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的正确使用

合集下载

胺碘酮的正确使用

胺碘酮的正确使用

阜外医院2年1214例应用现状总结
可能的不合理用药情况: 用于控制房早、窦性心动过速占了8.7%; 31.6%的静脉应用胺碘酮的患者直接予以静脉 维持量,而未应用负荷量; 24.1%的患者不是在负荷量即刻开始应用维持 量,而延迟应用维持量; 首剂负荷剂量均值为98.1mg,其中首剂小于 150mg者占 68.7%。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4), doi:10.1016/j.jacc.2014.03.022
2014ACC/AHA/HRS房颤指南
胺碘酮在预激综合征的患者有害
2010年ESC指南为I C推荐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4), doi:10.1016/j.jacc.2014.03.022 European Heart Journal doi:10.1093/eurheartj/ehq278
2015欧洲心律学会心衰与心律失常共识
心衰合并房颤的处理
“在重度心衰的患者,应该选用胺碘酮进行节律控制。但其只有 中等程度的节律控制成功率,而且患者有出现副作用的可能”
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 (2015) 17, 848–874
近期室性心律失常指南的推荐
胺碘酮是以Ⅲ类药作用为主的心脏离子多通道阻 滞剂,兼具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 理作用 静脉和口服使用电生理作用有所不同: ——静脉使用早期,主要是I、II、IV类作用 ——口服使用达负荷量后,III类作用为主
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方法
心肺复苏 (VF/无脉VT)
推注剂量 速度 静脉维持 300mg/次 快速 循环未恢复不需维持 血流动力学稳定VT 150mg (300mg)/次 缓慢(≥10分钟) 常需维持

胺碘酮用法用量

胺碘酮用法用量

胺碘酮用法用量
胺碘酮是一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包括室性
心动过速、室颤和室性心律失常等。

在临床应用中,合理的用法用量可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概述
胺碘酮是一种多通道抑制剂,可以抑制多种类型的离子通道,包括钠通道、钾
通道和钙通道,从而延长心肌细胞的去极化时间,减缓心率并抑制心室的早复极化,有助于恢复心律。

适应症
胺碘酮适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室性
心律失常等。

用法用量
•持续静脉泵入:初始剂量通常为1000毫克 - 1500毫克,速度为0.5毫克/分钟,用量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

•静脉推注:推注速度不超过30毫克/分钟,一次用量通常不超过150毫克。

•口服:初始剂量为200毫克 - 400毫克,每日2-3次,维持剂量通常为200毫克 - 400毫克,每日1-3次。

需注意事项
1.使用过程中需监测心电图、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及时调整用药量。

2.不推荐胺碘酮与其他类似药物联合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

3.肝功能异常的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使用本药时应特别小心。

4.哺乳期妇女慎用,孕妇禁用。

综上所述,胺碘酮是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之一,但在使用过程中,需根据
患者具体情况谨慎合理地选择用量和用法,并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胺碘酮的使用流程

胺碘酮的使用流程

胺碘酮的使用流程胺碘酮简介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阻断多种离子通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等严重心律失常。

胺碘酮的适应症胺碘酮适用于以下情况: - 药物治疗无效或不宜使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患者。

- 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有威胁生命的伴发症状或心脏功能障碍的患者。

胺碘酮的使用前准备在使用胺碘酮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 确认患者的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的确诊,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手段进行判断。

2. 确保患者无胺碘酮过敏史和对其它碘含量药物过敏史。

3. 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伴随的其他疾病,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禁忌症。

胺碘酮的给药途径和剂量胺碘酮可通过静脉给药或口服给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给药途径。

以下是胺碘酮的常用剂量: - 静脉给药:初始剂量为1.5毫克/千克,以持续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滴注速度为1毫克/分钟。

根据患者反应和治疗效果,可适当调整剂量。

- 口服给药:初始剂量为200-400毫克/天,分2-3次口服,根据患者反应和治疗效果,可适当调整剂量。

胺碘酮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胺碘酮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监测患者的心脏电活动和心率,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

2. 定期检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和肝功能,因为胺碘酮可能会对这两个系统产生影响。

3. 注意监测胺碘酮的药物浓度,以避免药物过量或过低。

4. 胺碘酮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需要注意,尤其是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和降压药物的联合使用。

胺碘酮的不良反应使用胺碘酮可能出现以下不良反应: - 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甲亢或甲减等症状。

- 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黄疸等症状。

- 眼部反应:如视觉模糊、色觉异常等。

-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症状。

- 长期使用可引起皮肤色素沉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胺碘酮的禁忌症以下情况禁用胺碘酮: - 已知对胺碘酮过敏的患者。

- 甲状腺功能严重异常的患者,如甲亢和甲减患者。

用药指南胺碘酮的使用

用药指南胺碘酮的使用

用药指南胺碘酮的使用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可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多种心律失常的治疗。

胺碘酮进入人体后主要分布于脂肪组织及富含脂肪的器官,其次为心、肾、肺、肝及淋巴结。

服药方式胺碘酮的起效和清除均比较缓慢:口服给药后4-5天开始起效,5-7天达最大作用,停药后作用可持续8-10天,有时可持续达45天。

为了尽快起效,一般以较大的负荷剂量开始给药,然后逐步减量,最终以小剂量维持。

因此,我们会建议病人按以下方式服用胺碘酮片第1周每天3次,每次200mg第2周每天2次,每次200mg第3周减量为每天1次,每次200mg之后根据病人情况,以每天200mg或100mg的剂量维持。

药物、食物相互作用华法林胺碘酮会升高华法林的血药浓度,增加出血风险。

因此,当两种药物开始合用或停止合用时,应调整华法林的剂量,并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地高辛胺碘酮会升高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导致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应当避免两药合用。

必须合用时,地高辛应减量,并监测心电图和地高辛血药浓度。

某些他汀类药物一些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是通过细胞色素P450(CYP) 3A4代谢的。

胺碘酮会抑制这类药物的代谢,增加横纹肌溶解的风险。

合用时,辛伐他汀的剂量不宜超过每天20mg,或者改用不经CYP 3A4代谢的他汀类药物(如普伐他汀等)。

导致低钾的药物包括利尿药、刺激性通便药、糖皮质激素等。

合用可导致低钾血症,增加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合用时应谨慎,注意复查血清电解质水平。

葡萄柚汁葡萄柚汁可导致胺碘酮口服制剂的血药浓度升高。

因此,口服胺碘酮期间不可饮用葡萄柚汁,其他柑橘类水果也尽量避免。

注意事项1胺碘酮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或减退(甲减)。

用药时应每6个月检查一次甲状腺功能。

发生甲亢需要停药,必要时至内分泌科进一步治疗。

2开始使用胺碘酮后,大约25%的患者短时间内会出现肝酶(ALT/AST)一过性升高,通常无症状。

胺碘酮指南剂量和用法

胺碘酮指南剂量和用法

临床研究中剂量、方法
发生地点 临床研究 应用剂量和方法
院外
ARREST 300mg+5%GS20ml,IV
院外 院外
ALIVE
Skrifvars MB,et al.
5mg/kg,5%GS30ml,IV 如无效,可重复,2.5mg/kg 弹丸注射300mg(50mg/ml),继之 快速输注林格氏液200ml,需要时, 可追加胺碘酮150mg
胺碘酮使用方法与剂量的建议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
• 起始负荷量800-1600 mg/d分次服用×2-3周, 宜在住院期内开始应用,也可参考房颤的治疗用 量。
• 维持用量一般不宜超过400mg/d,女性或低体重 者可减至200-300 mg/d维持。
• 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病史的患者口服胺碘酮不应 过分强调小剂量。
30min 静脉维持500-1500mg/24h
• 室率控制通常需要1小时左右
• 院外患者600~800mg/d分次口服直到总量10g • 静脉用量,5~7mg/kg静注30-60min,然后以
1.2~1.8g/d,持续静脉滴注或分次口服直到总 量达到10g
较原指南强调了负荷总量。增加了静脉用法
胺碘酮在房颤中的应用
控制心室率 • 常用方法:静脉负荷2.5-7mg/kg,5-
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方法
推注剂量
心肺复苏 (VF/无脉VT)
300mg/次
血流动力学稳定 VT
150mg/次
速度

快速
缓慢(≥10分钟)
静脉维持 循环未恢复不需维 持
常需维持
胺碘酮使用方法与剂量的建议
房颤的治疗与预防复发(更新)
• 胺碘酮用于药物转复的口服剂量,住院患者1.21.8g/d分次口服直到总量10g

胺碘酮用药规范及护理要点(标准版)

胺碘酮用药规范及护理要点(标准版)

胺碘酮用药规范及护理要点
【临床应用】
胺碘酮为光谱抗心律失常药,对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的转律及转律后窦性心率的维持,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都有效。

伴有预激综合征的心律失常,尤其是伴随器质性心脏疾病而出现的心律失常。

【常用制剂和用法】
片剂,200mg/片,口服,负荷量为600mg,连续6~8日;维持量一般为每日100~400mg。

注射剂,150mg/支,静脉滴注,负荷量为5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于20分钟至2小时内滴完,24小时可重复2~3次。

维持量为每24小时600~800mg。

【不良反应】
1. 常见心血管反应,如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

2. 本品长期应用可见角膜褐色微粒沉着,皮肤敏感和色素沉着、肝转氨酶升高等。

3. 少数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间质性肺炎或肺纤维化。

【禁忌症】
有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碘过敏患者禁用本品。

甲状腺功能紊乱、肝肾功能不全及怀孕期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用药注意事项】
长期应用必须不定期测肺功能、进行肺部X光检查和监测血清T3、T4。

【观察及护理要点】
1. 指导患者服药后避免在日光下曝晒,一面出现皮肤红斑。

2. 服用本品生效后需继续服药维持疗效,长期服用可考虑间歇期。

3. 推注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容易引起低血压。

4. 定期监测血压及脉搏,如脉率小于60次/min,应立即报告医师。

盐酸胺碘酮片的用法及用量

盐酸胺碘酮片的用法及用量

盐酸胺碘酮片的用法及用量
病情分析:盐酸胺碘酮片的服用方法:
1、饭前饭后均可服用。

2、服药前,可先喝一口水湿润咽喉部,避免药物粘到口腔或食管壁上。

3、采用坐位或站立用200ml温水送服,注意服药后不宜立即躺卧,待活动一段时间才可躺下,需整片吞服,禁止咀嚼,折断或压碎药片。

盐酸胺碘酮片的服用剂量:
以0.2g/片为例:
1、负荷量:通常一日一次,每次0.6g(3片),可以连续应用8-10日。

2、维持量:宜应用最小有效剂量。

根据个体反应,可给予一日一次,每次0.1-0.4g。

亦可给予隔日一次,每次0.2g或一日一次,每次0.1g。

现已有推荐每周停药两日的间歇性疗法。

3、本品可长期服用,具体用药疗程需咨询医生。

使用胺碘酮的标准流程

使用胺碘酮的标准流程

使用胺碘酮的标准流程1. 胺碘酮的简介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心脏疾病和心律不齐问题。

它通过抑制心脏细胞內向整流钾通道和外向快速钠通道,来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从而减少心脏电活动的异常节律和传导,使心脏回到正常的节律状态。

2. 使用胺碘酮的标准流程2.1 患者评估在开始使用胺碘酮之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等。

2.1.1 病史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的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和强度等。

也需要了解患者是否有其他心脏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以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胺碘酮。

2.1.2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是心脏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基本状况。

2.1.3 心电图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心律情况和心脏电活动的异常表现。

2.1.4 实验室检查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2.2 胺碘酮的剂量和给药途径胺碘酮可通过注射或口服的途径给药,具体的剂量和给药途径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确定。

2.2.1 注射通常在急性病情下,胺碘酮以注射剂的形式给予患者。

剂量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心律失常的类型和程度、和其他相关疾病来确定。

2.2.2 口服对于稳定的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可以口服的形式给予。

口服胺碘酮的剂量和使用频率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确定。

2.3 疗程持续时间胺碘酮的使用不能超过必要的时间,应该在达到治疗目标后逐渐停药。

具体的疗程持续时间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确定。

2.4 密切监测和调整在使用胺碘酮期间,患者需要进行密切的监测。

包括心电图监测、血压监测、肝肾功能监测、甲状腺功能监测等。

根据监测结果,可以及时调整胺碘酮的剂量或者停药。

2.5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胺碘酮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等。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处理。

2.6 结束治疗在达到治疗目标后,可以逐渐停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胺碘酮: ——减慢窦性心动过速 ——首选用于室上速的终止 ——无心衰或预激的房颤室率控制 ——房性或交界性早搏的控制 ——无症状的室早或短阵室速 ——尖端扭转性室速
胺碘酮的正确使用
正确使用的要素:
——正确的适应证 ——正确的用法 ——正确的用药准备和监测 ——副作用的观察和处理
累计总量(每日合计用量之和)
胺碘酮的应用
用药记录表
日期
2/11 3/11 4/11
静脉 剂量
1560 980 450
口服 剂量
400 600 600
合计
1960 1580 1050
累计 剂量
1960 3540 4590
心率
72 68 66
血压
110/60 102/58 100/66
QTc
0.42 0.44 0.45
正确的适应证——静脉胺碘酮
心房颤动:
——可用于室率控制和转复 室性心律失常:
——室颤和无脉搏室速改善心肺复苏的效果
——不伴QT延长的宽QRS心动过速
其他心律失常
主要用于器质性心脏病,伴有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 预激合并房颤,电复律的药物准备
正确的适应证——口服胺碘酮
心房颤动: ——转复(可与静脉胺碘酮配合) ——窦律维持(除心功能III-IV级外不做首选) ——室率控制(其他药物无效或有禁忌时) 室性心律失常: ——在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已经使用标准治疗(包括β 阻滞剂)后仍有症状的室早,短阵室速 ——恶性心律失常的二级预防(无法或无条件植入ICD) ——植入ICD后与β -阻滞剂联合应用减少放电 其他心律失常:主要用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顽固快速心律 失常
口服生物利用度平均为50%,血药浓度和剂量呈线性相关。 具有高度脂溶性,分布容积大 主要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经粪便排泄。几乎不经肾 脏清除 口服起效及清除均慢,口服需数天至数周起效 静脉注射后由于从血浆再分布于组织中,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较快 胺碘酮清除半衰期长,终末半衰期可达13-142天 主要代谢产物去乙基胺碘酮亦具有药理活性,半衰期更长 胺碘酮和去乙基胺碘酮的血浓度与治疗有效性和副作用之间没有相 关性 “胺碘酮的药代动力学复杂,永远搞不清楚”
阜外医院单中心回顾——肝功能异常
ALT显著升高9例(1.1%) 性别:男性8例,女性1例 ALT在使用胺碘酮的0~2天内开始升高,升高超过
400IU/L,最高达2554IU/L
停用胺碘酮并给予保肝治疗后,ALT一般在3天内开始
下降,但有1例ALT持续上升,直到7天达到高峰
阜外医院单中心回顾——肝功能异常
胺碘酮较少引起尖端扭转性室速
胺碘酮虽可延长心房和心室的动作电位时程,但 不诱发后除极电位,不增加复极离散
长期使用胺碘酮明显延长QT,但很少引起TdP
注意:若合并其他延长QT的因素,特别是低血钾 或其他延长QT的药物,将有可能出现TdP,且其 消除需要较长的时间
静脉胺碘酮的副作用
低血压:静注过快可发生 心动过缓 静脉炎:使用小静脉注射易发生 肝功能损害 除心动过缓外,其他副作用均为胺碘酮注射液的溶 剂聚山梨醇酯80所致
静脉胺碘酮的正确使用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重症中心 朱俊
胺碘酮的应用现状
胺碘酮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静脉胺碘酮仍是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主力军 应用不足与应用过度现象并存 最大程度获益、减少风险、合理应用仍是主题 爱也胺碘酮,恨也胺碘酮
胺碘酮的正确使用
正确使用的要素:
——正确的适应证 ——正确的用法 ——正确的用药准备和监测 ——副作用的观察和处理
正确的用法
胺碘酮的用法复杂,主要是其药理作用及药代动力学作 用复杂 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胺碘酮的药理作用和药代动力学特点, 有助于正确应用
不同的适应症可能有不同的用法
胺碘酮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因此 强调因人而异 “学会使用胺碘酮,心内科别的问题就都不怕了”
胺碘酮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
阜外医院2年1214例应用现状总结
可能的不合理用药情况: 用于控制房早、窦性心动过速占了8.7%; 31.6%的静脉应用胺碘酮的患者直接予以静脉 维持量,而未应用负荷量; 24.1%的患者不是在负荷量即刻开始应用维持 量,而延迟应用维持量; 首剂负荷剂量均值为98.1mg,其中首剂小于 150mg者占 68.7%。
——静脉负荷:急诊应用,每日不超过2.2克 ——静脉加口服,适用于急诊反复发作的心律失常控制。 如第一天静脉1200mg,口服600mg,以后静脉递减,口 服保持。可在1周内完成负荷 ——大剂量口服:非急诊但希望较快发生疗效。如8001200/日口服5天,600mg/日5天,可在10天左右完成负荷 缓慢负荷:适用于非急诊长期用药负荷,如目前常用的 600/日7-10天,400/日7-10天。约在20天完成负荷
心室肌 g/mL 13.0 40.8
心外膜脂肪 g/mL 105 32
心肌AM和dAM的含量与AM的累积量相关性好,与血浆药物浓度相关性 差.监测AM累积量较监测血药浓度更有临床意义
Candinas R et al. Myocardial amiodarone concentrations after short and long -term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end stage heart failure. Eur J Clin Pharmacol, 1998; 53: 331
谢谢!
临床意义
要使脂肪及组织达到稳态浓度时约需15g药物,初始较 大负荷量时,可缩短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约30%的时间。 服药后起效快者,提示组织的蓄积量少,停药后心律失 常易早复发,同时毒性作用发生率较低。
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前不宜评价药物疗效
根据体重和脂肪量等个体化因素,负荷量和维持量也应 有所不同 药物消除的过程是体内分布的反过程,停药后的清除半 衰期约为50~60d
胺碘酮和代谢产物的分布
脂肪41%
肝脏47%
Circulation 72: 1064, 1985
胺碘酮及其代谢产物的分布
DCM心衰、心脏移植患者AM平均累积91g后血浆和心脏AM和dAM含量 (n=8):心肌浓度是血浆浓度的l0~50倍
血药浓度 g/mL AM dAM 0.68 0.84
心房肌 g/mL 13.2 28.3
再负荷后改为新的维持量,一般要大于原来的维持量
阜外医院2年1214例应用现状总结


胺碘酮主要用于器质性心脏病(97.5%),心功能 2级以上的占93.2%。
胺碘酮用于房颤、房扑占60.6%,其中86.5%
(637/736)的病例来自心脏术后早期。 胺碘酮预防术后房颤比例低,占1.6%。 胺碘酮用于室颤、持续室速占9.7%。
胺碘酮的负荷方法和负荷量
负荷方法: ——静脉负荷法:适用于短期使用或无法口服的情况
——静脉加口服:多数急性心律失常的负荷方法
——口服负荷法:适用于非急诊长期使用
负荷量:
——小剂量负荷:总负荷量<10克 ——中剂量负荷:总负荷量10-20克 ——大剂量符合:总负荷量>20克
胺碘酮的负荷速度
快速负荷:
阜外医院单中心回顾和3家医院前瞻性研究,进 行了多因素回归分析 ——男性为危险因素 ——使用盐水稀释为危险因素 未发现其他明确危险因素 定期复查肝功能的重要性
小结
胺碘酮仍是抗心律失常药物中的一枝独秀 静脉胺碘酮是急诊心律失常治疗的重要药物 正确选择适应证,正确使用,正确监测和随访是 发挥效益,减少风险的重要保证
阜外医院单中心回顾——肝功能异常
有784(64.6%)例患者进行ALT监测 (其中548例有 ALT及胆红素的化验结果)。 ALT轻度升高: ——110例(14.0%),平均年龄57.8±10.5岁。 ——其中ALT升高超过正常值的3倍上限并低于400IU/L 者共有61例(7.8%)。
——ALT升高同时伴有胆红素升高有2例(6.5%),其 用药后胆红素分别为44.9μmol/L、40.5μmol/L。
胺碘酮使用方法与剂量的建议
静脉胺碘酮的使用剂量和方法要因人而异。应根据心律 失常的发作情况和患者的其他情况进行调节
静脉胺碘酮的使用最好不要超过3~4天
应特别注意使用大静脉,最好是中心静脉给药
胺碘酮静脉使用必须给予负荷量静脉注射,需要维持时 立刻给予静脉滴注。单纯使用小剂量静脉滴注是不能在 短时间内发挥作用的
胺碘酮的不良反应
胺碘酮的药理学特征复杂,作用多样,故可引起多种不良 反应
由于半衰期长, 胺碘酮潜在的器官毒性比半衰期短的药 物更严重,也更难处理。 大多数不良反应经过减量或停药可以逆转。许多不良反 应只要予以解释,解除患者的顾虑,严密随访观察即可。 而重要脏器的毒性,可能是严重的,需要更积极的处理。
胺碘酮的再负荷
胺碘酮在减量或口服维持治疗期间,可能因为剂量过
小而造成室速复发
因为胺碘酮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单纯改变维持量是不
能奏效的,应该进行再负荷
急诊心律失常的复发一般需要静脉再负荷,其用药方
法与开始用药并无太大差异,但一般用量较起始负荷 小,应根据情况因人而异
口服须重新使用600mg/日至少数日
程度 年龄 总用量
(至肝功改变最明显时)
维持时间 距升高时间*
36.4±33.6 3.5±2.3(0~7)
轻度 56.7±11.4 1218.7±1040.8
重度 57.4±10.1 1050.0+584.7
54.6+72.6
1.8±1.2(1~4)
注:*表示p值<0.05,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静脉胺碘酮与肝功能异常
备注
VT4阵
长期用药的准备
确定长期用药的适应证 确定是否有禁忌症 用药前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肺部检查(胸 片,必要时呼吸功能) 确定有无与胺碘酮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治疗:地 高辛,华法林。调整用药的方案 急诊接长期治疗者应尽快安排上述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