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探析———基于因市定价角度
汇率传递效应的模型研究

传统的宏观经济模型假定国际贸易发生在完全竞争的市场里,汇率对目的地价格的传递是完全的。
进入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转向微观经济模型,对定价行为进行研究,企图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找到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
加成模型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里,厂商通过改变加成吸收汇率变动的一部分或全部,导致汇率的不完全传递。
但加成模型忽略了汇率是内生经济变量,仅考虑了外生汇率波动对产业均衡价格的影响。
内生汇率效应模型弥补了加成模型这一缺陷,认为当汇率内生时,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要小一些。
一、加成模型20世纪80年代,当研究者从不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相互作用来解释长期汇率不完全传递时,加成模型得以发展并且得到广泛的应用。
1.Knetter(1989)的加成模型。
由于产品差异或其他的市场缺陷,生产商对价格具有一定的控制权。
加成模型可以由生产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得出。
根据Knetter(1989),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可以归纳为公式(1):PM t=λt CP t Et =CP t Et(ηtηt-1)t=1,…,T(1)公式(1)表明目的地市场标价的进口价格(PM t)是加成(λt)与边际成本(CP t/E t)的乘积,其中加成由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ηt)决定。
CP t是用出口国货币表示的边际成本;E t是汇率,即每单位进口国货币所能兑换的出口国货币量。
Knetter(1989)采用加成模型分别对美国的6个产业(1978年第2季度至1986年第1季度的出口数据)和德国的10个产业(1977年第1季度至1985年第4季度的出口数据)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进行研究,发现美国出口价格对汇率波动不敏感,汇率对目的地市场的进口价格传递效应较高,汇率传递效应表现出当地货币定价效应,即美国保持美元出口价格相对稳定,改变目的地市场货币的进口价格。
而德国出口价格对汇率波动非常敏感,汇率对目的地市场的进口价格传递效应较小,对价格的调整趋于稳定目的地货币价格,尤其是对美国的出口,即德国改变以马克计价的出口价,保持对美国出口的美元价格相对稳定。
汇率传递的不完全性

汇率传递的不完全性作者:郑平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01期[摘要]本文分析了不同环节的汇率传递系数,从多个角度探讨汇率传递不完全的原因,并具体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完全传递对支出转换效应、货币政策有效性等的影响。
[关键词]汇率传递贸易货币政策作者简介:郑平(1972-),男,四川南充人,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
一、不同环节的汇率传递系数商品价格的决定分为三个层次,狭义上指进口商品价格的决定,这包括特定产业的进口价格,以及总进口价格;中间层次是对国内生产的进口替代品价格的决定;广义上指一般物价水平如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或批发物价指数WPI的决定。
研究对进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是受到产业组织理论和战略贸易理论的推动,汇率传递到总物价水平则是与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同时发展起来的。
一般来讲,汇率变动先影响进出口价格,然后影响国内生产价格,最后才影响到国内消费价格 [1]。
正常情况下,汇率的进出口价格传递速度要远远大于汇率的国内消费价格传递速度。
由于价格刚性,汇率变动后,这一系列价格调整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这一系列价格调整过程中就伴随着进出口数量的调整,直到再次回到均衡,一价定律成立,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才逐渐消失。
大量的数据表明,进口商品在进口的早期阶段的价格表现不同于消费品物价指数,汇率的传递表现非常明显(Obstfeld, 2002)。
在开放经济中,实际汇率变动传递到由CPI计算的通胀率的程度由四个因素决定(Yelena F, Takhamanova, 2003),即实际汇率传递到单个企业价格的程度,这又取决于单个企业面临的需求弹性和成本函数;在CPI 篮子中进口商品所占比重;实施弹性价格的企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以及货币当局的可信度。
从汇率的变动到国内价格的变化存在一定的时滞,汇率对进口价格、进口替代品价格及总物价水平的影响逐渐减少。
Dornbusch(1987)分析,国内厂商与进口品的生产者之间的战略性相互影响会导致进口价格对汇率变动做出弱化的反应。
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实证分析
刘娜
【期刊名称】《中国商贸》
【年(卷),期】2013(000)009
【摘要】2005年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持续升值,而与汇率息息相关的国际收支并没有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国民经济也没有遭受重创。
这一与传统汇率传导理论相悖的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本文运用OLS模型意图在汇率对国民经济的传递效果方面寻找答案。
【总页数】2页(P128-129)
【作者】刘娜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
【相关文献】
1.人民币汇率不完全和非对称传递--理论、特征及对策分析 [J], 崔昊;霍强
2.人民币汇率传递不完全性分析 [J], 张琦
3.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现象及其借鉴--基于因果关系检验的实证研究 [J], 左爽洁;左爽美
4.基于非对称视角的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研究 [J], 田涛
5.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异质性影响:基于传递效应的不完全性和非对称性 [J], 常远;吴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民币汇率不完全和非对称传递--理论、特征及对策分析

人民币汇率不完全和非对称传递--理论、特征及对策分析崔昊;霍强【摘要】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effect is a core issu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macro-economy. Through theoretical summary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studies RMB's incomplete and asymmetric pass-through. This paper could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of RMB exchange rate and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 terms of trade, infl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In August 2015 RMB becomes depreciating, since then, a series of change of RMB's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happened.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RMB's exchange rate incomplete and asymmetrical pass-through that macro-economical policy maker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is paper also gives some policy advices.%汇率传递效应是国际经济学研究和宏观经济政策管理的核心命题之一。
文章通过理论综述和统计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表现为明显的不完全性和非对称性,能够为人民币汇率与国际贸易收支关系、贸易条件变化和通货膨胀变化提供一定的解释力,而2015年8月人民币进入贬值区间以来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
人民币汇率传递不完全性分析

传 递 的汇 率 传递 理 论 是 以一 价 定 律 为基 础 的 。然 而 一 价 定 律 成 立 的条 件太 过 严 格 , 不完 全 传 递研 究 的起 点 总 是 从 一 价定 律 为什 么 失效 找 到 突破 口 。在 这 一 研究 领 域 , 多 学 者从 不 同 方 面进 行 了 许 有 意义 的探讨 。本 文从 微 观 与宏 观 方 面对 相 关 文 献进 行 梳 理 。 1微 观 层 面 。克 鲁 格 曼 (97首 次提 出 了 “ 场 定 价 ” pin 、 18) 市 (ri cg t m re,T ) 词 , 指 当 市 场 处 于 分 割 状 态 时 , 口商 可 以 根 o a tP M 一 k 意 出 据 进 口地 点 的不 同而 制 定 不 同 的 价 格 。市 场 分 割 是 导 致 P M 存 T 在 的基 础 , 如果 市场 是 一 体 化 的 , 使 厂 商有 差 别 定 价 的动 机 由 于 即 存 在套 利 行 为 , 同种 货 币衡 量 的产 品 价 格 最 终 会 趋 于 相 同 。 用
及 货 币政 策 对 价 格 的 传导 。 二 、 内外 相 关 理 论 及 文 献 回 顾 国
响 。他 认 为 低 通 货 膨 胀 环 境 会 降 低 厂 商 的 通 货 膨 胀 预 期 , 为 察 认 觉 到 的成 本 变化 是 暂 时 的 、 续性 的 , 而 稳 定 了 厂商 价 格 调整 行 持 因 为 , 低 了 汇 率 的 传 递效 应 。 降 3 国 内 主 要 文 献 回 顾 。 在 理 论 研 究 方 面 , 红 霞 和 张 朋 、 马 (09归 纳 分 析 了不 完 全 汇 率 传 递 的 三 大 原 因 : 成 调 整 、 际成 20) 加 边 本 变 动 和 名 义 价 格 粘 性 。林 鸿 ( 08 认 为 我 国 出 口产 品 竞 争 力 20) 弱 、 代 性 强 , 易 结 构 主 要是 “ 头 在 外 ” 替 贸 两 的加 工 贸 易 形 式 以及 以 美 元 为 主 要 结 算 货 币 是 造 成人 民 币 汇率 出 口价 格 传 递 不 完 全 的 主 要 因 素 。施 建 淮 和傅 雄 广 (00 总结 国 内外 文 献 认 为 许 多 文 献 可 2 1) 归 纳 为 从 需 求 面 ( 格 歧 视 、 场 份 额 ) 供 给 面 ( 没 成 本 、 整 价 市 和 沉 调 成 本 ) 析 了按 市 场 定 价 行 为 。 分 在 实证 研 究 方 面 , 菁 和 张朋 (09 对 中美 贸 易 的 分 类 商 品 进 王 20 ) 行实 证 分 析结 果 显 示 , 同类 商 品 的 出 口价 格 汇率 传 递 弹性 存 在 较 不 大差 异 , 率 变 动 引 起 中 国 向美 国 出 口制 成 品 价 格 较 大 幅度 的 调 汇 整 , 民币 升值 对 占 中美 出 口总 额 9% 以上 的 工业 制 成 品 出 口没 有 人 5 抑 制 作 用 。 因此 , 能 只靠 汇 率 手段 来 调 节 中美 巨 额 贸易 失衡 。 不
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汇率变动对改善贸易差额的作用有限

作者: 戴世宏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博士后
出版物刊名: 中国外汇
页码: 28-29页
主题词: 汇率变动 贸易差额 国际收支平衡 汇率制度选择 布雷顿森林体系 有限 浮动汇率制70年代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前,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平衡的影响是研究汇率制度选择的重点。
之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各国纷纷采取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
然而,大多数采取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并没有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于是许多学者重新考察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尤其是汇率传递问题。
制造业企业的汇率不完全传递效应实证研究

制造业企业的汇率不完全传递效应实证研究
陆旸;沈骏;李惊祥
【期刊名称】《财政监督:财会版》
【年(卷),期】2015(000)008
【摘要】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两阶段模型框架。
在第一阶段,得出了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出口价格的汇率波动传递系数。
在第二阶段,利用出口企业数据样本,针对企业行为的变量进行回归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企业目前属于价格接受者。
吸收了汇率波动的很大一部分。
由于恶性竞争的存在,制造业企业进行创新的成效短期不大。
此外,换汇成本和ROE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总页数】5页(P69-73)
【作者】陆旸;沈骏;李惊祥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3]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07.4
【相关文献】
1.我国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的汇率不完全传递效应研究
2.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的汇率传递效应研究
3.汇率对价格的不完全传递效应——基于中国出口的实证分析
4.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异质性影响:基于传递效应的不完全性和非对称性5.制造业企业的汇率不完全传递效应实证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不完全传递研究_理论及实证_倪克勤

总第 期
,
小奋研尤
人 民币汇率变动 的不 完全
传 递研究 理论及 实证
倪 克勤 曹 伟
西南财经大学中 国金融研究 中心 , 四川成都 摘 要 本文首先考察 了 自 年 月至 年 月期间人 民币汇率变 动与 国内物价
之 间的关系 其 次 , 运用滚动 回归计量方法分析 了人 民币汇率传递效应 在样本 考察期 间的
汇 率不 完全 传递 问 题 。 相关 理论 主要 有 “生 产者 货 币 定价 ”说 「 」和 “当地 进 口国 货 币定价 ”说 〔 」。
'
二
在其 新 开放宏 观 经 济 学 开 创性 文 献 中提 出了 假 说 , 他们 认 为 , 如 果 出 口 商采 用 自己的货 币 生 产 者货 币 定 价 , 汇 率变 动 对 进 口价 格 的传 递 是 完 全 的 , 因 而 汇率 变 动可 以调 整经 常项 目失 衡 但 如果 出 口商 的 定 价 方式 为 消 费 者所 在 国 的 货 币定
变动趋势 最后探讨 了我 国人 民币汇率 传递效 应 的主要 影响 因素 。 实 证结果 表 明 , 无 论采 用
回归模型还是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 型均得到人 民币汇率传递是不 完全的结论 。 在样本考 察
期 间 , 我 国人 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总 体呈现 下降趋 势
通货膨 胀率 、 汇率 波动率 及真 实
2〕 刃 年第 期
人 民币汇率变动的不完全传递研 究 理论及 实证
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汇率传递是实现宏观经济 国际传导 的重要机制 。研究 汇率传递问 题 , 揭 示 汇率变 动对 进 出 口价格 和 国 内物价 的影 响程 度 有 助 于 中央 银 行 把 握货 币政 策 干 预 货币政策实践 的时效性 , 换句话说 , 研究汇率传递效应的大小程度有助于 中 央银行预测通货膨胀 和实施有效 的货币政策 以应对通货膨胀 。此外 , 对 实施通货膨胀 目 标制的经济体而言 , 更离不开对汇率传递效应程度和速度的考察 , 较低的汇率传递效应有 利于 一 国通 胀 目标制 的实 现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探析———基于因市定价角度
孙腾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摘要】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开始浮动,国内对汇率传递问题的关注也开始浮出水面,出现了大量论证汇率和价格两个重要变量之间关系的文献,本文以中美两国为例,在西方理论基础上,探析汇率不完全传递的机制。
【关键词】汇率传递因市定价
进口产品对价格的相对不敏感性被称作“不完全汇率传递”。
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出口商至少吸收了一部分汇率变动,通过利润率的变动来保持美元价格相对稳定。
下面以中美出口情况为例,分析汇率不完全传递效应。
一、汇率传递效应的直观表述下面的恒等式对于中国公司向美国出口商成立:Pl=PS*e,其中Pl是出口商货币衡量的出口价格;PS是以进口商货币衡量的进口价格;汇率e,是在直接标价法下表示的一美元兑换多少人民币。
当汇率变动时,Pl、PS或者两者都调整。
现在假定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即e变小),中国出口商将有四种可能的定价行为:1.保持人民币价格不动,即Pl不变,那么对于美国进口商来说的美元价格就会同比例变高。
2.保持美元价格PS不动,那么人民币价格就会同比例降低。
3.降低人民币价格Pl,但是并非同比例,那么美元价格PS会上升但是不会同比例。
4.提高人民币价格,那么美元价格就会上升更高的比例。
第四种情况看似没有道理,实则在现实中却经常发生,例如奢侈品路易威登、迪奥、香奈儿等一线奢侈品牌在充分了解市场的前提下,人为制造稀缺性是其传统策略之一。
制作限量版产品,往往会引来热烈追捧。
如今不断提高价格,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攀比、炫富的心理。
”其完全控制价值链的所有环节,既是品牌拥有者,又是生产商、批发商、代理商和零售商。
奢侈品每年涨价几乎是个“铁律”,因为尽管奢侈品的利润空间丰厚,却没有哪家奢侈品牌会承诺“永不提价”。
奢侈品并不能简单地视作一种产品,其涨价也并不取决于成本因素。
不少奢侈品牌每隔一年或几个月调一次价,不仅仅是单纯地保值手段,而是一种对市场的信心。
而且事实证明,这种涨价策略是成功的,奢侈品的销售并没有因为价格的上涨而萎缩,反而通过涨价维持了其高端品牌形象,另一方面,涨价意味着消费者的支出增加了,这些奢侈品牌运营商通过成本的成功转移,利润会更加丰厚。
二、汇率传递效应的弹性角度分析从弹性角度来说,这种关系可以如下描述:其中,τ$是进口价格对汇率的弹性,用来衡量进口货币价格的汇率传递程度;另一方面,τl是出口价格的汇率弹性,用来衡量因市定价程度。
注意汇率传递和因市定价实际上指的是同一种定价行为,前者衡量的是进口价格,后者则是出口价格。
当τl=0时(即人民币价格并未随着汇率而改变),汇率改变将会完全传递到以美元计价的进口价格PS中去,中国出口商就没有因市定价行为。
当τl=1时,中
国出口商完全因市定价,将汇率变动完全吸收进出口价格;显然,这种情况下没有汇率传导。
当0<τl<1时,中国出口商因市定价同时也有部分汇率变动传入进口价格中。
在上面分析的第一种情况中,中国出口商将会出现失去价格竞争优势并失去美国市场份额的风险。
在第二种情况中,中国出口商不得不削减利润空间以吸收人民币升值。
第三种情况看起来则像是一种妥协,因为中国出口商和美国进口商分担了人民币升值的成本。
三、汇率不完全传递效应的原因那么出口企业面对汇率波动如何相应采取定价策略呢?这一直是关于汇率和贸易品价格文献关注的焦点。
现有文献在模拟出口商定价行为时主要关注不完全竞争和可变需求弹性的重要性。
当出口商享有市场力量时,它的定价行为主要取决于需求曲线的形状-或者更确切的说,取决于对需求曲线形状的理解。
假定一个中国出口商对它向美国市场出口的商品用美元定价。
假定边际成本不变,出口商的利润最大化条件为:PS=1+1ξ烄烆烌$烎=Cle其中,PS和e与前面的假定一致;ξ$指的是影响中国出口商在美国市场上的需求弹性;而Cl指的是用人民币表示的固定边际成本。
那么,汇率对进口价格的弹性,即汇率传递程度为:τ$=dP$P$dee=l1lP$dξ$dP$ξ$(ξ$+1熿燀燄)燅l1很明显,汇率传递取决于价格如何影响需求弹性。
当需求弹性是固定的时候,(即dPS-∩),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传递为-1(也就是说,当美元对人民币贬值1%的时候,中国进口价格将增加1%,这就是完全传递或者说是无因市定
价)。
只要需求弹性随着价格而变化,那么传递也会发生变化。
如果随着价格升高需求曲线变得更有弹性,(),传递将小于1;这对于线性需求曲线是正确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进口价格的下降幅度总是小于美元升值比例的一半(克鲁格曼,1987)。
如果需求曲线变得更没有弹性(),传递就总比1大,正如前面第四种情况讨论的。
参考文献:[1]施建淮,傅雄广.2010.汇率传递理论文献综述.世界经济,5:3-26.[2]毕玉江,朱钟棣.2010.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商品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J].世界经济,2007,5:3-15.[3]RudigerDornbusch.1987.ExchangeRatesandPrices[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77(1):93-106.[4]JoséManuelCampaandLindaS.Goldberg.2005.ExchangeRatePass-throughintoImportPrices[J].The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87(4):679-690.[5]JiawenYang.1997.ExchangeRatePass-ThroughinU.S.ManufacturingIndustries[J].79(1):95-104.[6]Krugman,Paul.1987.PricingtoMarke
tWhentheExchangeRatesChange.NBERWorkingPaper.61财税金融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