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栽培时间确定与菌龄和积温的估算

合集下载

香菇栽培的最适温度

香菇栽培的最适温度

香菇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
菌丝体最适温度
香菇菌丝体在15℃-25℃的范围内生长最为适宜,此时菌丝体发育迅速、健壮, 而且产量高。
子实体最适温度
香菇子实体在14℃-20℃的范围内生长最为适宜,此时子实体发育正常、肉质鲜 美、香味浓郁。
02
香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 度
菌丝生长的低温需求
低温需求
香菇菌丝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生长,但生长 速度较慢。在10℃以下时,菌丝基本停止 生长。
低温刺激
在一定的低温刺激下,香菇的子实体能够更好地形成和发育 ,这种低温刺激对于香菇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
香菇生长的高温需求
子实体高温需求
香菇子实体在高温环境下能够更好地生长发育,通常在14℃-25℃的范围内生 长较好,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和成熟。
高温抑制
过高的温度会抑制香菇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其死亡。因此,高温环境下的温 度控制对于香菇的栽培非常重要。
在菌丝培养初期,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生长过快而导致养分
消耗过多。
在菌丝培养后期,温度应控制在20℃左右,以促进菌丝健壮生长,提高 香菇品质和产量。
出菇阶段的温度控制
出菇阶段是香菇栽培的另一个关键阶段 ,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20℃。在此阶 段,需要控制温度在适宜范围内,以促
高温对香菇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控制菇房温度,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同 时,定期喷洒防病药剂,如克霉灵、甲基托布津等,以 预防和治疗香菇的病害。
最适温度对病虫害的影响及防治方法
最适温度对香菇病虫害的影响
在最适温度下,香菇能够正常生长和发育,提高香菇 的产量和质量。同时,最适温度下香菇的抵抗力较强 ,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低温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 响

香菇栽培对温度、温度和光照的要求是什么

香菇栽培对温度、温度和光照的要求是什么

香菇栽培对温度、温度和光照的要求是什么香菇是人们都喜欢食用的一种真菌,富含多种蛋白质,对人的身体有好处,目前香菇的价格还是比较好的。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香菇栽培对温度、温度和光照的要求是什么。

1、香菇栽培对温度条件的要求香菇的菌丝阶段在5-32℃之间均可生长,但以24-26℃生长速度最快;5℃以下和32℃以上菌丝生长受到抑制,超过42℃时很快死亡;零下5℃可以维持3个月,零下10℃可维持10天,0℃时可生存三年之久。

子实体生长温度因品种温型而异,一般在10-25℃较适宜,以15℃左右为好,昼夜温差10℃以上最好;在高温条件下,原基不易形成或形成后很快死亡,已发生的香菇生长快,质量差,多为柄长肉薄的等外品;如遇到短时间寒冷,风味干燥,温差10℃以上,菇盖表面细胞停止分裂生长,而内部细胞继续生长,将菇盖表皮胀破开裂,形成龟纹形或菊花形花纹,此即为花菇,质量最好。

综上所述,中温对菌丝生长有利,低温和高温对子实体形成、分化、生长发育有利。

2、香菇栽培对湿度的要求水分是构成香菇机体的组成部分,香菇营养物质的分解、吸收、运输、转化,到构成香菇机体的整个生命过程,都必须有水参加,只有得到适当的水分,香菇才能正常发育和优质高产。

实践证明,香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规律是:中温发菌定植,干湿交替养菌,温度落差形成原基,偏湿发育菇蕾,偏干形成花菇。

因此,菌丝生长时期菇棒含水量一般在5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65-75%为宜;子实体发生时,菇棒含水量一般在50-70%,空气相对湿度85-95%为好;子实体生长中期要使空气相对湿度下降到60-70%左右,才有利花菇的形成。

3、香菇栽培对光照环境的要求香菇菌丝体生长不需光照,在明亮的光照下会形成褐色的菌膜,致使菌丝提早老化。

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光照,在完全黑暗条件下,香菇不能形成予实体,如光照不足,产量和质量都会受到影响,而且多发生畸型菇,适量的光照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分化和正常生长发育。

花菇“申香1513”的栽培技术要点

花菇“申香1513”的栽培技术要点

花菇“申香1513”的栽培技术要点
栽培季节选择:“申香1513”菌龄100-110天,适合春栽秋收、秋栽冬收、冬栽夏收模式,根据不同栽培地区合理安排接种期。

湖北1月-3月接种,越夏后秋冬春出菇,也可在8月底接种,翌年12月到5月出菇;河南9月上旬接种,12月到翌年6月出菇;福建等地制种在8月中下旬,12月上旬至翌年5月出菇;辽宁等北方产区制种在10月底,翌年4月开始出菇。

菌棒培养管理:“申香1513”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出菇适宜温度为16-22℃,菌丝粗壮浓白,抗逆性强,成品率均在98%以上;大棚培养选择阴凉、干燥、通风好的地方,菌棒以“井”字形排列,不超过8层,及时翻堆。

刺孔管理:培菌期间视发菌情况和环境条件对菌棒进行两次刺孔通气,刺孔后加强通风,控制菌棒内部温度低于28°C。

起瘤转色管理:在菌丝发满袋后增加培养棚内散射光,菌棒表面出现瘤状物后进入转色管理,避免形成的菌膜太厚,影响出菇。

棚内培养避免阳光直射菌棒。

出菇管理:“申香1513”可作层架出菇或者立棒出菇管理。

菇蕾形成时需要保持85%以上的相对湿度和6-8°C的昼夜温差。

出菇适宜温度为16-22°C,注意避免出菇温度过低导致菇蕾不能继续分化。

做花菇品种时注意幼蕾的护理,“蹲菇”温度不能低于5℃,催花出菇阶段视栽培条件营造
干湿交替,结合温差刺激和通风光照等进行科学管理。

“申香1513”极易成花,管理方便。

病虫防治管理:病虫防治以预防为主,应做好发菌棚和出菇棚的消毒处理,发现菌棒杂菌污染务必及时清理。

农民技术培训——香菇栽培技术

农民技术培训——香菇栽培技术
6
2、人工接种 接种时间:长江以南地区从2月下旬至4月上 旬;长江以北为3月中旬至4月下旬。一般在菇树 断后15天后,在打洞时不出水,树心出现短的 裂痕时即可接种。 菌种有木屑菌种、枝条菌种和楔形菌种三 种,目前大部分段木栽培均选用木屑菌种。接 种量一般每立方米段木需菌种8瓶。
7
接种用电钻或打孔器在菇木接种点打孔,孔穴直 径为1-1.2厘米,深入木质部1厘米以上,孔行株距为 30.0×6.0厘米,交叉成梅花形。打穴后应尽快接种, 一般是边打孔边接种。若是木屑菌种,应尽量保持块 状,轻轻填入接种穴,以八成满为准。菌种要随挖随 接、挖出来的菌种最好当天用完,不宜放置过夜。接 种完毕后,应将事先打好的树皮盖盖上,并打紧拉平, 种盖和菇木必须是同一树种,厚4-5毫米。树皮盖一 定要封紧,最好再用蜡封好(封蜡配方:石蜡70%,猪 油10%,松香20%)。
二是水分管理:菇木经堆放后,含水量一般比接种 时少20%,因此,在立木前,要先补足水分,后行立 木。一般采用轻喷勤喷的方法,每天少量多次喷洒。 也可将菇木在静水中浸泡8-12小时后再行立木。若 此时遇低温10℃以下,必须保温(22℃)、保温 (85%)以上进行催蕾,待菇蕾大量长至黄豆大小时, 才散堆立木。出菇期间,每天傍晚用将水喷洒0.5-1 小时,斜喷到树木的枝叶上,让它慢慢落下,以保出 菇场湿度,有利于出菇。
菇木成熟的标准是:树皮紧贴,用刀背或手指敲 打时发出浊间,树皮粗糙不平或有瘤状突起,皮下呈 黄色或黄褐色,且有香菇香味,有时并有少量香菇发 生。这时应将菇木移入出菇场,把菇木架起来,称为 “立木”。立木产菇期,应主要进行以下管理。
14
15
一是立木:立木应在常绿或人为荫棚内,三分阳七 分阴的避风处。先栽好木杈,再架一木,横木距地 面60-65厘米,然后将菇木以“人字形”交错排放, 间距为10厘米左右。

香菇栽培时期及制种程序

香菇栽培时期及制种程序

分离部位
从野外分离的母种通常从香菇子 实体、菌褶或菌丝体上采集;组 织分离则从菌肉、菌丝或子实体 组织中分离;孢子分离则从香菇
的孢子中分离。
培养基
制作母种的培养基通常包括琼脂 、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
等成分。
原种制作
01
02
03
培养基制备
原种的培养基通常包括木 屑、麦麸、糖等成分,根 据不同品种和环境条件进 行适当调整。
香菇栽培时期及制种程序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香菇栽培时期 • 香菇制种程序 • 香菇栽培技术要点 • 香菇制种技术要点
01
香菇装入培养料,扎紧袋口,进行灭菌 处理。
3月
将接种后的菌袋移入温室或菇房内,保持适 宜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菌丝培养。
2月
将菌袋移入接种室,进行无菌操作,将香菇 菌种接入培养料中。
质量控制
选择适应当地环境、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使用前进行纯度检测和菌龄控制,确保菌种质量和稳 定性。
保存方法
采用低温保藏法,将菌种保存在0℃-4℃的冰箱中,可有效延长菌种寿命并保持优良性状。在生产上 也可采用液体石蜡保藏法和砂土管保藏法等。
制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环境消毒
在制种场所进行定期消毒,保持环境清 洁卫生。使用石灰、硫磺等消毒剂进行
培养
栽培种通常在25℃左右的 培养室中培养30-40天, 期间要保持培养室的干燥 和清洁。
03
香菇栽培技术要点
栽培基质选择与处理
栽培基质选择
香菇栽培的基质应选择富含有机质、透气性好、排水性好的材料,如木屑、棉 籽壳、玉米芯等。
基质处理
将选择的基质进行消毒、灭菌处理,以杀死其中的病原菌和虫卵,保证香菇生 长过程中的健康。

香菇栽培

香菇栽培
2
二.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子实体单生、丛生或群生。 菌盖圆形,茶褐色或暗褐色,被有深色鳞毛;幼时边
缘内卷,有内菌幕,展开后形成不完整的菌环。菌肉 白色,肉厚,干菇有特殊香味。 菌褶弯生、白色;担孢子无色,孢子印白色。 菌柄中生或偏生,内实,纤维质,菌环以上部分为白 色,以下部分带褐色。
2) 菌袋堆放:高温季节通常采用“#”字形或三角 形堆放,堆高6-8层,不能压接种穴。7-8天倒一 次袋,防止高温烧菌。
30
2.环境条件
① 温度:一般9月份接种发菌,温度较高,要注意 防高温(不超过28℃),可在通风良好的室内或 搭盖荫棚发菌。
② 湿度:为防杂菌,开始时空气相对湿度要小,后 期可稍高点。培养料湿度稍低也能有效抑制杂菌。
16
2.地栽香菇
➢ 主要用于夏季高温季节。选用耐高温品种。 ➢ 东西走向作畦,地势较高的地块或坡地应做低
畦,地势低洼的地块应做平畦或高畦。 ➢ 发菌50-60天后脱袋,平排于畦面,及时盖薄膜
促生菌丝,第4天撤掉薄膜,第5天开始通风, 促进转色,20-30天后覆土、出菇。
18
19
3.块栽(菌砖栽培)
要一定的湿度差。当温差和湿差共同作用时, 往往能获得优质花菇。
7
4.空气
菌丝体和子实体阶段均需加强通风换气,尤其是 子实体阶段要求更严格一点,[CO2]过高时,会 出现畸形的大脚菇。
8
5.光线
▪ 香菇菌丝体阶段不需要光线,但弱光下生长更快 更好。强光下,菌丝稀疏。
▪ 子实体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光线不足, 原基难形成,且分化缓慢;菌盖薄,菌柄长,菇 体色泽浅。
❖ 培养料配制方法同平菇。为防杂菌,料/水采用 1:1.1~1.3。

袋料香菇栽培技术

袋料香菇栽培技术
2、菌丝积温不够。养菌温度不适,工艺欠佳(有的刺孔增氧促熟),有效 菌龄不够,菌丝积累的营养物质不足,不出菇或出假菇(畸形菇)。防治方法: 将菌袋置20-25℃条件下继续培养,或把菌筒堆积起来,覆盖薄膜提高堆温, 促使菌丝发育。
3、基内水分太多或太少。基内水分太多、缺氧,菌丝生长没活力,菌筒的含水量不适直 接影响到原基形成、子实体分化和发育。防治方法:可采取通风或补水来调节干湿度进行 催蕾出菇。
7、基内PH 不适。一般情况菌丝能生长,出菇就应该没问题,除非菌丝注水或喷水使用 水的酸碱度不适,才会致使不出菇。防治方法:用PH试纸检查酸碱度,如偏碱及时换水补 水。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5.氧气。
香菇是好氧性菌类,菌丝和子实体生长过程中不断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排出 而氧化碳,充足的新鲜空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菌丝生长阶 段较低的氧份也能生长,但氧气充足菌丝生长快。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呼吸 作用旺盛,需氧量大,这时要加大空气流通,如果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积累过 多会对子实体产生毒害,出现香菇柄长、开伞早、畸形菇。
(3)、一般第一次补水不宜过多,以后每次酌加。
(4)、补水时应选择该品种的适应温度,大雨天寒冷及下雪天不能补水
七、香菇不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转色管理不当:有的菌棒因受光较强,空气过于干燥或翻动次数过多等 的影响,往往转色过深,形成较厚的甲状菌皮,导致出菇困难。预防方法:转 色期间,菇棚温度保持18-22℃,相对湿度55-75%,且维持散射光照,减少翻 动次数,不需要翻动时切忌千万不要翻动。菌皮过厚的菌棒出菇时应通过菌棒 浸水后盖膜提温方式软化菌皮,再刺激出菇。
4、冷却接种:
(1)生产前首先要准备好接种培养室,开放式接种要求选用可密封 的房间或用塑料薄膜搭建成大棚。接种培养场地要求干燥,在生产前 清理干净卫生,用硫磺或气雾消毒剂进行预先空间消毒。室外大棚接 种要求地面用塑料薄膜铺地阻止地气,降低湿度。

香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

香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

香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香菇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食用菌类,它的栽培过程相对简单,技术要求也不高。

本文将详细介绍香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香菇的种植与栽培可以分为几个步骤:菌种培养、菌种培养基制备、菇床的搭建与管理、香菇的采收和储存等。

接下来分别介绍这些步骤的具体内容。

首先是菌种培养。

香菇的菌种来源可以是现有香菇菌种的健康菌丝体,菌种的培养可以使用麦秸、稻草、木屑等较好的菌种基料进行培养。

菌种培养的条件一般要求温度控制在25-28摄氏度,湿度约80-85%。

培养时间大约在15-20天左右。

接下来是菌种培养基制备。

制备菌种培养基需要准备好适宜的原料,如玉米粉、麦秸、石膏等,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加水适量,再进行高温蒸煮消毒。

完成后将菌种移入菌种培养基中,放入恒温培养室进行培养。

搭建菇床是香菇种植的重要环节。

菇床的选择一般采用地下菇床和地上菇床两种形式。

地下菇床一般选择在通风良好、湿润的地方,所选地面应平整、堆土良好,床面铺上采暖保湿膜。

地上菇床一般选用木质菌床架,将菌种培养基码放在上面,并用麻袋覆盖住,防止直射阳光。

菇床的管理包括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通风、杂草控制、病虫害防治等。

香菇的生长期大约在15-20天左右,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促进菌丝体的生长和发育。

在香菇菌丝长至可见时,要进行“打捧”处理,即用水喷洒浇灌菌床,促进菌丝长势,待温度适宜时,堆上适量的菇种基料,覆上一层湿麻袋,培育出完整的菌盖。

香菇的采收要在菌盖脱离菌床前进行,一般是在菌盖边缘出现细微裂纹时,即可采摘。

采摘后,要注意及时清除残留的菌床,做到及时排除死菌、病菌,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湿度环境,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最后是香菇的储存。

采摘下来的香菇要用湿润的纱布包裹放入塑料袋中,并在袋口留下一些小孔以利通风。

储存温度要控制在5-8摄氏度,湿度保持在85-90%左右,可以保持香菇的新鲜度。

综上所述,香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相对简单,只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就可以获得高质量的香菇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菇栽培时间确定与菌龄和积温的估算
近年反季节香菇栽培规模增加,不仅在香菇栽培区域中快速扩
展,而且在新的开发区,也把反季节香菇栽培模式作为主导产业进行
快速开展。无论是香菇老产区,还是新近开发投资的新产区,因为缺
乏反季节香菇栽培管理的成熟经验,面对栽培品种、栽培模式、生产
时间、出菇气温条件等因素改变,经常出现催菇不见菇、菌棒没有转
色出菇、高温季节不会出菇、菌棒出菇参差不齐、出菇质量和产量下
降等各种各样的生产管理技术问题。本文针对十几年来的反季节香菇
生产技术服务经验予以总结,供读者参考。
一、 栽培时间确定与菌龄和积温的估算
确定栽培时间选定适宜品种,是决定反季节香菇在适宜出菇季
节完成出菇过程的基础条件。反季节香菇的栽培时间,是根据当地自
然气温特征,按照最佳出菇节令的温度,选择适宜出菇品种的菌龄,
估算栽培月份或节令。如果选择的品种不能在理想出菇时间出菇,就
会因为延长菌棒出菇管理的出菇时间长度而严重减产。
反季节香菇栽培的规划流程:
①查阅当地历史天气变化规律。
②选准市场畅销的香菇品种和生物学特性。
③根据选定品种生物学特性,规划菌棒生产、发菌、转色、出
菇的时间进度。
④提前安排生产设施设备。
⑤提前选定栽培模式,配方、原料和辅料准备。
⑥安排生产流程的设施配置,在规划的时间阶段顺序安排生产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