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精英主义与民粹主义

合集下载

民粹主义的概念及倾向

民粹主义的概念及倾向
再 百 11 4 7
再次 ,民粹主义常常借助于某种公共事件 ,在对公共事件的分析中把情绪宣泄在对 权威 的批 评 上 。打着 “ 人 民群众 是历 史 的创造 者 ” 口号 ,大兴 民粹 主义 之实 。民粹 主义 肯定 了人 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整合 了弱势群体的力量而制衡 了 日 益强大的资本 、权力的 力量 ,在保持社会均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民粹主义的负面影响是很 明显的,它激
发 了 民众 的非 理性 情 绪 ,影 响 了社 会秩 序 ,干 扰 了政 府 的正 常决 策 ,等等 。
( 摘自 《 福建行政 学院学报》2 0 1 7 年第 1 期 ,原文题 为 《 论新媒体公共领域 中的民 粹主 义》 ,郭彩 霞/ 文 ,作者 单位 :福 建 省委 党校科 社 与政 治 学教 研 部 )

中 ,谁 能 获得 基 层 选 民 的选 票支 持 ,谁 就 有 当选 执 政 的机 会 。所 以 ,角逐 权 力 的 政 客 们 ,必然 要 去迎 合 选 民 ,或 者 提 出诸 多 “ 空 头支 票 ” ,或者 提 出 激化 矛盾 、撕裂 社 会 的
政 治 议题 ,导致 民粹 主 义 的极 端 主 张 泛 滥成 灾 。三 是 批判 性 ,民粹 主 义对 不 合 理 的社 会 现 象进 行 尖 锐 的批 评 ,对社 会 发 展 有 一定 镜 像 意 义 。其 批 判 的 问题 十分 广 泛 ,包 括
资本寡头攫取超额利润 、代议政治 的僵化失灵 、官僚体制 的无效率等 。四是合 法性 , 与 传 统 的革 命 党 人 不 同 ,现 代 的 民粹 主 义 主 张 合 法 的 “ 议 会 道路 ” ,通 过 选 举 走 进 政。
( 摘自 《 人 民论 坛 ・ 学术 前 沿》 2 0 1 6 年第1 0 期 ,原 文 题 为 《 当代 世 界 的 民粹 主 义 : 四种 类型 》 ,郭 正林 、李镇 超 / 文 ,作 者 单 位 :香 港 中联 办深 圳培 训调 研 中心 )

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下的发展、表现和影响在2014年的互联网调查中,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几大思潮中,民粹主义占第八位,在2013年的调查中占据第七位。

2012年也是占据第八位。

可见民粹主义思潮在我国占据一定的位置。

一、民粹主义1.民粹主义作为一个思想史范畴,民粹主义起源于法国,命名却在俄国,19世纪中期以后,在俄罗斯知识界盛极一时,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赫尔岑等是其代表性人物,他们中有人提出“到民间去”口号,主张知识分子走向乡村,发动农民以反抗俄国的资本主义化;有人则提出平民主义要求,认为知识分子必须向农民学习,走身份同化的道路,而不是向农民说教,延续了十二月党人的做法,“从来都是鞋匠们造反,要做老爷;当今却是老爷们造反,为的要做鞋匠”。

朱学勤先生指出,“可以肯定的是,民粹主义的始作俑者是卢梭,不是俄国那批‘要做鞋匠’的青年军官和平民知识分子。

法国人说,谁也没有像卢梭那样,给穷人辩护得那样出色。

”20世纪初,列宁在与米海洛夫斯基为代表的俄国民粹派进行思想论战的过程中对俄国民粹派的观点体系进行了这样的概括:(1)否认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把资本主义当作一种“西欧病”,竭力反对俄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2)强调俄国传统的经济制度有独特性,特别是俄国农民及其村社、劳动组合等等有独特性,把农民村社看作比资本主义制度更高更好的东西。

(3)把知识分子看作超越阶级利益的自主阶层,能够领导农民避开或者说跳过资本主义,在村社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

列宁不仅概括了俄国民粹主义的特征,还揭示出民粹主义的普遍实质是一种在封建社会解体过程中产生的小农、小手工业者的破产情绪和落伍者的哀鸣。

这种思潮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病,把资本主义的现实同对资本主义以前的制度的虚构加以比较,企图凭借他们浪漫化了的小生产的传统来对抗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社会按照他们“选择”的道路进入“理想社会”。

2.民粹主义以“俄国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却席卷了整个世界,我国不可避免的受到民粹主义的影响。

世界视野下的百年民粹思潮

世界视野下的百年民粹思潮

世界视野下的百年民粹思潮陈中奎ʌ内容提要ɔ新一轮民粹主义浪潮来势汹汹㊁席卷全球,不仅挑战主流政治制度,令一些西方国家进退失据,而且与单边主义㊁保护主义㊁ 逆全球化 思潮等结合在一起,不断冲击国际关系格局与全球治理体系㊂然而,相比民粹主义的全球广泛影响,我们对民粹主义的认识却显得有些不足㊂当前,既要梳理总结民粹主义的百年历史流变,把握百年变局中民粹主义演化新特点,加深对民粹主义的了解,也要通过减少 边缘化群体 的存在,提高现代社会治理水平,改革传统民主政治体制等战略措施消解民粹主义的负面影响㊂ʌ关键词ɔ世界视野 民粹思潮 百年变局什么是民粹主义?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㊂早在1967年,伦敦经济学院就组织过一些专家召开学术会议,专门研究民粹主义的定义问题,遗憾的是最终也没有定论㊂①对于如何给民粹主义下一个合理的定义,很多世界知名学者也颇感为难㊂比如,著名的阿根廷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家拉克劳(clau)就曾说过: 我们直觉地知道所提到的民粹主义运动或民粹主义思想是什么,但我们却非常难以将这种直觉翻译成概陈中奎,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讲师㊂**2020年第3辑总第36辑念㊂ ①英国学者保罗㊃塔格特(Paul Taggart)也认为: 民粹主义无论作为一种观点或作为一种政治运动,很难对其进行归纳性描述,更不用说给它下一个面面俱到的普遍的定义了㊂ ②国内学者林红认为: 民粹主义是一种否定现象,一种建立在拒绝之上的现象,反抗与斗争是它的基本内容㊂它与代议制斗争,与精英斗争,与作为个体的人民作斗争㊂ ③ 无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是今天,被称为 民粹主义 的现象似乎都能在短时间内给貌似瓶颈的国内国际局势带来巨大变化,但对怎么理解它乃至定义它,人们却莫衷一是㊂ ④不管民粹主义怎样难以界定,民粹主义都是精英主义的对立面,以 人民 为崇拜对象,泛指一种反精英㊁反建制㊁反多元化的社会思潮㊂一旦民主政治体制出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民粹主义就会出现㊂正如保罗㊃塔格特所说: 民粹主义是一张晴雨表,透过它,我们可以诊断代议制政治体系的健康状况㊂ ⑤说到底,民粹主义就是民主政治的民粹化㊂民粹主义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一些欧美国家,右翼民粹主义逐渐崛起,占据政治议题的中心位置,其外溢效应引发全球秩序动荡㊂与此同时,全球化进程中,拉美㊁东南亚等地左翼民粹主义风头不减,成为持续左右当地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㊂新一轮民粹主义世界版图不断扩展,深刻影响了一些国家㊁地区乃至全球的政治格局㊂研究民粹主义理应从世界视野出发,把握150多年来其演化的特点规律,针对当下世界民粹主义呈现的新特点,站在推进全球化进程㊁维护全球秩序安全的视角,提出合理的应对战略㊂一 百年民粹主义思潮传播的政治版图民粹主义是大众民主的政治表达方式,伴随大众民主时代的到来而逐步兴起,从欧美到拉美,再到东南亚等非西方世界㊂百余年来,民粹主义的世①②③④转引自林红‘民粹主义 概念㊁理论与实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第4页㊂英 保罗㊃塔格特:‘民粹主义“,第2页㊂林红:‘驯服民粹 现代国家建设的征程“,‘读书“2013年第7期㊂李强㊁段德敏主编‘十字路口的欧罗巴 右翼政治与欧洲的未来“,商务印书馆,2020,第104 105页㊂界版图不断扩散,影响深远㊂发端于欧美㊂世界民粹主义运动最早发生在俄国㊂ 自俄国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轰轰烈烈的民粹主义运动以来,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独特现象,民粹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从来没有彻底断绝过㊁消失过㊂ ①俄国民粹主义是一种农民社会主义思潮,它的核心内容是依靠农民的力量在村社的基础上跨过资本主义阶段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㊂俄国民粹主义充满了理想主义成分和空想主义色彩,很快走向恐怖主义,以致有的学者认为它 并不构成一个典型的民粹实践 ②㊂其实, 从本质上看,民粹主义不是一种简单的落后的象征,它是民主投射下来的一片阴影 ③㊂应该说,民主孕育了民粹㊂19世纪90年代,欧美迎来大众民主时代, 人民的同意成为政治合法性唯一来源 的思想深入人心,进步运动呼之欲出,代议制民主体制经历了自下而上的快速民主化㊂美国的人民党运动应声而起,演化为以农民为代表的 大众 反抗以垄断资本和金融权力为代表的 精英 的激进政治运动㊂自此民粹主义在美国成了一种周期性政治现象㊂④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主义利用民粹主义的动员方式登上了欧洲政治舞台,而随着纳粹主义的覆灭和冷战时代的到来,对民粹主义的关注逐渐转向了拉美㊂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到了90年代,民粹主义在欧洲持续升温,所谓 新民粹主义 (Neo-Populism)声浪日壮,欧洲各国中右政党和极右势力纷纷抬头㊂盛行于拉美㊂大众民主普及到哪里,哪里就会孕育出民粹主义㊂西半球的拉美在20世纪初进入大众民主时代,由此也成为世界历史上民粹主义最为活跃㊁影响最为深远的地区㊂欧洲国家基本上是在工业化有了相当发展之后,才形成广泛的有组织的政党,即在工业化基本完成后才出现传统政治结构的衰落㊂而拉美恰恰相反,议会政治的发展发生在大规模的工业化之前㊂①②③④Paul Taggart,Populism,Open University Press,2000,p.1.实际上,民粹派是一种空想式的民粹主义,很快走向恐怖主义,并不构成一个典型的民粹实践㊂ (谭道明:‘美国与拉美民粹主义的主要区别与左右分野“,‘拉丁美洲研究“2020年第2期)㊂Margaret Canovan, Trust the People!Populism and the Two Faces of Democracy,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19(1984):2.关于美国的民粹主义,我们大致将其分为以下六个阶段:(1)19世纪90年代美国人民党运动;(2)20世纪30年代休伊㊃朗的民粹主义;(3)20世纪60年代乔治㊃华莱士的民粹主义;(4)20世纪90年代罗斯㊃佩罗和帕特㊃布坎南的民粹主义;(5)21世纪头十年茶党运动和占领华尔街运动;(6)21世纪第二个十年唐纳德㊃特朗普和伯尼㊃桑德斯的民2020年第3辑总第36辑也就是说,拉美民众在工业化到来之前已过早地进行了政治动员,为民粹主义提供了社会基础㊂从20世纪40年代阿根廷的庇隆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末委内瑞拉的查韦斯,只要高举社会正义等左翼平等议程的大旗,就能够动员起因城市化进程过快而产生的大量劳工阶层或被新自由主义政策所影响的大批底层群众,发起声势浩大的民粹运动,最终实现上台执政㊂一个多世纪来,民粹主义始终是拉美政治的鲜明特色㊂正如有学者指出的: 从左派到右派的所有政治势力,被迫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调整它们的政治行为,以适应民粹主义的挑战㊂无论是好还是坏,民粹主义从一开始就一直是拉丁美洲的重要的政治势力㊂ ①波及东南亚㊂北美㊁欧洲和拉美是民粹主义影响比较大的三个地区㊂除此以外,在发展中的民主政体中,尤其是东南亚㊁中东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民粹主义正在成长㊂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东南亚的民粹主义现象,它是在民主转型和全球化同时到来的时代萌发的㊂比如,泰国的1997年宪法被认为是该国 民主政治里程碑 ,它 将政治权利毫无保留地赋予了草根群体,使之在理论上能通过 选票 (一人一票)表达政治要求和维护经济利益 ,这就为民粹主义生根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㊂总的来说,东南亚民粹主义持续时间相对短暂,发展也并不成功,既没有欧美民粹主义那种深刻影响全球政治和经济形势的能力,也缺乏拉美民粹主义那种持久影响国家政策的能力,对国家和地区政治或许会有阶段性的巨大冲击,但终将无法左右政治发展和民主转型的历史方向㊂百余年来民粹主义在世界的诞生㊁扩展㊁演化呈现出这样几条规律:一是离不开大众民主时代到来这一前提㊂民粹主义首先是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性的产物,而且是晚近的大众民主政治的副产品㊂直到启蒙运动之后,个体具有了主体性,人民的同意决定政府的合法性,才可能出现对民意这种共同体意志的滥用㊂即使如此, 在精英民主时期,普罗大众尚无选举权,也不大可能产生民粹主义 ②㊂民粹主义与民主政治如影随形,不曾分离㊂而在①②James Malloy,Authoritarianism and Corporation in Latin America,Pittsburgh: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1977,p.7.德国1918年确立了普选权,是西方国家中最早普及选举权的,但在纳粹统治时期普选权实际上又被废除了㊂英国1928年确立了普选权,是西方连续实行一人一票选举制度最早的国家㊂其后是日本(1945年)㊁意大利(1945年)㊁法国(1948年)㊁加拿大(1960年)㊂直到1965年,南部非洲裔美国公民才获得选举权,澳大利亚则直到1967年才赋予原住民选世界各国不尽完美的民主实践中, 只要存在相当数量的公民对现实政治的不信任和对政府的失望,民粹主义便获得生长的必要条件 ①㊂二是总是周期性爆发周期性衰退㊂一如保罗㊃塔格特所言, 民粹主义是间歇性的插曲,它不时强劲地迸发并带来激进政治变革的潜能,遽然之间,它又消退殆尽;然而,民粹主义并非全无效验,在其极盛时,它总会使政治的内容和基调发生结构性变化,哪里有代表民意的政治,哪里就有作为极具潜力的运动和政治观点的民粹主义 ②㊂持续周期也多有不同,比如在美国,民粹运动持续时间比较短暂,一旦某个民粹领导人去世或竞选失败后,这个民粹运动就此偃旗息鼓㊁ 人亡政息 ㊂拉美则不然,持续周期都比较长㊂三是政治议题决定 左 右 性质㊂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政治的中心方面是对公平以及可接受的生活水平的关切,另一方面是对国家民族和种族认同的关切㊂这两方面中的任何方一旦缺失,都可能催生民粹主义,前者的缺失与左翼的㊁激进的阶级政治有关,后者的缺失与右翼的㊁保守的族群政治有关㊂ ③拉美民粹主义的根源主要是经济和社会层面的,所以是左翼的,而欧美民粹主义的根源主要是政治和文化层面的,自然是右翼的㊂东南亚民粹主义集中于经济诉求,并没有太强烈的反资本主义㊁反西方和反全球化的诉求㊂所以,左翼的㊁激进的㊁以阶级政治为内容的民粹主义更为普遍㊂二 当前民粹主义思潮演化新动向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进程受到冲击㊁国际力量格局深刻调整㊁发展模式竞争更加激烈㊂民粹主义在干扰世界格局态势的同时,世界秩序重塑也在影响民粹主义的发展走向㊂在相互影响㊁相互制约中,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民粹主义呈现出许多新特点㊂一是全球右翼民粹主义呈崛起之势㊂民粹主义是一种内核比较单薄的意识形态,通常附着在其他意识形态之上㊂用克雷艾希的话说就是, 薄意识形态需要与更实质的意识形态相结合才能变成一种厚意识形态 ④㊂目前,①②③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1期㊂Paul Taggart,Populism,p.1.林红:‘东南亚民粹主义的形态分析:躁动的民主“,‘南洋问题研究“2017年第7期㊂2020年第3辑总第36辑最新一波的西方民粹主义浪潮已经与右翼民族主义合流,形成以本土主义㊁排外主义㊁保守主义为特征的民族民粹主义 ①㊂这股新浪潮是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欧美社会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反映欧美政治主题的悄然变化㊂ 在全球范围内,传统的利益政治正在向认同政治转变,这或许是近代以来在政治理念和政治原则上发生的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㊂ ②原先的经济不平等的政治议题逐渐被文化不平等所取代㊂个人及群体的身份认同,包括种族㊁民族㊁宗教㊁性别㊁性取向㊁文化等方面的认同越来越影响个人在政治上的选择,影响各类政治选举结果,影响国家的政治格局㊂这一整体性的变化造就了今天欧美右翼民粹主义的兴起,使其成为弥漫整个西方世界的反制度化政治和思潮㊂2008年以后,由于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创,欧洲政治经济与社会危机叠加交叉,包括东西欧在内的各种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全方位崛起,竞相在国家㊁地区以及欧洲议会选举中实现突破,挤压和占领传统政党的生存空间㊂比如,法国国民联盟㊁德国选择党㊁英国独立党㊁丹麦人民党等,它们的崛起无疑极大地冲击了欧盟的政治生态㊂2016年,特朗普当选被看作美国右翼民粹主义兴起的标志㊂特朗普在国际上奉行 美国优先 ,在国内主张 白人优先 ,试图让美国回到 美国人的美国 ㊂有学者感叹: 曾几何时,民粹主义是左派的专利,当年欧美左翼领导的反全球化运动风起云涌㊁独步天下㊂然而仅仅十多年,潮流反转,右翼民粹主义的潮水几乎瞬间漫灌大西洋两岸㊂ ③这无疑是西方社会民情的重大右倾转向㊂英国前首相托尼㊃布莱尔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大西洋两岸的右翼民粹主义正在试图组建一个包括传统左派和传统右派的新联盟㊂这股潮流也影响了非西方世界,曾以经济议题为主的左翼拉美民粹运动,自 粉红浪潮 衰落之后,也出现右翼势力抬头的趋势㊂例如右翼政治家博索纳罗在2019年就任巴西总统,这是16年来巴西出现的首位右翼总统,显示民粹主义在巴西开始与极右翼力量结盟㊂右翼民粹主义通过重塑西方政治格局进而影响世界格局演变,尽管尚未形成全球之势,但其危害和影响也需要全球警惕㊂二是政治动员策略属性越发明显㊂学术界对民粹主义的认识看法不一,①②林红:‘当代民粹主义思潮的孕育㊁生成与有效应对“,‘学术前沿“2019年9月(上)㊂李强㊁段德敏主编‘十字路口的欧罗巴 右翼政治与欧洲的未来“,第4页㊂其中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类型:(1)作为一种意识形态;(2)作为一种政治行动策略;(3)作为一种政治话语㊂①关于政治行动策略论,比较普遍的看法是, 主要源于拉美地区的政治实践 ②㊂在西方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研究中,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拉克劳,他把民粹主义仅仅当作为了击败政治对手而采取的行动策略㊂他甚至认为,因为 人民 是民主时代政治生活的主体,任何个人和团体要想实现其政治目的,只能依靠 人民 的力量,因此现代民主政治本身就几乎等同于民粹主义㊂国内学者俞可平也认为,民粹主义既是一种政治思潮,又是一种社会运动,还是一种政治策略;在政治上民粹主义必然倡导直接民主,普遍的群众参与,广泛的政治动员㊂具体政治实践中,民粹主义把 人民至上 异化为可以以人民的名义对任何事物进行整治和道德双重审判㊂所以德国学者杨-维尔纳指出,民粹主义并不是天生反精英主义的, 民粹主义不介意代议制,只要自己是代表,同理,他们也不介意精英,只要他们自己是领导人民的精英 ③㊂实践中,民粹主义成了一些政治精英为达到某种个人目的而采取的政治修辞和动员手段㊂在美国国内政治范畴,政治主张或竞选口号更多发挥的是 动员工具 功能, 保守派 或 自由派 选择民粹主义的主张和口号十分普遍,他们看中的就是 民粹主义 出色的 大众动员 效果㊂一旦获得竞选胜利, 民粹 向 建制 的急转也成为司空见惯的政治现象㊂在欧洲, 民粹主义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欧洲长期以来的传统政党格局,政治光谱上原本左㊁中㊁右的 三党结构 或中左㊁中右的 两党结构 变得更加扩散 ④㊂多数民粹主义政党拒绝被贴上左右维度的标签,以 人民的党 自居,力图同时整合和争夺政治光谱上左右两翼的选民,拓展自己的选民基础和政治空间㊂因此, 民粹主义在自由派评论家口中基本上是与不负责任的政策和各种形式的政治煽动联系在一起的( 煽动大众 和 民粹主义 常常互换使用) ⑤㊂在拉美, 粉红浪潮 也是一种左翼政党通过民粹主义政治动员获得政权的政治现象,主张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采取进步主义的经①②③④赵聚军:‘福利民粹主义的生成逻辑及其政策实践 基于拉美地区和泰国的经验“,‘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6期㊂高扬:‘警惕民粹主义危害防范民粹主义风险“,‘学习时报“2018年7月16日,第2版㊂ 德 杨-维尔纳:‘什么是民粹主义?“,钱静远译,译林出版社,2020,第38页㊂杨春林:‘超越左右之维:作为政治策略的民粹主义“,‘国外理论动态“2020年第1期㊂2020年第3辑总第36辑济政策,普遍带有左翼特征㊁民族主义特征㊂三是政策主张极化现象越来越严重㊂一方面,政党政策变得越来越极化㊂右翼民粹政党的动员策略不仅能够扩大自身的选举支持,它还会形成示范效应㊂就像市场流通领域中劣币驱逐良币那样,选举过程中的激进倡议会取代温和倡议㊂所以,不论是左翼政党,还是右翼政党,或者是中间派,都在民粹主义思潮的裹挟之下,为了获得选民支持,调整自身的政策纲领,以极化政策主张回应社会关切㊂从当前欧美政治实践也可以看出, 在代议民主的运行中,最终的结果不是右翼民粹政党趋近主流政党,而是主流政党为了提高自身的选举竞争力,开始模仿民粹主义的动员方式,提出偏离中间立场的政策倡议 ①㊂比如在美国,政治极化体现在政党竞争的加剧,不仅体现在复杂博弈导致的激烈矛盾,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民主政治引以为傲的 政治妥协的艺术 也受到了冲击,审慎而理性的 渐进式妥协 往往被抛于脑后,过激的政治行为一再出现㊂诚如美国学者弗朗西斯㊃福山(Francis Fukuyama)所说,美国已经从 民主政治 转向 否决政治 ,民主已经变质成了不让任何人做事情㊂比如,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政府就多次停摆㊂另一方面,民粹主义煽动之下的民众也越来越渴望极化政策主张㊂所以国内学者俞可平认为,民粹主义总是演化成一种极端的平民主义㊂概括一下民粹主义政策主张的三大特点,就是 越平等越好㊁越自由越好㊁越民主越好 ,这种价值取向渐趋成为社会底层民众㊁弱势群体追求的意识形态㊂当前,欧美民粹主义现象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在民主制度下生活多年的西方民众如今被极化情绪所笼罩,仿佛 只有极端才是正道,一切中庸之道都是可耻的怯懦 ㊂民粹主义政治人物为了获取 人民 的支持或践行其政治理念,强力推行违背经济发展规律㊁带有 政治性分配激励 色彩的社会福利政策㊂在 福利刚性 作用下,公众对既得的福利待遇普遍具有只允许上升㊁难以接受下降的心理预期,民粹式的福利超载通常就难以避免了㊂然而,民粹主义之迎合民众提出的极化政策主张往往并不是解决社会危机的良方,相反会加剧危机的严重程度㊂因为它没有可以凭借的充实而确定的理论体系,不具备利用累积的智慧来创建制度工具的能力,另外它的政治手段并不足以解决现代社会中的复杂问题,更不用说提出一种有现实可行性①高春芽:‘民粹政党主流化与主流政党民粹化的双向运动 以西欧右翼民粹政党为例“,的解决方案㊂所以历史上的民粹主义运动最终要么被主流政党吸收,要么因为经济社会危机的消退,失去社会基础而自行解散㊂三 应对全球民粹主义思潮影响的战略思考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民粹主义在全世界暗流涌动,不仅波及民主化运动方兴未艾的新兴国家,甚至在以欧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已经平稳运行了上百年的发达国家,民粹主义浪潮也是甚嚣尘上㊂民粹主义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一种 现象型 思潮,它已经超越社会民主主义,变身为影响冷战后整个发达世界流行的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最大竞争对手㊂将这股反制度的力量消解或整合进民主政治的制度范围,是现代国家建设的一项极其艰巨的战略任务㊂一是减少 边缘化群体 的存在㊂民粹主义语境下的 人民 往往指那些感觉被国家政治生活忽视或者被边缘化的人群㊂在他们看来,精英并没有真正地为 人民 服务,甚至在侵害 人民 的利益㊂所以,民粹主义 往往是被社会忽略或利益受损的民众以一种非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以某种平等为内容的激进诉求的社会运动 ①㊂ 它并不是冲动的现代化与现代文明的反抗者,它内含一种寻找控制现代化进程的可能性的信念,它期待的是一种普惠于平民大众而非权贵精英专营的现代化㊂ ②欧美和拉美地区的民粹主义都是因由 边缘化群体 诉诸体制外的方式寻求政治参与,所不同的是美国右翼民粹主义源于种族矛盾,而拉美左翼民粹主要源于经济矛盾㊂欧洲右翼民粹主义盛行也是由于相当大一部分中低阶层抱怨他们被排斥在政治话语体系之外,因而被民粹主义思潮煽动,主张反对欧洲一体化,反对移民㊁难民大量流入,等等㊂美国也因政治衰败削弱了现行宪制和政党制度的吸纳能力㊂ 在全球化过程中利益受损的白人中产阶层或在后物质主义时代对未来悲观的年轻人,无法获得有效代表,因而分别加入左右翼民粹主义者的阵营㊂ ③关于拉美,阿根廷社会学家道尔瓜多㊃蒂㊃代亚(Torcuato Di Tella)认为, 工人阶级的无自由权状态是他们追随庇隆的原因,庇隆主义①②丛日云:‘精英民主㊁大众民主到民粹化民主 论西方民主的民粹化趋向“,‘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9期㊂林红:‘东南亚民粹主义的形态分析:躁动的民主“,‘南洋问题研究“2017年第7期㊂。

网络民粹主义的生成及治理——基于精英与大众的关系视角

网络民粹主义的生成及治理——基于精英与大众的关系视角

2018 年-"第39 .第2期#豪古&会科学(*文版)INNERMONGOLIASOCIAL SCIENCESMar.2018Vol.39 ?.2DOI:10. 14137/ki.issn1003 - 5281.2018. 02. 004网络民粹主义的生成及治理—基于精英与大众的关系视角郑振宇(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事务学院,福建福州35010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摘要]以精英与大众的核心关系为视角,对网络民粹主义进行分析。

网络民粹主义呈现出更彻底的平民性、网络式话语斗争、世界互联性以及虚拟与现实的互动性等鲜明特征。

我国网络民粹主义的主要表现形态是现实批判性的网络民粹主义,折射出转型期精英与大众阶层之间的一种紧张关系,其生成的现实社会根源包括利益分配不公、社会结构失衡、阶层话语权不平等以及社会心理冲突等。

治理网络民粹主义的关键在于实现精英与大众的有效整合,包括利益整合、话语融合、文化粘合、社会建设以及组织聚合等。

[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精英;大众;冲突;整合[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 -5281(2018)02 -0022 -07在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的 思想观念“四重叠加”深刻变革的新时期,民粹主 义思潮呈现出越来越活跃的态势。

人民论坛问卷 调查中心的思潮调查报告显示,自2011年以来,民粹主义在“最受关注社会思潮排名”中的位置不断 前移:2011年列第9位,2012年列第8位,2013年 列第7位,2014年和2015年均列第4位。

[1]而到 了 2016年,在英国脱欧等事件的影响下,“民粹主 义则上升到值得关注的国内外重要思潮的第一位”)2*。

民粹主义也称平民主义,源自19世纪下半叶 的北美和东欧,在历史上经历过多种表现形态。

在 互联网时代,民粹主义与网络天然地结合在一起而 生成了网络民粹主义,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值 得重点关注。

当代中国民粹主义的表现、实质与应对

当代中国民粹主义的表现、实质与应对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2020年第65卷第3期(总第290期)2020 V ol.65 No. 3 (S erial No. 290)当代中国民粹主义的表现、实质与应对1布成良(江苏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从现在世界范围来看,民粹主义思潮尤为活跃。

这股思潮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持续深化,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等领域都有所表现。

以大众性和抗争性为特征的民粹主义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国内,突出表现为:打着民主的口号,构建“网络广场政治”;网絡草根文化的建构以平民化和大众化为合法性来源;打着关心平民的旗号,主张不切实际的民生政策;出现民悴主义与民族主义耦合现象。

因此,必须准确把握当前中国民粹主义的实质,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以消解民悴主义的社会危害,培育和弘扬当代中国民族精神。

关键词:民粹主义;网络广场政治;网络草根文化;民族主义;社会思潮中图分类号:D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卜5973(2020)03-0090-09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 O I) :10.16456/j.(.nk i.丨(XM-5973.2020.03.011民粹主义是一种世界性的非理性社会思潮和运动。

近年来,欧美国家的民粹主义政党迅速崛起,裹挟着反建制、反精英、反全球化力量嵌人西方国家的政治生态中。

当代中国民粹主义是在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中受多重因素影响而产生的,是网络与民粹主义思潮的融生物,有其自身的生发机制。

网络民粹主义虽有一定的积极效应,也给社会带来较大的消极作用。

这就需要对民粹主义的来源及实质保持清醒认知,以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民粹主义的生成背景与主要表现,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有效防控民粹主义社会风险,培育和弘扬当代中国民族精神。

一、民粹主义的历史溯源与当代境遇对民粹主义的认识,学界还没有一个被广为接受的准确定义。

精英与民主西方精英主义民主理论述评

精英与民主西方精英主义民主理论述评

2、西方精英民主论导致的不良 后果
西方精英民主论导致的不良后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广大民众的利益 和声音被忽视,社会资源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其次,政治权力被滥用和 腐败,权钱交易、权力寻租等现象层出不穷;最后,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思 潮泛滥,社会稳定受到冲击。
3、西方精英民主论的影响及其 在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
西方精英民主论的内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过分强调精英阶 层的地位和作用,忽视广大民众的参与和声音,容易导致政治权力的滥用和腐 败;其次,过分追求民主制度的稳定性和效率性,可能导致民主制度的僵化和 缺乏创新;最后,西方精英民主论往往陷入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陷阱,忽视 集体利益和社会责任。
体系探究
1、西方精英民主论的概念和内 涵
西方精英民主论是一种强调民主制度由社会精英阶层主导的理论。该理论认为, 民主制度的本质是社会精英阶层对民众的统治和引导,而非广泛民众的直接参 与。西方精英民主论强调,政治权力应由少数具备专业技能和良好背景的精英 阶层掌握,以实现更高效、更科学的决策。
2、西方精英民主论的理论支撑
参考内容
民主,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政治理念和实践。民主的核心理念在于 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权利,实现公正和平等。然而,对于如何实现民主,不同的 学派和理论有着不同的观点和阐释。其中,精英民主理论是其中的一种重要观 点。
精英民主理论强调,民主并非是大众的统治,而是由精英领导的统治。这种理 论认为,社会的决策和发展是由一小部分精英所决定的,他们具有更高的知识、 技能和智慧,能够更好地领导社会的发展。这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现实 社会中的权力分配和决策过程,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民主本质的深入思考。
1、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的挑战: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精英主义 民主理论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利益诉求。这需要我们加强研究和分析, 探索新的理论和实践模式。

民粹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

民粹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

民粹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作者:杨春时来源:《粤海风》2014年第04期民粹主义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发生的一种反现代性思潮,它具有大众崇拜、推崇民间思想,反对精英主义等思想内涵。

民粹主义也是当代中国一股重要的反现代性的社会思潮,应该对这股思潮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批判。

一、改革开放后精英体制的形成改革开放首先是对“文革”的拨乱反正,然后是对五六十年代形成的传统社会主义体制进行改革。

早在五六十年代时,就有刘少奇代表的精英社会主义路线和毛泽东主张的民粹社会主义路线的矛盾。

刘少奇遵循苏联的精英社会主义模式,主张依靠党的干部、企业管理者和知识分子,发展生产力。

毛泽东则依然遵循革命时期的民粹路线,政治上依靠工人、贫下中农搞阶级斗争,从工农兵中选拔干部;经济建设上搞群众运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搞群众管理企业的“鞍钢宪法”;文化上打击知识分子,搞思想改造,知识分子劳动化,工农兵文艺等,最终发动反对所谓刘少奇代表的“修正主义”的“文革”。

在“文革”中,民粹主义思想泛滥,所谓“大民主”“群众运动”“夺权”“三结合”以及“上层建筑领域的全面专政”“打倒封资修文化”等都是民粹社会主义的实践。

这一实践把中国推入空前的动乱,几乎毁灭整个社会文化。

改革开放后,恢复和重建了精英体制:第一是干部重新成为政治精英。

把造反派从权力部门清除,恢复了被打倒的干部们的权力,而且把从工农兵中选拔干部变成了从知识分子中选拔干部。

这是政治领域的精英化。

第二是知识分子成为文化精英。

“文革”前,知识分子被定性为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属于被改造对象;“文革”期间,又被诬蔑为“臭老九”。

三中全会后的政策发生变化,承认“知识分子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提高了,待遇也相应提高,并且成为社会文化的骨主导力量。

这是文化领域的精英化。

第三是企业家产物经济精英。

改革开放之前没有独立的企业家,国企干部与行政官员没有太多区别。

经济改革首先是放权,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减少,企业有了独立性,企业干部有了自主权,成为企业的真正主管,成为企业家,在经济领域有了发言权。

浅析当代民粹主义发展

浅析当代民粹主义发展

浅析当代民粹主义发展作者:刘红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8期摘要: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标志着全球民粹主义的迅猛崛起,民粹主义本身并不利于全球政治发展,本文将从民粹主义的发展谈起,分析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两件民粹主义主导下的全球事件,浅析民粹主义对全球化进程、民主制度和国际交流的影响。

关键词:民粹主义;英国脱欧;美国大选2016年在西方发达国家发生了两件令世界震惊的政治事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英国举行全民公投,宣布英国脱离欧盟组织,英国首相随即宣布辞职;二是美国大选的意外结局,美国人民用自己神圣的选票选举出了一位从未有过从政经验的商业人士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虽然是民主国家内部的事宜,这两件事情绝对不是一件区域性、地方性的事件,在全球一体化的现实潮流和趋势下,其经济和政治的冲击力必定会超越国界从而影响全世界。

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两种看似不可能的“政治意外”,中外政治学者和专家几乎一致认定,这是民粹主义发展的结果,很显然,世界范围的民粹主义已经形成主要潮流,将成为影响世界整体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民粹主义的发展谈到民粹主义,在政治学上又翻译为平民主义和民众主义,是一种社会思潮和政治哲学。

顾名思义,民为人民民主,粹为纯、单一、完全之意,合而为之则是:完全的民主、没有界限的民主、不顾一切的民主。

英国学者玛格丽特认为,[[[] Margaret Canovan.Trust the People!Populism and the Two Faces of Democracy,Political Studies,1999(XLVⅡ):2-16]]“现代的民主理论与实践包含着两个相互矛盾的层面:救世性和实用性,民粹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正式源于民主内部这两个层面内在的紧张关系。

从救世性的角度看,大众权力处于救世想象的核心,人民大众是合法权威的唯一来源,当他们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将履行救世的承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精英主义与民粹主义
作者:孙婷班级:环境1502 学号:41501340
精英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哲学,其由来已久,表现形式也有漫长的沿革。在古
时候,统治权由国王和贵族把持,这种贵族(精英)统治平民(公众)的形式便
是精英主义在早期的一种表现形式。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狭隘的“君权
神授”已不能适应,精英主义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产生了诸如中国古代的科举
制带来的官僚政治;在近代,开始与民主思潮融合,产生了一种新的政治形式—
—西方的民主代议制。
民主代议制仍然继承了精英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少数精英由于在智性,眼
界,品格,能力上的优势,可以保证执政的高效正确,因此相比平庸的大多数人
更适合执政。但同时也承认由于精英主义的天然缺陷其走向极权和腐败是不可避
免的。因此引入了选举这一过程,让公众可以用选举行政首长的方式去限制精英
阶层的权力。选举不光保证了精英阶层难以超越自身权力界限去做损害公众利益
的事,同时也保证了公众与决策的相对分离,公众手中的选票选的是行政首长而
不是政策,决策仍然是由少数精英做出的。在这样一种机制下,既保证了精英决
策的充分理性,也相对避免了精英阶层的腐化极权。达成了一种政治上的微妙平
衡,因此这也是当今世界上的主流政治形式。
与之相对的是民粹主义。民粹主义认为,公众作为政策执行的直接相关方,
受到决策的直接影响,那么公众自然对决策具有一定的话语权。民粹主义者否认
少数精英决策的合法性,认为只有多数人的意见才应当是决策的唯一准绳。同时
认为精英阶层是腐化堕落的,只有移除腐败的精英阶层,国家才能从疾病中复原。
但是民粹主义具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空心化。民粹主义本身生发于社
会底层对于社会资源(权力,财富,教育,医疗等)分配不均的不满,这是一种
朴素的情感。其朴素性质导致其缺乏可以为之献身的核心价值,所以民粹主义本
质上可以与任何意识形态结合,同时寄希望于魅力型人物的出现。这就令民粹主
义虽然名义上是对精英主义的背反,但现实中大部分情况下却沦为精英阶层互相
讨伐的工具。(比如常有执政者或党派宣传自己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而自己的
敌人都是人民的敌人,这就是一种典型利用民粹主义讨伐异己的手段)从这个方
面看,民粹主义反而又更像精英主义的附庸,而非其对立。令人担忧的是民粹主
义无法分辨真精英与伪精英,于是“the masses”跟着伪精英们兴起了盲目的颠
覆理性的浪潮,影响着世界的主题。
从如上的辩证角度分析可知,精英主义与民粹主义各有利弊,不分上下;但
是2016年几大事件的发生,似乎预示着世界民粹主义的抬头。
2016年,全世界的各行专家都认为英国脱欧带来的弊远远大于利,可英国
民众毅然选择脱欧,最后无可奈何的卡梅伦选择退出;2016年,希拉里与口出
狂言的特朗普开启历史之互撕,最终特朗普赢得更多选票,胜出角逐,而在这些
选票中,几乎没有来自上层阶级与各行专家的选票,绝大部分来自是美国青年与
颓丧的中产阶级;2016年,南海填海造陆已告一段落,各岛建筑工程已陆续完
工,而这些年,广大民众的过度的爱国情早就掩盖了少数知识分子对于南海问题
的疑问。“the masses”在为中国海军“取回”的 “九段线”边缘的美国装配
比较低级的潜航器进行检查的行为高声附和时,似乎并没有站在国家外交的高度
思考一下,如此冒失的行为,是否会有失大国风范。
民粹愈演愈烈的言论一度超出界限:“专家”成了他们仇视的对象,“专家”
不知人间疾苦,“专家”是自私自利的。
白岩松曾调侃中国的高层们,说:“一群从不坐公交车的在研讨公交调价;
一群不知现行电价的在决策电价改革;一群吃特供的在制定食品安全政策;现在,
一群不用交养老金的却在调研让缴费者推迟享受公共积累。”有些“专家”的品
行,确实是令人发笑不止,我暂且把他们归为“伪精英”行列;但不至于一竿子
打死所有的专业分析人员吧?他们的分析不是权威,而是更理智,更独立,更全
面的认知。可是,几乎全军覆没在我们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里。
奥尔特加·加塞特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也就是病症)就在于:
平庸的心智尽管知道自己是平庸的,却理直气壮的要求平庸的权力,并且把它强
加于自己的触角所及的地方。他想通过再次重申“高贵”的内涵来挽救我们的乐
于追逐世俗的心理。他说,高贵的定义标准是我们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即是义务,
而不是权利。他引歌德的话说:“随心所欲是平民的生活方式,高贵的人永远追
求秩序与法律。”我想,真正的精英是那些把不断超越自我,做出贡献,实现价
值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的人们。
精英主义与民粹主义的争议类似于英雄史观与群众史观的争议。马克思认
为,无论历史结局如何,人们都在谱写自己的历史,而这个历史是他在追求自己
的自觉目的过程中创造的。整体的历史不是个人历史的简单堆砌,创造历史的决
定力量是那些推动历史进步的人们——不论何种阶级,何种集团,但其中最稳定
的主体部分是始终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那精英主义与民粹主义呢?我
是否要肯定其中之一就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呢?
目前这种状况,我更愿意支持精英主义(我指的是真精英)。在我看来,民
粹的抬头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的: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就像《北京折叠》中所描
述的那样,阶级之间难以逾越的沟壑,成为贫苦人民翻身的最大障碍也成为社会
的悲哀。我们希望的我们奋斗的是平等,是共和,而不是永远被封存在第三空间
内。于是人民利用仅有的一点民主自由,反对一切看似伤害到他自身利益的所有
事情,丧失理智的去反对(令人难过的是反对阵营里的大部分并不是最需要关注
的最低层贫苦百姓,而是中下层阶级)。胡耀邦曾说过,历史是公平的,我们每
一个与会的人们都要受到历史的审判,谁都逃不过。历史也证明,改变和推动历
史进步的一定是理智,责任心,与决心,不是“大家认为”的利益,而是立足现
实的真理与方法论,来拯救我们的世界,来塑造我们的历史。
阅读书籍:《独立知识分子》 何怀宏
《北京折叠》 郝景芳
《大众的反派》 奥尔特加·依·加塞特
视频观看:《寰宇大战略》 邱震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