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绝句》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绝句》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绝句》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绝句》原文译文赏析《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

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扩展阅读:

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七言古诗大全及七言绝句

七言古诗大全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甫蜀相三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陆游《游山西村》(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罗隐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杜甫《客至》(唐)二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崔颢黄鹤楼四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河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浪淘沙——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六春思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九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古诗词五言绝句60首_诗词

古诗词五言绝句60首_诗词古诗词五言绝句60首 古诗词五言绝句(一): 1、《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0、《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1、《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2、《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3、《暮秋山行》 唐·岑参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绝句》教学设计

《绝句》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绝句》是唐朝诗人杜甫闲居成都草堂时所作。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的春景。 这首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全诗每句一景,声形色,近景、远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多彩、开阔生动的画卷。描写有动有静,鸣啼的黄莺,飞翔的白鹭是动景,千年积雪,停泊行舟是静景,动静相间,和谐完美。这明快开朗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欢快激扬的思想感情。全诗对仗工整,语言凝练,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1、通过昨天的背古诗比赛,老师知道了我们班的同学们最拿手的就是——背古诗,很多同学一口气背诵了好几首古诗呢!今天,老师就请来一位被尊为“诗圣”的大诗人,你们能叫出他的名字吗?(出示杜甫图片) 2、学生介绍杜甫。 3、老师小结。(杜甫是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被誉为“诗圣”。) 4、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原来学过杜甫写的古诗吗? 5、那请同学来背一背。同学们记性真好。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杜甫的《绝句》 二、自主合作,识记巩固 请大家默读古诗《绝句》,参照助学单完成3道题。 展示: 2、熟识字词,组长组织检查同组学生的识字。 杜绝鸣叫包含停泊柳树门窗山岭吴国 3、完成助学单第3题。 <<绝句>> 两个黄鹂____________,_____白鹭___________。

五言绝句古诗大全

五言绝句古诗大全 以下是关于五言绝句古诗大全,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1、《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8、《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9、《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0、《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1、《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2、《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3、《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4、《山中》 ·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5、《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6、《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7、《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18、《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9、《杂诗》 唐·王维 ·

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绝句

绝句 唐代:杜甫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 “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 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 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 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创作背景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横道中心小学语文组

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如果人生的很多事,很多的境遇,很多的人,都还如初见时的模样该多好呀!若只是初见,一切美好都不会遗失。很多时候,初见,惊艳。蓦然回首,却已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泉水就要干涸了,为了生存,两条小鱼彼此用嘴里的唾沫来喂养对方,但是,与其这样,还不如在江湖之中畅游,忘记对方的存在。很多时候,我们谴责“大难临头各自飞”,但是从理智的角度来说,这是对的。与其两个人一起受苦,不如相忘于江湖。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简简单单一句话,道尽了古今多少人的愿望。就像那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其实啊,人生在世,求什么呢,若有一个人,愿意与你生死相随,这一生,也就够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永远是这样,人的心啊,看过辽阔的大海,就看不上寻常的小溪小河了,去看过巫山的云,就不觉得其他地方的云是云了。所以其实不要太早遇见好男人/好女人,因为万一捉不住他/她,你会一辈子都活在这句诗句里。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心爱的人早就不知道去哪了,桃花却依然是微笑地在春风中绽放。以笑映悲,很不错的手法,令人不禁感慨万千。 众里寻他千百度

全句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往阴暗处寻找我们心中的她,却总不见其影踪,蓦然回首,才发现她其实一直就在我们的身边,离我们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现在回想,旧情难忘,犹可追忆,只是一切都恍如隔世了。一个“已”字,可怕至极。若非当初年少无知,何至如此!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哪怕是苏轼那样的豪迈男儿,对着亡妻的坟墓,也只剩感伤。十年是一个恰好的跨度,看似不长,却足以让一个呱呱婴孩变成一个懂事孩儿,足以让一个满怀热血的青年变成一个得过且过的人,足以让一个正值壮年的中年人步入人生的晚期。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江城子》也许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词。这一句,若是不见也就罢了,若是相见,却互不认识,就这样在岁月里蹉跎地擦肩而过,那该是多么令人心碎的一幕。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全句应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风雨过后,回首走过来的路,才发现也不过如此。人生一世,俯仰之间,多少爱恨情仇,多少癫狂执念,到头来终究一场空,到最后一堆荒冢而已,诗词君劝诸位,及时行乐,有花堪折直须折。

古诗《绝句》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认识1个生字,了解“迟日”“泥融”的意思。能力: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够根据诗意想象画面进行朗读。 思品:通过了解诗句的内容,感受春天美丽。 教学重点:了解诗的意思,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诗意想象画面进行朗读,感受春天的美丽。 查阅资料:有关春天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学生字“绝”。 1、同学们,喜欢背诗吗?谁来把你喜欢的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 2、老师也带来了一首我喜欢的诗,名字叫绝句,“绝”是我们这首诗里的生字,看卡片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写时候注意什么?看老师书写,自己写一个,展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写完课题《绝句》齐读。 二、初读《绝句》,读通读顺,感知诗的内容 1、轻声读两遍《绝句》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2、词语在古诗中读法的不同。 (1)鸳鸯的读音:中有一种水鸟的名字特别好听,叫什么?(出示:鸳鸯)指读,这里要读轻声。(2)押韵:把鸳鸯放到诗句中,鸯应该怎样读?听老师读—齐读。 你们看,这个词怎么读?出示“燕子”,在古诗里应该怎样读?你读—齐读。 3、大家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注意这两种鸟在古诗文中的读法。 4、谁想第一个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听他读得是否正确呢?

5.再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美丽)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细细品味这美丽的春光吧。 三、细读《绝句》,明诗意,悟诗情,指导朗读和背诵 1、理解“迟日” (1)指读前两句。(生读,师板书:迟日) 问:(板日)指什么?(太阳)我在“日”的前面加个“迟”,读(迟日)什么样的太阳才被称为迟日呢?你们猜一猜。 (2)实际上这个“迟.”是延迟、延长的意思。 万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齐读前两句。谁来说发生了怎样变化?(生说) (1)说第一句诗的意思:春日江山变得都美丽了。(2)江山怎么变得美丽了?现在正值春天,你发现身边有什么变化吗? (3)(边放图片边说)这破土而出的新芽,这缓缓流动的小溪、这婀娜多姿的倩影。面对这春天的江 山你们想说什么呀?(真美啊!)出示:迟日江 山丽。试着把这份美丽读出来!你读——我也把 我心中的美读出来好吗?——自己试试——展 示读——齐读。 是什么让江山变得如此美丽?(迟日) 3、学习第二句诗。 万物还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让花草飘来阵阵清香?(春风)。 闭上眼睛都闻一闻这花草的清香!满山遍野的油菜花开了,在绿波中闪着金光。洁白无暇的杏花闹上枝头,一阵春风吹过,幽幽暗香扑鼻而来,让我们深深的吸一口这淡淡的清香,轻轻睁开眼睛,在这满屋的花香中读出这句话吧!齐读—评读——齐读。

五言绝句大全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 唐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怨情 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 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 玲珑望秋月。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劳劳亭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 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竹里馆 唐王维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 王孙归不归。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栾家濑 唐王维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 白鹭惊复下。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洛中访袁拾遗 唐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 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 何如北地春。 送朱大入秦 唐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两首绝句教案三

《绝句》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绝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的古诗诵读。《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作品,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这首诗通过对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 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从学生的角度和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初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学会生字。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朗读时间活动,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设计理念 在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是学生有感情朗读的重要前提,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在理解诗句上,结合画面让学生体会意境,在评价朗读中来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音乐光碟、小黑板、大幅图画。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古诗吗?你们会背哪些古诗?能试着背给我们听一听吗?大家背得可真好!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绝句》。学完后看看哪位同学能背得出来。 二、初读感知 1.师提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会生字。 2.生根据自学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纠正读音。 (2)交流记字方法。指导书写易写错的字“鸣、柳、窗”。 (3)指名读古诗,师生评价。 三、图文对照,理解诗意 1.师范读,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师:同学们刚才读得挺好的,现在老师也来读一读,同学们

五言绝句大全100首_诗词

五言绝句大全100首_诗词五言绝句大全100首 五言绝句大全(一):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0、《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1、《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2、《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3、《暮秋山行》 唐·岑参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14、《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6、《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7、《前出塞》 唐·杜甫

古诗《绝句》学习资料

古诗《绝句》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认识1个生字,了解“迟日”“泥融”的意思。 能力: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够根据诗意想象画面进行朗读。 思品:通过了解诗句的内容,感受春天美丽。 教学重点:了解诗的意思,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诗意想象画面进行朗读,感受春天的美丽。 查阅资料:有关春天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学生字“绝”。 1、同学们,喜欢背诗吗?谁来把你喜欢的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 2、老师也带来了一首我喜欢的诗,名字叫绝句, “绝”是我们这首诗里的生字,看卡片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写时候注意什么?看老师书写,自己写一个,展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写完课题《绝句》齐读。 二、初读《绝句》,读通读顺,感知诗的内容 1、轻声读两遍《绝句》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2、词语在古诗中读法的不同。 (1)鸳鸯的读音:中有一种水鸟的名字特别好听,叫什么?(出示:鸳鸯)指读,这里要读轻声。 (2)押韵:把鸳鸯放到诗句中,鸯应该怎样读?听老师读—齐读。 你们看,这个词怎么读?出示“燕子”,在古诗里应该怎样读?你读—齐读。 3、大家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注意这两种鸟在古诗文中的读法。 4、谁想第一个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听他读得是否正确呢? 5.再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美丽)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细细品味这美丽的春光吧。 三、细读《绝句》,明诗意,悟诗情,指导朗读和背诵 1、理解“迟日” (1)指读前两句。(生读,师板书:迟日) 问:(板日)指什么?(太阳)我在“日”的前面加个“迟”,读(迟日)什么样的太阳才被称为迟日呢?你们猜一猜。

五言绝句:《梅花》

五言绝句:《梅花》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作品评述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简析】: 这首诗通过写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洁白无瑕,赞美了梅花高贵 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 ------------------------------------------------ 梅,古之“四君子”之一。“四君子”是古代文人从物与环境的 结合中提炼出的具有特别的精神象征的意象。 古人借用这些意象往往有这样一种模式:竹,多以画骨,而境界 全在其中,些许文字,以竹之斑驳融文之参差,所谓景中写意。松, 以画,画姿则联想尽在松姿中;以诗写神,则松姿尽在想象中,以画 以诗,展姿现神,皆谓借物言志。兰,以植,植之盆庭院,飞香于书斋,兰香清,书香雅,谓之淡泊,谓之文雅。而梅,亦如松,可诗可画,不同的是松以画传神,梅以诗传神。另外,梅似乎具全了其它三“君子”的特征:如竹般清瘦,如松般多姿,亦如兰而有芳香。因而,“四君子”中就梅在诗中表达的意境尤为丰富。王安石的《梅花》以 寥寥几句诗句略出了几枝梅,恰把这几个特征都写出来了。在意象中,

松往往唱独角戏,环境仅仅作为一种陪衬,主要还是看松姿,而梅不同,梅往往要与环境结合,当然在墨画中环境能够是空白,不过这就是一种环境,只不过比较朦胧。 《梅花》中以“墙角”两字点出环境,极其鲜明,极具意境。墙角显得特别冷清,看似空间狭小,其实作者以墙角为中心,展开了无限的空间,正是空阔处在角落外,见角落便想到空阔。“数枝”与“墙角”搭配极为自然,显出了梅的清瘦,又自不过然地想到这“数枝梅”的姿态。“凌寒”两字更是渲染了一种特别的气氛,寒风没模糊掉想象中的视线,反而把想象中的模糊赶跑了,带来了冬天的潭水般的清沏。所以,不管它是曲梅还是直梅,读者总会觉得脑海中有一幅有数枝定型的梅的清晰的画。“独自开”三字就如一剑劈出分水岭般巧妙地将梅的小天地与外界隔开了,梅的卓然独“横”(梅枝不“立”),梅的清纯雅洁的形象便飘不过至。“遥知不是雪”,雪花与梅花——自然界的一对“黄金搭档”,两者相映成辉,相似相融,似乎是一体的。而作者明确“看出”“不是”,并且是“遥知”。为什么?“为有暗香来”。“暗香”无色,却为画面上了一片朦胧的色彩。清晰与朦胧交错,就像雪中闪烁着一个空洞,造成忽隐忽现的动感。也像飘来一缕轻烟,波浪式的前进,横拦在梅枝前。作者用零星的笔墨层层展开意境,几笔实写提起无限虚景,梅之精神也被表达得淋漓尽致,此作者之神往,亦令读者神往。

最全的古诗之五言绝句

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 唐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怨情 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劳劳亭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 王孙归不归。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栾家濑 唐王维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 白鹭惊复下。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洛中访袁拾遗 唐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 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 何如北地春。 送朱大入秦 唐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分手相脱赠, 平生一片心。

唐诗中的五言绝句大全

唐诗中的五言绝句大全 【篇一】 1、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山中送别(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3、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4、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支。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秋浦歌(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7、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李白) 铲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8、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9、忆东山(李白)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10、劳劳亭(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11、小长干曲(崔国辅) 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12、江南曲(储光义)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 【篇二】 1、入朝洛堤步月(上官仪)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2、于易水送人(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3、山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4、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5、闺怨(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6、蜀道后期(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7、汾上惊秋(苏頲)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8、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绝句(迟日江山丽)》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绝句(迟日江山丽) 体裁:诗 题文: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作者: 名字:杜甫 年代:唐代 描述: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翻译: 原文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原文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赏析 赏析一:创作背景 这这组五言绝句是诗人漂泊西南的早期作品,作于广德二年(764)暮春,时杜甫在四川草堂。 赏析二:思想内容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这是一组咏物诗,用自然流畅的语

言写出了一派生意盎然的春色,格调清新,意境明丽,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赏析三:艺术特色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就诗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赏析四:语言赏析 诗人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赏析五:诗歌结构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 考点 一、必背名句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解释: 关键词:迟日

唐诗五言绝句

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怨情唐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3.劳劳亭唐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4.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5.玉阶怨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6.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8.秋浦歌唐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9.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0.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1.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2.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山中唐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4.咏风唐虞世南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15.弹琴唐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6.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7.送灵澈唐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8.《悯农》其一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9.《悯农》其二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0.渡汉江唐李频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1.剑客唐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22.春怨唐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23.雪唐罗隐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24.塞下曲唐卢纶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25.江南曲唐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26.咏史唐高适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27.罢相作唐李适之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28.宫中题唐唐文宗辇路生秋草,上林花满枝。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 29.逢侠者唐钱起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30.夜送赵纵唐杨炯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31.曲池荷唐卢照邻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32.蜀道后期唐张说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33.中秋月唐李峤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34.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5.公子家唐聂夷中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36.郭隗唐陈子昂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37.田家宋梅尧臣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38.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9.马诗唐李贺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40.七步诗三国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五言古诗54966

五言古诗 1、登鹳雀楼唐朝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2、春晓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日酣梦不知不觉到了早晨, 到处都是鸟儿明快的啼叫声。 想起夜里的那阵阵风雨声, 感叹不知多少花儿零落在庭院。 3、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4、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代诗人孟郊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作品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5悯农1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6、悯农2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春天是一个播种的季节,农民们每天辛勤的劳作在农田里,汗水撒了一地,耕地翻地,撒种子,每天都要劳作到很晚。 2.夏天到了,农民望着绿油油的田地,种的满满的。心里甭提多开心了,秋天快到了,种子会成为粮食,可以让全家人填饱肚子。 3.秋天来了,收获的季节到了,农民又开始了劳动,手里拿着镰刀,每天在地里收麦子。 4.粮食都被统治者剥削了,辛辛苦苦一年了,可是农民剩下的粮食根本不够糊口的,只能

唐诗300首之五言绝句

唐诗300首之五言绝句(共29首) 行宫 唐代: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新嫁娘词 唐代: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相思 唐代: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三首·其二 唐代: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鹿柴 唐代: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 山中送别/ 送友唐代: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哥舒歌 唐代: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怨情 唐代: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乐游原/ 登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听筝 唐代: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渡汉江 唐代: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八阵图 唐代: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名成一作:名高)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春晓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怨/ 伊州歌 唐代: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秋夜寄邱员外/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唐代: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终南望余雪 唐代: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宫词·故国三千里 唐代: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寻隐者不遇/ 孙革访羊尊师诗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送崔九 唐代: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送灵澈上人 唐代: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听弹琴 唐代: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送方外上人/ 送上人 唐代: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玉台体 唐代: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小学一年级语文绝句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背诵古诗。 3.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拼图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依次展示画有黄鹂、白鹭、雪山、小船、柳树的单个景物图片,贴在黑板右边。 你觉得这些景物怎样? 孩子们,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有位诗人杜甫,在他居住的地方(贴画有房子的图片),也看到了这些可爱的黄鹂、成群的白鹭、美丽的雪山、停泊在江面的小船、翠绿的柳树,他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地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优美的古诗《绝句》,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打开书第112页,生自由读古诗。 2.你认为哪些字难读?在难读的字下面画上横线。 3.把你认为难读的字告诉大家。 4.生自由练读难读字。 5.小老师教读。 6.引导孩子们再读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韵的字。 7.指名读全诗、评价。 8.齐读全诗、读准字音。 过渡:读古诗,不仅要把字音读准,还要读出诗的停顿。 三、再读古诗,读出停顿 1.课件展示两女孩对比读古诗的情景。 2.你认为谁读得好?好在哪里? 3.展示:带有节奏线的古诗,生观察,该在哪些字后读出停顿。 4.你能按照这样的停顿朗读吗?自己练习练习。 5.男、女同学比赛朗读,互相评价。 6.齐读古诗。 四、细读古诗,熟读成诵 师:《绝句》这首诗共有4句,每一句都描绘了一处美景,就像是镶进画框的画儿一样,我们一起来欣赏。 1.课件展示第一个画面。 (1)你们听,这是什么鸟儿在唱歌?瞧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正在翠绿的柳树上啼叫!(展示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看着它们在树上欢快地唱歌,飞翔,你们心里一定也感到(高兴、愉快)。 (2)指导学生用高兴、愉快的语气读第一句诗。 2.展示第二个画面。 (1)你们看蓝蓝的天空中飞来了一群(白鹭),它们飞行时队伍的形状像什么? 白鹭总是成群结队地飞,飞起来队伍总是那么整齐。(展示诗句:一行白鹭上青天) (2)指导学生配上动作,读第二句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