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中看中泰文化异同

合集下载

中泰文化差异

中泰文化差异

中泰文化差异中泰文化差异指的是中国和泰国之间在文化上的不同。

中泰两国虽然都处于东亚文化圈,但由于历史、地理、宗教等因素的不同,两国的文化差异较为明显。

一、礼仪文化差异在中泰两国的交往中,礼仪文化的差异非常显著。

中国的礼仪文化强调尊重和谦虚,讲究礼节和规矩,强调长者有权威、年幼者要尊重,对下属、客人、朋友都有繁琐的礼节要求。

而泰国的礼仪文化则更加讲究和蔼、亲切,主要表现在对陌生人、客人等的款待上。

泰国人比较喜欢笑,爱好和平友好,故不喜欢用过激的语言或者狂妄自大的态度去对待别人。

在泰国,人们常常会相互问好或者弯腰打招呼来表达自己的尊重和友好。

二、风俗习惯差异中泰两国的风俗习惯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中国古老的习俗中,有走亲访友、送礼、拜年、经商贩卖等社交活动。

而泰国人则更喜欢举行象征性的宗教仪式,如开光、祭祀,也喜欢尝试各种风味独特的美食。

此外,在婚姻和个人关系方面,中泰两国也有所不同。

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婚姻是一种约束,需要保持稳定和忠诚,而泰国人则喜欢自由和开放,婚姻不是人生的唯一目标。

中泰两国的宗教文化差异也非常显著。

中国的主要宗教是佛教、儒教、道教等,它们强调个人修养、礼教和天人合一。

而泰国,则以佛教为主要宗教,佛教中有庙、尊重和崇敬的习俗。

泰国人的生活中,佛教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许多泰国文化和社会习俗都与佛教有关系,佛教的价值观和教义为泰国文化和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泰两国在文化上的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礼仪、风俗习惯和宗教文化等方面。

但是,这种差异并不妨碍两国在经济、政治等领域进行合作和交流,相反,这种多元化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对于推动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谈数字中的中西方文化

谈数字中的中西方文化

谈数字中的中西方文化作者:华辰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31期摘要:数字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中英文化中的数字具有十分丰富的意涵,并且在传统文化价值观、神话宗教、谐音与谐义、虚指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因此了解东西方的数字文化观,重视数字文化,对跨文化交流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数字中西方文化数字文化差异在文化语言学课上,老师讲到了数字中蕴含的文化含义,比如说“七”这个数字,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受人欢迎的数字,为什么呢?在古代传说中,明明有关于牛郎和织女在七月初七这一天相见的故事,这一天是中国的情人节,应该是一个值得庆祝的节日,“七”也应该是一个吉利的数字才对。

我对英语很感兴趣,自然就想到英语中是否也会有相应的说法,发现在英语国家中,人们看重“七”,认为它吉祥有力。

对数字的喜好,以及人们赋予数字的内涵都是与文化紧密相连的,于是我对数字中的中西方文化进行了研究。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词汇是语言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因此数字作为词汇中的一部分内容必然承载着文化的内容。

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其初始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使用数字的名族的不同,在宗教、历史、社会习俗等因素的影响下,部分的数字虚化了,并且产生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形成了独特的“数字文化”现象。

1.数字的起源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就意识到一只羊与许多羊、一头狼与一群狼在数量上的差异。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就产生了“数”的概念。

最早人们利用自己的十个指头来记数,当指头不够用时,开始采用石头记数、结绳记数和刻痕记数。

在经历了上万年的发展后,直到距今大约五千年前,才出现了书写的记数和相应的记数系统。

因此,从词源上看,数字最初的意涵就是数目的标记。

中国和西方的数字在起源上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用以记数的。

西方人用的阿拉伯数字发源于古印度,后来被阿拉伯人掌握并改进,随后传入西方。

壮语、泰语和汉语的数字系统对比

壮语、泰语和汉语的数字系统对比

壮语、泰语和汉语的数字系统对比壮语、泰语和汉语都有自己独特的数字系统。

本文将对这三种语言的数字系统进行比较。

壮语数字系统壮语使用十进制系统,其中有专门的词汇表示数字。

以下是壮语数字的一些示例:- 0:gouh- 1:ngou- 2:liang- 3:sam- 4:sei- 5:nguo- 6:ruk- 7:bat- 8:gat- 9:jiuh- 10:sap泰语数字系统泰语也是使用十进制系统,与壮语类似,有专门的词汇表示数字。

以下是泰语数字的一些示例:- 0:soon- 1:nueng- 2:song- 3:sam- 4:si- 5:ha- 6:hok- 7:chet- 8:paet- 9:kao- 10:sip汉语数字系统汉语使用的是一种简明的数字系统,采用的是组合的方式。

以下是汉语数字的一些示例:- 0:零 (líng)- 1:一(yī)- 2:二 (èr)- 3:三(sān)- 4:四 (sì)- 5:五(wǔ)- 6:六 (liù)- 7:七(qī)- 8:八(bā)- 9:九(jiǔ)- 10:十 (shí)汉语的数字系统非常直观和简洁,每个数字都有独立的符号,而不需要组合。

对比壮语和泰语的数字系统与汉语相比,都采用了类似的十进制系统。

然而,汉语的数字系统更为简明,每个数字都有独立的词汇或符号,而壮语和泰语则采用了更多的词汇。

此外,壮语和泰语的数字系统在发音和写法上也有差异。

综上所述,壮语、泰语和汉语的数字系统在一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明显的不同点。

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比较这三种语言的文化背景。

浅析中泰两国文化的异同

浅析中泰两国文化的异同

文化长廊浅析中泰两国文化的异同刘香 沈阳师范大学摘 要: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国力的发展,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我国与各国建立了日益密切的联系。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

国家也会派遣大量优秀教师去海外任教。

其中,派遣教师任教最多的国家为泰国。

泰国被称为“微笑国家”,与中国地理位置较近,与中国有着多年的合作往来。

所以,两国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本文将分析中泰两国之间的差异和原因,以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启示。

关键词:泰国;文化差异;对外汉语作者简介:刘香(1993-),女,汉,辽宁绥中人,沈阳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182-01一、中泰两国之间的异同点1.宗教信仰泰国是一个宗教信仰浓厚的国家。

佛教在泰国以来一直都有一种独特的政治地位,泰国人将佛教视为国教。

泰国佛教的盛行也促进了泰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在泰国,佛教具有不可侵犯的地位。

在国家举行隆重的庆典时,也会请僧侣前来念经祝福。

所以,国家对佛教团体寺院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从而使佛教能够长远发展。

我国也是宗教信仰的国家,中国人把佛教视为一种信仰。

这是两国在宗教信仰的相同之处。

但是,中国人没有向泰国人对佛教信仰浓厚。

因为在中国,信仰宗教是中国人民的一种自由。

中国人有信仰较与不信仰教的权利。

中国人除了信仰佛教之外,部分人还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这是中泰两国在宗教信仰方面产生的异同点。

2.民俗节日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

中国与泰国在民俗节日中有相同的节日——泼水节。

在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傣族最隆重的节日就是泼水节。

每年在这一天,人们都会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在节日的清晨,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来佛教祭拜,然后相互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等寓意。

中国将泼水节列为国家中的一个节日。

我们都知道,春节视为国家重要节日。

文化相似性与中泰关系

文化相似性与中泰关系

文化相似性与中泰关系在中国与诸多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几乎没有其他关系能与中泰友好关系相提并论。

正如泰国拉玛五世时期的王子、着名的历史学家Krompraya Dhamrong Rachanuphap所指出的,历史上没有哪两个国家可以像中泰一样长期保持友好关系。

这是因为两国之间没有敌对关系,两国人民像兄弟姐妹一样,保持交流沟通和互相帮助达千年之久。

5美国着名的国际关系学者亨廷顿认为,文化决定人民彼此认同的差异。

部落、种族集团、宗教群体和国家之间的冲突之所以盛行于各时代各文明中,是因为根植于人民认同的差异和认同受到威胁。

他进一步说明,宗教信仰是区分文明的主要特征,因为人类的几千年历史证明,宗教可能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最根本区别。

283、285本文认为,中泰以信仰和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的相似性,是中泰两国民间和官方彼此认同的基础,这种历史悠久的彼此认同,塑造了中泰千年的官方和民间的友好关系。

一中泰千年友好关系回顾1975年,泰国总理克立·巴莫和中国总理周恩来签署协议,中泰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此后,政府首脑频繁的互访带动双方政治、经贸、军事、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友好互惠关系迅速发展。

中泰双边贸易数据的变化证明了双方经济关系的迅速发展。

1975年,双边贸易额仅为2500万美元,而到20XX年,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亿美元,高出1975年的几千倍。

两国政府高层之间的交流非常频繁。

历届泰国政府首脑和中国领导人均经常互访。

20XX年4月17-19日,泰国现任总理英拉访华,分别会见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国家副主席习近平。

中泰双方宣布,将双边关系由此前的战略性合作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水平。

在所有双方高层互访活动中,诗琳通公主访华具有特别意义。

公主殿下从1981年起,先后30多次访问中国,足迹几乎遍及中国所有的省份。

她编纂的《踏访龙的国土》《平沙万里行》等,帮助泰国人民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在泰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广泛敬佩和尊重。

中泰两国个人礼仪文化对比分析

中泰两国个人礼仪文化对比分析

中泰两国个人礼仪文化对比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泰两国的个人礼仪文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和文化交融的加深,传统礼仪渐渐被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所替代。

传统礼仪文化依然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传统的价值观,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通过对中泰两国个人礼仪文化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2. 正文2.1 概述中泰两国个人礼仪文化中泰两国个人礼仪文化是中泰两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两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

中泰两国个人礼仪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自国家的宗教信仰、历史背景、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呈现出各具特色的风貌。

在中国,个人礼仪文化强调尊重长辈,注重家族关系,注重礼节与仪式。

传统的中华礼仪包括了封建礼教、宗教仪轨、家族规矩等,体现出中华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五德。

中国人善于借助礼仪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在婚礼、葬礼等重要场合中,礼仪被视为传递情感、凝聚感情的重要手段。

而在泰国,个人礼仪文化也十分重要。

泰国人尊敬国王和长辈,在日常生活中对待他人也十分有礼貌。

泰国的个人礼仪中也融入了佛教的影响,强调慈悲、谦卑和忍让。

泰国的传统服饰和仪式也反映出了泰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爱。

中泰两国的个人礼仪文化都是反映出各自国家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方面。

通过对中泰两国个人礼仪文化的概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两国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取向。

2.2 比较中泰两国的礼仪行为中泰两国的礼仪行为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两国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在中华文化中,尊敬长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社交场合中,年长者通常会被优先称呼以示尊重。

在进餐时,中国人会使用筷子,并遵循一定的礼节,比如不能将筷子插在碗中或者叉在碗上。

在中华文化中,面子和尊严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人们在公共场合都会力求保持和谐,避免产生尴尬的场面。

数字文化地区差异大

数字文化地区差异大

数字文化地区差异大欧洲基督教国家最忌讳“13”。

据古文记载:夏娃和亚当偷吃禁果之日正是13号星期五。

在荷兰,很难找到13号的座位,而用12A 来代替。

在英国的剧院里,也找不到第13排和第13号座位。

在美国许多航空公司的飞机没有第13排。

在法国,门牌上极少出现13号。

人们还忌讳13日外出。

但是欧洲人最忌讳的,还是13个人同桌共餐,或在13日请客,或有13道菜。

对13的忌讳据说是来自于耶稣的最后晚餐。

耶稣同12个门徒共13人用晚餐,结果第12个门徒犹大(Juda)为贪图30元银元而出卖了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日期也是13号星期五。

所以,西方人还忌讳星期五,逢上星期五信也不写、客也不接,有些人连门也不出。

又传: 在天国里,在一次款待阵亡英灵的宴会上,十二位神同席进餐,这时突然闯入一个不速之客----凶神罗巷,凑成13人,结果在场的光神鲍尔德遇难,其他众神也相继有难。

总之,在西方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数字“13”的可怕传说,人们似乎有一种“谈13色变”的恐惧心理。

数字“3”是一个既吉利又不吉利的两面数字。

总的来说,西方文化认为数字“3”是一个吉利数字,在他们看来:世界由大地、天空和海洋三者构成;大自然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三项内容;人体包含有肉体、心灵和精神三个方面;基督教有所谓的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数字“3”是一个上帝有意安排的吉祥数字,它是大自然规律的集中表现。

但是西方文化同时也认为数字“3 ”有它不吉利的一面,点烟时,当点到第三个人时,对方会面呈难色,有的会拒绝。

认为“3”是不吉利的,源于一个传说:1899年英国和荷兰打仗,每到夜晚,士兵往往因吸烟暴露目标被打死,而丧命的士兵都是在用第三根火柴点烟时遭殃的。

目前在欧美各国,“7”是一个人们普遍接受的吉利数字。

据说英国曾有人专门写过一本有关数字“7”的书,书的作者在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大约在5000年以前,有七个外星人乘坐七艘宇宙飞船访问了地球,从而使地球出现了七大奇迹、七种音符等,所以他认为数字“7 ”是一个神圣吉祥的数字,它可以给人带来好运。

从数字习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数字习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数字习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习语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对本族语言进行提炼和升华,并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比喻性词组(Metaphorical phrases)、俚语(slang)、俗语(colloquialism)和谚语(proverb)等。

因此“习语与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等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P13)对于不同民族而言, 作为习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字习语具有其特别的民族文化根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准确恰当地运用这些数字习语,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它的文化内涵,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神话、宗教学以及语言美学这四个方面来探讨其中蕴含的数字文化及其不同的民族文化根源。

一、数字习语与民族心理先人们认为,语言并非一般的符号,它不仅能赐福于人,而且具有降祸的神奇魔力,故不能随便言及那些遭禁的事务和现象,否则将大祸临头。

数字作为语言当中一种很重要的表达方式也有其灵魂,它们可以掌握人的命运。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趋向于那些幸运的数字避免那些不吉祥的数字。

可见数字习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与人们的心理有很密切的关系。

中国人向来有追求对称、平衡、和谐和稳定的心理。

《系辞上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2](P260)事物都是从一化为二、二化为四、四化为八的几何梯级发展。

因此,双数在汉语中蕴含着吉祥的文化内涵。

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好事成双,渴望双喜临门。

在人际交往中送双份的礼。

从老百姓门上的对联到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格上的对偶,无不体现出汉民族对偶数二的情有独钟。

除此之外,双数四、六、八、十在中国文化当中也被认为是吉祥的数字。

汉语习语中形容处事有方是“四平八稳”,形容交通便利为“四通八达”。

“六六大顺”意味着百事顺心。

八在汉语中是个非常吉利的数字,因为八和发谐音。

因此很多生意人都会选择含有八的数字和日子作为他们的电话号码和开业庆典的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