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国际关系课件 第三讲 国际行为体与国家主权
高三政治《政治生活-国际关系》(课件)

二、 基本原理: (1)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共同的利益
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
家冲突的根源。
(2) 任何国家都不能以维护自国的利益,
侵犯别国的主权与干涉其内政
(3) 我国坚决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政治 利益、经济利益、也同时尊重别国的正当利益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0 2011年下学期
六、 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
流和滋生的基本利益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之路 (1) 遵守联合国宪章与国际公约,积极参与国际 事务 (2) 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 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为我国改革开放创造一个现
代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0 2011年下学期
四、遵守国际法
(1) 衡量国际关系及活动准则:
联合国 <宪章> 远程学校
制作 10
2011年下学期
五、 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 基本原则:我国的国家性质与国家利 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首要 目标)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 (4) 基本立场:独立自主①维护自己的主 权和领土完整②不结盟 (5) 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 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 深化与发达国家的战略对话,加强同周边国
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策,永远不称霸,不扩 张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0 2011年下学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0 2011年下学期
【高中政治】国际关系ppt精品课件

6.近年来中美关系继续取得积极进展,两 国高层保持经常性沟通,战略经济对话和 战略对话成功举行,各领域务实合作有效 推进,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了良 好沟通和协调。事实表明,中美既是利益 攸关方又是建设性合作者。这表明 A.国家间关系的变化完全受规律制约的 B.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 基础 C.国家主权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 件 D.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7.(07北京卷)在新一轮世界贸易组 织的谈判中,形成了以欧美成员国为 一方,发展中国家为另一方的格局, 主要原因是 A、国家力量决定其地位和作用 B、双方各自有其相同的国家利益 C、当今国际关系是复杂多变的 D、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 式
8.近年来中俄两国在政治、经贸人 文和民间等各领域的合作全面深入 发展,中俄关系成为当今世界大国 关系中最为积极和活跃的一对。中 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巩固和加强,给 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由 此有人认为:积极与大国保持交流 与合作,就能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2008· 四川)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面临一 系列新问题,如南北差距继续扩大、世界人口剧增、 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 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对世界环境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 问题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我们共同 的未来》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思想和基本纲领,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 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 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有183个 国家和地区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 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 性文件,可持续发展观被不同国家所认同。 联系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 可持续发展观能够被不同国家所认同。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三章:国际关系行为体

复 合 国
根据条约组成的国家联合体 无统一的中央政府、立法、军队 和预算
6
第三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 第一节 国家行为体
二、国家主权的历史沿革及其当代挑战
1.主权理论的产生
法国的法学家与政治学家让· 博丹(1530-1595) 提出:主 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具有永久性和不可分割性 • 荷兰法学家格老秀斯1625年发表《战争与和平法》,强调 国家对外权力的独立性,不受支配性
24
第三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 第二节 非国家行为体
5、 政府间组织典型分析 联合国——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维护和平、
促进发展为宗旨
机构: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与社会发展理事会、
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
作用: 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多种手段 主持军备控制与国际裁军 进行人道主义救助 推进多领域的国际合作
制定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 调整国家对外行为的基本着眼点 解释和证明国家对外政策合理性的重要工具
20
第三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 第二节 非国家行为体
一、政府间组织
1、定义: 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通过一定的协议而创立 的机构,其成员仅限于主权国家。国际政治中的非 国家行为体日趋活跃,主要表现为种类增多,涉及 各个领域,数量增大,作用增强。
8
第三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 第一节 国家行为体
二、国家主权的历史沿革及其当代挑战
2.主权的概念: • (1)对内主权。即国家对内享有最高的和最终的政治 权威,它是一种发布公共法则以规范人们政治行为的权 力。 • (2)对外主权。即国家是国际社会中平等的一员,享 有独立自主权,国家不受任何外部政治实体的权力所支 配。从理论上说,对外主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a. 国际 法的含义,即国家只有享有主权,才是国际法的一个主 体;b. 政治含义,即在国际关系中,它对其人民和领土 享有不受外部干涉的独立管辖权;c.道德含义,所有主 权国家都应该尊重别国管理其内部事务的权利。
高中政治《国际关系》课件

高中政治《国际关系》课件国际关系课件一、概述国际关系是指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和互动。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国际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课件将介绍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国际组织以及国际关系中的一些重要理论等内容。
二、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国际关系是指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
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
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是国家,国际关系的核心是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
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不干涉内政等。
三、国际关系的发展历程国际关系的发展经历了许多阶段。
从古代的城邦联盟,到近代的西方国家体系,再到现代的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呈现出不断演变的态势。
其中,两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冷战时期则是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重要时期。
四、国际组织国际组织是指由各国自愿组成的、以国家为成员的国际机构。
国际组织的目的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常见的国际组织有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
这些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推动着国际合作与发展。
五、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理论1.现实主义理论现实主义理论是国际关系领域的一种重要理论。
它主张国际关系是基于国家利益和权力的,国家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行动者。
现实主义认为,国家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和冲突的,国家之间追求自身利益是不可避免的。
2.自由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也是国际关系领域的一种重要理论。
它主张国际关系应该建立在国际合作与互惠的基础上。
自由主义认为国际组织和国际法可以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合作与互信,可以达到和平与繁荣。
3.构造主义理论构造主义理论认为,国际关系是由国际行为者之间的观念、信仰和认知构建起来的。
它强调国际关系中的观念和思想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构造主义认为,通过改变观念和认知,可以改变国际关系的格局。
六、总结国际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领域,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课件_第三讲_国际行为体与国家主权

民族国家 大 强 基础较雄厚 提取能力强 高 高 困难 同质
有限 基础薄弱, 提取能力强 高 高 困难 同质
基础非常雄厚 提取能力弱 低 低 容易 异质
中华帝国——唐
中华帝国——元
罗马帝国
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的希腊城邦
战国七雄
二、民族国家的出现
1.民族的含义 2.民族国家的出现 3.民族国家的特征
第三讲 国际行为体与国家主权
主要内容
一、国家的本质 二、民族国家的出现 三、民族认同的形成 四、国家主权的性质 五、非国家行为体
一、国家的本质
1.国家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2.国际政治中的国家没有阶级性 3.国家形态处于演变之中
1.国家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群体生存的制度方式
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人的社会性决定人类需要国家
1648年的欧洲
3.民族国家的特征
一定的人口
一定的领土 行使有效管理的政府 国际承认
三、民族认同的形成
生理基础是人的群体认同基因
社会基础是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 民族统一与民族自决相互矛盾 民族主义是人对本族的一种爱,源 于群体为人带来了归属感和自尊。
分离主义与维护统一
四、国家主权的性质
1.民族的含义
一种由公民投票
制度支持的道德精神。
——Ernest Renan
1.民族的含义
一个有文化责任的有
尊严的社会团体,在面对 其他团体时形成团结。 ——马克斯· 韦言、领土、精神规范的 人群。
——斯大林
2.民族国家的出现
最早出现在近代欧洲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民族国家一般由多民族组成
2.国际政治中的国家没有阶级性
对内作为统治工具具有阶级性
国际关系PPT学习课件

我国利益
安全利益 政治利益 经济利益
◆在下列中日关系存在的问题中,日本损害 了我国哪些具体的国家利益?
• 历史反省问题 • 教科书问题 • 参拜靖国神社问题
安全利益 政治利益 经济利益
• 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
• 东海油气田问题 • 毒饺子问题 • 和平演变,企图颠覆我 国社会主义制度问题
中 国 国 家 利 益
从领域上分
安全利益 政治利益 经济利益 文化利益 军事利益 社会利益 外交利益
胡锦涛欢迎布什到清华大学
3.国家力量(综合国力、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 的重要因素
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捍卫 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 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 尺度。具体表现:
二、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1、国际关系
(1)国际关系的含义
涵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 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 关系。 超越国家界限.
国家之间的关系 (最主要的关系) 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国际关系
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2).国际关系的分类
(a)内容上: 政治关系(最活跃最重要)、经济关系(最基 本)、文化关系、军事关系、宗教关系等.
欢庆申奥成功
反对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作为中学生为了维护国家利益:
①要树立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 心、自信心 ②努力学习,学好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③努力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 ④必须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进行斗争
• “中国民间出海保钓行动”!
二、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美国为什么要打 伊拉克?
国际关系.pptx

在合作中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优势 互补、协同发展。
04
地区性冲突与热点问题探讨
中东地区局势及影响因素
宗教和民族矛盾
中东地区存在复杂的宗教和民族矛盾,如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阿拉 伯人和波斯人等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往往引发冲突和战争。
资源争夺
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各国为了争夺这些资源, 经常发生冲突和合作不稳定的情况。
面临挑战及应对策略建议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意识形态对抗风险
国际治理体系滞后
局部冲突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 彼伏,对国际安全和稳定构成 威胁。应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和 争端。
全球贸易面临保护主义思潮的 挑战,国际贸易环境趋于紧张 。应积极倡导自由贸易,推动 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外部势力干预
一些外部大国为了自身利益,经常干预中东事务,导致地区局势更加 复杂和紧张。
朝鲜半岛问题历史与现状
1 2 3
朝鲜战争遗留问题
朝鲜战争结束后,半岛南北双方长期处于敌对状 态,军事对峙和紧张局势一直存在。
核问题
朝鲜半岛核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之一,朝鲜的核试验和导弹试射等行为引发了国 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缘政治紧张等。
双方立场
俄罗斯和欧洲国家各自坚持自己的立 场和利益诉求,导致双方关系难以缓
和。
未来展望
未来俄欧关系可能将继续保持紧张态 势,但双方也有可能在某些领域寻求
合作。
其他大国间关系变化梳理
中俄关系
欧日关系
中俄关系保持稳定发展,两国在政治、经 济、军事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
欧洲和日本在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保 持着密切联系,双方也在加强政治和安全 领域的合作。
国际关系分析

第三讲国际行为体和国家主权一、国家的本质1、国家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即是人类群体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也是群体生存需要的制度方式。
国家建立秩序对内防止无序的伤害,对外防止入侵。
公有制度也需要一个组织体系维护秩序。
社会秩序是人类社会性决定的,与财产所有权无关。
人需要群体生活,人群需要秩序,秩序需要等级,等级是以不平等为基础的。
2、国家对内作为统治工具是有阶级性的,但国家对外做为法律单位、政治单位/社会单位是没有阶级性的。
“阶级”这一概念只适用于极个别的国际关系现象,因为“阶级”是经济概念,而国家际关系的核心是权力,是政治关系而不是经济关系。
3、国家有形态变化,但消亡可能与人类消亡同时。
二、民族国家的形成1、民族的定义(Ernest Renan:一种由公民投票制度支持的道德精神。
韦伯:一个有文化责任的有尊严的社会团体,在面对其他团体时形成团结。
斯大林:共同经济生活、语言、领土、精神规范的人群)不是种族和血统而是历史继承。
国族、民族、少数2、民族国家源于1648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民族国家一般是多民族组成的)3、民族国家特点。
由四要素构成,人民、领土、政府、国际承认。
国际承认是民族国家生存的特点,没有合法的主权就成不了民族国家。
(主权存在说,与主权承认说,台湾与巴勒斯坦的区别)。
威斯特伐利亚只是确定主权平等不得侵犯,而不是以往的国家没有这种权力。
主权向国际社会的让渡是利益的选择,不是消失。
三、民族认同的形成1、民族认同的生理基础是人的群体认同基因,(这与狼和蜜蜂相同)2、民族认同的社会基础是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
(民族认同是无需屈从的政治共同体认同,人们可以先有民族后有国家,也可先有国家后有民族民族,两者可互为基础)。
3、民族统一与民族自决相互矛盾(民族主义可以搞独立也可以搞统一)4、民族主义是人对本族的一种爱,是人生理和心理对社会的需要,是群体带给个人的归属感和自尊。
(“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区别如同“剩余价值”和“利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自然地理基础是领土边界 3.有关主权的三个争论
有关主权的三个争论
所有者与使用者如何一致,使用者
如何保证所有者的利益? 主权之上是否应有更大的权利? 主权能否平等?
五、非国家行为体
主要包括: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等
反对主权、削弱主权
思考题
1.什么是国家?一个有国家的世界与
一个无国家的世界,何者更有利于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2.民族国家与以往其它形态的国家有 何不同?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有
何不同?
思考题
3.国藉与民族认同的区别是什么?用“血
浓
于水”来判断台湾人是认同中国的对吗?
4.拥有自然土地所有权的人群为何不能在 自己的土地上建立国家?无主权的非国 家行为体有可能取代国家成为国际社会
1.民族的含义
一种由公民投票
制度支持的道德精神。
——Ernest Renan
1.民族的含义
一个有文化责任的有
尊严的社会团体,在面对 其他团体时形成团结。 ——马克斯· 韦伯
1.民族的含义
拥有共同经济生活、
语言、领土、精神规范的 人群。
——斯大林
2.民族国家的出现
最早出现在近代欧洲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民族国家一般由多民族组成
1648年的欧洲
3.民族国家的特征
一定的人口
一定的领土 行使有效管理的政府 国际承认
三、民族认同的形成
生理基础是人的群体认同基因
社会基础是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 民族统一与民族自决相互矛盾 民族主义是人对本族的一种爱,源 于群体为人带来了归属感和自尊。
分离主义与维护统一
四、国家主权的性质
第三讲 国际行为体与国家主权
主要内容
一、国家的本质 二、民族国家的出现 三、民族认同的形成 四、国家主权的性质 五、非国家行为体
一、国家的本质
1.国家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2.国际政治中的国家没有阶级性 3.国家形态处于演变之中
1.国家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群体生存的制度方式
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人的社会性决定人类需要国家
2.国际政治中的国家没有阶级性
对内作为统治工具具有阶级性
对外在国际政治中没有阶级性 阶级只适于分析个别国际关系现象
3.国家形态处于演变之中
三种形态:城邦/帝国/民族国家
可能与人类一起消亡
帝 规模 军事潜力 经济实力 权力控制 市民效忠 解体难度 民族构成 非常大 非常强
国 小
城邦国家
民族国家 大 强 基础较雄厚 提取能力强 高 高 困难 同质
有限 基础薄弱, 提取能力强 高 高 困难 同质
基础非常雄厚 提取能力弱 低 低 容易 异质
中华帝国——唐
中华帝国——元
罗马帝国
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的希腊城邦
战国七雄
二、民族国家的出现
1.民族的含义 2.民族国家的出现 3.民族国家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