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详解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详解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详解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

第一章

一、判断题

一、判断题

1.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答:错。统计学和数学都是研究数量关系的,两者虽然关系非常密切,但两个学科有不同的性质特点。数学撇开具体的对象,以最一般的形式研究数量的联系和空间形式;而统计学的数据则总是与客观的对象联系在一起。特别是统计学中的应用统计学与各不同领域的实质性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有具体对象的方法论。。从研究方法看,数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逻辑推理和演绎论证的方法,而统计的方法,本质上是归纳的方法。统计学家特别是应用统计学家则需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或实验去取得数据,研究时不仅要运用统计的方法,而且还要掌握某一专门领域的知识,才能得到有意义的成果。从成果评价标准看,数学注意方法推导的严谨性和正确性。统计学则更加注意方法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2.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答:错。统计学是跨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多学科性的科学。

3.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答:错。实质性的科学研究该领域现象的本质关系和变化规律;而统计学则是为研究认识这些关系和规律提供数量分析的方法。

4.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答:对。统计学是有关如何测定、收集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数量规律的方法论科学。

5.描述统计是用文字和图表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

答:错。描述统计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经过归纳分析而得到的各种有用信息。描述统计不仅仅使用文字和图表来描述,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有关统计指标反映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

6.对于有限总体不必应用推断统计方法。

答:错。一些有限总体,由于各种原因,并不一定都能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例如,某一批电视机是有限总体,要检验其显像管的寿命。不可能每一台都去进行观察和实验,只能应用抽样调查方法。

7.经济社会统计问题都属于有限总体的问题。

答:错。不少社会经济的统计问题属于无限总体。例如要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消费者不仅包括现在的消费者而且还包括未来的消费者,因而实际上是一个无限总体。

8.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统计学。

答:对。理论统计具有通用方法论的性质,而应用统计学则与各不同领域的实质性学科

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具有复合型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性质。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

A.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B.统计工作

C.社会经济的内在规律

D.统计方法

2.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有( A )。

A.产业分类

B.职工人数

C.劳动生产率

D.所有制

3.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A )。

A.全国所有居民户

B.全国的住宅

C.各省市自治区

D.某一居民户

4.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 B)。

A.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

C.社会统计学派

D.数理统计学派

三、分析问答题

1.试分析以下几种统计数据所采用的计量尺度属于何种计量尺度:人口、民族、信教人数、进出口总额、经济增长率。

答:定类尺度的数学特征是“=”或“≠”,所以只可用来分类,民族就是定类尺度数据,它可以区分为汉、藏、回等民族。定序尺度的数学特征是“>”或“<”,所以它不但可以分类,还可以反映各类的优劣和顺序,教育程度属于定序尺度。定距尺度的主要数学特征是“+”或“-”,它不但可以排序,还可以用确切的数值反映现象在两方面的差异,所以,人口数、信教人数、进出口总额都是定距尺度数据;定比尺度的主要数学特征是“?”或“÷”,它通常都是相对数或平均数,所以经济增长率是定比尺度数据。

2.请举一个实例说明品质标志、数量标志、质量指标、数量指标之间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

答:例如考察全国人口的情况,全国所有的人为统计总体,而每个人就是总体单位,每个人都有许多属性和特征,比如民族、性别、文化程度、年龄、身高、体重等,这些就是标志,标志可以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性别、民族和文化程度都是品质标志,年龄、身高、体重等则是数量标志;而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用以说明全国人口的规模如人口总数等指标就是数量指标,而用以说明全国人口某一方面相对水平的相对量指标和平均量指标如死亡率、出生率等指标就是质量指标,质量指标通常是在数量指标的派生指标。

3.请举一个实例说明统计总体、样本、单位的含义,并说明三者之间的联系。

答:例如考察全国居民人均住房情况,全国所有居民构成统计总体,每一户居民是总体单位,抽查其中5000户,这被调查的5000户居民构成样本。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 统计调查对象是(C)。

A. 总体各单位标志值

B. 总体单位

C. 现象总体

D. 统计指标

2. 我国统计调查体系中,作为“主体”的是(A)。

A. 经常性抽样调查

B. 必要的统计报表

C. 重点调查及估计推算等

D. 周期性普查

3. 要对某企业的生产设备的实际生产能力进行调查,则该企业的“生产设备”是(A)。

A. 调查对象

B. 调查单位

C. 调查项目

D. 报告单位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面哪些现象适宜采用非全面调查?(A.B.C.D)

A. 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

B. 某型号日光灯耐用时数检查

C. 平均预期寿命

D. 某地区森林的木材积蓄量

2. 抽样调查(A.D)。

A. 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B. 是一种不连续性的调查

C. 可以消除抽样误差

D. 概率抽样应遵循随机原则

3. 洛伦茨曲线(A.B.C)。

A. 是一种累计曲线

B. 可用于反映财富分布的曲线

C. 用以衡量收入分配公平与否

D. 越接近对角线基尼系数越大

三、分析判断题

1. 有人说抽样调查“以样本资料推断总体数量特征”肯定比全面调查的误差大,你认为呢?

答:这种说法不对。

从理论上分析,统计上的误差可分为登记性误差、代表性误差和推算误差。无论是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都会存在登记误差。而代表性误差和推算误差则是抽样调查所固有的。这样,从表面来看,似乎全面调查的准确性一定会高于统计估算。但是,在全面调查的登记误差特别是其中的系统误差相当大,而抽样调查实现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场合,后者的误差也有可能小于前者。我国农产量调查中,利用抽样调查资料估算的粮食产量数字的可信程度大于全面报表的可信程度,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事例。

2. 过去统计报表在我国统计调查体系中占据统治地位多年,为什么现在要缩小其使用范围?

答:经济体制改革以前,统计报表制度是我国统计调查最主要的方式,它在我国统计调查体

系中占据统治地位多年。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统计调查单位变动频繁,再加上决策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多层次化,各方面对统计报表数字真实性的干扰明显增加,从而不仅给报表调查带来不少困难,同时也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统计报表的局限性日渐暴露。所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需要,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现行的统计调查体系以抽样调查为主体,也就缩小了统计报表制度的使用范围。

3. 对足球赛观众按男、女、老、少分为四组以分析观众的结构,这种分组方法合适吗?

答:这种分组方法不合适。统计分组应该遵循“互斥性原则”,本题所示的分组方式违反了“互斥性原则”,例如,一观众是少女,若按以上分组,她既可被分在女组,又可被分在少组。

4. 以一实例说明统计分组应遵循的原则。

答:统计分组必须遵循两个原则:穷尽原则和互斥原则。穷尽原则要求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应有组可归,互斥原则要求总体中的任何一个单位只能归属于某一组,而不能同时归属于几个组。

例如,把从业人员按文化程度分组,分为小学毕业、中学毕业(含中专)和大学毕业三组,那么,文盲或识字不多的以及大学以上的学历者则无组可归,这就不符合穷尽原则。应该分为文盲或识字不多、小学毕业、中学毕业(含中专)和大专、大学以及研究生毕业四组,才符合穷尽原则。

又如,商场把鞋子分为男鞋、女鞋和童鞋,这就不符合互斥原则,因为童鞋也有男、女鞋之分,一双女童鞋既可归属于童鞋组,又可属于女鞋。可以先按男鞋、女鞋分组,再分别对男鞋、女鞋分为成人鞋和童鞋,形成复合分组,这才符合互斥原则。

四、计算题

抽样调查某地区50户居民的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数据资料如下:

886 928 999 946 950 864 1050 927 949 852

1027 928 978 816 1000 918 1040 854 1100 900

866 905 954 890 1006 926 900 999 886 1120

893 900 800 938 864 919 863 981 916 818

946 926 895 967 921 978 821 924 651 850

要求:(可利用Excel)

(1)试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次(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数列。

(2)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频数、频率数列。

(3)绘制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和向上、向下累计图。

(4)根据图形说明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布的特征。

解:(1)编制次(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数列。

次数分布表

(2)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频数、频率数列。

(3)绘制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和向上、向下累计图。

主要操作步骤:

①次数和频率分布数列输入到Excel。

②选定分布数列所在区域,并进入图表向导,在向导第1步中选定“簇状柱形图”类型,单击“完成”,即可绘制出次数和频率的柱形图。

③将频率柱形图绘制在次坐标轴上,并将其改成折线图。

主要操作步骤:在“直方图和折线图”基础上,将频率折线图改为“平滑线散点图”即可。

主要操作步骤:

①将下表数据输入到Excel。

②选定所输入的数据,并进入图表向导,在向导第1步中选定“无数据点平滑线散点图”类型,单击“完成”,即可绘制出累计曲线图。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

第四章 1. 某企业1982年12月工人工资的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平均工资;(79元) (2)用简捷法计算平均工资。 2. 某企业劳动生产率1995年比1990年增长7%,超额完成计划2%,试确定劳动生产率计划增长数。7%-2%=5% 3. 某厂按计划规定,第一季度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8%。实际 执行结果,单位产品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4%。问该厂第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如何?104.35%( (1-4%)/(1-8%)*100%=96%/92%*100%=104.35%结果表明:超额完成4.35%( 104.35%-100%)) 4. 某公社农户年收入额的分组资料如下:

要求:试确定其中位数及众数。中位数为774.3(元)众数为755.9(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1500-720)/(1770-720)=0.74286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700)*0.74286=74.286 加下限700+74.286=774.286 求众数: D1=1050-480=570 D2=1050-600=450 求比例:d1/(d1+d2)=570/(570+450)=0.55882 分割众数组的组距:0.55882*(800-700)=55.882 加下限:700+55.882=755.882 5.1996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底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下: 64.43(件/人) (55*300+65*200+75*140+85*60)/(300+200+140+60) 6.某地区家庭按人均月收入水平分组资料如下:

根据表中资料计算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为733.33(元) 众数为711.11(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50-20)/(65-20)=0.6667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600)*0.6667=66.67 加下限:600+66.67=666.67 7.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3%,比去年增长5%。试问计划规定比去年增长 多少?1.94% (上年实际完成1.03/1.05=0.981 本年实际计划比上年增长 (1-0.981)/0.981=0.019/0.981=1.937%) 8.甲、乙两单位工人的生产资料如下: 试分析:(1)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高? (2)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整齐? % 3.33V %7.44V /8 .1x /5.1x ====乙甲乙甲人)(件人)(件9.在 计算平均数里,从每个标志变量中减去75个单位,然后将每个差数 缩小10倍,利用这个变形后的标志变量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其中各个变量的权数扩大7倍,结果这个平均数等于0.4个单位。试计算这个平均标志变量的实际平均数,并说明理由。79 10.某地区1998~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表:(单位:亿元)

卫生统计学选择题及答案

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有一定的关系,下述错误的叙述是_____ A.参数数目不同 B.t分布中的自由度趋于无穷大时,曲线逼近标准正态分布 C.为单峰分布 D.对称轴位置在0 E.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相同 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 A.标准误逐渐加大 B.标准差逐渐加大 C.标准差逐渐减小 D.标准误逐渐减小 E.标准差趋近于0 抽样误差是指。 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 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参数与统计量之间由于抽样而产生的差别) C.样本中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别 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 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没有个体差异就不会有抽样误差 B.抽样误差的大小一般用标准误来表示 C.好的抽样设计方法,可避免抽样误差的产生 D.医学统计资料主要来自统计报表、医疗工作记录、专题调查或实验等 E.抽样误差是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别及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别 t分布与正态分布存在如下哪一种关系。 A.二者均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B.曲线下中间95%面积对应的分位点均为±1.96 C.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二都分布一致 D.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一致 E.当总体均数增大时,分布曲线的中心位置均向右移 抽样研究中,适当增加观察单位数,可() A.减小Ⅰ型错误 B.减小Ⅱ型错误 C.减小抽样误差 D.提高检验效能 E.以上均正确

说明两个有关联的同类指标之比为。 A.率 B.构成比 C.频率 D.相对比 E.频数 构成比用来反映。 A.某现象发生的强度 B.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 C.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比重 D.表示某一现象在时间顺序的排列 E.上述A与C都对 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 A.IQ得分 B.心率 C.住院天数 D.性别 E.胸围 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______. A.麻疹易感人群 B.麻疹患者数 C.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阴性人数 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 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 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 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 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 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 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 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 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 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 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 E.以上都不对 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资料的分布特征() A.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B.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 D.任意分布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及计算分析

计算分析题解答参考 1.1.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计算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解: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实际产量/计划产量=733/(198/0.9+315/1.05+220/1.1) =101.81% 平均单位产量成本 X=∑xf/∑f=(15*198+10*315+8*220)/733 =10.75(元/件) 1.2.某企业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试分别计算该企业产品98年、99年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解:该企业98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x=∑xf/∑f=(25*1500+28*1020+32*980)/3500 =27.83(元/件) 该企业99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x=∑xf /∑(m/x)=101060/(24500/25+28560/28+48000/32) =28.87(元/件) 年某月甲、乙两市场三种商品价格、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 1.3.1999 解:三种商品在甲市场上的平均价格x=∑xf/∑f=(105*700+120*900+137*1100)/2700 =123.04(元/件) 三种商品在乙市场上的平均价格x=∑m/∑(m/x)=317900/(126000/105+96000/120+95900/137) =117.74(元/件) 2.1.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22件,标准差为 3.5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

试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中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X 甲=22件 σ甲=3.5件 ∴V 甲=σ甲/ X 甲=3.5/22=15.91% 列表计算乙组的数据资料如下: ∵x 乙=∑xf/∑f=(11*10+14*20+17*30+20*40)/100 =17(件) σ乙= √[∑(x-x)2 f]/∑f =√900/100 =3(件) ∴V 乙=σ乙/ x 乙=3/17=17.65% 由于V 甲<V 乙,故甲生产小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2.2.有甲、乙两个品种的粮食作物,经播种实验后得知甲品种的平均产量为998斤,标准差为162.7斤;乙品种实验的资料如下: 试研究两个品种的平均亩产量,确定哪一个品种具有较大稳定性,更有推广价值? 解:∵x 甲=998斤 σ甲=162.7斤 ∴V 甲=σ甲/ x 甲=162.7/998=16.30% 列表计算乙品种的数据资料如下:

课程《统计学导论》学习心得

精品课程《统计学导论》学习 心得 本人于2010年11月5日至7日在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参加了为期三天的《统计学导论》精品课程培训,通过李勇教授详细的讲解该课程,作为该门课程的老师,我感觉收获颇丰。不 论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还是课程建设中,都有很大的帮助。现将通 过参加本次培训对统计学课程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首先:要更新理念,转变策略,适应现代社会对教学的要求 大学教学工作在于“教书育人”,主旨在于育人,但仍需以 教学作为前提。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主旨 和主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实际教学工作中,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咨询特征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 和方法。发挥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组织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李 教授给大家讲述了在教学中要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必要性, 在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中运用自如;自觉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 知识面。同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 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入职思 想汇报只有在吃透课标、深钻教材、研究学生的前提下,才能做 到精心备课,在教学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

其次,恰当的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首先应该思考的就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水平,但是在运用这些现代教学方法的同时不能忽略传统的教学方法,正如李教授所说,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不能取代老师的作用,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做到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再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教学方法,如互动式,教师引导学生讲;提问式;案例式;课内教学、课外辅导相结合;教师授课和师生研讨相结合;精读指定教材与泛读扩充性资料相结合等等,以便能够更好的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 再次,尽量结合经济管理的实际,设置一些应用性问题 根据经管类专业教学需要,我们可以在不同章节设置一些应用问题,可以将时下学生关心的经济数据与概率统计的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讲解假设检验问题时,以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为例,可以让学生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于我国进出口的影响,以及对于各行业对外贸易波动性的影响;又或者提出近期的物价、房地产等热门话题,让学生去预测政策变化对于某一经济指标的影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让学生去区分Z检验与t 检验的差别,均值检验和方差检验的区别。为此可参考国家统计局网站、各地统计年鉴搜集相关数据,建立应用概率统计方向的题库。鼓励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并在学期末开设实验报告评讲课。

卫生统计学部分题库

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46,P>0.05,说明两变量之间______. A.有相关关系 B.无任何关系 C.无直线相关关系 D.无因果关系 E.有伴随关系 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 A.直线相关分析 B.秩相关分析 C.直线回归分析 D.方差分析 E.病例对照研究 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应使用校正公式而未使用时,会导致。 A.χ2增大,P值减小 B.χ2减小,P值也减小 C.χ2增大,P值也增大 D.χ2减小,P值增大 E.视数据不同而异 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比较两个率有无差别的无效假设为。 A.μ1=μ2 B.π1=π2 C.μ1≠μ2 D.π1≠π2 E.b=c 四格表χ2检验的校正公式应用条件为。 A.n>40且T>5 B.n<40且T>5 C.n>40且1<T<5 D.n<40且1<T<5 E.n>40且T<1 两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效的t检验公式中,位于分母位置上的是。 A.两样本均数之差 B.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方差 C.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标准误 D.两样本均数方差之差

E.两样本均数标准误之差 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 A.t值不变 B.t值变小 C.t值变大 D.t值变小或变大 E.不能判断 在假设检验中,P值和α的关系为。 A.P值越大,α值就越大 B.P值越大,α值就越小 C.P值和α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 D.P值和α值都不可以由研究者事先设定 E.P值的大小与α值的大小无关 t分布与正态分布存在如下哪一种关系。 A.二者均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B.曲线下中间95%面积对应的分位点均为±1.96 C.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二都分布一致 D.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一致 E.当总体均数增大时,分布曲线的中心位置均向右移 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 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 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 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 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 从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多个样本,用样本均数来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下列哪一样本得到的估计精度高。 A.均数大的样本 B.均数小的样本 C.标准差小的样本 D.标准误小的样本 E.标准误大的样 以一定概率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宜采用。 A.抽样误差估计 B.点估计 C.参考值范围估计 D.区间估计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 1、某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如下: 单位:(件) 试计算7、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并简要说明8月份比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变化的原因。 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为:37360 13320 == = ∑∑f Xf X (件) 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为:44360 15840 == = ∑∑ f Xf X (件) 根据计算结果得知8月份比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多7件。其原因是不同组日产量水平的工人所占比重发生变化所致。7月份工人日产量在40件以上的工人只占全部工人数的40%,而8月份这部分工人所占比重则为66.67%。

2、某纺织厂生产某种棉布,经测定两年中各级产品的产量资料如下: 解: 2009年棉布的平均等级= 250 10 3 40 2 200 1? + ? + ? =1.24(级) 2010年棉布的平均等级= 300 6 3 24 2 270 1? + ? + ? =1.12(级) 可见该厂棉布产品质量2010年比2009年有所提高,其平均等级由1.24级上升为1.12级。质量提高的原因是棉布一级品由80%上升为90%,同时二级品和三级品分别由16%及4%下降为8%及2%。

试比较和分析哪个企业的单位成本高,为什么? 解: 甲企业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1.0×10%+1.1×20%+1.2×70%=1.16(元) 乙企业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1.2×30%+1.1×30%+1.0×40%=1.09(元) 可见甲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较高,其原因是甲企业生产的3批产品中,单位成本较高(1.2元)的产品数量占70%,而乙企业只占30%。

统计学专业导论课论文完整版

统计学专业导论课论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对统计的认识以及规划 成绩: 内容摘要:在经历了专业导论课的学习之后,我收获甚多,并对统计学有了初步的认识。统计学旨在培养学者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虽然课程不如其他课程生动,但我深信,统计是一门实用的学科,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并且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将对自己的统计生涯进行合理地规划。 关键词:认识;数据;分析;处理;规划 统计学作为应用数学的一个小分支,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代。在我国还未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时候,统计学已经对国家的政策制定和实施起到了无法替代的引导作用,有了统计,事务才能得到合理规划,资源才能得到有效配置,由此可见,统计学在各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并以推断为特征的方法论科学,“由部分推及全体”的思想始终贯穿于统计学的研究过程中。具体地说,它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 统计学是也一门通用方法论的学科,是一种用于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而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互渗透的,这就为统计方法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进一步提供了条件,因此就产生了统计学的分支,例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学,与社会学相结合产生了社会统计学等。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归属性:一是统计学的分支,二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社会统计学不仅仅隶属于统计学,同时也隶属于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个发展趋势恰恰说明了统计学的学习必须与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因此,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掌握相关的实质性学科的课程知识,只有如此,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 通过统计学专业的学习,我可以掌握各种数据分析技术,了解统计学的前沿理论,还可以掌握科学调查、科学研究的思路,也将学到统计分析软件的使用技术。学习统计学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并且还必须熟悉计算机操作流程。在实际工作中,统计常常需要借助各种统计分析软件来完成。 “就像读和写的能力一样,将来有一天统计的思维方法会成为效率公民的必备能力”。由此可见,统计学在未来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目前在我国,人们对统计学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在各大高校,工商管理、财会、金融、国际贸易等专业都很热门,而统计专业却在萎缩。这与国外的学术状况相差甚远,在一些发达国家如法国、美国,统计学是大学里十分受重视的一门学科,统计学发展得如何是衡量大学学术水平的标准,在许多大学,统计学是强势学科,然而在我国,统计学依然是处于弱势地位,好在这个现状恰恰说明了统计学在我国应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由于社会实践广度和深度迅速发展,以及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对世界的系统性及系统的复杂性认识也更加全面和深入。统计学也正广泛吸收和融合各相关学科的理论,努力改善和丰富统计学传统领域的理论与方法,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并拓展新的领域。今天的统计学已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成长和不断完善,统计学的潜在功能将得到更充分更完满的发掘。 统计学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金融和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 第一章 一、判断题 一、判断题 1.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答:错。统计学和数学都是研究数量关系的,两者虽然关系非常密切,但两个学科有不同的性质特点。数学撇开具体的对象,以最一般的形式研究数量的联系和空间形式;而统计学的数据则总是与客观的对象联系在一起。特别是统计学中的应用统计学与各不同领域的实质性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有具体对象的方法论。。从研究方法看,数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逻辑推理和演绎论证的方法,而统计的方法,本质上是归纳的方法。统计学家特别是应用统计学家则需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或实验去取得数据,研究时不仅要运用统计的方法,而且还要掌握某一专门领域的知识,才能得到有意义的成果。从成果评价标准看,数学注意方法推导的严谨性和正确性。统计学则更加注意方法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2.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答:错。统计学是跨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多学科性的科学。 3.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答:错。实质性的科学研究该领域现象的本质关系和变化规律;而统计学则是为研究认识这些关系和规律提供数量分析的方法。 4.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答:对。统计学是有关如何测定、收集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数量规律的方法论科学。 5.描述统计是用文字和图表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 答:错。描述统计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经过归纳分析而得到的各种有用信息。描述统计不仅仅使用文字和图表来描述,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有关统计指标反映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 6.对于有限总体不必应用推断统计方法。 答:错。一些有限总体,由于各种原因,并不一定都能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例如,某一批电视机是有限总体,要检验其显像管的寿命。不可能每一台都去进行观察和实验,只能应用抽样调查方法。 7.经济社会统计问题都属于有限总体的问题。 答:错。不少社会经济的统计问题属于无限总体。例如要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消费者不仅包括现在的消费者而且还包括未来的消费者,因而实际上是一个无限总体。 8.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统计学。 答:对。理论统计具有通用方法论的性质,而应用统计学则与各不同领域的实质性学科有

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附解释)题库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 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 A.普通线图 B.半对数线图 C.直方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 直方图(适用于数值变量,连续性资料的频数表变量) 直条图(适用于彼此独立的资料) 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 B.普通线图 C.半对数线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 【答案】E ?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 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 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E 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 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 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 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 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 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 【答案】D 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 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 B.总体中任一部分 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 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 【答案】C 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含答案)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__统计实践____和___统计理论__的关系。 2.总体是由许多具有_共同性质_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__总体_的组成单位。 3.统计单体具有3个基本特征,即__同质性_、__变异性_、和__大量性__。 4.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_企业全部产品__,个体是__每一件产品__。 5.样本是从__总体__中抽出来的,作为代表_这一总体_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6.标志是说明单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__数量标志_和_品质标志_两种。 7. 8.统计指标按其数值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__总量指标__、__相对指标_和__平均指标__。 9.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 (1)指标是说明__总体__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__总体单位__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__数量__表示的_品质标志_与能用_数量_表示的_数量标志_,而指标都是能用_数量_表示的。 10.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统计设计_、_统计调查_、_统计整理_和__统计分析__4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A)。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D)。

A.全部工业企业 B.8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3.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 A.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200家公司 C.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4.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5.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C)。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 D.质量指标 6.某工人月工资为1550元,工资是(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7.某班4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4个数字是( D)。 A.标志 B.指标值 C.指标 D.变量值 8.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D)。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9.统计工作的成果是(C)。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分析和预测 10.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C)。 A.描述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B.理论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C.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D.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统计学导论》学习心得

《统计学导论》学习心得 在参加了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的《统计学导论》的网络培训的学习之后,从李勇教授的讲授中学习了统计学教学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有如下心得: 1、理论基础方面:通过学习李教授的视频,我对于统计学、概率论和数学三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了解,概率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创新统计方法需要有良好的行业知识,先进的统计学思想和演绎推理的能力,论证统计方法优良性需要演绎推理。统计学理论由统计思想、概率论和数学知识构成,缺一不可,而统计学应用同时需要统计学理论和行业知识。 2、授课过程方面:在向学生讲解统计学知识结构和基础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授课的方式。除了传统的板书教学,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网络信息量更大的特点,多媒体教学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以其生动、直观、高效、活泼等特点,给教学改革注入了生机,其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或把课堂演示实验中有毒的、有危险性的实验通过播放录像的形式演示出来,或把物质的微观结构或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变得不再枯燥、乏味。但是多媒体网络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并不能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不能深入到学生

中间,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又不能进行恰当的板书,学生只关注多媒体画面,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视力和领会知识的效果。 另外,通过李教授对于《统计学导论》一书相关章节的讲解,我不仅从知识上收获颇丰,系统的掌握了随机现象的相关知识、假设检验的原理与概念内涵,以及试题的设计和评分标准等。也在此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授课方法,例如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注重当堂知识当堂消化,杜绝课内损失课外补的不良做法。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样只能出现课堂遗留问题,当堂知识不能当堂消化的教学结果。直接讲授统计公式很枯燥,学生不喜欢这种方式学习,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例子推算出统计公式。这样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也体现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应用了统计思想。这些方法都能帮助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最后,通过这次学习,我了解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所具备的素质,从宏观上学习到了统计学的学科建设及发展历程。十分感谢李教授和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给了我们这么一个学习的机会!

卫生统计学试题6含答案

统计试题题库 1. 下列那个是对标化后总死亡率的正确描述? A A.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 B.它反映了实际水平 C.它不随标准选择的变化而变化 D.它反映了事物实际发生的强度 E.以上都不对 2. 两样本作均数差别的t检验,要求资料分布近似正态,还要求: D A.两样本均数相近,方差相等 B.两样本均数相近 C.两样本方差相等 D.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 E.两样本例数相等 3. 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时无需校正,应满足的条件是: D A.总例数大于40 B.理论数大于5 C.实际数均大于l D.总例数大于40且理论数均大于或等于5 E.总例数小于40 4. 总体应该是由: D

A.研究对象组成 B.研究变量组成 C.研究目的而定 D.同质个体组成 E.任意个体组成 5.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P愈小则: E A.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 B.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C.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D.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6. 抽样误差是指: D 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E.以上都不对 7. 抽签的方法属于下列那种抽样: D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分级抽样

8. 以舒张压≥12.7KPa为高血压,测量1000人,结果有990名非高血压患者,有10名高血压患者,该资料属下列那类资料: B A.计算 B.计数 C.计量 D.等级 E.都对 9. 实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 D A.便于统计处理 B.严格控制随机误差的影响 C.便于进行试验 D.减少和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 E.以上都不对 10. 两个样本作t检验,除样本都应呈正态分布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 B A.两样本均数接近 B.两S2数值接近 C.两样本均数相差较大 D.两S2相差较大 E.以上都不对 11. 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A A.Sx B.S C.X D.CV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学习资料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

第四章 1. 某企业1982年12月工人工资的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平均工资;(79元) (2)用简捷法计算平均工资。 2. 某企业劳动生产率1995年比1990年增长7%,超额完成计划2%,试确定劳动生产率计划增长数。 7%-2%=5% 3. 某厂按计划规定,第一季度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8%。实际 执行结果,单位产品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4%。问该厂第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如何?104.35%( (1-4%)/(1-8%)*100%=96%/92%*100%=104.35%结果表明:超额完成4.35%(104.35%-100%)) 4. 某公社农户年收入额的分组资料如下:

要求:试确定其中位数及众数。中位数为774.3(元)众数为755.9(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1500-720)/(1770-720)=0.74286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700)*0.74286=74.286 加下限700+74.286=774.286 求众数: D1=1050-480=570 D2=1050-600=450 求比例:d1/(d1+d2)=570/(570+450)=0.55882 分割众数组的组距:0.55882*(800-700)=55.882 加下限:700+55.882=755.882 5.1996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底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 下: 率。64.43(件/人)

(55*300+65*200+75*140+85*60)/(300+200+140+60) 6.某地区家庭按人均月收入水平分组资料如下: 根据表中资料计算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为733.33(元) 众数为711.11(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50-20)/(65-20)=0.6667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600)*0.6667=66.67 加下限:600+66.67=666.67 7.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 103%,比去年增长5%。试问计划规定比去年增长 多少?1.94% (上年实际完成1.03/1.05=0.981 本年实际计划比上年增长 (1-0.981)/0.981=0.019/0.981=1.937%) 8.甲、乙两单位工人的生产资料如下:

统计学专业导论课论文

对统计的认识以及规划 成绩: 内容摘要:在经历了专业导论课的学习之后,我收获甚多,并对统计学有了初步的认识。统计学旨在培养学者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虽然课程不如其他课程生动,但我深信,统计是一门实用的学科,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并且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将对自己的统计生涯进行合理地规划。 关键词:认识;数据;分析;处理;规划 统计学作为应用数学的一个小分支,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代。在我国还未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时候,统计学已经对国家的政策制定和实施起到了无法替代的引导作用,有了统计,事务才能得到合理规划,资源才能得到有效配置,由此可见,统计学在各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并以推断为特征的方法论科学,“由部分推及全体”的思想始终贯穿于统计学的研究过程中。具体地说,它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 统计学是也一门通用方法论的学科,是一种用于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而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互渗透的,这就为统计方法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进一步提供了条件,因此就产生了统计学的分支,例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学,与社会学相结合产生了社会统计学等。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归属性:一是统计学的分支,二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社会统计学不仅仅隶属于统计学,同时也隶属于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个发展趋势恰恰说明了统计学的学习必须与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因此,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掌握相关的实质性学科的课程知识,只有如此,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 通过统计学专业的学习,我可以掌握各种数据分析技术,了解统计学的前沿理论,还可以掌握科学调查、科学研究的思路,也将学到统计分析软件的使用技术。学习统计学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并且还必须熟悉计算机操作流程。在实际工作中,统计常常需要借助各种统计分析软件来完成。 统计学通过数据来说明问题,通过定量分析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学习统计方法是人类社会提高自身认识能力的必然要求,它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都说明了这一点。当今世界,我们每分每秒要接触到大量的数据,离开数据,我们都将寸步难行。因此,学习统计学,掌握基本的统计理论与方法,具备基本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能力是必需的,著名哲学家H.G.Wells曾说:“就像读和写的能力一样,将来有一天统计的思维方法会成为效率公民的必备能力”。由此可见,统计学在未来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目前在我国,人们对统计学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在各大高校,工商管理、财会、金融、国际贸易等专业都很热门,而统计专业却在萎缩。这与国外的

卫生统计学题库

《卫生统计学》考试题库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三章正态分布 第四章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 第五章方差分析 第六章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七章二项分布与Poisson分布及其应用 第八章χ2检验 第九章秩和检验 第十章回归与相关 第十一章常用统计图表 第十二章实验设计 第十三章调查设计

第十四章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第十五章寿命表 第十六章随访资料的生存分析 附录: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参数(parameter) 2. 统计量(statistic) 3. 总体 (population) 4. 样本(sample) 5. 同质(homogeneity) 6. 变异 (variation) 7. 概率 (probability) 8. 抽样误差 (sampling error) 二、单选题 1.在实际工作中,同质是指: A.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 B.研究对象的有关情况一样 C.被研究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 D.研究对象的个体差异很小 E.以上都对 2. 变异是指: A.各观察单位之间的差异 B.同质基础上,各观察单位之间的差异 C.各观察单位某测定值差异较大 D.各观察单位有关情况不同 E.以上都对3.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的个体之全部 B.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4. 统计中所说的样本是指: A.从总体中随意抽取一部分 B.有意识地选择总体中的典型部分 C.依照研究者的要求选取有意义的一部分 D.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以上都不是 5.按随机方法抽取的样本特点是:

统计学计算习题

第四章 六、计算题 月工资(元) 甲单位人数(人) 乙单位人数比重(%) 400以下 400~600 600~800 800~1000 1000以上 4 25 84 126 28 2 8 30 42 18 合 计 267 100 工资更具有代表性。 1、(1) 430025500267 x f x f ?+?+ == = ∑∑甲工资总额 总人数 3002%5008%7003%f x x f =? =?+?+?+ ∑∑乙 (2) 计算变异系数比较 ()2 x x f f σ-=∑∑甲甲 甲甲 () 2 x x f f σ-∑∑乙乙 乙乙 V x σσ= 甲 甲 甲 V x σσ= 乙乙乙 根据V σ甲 、V σ乙 大小判断,数值越大,代表性越小。 甲品种 乙品种 田块面积(亩) 产量(公斤) 田块面积(亩) 产量(公斤) 1.2 0.8 1.5 1.3 600 405 725 700 1.0 1.3 0.7 1.5 500 675 375 700 4.8 2430 4.5 2250 假定生产条件相同,试研究这两个品种的收获率,确定那一个品种具有稳定性和推广价值。 2、(1) 收获率(平均亩产) 2430 528.254.8 x = ==甲总产量总面积 2250 5004.5 x = =乙 (2) 稳定性推广价值(求变异指标) 2 2 2 2 600405725700506 1.25060.8506 1.5506 1.31.20.8 1.5 1.34.8 σ???????? -?+-?+-?+-? ? ? ? ?? ???????=甲

2 2 2 2 500675375700500 1.0500 1.35000.7500 1.51.0 1.30.7 1.54.5 σ???????? -?+-?+-?+-? ? ? ? ?? ???????=乙 求V σ甲 、V σ乙 ,据此判断。 8.某地20个商店,1994年第四季度的统计资料如下表4-6。 表4-6 按商品销售计划完成情 况分组(%) 商店 数目 实际商品销售额 (万元) 流通费用率 (%)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3 4 8 5 45.9 68.4 34.4 94.3 14.8 13.2 12.0 11.0 试计算 (1)该地20个商店平均完成销售计划指标 (2)该地20个商店总的流通费用率 (提示:流通费用率=流通费用/实际销售额) 8、(1) () 101%1 % f f x = = =?∑∑ 20实际销售额计划销售额 实际销售额 计划完成 (2) 据提示计算:2012.7%x = 品 种 价格 (元/公斤) 销售额(万元) 甲市场 乙市场 甲 乙 丙 0.30 0.32 0.36 75.0 40.0 45.0 37.5 80.0 45.0 13、提示:= 销售额 平均价格销售量 企业序号 计划产量(件) 计划完成程度(%) 实际一级品率 (%) 1 2 3 4 5 350 500 450 400 470 102 105 110 97 100 98 96 90 85 91

统计学导论历年真题

广东商学院试题纸(A) 2004-2005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统计学原理课程代码0420010 课程班代码共 3 页---------------------------------------------------------------------------------------------------------------------------------------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统计研究的过程为: A、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 B、整理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 C、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整理数据-解释数据; D、收集数据-解释数据-分析数据-整理数据 2、统计数据的类型按计量尺度分为: A、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B、时序数据和截面数据; C、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D、离散数据和连续数据 3、()主要研究如何根据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A、描述统计; B、推断统计; C、统计工作; D、理论统计 4、抽样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去估计总体参数。 A、样本数据; B、样本统计量; C、抽样分布; D、抽样理论 5、进行什么样的抽样设计首先取决于() A、调查费用; B、研究目的; C、精度要求; D、领导要求 6、()是通过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样本。 A、重点抽样; B、典型抽样; C、代表抽样; D、自愿抽样 7、在某城市中随机抽取10个家庭,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为:1500,1080,780,750,690,960,850,2000,1250,1630,则中位数为(): A、1020; B、960; C、1080; D、950 8、一位投资者持有一种股票,在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和2004年收益率分 别为4.2%、2%、20%、15%、6%,则该投资者在这五年的平均收益率为: A、9.44%; B、9.23%; C、9.12%; D、9.52%; 9、某企业某种产品上年实际成本为450元,本年计划降低4%,实际降低3.5%,则成本降低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A、1.053%; B、98.96%; C、1%; D、1.042%; 10、若各个变量值都扩大3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为: A、减少到1/3; B、不变; C、扩大3倍; D、不能确定 11、由左数列可知下列判断() A、M o > M e B、M e > M o C、M o>30 D、M e>30 12、下列受极端值的影响最大的是()

《卫生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1.表示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 C )。 A)标准差B)方差 C)均数标准误D)变异系数 2.抽样研究中,s为定值,若逐渐增大样本含量,则样本( B )。 A)标准误增大B)标准误减少 C)标准误不改变D)标准误的变化与样本含量无关 3.均数标准误越大,则表示此次抽样得到的样本均数( C )。 A)系统误差越大B)可靠程度越大 C)抽样误差越大D)可比性越差 4.假设已知某地3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的收缩压的总体均数为120.2mmHg,标准差为11.2 mmHg,后者反映的是( A )。 A)个体变异B)抽样误差 C)总体均数不同D)抽样误差或总体均数不同 5.配对计数资料差别的卡方检验,其备择假设是( D )。 A)p1=p2 B)p1≠p2 C)B=C D)B≠C 6.下列关于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论述是正确的,除了( C )外。 A)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是一种常用的参数估计 B)总体均数可信区间所求的是在一定概率下的总体均数范围 C)求出总体均数可信区间后,即可推断总体均数肯定会在此范围内

D)95%是指此范围包含总体均数在内的可能性是95%,即估计错误的概率是5% 试题来源:【2016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宝典免 费下载】 小编教你如何快速通过公卫执业医师考试 查看其他试题,请扫描二维码,立即获得本 题库手机版详情咨询 7.总体率可信区间的估计符合下列( C )情况时,可以借用正态近似法处理。 A)样本例数n足够大时B)样本率p不太大时 C)np和n(1-p)大于5时D)p接近1或0时 8.正太近似法估计总体率95%可信区间用( D )。 A)p±1.96s B)p±1.96σ C)p±2.58σD)p±1.96sp 9.统计推断的内容( C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总体指标B)假设检验 C)A和B答案均是D)估计参考值范围 10.关于假设检验,下列哪个是正确的( A )。 A)检验假设是对总体作的某种假设 B)检验假设是对样本作的某种假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