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工作记忆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视觉记忆(字)

视觉记忆(字)

视觉记忆(字)随着数字化信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视觉记忆随之改变和衰退,这是当前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视觉记忆是人脑处理和储存视觉信息的能力,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视觉记忆的定义、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增强我们的视觉记忆。

一、视觉记忆的定义视觉记忆可以理解为人们对视觉信息长期储存的记忆能力。

它是人类对自身的感受、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进行认知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研究表明,从大脑的层面来看,视觉记忆主要与颞叶和枕叶的区域相关。

二、视觉记忆的机制视觉记忆的机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感知阶段和记忆阶段。

感知阶段是指视觉信息进入大脑的处理过程,大脑对传入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和分析后进入记忆阶段。

记忆阶段是指视觉信息储存在脑内形成的记忆,包括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

三、影响视觉记忆的因素1. 年龄:年龄是影响视觉记忆能力的重要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视觉记忆能力逐渐下降。

2. 刺激:不同的视觉刺激对视觉记忆有不同的影响。

具有情感关联的刺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视觉记忆。

3. 认知: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也会影响视觉记忆能力,熟悉的事物更容易被人们记住。

4. 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对视觉记忆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四、如何增强视觉记忆能力1. 增加视觉刺激:通过观看各种不同的视觉刺激,可以扩大视觉信息的存储量和种类。

2. 训练大脑:进行一些固定的科学的大脑训练,如数学计算等,可以有助于提高视觉记忆能力。

3. 认真观察:认真观察事物可以帮助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对于加强视觉记忆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4.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维护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从而对视觉记忆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五、结论视觉记忆是人脑处理和储存视觉信息的能力,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今社会人们的视觉记忆能力有所下降。

但是,通过增加刺激、训练大脑、认真观察等方法,可以增强我们的视觉记忆,使其更加高效、精准。

视觉注意与学习记忆能力的关联研究

视觉注意与学习记忆能力的关联研究

视觉注意与学习记忆能力的关联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视觉注意力与学习记忆能力之间的关联。

视觉注意力是我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关键过程,它不仅影响我们对环境的感知和作出反应,还对我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视觉注意与学习记忆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介绍一些相关研究的发现和结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视觉注意力的概念和作用。

视觉注意力是指我们在面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选择性地关注其中的某些刺激,忽略其他刺激的能力。

它在个体的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决定着我们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性处理和获取。

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刺激上,我们能够优先处理和记忆相关的信息,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的效果。

研究表明,注意力和学习记忆能力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首先,注意力的不同分量与学习记忆能力的不同方面相关。

视觉注意力的分量可以分为分散注意、选择性注意和注意转移。

一项研究发现,分散注意与记忆表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选择性注意和注意转移与记忆表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这说明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分散注意能够提高信息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有利于记忆存储;而选择性注意和注意转移则更有益于提高对特定信息的注意和加工能力,有利于信息的筛选和策略调整。

其次,视觉注意的训练可以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训练实验,发现视觉注意的训练可以显著提高个体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例如,有研究发现,通过训练选择性注意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和学科成绩。

这表明通过训练和强化个体的注意力,可以促进学习记忆的发展和提高学业表现。

此外,视觉注意力和学习记忆能力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研究发现,儿童和老年人的视觉注意力和学习记忆能力相对较低,而在青少年和成年人中达到顶峰。

这与大脑发育和衰老的过程有关。

个体的认知资源和工作记忆容量也会对视觉注意力和学习记忆能力产生影响。

有研究发现,认知资源和工作记忆容量较高的个体更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信息上,并能更有效地加工、存储和检索信息,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

心理研究称之为工作记忆的记忆系统机制研究

心理研究称之为工作记忆的记忆系统机制研究

心理研究称之为工作记忆的记忆系统机制研究随着现代生活中信息的爆炸式增长,记忆成为我们重要的生存技能之一。

人们不断寻找新的方法来提高记忆力。

在神经心理学领域,工作记忆是一种有效的记忆系统,它能够帮助我们在日常任务中处理多达七条信息。

但是,我们对于工作记忆系统的机制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什么是工作记忆系统?工作记忆是一种短暂的记忆系统,负责在短时间内处理和存储有关当前任务的信息。

它能够帮助我们在日常任务中保持注意力,并处理复杂的思维任务。

例如,当你在听取一篇演讲时,工作记忆会暂时存储演讲内容,并使你能够理解其意义。

而不同于长时记忆系统,工作记忆能够在需要时快速地存储和更新信息。

工作记忆的三个组成部分工作记忆由三个组成部分组成。

第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央执行系统,它负责调度和监管工作记忆的其他两个组成部分。

第二个组成部分是视觉暂存器,它负责存储和加工视觉信息。

第三个组成部分是语音循环,它负责存储和加工语言信息。

中央执行系统是整个工作记忆系统的核心。

它能够调节注意和处理信息的速度,并协助我们抑制无关信息的干扰。

视觉暂存器则能够存储当前目标并且维持其在我们的注意力中。

语音循环则能够在我们处理语言信息时保留并回忆其内容。

工作记忆系统的神经机制研究表明工作记忆系统在人脑的前额叶叶和顶叶区域激活。

这些大脑区域由特定的神经元网路组成。

神经元网路是指大脑中由许多神经元组成的网络。

这些脑区的神经元网路在研究被要求执行任务时会出现活跃状态,并且与该任务相关的神经元网路会更活跃。

在进行有效的任务规划和执行时,这些神经元可以快速地传递和处理信息。

这些高级的脑区域可以快速适应新的任务要求,并调节我们的认知过程。

如何提高工作记忆系统?许多活动和训练都可以帮助提高工作记忆系统的效率并增加它的容量。

例如,道奇球(digital n-back)游戏是一种工作记忆训练工具,它要求玩家对音频或视频信息与前面的信息进行比较。

脑电图反馈也被用于提高工作记忆能力。

视觉信息处理与记忆能力

视觉信息处理与记忆能力

视觉信息处理与记忆能力视觉信息处理与记忆能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观察和感知环境中的视觉信息,我们能够获取并加工大量的信息,以便做出适当的反应。

此外,视觉信息还与记忆能力密切相关,对我们的学习和认知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讨论视觉信息处理与记忆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探讨相关的研究发现。

I. 视觉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视觉信息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感知、注意、理解和记忆等多个环节。

首先,我们感知到外界的视觉刺激,即光线通过眼睛进入大脑。

然后,大脑对这些刺激进行初步处理,包括辨别图像的轮廓、颜色、纹理等特征。

接下来,我们的注意力会选择关注其中的一部分信息,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

最后,我们将这些信息存储在长期记忆中,供之后的使用。

II. 视觉信息处理与注意力注意力是视觉信息处理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面对大量的视觉刺激时,我们需要选择性地关注其中的一部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研究表明,个体的注意能力与其视觉信息处理效率密切相关。

有些人天生具有更好的注意力控制能力,他们能够快速准确地分辨并处理复杂的视觉信息;而有些人则相对较差,容易在繁杂的环境下分心或迷失。

III. 视觉信息处理与认知能力视觉信息处理还与我们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

较好的视觉信息处理能力意味着个体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和理解时更为高效。

研究表明,良好的视觉信息处理能力与较高的智力水平、更好的学业表现和更快的反应速度相关。

这是因为个体在面对复杂的视觉信息时能够更好地筛选、加工和整合信息,从而做出更准确和高效的决策。

IV. 视觉信息处理与记忆能力视觉信息处理与记忆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通过对视觉信息进行正确加工和理解,我们能够将其存储在长期记忆中,并在之后的使用中进行检索。

其次,研究表明,视觉信息的编码和存储方式对于记忆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将信息与视觉图像相结合的编码方式往往能够提高记忆的效果。

此外,个体的视觉信息处理效率和记忆能力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不同客体无关特征信息在视觉工作记忆中加工存储方式及负荷效应探讨

不同客体无关特征信息在视觉工作记忆中加工存储方式及负荷效应探讨

不同客体无关特征信息在视觉工作记忆中加工存储方式及负荷效应探讨视觉工作记忆是一种短期记忆,它在我们处理复杂的视觉信息时起着关键作用。

视觉工作记忆的加工存储方式及负荷效应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客体无关特征信息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详细探讨不同客体无关特征信息在视觉工作记忆中加工存储方式及负荷效应,同时提供五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视觉工作记忆是指我们在从视觉环境中获取信息时对这些信息的暂存和处理能力。

其中,客体无关特征信息指的是没有关联特定物体或场景的共性特征信息,例如颜色、形状和方向等。

这些信息在视觉工作记忆中被加工并存储的方式及负荷效应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以下将探讨这些因素及其效应。

1. 客体无关特征信息种类不同的客体无关特征信息在被加工存储时可能产生不同的负荷效应。

研究表明,颜色信息比形状信息与方向信息产生更大的负荷效应。

颜色信息的负荷效应可能与颜色感知和视觉注意力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视觉工作记忆任务中,加工能力和容量可能会因颜色信息的加工而受到更大的限制。

2. 加工决策方式客体无关特征信息的加工存储方式受到决策方式的影响。

研究发现,单个特征信息加工的速度比同时加工多个特征信息更快。

另外,当需要比较两个物体时,如果只在某个特征信息上存在差异,则参与比较的特征信息会得到更多的注意力。

这表明,在视觉工作记忆中,在加工客体无关特征信息时,选择适当的加工决策方式很重要。

3. 存储方式在视觉工作记忆中加工和存储客体无关特征信息时,不同的存储方式也可能影响负荷效应。

例如,处理颜色信息时,颜色区分度高的信息相比低区分度信息的储存可能会消耗更多的视觉工作记忆能力。

4. 工作记忆负荷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工作记忆负荷。

如果视觉工作记忆负荷超过了其容量,就会受到容量限制的影响。

客体无关特征信息的加工负荷会叠加到整个任务的负荷当中,从而影响视觉工作记忆的整体表现。

例如,在同时记忆颜色和形状的任务中,参与其中的客体无关特征信息的数量超出了记忆容量,从而产生了明显的容量限制效应。

自上而下加工控制的视觉工作记忆机制

自上而下加工控制的视觉工作记忆机制

自上而下加工控制的视觉工作记忆机制摘要通过像联系,相近或相似等原理将多种特征组合成单一表现可以使视觉工作记忆有限的容量扩大化。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得知视觉工作记忆是怎样通过研究关联线索和相近的线索是如何在既不是单独使用又不是在另一个组合线索出现时使用的情况下组成信息的。

此外,我们还研究在一个线索上的另一个线索是否是受意志控制的。

被试需要记住呈现的没有组织线索的客体,只有关联线索的客体,只有相近线索的客体,或者关联性和相近线索都有的客体。

我们发现尽管在两个线索在相互竞争的时候关联性线索可能趋于主导地位,可是它可能关联性线索和相近性线索两个都不使用。

然而,根据任务目标的情况,如果两种线索都存在的时候,他可能关联性和相似性线索都不使用。

引言视觉工作记忆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几秒,Zhang&Luck, 2009)内可以回忆少量的信息(三四个单元,Luck&Vogel,1997)。

为了扩大视觉工作记忆的容量,一些特征(比如,红色,圆圈)会被搜集到一起组成一个单元储存在视觉工作记忆中(Luck&Vogel,1997)。

这些特征的组合可以通过多种感知组合的原则来实现,比如,关联性原则((Luck&Vogel,1997;Xu,2006),相似性原则(Woodman,Vecera,&Luck,2003),特征相似原则(Peterson&Berryhill,2013)等。

但是,当两个线索相互竞争的时候视觉工作记忆是如何组织或者什么范围的机制是受自下而上加工控制的还不是很清楚。

我们假设一些线索可能在其他线索上占主导地位,这决定于知觉线索的相对强度。

但是它可能会根据任务目标的强度在组织策略间灵活的转换。

如果两个知觉可以允许知觉地组合情况下,尤其是如果在统一的视觉特性的关系结果,比如,像有关联的的颜色或纹理的的情况下,关联线索是个很有力的线索((Palmer & Rock, 1994; Watson & Kramer, 1999)。

中期帕金森病患者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研究

中期帕金森病患者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研究

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期帕金森病患者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研究姓名:武冬冬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神经病学指导教师:陈海波20060501姓名:院系:学号:北京大学医学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北京大学医学部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请选择图书馆发布时间:□即时发布 □一年发布 □二年发布(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以上规定)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中期帕金森病患者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研究中文摘要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缓慢进展的变性疾病,主要见于中老年人,是中老年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年龄增长其患病率逐渐增高,其病理改变主要涉及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呈现细胞脱失死亡。

临床上出现肌强直、肢体静止性震颤和运动减少等症状。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认知障碍为PD临床症状的一部分。

PD的认知障碍中,前额叶皮层功能障碍(包括工作记忆障碍)是最常见的认知障碍。

大多数学者认为早期PD患者视空间工作记忆受损,而物体工作记忆未受累及。

国内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空间工作记忆在早期PD患者中也存在相对(距离)空间工作记忆和绝对(位置)空间工作记忆的分离。

根据Bradley 和Kosslyn的理论,国内学者提出空间工作记忆的神经环路的假设。

视觉工作记忆容量与注意控制的研究

视觉工作记忆容量与注意控制的研究
2 . 2 多通道 E R P波形
本实验 可 见 1 6名受 试 者在 3种不 同的项 目( 2个项 目、4个 项 目、2 个 刺 激项 目加 2 个 干 扰项 目) 刺 激 下 ,在顶 枕部 可诱 发 出一个 迟 发 的负 向慢 波 ,该慢 波波 幅 随着 记忆 项
目数 的增加 而 加大 ,在 左枕 区 ( O1 ) 和 右枕 区( 0 2 ) 4个 项 目刺激 诱发 的负 向慢 波 的波 幅高 于 2个项 目诱 发 的波 幅 ,干 扰条 件 下 ( 2个 刺 激项 目加 2个 干 扰项 目 ) 刺激 诱发 的波 幅位
m s ) ,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t =一2 . 4 5 0 ,P=0 . 0 2 8 ) ,反应 正确 率高 容量组 ( 8 2 . 2 6±3 . 8 9 %) 高 于低容 量组 ( 7 0 . 8 6 ±6 . 6 3 %)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t =4 . 1 9 5 , P=0 . 0 0 1 ) .
2 0 1 3年 1 1月
NO V . 2 01 3
汕 头 大 学 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u U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
第2 8卷
第 4期
( e v e n t — r e l a t e d p o t e n t i a l s , E R P ) 技术 ,采用研究 WM信息保持的经典 范式延迟样本 匹配 任务 来 考察 视 觉 WM容 量 的个 体 差 异 与 注 意控 制 的关 系 ,继 续 深 人探 讨 视 觉 WM 容量 个 体差 异 的脑 机制 .
VO I . 2 8 NO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工作记忆研究综述一、工作记忆概述1.工作记忆的概念1974年,Baddeley和Hitch在模拟短时记忆障碍的实验基础上,从两种记忆存储库理论中的短时记忆的概念出发,提出了工作记忆的三系统概念,用“工作记忆”代替了原来“短时记忆”的概念。

Baddeley认为工作记忆指的是一种系统,它为复杂的任务比如言语理解、学习和推理等提供临时的储存空间和加工时所必需的信息。

工作记忆系统能同时储存和加工信息,这和短时记忆概念仅强调储存功能是不同的。

认知心理学把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简称WM)定义为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性加工和存储的能量有限的记忆系统(Baddeley,2000)。

它具有短暂性、可加工性等特点,区别于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性。

通过该系统,人类进行语言理解、阅读、运算和推理等高级认知活动,完成从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转换。

工作记忆被形容为人类的认知中枢,目前已成为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除了本身是研究热点,而且还渗透到了心理学研究的其他多种领域。

如前瞻性记忆、错误记忆和自传体记忆等领域也开始关心WM的中央执行功能的作用;有人开始用WM的观点重新解释一般智力和和液态智力;WM被新皮亚杰学派看作儿童认知发展的中心结构;在认知老化、神经分裂症、发展性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孤独症的研究上也受到了特别的重视。

Baddeley和Hitch在其模型中把工作记忆分为三个子系统,分别为:语音回路(phonological loop)、视觉空间模板(visuo-spatial sketchpad)和中央执行系统(the centra lexecutive),见图1。

即把工作记忆分为一个负责加工协调计划以及监督管理的执行性控制系统一个分别储存不同信息的存储系统在Baddeley的工作记忆模型中注意主要与执行性控制有关而与存储无关存储被认为是一个自动起作用的过程。

图1 Baddeley的工作记忆三成分模型①语音回路:亦称为语音环路或发音环路,主要负责以声音为基础的信息的储存与控制,包含语音储存和发音控制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语音储存,能保持语音信息1至1秒,其中的项目均由语音结构来表征;另一部分是发声控制,类似于内部语言,能通过默读重新激活趋于消退的语音表征,防止衰退。

发音控制加工还可以将书面语言转换为语音代码储存在“语音储存”中。

近期使用PET的研究也证实了该系统所包含的两个成分的观点。

语音回路系统是记忆广度的基础,一些刺激信息项目能够保持在记忆中,是一种联合功能所致,既是以一定的速率输入信息,然后形成记忆痕迹和通过默读背诵,最后再以一定的速率来刷新原有的记忆痕迹。

②视觉空间模板:主要处理视觉空间信息,它可能包含两个元素:一个视觉元素,与颜色形状有关;另一个是空间元素,与位置有关。

视觉空间模板子系统对空间任务的计划和在地理环境中的定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表明,当前的听觉信息或口头的活动会干扰一个系统,而视觉的或空间的活动则会干扰另一个系统。

来自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显示,视觉的信息编码与空间的信息编码之间是分离的,两侧枕叶更多地参与了视觉的信息编码,而空间的信息表征则更多地依赖于顶叶的功能。

③中央执行系统:中央执行系统是工作记忆模型的核心,它是一个能量有限的系统,其功能类似于注意,主要负责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它们与长时记忆的联系、注意资源的协调和策略的选择与计划等。

Baddeley的WM模型近年来最大的发展是:在传统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新的子系即情境缓冲区(episodicbuffer,EB)。

情境缓冲区是为了克服传统模型的弱点而提出的。

如在随机的单词记忆任务中,被试只能即时系列回忆出5个单词左右,但如果根据散文内容进行记忆,则能够回忆出16个左右的单词。

显然传统的三成分模型无法解释这种结果。

Baddeley认为,关键在于传统的模型没有注意到不同类型的信息是怎样整合起来的,而且其整合结果是怎样保持的。

为此,他认为应该在其传统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能包含这部分功能的新成分,即情境缓冲区。

情境缓冲区是一个能用多种维度代码储存信息的系统,为语音回路、视觉空间画板和长时记忆之间提供了一个暂时信息整合的平台,通过中央执行系统将不同来源的信息整合成完整连贯的情境。

情境缓冲区与语音回路、视觉空间画板并列,受中央执行系统控制。

虽然不同类型信息的整合本身由中央执行系统完成,但是情境缓冲区能保存其整合结果,并支持后续的整合操作。

该系统独立于长时记忆,但却是长时情境学习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情境缓冲区可用于解释系列回忆中的列表间位置干扰的问题、言语和视觉空间过程间的相互影响问题(如言语回忆中的视觉效应)、记忆组块问题、和统一的意识经验问题等。

新增情境缓冲区之后的四成分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Baddeley(2000)修正后的工作记忆多成分模型从图中可以看到,认知缓冲与视空初步加工、语音回路一样作为中枢执行系统的次级记忆被置于受中枢执行系统控制的信息保持系统的位置之上,认知缓冲的作用是在中枢执行系统的控制之下保持加工后的信息,支持后续的加工操作。

认知缓冲这一概念刚刚提出,因此支持其的实验、神经心理学证据还很少,由于它不像视空初步加工、语音回路那样是被大家所认可。

但是这种新的次级记忆系统在促进人们重视工作记忆中缺少的信息加工机制方面,以及起到与长时记忆之间过渡过程的作用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工作记忆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当今对于工作记忆的研究从各种不同的观点出发,其研究方法是千差万别的。

双重任务法(Dualtaskmethodology)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探索工作记忆成分作用的实验方法,也称为双任务范式,它要求被试同时完成两项任务,其中一项是认知任务,简称为主任务,另一项是用于增加工作记忆成分负荷的任务,又称为次级任务(Secondarytask)。

双任务范式的基本假设是:如果两项任务同时应用工作记忆的某一成分或资源,那么次级任务将延长主任务的时间,或增加错误率。

反之,次级任务将不会干扰主任务。

在已有研究中,语音任务、手动任务、随机字母生成任务是常用的三种次级任务,它们分别用于探索语音环路、视空间模板和中央执行系统是否参与主任务的认知过程。

干扰语音回路采取的方法是要求被试不断地发音,例如“the,the……”或者按一定顺序数数,比如按“1,2,3,4,5,6”顺序数数等;对视觉空间模板的干扰任务是持续的空间活动,比如被试不看键盘,按一定顺序盲打。

干扰中央执行系统的活动是要求被试随机产生字母或数字,或者利用声音吸引被试的注意并做出相应行动。

所有的次级任务都要保证一定的速率和正确率,并且与言语推理任务同时进行。

早期的实验研究对语音任务的复述速度、手动任务的击键速度进行了严格控制(如每秒或两秒复述“the”一次或两次),这可能导致语音任务和手动任务含有注意控制成分。

近年来,研究者越来越关注次级任务所含工作记忆成分的单一性。

为此,De Rammelaere等人建议通过降低言语复述速度和击键速度的要求来保证次级任务中所含成分的单一性。

随机字母生成任务是被广泛应用的中央执行任务,但是该任务含有多种中央执行成分和语音环路信息保持成分。

近年来,Vandierendonck等人开发一种随机间隔决策任务(random interval decision task,RID)。

它不再要求被试作出随机性控制,而是由计算机随机间隔产生一个高低音,被试根据音调的高低作出反应。

在RID任务中,被试听到一个随机出现的音频后,要尽可能迅速准确地根据音频的高低做出相应的反应。

近三十年来,研究者采用双任务范式对参与数学运算的工作成分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索,但是主要集中在算术运算领域。

如,一些研究表明:语音环路参与多位数加法运算,但不参与简单加法运算。

与语音环路的作用不同,视空间模板参与算术加法运算较少得到实验结果的支持。

尽管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中央执行负荷的次级任务,但是他们都获得了中央执行系统参与算术加法运算(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算术加法)的实验证据。

虽然算术运算和代数运算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差异。

如,算术运算信息可能与自然语言具有相接近的加工过程或点,特别是阿拉伯数字可以用单个音素来表征。

而单个代数符号中所含的“音素”一般含有多个音素。

如,“3A”由数字“3”和“A”组成“,3A”可以较自然地读做“叁A”;而“A3”必须读作“A的立方”或“A的3次方”。

这意味着代数符号的音素特性将增加语音复述的难度,从而使得代数符号的储存和保持更多地依赖视空间记忆。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代数符号具有更多的视觉空间特性以及代数运算或逻辑代数运算需要利用工作记忆资源。

双重任务法和相关分析法是两种相互补充的方法。

但是有几点是必须注意的。

比如,相关并不一定是表示因果关系。

广度的得分差并不一定是认知任务成绩的得分差的原因(比如说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广度的差异变化,不相关的种种其他因素等等)。

所以通过这种方法得出“认知任务的成绩是由工作记忆的容量制约的”这种结论时,一定要慎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近人们在使用一种潜在变量分析法(Latent variable analysis)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消除掉与要证实的理论没有直接关联的因子。

Baddeley理论模型中有关次级记忆的研究最先进行理论化的就是语音回路这一概念。

人们假定在这个次级记忆系统中包含着二个相关因素,即对语音信息进行接收、保存的语音存储系统和对语音存储系统中所保持的语音信息进行加工、保持的音节控制过程(articulatorycontrolprocess)。

这种说法被Smith&Jonides于1999年的有关脑成像机制的研究所证实。

在此仅列举公认的重要的理论进展:(1)语音回路技能的发展。

包括语言性的短时记忆的研究在内,以前关于语音回路的研究大多都是采用数字列、词语列的按顺序再生方法,这就给人一种感觉,语音回路是一种为了短暂保持语言刺激和再认而存在的系统。

1998年Baddeley,Gathercole&Papagno等人提出“语音回路是一种为了短暂保持语言刺激和再认而存在的系统”,这些功能只不过是一些派生的功能,而语音回路的真正机能是“语言习得”,并且提出了有关语音回路结构的一些理论观点。

这部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们不仅涉及了有关语音回路结构方面,还涉及到了有关语音回路与常时记忆之间关系,以及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关系的内容,所以在工作记忆的研究方面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2)视空初步加工系统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

特别是根据视觉要素、空间要素等对视空初步加工系统进行区分的做法是非常重要的。

Logie(1995)通过试验得出在视空初步加工系统中存在着两种次级记忆,即参与被动视觉信息保持的视觉信息存储——视觉方面(静的)和参与存储信息的加工、保持——空间方面(动的),基于试验结果,Logie提出应在Baddeley的理论模型中加入有关视觉、空间要素的区分这一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