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安塞腰鼓练习题和答案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安塞腰鼓练习题和答案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安塞腰鼓练习题和答案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安塞腰鼓》练习题及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注音全部准确的一项是()(2分)

A、晦暗(huì)闭塞(sāi)亢奋(kàng)飞溅(jià)

B、恬静(tián)羁绊(jī)烧灼(zhuó)冗杂(rǒng)

C、颤栗(chàn)骤雨(zhòu)震撼(hàn)磅礴(bàng)

D、瞳仁(tóng)戛然(jiá)辐射(fú)蓦然(mò)

2、下列词语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亢奋:极度兴奋。②忘情:忘记了自己的感情。

③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④蓦然:突然,猛然。

⑤晦暗:这里指天气昏暗。⑥冗杂:繁杂。

A、①④

B、②⑤

C、③⑥

D、③⑤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黄土高原上,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②观众的心也变成了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③每一个舞姿都使人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④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A、爆突然颤抖寂静

B、演蓦然颤抖恬静

C、爆蓦然颤栗寂静

D、演突然颤栗恬静

4、在下文的横线上依次填入与前面的加点词含义相反或相对的词(3

分)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了。

5、排比句的作用是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就构成形式看,有

句子内部词语的排比、句子与句子的排比、段与段之间的排比。请指出下列排比的类型(8分)

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属于之间的

排比。

⑵“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属于之间的排比。

⑶“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

交织!……”属于

之间的排比。

⑷“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

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

1

的风姿”属于之间的排比。

6、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

B、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快节奏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D、让我们大声朗读这篇文章,体会它那恢弘的气势,跟上它那铿锵的节奏,让让我们的心灵随之激荡吧!

二、整体感悟(6分)

1、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分)

2、文中多次运用“好一个安塞腰鼓”等句,在结构和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15分)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1.“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是怎样一幅情景?请写出你想像中

的这个情景。(3分)

2.“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

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中“那么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

什么?(3分)

2

鲁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专项练习

1.如图,D是BC上一点,AB=AD,BC=DE,AC=AE,试说明:∠BAD=∠CAE. 2.(2017·苏州中考变式)如图,∠A=∠B,AE=BE,点D在AC边上,∠1=∠2, AE和BD相交于点O.试说明:△AEC≌△BED. 3.(2017·黄冈)如图,∠BAC=∠DAM,AB=AN,AD=AM,试说明:∠B=∠ANM. 4.(2017·武汉)如图,点C,F,E,B在一条直线上,∠CFD=∠BEA,CE=BF,DF=AE,写出CD 与AB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5.已知△ABN和△ACM的位置如图所示,AB=AC,AD=AE,∠1=∠2. 试说明: (1)BD=CE. (2)∠M=∠N. 6.如图,∠ACB=90°,AC=BC,AD⊥CE于点D,BE⊥CD于点E,AD=2.4cm,DE=1.7cm,求BE的长度。

7.(济南历城区二模)如图,AB=CB,BE=BF,∠1=∠2.试说明:△ABE≌△CBF. 8.如图,C为线段AB上一点,AD∥EB,AC=BE,AD=BC.试说明:△ACD≌△BEC.\ 9.(泰安岱岳区期末)如图,四边形ABCD中,E点在AD上,其中∠BAE=∠BCE=∠ACD=90°,且BC=CE.试说明:△ABC≌△DEC. 10.(淄博新元中学月考)如图,BE⊥AE,CF⊥AE,垂足分别是E,F,又知D是EF的中点,△BED与△CFD全等吗?为什么? 11.(济宁微山县校级月考)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D∥EB,AC=BE,AD=BC.CF平分∠DCE.试说明: (1)△ACD≌△BEC. (2)CF⊥DE. 12.(济宁十三中月考)如图,在△ABC中,AB=CB,∠ABC=90°,D为AB延长线上一点 E在BC边上,且BE=BD,连接AE,DE,DC.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最新最全】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活动: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壮丽山河的实景图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 2、教师活动:快速画出中国版画的轮廓线。提出讨论: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说说你的观点。 3、教师总结: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二)发展阶段: 1、教师和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 (1)从构图角度分析: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 (2)从色彩角度分析:画中怎样体现出季节、时间段的? (3)图画中的形象分别具有哪些象征意义? (4)画家们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现如此宏大的场景的,换种表现视角行不行?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块不同质地的石头,找几位同学触摸之后对其质感进行评价,以便更好的理解画家对山石肌理感的表现。 (1)自然山石的幻化——“抱石皴”法。 (2)红日的霞光对画面整体气氛的烘托作用。 学生思考、体验“肌理”的含义。 3、多媒体展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作业布置】 结合本课欣赏的作品,谈谈自己对美术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的理解。

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试题(鲁教版)

七年级英语试题 一、听力测试 (一)录音中有五个句子,每个句子听一遍,然后从每小题A、B、C三个选项中选出适合每个句子的正确答语。 1. A. Why? B. Is that right? C. Good idea. 2. A. I think so. B. Bad luck. C. That’s right. 3. A. Yes, he does. B. Yes, he is. C. Yes, I am. 4. A. He has long hair.B. He sings well. C. He’s American. 5. A. It is not big. B. It’s the farthest. C. It has the best service. (二)录音中有五组对话,每组对话听两遍,然后从每小题A、B、C三个选项中选出能回答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 6. What did Kate buy for her father? A. A sweater. B. A T-shirt. C. A cap. 7. Where did Alice meet Linda for the first time? A. In a park. B. In a theater. C. In the library. 8. How often does Kate have swing dance lessons? A. Once a week. B. Twice a week. C. Three times a week. 9. Who is the most outgoing of the three girls? A. Gina. B. Gina’s sister. C. Gina’s cousin. 10. What did they pick on the farm? A. Some apples. B. Some strawberries. C. Some tomatoes.

鲁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2016年烟台市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数学试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请你找出下列图形中对称轴只有两条的是( ) 2、如图,∠=?1100,C ∠=?70,则A ∠的大小是( ) (A )?10 (B )?20 (C )?30 (D )?80 3、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方程kx b +=0的解为( ) (A )x =2 (B )y =2 (C )x =-1 (D )y =-1 4、如图,ABC ?与A B C '''?关于直线l 对称,且A ∠=?98,C '∠=?48,则B ∠的度数为( ) (A )?54 (B )?44 (C )?34 (D )?24 5、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 2 (B )-3时27的立方根 (C )125216的立方根是±56 (D )()-2 1的立方根是-1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8的立方根是2 (B 是一个无理数 (C )函数y = x >-1 (D )若点P (2,a )和点Q (b ,-3)关于x 轴对称,则a b -的值为1 7、已知三组数据:○ 12,3,4;○23,4,5;○31 ,2 。分别以每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为三角形(A ) (B ) (C ) (D ) (第3题图) B l A ' B ' C ' (第4题图)

的三边长,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 (A )○ 2 (B )○1○2 (C )○1○ 3 (D )○2○3 8、如图所示的计算程序中,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所对应的图象应为( ) 9、如图反应的过程是:小明从家去菜地浇水,又去青稞地除草,然后回家。如果菜地和青 稞地的距离为 akm ,小明在青稞地除草比在菜地浇水多用了min b ,则a ,b 的值分别为( ) (A )1,8 (B ).05,12 (C )1,12 (D ).05,8 10、在Rt ABC ?中,A ∠=?30,DE 垂直平分斜边AC ,交AB 于D ,E 为垂足,连接CD ,若BD =1, 则AC 的长为( ) (A ) (B )2 (C ) (D )4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___________。 12、把直线y x =-2向上平移后得到直线AB ,如图所示, 直线AB 经过点(m ,n ),且m n +=26,则直线AB 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在ABC ?中,AB cm =20,AC cm =12,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cm 3的速度向点A 运动,点Q 从点A 同时出发以每秒cm 2的速度向点C 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当APQ ?是等腰三角形(AP AQ =)时,运动时间是__________秒。 14、 =?47,DAC ∠和ACF ∠的平分线交于点E ,则 AEC ∠=__________。 15、如图,是曾被哈弗大学选为入学考试的试题。请在下列一组图形符号中找出它们所蕴含的内在规律, (A ) (B ) (C ) (D ) )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A D E F C B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教学进度表: 周次课题 1-2周《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1课时3-4周《美术是个大家族》2课时 5-6周《小伙伴》2课时 7周《在校园中健康成长》2课时 8周《我们的风采》1课时 9周《有创意的字》1课时 10-11周《精美的报刊》2课时 12-13周《描绘我们的校园》2课时 14-15周《设计我们的校园》1课时 16周《实用又美观的日用产品》1课时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作业布置】 结合本课欣赏的作品,谈谈自己对美术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的理解。【教学反思】 1、《江山如此多娇》这幅作品到底美在哪? 2、今后欣赏美术作品从哪几方面着眼? 第二课美术是个大家族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学科特征及美术的主要门类。

过程与方法:掌握美术作品中不同门类所涵盖的种类和代表种类的风格特征。了解美术作品除了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外,还是兼具使用功能的艺术门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美术作品正以形象化、直观化的特征证明着人类社会和文明的进步,提升着人们的生活品味,促进着世界多元化的传承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特点及区别,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 难点:掌握学生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总课时:第2课时)

鲁教版初一上英语期中试题.doc

2012 — 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检测初一年级英语试卷 时间 90 分钟分值120分 特别提示:自信考试,诚信做人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总分 得分 一、听力部分(共20 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一)、听句子,根据所听内容选择对应的信息。句子读一遍。 ()1.A 、pen B 、pencil C 、 marker ()2.A 、your B 、my C 、their ()3.A 、it B 、 that C 、this ()4.A 、ruler B 、four C 、 eraser ()5.A 、thank B 、thanks C 、pens (二)、听对话和问题,根据所听内容选择最佳答案。对话和问题 读一遍。 ()6. A 、 Yes, it is . B 、 No, it isn ’ t. C 、We don’t know. ()7. A 、 A book. B 、A pen. C 、A ruler. ()8. A 、 Bob B 、Danny C 、 Henry ()9. A 、 Brown B 、 Black C 、Blue ()10. A 、The letter “ P” . B 、 The letter “G”. C 、The letter “E”. (三)、听对话,根据所听内容写单词补全对话。对话读两遍。 M: Hi, Mary. How are you ? W:Hi, Peter. I am (11)___________.Thanks. And you? M:I ’m fine, too. Is this your(12)__________ ? W:(13) ____________, it is. M:What (14) ___________ is it ? W:It ’s red. M:What’s in it ? W:Two (15) ____________ and a pencil case.

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重点

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重点 ★字词总复习 ◎第一单元: 惮(dàn)踱(duó)归省(xǐng)行辈(hánɡ)撺掇(cuān duō)凫水(fú)潺(chán )倘(tǎnɡ) 絮叨(xùdāo )怠慢(dài)蕴藻(yùn zǎo)懈(xi è)屹立(yì)舀(yǎo)吁气(xū)家眷(juàn)楫(jí)亢奋(kànɡ)晦暗(huì)羁绊(jī)蓦然(mò)冗杂(rǒnɡ)烧灼(zhuó)恬静(tián)闭塞(sāi)磅礴(pánɡbó)辐射(fú)戛然而止(jiá)撇(piě)蘸(zhàn )惬意(qiè)参差不齐(cēn cī)水门汀(tīnɡ)咿哑(yīyǎ)静穆(mù)颦蹙(pín cù)粲然(càn)嗔视(chēn)低回婉转(wǎn zhuǎn )叱咤风云(chìzhà)浑身解数(xiè)尽态极妍(yán)惆怅(chóu chànɡ)收敛(lian)屹立(yi)奸馋矫健铿锵(kengqiang)婀娜(e nuo)优雅金碧辉煌忠心耿耿(geng)鸦雀无声少顷(shǎo qǐnɡ)犬吠(quǎn fèi )呓语(yìyǔ)叱(chì)曳屋许许声(yèhǔ) ◎第二单元: 宰割(zǎi ɡē)筹划(chóu)彷徨(pánɡhuánɡ)仰慕(yǎnɡmù)可歌可泣(qì)鲜为人知(xiǎn)当之无愧(kuì)锋芒毕露(l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rú)马革裹尸(ɡu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ɡōnɡcuìyǐ)至死不懈(xiè)元勋(xūn)孕育(yùn)黯然神伤(àn)曛(xūn)铤(tǐng)衰微(shuāi wēi) 赫然(hè) 迭起(dié) 锲而不舍(qiè) 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xuè) 潜心贯注(qián) 迥乎不同(jiǒnɡ) 一反既往(fǎn jì) 慷慨淋漓(kānɡkǎi lín lí) 气冲斗牛(dǒu)卓越(zhuó)浠水(xī)弥高(mí)炯炯(jiǒnɡ)窥视(kuī)无暇(xiá)衙门(yá)派遣(qian)热忱(chen)鄙薄(bo)以身殉职拈轻怕重(nian)漠不关心(mo)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重荷(hè)深邃(suì)踌躇(chóu chú)巴望锁闭磐石(pán)惹人注目杂乱无章喧嚣(xuān xiāo)沉郁(yù)应声而至(yìnɡshēnɡ)一拍即合(jí)义愤填膺(yīnɡ)魅力(mèi)琐事(suǒ)滑稽(jī)荒谬(miù)头颅(lú)轮廓(kuò)钦佩(qīn)白皙(xī)脚踝(huái)卿(qīnɡ)邪(yé)涉猎(shèliè)孰(shú)刮目相待(ɡuā) 词语解释: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声音突然终止。 大彻大悟——佛教用语,彻底醒悟的意思。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 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息息相通——呼吸想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鲜,少。 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形容坚持到底。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知道死了为止,指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没有愧色。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都明白。 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部显露出来。 截然不同——形容完全不同,有很大的差别。 妇孺皆知——连妇女和小孩都知道了,形容人人都知道。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都这样做。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目不窥园——西汉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目不窥园”。后世用来形容埋头读书。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一如既往——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博学多识——有广博精深的学问和多方面的知识。 一拍即合——一打拍子就合上了曲子的节奏,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 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膺,胸。 拈轻怕重niān: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麻木不仁: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这里指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对人民利益不关心。 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更好。益,更。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革命事业心不强。迁,变动。 ★背诵课文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文学常识 1.《社戏》选自《鲁迅全集》。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社戏》)、《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诗集《野草》(《风筝》),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新人教版_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总课时:第3课时) 第二课时:(总课时:第4课时)

【作业布置】 用线造型的方法画一幅人物肖像画,并表现出其相貌特征。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学习人物脸部的比例、表情特点、以及人物头部的基本形等知识,以及人物头像的写生方法等。让学生明白人物头像写生的意义,人的形象最为生动完美,又富于动态、表情和个性特点的变化,因此,惟妙惟肖地画好人物形象也就是最为困难,需要较强的观察力、理解力和较高的素描技巧。人物头像的写生练习是获得这些能力和技巧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二课在校园中健康成长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认识人体比例基础知识,观察和表现人物形象特征和动态特征,初步了解人物题材绘画的一般创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通过赏析画家的优秀作品进行再一定场景中以成组人物及情节表现一定主题的绘画创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提高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和感觉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关系、人体运动时重心及人体的动态。 难点:运用速写的方式表现身边的小伙伴。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人体站坐速写示范图 【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总课时:第5课时)

【作业布置】 运用所学的知识,用速写的方法表现身边的伙伴。 第二课时: (总课时:第6课时 ) 【作业布置】 选取学校生活的一个活动场面,用速写的方法来表现。

鲁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

七年级(鲁)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30分) 1、下列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2、如图,已知12∠=∠,要说明ABD ?≌ACD ?,还需从下列条件中选一个, 错误的选法是( ) (A )ADB ADC ∠=∠ (B )B C ∠=∠ (C )AB AC = (D )DB DC = 3、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图中α∠的度数是( ) (A )45? (B )60? (C )75? (D )90? 4、在ABC ?中,13AB =,15AC =,高12AD =,则BC 的长是( ) (A )14 (B )4 (C )14或4 (D )以上都不对 5、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则满足下列条件但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222a c b -= (B )::4:5:6a b c = (C )::1:1:2A B C ∠∠∠= (D )A B C ∠=∠=∠ 6、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则它的底角是( ) (A )20? (B )50? (C )60? (D )80? 7、如图所示,线段AB AC ,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 ,则PB 与PC 的关系是( ) (A )PB PC > (B )PB PC = (C )PB PC < (D )2PB PC = 8、如图,AOC BOC ∠=∠,点P 在OC 上,PD OA ⊥于点D ,PE OB ⊥于点E ,若 8OD =,10OP =,则PE 的长为( ) (A )5 (B )6 (C )7 (D )8 9、如图,四边形ABCD 中,3AB cm =,4BC cm =,12CD cm =,13DA cm =,且 90ABC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 ) (A )2 36cm (B )2 84cm (C ) 2 512cm (D )无法确定 10、已知等腰ABC ?中,AD BC ⊥于D ,且1 2 AD BC =,则ABC ?底角的度数为( ) (A )45? (B )75? (C )45?或75? (D )60? 二、填空题(30分) 11、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点F 在BC 的延长线上,DE ∥BC ,46A ∠=?,1 2 A B D C 第2题图 60? α 45? 第3题图 B C P 第7题图 A D O E B C P 第8题图 D A B C 第9题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全册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活动: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壮丽山河的实景图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 2、教师活动:快速画出中国版画的轮廓线。提出讨论: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说说你的观点。 3、教师总结: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二)发展阶段: 1、教师和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 (1)从构图角度分析: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 (2)从色彩角度分析:画中怎样体现出季节、时间段的? (3)图画中的形象分别具有哪些象征意义? (4)画家们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现如此宏大的场景的,换种表现视角行不行?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块不同质地的石头,找几位同学触摸之后对其质感进行评价,以便更好的理解画家对山石肌理感的表现。 (1)自然山石的幻化——“抱石皴”法。 (2)红日的霞光对画面整体气氛的烘托作用。 学生思考、体验“肌理”的含义。 3、多媒体展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作业布置】 结合本课欣赏的作品,谈谈自己对美术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的理解。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单词表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单词表 Unit1 curlyadj.卷曲的 straightadj.直的 talladj.高的 mediumadj.中等的 heightn.身高;高度 (be)ofmediumheight 中等身高 thinadj.瘦的 heavyadj.buildn.littleadj.alittle https://www.360docs.net/doc/c17630317.html,teradv.actorn.actressn.personn.nosen.mouthn.roundadj.facen.脸 eyen.眼睛singern.artistn.crimen.criminaln.putv.放 eachadj.&pron.每个;各自 wayn.方式;路线 describev.描述 differentlyadv.不同地 anotheradj.&pron.另一;又一 endn.结尾;尽头 intheend 最后;终于 realadj.真正的;真实的 jeans/z/n.牛仔裤 Johnny 约翰尼(男名) Dean 迪安(姓) Tina 蒂娜(女名) Jackson 杰克逊(姓) Unit2 noodle 面条 mutton 羊肉 beef 牛肉 cabbage 卷心菜;洋白菜 potato 土豆;马铃薯 special 特色菜;特价品 adj.特别的;特殊的 wouldmodalv.(表示意愿)愿意 blowout 吹灭 ifconj.如果 willv.将要;将会 theUK=theunitedkingdom 英国 candy 糖果 lucky 幸运的 seaweed 海藻;海草 health 健康;人的身体或精神状态 popular 受欢迎的;普遍的 getpopular 受欢迎;流行 cutup 切碎

鲁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鲁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1.轴对称现象 ·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4.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5.镶边与剪纸 ·第二章勾股定理 ·1.探索勾股定理 ·2.勾股数 ·3.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 ·第三章实数 ·1.无理数 ·2.平方根 ·3.立方根 ·4.方根的估算 ·5.用计算器开方 ·6.实数 ·第四章概率的初步认识 ·1.可能性的大小 ·2.认识概率 ·3.简单的概率计算

·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确定位置 ·2.平面直角坐标系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 ·第六章一次函数 ·1.函数 ·2.一次函数 ·3.一次函数图象 ·4.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组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4.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 第一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一、轴对称现象 1.轴对称图形:(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注意:对称轴是一条直线,不是线段,也不是射线)。 (2)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最多可达无数条。 例:①圆的对称轴是它的直径( × ) 直径是线段,而对称轴是直线(应说圆的对称轴是过圆心的直线或直径所在的直线); ②角的对称轴是它的角平分线( × ) 角平分线是射线而不是直线(应说角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③正方形的对角线是正方形的对称轴( × ) 对角线也是线段而不是直线。 2.轴对称: (1)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折叠后,它们能够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成轴对称的两图形本身可以不是轴对称图形)。

鲁教版 七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鲁教版 七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临广阔的太平洋,同时拥有陆上和海上交往便利的条件。因此, 与蒙古和日本等国家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更加优越。 P5、6认识我国的疆域及其优势 1、(1)我国南北跨纬度接近50°,直线距离约5500千米 (2)东西跨经度接近62°,直线距离约5200千米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战时可以利用庞大的战略空间与敌周旋, 增加国家的生存能力。(有理即可) 第二节人口 P12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1、晚婚晚育可延长人口生育周期,增加代际年龄差,从而减少一 定时间的间隔(如百年内) 的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增长的速度。 2(1)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2010年我国人口数量可能是17.5 亿。实行计划生育后,我国大约少生了4.1亿人口。 (2) 实际,努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不能大量移民, 第三节民族 P17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文化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多达56个,除了汉族之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而日本的民族组成比较简单,大和民族几乎一统天下,此外还有阿依努族和琉球族。 2、a----傣族----泼水节 b-----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c----回族----开斋 d----藏族----雪顿节 e---高山族----丰收节 f----汉族----元宵节 P20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2)读图找出云南省5个少数民族,说出各自在云南境内的部位,如东部、西南部等 (3)汉族分布广,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中部,与很多少数民族杂居。 2、略 第二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P27认识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1、东西走向的山脉有三大列:北部的天山山脉、中部的昆仑山脉---秦岭 南部的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散卖主要有三大列:西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部:长白山------武夷山 东部: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略 P30认识我国地势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1、略 上都位于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或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交接地带附近。 (2)因为这里山高谷深,海拔高差悬殊大,致使河流在此落差大,水流急,蕴藏的水力资源非常丰富。 第二节气候 P35活动:了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农作物的熟制:寒温带---一年一熟 中温带---一年一熟 暖温带---二年三熟 亚热带----一年二熟 热带----一年三熟 北方冷,温差大,一年四季服装变化大,南方温差小一年四季服装变化小; P39了解我国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甘肃省河县的房屋采取平顶,因为当地降水少,平顶方便晾晒;浙江绍兴的房屋斜顶,因为当地降水丰富,斜顶屋便于排水。 南方降水多,夏季雨期长,所以衣物要多晾晒,北方雨期短。 P41认识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鲁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达标测试卷【名校试卷word精编版+详细解答】

鲁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如图,AB∥CD,FE⊥DB,垂足为E,∠1=50°,则∠2的度数是() A.60°B.50°C.40°D.30° 3.下列各数为无理数的是() ①-3.14159;②2.5;③2π;④0.9;⑤11 5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 4.下列各等式中,正确的是() A.-(-3)2=-3 B.±32=3 C.(-3)2=-3 D.32=±3 5.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D,AB于点E,O,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A.1对B.2对C.3对D.4对 6.四根小棒的长分别是5,9,12,13,从中选择三根小棒首尾相接,搭成边长如下的四个三角形,其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5,9,12 B.5,9,13 C.5,12,13 D.9,12,13

7.已知点P (0,m )在y 轴的负半轴上,则点M (-m ,-m +1)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8.若式子k -1+(k -1)0有意义,则一次函数y =(1-k )x +k -1的图象可能是 ( ) 9.已知???-ax +y =b ,cx +y =d 的解为???x =1,y =2, 则直线y =ax +b 与y =-cx +d 的交点坐标为( ) A .(1,2) B .(-1,2) C .(1,-2) D .(-1,-2) 10.一天,小亮看到家中的塑料桶中有一个竖直放置的玻璃杯,桶与杯子的形状 都是圆柱形,桶口的半径是杯口半径的2倍,小亮决定做个实验:把塑料桶和玻璃杯看成一个容器,对准杯口均匀注水,注水过程中杯子始终竖直放置,则下列能反映容器最高水位h 与注水时间t 之间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点D ,E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且AD =AE ,不添加新的线段和字 母,要使△ABE ≌△ACD ,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只写一个条件即可)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过关试题 注意事项:1.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亲爱的考生: 当你面对这张试卷,你就是它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坦率地告诉你,本次考试许多题目没有标准答案,你尽管大胆地写下你的理解。 一、 语言积累和运用 要学好语文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将使你终生受益。 (一)1、先看看你是否养成认真工整书写的习惯,请把下面的词语抄写在田字 格里。此题根据抄写文字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2分 (二)考考你会背多少诗文。按课文填空:(选做其中5个题目即可。)5分 1、荡胸生曾云, , ,一览众山小。(出自 的《 》) 2、予独爱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出自 的《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出自 的《 》) 4、 , , ,移石动云根。(出自 的《 》) 5、 , , , ,渔人甚异之。(出自 《 》) 6、八月湖水平 , , ,波撼岳阳 城。(出自 《 》) 7、 , , ,忧伤以终老。 (三)语言的大厦是由词语砌成的,考考你的词汇是否丰富。 8、成语链接 4分 例:心口如一 → 一衣带水 → 水中捞月 → 月明星稀 (如果你有困难,首尾不相连也可,只要做到前后两个成语有一个字相同即可) → → → → → 另外,请至少选择其中的任意两个写一句话:

(四)读书不能光靠课内,课外也得努力。考考你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了多少名言、格言、警句。请就以下两方面,分别写出一条名言、格言或警句。2分 9、理想: 10、珍惜时间: 11、考考你名著读过没有。请写出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任意两个人物和他的故事。2分例:《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五)学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现在检查一下你的运用能力。 12、请选择四人的说的话,并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这样选择的理由。2分 从前有个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还有一个是船夫。谁家有什么事都请他们去帮忙。有一次,本村一户哥俩分家,请这四人去“说和”。这四个人先在厨师家碰头。厨师说:“”裁缝说:“”赶车的接过话茬:“”船夫最后说:“” A、咱们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太出格就行。 B、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分不清。 C、咱们到那儿见风使舵,看情况办,实在不行,就来个顺水推舟。 D、我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也过得去才行。 厨师裁缝车把式船夫 理由: 13、口语交际。2分 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 做到这里,你也许心理乐开了花,也许懊悔不已。高兴者切记千万不要骄傲;后悔者请别气馁,现在成败还是未知数,好戏还在后头。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课内文言文阅读(一) 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愈立马良久,谓岛日:“用‘敲’字佳矣。” 1、解释有关的词语: 具对:推敲:裨益:谓: 2、同学们,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很多,请你讲并且分析一个好吗? 另外一位同学他正在推敲自己文中的字眼儿呢,你来给他提些意见好吗?他的句子如下:一阵风吹来,湖面(荡、漾)起了绿色的波纹 3、贾岛只对韩愈说了文中的这些话吗?你还能够补充什么呢?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想法吗?

鲁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期中测试英语试题

鲁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英语试题(本试卷共12页八个大题,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把全部习题的答案写到答题纸上,要注意书写规范,非选择题部分不要答到规定区域外。 一.语言知识运用 1.-Would you like some ___________ –Oh, yes, just a little. A. apples B. carrots C. beef D. chickens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es, I would like some beef noodles. A. What would you like B. Would you like some mutton noodles C. May I take your order D. Are there any noodles 3.She is a pop singer ________ long hair. She likes to _______ a white dress. A. with, in B. with, wear B. has, in D. has, wears 4.-Would you like to go shopping with me -_____________. A. No, I wouldn’t B. No, thanks C. Yes, I would D. Yes, I’d love to 5.Mrs Black has ________________ hair. A. blonde curly short B. short curly blonde C. curly short blonde D. short blonde curly 6.-__________ rice would you like - Small, please. A. What size of B. What kind of C. What size D. What size bowl of 7.-________ was Mary’s last weekend -It was very good. A. How B. What C. When D. Where 8.Linda usually ________ her homework after dinner, but last night she _______ it before dinner. A. does, does B. did, did C. does, did D. did, does 9.The Blacks __________ in the park last Sunday. A. is B. are C. was D. were

鲁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21D C B A D C B A 鲁教版初二上数学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 三角形 ⒈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 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ABC 用符号表示为△ABC ,三角形ABC 的边AB 可用边AB 所对的角C 的小写字母c 表示,AC 可用b 表示,BC 可用a 表示. 注意:(1)三条线段要不在同一直线上,且首尾顺次相接; (2)三角形是一个封闭的图形; (3)△ABC 是三角形ABC 的符号标记,单独的△没有意义. ⒉ 三角形的分类: (1)按边分类: (2)按角分类: ⒊ 三角形的主要线段的定义: (1)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 表示法:1.AD 是△ABC 的BC 上的中线. 2.BD=DC=12BC. 注意:①三角形的中线是线段; ②三角形三条中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 ③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④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 表示法:1.AD 是△ABC 的∠BAC 的平分线. 2.∠1=∠2=12∠BAC. 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 ②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 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 直角三象形 斜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_C _B _A

D C B A ③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④用量角器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3)三角形的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表示法:1.AD是△ABC的BC上的高线. 2.AD⊥BC于D. 3.∠ADB=∠ADC=90°. 注意:①三角形的高是线段; ②锐角三角形三条高全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是边,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形外; ③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 如图5,6,7,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内部,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上. 4.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注意:(1)三边关系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是短; (2)围成三角形的条件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 三角形的角与角之间的关系: (1)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2)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6.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三边长确定,则三角形的形状就唯一确定,这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注意:(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四边形没有稳定性. 7.三角形全等: 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形. 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图5 图6 图7 图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