况时也很绝望。我的排名非常不理想,18名。所以把全部希望都放在专硕调剂上了。苏州大学的发展方向有6个导师,刘电芝院长、黄辛隐、陈羿君、丁芳、杨双、韦洪涛。前三个老师每人能带4个或3个,后三个老师每人大概只带一个人。 整个流程大体一致,13号报到,14号下午笔试,16号面试,16号下午体检。在笔试那天你就可以第一次看到你全部的竞争对手了,发展这边笔试5个大题。我大概回忆了一下: 1、在网络上,有一个论坛叫“父母皆祸害”试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80后子女和50后父母的亲子关系不好的原因,怎样改善。 2、自闭症、多动症、学习障碍、智力障碍。。。。试挑一个你熟悉的病症列举完整的矫正过程,越详细越好。 3、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在学校心理咨询中有重要的意义,是列举一个或两个案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4、观察学习和隐性学习有什么异同。 5、在面对挫折时,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越挫越勇,试用心理学理论分析这个问题。

面试当天,黄辛隐老师在日本,杨双老师也没有来。只有四位老师在现场。面试时先是英语口语部分,(前几个人还是英文自我介绍,后面的都是直接跟陈羿君老师对话,问一些专业问题)然后会抽一道专业课方面的问题,没有时间思考,直接回答。答完后老师可能会再问你些问题就结束了。2018苏州大学考研复试交流QQ群:167416997我当时抽到的问题是:假如你是一个班主任,班里独生子女居多,你会怎么管理这个班级。 我的经验:在面试时一定要多说一些,老师才能了解你。还有就是要自信,坚定。我当时已经知道自己没什么可能被发展这边的老师录取了,就当是自己的一个展示。所以比较放松不怯场。我本科期间做过不少专业课方面的实践,这些都在面试时或多或少提到了。可能就是我的面试表现打动了老师吧,虽然初试名次不理想,还是被录取了。 苏大还是挺重视面试的,我可能就是在面试时被老师挑中的。我之前联系了她几次都没有理我,最后能被录取也觉得很幸运。所以即便初试成绩好的,也不要放松警惕,今年发展据说就刷了一个第二名,刷了一个第七名。 先想起来这么多。以后想起来了再补充吧。 本文摘自东吴苏大考研网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地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的管理学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等;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教师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教师的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征。 3、教学内容 具体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4、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从简单的教具模型、口头语言、书本、录音、录像到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不可替代的因素。 5、教学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条件(如温度和照明)、教学硬件设施(如桌椅、黑板、投影仪)和空间布置(如教室文化建设情况、座次排列)等要素; 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风、校风及社会文化背景等要素。 (二)学习与教学的三种过程模式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教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研经验分享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研经验分享 我是心理学本专业的学生,对心理学感兴趣,大二的时候就确定将来从事青少年发展及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或者工作,所以考研成为我的必然选择。我希望自己能去更高的平台去扩展眼界,提高专业素养,丰富充实自己,为我以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刚开始的时候,我打算考华南师范大学,十一过后我改了主意,决定考华中师范大学,然后开始找书,咨询,利用剩下几个月的时间抓紧复习。因为前面跟着勤思所发的资料和视频,将普遍的东西进行了学习,所以剩下的时间,我就针对华师的考纲来重点复习。我想在考研的过程中,大家都有过迷茫。我曾记得刚开始备考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开展,抓不住重点,就去找各种经验贴;也曾在做英语阅读读不通看不懂时怀疑过自己。我想这是很多人遇到的过的吧。回头去想考研路上的点滴,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后期每天7点多去图书馆,晚上闭馆时回寝室的那段日子吧。每当晚上自己走在校园的路灯下,伴随着从图书馆涌出来的人潮,听着耳机里喜欢的音乐,就会有种莫名的幸福感,一扫一天的疲惫。

这张是在图书馆阅览室,我记得那时候还没有开暖气,我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洒在桌子上,我侧头顺着阳光看过去,一排排书架,让我欢喜。我喜欢这种氛围,我也喜欢在安静中慢慢成长。 对于学习方法,我自己并无太多心得,学习方法这个东西还是要结合自身,希望所写会有所帮助。对于英语,在前期可以选择背单词,做早年基础题,怎么做看个人习惯,然后分析时对于不会的单词、句子要重点理解,这个时候可以随着题背单词,作总结;后期如果来不及背单词,那就在做题中背单词、长难句的理解。对于英语我觉得做题是一方面,总结和复习也很重要,可以选择在早上时将做题所做的总结读记;政治我是随着老肖的书来复习,自己曾是个文科生,有些基础,主要是理解记忆吧,近代史部分可以用时间轴来记忆,有些知识是可以串起来的;专业课方面,我觉得勤思做得很好了,前期时间较充裕,随着所发资料和视频,有步骤地将知识点过一遍,对于这个过程不理解重点关注;过一遍后可以进行框架复习,对于普心、发展、教育这些科目可以理解背诵记忆,对于实验统计这些要重于理解应用;随后跟着发强化的资料,进行框架回忆复习,整理自己的知识框架,也随着院校的考纲进行重点复习;自命题的话就是做真题,进行分析总结。我就是在勤思所发的真题中进行总结,预测了几道题,两三个小题,一道简答题,真题很重要! 考研是个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的过程,其中滋味各有不同。我一直认为比方法重要的是 你的心态。不要浮躁,不要犹豫不决,不妄自菲薄,有目标,踏实前行,平常心对待,从点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什么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什么 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人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社会性。人一出生就要接受社会的影响,特别是要接受社会中教育的影响。最初是养育的问题,这大都由家庭负责,继之就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或群体教育,从而达到社会化。人一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人的教育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人从儿童、少年到青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生活,学校是由受教育者──学生和教育者──教师组成的。一方面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影响受教育者,同时受教育者也有接受教育的需求,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主动地去获得知识和技能,形成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在这过程中,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必然引起各种心理活动。教育所引起的心理活动,不仅服从于在一般生活实践中人所产生的心理现象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也具有它自己的特殊规律。 例如,年幼儿童最初掌握的概念多属日常概念,日常概念一般既含有本质属性,也含有非本质属性,或者只含有非本质属性,经过一定的学习,接受了科学知识,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于是就分辨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形成科学的概念,达到理性认识。儿

童认识能力从感性水平提高到理性水平,是一个质的飞跃。这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影响下产生的心理变化。又如,人的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都是通过一定的教育过程逐渐形成的。儿童、青少年在先天素质基础上,接受各种文化教育的熏陶,或者是受父母的影响,或者是受教师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导,于是便形成社会所要求的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 所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受教育者在一定的学校教育条件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规律。 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既如上述,那么,这门学科的性质是什么呢? 教育心理学从它的发展来看,最早是把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育的一门学问。教育心理学在它成为心理学的独立分支以前,许多教育家都重视在教育中运用心理学,他们把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论的基础。近代欧洲早期的教育家如夸美纽斯(https://www.360docs.net/doc/c017780451.html,enius)、裴斯泰洛齐 (J.Pestalozi)就持有这种观点。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J.E.Herbart,1776-1841)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是最早尝试把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一本书。他认为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必须以心理学为基础,要用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待教育中的问题。这是把教育心理学看作是科学的观点。后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做了许多实验研究,积累了大量关于动物的(也有人类的)学习材料,提出一些学习心理的定律。

最新考研教育综合333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名解: 【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心理发展反映的是个体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持续而稳定的系列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两大方面。 【认知】认知是个体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感知、记忆和思维等活动,认知发展是指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的变化过程,表现为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识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 【人格】 【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即独立解决问题的真实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或与其他儿童合作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茨基认为,弄清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即最近发展区,将会大大提高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简答: 1.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以及教学意义 所谓道德发展就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掌握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该标准表现道德行为的过程。 (二)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 (1)前习俗道德水平(0—9岁)―主要是以自我中心为基础的道德推理水平,即着眼于自身行为的具体结果。这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处罚。 第二阶段:和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易阶段。这阶段的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个人需要而遵从准则,偶尔也包括满足他人需要的行动,他们认为如果行为者最终得益,那么为别人效劳就是对的 (2)习俗道德水平(9—15岁)―这一阶段的个体已经内化了社会规则,其道德推理着眼于满足社会期望。 第三阶段:好孩子道德观。这一阶段的儿童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惯常的角色行为,避免非议或赢得赞赏,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 第四阶段:法律一秩序道德观。这个阶段的儿童注意的中心是维护社会秩序,认为每个人应当承担社会的义务和职责。判断某一行为的好坏,要看他是否符合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3)后习俗道德水平(15岁以后)―这一阶段的个体是基于内心的一套标准进行道德推理,即着眼自我接受的道德原则,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标准。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这一阶段的道德推理具有灵活性。他们认为法律是为了使人们能和睦相处,如果法律不符合人们的需要,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加以改变,认为反映大多数人意愿或最大社会福利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 第六阶段:全面的道德原则。他们认为应运用适合各种情况的道德准则和普通的公正原则作为道德判断的根据。背离了一个人自选的道德标准或原则就会产生内疚或自我谴责感。(二)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什么是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是科学研究。什么是教育心理的科学研究呢? 科学是以有系统、有组织、经过实证性方法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这个定义的重点不在研究的知识体系,而在研究的方法。不管研究的题材是什么,只要所用的是有系统、有组织的实证性方法所获得的知识体系,便可以算是科学。可见,研究问题所用的方法是科学中的关键问题。教育心理科学研究是一种在教育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的认识活动,是追求有关教育心理知识或解决教育心理问题的一种创造性认识活动,从事这种活动所采用的手段便是教育心理的科学研究方法。一套完整的教育心理科学研究方法,要涉及一系列的内容:(1)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2)课题的正确选择;(3)有关资料文献的搜集和查阅;(4)研究计划的制定;(5)研究材料的编制和指标的确定;(6)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选择;(7)具体研究步骤或程序的实施;(8)研究结果的整理与分析;(9)对研究结果的检验等。这是一系列复杂的程序,这些程序的运用是逐渐完善起来的,可以说,一部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同时也是一部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学的历史。 教育心理学中任何课题的研究,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是作为一种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原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既要重视实际,又要合乎逻辑。理论不是空想,站得住脚的理论必须具有实证性意义。理论的功能主要有四个:第一,综合现有的知识;第二,解释已有的知识;第三,预测未来的知识;第四,指导研究的方向。理论具有描述性和解释性,描述性重要,解释性也重要。教育心理的某些方面是可以用描述来认识的,如学习过程的结构、品德心理的成分和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等。教育心理某些方面也可以用解释来认识,如学习动机理论、品德和人格形成的原因及学习迁移理论等。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心理学这门科学之所以年轻,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是一个根本原因,而研究方法之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教育心理学同样是如此,教育心理学中有许多问题未解决或解决得不好,研究方法还不完善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随着整个心理学的发展,研究方法的逐步改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大有改进。目前从事教育心理学课题研究,已经有许多方法可供采用。概括起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观察法 观察法也称自然观察法,它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在学校教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经常采用此法观察学生的行为。在教学情境下观察学生的行为,可以获得多方面的资料,如通过观察,随时注意学生学习进步的情况,或学习的困难所在,作为辅导学生学习与调整教学方法的参考,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自己的反映,借此加强或改进师生间的关系。 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它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结合其他方法进行,使用起来方便易行。但是观察不是一种很严密精确的方法,应用观察法只能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某些自然的外部表现,而不能对心理活动的进行施加影响,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它的过程。同时观察者所获得的资料,难免带有主观的色彩,因而影响其准确性。为了使观察客观、准确起见,观察者宜注意下列几点:(1)每次观察不宜太广泛,最好只观察少数或一种行为;(2)所观察的行为须事先明确规定;(3)观察时应随时记录,或利用录音、录像帮助;(4)每次宜用较短的时间,对同一类行为,可做多次重复观察,即采用“时间取样”(time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8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8 (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立时间是 (分数:2.00) A.1897年 B.1903年√ C.1910年 D.1913年 解析:解析:一般将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的出版作为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肇始时间,同时将桑代克视为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3.婴儿出生后依靠吮吸反射吃奶、喝水,后来婴儿又依靠吮吸感知外界事物,这在皮亚杰看来,这个过程是 (分数:2.00) A.同化√ B.组织 C.顺应 D.运算 解析:解析:皮亚杰认为个体的心理机能包括适应和组织。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认知机能。同化是儿童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刺激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顺应是儿童通过改变已有的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组织则将通过同化和顺应发展起来的图式联系起来。题中涉及婴儿使用同一图式解决不同问题,属于同化过程。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4.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皮亚杰的基本观点是 (分数:2.00) A.教学适应发展√ B.教学与发展并行 C.教学促进发展 D.教学等同于发展 解析:解析:皮亚杰强调教学要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与此形成对比的观点是教学促进发展,维果茨基持有此种观点。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5.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 (分数:2.00) A.三个阶段 B.三个水平√ C.四个水平 D.八个阶段 解析:解析: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划分为两个阶段,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6.下列各种个别差异中,不属于认知方式差异的是 (分数:2.00) A.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 B.冲动型与沉思型 C.内控型与外控型√ D.深层加工与表层加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点阅读书目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生阅读书目(中文) 本阅读书目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科点根据最近几年研究生培养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所列书目均为学校图书馆学院资料室能够借阅、目前市面上能够购买得到、学科点教师个人书架所拥有的书籍,主要便于同学们借阅参考,希望本学科师生以此书目为基础,不断充实完善本阅读书目,使之更为合理完善。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张春兴著《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沙莲香著:《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周晓虹主编:《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任俊著《积极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刘永芳《归因理论及其应用》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李伯黍、燕国材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莫雷:《教育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彭凯平编著《心理测验――原理与实践》华夏出版社1989年 葛树人著《心理测验学》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黄希庭张志杰主编《心理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李晓凤佘双好编著《质性研究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佘双好主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水延凯等:《社会调查研究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宋林飞:《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上海,上海人民出报社,1990年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林崇德著《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佘双好主编《毕生发展与教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吕俊甫著《发展心理与教育》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雷雳:《发展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孟昭兰著《婴儿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桑标主编《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王振宇编著《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考研《教育心理学》95 个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2016考研QQ群:248600511 考研《教育心理学》95 个必考知识点总结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受教育者在一定的学校教育条件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规律. 2.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标志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做了许多实验研究,积累了大量关于动物和人的学习材料,提出了一些学习心理的定律. 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 4.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是个体在成长期间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不断扩大、逐步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5.心理发展的动力:①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已有的心理状态与外界环境和教育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推动了个体的心理发展②在这一矛盾中,环境和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 6.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其发展速度、各种心理机能的优势表现、情绪的稳定性、个性特征及其倾向性等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个别差异。 7.皮亚杰:是当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 8.皮亚杰把智力的本质看作是一种适应:即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并通过主体不断自我调节而建构,或再建心理结构的机制。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来实现的—同化和适应。 9.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①感觉运动阶段0~2 岁(客体永久性记忆)②前运算阶段2~7 岁(自我中心性)③具体运算阶段7~12 岁(运算思维的基本特点就是守恒)④形式运算阶段(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10.道德观:道德观是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道德活动、道德关系的看法和态度。它是在道德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体系,发展较晚。 11.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五六岁)是前道德判断时期②第二阶段(七八岁)是他律道德发展时期③第三阶段(九岁以后)是自律道德发展时期。 12.美国柯尔伯格的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理论:把道德观念的发展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种水平。 13.准备状态:是指儿童身心发展达到适宜于学习某种事物的状态。 14.学习的概念:①广义,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或训练而获得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即有机体以经验方式引起的对环境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②狭义,学生的学习属于狭义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其本身的特点。 15.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其本身的特点:①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主要是掌握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即间接的知识,它和科学家探索尚未发现的客观真理的认识活动是不同的。②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以掌握一定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为任务的。③学生的学习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的知识经验,用前人的知识经验武装自己,所以不可能事事从头实践,重复原有的研究路线去掌握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服从于学习目的的。④学生的学习不仅同人类发展中历史经验的形成过程和科学家探索客观真理过程有区别,而且和一般条件下人们进行学习也是不同的。 16.桑代克的学习的联结理论:他的观点被称为“尝试错误说”,简称“试误说”。他认为学习就是在情境与反应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联结。

2019年心理学考研必读参考书目汇总

2019心理学考研必读参考书目 1.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目(1)心理学个院校参考书目 01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美]理查德·格里格,[美]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王甦等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人民教育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侯玉波,北大出版社。 《现代管理心理学》(第四版),程正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变态心理学》,钱铭怡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心理咨询与治疗》,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 02北京师范大学参考书目 《普通心理学》(第四版)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实验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舒华张学民韩在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张厚粲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人格心理学》,美Jerry M.Burger著;陈会昌[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三版),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与教育测量学》,郑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 《临床心理学》,王登峰,人民教育出版社。 03深圳大学参考书目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版)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人民教育出版社 (淡蓝色封皮) 《实验心理学》 (第二版) 朱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心理与教育测量》郑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 (白底红皮)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白底红皮)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版)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教育学考研:教育心理学考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受教育者在一定的学校教育条件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规律. 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标志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做了许多实验研究,积累了大量关于动物和人的学习材料,提出了一些学习心理的定律。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 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是个体在成长期间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不断扩大、逐步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心理发展的动力: ①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已有的心理状态与外界环境和教育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推动了个体的心理发展。 ②在这一矛盾中,环境和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 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其发展速度、各种心理机能的优势表现、情绪的稳定性、个性特征及其倾向性等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个别差异。 皮亚杰:是当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 皮亚杰把智力的本质看作是一种适应:即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并通过主体不断自我调节而建构,或再建心理结构的机制。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来实现的—同化和适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①感觉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性记忆) ②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中心性) 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运算思维的基本特点就是守恒) ④形式运算阶段(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道德观:道德观是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道德活动、道德关系的看法和态度。它是在道德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体系,发展较晚。 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五六岁)是前道德判断时期 ②第二阶段(七八岁)是他律道德发展时期 ③第三阶段(九岁以后)是自律道德发展时期。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与研究内容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本节考纲透视 1.识记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2.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考点精讲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界定 教育心理学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理解。 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它既包括学校教育心理学,也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心理学。 狭义的教育心理学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即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韵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说,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根据其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五要素和三过程,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两方面:(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2.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狭义上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4.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简单的实物、口头语言、书本、录音、录像、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等都属于教学媒体范畴。它日益成为教育心理学所关注的一项独特的课题。5.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在教育心理学看来,教学环境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2.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

考研教育学之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2018年考研教育学之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整理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该部分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历史三个知识点。历史发展部分记住基本史实,标志性事件即可。本部分的考查仅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大家只要记住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任务等内容即可,没必要花太多时间。 二、心理发展与教育 该部分从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心理发展差异与教育四个部分圈定考试范围。从内容安排来说,可以说是总——分——总结构。第二、三部分的认知发展理论和人格发展理论是这部分的重点,也基本上是考研的必考点,复习时应着重对这些理论的提出者和理论中的重点概念做重点掌握。另外,第四部分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尤其是其中认知方式的差异性近年来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复习时要注意。 三、学习及其理论解释 学习在教育心理学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大部分章节都是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的;而同时本章中包含了教育心理学中众多的学习理论,因此本章也是教育心理学考查的最多的章节。本章中考生需要注意对学习的分类以及学习的各个理论进行深度把握,要非常细致地看,近几年每一种学习理论都有考查,且以选择题居多,大题考查个别理论。同学们主要应该掌握学习的联结理论、认知理论、建构理论、人本理论的内涵、代表人物、发展历程、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等,对理论中的重点概念也要留意,往往是选择题和辨析题的考查点。这部分涉及内容多二杂,而且难以理解。同学们要参考教材、论文等相关资料充分准备。复习应以理解为主,不要死记硬背。 四、学习动机 本章的知识点不太多但却非常重要,且与现实结合较为紧密,因此成为两年分析论述题的考查内容。其中学习动机理论和和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是这部分的重点中的重点,考生在看书的过程中,首先要把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吃透,其次要把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理解到位,然后尽量与现实教学中的情况进行结合去思考,目前真题喜欢通过现实的事例来对本章知识点进行考查。 五、知识的建构 这一章与下一章囊括学习的两大方面,分别涉及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的内容。其中本章包括知识及知识建构、知识的理解、错误概念的转变、知识的整合应用四部分知识。本章常以选择题形式来考查,考生在看书时重点看知识及其类型,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错误概念的转变和知识的整合与应用,知识的理解部分以理解和简单识记为主。2011年曾以简答题的形式对错误概念的转变进行了考查,这应该引起考生们的注意。 六、技能的形成 该部分包括技能的一般论述以及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这两种不同类型技能的形成与训练相关的知识。本章知识点也常以选择题来考查,且本章的知识点与现实结合较为紧密,因此,考生在看书时除对关键概念进行记忆外还要结合案例进行理解性掌握,能区分现实生活中不同的技能的类型及用处。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与操作技能的类型是比较重要的考点。本章的学习还应该注意比较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的不同,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的不同

2020年考研心理学《心理发展与教育》模拟题

XX考研心理学《心理发展与教育》模拟题 一、选择题 1.以下几项中不属于人格结构的是() A.气质 B.性格 C.自我调控系统 D.图式 2.皮亚杰是的心理学家。() A.匈牙利 B.瑞士 C.瑞典 D.美国 3.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已经获得客体永久性。()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4.对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B.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C.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D.已经可以很好地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 5.前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A.乌申斯基 B.赞科夫 C.维果斯基 D.柯尔伯格 6.“最近发展区”是由提出来的。() A.赞科夫 B.列昂捷夫 C.鲁利亚 D.维果斯基 7.埃里克森是国学派的心理学家。() A.美国行为主义 B.法国精神分析 C.美国精神分析 D.德国行为主义 8.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 A.四个阶段 B.五个阶段 C.六个阶段 D.八个阶段

9.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看,青春期个体面对的最大冲 突是() A.角色统一与角色混乱 B.自主与羞怯 C.勤奋感与自卑感 D.友爱亲密与孤独 10.运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出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心理学家是() A.德国的赫尔巴特 B.美国的埃里克森 C.美国的柯尔伯格 D.德国的柯尔伯格 11.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发展的“好孩子取向”阶段属于哪一个道德发展水平?()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好孩子水平 12.以下关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理论是根据美国社会的情况作出的划分; B.该理论中的每个阶段是人的一生道德发展的必经阶段,且具 有不可逆性; C.柯尔伯格认为人的各个道德发展阶段持续的时间不一致; D.柯尔伯格的理论反映出人的道德发展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 13.对于智力的性别差异,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男性的智力普遍比女性高 B.男性较之女性在视觉和辨别方位能力方面比较强 C.女性的抽象思维比男性更优秀一些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 填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个性心理系统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等四各方面。 3、人的心理是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 4、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5、在记忆活动中,知识的巩固主要通过(识记)和(保持)这二个记忆环节来实现的。 6、自我意识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系统。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7、品德的心理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8、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图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9、按照记忆时间的长短,可把记忆分为(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 10、学生学习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智能的开发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行为规范的学习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11、动机具有以下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12、同的教材直观和知识感知方式。就直观对象而言,可以把直观分为三种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13、健康的新概念主要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14、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 15、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行为后果而间接产生学习,被称为(观察学习,亦称社会学习)。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班都拉)。 16、教学反思包括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评价)。 17、教学评价就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绩测验所得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 18、心理学认为,社会助长作用的原因在于群体背景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 19、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20、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动。 21、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它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 22、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23、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明确教学目的)、分析任务、(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计课程、教学、评定等六个步骤。 24、个体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自我中心期、(客观化时期)、(主观化时期)。 概念 一、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 3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 桑代克以刺激—反应的联结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1分)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具有相同的因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1分)也就是说,只有当学习情境与迁移具有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即产生学习迁移。(1分) 二、教材概括 3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 教材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加工改造,(1分)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知活动。(1分) 教材概括就是加工改造感性知识以形成发展理性知识的过程,也就是理解知识的过程。(1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 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心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输送合格生源、培养德才兼备的从事心理科学研究和教学、心理教育与咨询、教育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备以下条件: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热爱祖国、关心集体、遵纪守法、服从需要,积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全面掌握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和研究方法,并能结合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具有较强的研究和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学生发展、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心理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以及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读写基础。 3.能胜任高等院校、教育科研结构,以及基础教育部门、教育管理部门较高层次的心理科学研究、心理学教学、心理咨询和教育管理等工作。 4.身心健康,知识结构合理,适应能力强。 二、研究方向 1.人格发展与社会性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个体人格发展的结构、动力及其人格发展的阶段与适应;个体社会认知、社会行为和社会情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社会重大事件对个体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2.学校心理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如何运用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其他心理学知识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教育工作者面对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和教师对学校生活的适应。具体内容包括儿童和青少年在学校活动中的心理问题的评估;个体或者群体的心理问题的干预和矫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等。 3.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心理咨询的本土化过程、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的建构等。 4.认知与教学心理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