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递进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层递进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为了减小学生间的成绩差异,提高学生的成绩,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分层递进教学”。
在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研究目标,遵循规则,熟悉操作方法和过程。
[关键词]素质教育;分层教学原则;操作过程
一、研究的目标
学生在学习兴趣和学业水平方面存在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
面对学生间的个体差异,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实施“分层递进教学”,克服学生物理学业水平分化,使得所有学生在学习物理时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时,通过改变教学方法,使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分层递进教法遵循的原则
1.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2.教学目标为中心的原则;
3.因材施教的原则;
4.直观性原则;
5.及时反馈,矫正的原则;
6.灵活多样化原则。
三、实验方法及其操作过程
在所任教的年级中抽取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
实验班按实验设计要求进行教学,对照班按传统教法进行教学。
1.进行起始测试,将学生分层分组
根据学生成绩、学习能力、智力因素进行测试,在掌握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然后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合理搭配,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7-8 人为一组),按“中高低中”形编排座位(为不影响其他课教学而采用的组织形成)。
这种分层目的是为了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特点开展区别教学,而不是分好、中、差学生。
这种分层是动态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2.依据学生层次性制订分层教学目标
按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潜在能力出发,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具体教学目标。
一般将教学单元分为基本目标、中等目标、发展目标。
基本目标要求人人必须达到;中等目标要求中、高层次学生达到;发展目标是有特长和有潜在能力的学生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
在实际运用中鼓励低层次学生在达到本目标后向高层次目标冲刺。
3.课堂实行分层施教
课堂一般教学程序由六个环节组成:
(1)学生自学。
每节课(或单元)学习之前,发给学生一份“学习指导”提纲,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法指导思考讨论题、实验操作要领等。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运用
阅读、练习、实验等方法并结合“学法指导”进行自学。
自学时,对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做记录,对学到的知识归纳、总结,做好笔记。
(2)小组协作学习和组间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互帮互学活动。
高层次学生帮助低层次学生学习。
教师作用是精讲点拨,释疑解难。
(3)分层作业和评价。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事先编好达标作业(又叫弹性作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层次作业。
(4)矫正教学。
一个系统,只有相互反馈信息的存在,这个系统才是可控的。
借助作业评价的实施,及时反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学目标差距,从而调整教学速度,做到因材施教,及时补偿,加大知识正迁移的力度。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已达标的学生进行“深造学习”,为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学习“小包”,指导他们向知识和技能的纵向或横向拓展,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开发他们的智力。
对未达标的学生进行个别教学、重点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教会他们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和自信心。
(5)总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可将探索讨论中获取的各种信息加工、转换、整理、贮存,使学习中的无序信息变得有序,归入已有的知识网络,实现对新知识的深化和升华。
这个过程师生共同完成,让学生对新知识
进行整理归纳,教师查漏补缺,进行概括和综合。
(6)辅导活动。
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辅导学生开展物理活动。
这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物理知识,扩大眼界,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
责任编辑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