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液体射流泵基本性能的研究

脉冲液体射流泵基本性能的研究
脉冲液体射流泵基本性能的研究

水利学报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2000 No.1 P.28-34

脉冲液体射流泵基本性能的研究

高传昌

摘要:本文根据脉冲液体的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导出了脉冲液体射流泵基本性能方程,并与恒定流的液体射流泵基本性能方程进行了对比,阐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依据脉冲液体射流泵时均值性能试验数据和其几何尺寸,经分析与计算给出了脉冲液体射流泵时均值基本性能的经验公式。

关键词:脉冲液体;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射流泵;基本性能;经验公式

Study on fundamental performance of pulsed liquid jet pump

GAO Chuanchang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

Abstract Based on the momentum and energy equations of the pulsed liquid, the fundamental performance equation of the pulsed liquid jet pump is deriv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equation for steady liquid jet pump.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the time averaged performance and the geometric size of the pulsed liquid jet pump, an empirical formula for the fundamental performance of this kind of pump is proposed.

Key words pulsed liquid; momentum equation; energy equation; jet pump; fundamental performance; empirical formula.

七十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对脉冲射流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射流泵或喷射器装置上,采用脉冲射流比恒定射流的卷吸率提高了20~30%,甚至更高[1~4],并已应用于不同的工程上,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9]。目前对脉冲射流的研究基本上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对其理论方面研究的报道极少,而且也是就脉冲频率和射流泵的几何尺寸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理论分析,没有对射流泵的基本性能进行研究。本文运用脉冲液体的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导出了脉冲液体射流泵的基本性能方程,根据脉冲液体射流泵基本性能试验数据的时均值分布状况,经分析与计算给出了时均值基本性能方程的简化的经验计算式。

1 脉冲液体射流泵的基本性能方程

1.1 脉冲液体一维的动量和能量方程动量方程

(1)

(2)

能量方程

p1+ρ1gz1+u21/2ρ1=p2+ρ2gz2+u22/2ρ2+ρ2gh f+ρ2gh j,1-2 (3)

(4)

式中G1、u1——1-1断面上的平均重量流量和平均流速;G2、u2——2-2断面上的平均重量流量和平均流速;p j,1-2——1与2断面间液体的惯性力;s(x)——1与2断面间的过流面积,它是x的函数;h f——1与2断面间液体的水头损失;h j,1-2——1与2断面间液体的惯性水头。

1.2 基本方程的推导

1.2.1 主要无因次参数及系数定义

φ1、φ2、φ3、φ4和φ5 分别为喷嘴、喉管、扩散管、喉管入口和入口段的流速系数,k1、k2、和δ分别为喉管进出口流速分布不均匀影响的动量修正系数。

1.2.2 脉冲液体射流泵的基本性能方程 在推导方程之前,做如下2点假设:

 (1)对射流泵内的脉冲液体作一维分析,所表征流体的各有关运动参数均采用断面平均值;

 (2)在射流泵内,脉冲液体的运动参数与射流泵内的位置x无关,而是脉冲频率ω和时间t的函数,即射流泵内的脉冲液体运动按刚性理论研究。

 推导基本方程简图如图1所示。

图1 基本方程推导原理

在1′-1′至2-2断面和2-2至3-3断面间分别用动量方程(1),而分别在S-S至1′-1′断面、0-0至1′-1′断面和3-3至C-C断面间用能量方程(3).经分析整理得到脉冲液体射流泵基本性能方程(推导过程见文献[12])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式中 M pj——脉冲液体无因次惯性力;M hj——脉冲液体无因次惯性水头;αt——脉冲液体射流泵喉管进口函数;α′t——惯性水头射流泵喉管进口函数;α——平均流动射流泵喉管进口函数;ω——脉冲圆频率;ω0——脉冲工作液体的圆频率;ωs——脉冲吸入液体的圆频率;G0(ωt)——脉冲工作液体重量流量;G0——脉冲工作液体平均重量流量;G(ω0t)——脉冲工作液体重量流量的振幅;G s(ωt)——脉冲吸入液体重量流量;G s——脉冲吸入液体平均重量流量;G(ωs t)——脉冲吸入液体重量流量的振幅;其余符号同前或见图1所示。

1.2.3 脉冲液体射流泵时均值基本性能方程 将脉冲液体的动量方程(1)和能量方程(3)中的各运动参数取时均值后,得到时均值的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与上述相同,在不同的断面间用不同的方程,经分析整理得

 (20)

其中

(21)

(22)

(23)

式中 ——无因次时均值惯性力;——无因次时均值惯性水头;——脉冲液体射流泵时均值喉管进口函数。式(20)就是脉冲液体射流泵时均值基本性能方程。

2 无因次惯性方程

2.1 惯性力和惯性水头方程 根据上述假定,脉冲液体惯性力方程(2)和惯性水头方程(4)可改写成下式

(24)

(25)

(26)

式中 M1-2——管道系数,计算式如下

1.管道直径不变时

 (27)

2.管道直径扩大或缩小(d1d2)

(28)

可见,液体惯性力p j,1-2与通过1与2断面间的重量流量与时间的变化率和其间的长度l1-2有关。惯性水头h j,1-2除与

断面间的长度l1-2和流量变化率有关外,还与断面间的过水面积的几何尺寸有关。

2.2 无因次惯性力方程

2.2.1 脉冲液体无因次惯性力 由式(6)可知,惯性力方程受到1′-1′至2-2断面和2-=2至3-3断面间惯性力的影响,由方程(24)可求出两个断面间的惯性力表达式为

(29)

(30)

式中的G′(ω0t)、G′(ωs t)和G′(ωc t)分别是射流泵工作流量、吸入流量和混合流量对时间的导数。将式(29)和式(30)代入式(6),经整理得

(31)

(32)

c p对一定的射流泵为常数,单位为kg/s2.

2.2.2 脉冲液体无因次时均值惯性力

对式(29)和式(30)取时均值后,代入到式(21),整理得

(33)

由方程(31)和(33)可知,无因次惯性力与液体的脉冲频率成正比,与射流泵的面积比成反比,即脉冲频率越高、面积比越小,惯性力就越大(工作流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与试验中发生的现象完全一致。

2.3 无因次惯性水头的表达式

2.3.1 无因次惯性水头 由式(25)~式(28),求得式(7)中惯性水头为

(34)

(35)

(36)

(37)

将以上4式代入式(7),得

(38)

(39)

 c h对一定的射流泵为常数,单位为kg·m2/s2.

2.3.2 无因次时均值惯性水头 对式(34)和式(35)取时均值后,代入式(22),得

(40)

由式(38)和式(40)可见,惯性水头也与脉冲频率成正比,与射流泵的面积比成反比,同时还与过水断面的几何尺寸成反比。

3 喉管进口函数

3.1 脉冲液体射流泵喉管进口函数 将式(16)、式(17)和式(25)~(28)分别代入式(12)和式(13),经整理后得

(41)

(42)

式(41)和式(42)代入式(11)后,得到脉冲液体射流泵喉管进口函数。

3.2 时均值喉管进口函数:

(43)

(44)

上2式代入式(23),即为脉冲液体射流泵时均值喉管进口函数。

4 基本方程的讨论

4.1 基本方程的对比 陆宏圻教授[10]推导了恒定流液体射流泵基本方程,并运用数值计算方法,求出了这个非线性多元方程的数值解,通过与国内外大量试验资料对比,理论方程与实验基本吻合。恒定流液体射流泵基本方程为

(45)

方程(5)和方程(20)与方程(45)对比可以看出,基本方程的结构形式相同,主要区别在于脉冲液体射流泵的基本性能还受到脉冲频率、无因次惯性力和无因次惯性水头的影响。若将方程(5)和方程(20)运用于恒定流情况下,即略去基本方程中的惯性项和脉冲频率项,方程(5)和(20)可变为与恒定流液体射流泵基本方程(45)完全相同的表达式。由此可见,本文推导的脉冲液体射流泵基本方程,通过无因次惯性项和脉冲频率项沟通了恒定流与脉冲流射流泵基本方程之间的关系。从方程对比还可看出,脉冲液体射流泵基本性能是恒定流射流泵性能与由脉冲频率和无因次惯性项引起提高的射流泵性能的迭加。

4.2 时均值基本性能的经验公式 根据脉冲液体射流泵时均值性能试验数据分布状况,如图2和图3所示,在射流泵的工作区内其分布规律接近直线。因此根据射流泵的基本尺寸和试验数据,经分析与计算后,得到如下脉冲液体射流泵时均值基本性能的简化经验计算式

(46)

式中的h o和q o由恒定流液体射流泵简化计算式给出[11]

(47)

(48)

式(46)中的A与射流泵的面积比、脉冲频率、无因次惯性力和无因次惯性水头有关。

由方程(46)可以看出,脉冲液体射流泵时均值基本性能(~),是恒定流液体射流泵性能(h~q)与由脉冲频率和无因次惯性项提高的射流泵性能(h(ωA)~q(ωA))的迭加。

4.3 试验与验证 脉冲液体射流泵基本性能试验在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喷射技术试验室进行,试验装置、方法与步骤见文献[12]。根据试验结果,经整理得到如图2和图3所示的脉冲液体射流泵时均值基本性能,同时将恒定流液体射流泵基本性能绘于图2和图3中(实线).由此可见,脉冲液体射流泵时均值基本性能,基本上是恒定流射流泵性能与由脉冲频率和无因次惯性项引起提高的射流泵性能的迭加,这与文献[3~5]所做的试验研究结果基本相同。

图2 射流泵面积比m

1的-性能曲线

图3 射流泵面积比m

2的-性能曲线

5 结语

本文导出的脉冲液体射流泵基本性能方程和给出的时均值基本性能方程的简化经验计算式,虽然能与国内外试验资料基本一致,但由于有限脉冲射流的流动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文中未能确定出方程中的系数计算表达式。因此,本文研究结果无疑是不完善的。今后随着对脉冲射流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要运用非恒定流体动力学和湍流射流的边界层理论对脉冲液体射流泵基本性能进行系统理论研究,确定出方程中各有关系数的计算表达式,并对其基本性能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试验研究,逐步使基本方程更加完善,使脉冲射流这一新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

的作用。

致谢 本文是在武汉水利电力大学陆宏圻教授指导下完成的,在此谨致谢意。

高传昌(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系)

参 考 文 献:

[1] Crow S.C.,and Champagne F.H. Orderly structure in jet turbulence [J]。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Vol.48,part

3,1971,547—591。

[2] Bremhorst K., and Watson R.D. Velocity field and entrainment of a pulsed core jet[J]ASME Journal of Fluids Engineering, Vol.103,December 1981,605—608.

[3] Hill W.G., and Greene P.R. Increased turbulent jet mixing rates obtained by self excited acoustic oscillations[J]。ASME Journal of Fluids Engineering, Vol. 99,September 1977,520—525.

[4] Parich P.G., and Moffat R.J. Resonant entrainment of a confined pulsed jet {J]ASME Journal of Fluids Engineering, Vol.103,December 1982,482—488.

[5] Favre Marinet M., Binder G., and Hac Te. V. Generation of oscillating jets [J]ASME Journal of Fluids Engineering, Vol.103,December 1981,609—613.

[6] Etherington C, Mimech E. Power fluidics technology and lts application in the nuclear lndustry[J]。Nuclear Energy, Vol.23,No.4,Aug.1984,227—235.

[7] Quinn B. A simple estimate of the effect of ejector length on thrust autmentation[J]Journal of Aircraft, Vol.10,No.5, May 1973,313—314.

[8] 秦朝蔡,张同,等。脉冲燃烧控制和稳定性的研究[J]。煤气与热力,1995,15(6):28—32.

[9] 张同,冯良,等。脉冲燃烧燃气暖风机的研制[J]。煤气与热力,1995,15(6):33—38.

[10] 陆宏圻,曾祥金。液体射流泵理论的研究[J]。中国科学,1981(1):117—128.

[11] 陆宏圻。射流泵技术的理论及应用[M]。水利电力出版社,北京:1989:35—101.

[12] 高传昌。非恒定射流泵装置的理论及试验研究[D]。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博士论文,1997.

射流泵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射流泵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作者:乌骏, 袁丹青, 王冠军, 刘吉春, WU Jun, YUAN Dan-qing, WANG Guan-jun, LIU Ji-chun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江苏,镇江,212013 刊名: 排灌机械 英文刊名:DRAINAGE AND IRRIGATION MACHINERY 年,卷(期):2007,25(2) 被引用次数:3次 参考文献(23条) 1.李同卓;郑邦民;陆宏圻蒙特卡罗法对射流泵模型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期刊论文]-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5(03) 2.王常斌;林建忠;石兴射流泵湍流场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期刊论文]-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6(04) 3.常洪军;朱熠液体射流泵内部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期刊论文]-排灌机械 2005(06) 4.张昉;杨俭混凝土射流泵装置的理论设计[期刊论文]-流体机械 2000(02) 5.李传君;施卫东;曹卫东废气射流自吸装置的原理与设计[期刊论文]-水泵技术 2006(01) 6.陆宏圻射流泵技术的理论及应用 1989 7.Hansen A G;Kinnavy R The design of water jet pumps 1965 8.Bonnington S T Water driven air ejectors 1960 9.Maconaghy J W Centrifugal jet pump combinations 1952 10.Coff J A;Coogn C H Some two-dimensional aspects of the ejector problem 1942 11.Gosline J E;Obrien M P The water jet pump 1934 12.刘建瑞;施卫东;叶忠明离心泵射流自吸装置的研究[期刊论文]-农业工程学报 2006(01) 13.孔繁余;陈刚;刘建瑞用射流装置消除大型泵机组的汽蚀振动[期刊论文]-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04) 14.刘春旺;刘新全;马连俊用文丘里管射流装置收集储罐中的天然气[期刊论文]-石油机械 2005(02) 15.段新胜;孙孝庆环形多喷嘴射流泵结构参数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探矿工程 1999(06) 16.顾磊;张景松;杨春敏汽蚀工况液体射流泵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流体机械 2006(02) 17.梁爱国;龙新平;何培杰应用PIV技术测量射流泵内部流场[期刊论文]-水泵技术 2004(01) 18.王玲花;高传昌脉冲射流泵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水利电力机械 2006(06) 19.梁爱国;刘景植;龙新平射流泵内流动的数值模拟及喉管优化[期刊论文]-水泵技术 2003(01) 20.王常斌射流泵最佳参数的确定方法[期刊论文]-流体机械 2004(09) 21.Ning T;Satofuka N B Hen/ Transactions of the Jap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Part B 1997(608) 22.Winoto S H;Li H;Shah D A Efficiency of jet pumps[外文期刊] 2000(02) 23.Rankine J M On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bined streams 1870 引证文献(3条) 1.邓洪超.刘旭.马文星油井射流排砂泵扩散管出口流场分析[期刊论文]-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0(3) 2.蒋林艳.卢义玉.王洁.夏彬伟射流曝气器最优喉嘴距的试验研究[期刊论文]-流体机械 2010(11) 3.袁丹青.王冠军.乌骏.刘吉春.陈向阳多喷嘴射流泵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农业工程学报 2008(10)

射流泵基本尺寸计算

射流泵基本尺寸计算 (1) 喷嘴直径j d 引用陆宏圻《射流泵技术的理论及应用》中喷嘴直径[16]的计算公式如下: 01214.34γαμp g Q d n j ?= (4-13) 式中:1μ—喷嘴流量系数; α—喉管进口函数; 0p ?—泵的工作压力,MPa ; n Q —动力液流量,m 3/min ; 0γ—动力液重度,N/m 3。 本次设计中取喷嘴喷嘴流量系数为:1μ=1。 对于喉管进口函数,在初步计算时采用05.11-=α,此处取1=α。 对于动力液流量,已知25.0=n Q m 3/min 。 对于动力液重度,前文已给出98100=γN/m 3。 射流泵工作压力的计算[17]为: s j p p p -=?10 (4-14) 式中:1j p —动力液在喷嘴入口处的压力,MPa ; s p —吸入液(油)的压力,MPa 。 由已知条件和前文计算结果知,动力液在喷嘴入口处压力和吸入液压力为: 70.381=j p MPa 4=s p MPa 联立(4-13)(4-14)两式解得喷嘴直径为: 01214.34γαμp g Q d n j ?= ()981010470.3818.92114.36025.046?-? ?????= 310490.4-?=m 490.4=mm 取喷嘴直径为: 5.4=j d mm

(2) 喉管直径t d 喷嘴出口面积j A 、喉管断面面积d A 的关系如下: y t j m A A = (4-15) 24j j d A π= (4-16) 24 t t d A π = (4-17) 其中:y m —最优面积比。 前文已求得π 1 =y m 。 联立(4-15)(4-16)(4-17)式解得喉管直径为: mm 979.7318 .05.42 2 ===y j t m d d 取喉管直径为: 0.8=t d mm (3) 喷嘴面积j A 、喉管面积t A 和吸入面积s A 根据喷嘴直径j d 、喉管直径t d 可求得喷嘴和喉管面积分别为: 2 4 j j d A π= 22 mm 90.155.44 14.3=?= 2 22mm 24.500.84 14.34=?== t t d A π 所以吸入面积为: j t s A A A -= 90.1524.50-= =34.34mm 2

轴流泵与混流泵的性能差异

轴流泵与混流泵的性能差异 1、比转数不同,混流泵是300m3/h-500m3/h,轴流泵是大于500m3/h。 2、液流经过叶轮后流出方向不同(这是主要区别):轴流泵保持轴向流动(与叶轮旋转中心平行),混流泵是既有轴向又有径向合成的与叶轮旋转中心成某 1、比转数不同,混流泵是300m 3 /h-500m 3 /h,轴流泵是大于500m 3 /h。 2、液流经过叶轮后流出方向不同(这是主要区别):轴流泵保持轴向流动(与叶轮旋转中心平行),混流泵是既有轴向又有径向合成的与叶轮旋转中心成某一夹角的斜向。 3、同样流量下,轴流泵扬程比混流泵低。价格贵可能是因为轴流泵是立式的,而这便宜的混流泵可能是卧式蜗壳式(因为流量1m 3 /S即3600m 3 /h,对轴流泵混流泵而言是非常小的,所以混流泵可能是卧式蜗壳式,而轴流泵虽然也有卧式的,但卧式却没有这么小的流量,卧式电动机比立式电动机便宜多了) 采购前阀门选型的步骤和依据:

在流体管道系统中,阀门是控制元件,其主要作用是隔离设备和管道系统、调节流量、防止回流、调节和排泄压力。由于管道系统选择最适合的阀门显得非常重要,所以,了解阀门的特性及选择阀门的步骤和依据也变得至关重要起来。 阀门行业到目前为止,已能生产种类齐全的闸阀、截止阀、节流阀、旋塞阀、球阀、电动阀、隔膜阀、止回阀、安全阀、减压阀、蒸汽疏水阀和紧急切断阀等12大类、3000多个型号、4000多个规格的阀门产品;最高工作压力为600MPa,最大公称通径达5350mm,最高工作温度为1200℃,最低工作温度为-196℃,适用介质为水、蒸汽、油品、天然气、强腐蚀性介质(如浓硝酸、中浓度硫酸等)、易燃介质(如笨、乙烯等)、有毒介质(如硫化氢)、易爆介质及带放射性介质(金属钠、-回路纯水等)。 阀门承压件材质铸铜、铸铁、球墨铸铁、高硅铸铁、铸钢、锻钢、高、低合金钢、不锈耐酸钢、哈氏合金、因科镍尔、蒙乃尔合金、双相不锈钢、钛合金等。并且能够生产各种电动、气动、液动阀门驱动装置。面对如此众多的阀门品种和如此复杂的各种工况,要选择管道系统最适合安装的阀门产品,我以为,首先应了解阀门的特性;其次应掌握选择阀门的步骤和依据;再者应遵循选择阀门的原则。 1.阀门的特性一般有两种,使用特性和结构特性。 使用特性:它确定了阀门的主要使用性能和使用范围,属于阀门使用特性的有:阀门的类别(闭路阀门、调节阀门、安全阀门等);产品类型(闸阀、截止阀、蝶阀、球阀等);阀门主要零件(阀体、阀盖、阀杆、阀瓣、密封面)的材料;阀门传动方式等。结构特性:它确定了阀门的安装、维修、保养等方法的一些结构特性,属于结构特性的有:阀门的结构长度和总体高度、与管道的连接形式(法兰连接、螺纹连接、夹箍连接、外螺纹连接、焊接端连接等);密封面的形式(镶圈、螺纹圈、堆焊、喷焊、阀体本体);阀杆结构形式(旋转杆、升降杆)等。 2.选择阀门的步骤和依据大体如下: ⑴选择步骤 1.明确阀门在设备或装置中的用途,确定阀门的工作条件:适用介质、工作压力、工作温度等等。 2.确定与阀门连接管道的公称通径和连接方式:法兰、螺纹、焊接等。 3.确定操作阀门的方式:手动、电动、电磁、气动或液动、电气联动或电液联动等。 4.根据管线输送的介质、工作压力、工作温度确定所选阀门的壳体和内件的材料: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碳素钢、合金钢、不锈耐酸钢、铜合金等。 5.确定阀门的型式:闸阀、截止阀、球阀、蝶阀、节流阀、安全阀、减压阀、蒸汽疏水阀、等。

T35-II轴流风机性能参数表(含叶轮直径)

T35-11系列轴流风机性能参数及外形尺寸表(1) D 1——风机进风处圆筒直径,mm;D 3 ——风机圆筒直径,mm; L ——风机厚度,mm;H ——风机圆筒中心至风机底座距离,mm;

T35-11系列轴流风机性能参数及外形尺寸表(2) 机号 转速 (rpm)叶片 角度 风量 (m3/h) 风压 (Pa) 电机噪声 dB(A) 外形尺寸(mm)留孔尺寸 (mm) 重量 (kg) 型号功率D1D3L H 1450 156595151YSF-712473 570680405350 实际孔洞 690X690 (D 3 /2+H) 土建留孔 700X700 42 208667169YSF-801475 2510379174YSF-802477 3011682186YSF90S-477 3512812232YSF90S-479 96015436267YSF-802664 20537074YSF-802666 25710176YSF-802667 30772481YSF-802669 358471101YSF-802671 1450 159393192YSF-802477 640750475392 实际孔洞 767X767 (D 3 /2+H) 土建留孔 800X800 58 2012345214YSF90S-479 2515297220YSF90L-480 3016639236YSF90L-481 3518250294YSF100L-481 96015621984YSF-802668 20817394YSF-802670 251012896YSF-802671 3011016104YSF90S-672 3512082128YSF90S-674 1450 1513444244YSF90L-480 720835495438 实际孔洞 (D 3 /2+H) 土建留孔 900X900 68 2017670272YSF100L-481 2521895279YSF100L-482 3023815300YSF100L-4383 3526120373YSF112M-4484 960158902108YSF90S-672 2011700120YSF90S-674 2514498123YSF90S-675 3015766131YSF90S-676 3517296164YSF90S-678 814501519235310YSF100L-482810930580487实际孔洞91

脉冲液体射流泵能量平衡的数值

第30卷第3期2 0 1  2年3月水 电 能 源 科 学 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Vol.30No.3 Mar.2 0 1  2文章编号:1000-7709(2012)03-0136- 04脉冲液体射流泵能量平衡的数值研究 张晋华1,程 鹏2,高传昌1 (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电力学院,河南郑州450011;2.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摘要:运用能量平衡分析原理,根据脉冲液体射流泵主要流动部件的能量损失压力比公式,利用脉冲液体射流泵性能数值计算模块,对脉冲液体射流泵能量平衡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主要流动部件的能量损失变化及其对脉冲液体射流泵性能的影响, 并与恒定液体射流泵的能量损失压力比、性能及效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脉冲射流是提高射流泵传能、传质效率的有效途径。关键词:脉冲液体;射流泵;能量损失;基本性能;数值研究中图分类号:TV13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1-07-21,修回日期:2011-09- 3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79013);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基金资助项目(201201085)作者简介:张晋华(1980-),女,讲师,研究方向为水利水电,E-mail:zhangj h@ncwu.edu.cn 射流泵是一种利用射流紊动扩散作用传递能 量与质量的流体机械及混合反应设备。由于射流泵内两股不同压力的流体混合时会产生较大的能 量损失,其传能传质的效率较低[1] ,因此提高射流 泵的传能传质效率一直倍受关注。20世纪70年代以来,提高射流泵的效率主要通过两种途径:①研制新型结构的射流泵,如采用多股射流、多级射流等;②在相同的射流泵装置上采用脉冲射流。其中第2种途径受到了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大量 的试验研究[1~5] ,由于在相同的射流泵装置上脉 冲液体射流泵与恒定液体射流泵内部流场分布规律不同,因此二者内部流体的能量传递、转换与损耗也不同。关于恒定液体射流泵内部流体的能量 转换与耗损已进行了深入研究[6~9] ,而关于脉冲 液体射流泵内部流体的能量传递与转换规律的研究甚少。鉴此,本文根据脉冲液体射流泵主要流动部件的能量损失, 研究了脉冲液体射流泵的能量转换与损耗, 分析了其传能和传质机理,阐明了主要流动部件的能量变化及其对脉冲液体射流泵性能的影响,结果可供借鉴。 1 工作原理与能量损失压力比 (1 )工作原理。图1为脉冲液体射流泵的工作原理。图中,Q为流量;P为压力;ρ为密度;下标0、s、c分别为工作液体、 被吸液体、混合液体;图1 脉冲液体射流泵工作示意图 Fig.1 Pulsed liquid jet pump working  diagrams-s为吸入室被吸流体断面;c- c为扩散管混合流体断面。脉冲液体射流泵首先通过喷嘴射出有压脉冲工作液体,并在射流紊动扩散作用下吸入低压液体进入吸入室, 然后两股不同压力的脉冲液体在喉管入口段和喉管内进行能量及质量的传递,这使脉冲工作液体流速减小、被吸液体速度增大,最后在喉管出口处两股脉冲液体的速度趋于一致, 均匀后的脉冲液体经扩散管将部分动能转变为压能,并通过管道输出。 (2 )能量损失压力比。当两股不同压力的流体在脉冲液体射流泵内混合时将产生喉管进口段和喉管内的混合能量损失Hf1、喉管内沿程能量损失Hf2、扩散管能量损失Hf3、吸入段能量损失Hf4及喉管进口段沿程能量损失Hf5,其相应的能量损失比分别为: hf1=ρ1gHf1v2 01ρ 0/()2(1 )

射流泵的研究及其应用

射流泵的研究及其应用 姓名: 张航 学院:环境与化工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学号: 7号 论文题目:射流泵的研究及其应用 指导教师:罗克洁

射流泵的研究及其应用 摘要:介绍了射流泵的基本特点、结构与工作原理,从设计理论、内部流动和 基本应用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射流泵的发展现状。射流泵作为一种流体输送机械及混合反应设备,本身没有运动部件,结构特殊、工作可靠,将其与其他工作泵组合使用,可提高整个装置吸程,改善汽蚀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农业、水利、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国民经济的各部门。 关键字:射流泵特点发展现状应用 Abstract:The jet pump’s basic characteristic,stm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are outlined.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jet pump including the design theory,intemal now and basic applications are discussed.As one of the liquid transportation machines and mixing reaction equipments,jet pump has nomoving parts.’Jet pump has special stmcture and works reliablely.It will enhance the deVice suction andimprove cavitation chamcteristics if jet pump worl(s with other pumps.The pumps are widely used in agri—culture,water consenrancy,traffic and environmental pmtection.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jet pumpsare also predicted. Key words:jet pump;characteristic;current situation;application 射流泵是一种流体输送机械及混合反应设备,其特点是本身没有运动部件,结构简单,且工作可靠,密封性好,适宜在高温、高压、真空、放射和水下等特殊条件下工作。射流泵通过高速射流提升低速被吸液体的能量,从而增加整体压能,将与其他工作泵组合使用,可提高整个装置的吸程,改善汽蚀性能。正是由于这一系列优点,射流泵在农牧渔业、水利电力、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有广泛的应用。射流泵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喷嘴、喉管和扩散管。其工作原理是将工作流体通过喷嘴高速喷出,同时静压能部分转换为动能。管内形成真空,低压液体被吸人管内。两股液体在喉管中进行混合和能量交换,工作液体速度减小,被吸液体速度增大,压力逐渐增加,在喉管出口处速度趋于一致。混合液体通过扩散管时,随着流道的增大,速度逐渐降低,动能转化为压力能,混合液体压力随之升高。由于射流泵独特的结构与特点,可以预见今后它的开发、生产和应用将有很大的发展,因此为了取得更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其各方面性能的研究。 1、研究进展

轴流泵的深度介绍

轴流泵的深度介绍 轴流泵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轴流泵是流量大、扬程低、比转数高的叶片式泵,轴流系的液流沿转轴方向流动,但其设计的基本原理与离心泵基本相同。 轴流泵的主要零件有进水管、叶轮、导叶、出水管、泵轴、轴承和轴封等。轴流泵按主轴的安装方式分有立式、卧式和斜式三种。 1.进水管 喇叭管为中小型立式轴流泵的吸水室,用铸铁制造,它的作用是把水以最小的损失均匀地引向叶轮。喇叭管的进口部分呈圆弧形,进口直径约为叶轮直径的1.5倍。在大型轴流泵中,吸水室一般做成流道的形式。 2.叶轮 叶轮是最主要的工作部件,由叶片、轮縠、导水锥等组成,如下图所示。 图为半调节叶片轴流泵的叶轮 1-轮縠;2-导水锥;3-叶片;4-定位销;5-垫圈;

6-紧叶片螺母;7-横闩;8-螺柱;9-六角螺母 轴流泵的叶片呈扭曲形装在轮縠上。根据叶片调节的可能性分为固定式、半调节式和全调节式三种。固定式的叶片和轮穀成一体,叶片的安装角度是不能调节的。半调节式的叶片用螺母拴紧在轮鞍上,在叶片的根部刻有基准线,而在轮縠上刻有几个相应安装角度的位置线。叶片不同的安装角度,其性能曲线将不同,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调节叶片安装角度。半调节式叶轮叶片需要停机并拆卸叶轮之后,才能进行调节。全调节式的叶片是通过机械或液压的一套调节机构来改变叶片的安装角。它可以在不停机或只停机而不拆卸叶轮的情况下,改变叶片的安装角。 3.导叶 导叶位于叶轮上方的导叶管中,并固定在导叶管上。它的主要作用是消除流体的旋转运动,减少水头损失。同时可将流体的部分动能转变为压能。 4.轴和轴承 中小型轴流泵泵轴是实心的。对于大型轴流泵,为了布置叶片调节机构,泵轴做成空心的。轴腔内安置有操作油管或操作杆。 轴流泵的轴承按其功能可以分为三类:径向轴承、推力轴承和导轴承。推力轴承用于承受泵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轴向力。径向轴承导轴承主要用来承受转动部件的径向力,起径向定位作用。导轴承装在导叶锥体中,用于减小轴的摆动,导轴承常用介质润滑或外冲洗液润滑。 5.轴封 轴流泵可根据应用场合的要求配置填料或机械密封,与离心泵轴封相似。 6.泵壳 轴流泵的泵壳呈圆筒形,由于其中有固定导叶,故称导叶式泵壳。导叶装在叶轮后面,呈圆锥形,内有多片导叶。轴流泵的出水道是一弯管。中小型轴流泵的进水道多采用喇叭形短管,而大型轴流泵则多采用肘弯形或钟形进水道。 轴流泵的性能特点 1.轴流泵适用于大流量、低扬程。 2.轴流泵的H-V特性曲线很陡,关死扬程(流量Q=0时)是额定值的1.5~2倍。 3.与离心泵不同,轴流泵流量愈小,轴功率愈大,因此应开阀启动。 4.高效操作区范围很小,在额定点两侧效率急剧下降。 5.轴流泵的叶轮一般浸没在液体中,因此不需考虑汽蚀,启动时也不需灌泵。 轴流泵的操作与流量调节

当今世界深海采矿技术的发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当今世界深海采矿技术的发展 国际海底区域活动及其科技、经济、政治及法律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当今区域活动由单一多金属结核资源向多种资源(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多金属软泥、天然气水合物、生物基因资源等)发展和出现区域多种资源的第二轮竞争的严峻形势。 70 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进行深海多金属结核资源采矿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以美国公司为主的四大财团研究开发的集矿机和管道提升采矿系统,于70 年代末在太平洋C-C 区首先进行了每小时30-40t 的海上中间性试验。该系统配套的设备是:拖曳式水力和机械式动力集矿机;气力和水力提升管道,以及2-4.5 万t 级宽体双底采矿船。 80 年代,法国研制成PKA2-6000 号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可从6000m 的深海底进行快速采矿,日产可达1500-2000t,然后按自控程序返回海面。英国也正在研制一种气力提升采矿系统,日产量可高达10000t。专家普遍认为日产千吨级以上的采矿系统将成为21 世纪最有前途的第一代深海商业开采系统。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在深海开采技术方面已经拥有了足够的技术储备,正在等待商业开采时机的到来。 我国自90 年代以来开展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开采技术的研究开发,现已研 制出两套集矿原理机-水力式集矿机和复合式集矿机的模型机,具有结构简单、作业可靠、采收率高的特点,其室内集矿效率达到85%以上;建成了一套高 30m、管径100cm 的实验室扬矿系统。研制单位较系统地进行了水力(矿浆泵、清水泵、射流泵)和气力扬矿方法的实验室研究,以及配套的遥测遥控技术。但是这套系统仅局限在试验室不足5m 水深的水池内,距离五、六千米水深采矿的技术要求相差甚远。大洋协会计划2000 年将对这套改进的采矿系统进行水

轴流风机选型、型号、参数

轴流风机轴流风机型号、用途、性能及轴流风机参数 ——(浙江聚英风机工业有限公司提供) 一、轴流风机型号名称、用途、性能 ■管道加压轴流风机 ●JSF轴流通风机(SDF) ●大风量轴流风机(JSF-Z) JSF轴流通风机是一种高轮毂比设计的新型节能管道加压风机,具有噪声低、风压适中、 气动性能范围广、安装简单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民用、商业及工业厂矿企业建筑工程的管 道加压送排风系统。 JSF风机有两种叶轮结构形式,JSF-A采用模压圆柱形轮毂式叶轮,具有效率高、风压大 等特点。 JSF-Z采用压铸铝合金叶轮,机翼型前掠扭曲可调叶片,具有噪声低、外形美观、铝质叶 轮的防腐防爆性能优等优点,常用于机组设备冷却、机械生产线的工艺送风。 本系列风机一般为电机内置直联传动形式,也可做成电机外置皮带传动结构形式,用于输送 特殊气体介质的场所,如厨房排油烟、工业热气等。 ■边墙壁式轴流风机 ●DFBZ低噪声方形壁式轴流风机 DFBZ系列风机采用高效低噪声轴流叶轮、风机专用电机直联传动,方形消音型外壳(可进 一步降低风机噪声;整机制成方形,墙体预留方孔简单,安装方便)。出风口装有铝合金自 垂百叶(可防止室外雨水、灰尘和自然风向室内倒灌);具有明显的外形美观,噪声低、运 行平稳、安装牢固等优点,广泛适用于民用商用建筑工程和厂矿企业车间的低噪声壁式排风。 可根据使用场合要求制成防爆防腐型风机。 本系列风机一般配用三相电机,按用户要求可对0.55kW以下配用单相电机。 ●DWEX边墙风机(WEX) DWEX系列风机采用先进的前掠型叶片、低噪音的外转子或内转子风机专用电机直联传动,方形外壳设计可以方便地安装在混凝土墙、砖墙或轻钢压型墙板上,方形防雨罩结构牢固,外形美观。具有噪声低、风量大、运行可靠、性能参数范围广、安装简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厂矿企业车间和民用、商用建筑工程的边墙壁式通风换气。根据输送介质的要求,可制成防腐、防爆型。DWEX(WEX)系列风机一般用于边墙壁式排风,配设45°防雨罩(或特殊制造成60°)和防虫网(夜间可防止昆虫循灯光飞入车间)。可按需要制成边墙送风机型号为DWSP(WSP),配设90°防雨罩(防风、雨、尘)和防虫网(夜间可防止昆虫循灯光飞入车间)。 附件选配:重力式止回风阀(可确保车间在风机不开时保持与室外隔绝),订货时注明。 ●DWBX板壁式轴流风机 DWBX系列风机采用高效翼型轴流式叶轮与低噪声电机直联驱动,压型金属板式外壳,具 有墙面安装简便、整机重量轻、运转平稳、外形美观。多用于轻钢结构建筑边墙、窗框安装 的壁式送排风场合。 选配附件:出风口可根据使用场合配设铝制重力式止回阀或加设防雨罩、配设防虫网等,更

轴流泵施工方案

潜水轴流泵 (1)、概况 本工程为满足输水工艺要求设置潜水轴流泵3台。泵的技术性能见下表: 安装按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施工图、设备技术文件及GB50275-19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 (2)、安装程序 设备出库验收→设备基础验收→垫板布置与研磨→设备吊装就位→设备找正找平找标高→二次灌浆→设备调试→试运转准备→单体试运转→竣工交验。 (3)、安装要点及要求 A、设备开箱验收 a、设备的出库验收工作在设备运抵安装现场后进行,设备验收前首先对设备的装箱进行验收,装箱是否完整,有无破损,做出记录。 b、设备开箱后按装箱清单进行核对清点,检查设备的、规格、型号、性能参数、数量等是否与设计相符,检查设备有无缺损、锈蚀、管口保护物和堵盖须完好、设备的备品备件随机工机具等是否与装箱清单相符,根据实际到货情况做出清点移交签字手续,对于暂时不安装的设备或备品等应适时办理有关移交手续,并妥善保管。 B、设备基础验收 C、安装垫板 垫板布置,按每根地脚螺栓旁配两堆垫板为原则,核对设备底座的宽度后,确定垫板尺寸。垫板安装按下图的要求进行: c、泵的基础如采用减震措施,减震设备由泵生产厂配套供应,减震设备的安装依据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

垫板安装图 D、泵的吊装 利用起重设备将泵整体吊装就位,吊装之前对设备性能、吊索具进行确认和检查,确保吊装作业万无一失。 E、泵的清洗和检查 a、整体出厂的泵在防锈保证期内,其内部零件不宜拆卸,只清洗外表。

当超过防锈保证期或有明显缺陷需拆卸时,其拆卸、清洗和检查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符合下列要求: (a)拆下叶轮部件清洗洁净,叶轮无损伤; (b)冷却水管路清洗洁净,并保持畅通; b、解体出厂的泵的清洗和检查符合下列要求: (a)泵的主要零件、部件和附属设备、中分面和套装零件、部件的端面不得有擦伤和划痕;轴的表面不得有裂纹、压伤及其它缺陷。清洗洁净后除去水分并将零件、部件和设备表面涂上润滑油和按装配的顺序分类放置; (b)泵壳垂直中分面及弯管分段法兰平面间紧固零件和导叶体主轴承的紧固零件不宜拆卸和清洗。 F、泵的就位找正 泵就位找正前符合下列要求: (a)、泵本体、传动装置、驱动机无损伤,泵轴和传动轴需无弯曲; (b)、检测泵轴和传动轴在轴颈处的径向跳动、各联轴器端面倾斜度偏差及联轴器径向跳动; (c)、检测叶片外圆对转子轴线的径向跳动,须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d)、叶轮外圆与叶轮外壳之间的间隙须均匀,其间隙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e)、橡胶轴承不得沾染油脂; (f)、进水流道畅通,不得淤塞; (g)、以进水流道为准,须检查驱动机基础和泵基础的标高和轴线,其允许偏差均为±2mm,并须按设计要求复核中间轴的长度; (h)、叶轮安装基准线到最低水位的距离L须符合设计图的规定(见下图)。

射流泵设计应用示例

射流泵设计应用示例 周克山3 (扬州石油化工厂) 摘 要 介绍了射流泵工作原理及特点,提出了某装置射流泵结构优化设计方案,达到了节能、优化工艺路线,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射流泵 特性 设计 应用 符号说明 m o、m s、m c——分别表示工作流体、被抽流体、混 合流体的质量,kg u o、u s、u c——分别表示工作流体、被抽流体、混 合流体的流速,m s p o、p s、p c——分别表示工作流体、被抽流体、混 合流体的压力,M Pa ?0、?1——分别为液体浓度系数, ?0=0163、?1=0117 h——射流泵压力与工作压力之比,h≈0117 ?pΟ——射流泵工作压力,M Pa Α——喉管入口函数,Α≈1~1105,取Α=1102 m——喉管截面积与喷嘴截面积之比 Q0——L PG流量,m3 s Θ0——工作流体密度,kg m3 q——被抽流体与工作流体流量之比 Γ——射流泵效率 在化工行业中,射流泵由于其结构简单、工况稳定、安装方便、密封性好等特点,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某些真空工况[1],射流泵可取代水环式、旋片式、W型往复式真空泵。其最大真空度可达96kPa(720mm H g),抽气流量达4000m3 h。射流泵不仅可用于以液体作工作介质,抽送气体、液体的场合,还可以以气体为工作介质抽送液体、气体,对一些含杂质的悬浮液、乳化液和含粉尘气体同样可以抽送。1 射流泵工作原理及特性 111 射流泵工作原理(见图1 ) 图1 射流泵结构 射流泵将工作流体通过喷嘴高速喷出,同时静压能部分转换为动能。管内形成真空,低压流体被吸入泵内。两股流体在喉管中进行混合和能量交换,工作流体速度减小,被吸流体速度增大,压力逐渐增加,在喉管出口处速度趋于一致。混合流体通过扩压管时,随着流道的增大,速度逐渐降低,动能转化为压力能,混合流体压力随之升高。 112 射流泵特性 喷射泵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但由于工作流体紊流等因素,能量损失较大,因而效率较低。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最新研发的多级、多股、脉冲射流及多吸式射流泵,其性能和效率得以进一步提高。 工作状态下,喷射泵在工作流体稳定的情况下,其轴功率一定[2],与被抽流体的量无关,但其效率与被抽流体的量是相关的(见图2)。 3周克山,男,1970年9月生,助理工程师。江都市,225200。 24射流泵设计应用示例

井下水泵房的自动排水系统的现状研究

井下水泵房的自动排水系统的现状研究 【摘要】在我国煤炭行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柱产业,煤矿中最重要的就是矿井,矿井中最重要四大系统之一就是抽水系统。矿井涌水通常要从采区的水泵房排到中央泵房,再排到地面上。一个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排水系统是整个矿井的生命。除此之外,矿井低洼处的积水不能自动流入主排水井中,这些积水就算只有一小部分也应当及时排出,因为这些积水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甚至于酿成重大安全事故。目前我国矿山的水泵房都是主要由人工操作,自动排水系统的应用并不是很广泛。人工控制的工人每天肩负着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人工排水系统是矿井安全的一大隐患。 【关键词】煤炭行业;矿井;自动抽水系统;井下水泵 前言 煤炭行业是我国几大支柱产业之一,矿井的安全问题已经伴随着煤炭的飞速发展慢慢成为了制约煤炭生产的关键因素。煤矿生产中的四大件分别是主通风机、主提升机、主抽水泵、空气压缩机。在这四个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抽水系统,因为这关乎着广大煤矿劳动人民的生命安全,是保证矿井能够安全有效地生产的关键。井下水泵房的自动排水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矿井进行排水作业。 我国现阶段有很多种不同的传统与现代的控制方式。有纯手工的人工控制方法。有以电位器为继电器的继电器控制方式,这是纯粹基于电气原理,利用简单的电气自动控制来达成目标,属于模拟控制方式。还有的是利用微处理器作为核心的单片机控制与PLC控制方法。这属于计算机自动控制。两种控制方法各有利弊。基本上是我国现在所使用的最广泛的自动控制方法。 1关于井下排水的重要性 我国的大多数煤矿在地下,所以大多数的煤矿开采都是地下开采,地下开采的同时就会由于地层中含水的渗出,水沙填充和水力采煤矿井的井下供水,雨水以及江河湖海水的渗漏。导致矿井中会有大量的积水。在一些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矿井的涌水量甚至可能超越每秒钟20立方米。除此之外。地层结构会由于煤炭的开采而发生改变,岩层断裂之后会使采区与储水区发生贯通。发生突水事故。涌水量可能会急剧增加。这样就不能保证井下矿工的生命安全。严重的就会造成特大事故。国家及人民的财产安全都会受到侵害。因此,井下排水系统是煤矿生产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井下排水系统就是要将渗过来的井下积水从煤矿巷道送到地表。 井下排水系统每天的工作量非常大,所以它的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对井下排水系统有很高的效率要求。并由于地下水多富含各种酸性离子。对排水系统的腐蚀效果也会很明显。井下排水系统需要具有较为良好的防腐蚀性。

轴流风机特点 。参数

一.HTF(GYF)系列消防高温排烟轴流通风机概述、特点 (1)HTF(GYF)系列消防高温排烟轴流通风机,由上海交通大学和上虞市亿通风机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共同开发,具有性能优良,耐高温性能良好,效率高,占地比离心风机少,安装方便等特点。 (2)HTF(GYF)系列消防高温排烟轴流通风机经“国家消防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合格,其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经全国三十多个省市的消防部门认可。 (3)耐高温性能优良:风机测试符合GBJ45-82消防规范标准要求,风机采用独特设计,耐高温电机内置,配置电机冷却系统,能在300氏摄度高温条件下连续运行100分钟以上,100氏摄度温度条件下连续20小时/次不损坏,广泛应用于高级民用建筑,烘箱,地下车库,隧道等场合; (4)适用范围广:可以根据高级民用建筑的不同要求,采用变速或多速驱动形式,心达到一机两用(即常用通排风和消防时高温排烟)的目的;叶型分为轴流式(HTF(GYF)-I,II)和混流式HTF(GYF)-IG,亦可制作屋顶式,消音式。 (5)效率高:本系列风机采用先进的CAD软件经多目标优化设计研制开发的新产品,以实测表明风机效率大于80%,部分大机号大于85%,并具有效率曲线平坦的特点,有利于节能; (6)安装方便,占地较离心风机少:该风机基本形式为轴流式风机或混流式风机,可直接与风管连接或墙壁安装,安装形式可采用垂直或水平式。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占地面积。

三.HTF(GYF)-I型消防高温排烟轴流风机参数表

四.HTF(GYF)-II型双速消防高温排烟轴流通风机性能参数表(2)

五.HTF(GYF)-I,II系列消防高温排烟通风机外形及安装尺寸表

射流泵的研究新进展

射流泵的研究新进展

摘要 液气射流泵是利用射流紊动扩散作用来传递能量及质量的流体机械和混合设备。该泵具有无运动部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方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渔业、电力、化工、环保、消防、石油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但其传能效率低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问题。概述了国内外液气射流泵的主要研究成果,总结了其主要研究方法。特别介绍了液气射流泵在深海石油开采和海水淡化中的应用,并提出利用脉冲射流提高液气射流泵效率的新研究方向。 关键词:液气射流泵液气两相流动数值模拟脉冲射流海水淡化 射流泵是一种流体机械,它是以一种利用工作流体的射流来输送流体的设备。根据工作流体介质和被输流体介质的性质是液体还是气体,而分别称为喷射器、引射器、射流泵等不同名称,但其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基本相同。我们接下来看到的是液气射流泵,一种新型的射流泵,我们将从下面更深入的了解该泵的发展过程。 液气射流泵是利用射流紊动扩散作用来传递能量及质量的流体机械和混合设备。液气射流泵通过液体射流对气体进行抽吸和压缩,泵内运动属于液气两相流动,且液体和气体之间容重相差很大,运动情况复杂。液气射流泵具有无运动部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方便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渔业、电力、化工、环境保护、消防、石油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但其传能效率低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问题。国内外的学者运用试验、理论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试图揭示液气射流泵内部两相流体流动的机理,从根本上解决传能效率低的问题。回顾整理这些研究成果,总结其研究方法,可进一步为开展液气射流泵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国内外研究状况 液气射流泵的发展是一个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探索过程。由于液气射流泵内部流动是人们尚未掌握规律的液气两相湍流,不可能进行全面透彻的理论分析。因此,在液气射流泵的研究过程中,试验研究是主要手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液气射流泵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的发展,并逐步发展成为理论与试验并列的新研究方法。 1.国外研究状况

轴流泵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轴流泵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轴流泵是叶片式泵的一种。它输送液体不像离心泵那样沿径向流动,而是沿泵轴方向流动,所以称为轴流泵。又因为它的叶片是螺旋形的,很像飞机和轮船上的螺旋桨,所以有的又称为螺旋桨泵。 (1)轴流泵的种类 轴流泵根据泵轴安装位置可分为立式、斜式和卧式三种。它们之 间仅泵体形式不同,内部结构基本相同。我国生产较多的是立式轴流泵。 立式轴流泵的内部结构,它主要由泵体、叶轮、导叶装置和 进出口管等组成。泵体形状呈圆筒形,叶轮固定在泵轴上,泵轴在泵体内由两个轴承支承,泵轴借顶部联轴器与电动机传动轴相连接。 叶轮一般由2~6片弯曲叶片组成,形状和电风扇叶片相似,有扭曲。叶片的结构有固定的和螺旋角可以调节的两种。可调节叶片又有半调节式和全调节式的两种。半调节式的叶片是可拆装的,改变角度需把叶片松开用手工调节;全调节式的是通过一套专门的随动机构自动改变叶片的角度。大型轴流泵的叶片大多为全调节式的。 导叶装置外形呈圆锥形或圆柱形,一般装有6~10个导叶片。导 叶装置的作用是使从叶轮出来的液体流经导叶片所构成的流道后增 加压力,提高泵的效率。进口管为喇叭形的。出口管通常为60°或90°的弯管,其作用是改变液体流出的方向。 (2)轴流泵的工作原理

轴流泵输送液体不是依靠叶轮对液体的离心力,而是利用旋转叶轮叶片的推力使被输送的液体沿泵轴方向流动。当泵轴由电动机带动旋转后,由于叶片与泵轴轴线有一定的螺旋角,所以对液体产生推力(或叫升力),将液体推出从而沿排出管排出。这和图l—26所示的电风扇运行的道理相似,靠近风扇叶片前方的空气被叶片推向前面,使空气流动。当液体被推出后,原来位置便形成局部真空,外面的液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沿进口管被吸入叶轮中。只要叶轮不断旋转,泵便能不断地吸人和排出液体。 (3)轴流泵的特点 ①轴流泵的优点 a.流量大、结构简单、重量轻、外形尺寸小,它的形体为管状,因此占地面积小。 b.立式轴流泵工作时叶轮全部浸没在水中,启动时不必灌泵,操作简单方便。 c.对调节式轴流泵,当工作条件变化时,只要改变叶片角度,仍然可保持在较高效率下工作。 ②轴流泵主要缺点扬程太低,因此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由于轴流泵是低扬程、大流量的泵,故通常用于农业大面积灌溉和排涝、城市排水、输送需要冷却水量很大的热电站循环水以及船坞升降水位等。

T系列轴流风机性能参数及外形尺寸表

T系列轴流风机性能参数及外形尺寸表

————————————————————————————————作者:————————————————————————————————日期: 2

D1——风机进风处圆筒直径,mm;D3——风机圆筒直径,mm; L ——风机厚度,mm;H ——风机圆筒中心至风机底座距离,mm; 机号 转速 (rpm)叶片 角度 风量 (m3/h) 风压 (Pa) 电机噪声 dB(A) 外形尺寸(mm)留孔尺寸 (mm) 重量 (kg) 型号功率D1D3L H 2.82900 15 1649 152 YSF-5622 0.12 70 290 365 260 200 实际孔洞 402.5X402.5 (D3/2+H) 土建留孔 400X400 11 20 2167 169 YSF-5622 0.18 72 25 2685 174 YSF-5632 0.18 73 30 2921 186 YSF-5632 0.18 74 35 3202 232 YSF-5632 0.25 75 1450 15 826 38 YSF-5614 0.025 55 20 1086 43 YSF-5614 0.025 57 25 1346 44 YSF-5614 0.025 59 30 1464 48 YSF-5624 0.04 60 35 1605 60 YSF-5624 0.04 62 3.15 2900 15 2339 192 YSF-6322 0.18 74 325 400 280 220 实际孔洞 442X442 (D3/2+H) 土建留孔 450X450 13 20 3070 214 YSF-6322 0.25 76 25 3810 220 YSF-6332 0.37 77 30 4141 300 YSF-6332 0.37 78 35 4545 294 YSF-7122 0.55 79 1450 15 1169 48 YSF-5614 0.025 59 20 1537 53 YSF-5624 0.04 61 25 1905 55 YSF-5624 0.04 62 30 2072 59 YSF-5624 0.06 63 352273 74 YSF-5624 0.09 65 3.55 2900 15 3367 241 YSF-7112 0.37 76 365 440 330 240 实际孔洞 464X464 (D3/2+H) 土建留孔 500X500 17 204426272YSF-71220.5579 255484279YSF-71220.5580 305965300YSF-71320.7581 356542373YSF-8022 1.182 1450 15168061YSF-56240.0461 20220868YSF-56240.0663 25273770YSF-56240.0965 30297775YSF-56240.0966 35326593YSF-63140.1268 4 2900 15 4806 310 YSF-7712 0.55 79 410 500 365 265 实际孔洞 515X515 (D3/2+H) 土建留孔 550X550 21 206316345YSF-8022 1.180 257826354YSF-8022 1.183 308513380YSF-8022 1.184 359336474YSF90-2 1.585 1450 15240677YSF-56240.0965 20316386YSF-63140.1267 25392088YSF-63140.1268 30426395YSF-63240.1869 354678119YSF-71140.2570 4.5145015342798YSF-63140.1268 460 550 365 300 实际孔洞 575X575 (D3/2+H) 土建留孔 600X600 23 204504110YSF-63240.1870 255881113YSF-71140.2571 306070121YSF-71240.3772 356658150YSF-71240.3773 51450 15 4700 122 YSF-7114 0.25 71 510 610 365 316 实际孔洞 621X621 土建留孔 650X650 31 206178135YSF-71240.3773 257655138YSF-71240.3774 308327149YSF-80140.5575 359133185YSF-80240.7576 960 15314253YSF-80260.3762 20412959YSF-80260.3764 25511761YSF-80260.37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