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药物药理作用

他汀药物药理作用
他汀药物药理作用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药理;临床应用

他汀类药物(statins)即3 羟基 3 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 CoA)还原酶抑制药,能有效地降低胆固醇水平,也已成为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药物。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还能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纤维蛋白的产生和血栓形成,改善非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症状,有降低血压、抗炎、抗心律失常等作用。本文就近年来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简述如下。

1 降血脂作用

他汀又名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由于HMG CoA还原酶是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对该酶的特异性竞争抑制,从而使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减少,降低血清中LDL C及总胆固醇的水平,增强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表达,加速血循环中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残粒清除,是临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是临床上疗效明确的调脂药[1]。有研究显示,口服罗伐他汀5mg可使大多数高脂血症患者血浆中LDL C水平减少42%~52%,三酰甘油降低16%,总胆固醇降低30%,载脂蛋白B2减少33%,HDL C提高8%~13%[2]。多个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均证实,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病死率及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3]。

2 抗高血压作用

临床回顾性分析发现,高血压病患者中,使用他汀类药物患者的血压比不使用者控制的更好,且更易于使血压

<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 a)[4]。大多数他汀类药物抗高血压作用的临床研究亦支持Statins的降压作用。Strazzullo等[5]荟萃分析发现与安慰剂组及其他降脂药比较,他汀类药物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当血

压>130/80 mm Hg时他汀类药物可使收缩压平均降低4 mm Hg,使舒张压平均降低1.2 mm Hg,基线血压越高其降压作用越明显,并且与血脂变化无关。

3 治疗肺高压的作用

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 H)是最严重而且具有潜在破坏力的慢性肺循环疾病,临床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能有效减轻甚至逆转P H及肺血管重塑。Kao等[6] 应用辛伐他汀(20~80 mg/d)对16例原发性或继发性P H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患者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心输出量提高,右心室收缩压降低,同时没有出现肝功能损害、肌肉坏死或其他他汀类药物的不良事件,P H 的进展得到控制。该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可以在临床患者中逆转已经形成的P H。

4 抗心绞痛作用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重要原因。临床研究发现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江芸等[7]对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显效45例(75.0%),有效12例(20.0%),无效3例(5.0%),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20例(50%),有效7例(17.5%),无效13例(32.5%),总有效率6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抗心律失常作用

目前有较多的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证实他汀类药物可以明显减少心房颤动(AF)的发生、复发和维持。Mitchell等[8]研究发现,在713例需要用胺碘酮和索他洛尔或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的室性心动过速与心室颤动的患者中,服用他汀类药物可以使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再发风险降低40% ,总病死率下降36% ,心源性死亡下降39%,提示他汀治疗的益处部分是由于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Hanna等[9]观察25 268例左室射血分数低于40%的患者,其中71.3%的患者有高脂血症,66.8%的患者服用了他汀类降脂药物,结果表明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房颤发生率低于未接受降脂治疗的患者和无高脂血症的患者。经多变量分析显示:使用他汀类药物能明显降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患者房颤的发生率,并且这种效应明显大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该研究还提示他汀类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独立于其降脂效应之外。

6 逆转心室重构作用

他汀类药物抑制心肌细胞肥大是通过对心肌细胞外基质重构和心肌内皮素 1的水平的调节来实现的;减轻心肌间质纤维化,他汀类药物对心肌间质重构的影响表现为2方面:直接抑制I型、III型胶原合成及其mRNA的表达;通过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s)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 s)活性及其平衡来改善心肌间质的重构[10]。

7 抗心力衰竭作用

心力衰竭不仅有血流动力学紊乱,还存在着神经内分泌紊乱及多种细胞因子明显升高,如肿瘤坏死因子、CRP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CRP,并可减少基线CRP升高患者的未来冠状动脉事件[11]。动物实验亦表明辛伐他汀干预可抑制慢性心力衰竭兔心脏扩张、室壁增厚、心肌细胞调亡,改善心肌重构[12]。这可能与他汀类药物具有稳定粥样斑块,减少冠状动脉事件,调节交感神经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包括降低心力衰竭时中枢交感神经冲动的传出,提高心力衰竭时动脉减压反射的敏感性有关[13]。

8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他汀类药物可以上调内皮细胞中eNOS的表达及其活性,从而增加内皮细胞中一氧化氮(NO)的合成;抑制内皮细胞中超氧阴离子的生成,减少NO的氧化灭活。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或辛伐他汀还具有降低内皮素前体和抑制内皮素合成作用,这种作用能被MVA逆转而不受胆固醇影响[14]。

9 降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浓度和活性

氟伐他汀能够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家兔组织主动脉ACE的浓度和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II(Ang II)生成,调节Ang II 受体的表达。王伟华等[15]对高血压病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发现,患者Ang II水平、收缩压及舒张压有明显下降。Wassmann等[16]研究证实,阿托伐他汀降低血压是通过下调主动脉血管紧张素I型受体(AT1 R)mRNA表达,这种作用是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的。

10 抗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作用

斑块破裂是否会引起急性缺血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受损血管壁形成血栓的因素,而血小板聚集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重要步骤。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可通过改变血小板膜胆固醇的含量来改变膜的流动性,从而减少血小板的聚集,通过其对血小板、凝血因子——血液流变学及纤溶的抑制作用影响血栓的形成;还能减少血小板血栓素的产生,改善血小板膜胆固醇的含量和细胞内钙的含量,抑制血栓形成[17];同时其还能使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 1表达减少,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表达增多,从而使纤溶性增加,减少小血管内微血栓[18]。

11 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

鲁跃华等[19]对高脂血症患者给予氟伐他汀或辛伐他汀口服,发现二者均能明显降低血浆胰岛素浓度,明显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提示氟伐他汀和辛伐他丁均能够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有报道对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给予普伐他汀15 mg/d口服,治疗12个月后,发现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从治疗前89.0 pmol/L下降到治疗后61.5 pmol/L(P<0.05),表明他汀类药物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

12 抗炎作用

炎性细胞及炎性因子在P H 的起病、进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Lee等[20]发现辛伐他汀可抑制支气管周围和肺血管周围的炎性细胞的渗出,并认为他汀类药物治疗P H 的部分机制就在于抑制炎性反应。Nishimura等[21]的实验表明,多种炎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 α,均随着P H的进展进行性增加,而这些基因的表达都可被辛伐他汀所抑制,说明其能减轻肺血管的炎性损害。

13 减少脓毒血症的发生率

近年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可以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抑制炎性细胞的黏附,降低脓毒血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Thomsen等[22] 观察他汀类药物与5 353例细菌感染患者病死率的关系,认为他汀类药物对细菌感染后的短期病死率没有影响,但是却可以明显改善细菌感染后30~180d的病死率。虽然目前大多数的研究结果支持他汀类药物能改善脓毒血症的预后,但需要有大样本的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来证实。

14 肾脏保护作用

在许多肾病实验模型中也发现,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肾小球损害程度,从而达到保护肾功能的目的。其非依赖降脂的肾保护作用包括抗细菌增殖、抗炎性反应、免疫调节等。他汀类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肾脏细胞,减轻肾小球硬化,延缓肾功能衰竭,尤其对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23] 。

15 抗骨质疏松作用

该作用是他汀类药物与降脂作用无关的新的药理作用,美国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切除卵巢的老年雌性大鼠给予口服剂量的他汀类药物,用药35 d后,骨小梁骨密度较原来增加39%~94%,较安慰剂组增加近2倍。张柳等[24] 所做实验也表明辛伐他汀对卵巢切除大鼠具有明显的促进骨形成,明显加快骨折愈合的作用。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促进骨的形成,增加骨密度,修复骨的显微结构,并使骨骼健壮,降低骨折危险。

16 抗肿瘤作用

实验证明,他汀类药物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增殖,诱导分化或凋亡,抑制血管新生,降低侵袭转移等作用,是一类很有潜力的抗肿瘤药物。可抑制白血病细胞、间皮瘤细胞,胰腺癌细胞、结肠癌细胞等多种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P oynter等[25] 对1 953例临床确诊的结肠直肠癌患者及2 015例对照者进行他汀类药物干预并随访5年,结果发现,服用他汀类药物组可明显降低结肠直肠癌发生的相对危险性(47%),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肿瘤的发展。

17 神经保护作用

他汀类药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不仅可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而且有不依赖于其降脂效应的神经保护作用,并能减少痴呆的发生。其神经保护机制为:(1) 稳定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改善内皮功能及促进血管生长和新生血管形成;(3)减轻炎性反应和再灌注损伤;(4) 影响淀粉样蛋白和载脂蛋白E的形成。实验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预防脑缺血的发生,而且还能够缩小脑缺血动物模型的梗死灶体积,增强脑组织本身对缺血的耐受性,证明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26]。

18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降低发病率、改善认知功能和延缓病程进展,给AD治疗带来新的希望。英国一项300万名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人群的回顾性调查显示,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人群AD发病率比对照组降低70%[27]。

19 免疫抑制作用

随着移植手术的开展,免疫抑制剂和降血脂药大量应用,发现他汀类药物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能够降低移植排斥的发生率并且减缓排斥反应的强度。他汀类药物有可能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一种重要用药。研究发现,普伐他汀可减少心脏移植患者发生血液动力显著变化的排斥反应并增加患者存活率。Cosio等[28]对1 574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研究发现,服用他汀类药物生存率增加24% (P=0.02),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可与环孢素联用预防肾移植排异反应。

20 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可出现血清转氨酶持续升高,但停药后,通常可缓慢回落至用药前水平,而横纹肌溶解症是其最为严重的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的禁忌证:肝肾功能明显受损、急重症感染、低血压、大手术、外伤、胆汁淤积、严重代谢和内分泌疾患、电解质紊乱、癫痫、他汀类过敏或有肌病史者禁用。

综上所述,虽然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完善,临床应用经验的不断丰富,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其机制必将会被人们所认识,相信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他汀类药物必将使患者获得更大的益处。

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

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 15、去甲肾上腺素 1 )兴奋心脏 2)收缩血管 3)升高血压 16、盐酸肾上腺素 1)兴奋心脏 2)对皮肤、粘膜及内脏血管有收缩作用;对骨骼肌及冠状动脉有扩张作用; 3)收缩压、舒张压均可升高 4)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使粘膜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或消除粘膜充血或水肿5)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升高血糖 17、异丙肾上腺素 1)兴奋心脏 2 )舒张血管,使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 3)扩张支气管 4)促进脂肪分解 18、硫酸阿托品 1)抑制腺体分泌 2)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 3 )解除平滑肌痉挛 4)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抑制 5 )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6 )解救有机磷酸脂类中毒 19、盐酸利多卡因 1 )局部麻醉 2)抗心律失常 20、尼可刹米 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也可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21、洛贝林 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22、间羟胺 1)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作用较去甲肾温和、缓慢而持久 2 )心肌收缩力增强,可使休克患者心排血量增加 3)较少引起心悸和心律失常 4)收缩肾血管作用较弱,较少引起少尿、无尿 23、盐酸多巴胺 1)兴奋心脏 2)大剂量应用时,表现为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3)治疗量时产生排钠利尿作用;大剂量应用时使肾血管明显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24、西地兰 1)正性肌力作用显著加强衰竭心脏的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从而解除心衰的症状 2)负性频率作用减慢心率的作用 3)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房室传导速度,可减慢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的心室率

服用他汀类药物6注意

服用他汀类药物6注意 他汀类药物是当前最常用的调脂药物。我国已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均密切相关。使用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丁、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既能够调节血脂水平,又能稳定人体血管里的潜在病灶——粥样斑块(稳斑块),从而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不过,使用他汀类药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药疗程:对于已有心脑血管疾病發生(如脑中风)的患者,或者有高危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即使在正常范围,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此类药以预防疾病再次发作,长期坚持服药才能有效。 2.服用剂量: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与服用剂量有一定的

关系。服用10~20毫克的剂量,一般不引起转氨酶升高;但如剂量 增加至40毫克或大剂量80毫克时,就会出现以转氨酶升高为特征的肝损害。因此请记住,不能擅自增加服用剂量。 3.肌肉疼痛:极少数患者服药后会出现无法解释的肌肉疼痛不适、肌肉酸软、僵直或痉挛,如有此类情况发生,请来医院就诊。 4.肝损害:极少数患者服药后会出现转氨酶升高,如果检查肝功能发现有此异常,如果转氨酶超过正常值上限的3倍,需要停药就诊。建议初次服药后1~2月复查肝功能,如果没有异常,可半年或1年 复查肝功能1次。还有极少数患者会有肝炎临床症状,如出现纳差、乏力、腹胀、恶心、呕吐、黄疸、肝痛,此时应立即停药就诊。 5.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是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如果同时服用氯吡格雷、阿奇霉素、胺碘酮、罗红霉素、非诺贝特、氟他胺、曲格列酮等药,由于肝脏代谢减慢,可促进他汀类药物的血药浓度,从而增加副作用。因此,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在就诊时一定要告诉医生自己正在服用哪些药,并注意有无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理学(基本概念,常见药物)

药物 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 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 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 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 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治疗效果 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的不良反应 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包括: 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性反应 乙酰胆碱(ACH) 作用: 1、M样作用:心率减慢、血管扩张、心肌收缩力减弱,扩张几乎所有血管,血压下降,胃肠道、泌尿道及支气管等平滑肌兴奋,腺体分泌增加,眼瞳孔括约肌和睫状收缩。 2、N样作用:激动N1胆碱受体,表现为消化道、膀胱等处的平滑肌收缩加强,腺体分泌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和小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过大剂量由兴奋转入抑制。激动N2胆碱受体,使骨骼肌收缩。 3、中枢作用: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M、N胆碱受体激动药 乙酰胆碱醋甲胆碱、卡巴胆碱、贝胆碱 M胆碱受体激动药 毛果芸香碱

毛果芸香碱 作用: 1、眼:表现为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本品可激动瞳孔虹膜括约肌的M胆碱受体,使虹膜括约肌收缩,表现为瞳孔缩小,通过缩瞳作用使虹膜向中心拉动,虹膜根部变薄,从而使处于虹膜周围的前房角间隙扩大,房水易于经滤帘进入巩膜静脉窦,使眼内压下降。环状肌向瞳孔中心方向收缩,造成悬韧带放松,晶状体由于本身弹性变凸,屈光度增加,调节痉挛。 2、腺体:分泌增加尤以汗腺和唾液腺。 应用: 1、青光眼 2、虹膜炎 3、其他:用于颈部放射后的口腔干燥 不良反应及注意:过量可出现M胆碱受体过度兴奋症状,可用阿托品对症处理。滴眼时压迫内眦。 N胆碱受体激动药 烟碱、洛贝林 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 新斯的明、毒扁豆碱

药理学药名整理

一.外周神经系统药理 肾上腺素能神经药 1.拟肾上腺素药: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克仑特罗 2.抗肾上腺素药 酚苄胺、酚妥拉明、妥拉唑林、哌唑嗪、育亨宾、麦角碱类、氯丙嗪、氟哌啶醇 (α肾上腺素能阻断剂) 普萘洛尔、纳多洛尔、噻吗洛尔、吲哚洛尔、心得平--非选择性β阻断剂 美多洛尔、阿替洛尔--选择性β1阻断剂 丁氧胺--选择性β2受体阻断剂(β肾上腺素能阻断剂) 胍乙啶、溴苄胺、利血平(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断药) 胆碱能神经药 1.拟胆碱药 乙酰胆碱、乙酰甲胆碱、氨甲酰胆碱、氨甲酰甲胆碱、毒蕈碱、槟榔碱、毛果芸香碱、氧化震颤素、甲氧氯普胺(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的拟胆碱药) 腾喜龙、毒扁豆碱、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美斯的明、西维因--可逆性抑制剂 蝇毒磷、倍硫磷、马拉硫磷、敌百虫、二嗪农、敌敌畏、沙林、梭曼--不可逆性抑制剂(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的拟胆碱药) 2.抗胆碱药 阿托品、东莨菪碱、溴化甲基东莨菪碱、硝甲阿托品、后马托品和优卡托品、甘罗溴铵、甲胺太林和苯胺太林、托品酰胺 3.肌肉松弛药 筒箭毒碱、阿曲库胺、多杀氯铵、米哇库铵、冠罗宁、维库罗宁--非去极化型神经肌肉阻断剂 琥珀胆碱、奎双胺--去极化型神经肌肉阻断剂 愈创木酚甘油醚、氨基甲酸愈创木酚甘油醚酯、异丙安宁、美他沙酮、胺苯环庚烯、巴氯酚--中枢性骨骼肌松弛剂 硝苯呋海因--外周性骨骼肌松弛剂 局部麻醉药 表2-5常用麻醉药的特点 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 皮肤黏膜用药 1.保护剂 药用炭、白土、滑石粉、淀粉、碳酸钙、二氧化钛、氧化锌、硼酸--吸附药 淀粉、糊精、明胶、阿拉伯胶、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黏浆剂 豆油、花生油、棉子油、麻油、橄榄油、豚脂、羊毛脂、凡士林、液体石蜡、二甲基硅油、聚乙二醇、吐温-80--润滑剂 鞣酸、鞣酸蛋白、明矾、铝,锌,钾,银的无机盐--收敛剂 2.刺激剂 煤焦油、鱼石脂、薄荷醇、水酸甲酯、斑蝥素、辣椒、松节油、氨溶液 二.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镇静药和安定药 1.吩噻嗪类

他汀类药物有哪些主要的副作用

他汀类药物有哪些主要的副作用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主要为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他汀类药物还可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100,从而减少富含甘油三酯AV、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他汀类药物分为天然化合物(如洛伐他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美伐他汀)和完全人工合成化合物(如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罗伐他汀、pitavastatin)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 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调节血脂作用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早期应用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抗炎、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等作用。 结构比较: 辛伐他汀(Simvastatin)是洛伐他汀(Lovastatin)的甲基化衍化物。 美伐他汀(Mevastatin,又称康百汀,Compactin)药效弱而不良反应多,未用于临床。目前主要用于制备它的羟

基化衍化物普伐他汀(Pravastatin)。 体内过程: 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口服后要在肝脏内将结构中的其内酯环打开才能转化成活性物质。 相对于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本身为开环羟酸结构,在人体内无需转化即可直接发挥药理作用,且该结构具有亲水性,不易弥散至其他组织细胞,极少影响其他外周细胞内的胆固醇合成。 除氟伐他汀外,本类药物吸收不完全。 除普伐他汀外,大多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 有效控制血脂成了众多血脂异常患者及家属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患者从某些媒体上、广告上听说了哪种药物好,就自行去购买服用;有些人一听说他汀类药好,就非要医生给他开他汀类药物不可。殊不知,药不对症,即使用了他汀类药物,效果也不一定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他汀类药物有它的适应人群,并非人人皆可。 人体血液中脂质一种或几种成分的升高或降低,叫做血脂异常。过去,将其中某些脂质成分的升高称为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现在则统称为血脂异常。

药物的药理作用

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与机制 1. 毛果芸香碱:M样作用(用阿托品拮抗)。缩瞳、调节眼内压和调节痉挛。用于青光眼。 2. 新斯的明:胆碱脂酶抑制剂。用于重症肌无力,术后腹气胀及尿潴留,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肌松药的解毒。禁用于支气管哮喘,机械性肠梗阻,尿路阻塞。M样作用可用阿托品拮抗。 3. 碘解磷定:胆碱脂酶复活药,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常用解救药。应临时配置,静脉注射。 4. 阿托品:M受体阻滞药。竞争性拮抗Ach或拟胆碱药对M胆碱受体的激动作用。用于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虹膜睫状体炎,眼底检查,验光,抗感染中毒性休克,抗心律失常,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禁用于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用镇静药和抗惊厥药对抗阿托品的中枢兴奋症状,同时用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或毒扁豆碱对抗“阿托品化”。同类药物莨菪碱。合成代用品:扩瞳药:后马托品。解痉药:丙胺太林。抑制胃酸药:哌纶西平。溃疡药:溴化甲基阿托品。 5. 东莨菪碱山莨菪碱作用特点:东莨菪碱中枢镇静及抑制腺体分泌作用强于阿托品。还有防晕止吐作用,可治疗帕金森氏病。山莨菪碱可改善微循环。主要用于各种感染中毒性休克,也用于治疗内脏平滑肌绞痛,急性胰腺炎。 6. 筒箭毒碱:肌松作用,全麻辅助药。呼吸肌麻痹用新斯的明解救。 7. 琥珀胆碱:速效短效肌松药,插管时作为全麻辅助药。禁用于胆碱酯酶缺乏症病人,与氟烷合用体温巨升的遗传病人,青光眼,高血钾患者(持续去极化,释放K过多)如偏瘫、烧伤病人,以免引起心脏意外。使用抗胆碱脂酶药患者禁用。 8. 去甲肾上腺素:α受体激动药。用于休克,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有局部组织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停药后的血压下降。禁用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器质性心脏病,无尿病人与孕妇。主要机理为收缩外周血管。 9. 去氧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α1受体激动药,防治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的低血压。速效短效扩瞳药。 10. 可乐定:α2受体激动药。用于降血压。中枢性降压药。降压快而强,使用于中度高血压。尚可用于偏头痛以及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也用于吗啡类镇痛药成瘾者的戒毒。(见后) 11. 肾上腺素:α、β受体激动药。用于心脏停搏,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减少局麻药的吸收,局部止血。不良反应:剂量过大可发生心律失常,脑溢血,心室颤动。禁用于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甲状腺机能亢进及糖尿病。主要机理为兴奋心脏,兴奋血管,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12. 多巴胺:α、β受体激动药。作用特点:主要激动多巴胺受体,也能激动α和β1受体,用于抗休克。可与利尿药合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对肾脏的特色是直接激动肾脏的多巴胺受体,增加肾脏血流量,排钠利尿,注意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可用于抗慢性心功能不全。 13. 间羟胺作用特点:激动α受体,作用弱而持久,用于各种休克早期。 14. 麻黄碱:α、β受体激动药,较肾上腺素弱而持久。特点是有中枢作用。可产生快速耐药性,停药一定时间后可恢复。用于防止低血压,治疗鼻塞,过敏,缓解支气管哮喘。大量长期应用可引起失眠、不安、头痛、心悸。 15. 异丙肾上腺素:β受体激动药。能兴奋心脏,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及扩张骨骼肌血管。用于支气管哮喘(可产生耐受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脏骤停,休克。禁用于冠心病,心肌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用量过大可因心肌缺氧而导致心律失常)。

常见药物相互作用

常见药物相互作用 多巴胺 ?与硝普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合用,注意心排血量的改变,比单用本品时反应不同。 ?大剂量多巴胺与α受体阻滞剂如酚苄明、酚妥拉明、妥拉唑林(Tolazoline)等同用,后者的扩血管效应可被本品的外周血管的收缩作用拮抗。 ?与全麻药(尤其是环丙烷或卤代碳氢化合物)合用由于后者可使心肌对多巴胺异常敏感,引起室性心律失常。 ?与β受体阻滞剂同用,可拮抗多巴胺对心脏的β1受体作用。 ?与硝酸酯类同用,可减弱硝酸酯的抗心绞痛及多巴胺的升压效应。 ?与利尿药同用,一方面由于本品作用于多巴胺受体扩张肾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可增加利尿作用;另一方面本品自身还有直接的利尿作用。 ?与胍乙啶同用时,可加强多巴胺的加压效应,使胍乙啶的降压作用减弱,导致高血压及心律失常。 ?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同时应用,可能增加多巴胺的心血管作用,引起心律失常、心动过速、高血压。 ?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同用,可延长及加强多巴胺的效应;已知本品是通过单胺氧化酶代谢,在给多巴胺前2-3周曾接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病人,初量至少减到常用剂量的1/10。 ?与苯妥英钠同时静注可产生低血压与心动过缓。在用多巴胺时,如必须用苯妥英纳抗惊厥治疗时,则须考虑两药交替使用。 多巴酚丁胺 假如给病人使用了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盐酸多巴酚丁胺的效能就可能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未受到抵消的盐酸多巴酚丁胺的α激动剂作用可能就会变得明显,包括外周血管的收缩以及高血压。相反地,α肾上腺素能的阻断可能会使β1和β2的作用明显,从而导致心悸和血管舒张。 临床研究表明:盐酸多巴酚丁胺与下列药物间无明显的相互作用,这些药物包括洋地黄制剂、速尿、安体舒通、利多卡因、硝酸甘油、硝普纳、硝酸异山梨醇、吗啡、阿托品、肝素、鱼精蛋白、氯化钾、叶酸及对乙酰氨基酚。 去甲肾上腺素

十八种抢救药物名称及药理作用

上饶清水医院抢救车内 十八种抢救药物名称及药理作用(按排列顺序编号)

注意事项:1、常见搏动性头痛,颈部面部皮肤潮红,应向病人解释。2、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晕厥,避免突然起床。

注意事项:1.抗心率失常药可损害心肌机能。故用药时应注意观察其作用及副作用。2.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如:厌食、恶心、口干、舌麻等。亦有低血压和房室传导阻滞等出现。3.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17、盐酸普罗帕酮(心律平)70mg/支 【注意事项】(1)心肌严重损害者慎用。(2)严重的心动过缓,肝、肾功能不全,明显低血压患者慎用。(3)如出现窦房性或房室性传导高度阻滞时,可静注乳酸钠、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或间羟肾上腺素等解救。 【注意事项】冬季在注射前须先将安瓿加热至与体温相近温度,再徐缓注入静脉,可避免血管痉挛。 19、碳酸氢钠注射液:250ml:12.5g 药理: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主要用于代谢性酸中毒、碱化尿液、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中和部分药物中毒。 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50g 药理:脱水药。主要用于组织脱水、降低颅内

眼内压、渗透性利尿、促进某些药物过量的排泄等。 21、林格氏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ml 药理: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药。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水、电解质平衡。 22、各种规格的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主要用于补充体液、能量,或作为其它药物溶媒。 以下药品不在抢救车内,但需要了解: 23:盐酸纳诺酮注射液:1ml:0.4mg 药理:本品为阿片受体拮抗药。主要用于酒精中毒、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 24、地西泮注射液(安定):2ml:10mg 药理作用:治疗精神障碍药、弱安定药、抗焦虑药。具有镇静、抗焦虑、抗惊厥、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静脉注射为治疗癫痫持续状态首选用药。静注可用于全麻诱导用药。 25、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2ml:.04mg药理作用:循环系统用药,强心剂。用于心力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控制伴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 26、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1g药理作用:矿物质类电解质调节药。主要用于治疗钙缺乏,急性血钙过低、碱中毒、过敏性疾病。镁、氟中毒的抢救等。27、苯巴比妥钠注射液:1ml:0.1g 药理作用:神经系统药物、镇静催眠抗惊厥药。主要用于治疗焦虑、失眠、癫痫及运动障碍。是治疗癫痫大发作及局限性发作的重要药物。 28:速效救心丸:40mg*120粒药理:活血行气、祛瘀止痛。主要用于冠心病缓解心绞痛症状。 护理部 2016年

内科常用药物药理作用

降脂 1阿昔莫司胶囊:0.25g,高脂血症, 高胆固醇血症。 2普罗布考:0.125g,高胆固醇血症。 3辛伐他汀:20mg,.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冠心病。 4瑞舒伐他汀:5mg高胆固醇血症 5阿托伐他汀:10mg/20mg治疗高 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冠 心病和脑中风的防治。 6薯蓣皂苷片:80mg用于冠心病、 心绞痛的辅助治疗。亦可用于并发 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等 症的患者。 7氟伐他汀:20mg原发性高胆固 醇血症。 8阿昔莫司胶囊:0.25g高脂血症 降糖 1格列美脲片:2mg, 2型糖尿病。 2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0.25g,降 糖药 3格列吡嗪分散片:5mg,降糖药 4瑞格列奈:1mg,降糖药 5阿卡波糖:50mg2型糖尿病。 6格列喹酮:30mg2型糖尿病。 7伏格列波糖:0.2mg 2型糖尿 病。 8罗格列酮:1mg/4mg 2型糖尿 病。 9依帕司他胶囊:50mg糖尿病神 经性病变。 降压 1吲达帕胺:2.5mg,用于治疗高血 压。 2依那普利:5mg/10mg,降压。 3特拉唑嗪:2mg用于治疗高血压; 用于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的排尿症状。 4厄贝沙坦:75mg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血压的Ⅱ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5缬沙坦分散片:40mg轻、中度 原发性高血压。 6氯沙坦钾片:100mg高血压。 7氢氯噻嗪片:25mg水肿性疾病, 高血压。 心血管 1胺碘酮:0.2g,抗心律失常药。 2地高辛:0.25mg,用于急慢性心力 衰竭, 3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抗心绞痛药,用于冠心病的长期治疗 4硝酸异山梨酯:5mg,治疗冠心 病,心绞痛 5美西律:50mg,控制急,慢性室性 心律失常。 6美托洛尔:.25mg,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 7心宝丸:60mg,温补心肾,活血 通络,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绞 痛及心肌缺血性改变 8稳心颗粒:9g,用于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的治疗 9薯蓣皂苷片:80mg,冠心病,心 绞痛的辅助治疗,高血压、高脂血 症,高胆固醇。 10硝酸甘油:0.5mg,治疗和预防心 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 衰竭,还可用于治疗高血压。 11曲美他嗪:20mg,心绞痛发作的 预防性治疗,眩晕,耳鸣。 降压、心血管 1地尔硫卓:90mg冠状动脉痉挛 引起的心绞痛和劳力型心绞痛;高 血压;肥源性心肌病。 2比索洛尔:5mg原发性高血压、 心绞痛的治疗。 3非洛地平:5mg,高血压、心绞痛。4苯磺酸氨氯地平:5mg,高血压及 心绞痛。 5卡维地洛:10mg原发性高血压; 治疗有症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6硝苯地平5mg(缓释10mg、控 释30mg)片:心绞痛,高血压 7卡托普利:25mg高血压;心力 衰竭。 8贝那普利:10mg高血压;心功能不全。 9福辛普利钠:10mg,用于治疗高血压 或心衰。 10阿米洛利:用于高血压病,心 力衰竭,肝硬化等病以致水肿和腹 水。 治喘 1茶碱缓释片:0.1g,适用于支气 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 肺气肿等缓解喘息症状;也可用于 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哮喘。 2酮替芬:1mg,支气管哮喘,哮喘 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过敏性 鼻炎。 3盐酸丙卡特罗:25ug,用于防治支 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伴有 支气管反应性增高的急性支气管 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喘 息症状。 4多索茶碱:0.2g,支气管哮喘, 慢支及其他支气管痉挛引起的呼 吸困难 5孟鲁斯特纳:10mg,平喘,也适 用于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症状 6固本咳喘:0.4g,益气固表,用 于治疗咳嗽,痰多,喘息气促 7吸入性异丙托溴胺溶液: 250vg/2ml,为支气管扩张剂,用 于慢支,肺气肿,哮喘等慢阻肺疾 病 8吸入性硫酸沙丁胺醇溶液: 5mg/ml,治疗及预防支气管哮喘, 缓解急性支气管痉挛 9布地奈德吸入混悬液:1mg/2ml, 为糖皮质激素,有强效的局部抗炎 和抗过敏作用 治胃 1二甲硅油片:25mg,胃肠道胀气。 2多潘立酮:10mg,消化不良,腹 胀,嗳气,恶心,呕吐。 3莫沙必利:5mg,用于功能性消化 不良,伴有胃灼热、嗳气、恶心、 呕吐、早饱、上腹胀、上腹痛等症 状。 4枸橼酸铋雷尼替丁:0.2g, 抑制胃 酸分泌、保护胃粘膜 5果胶铋:50mg,胃及十二指肠溃 疡 6硫糖铝:1g/10ml,胃及十二指肠 的溃疡的治疗。 7奥美拉唑:20mg适用于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 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 瘤)。 8法莫替丁:20mg用于缓解胃酸 过多所致的胃痛、胃灼热感(烧 心)、反酸。 9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胃 食管反流性疾病;根除幽门螺杆 菌。 治前列腺 1非那雄胺片:5mg,治疗已有症状 的前列腺增生。 2普适泰片:74mg,良性前列腺增 生。 3盐酸特拉唑嗪:2mg,治疗高血压, 良性前列腺增生。 4坦洛新缓释胶囊:0.2mg,前列 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 治头晕 1地芬尼多:25mg,防止多种原因 或疾病引起的眩晕、恶心、呕吐。 2氟桂利嗪胶囊:5mg脑血供不足,椎动 脉缺血,脑血栓形成后等;耳鸣,脑晕; 偏头痛预防;癫痫辅助治疗。 3尼麦角林:30mg,用于头晕。 4盐酸曲美他嗪片:20mg,心绞痛 发作的预防性治疗,眩晕,耳鸣。 5银杏叶:9.6mg,用于脑部血液 循环不足及其眩晕,头痛,记忆力 减退等症状。 镇静 1劳拉西泮:0.5mg缓解焦虑症状 2艾司唑仑片:1mg抗焦虑、失眠。也用 于紧张、恐惧及抗癫癎和抗惊厥。 3地西泮:2.5mg用于焦虑、镇静催眠, 还可用于抗癫癎和抗惊厥 4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0.5mg 轻、中型焦虑、抑郁、虚弱。 5心神宁片:养血除烦,宁心安神。 神经 1甲钴胺:5mg,改善患者自觉症状, 如麻木、自发性疼痛、感觉异常、 直立性眩晕、多汗、口渴等 2谷维素:10mg,神经官能症,更 年期综合症的镇静助眠。 3丙戊酸钠缓释片:0.2g全身性、 部分性或其他类型癫痫。 4多巴丝肼片:0.25g帕金森病。 5 11卡马西平片:0.1g/0.2g癫痫; 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发作;躁 狂-抑郁症。 6石杉碱甲片:50μg良性记忆障 碍。 7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脑外伤、 脑血管疾病等所致记忆及思维功 能减退。 护肝 1葡醛内酯:50mg,用于急慢性肝 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食物或药 物中毒。 2甘草酸二铵:50mg适用于伴有 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急、慢性病毒性 肝炎的治疗。 3复方益肝灵:21mg益肝滋肾, 解毒祛湿。 4水飞蓟宾:140mg中毒性肝脏损 害;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支持治 疗。 补肾 1阿魏酸哌嗪:50mg肾小球疾病, 肾病综合症早期尿毒症以及冠心 病、脑梗塞、脉管炎等的辅助治疗。 2金水宝:0.33g补肺益肾、止咳 化痰。 3普乐安:补肾固本。 4固本咳喘:0.4g益气固表,健脾 补肾。 5百令胶囊:0.25g补肺益肾、止 咳化痰。 6强骨胶囊:0.25g,补肾,强骨, 止疼。 7心宝丸:60mg温补心肾,益气 助阳,活血通脉。 祛痰 1桉柠蒎肠溶软胶囊:0.3g,祛痰药 2盐酸氨溴索:30mg,用于急、慢 性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痰液黏稠、 咳痰困难。 3乙酰半胱氨酸胶囊:0.2g,用于 大量粘痰阻塞而引起的呼吸困难, 4金水宝:0.33g,补肺益肾,止咳 化痰 5牛黄蛇胆口服液:10ml,清热, 化痰,止咳 6固本咳喘:0.4g,益气固表,用

常用急救药物的药理作用与注意事项

常用急救药物的药理作用与注意事项 1.尼可刹米(可拉明):呼吸中枢兴奋药 药理作用: (1) 选择性地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作用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2) 一次静注只能维持作用5-10分钟,代谢后由尿排出。极量一次0.75g,必要时可在1-2小时内连续给4-6个剂量。 注意事项 (1) 反复或大剂量可引起血压增高、心悸、呕吐、震颤、肌僵直等,应及时停药。 (2) 若出现惊厥,可注射地西泮(安定)或小剂量硫喷妥钠对抗。 2.洛贝林:呼吸兴奋药 药理作用 (1) 兴奋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而反射性兴奋呼吸,使呼吸加深、加快,作用迅速而短暂。 (2) 对呼吸中枢无直接兴奋作用。 (3) 剂量:1次20mg,1日50mg,成人1次3mg,极量1日20mg。 注意事项大剂量可引起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呼吸抑制、甚至惊厥。 3.盐酸肾上腺素(付肾):抗休克药 药理作用本品是具有α和β受体双重兴奋作用 (1) 加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肌兴奋性,加速传导。 (2) 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 (3) 使皮肤、粘膜及内脏血管收缩,同时引起冠状血管和骨骼肌血管扩张,使体内血流发生重新分配,可使血压升高。 (4)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起到扩张气管的作用。 (5) 能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加速脂肪分解,增加心肌和全身氧耗。促进异化作用,提高基础代谢率。注意事项 (1) 常见副作用有头胀、头痛、心悸、烦躁不安、心动过速等,严重者可由于心室颤动而致死。 (2) 甲亢、心动过速、心律失常、高血压等患者禁用,心脏复苏时例外。 (3) 用量过大或皮下注射时误入血管后,可引起血压突然上升而导致脑溢血。 (4) 药液变色后不宜使用。 4.异丙肾上腺素:抗休克药 药理作用为β受体激动剂,对α受体几乎无作用。 (1) 使心脏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输出量和心肌耗氧量增加。 (2) 可使血管总外周阻力降低。使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加大。 (3) 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4) 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增加组织耗氧量。 注意事项(1) 常见有心悸、头痛、头晕、喉干、恶心、软弱无力及出汗等副作用。 (2) 剂量过大易致心动过速,也能引起心律紊乱,甚至猝死。 (3)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嗜铬细胞瘤及甲亢患者禁用。 (4) 成人心率超过110次/分,小儿心率超过140-160次/分时,应慎用。 (5) 口服易被胃酸破坏,故临床用于舌下、吸入和静脉给药。 5.阿拉明(重酒石酸间羟胺) 药理作用 (1) 主要激动α受体,升压作用温和而持久。 (2) 有中度加强心脏收缩的作用,无局部刺激,常作去甲肾上腺素的代用品。 注意事项 (1) 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的患者慎用。 (2) 短期连用可产生快速耐受性。 (3) 过量时表现抽搐、严重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应立即停用。 (4) 忌与碱性药物配伍。 6.多巴胺 药理作用具有兴奋α受体、β受体和多巴胺受体的作用。 (1) 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 (2) 使肾、肠系膜、冠状及脑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 (3) 本品的突出作用为使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从而促使尿量增加,尿钠排泄增加,肾功能获得改善。 (4) 常用于抗休克的缩血管或扩张血管,对周围心血管有轻度收缩作用,可升高动脉血压。

他汀类药物合理的应用

他汀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血脂异常,包括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降低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1],降低LDL是治疗CHD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2]。血脂异常的治疗包括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血浆净化疗法、外科治疗及基因治疗。药物治疗是最常被使用的方法,其中又以他汀类使用最广泛,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危患者LDL水平的一线用药[3、4]。本文就当前他汀类药物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做一综述。 一、回顾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被广泛应用的降胆固醇药物,通过作用于肝细胞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催化胆固醇生物合成中的限速步骤),抑制胆固醇合成,并上调LDL受体,加速清除循环中的LDL颗粒,从而降低血浆LDL水平。 [Grundy SM. 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s for treatment of hypercholesterolemia. N Engl J Med, 1988,319:24-33]自从1987年首获批准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5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发表以来,诸多以他汀类作为治疗组进行的高质量的随机试验已经明确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降低血管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以及动脉血运重建风险的能力,[Cholesterol Treatment Trialists’(CTT) Collaborators.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holesterol-lowing treatment: prospective meta-analysis of data from 90056 participants in 14 randomised trials of statins. Lancet,2005,366:1267-78] 并为有关指南的制定、修改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循证医学证明了他汀类降脂治疗的临床益处,降低LDL 30%-40%、使CHD的发病率降低24%-36%,并明确了他汀类降脂药物在推荐剂量下长期应用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综观2004年NCEP ATPⅢ的最新报告、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及美国ADA指南可以看到,尽管因各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而使其各自的标准有所差异,但都强调降脂治疗的首要目标是降低LDL水平。当前全球降脂趋向是:针对高危人群;首选他汀类降脂药;LDL水平“越低越好”。有证据显示:无论受试者LDL的基础水平如何(即

(完整word版)药理学各种药的归纳总结

药理 糖皮质激素小结(记忆方法,八个四): 1.构效关系有四:基本结构为甾核 1)C3的酮基、C20的羰基及C4-5的双键是保持生理功能所必需; 2)C17上有-OH;C11上有=O或-OH; 3)C1~2为双键以及C6引入-CH3则抗炎作用增强、水盐代谢作用减弱; 4)C9引入-F,C16引入-CH3或-OH则抗炎作用更强、水盐代谢作用更弱。 2.四大生理作用:升糖、解蛋、分脂、保钠。 3.分四类:短效(的松类)、中效(尼松类)、长效(米松类)、外用(氟松类) 4.四大抗作用(超生理剂量):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 5.对血液及造血系统的作用,四多一少:1)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ˉ,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2)红细胞?、血红蛋白?,治再障。 3)血小板?,治血小板减少症。 4)中性粒细胞?,治粒细胞减少症。 6.不良反应: (一)四个一:一进,一退,一缓,一反。1)一进:类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柯兴氏综合症)。 2)一退: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分泌功能减退。3)一缓:伤口愈合迟缓。 4)一反:停药反跳现象。 (二)四诱发: 1)诱发或加重感染。 2)诱发或加重糖尿病、高血压。 3)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诱发或加重精神病。 7.四用法: 1)小量替代: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2)大量突击:严重感染或休克。 3)正量久用:自身免疫疾病、炎症后遗症等。 4)两日总量一次晨用。 胰岛素小结: 1.分三类:短,中,长效(纯胰岛素:单峰与单组分抗原性小)。 2.药动学三特点: 1)口服无效,加蛋白制剂禁注射; 2)加蛋白或锌为中,长效; 3)肝肾功能差影响灭活。 3.四大作用:降糖、合蛋、合脂、促钾; 4.三大用途:各型糖尿病,纠正细胞内缺钾或高血钾症,治疗精神分裂症。 5.三大不良反应:低血糖,过敏,耐受性。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关系图: 甲状腺激素——替代补充—→1.呆小病或克汀病(小儿) ↓ 2.粘液性水肿(成人)补充 ↓ 单纯性甲状腺肿---小剂量治疗---碘中毒 1.急:血管神经性水肿; ↓↓ 2.慢:口眼刺激症; 甲状腺激素过量诱发↓ 3.过量诱发甲亢; ↓↓ ↓ 1.大剂量碘; 1.甲亢术前准备 甲亢——内科治疗——2.普萘洛尔共有二作用: 2.甲危辅助治疗; 3.硫脲类(引起白细胞减少症,过敏反应) 强心甙小结 1.强心甙组成:甙元强心;糖延长其作用。 2.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率.慢效 ... 蛋白结合率洋地黄毒甙》中效.. 肝肠循环地高辛》速效 显效时间西地兰 维持时间毒K

妇产科常用药物

妇产科常用药物(激素类) 雌激素类药物 种类和制剂 1.天然雌激素 体内分泌的天然雌激素为雌二醇、雌酮及雌三醇。目前,国内临床常用的雌激素多为其衍生物,如苯甲酸雌二醇等。它们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与天然雌激素类似。 (1)苯甲酸雌二醇(estradiol benzoate);为雌二醇的苯甲酸酯。作用时间较长,可维持2~3日,是目前最常用的雌激素之一,为油溶剂,仅供肌肉注射。针剂有1mg/支、2mg/支两种。 (2)戊酸雌二醇(estradiol valerate):为雌二醇的戊酸酯。是长效雌激素制剂,肌注后缓慢释放,作用维持时间2~4周。针剂有5mg/支、10mg/支两种。 (3)环戊丙酸雌二醇(estradiol cypionate):为雌二醇的环戊丙酸酯。也是长效雌激素制剂,作用比戊酸雌二醇强而持久,维持时间3~4周以上。针剂有1mg/支、2mg/支及5mg/支三种,供肌肉注射。 (4)雌三醇(estriol):雌激素活性微弱。口服片剂有lmg/片、5mg/片;针剂为10mg/支。局部用有10%鱼肝油制剂。 2.半合成雌激素制剂 (1)炔雌醇(ethinyl-estradiol,EE):为口服强效雌激素,作用约为己烯雌酚的20倍。口服片剂有0.0125mg/片、0.05mg/片。 (2)尼尔雌醇(nylestriol):为雌三醇的衍生物,为口服长效雌激素。口服片剂有lmg/片、2mg/片、5mg/片。3.合成雌激素(非甾体雌激素) 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又称乙蔗酚,是常用的雌激素制剂。作用强、价廉。口服片剂有0.5mg/片、lmg /片。针剂有lmg/支、5mg/支,供肌肉注射。 药理作用 雌激素制剂的药理作用有: ①促使生殖器的生长与发育,使子宫内膜增生和阴道上皮角化; ②增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提高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③抗雄激素作用; ④对下丘脑和垂体前叶有正、负反馈调节,间接影响卵泡发育和排卵。对雌激素有无致癌作用的研究甚多,但尚未能确定。雌孕激素合用的避孕药,经长期观察未证明有致癌作用。若妇女已患乳腺癌或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可能加速其发展。一般临床合理使用并无致癌危险。 适应症 雌激素的主要适应证有:卵巢功能低下、闭经、子宫发育不良、功能性月经失调、原发性痛经、更年期综合征、老年性阴道炎及回奶等。 孕激素类药物 种类和制剂 1.黄体酮(progesterone) 或称孕酮,为天然孕激素。现均由人工合成。目前黄体酮仍为常用的孕激素之一。口服无效。肌肉注射后作用快,消失亦快,故需每日或隔日注射。针剂有10mg/支、20mg/支。复方黄体酮针剂每支1ml内含苯甲酸雌二醇2mg及黄体酮20mg。 2,孕酮衍生物 孕酮的代谢物17a-羟基孕酮并无生物效应,但其17a位上的羟基酯化后,其孕激素作用不但恢复且有所加强,常用制剂有: (1) 甲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provera,DMPA):商品名安宫黄体酮。口服或肌肉注射均有效。口服片剂为每片2rug,针剂有50mg/支、75mg/支、100mg/支等。目前已有100mg/片、200mg/片、500mg/片大剂量的口服片。 (2)甲地孕酮(megestrolacetate);商品名为妇宁片。化学名为6-氯-甲Δ6-17α乙酰氧基孕酮。口服片剂为lmg/片。 (3)氯地孕酮(chlormadinone acetate):化学名为6-氯-甲Δ6-17α乙酰氧基孕酮。口服片剂有2mg/片、6mg/片、12mg/片等。

临床常见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临床常见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一、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1.?受体阻断剂与维拉帕米合用 ?受体阻断剂与维拉帕米合用易出现心动过缓,传导阻滞,血压下降或心衰。维拉帕米可使阿替洛尔的吸收增加,排泄减少;阿替洛尔能使维拉帕米的代谢速度减慢。维拉帕米和普萘洛尔合用可使心率明显减慢,甚至停搏。 2.奎尼丁与地高辛合用 奎尼丁与地高辛合用可使地高辛的血药浓度提高50%左右,引起心律失常。其原因使奎尼丁能将地高辛从骨骼肌中向血液转移,并减少地高辛从肾小管主动排泌。 3.茶碱与红霉素、普萘洛尔、?-受体阻断剂、H2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合用 茶碱与红霉素、普萘洛尔、?-受体阻断剂、H2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合用可使茶碱消除速度减慢,血药浓度升高,加之茶碱安全范围窄,易导致中毒出现,严重中毒表现为心动过速等,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4.排钾型利尿药、糖皮质激素与强心苷类合用 排钾型利尿药、糖皮质激素与强心苷类合用均可促进钾排出,使心脏对强心苷更敏感,易发生心律失常。 5.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三环类抗抑郁药、间羟胺、麻黄素合用 由于三环类抗抑郁药使去甲肾上腺素再吸收减少,可致血压急骤升高;与间羟胺、麻黄素合用可使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引起高血压危象。 6.氯丙嗪与氢氯噻嗪、呋塞米、普萘洛尔与硝苯地平、哌唑嗪、氯丙嗪合用 氯丙嗪与氢氯噻嗪、呋塞米、普萘洛尔与硝苯地平、哌唑嗪、氯丙嗪合用可使降压作用协同,导致严重低血压。 二、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 1.苯二氮卓类药物与吗啡类合用 苯二氮卓类与吗啡类合用可引起呼吸暂停;与其他中枢抑制药如巴比妥类合用,使呼吸受到明显抑制。 2.汉肌松与乙醚合用 汉肌松与乙醚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应减量使用,否则出现呼吸抑制甚至呼吸停止。 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具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药物合用 因为氨基糖苷类与乙醚、硫喷妥、普鲁卡因、琥珀胆碱、硫酸镁等合用,可使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加重,出现呼吸麻痹。利多卡因与琥珀胆碱合用也会出现呼吸麻痹。

常见抢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常见抢救药品的药理作 用及应用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常见抢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盐酸肾上腺素(付肾素)共备有10支。规格为1mi:1mg/支: 用法:皮下注射、静脉注射 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提升血压。使支气管血管黏膜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消除支气管粘膜水肿。常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跳骤停、解除支气管痉挛。 2%利多卡因共备有5支。规格为5ml:支:用法:皮下注射 抗心律失常。局部麻醉。主要作用于心室肌,降低心肌兴奋性,减慢传导速度。常用 于因急性心肌梗死、洋地黄中毒等索导致的心率失常。 阿托品共备有5支规格为2ml:1mg/支:用法:肌注、静脉注射 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常用缓解内脏绞痛,有机磷农药中毒,提升心率,麻醉前给药等。 尼可刹米(可拉明)共备有5支,规格为: 支:用法:静脉注射 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的兴奋呼吸中枢,亦有直接兴奋延髓的作用。用于中枢性呼衰、继发性呼吸抑制及循环衰竭。 盐酸洛贝林共备有5支规格为1ml:3mg/支:用法:静脉注射 刺激主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的兴奋呼吸中枢而使呼吸加快,对呼吸中枢无直接兴奋作用。 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共备有5支规格为2ml:支 用法:静脉注射静滴 作用:强心。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心率。用于急性心衰、房颤。 呋塞米(速尿)共备有5支规格为2ml:20mg/支 用法:静脉注射 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支及皮质部钠、钾的重吸收,使其排泄量增加而达到利尿的作用。 50%GS 共备有2支规格为20ml:10g/支: 用法:口服、静脉注射、静滴。作用:补充能量和水分 重酒石酸间羟胺(阿拉明)共备有5支规格为1ml: 10mg/支:用法:静滴 升压药、收缩血管、提升血压。 多巴胺共备有10支规格为2ml:20mg/支:用法:静滴 1.兴奋心脏和使心肌收缩力加强,不易诱发心率失常。 2.小剂量:使肾和肠系膜血管扩张,肾血流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排泄;中剂量:心肌收缩力和心搏量增加,收缩压生高;大剂量: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临床治疗各种休克,尤其对心肌收缩力、少尿尿闭的休克效果好。 酚妥拉明(立其丁)共备有5支规格为10mg/支:用法:静滴 直接扩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用于治疗高血压危象,难治性心衰、重症肺炎。硝酸甘油共备有5支规格为1ml:5mg/支:用法:静滴

他汀类药物的使用

他汀类药物的使用 唐建华 江苏省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 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主要为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他汀类药物还可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100,从而减少富含甘油三酯AV、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他汀类药物分为天然化合物(如洛伐他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美伐他汀)和完全人工合成化合物(如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罗伐他汀、pitavastatin)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 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调节血脂作用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早期应用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抗炎、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等作用。 结构比较 辛伐他汀(Simvastatin)是洛伐他汀(Lovastatin)的甲基化衍化物。 美伐他汀(Mevastatin,又称康百汀,Compactin)药效弱而不良反应多,未用于临床。目前主要用于制备它的羟基化衍化物普伐他(Pravastatin)。 体内过程 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口服后要在肝脏内将结构中的其内酯环打开才能转化成活性物质。 相对于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本身为开环羟酸结构,在人体内无需转化即可直接发挥药理作用,且该结构具有亲水性,不易弥散至其他组织细胞,极少影响其他外周细胞内的胆固醇合成。 除氟伐他汀外,本类药物吸收不完全,大多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 用药注意 大多数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服用他汀类药物,关于长期使用该类药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