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

最新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
最新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

最新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

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

Operation code of cross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in installing the conductor

DL/T 5106—1999主编部门: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建设研究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批准文号:国经贸电力[2000]164号

前言

目前,在送电线路施工中,张力架线跨越电力线路的技术日臻完善。为了更好地规范跨越施工工作,保证跨越施工中的人身、设备安全,原电力部综教科给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建设研究所下达了编写《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的任务。电力建设研究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结合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在陕西省送变电工程公司的配合下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部分内容与《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中的相关内容是一致的。本规程采用的常用数据计算方法、常用数据在附录中列出。

本规程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本规程的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规程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建设研究所提出。

本规程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司归口。

本规程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建设研究所。

本规程参加起草单位:陕西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高金钟、张冲、胡凤英、喻进、崔赤、王克英。

本规程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解释。

目录

前言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总则

4 术语

5 应用跨越架的基本规定

5.1 一般规定

5.2 使用金属结构跨越架的基本规定

5.3 使用钢管、木质、毛竹跨越架的基本规定

5.4 使用索道跨越方法的基本规定

6 跨越施工工艺要求

6.1 一般规定

6.2 金属结构跨越架施工工艺要求

6.3 钢管、木质、竹质跨越架施工工艺要求

6.4 索道跨越施工工艺要求

7 安全措施

7.1 一般规定

7.2 搭设金属结构跨越架的安全措施

7.3 搭设钢管、木质、毛竹跨越架的安全措施

7.4 索道跨越方法的安全措施

8 主要设备、工器具管理

8.1 绝缘工器具及材料的管理

8.2 设备及工器具管理

9 跨越带电线路施工设备、工器具及材料的检测

9.1 设备及工器具检测

9.2 绝缘工器具及材料的检测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钢丝绳有关系数表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标准的用词说明

附录C (提示的附录) 常用表格及常用数据计算方法

条文说明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跨越电力线路的施工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或改建的输电线路跨越电力线路的施工。

本规程适用于人力、机械牵引及张力架线的跨越施工。

跨越铁路、公路、河流、通信线路以及其他障碍物的施工可参照本规程进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

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3766—1983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13035—1991 带电作业用绝缘绳索

DL409—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5009.2—199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

3 总则

3.0.1 为确保在新建输电线路工程中安全可靠地进行跨越施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结合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制定本规程。

3.0.2 各单位可根据跨越施工的实际情况,依据本规程,具体制定实施细则,按电压等级履行审批手续。

3.0.3 施工单位在具体线路勘察定位中,对线路设计提出一些合理和可行的跨越技术要求时,可与设计部门协商解决。

3.0.4 在跨越施工困难的地方,因带电跨越危险性较大,故在选择跨越施工方案时,应优先选择停电跨越方案。

3.0.5 凡采用本规程规定范围外的新技术、新工艺的跨越施工方法跨越电力线路时,应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并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3.0.6 有下列特点之一的跨越称为特殊跨越:

1) 被跨运行电力线架空地线高度大于30m。

2) 被跨越电力线电压等级为330kV及以上。

3) 跨越交叉点下有河流、水塘或其他复杂地形。

4) 线路交叉角小于30°或跨越宽度大于70m。

特殊跨越的施工技术方案,需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

3.0.7 规划及设计单位在设计线路时,应考虑交叉跨越施工的可能性。

4 术语

4.0.1 张力架线installing of conductor with tension

利用张力机、牵引机等设备,在规定的张力范围内悬空展放导、地线的施工方法。

4.0.2 跨越架crossing structure

在放线施工中,为使导地线安全通过被跨越物而搭设的临时架体。

4.0.3 提升架take up structure

倒装组装金属结构跨越架时,用于提升和拆除架体的钢结构井架。

4.0.4 射绳枪projection rope gun

采用射击的方法使绝缘绳快速越过带电线路的专用工具。4.0.5 绝缘网insulation net

敷设在跨越架顶部的绝缘保护网。

5 应用跨越架的基本规定

5.1 一般规定

5.1.1 跨越架应具有在安全施工允许的条件下本身自立的强度,并能满足施工设计强度的要求。

5.1.2 跨越架的组立必须牢固可靠、所处位置准确。

5.1.3 跨越不停电电力线的跨越架,应适当加固并应用绝缘材料封顶。

5.1.4 跨越架架顶的横辊要有足够的强度,且横辊表面必须使用对导线磨损小的绝缘材料。如用金属杆件作横辊,则必须在其上包胶。

5.1.5 跨越架应按DL5009.2—1994中的有关规定保持对被跨越物的安全距离,即保持对被跨越物的有效遮护。

5.1.6 跨越架经使用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5.1.7 跨越架上应按有关规定悬挂醒目标志。

5.1.8 强风、暴雨过后应对跨越设施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5.1.9 搭设和拆除跨越架时应设安全监护人。

参加跨越不停电线路的施工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跨越施工方法并熟悉安全措施,经本单位组织培训和技术交底后方可参加跨越施工。

跨越不停电线路时采用何种跨越架,应根据被跨越的电力线路电压等级、架线施工方法以及其他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跨越架架顶宽度(横线路方向有效遮护宽度) B按下式计算:

B≥[2(Z x+1.5) +b]/sinγ(

式中:B——跨越架架顶宽度,m;

Z x——施工线路导线或地线等安装气象条件下在跨越点处的风偏距离,m;

b——跨越架所遮护的最外侧导、地线间在横线路方向的水平

距离,m;

γ——跨越交叉角,°。

跨越架中心线应与遮护宽度B的中心线重合。

跨越架架面在被跨越线路导线发生风偏后仍应与其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D min) ,如表

表跨越架对电力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m)

跨越架部位

被跨越电力线路电压等级

10kV

35kV

66~

110kV

154~

220kV

330kV 500kV

架面(或拉线)与

导线水平距离(或

垂直距离)

1.5 1.5

2.0 2.5 5.0 6.0

无地线时,封顶

网(杆)与导线垂直

距离

1.5 1.5

2.0 2.5 4.0 5.0

有地线时,封顶

网(杆)与地线垂直

距离

0.5 0.5 1.0 1.5 2.6 3.6

跨越架架面或拉线与被跨越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小水平距离

D=Z x+D min (

式中:D——跨越架架面距被跨越电力线路带电体的最小水平距离,m;

D min——发生风偏后尚应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m;

Z x——风偏距离,m。

5.2 使用金属结构跨越架的基本规定

5.2.1 金属结构跨越架架体的强度,要求在发生断线或跑线事故工况时能承受冲击荷载。

5.2.2 跨越架架体横担中心,应设置在新架线路每相导线的中心垂直投影上。

5.2.3 新型金属结构跨越架架体必须经过静载加荷试验和断线冲击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2.4 金属结构跨越架架体宜采用倒装分段组立或吊车整体组立,也可采用其他方法组立。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组立均必须确保人身、设备安全。

5.3 使用钢管、木质、毛竹跨越架的基本规定

5.3.1 木质跨越架所使用的立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0mm。横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80mm,60mm~80mm的可双杆合并或单杆加密使用。

5.3.2 毛竹应采用3年生长期以上的。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和支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5mm。小横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90mm,60mm~90mm的可双杆合并或单杆加密使用。5.3.3 木、竹跨越架的立杆、大横杆应错开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m,绑扎时小头应压在大头上,绑扣不得少于3道。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相交时,应先绑2根,再绑第3根,不得一扣绑3根。

5.3.4 钢管跨越架宜用外径48mm~51mm的钢管,立杆和大横杆应错开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0.5m。

5.3.5 架体立杆均应垂直埋入坑内,杆坑底部应夯实,埋深不得少于0.5m,且大头朝下,回填土后夯实。遇松土或地面无法挖坑立杆时应绑扫地杆。跨越架的横杆应与立杆成直角搭设。

5.3.6 跨越架两端及每隔6根~7根立杆应设置剪刀撑、支杆或拉线,拉线的挂点、支杆或剪刀撑的绑扎点应设在立杆与横杆的交接处,且与地面的夹角不得大于60°。支杆埋入地下的深度不得小于0.3m。

5.3.7 各种材质跨越架的立杆、大横杆及小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表

表 5.3.7 立杆、大横杆及小横杆的间距(m)

5.4.1 索道跨越方法仅限于人力展放导、地线跨越330kV及以下不停电线路施工。

5.4.2 索道绳(线) 必须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其安全系数应大于5。绝缘固定控制绳、牵引绳的安全系数应大于3.0,展放专用滑车的安全系数应大于2.5。

5.4.3 每处被跨带电线路上的展放固定滑车组数不能少于4组。5.4.4 在采用中间支点跨越展放架空地线紧线中,当地线弛度超出

辅助杆高度时,收回展放滑车后,地线高空挂线作业必须采取可靠措施防止“跑线”。

5.4.5 中间支点跨越选用的支点辅助杆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应大于2;辅助杆竖立位置距带电线路边导线(考虑风偏) 距离,应大于辅助杆高度1.2倍。

6 跨越施工工艺要求

6.1 一般规定

6.1.1 按线路设计中的交叉跨越点断面图,在施工前对跨越点交叉角度、被跨电力线路架空地线在交叉点的对地高度、下导线在交叉点的对地高度、导线边线间宽度、地形情况进行复测。根据复测结果,选择跨越施工方案。

6.1.2 复测跨越点断面图时,应考虑环境温度的变化(即复测季节与施工季节的温差) 。

6.1.3 跨越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向所有参加跨越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明确施工方案。

6.1.4 跨越架架体和有关设备、材料在吊装和运输过程中严禁野蛮装卸。

6.1.5 不停电跨越施工使用的绝缘设备、器材应满足第9.2节的要求,且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检查时用5000V摇表在电极间距2cm 的条件下测试绝缘电阻,要求绝缘电阻不小于700MΩ。绝缘绳、网的外观经检查有严重磨损、断丝、断股、污秽及受潮时也不得使用。

6.1.6 跨越场两侧的放线滑车上均应采取接地保护措施。在跨越施

工前,所有接地装置必须安装完毕且与铁塔可靠连接。

6.1.7 在张力放线前,按规定复检牵引场、张力场的接地情况。放线牵引板经过跨越档两侧铁塔和跨越架时,应加强监视,牵引速度和张力大小也应进行调整(牵引速度在0.25m/s之内为宜) ,并听从跨越场的指挥。放线过程中,必须确保与牵引场、张力场和跨越场的通信联系畅通。

6.1.8 跨越不停电线路时,施工人员不得在跨越架内侧攀登或作业,并严禁从封顶架上通过。

6.1.9 跨越不停电线路时,新建线路的导引绳通过跨越架时,应用绝缘绳作引绳。

6.2 金属结构跨越架施工工艺要求

6.2.1 跨越施工前应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作业指导书包括线路断面图、跨越架架体和拉线地锚位置分坑图、架体组装图、绝缘网封顶组装图、施工安全责任记录表、材料和工器具明细表及人员组织安排。

6.2.2 跨越架架体组立前必须对其位置进行复测。

6.2.3 跨越架架体采用倒装分段组立时,要求:

1) 提升架地面必须敷设道木。

2) 提升架必须用经纬仪进行双向观测调直。

3) 提升架必须采用拉线稳定。拉线与地面夹角应控制在30°~60°范围内。

4) 倒装组立过程中,架体高度达到被跨导线的水平高度或超

过15m时,必须采用临时拉线控制,拉线应随时监视并随时加以调整。此时的提升速度也应适当放慢。

5) 操作提升系统的工作人员严禁超速、超负荷工作。

6.2.4 在条件许可时,可以采用吊车整体组立。组立要求如下:

1) 根据架体重量和组立高度,按起重机的允许工作荷重起吊,不得超载。

2) 起吊时,吊臂应平行带电线路方向摆放。

3) 整体起吊时,严禁大幅度甩杆。

4) 架体宜在与带电线路垂直方向上进行地面组装。

5) 架体头部被吊起距地面0.8m时,停车检查各连接部位连接可靠后方可继续起吊。

在与地面夹角成80°~85°时,吊车应停止动作,检查架体拉线与地锚连接可靠并通过拉线调整架体与地面垂直后方可摘掉吊钩。

6.2.5 架体连接螺栓必须紧固。

6.2.6 金属结构架体的拉线位置应根据现场地形情况和架体组立高度的长细比确定。拉线固定点之间的长细比一般不应大150。

6.2.7 架体组立完成后,应将其各层拉线按设计要求锚固,并调至设计预紧力。

6.2.8 各拉线地锚埋深必须按“地锚设计分坑图”及架体设计要求进行,并由安全人员监护。

6.2.9 跨越架顶端,必须设置挂胶滚筒或挂胶滚动横梁。

在攀登不停电线路杆塔向两侧投绳时,应顺线路登塔,确保人、工器具与导线的安全距离。

不停电展放跨越用绝缘绳。如用射绳枪射绳,应首先将射绳在地面的苫布上敷开。射绳时应注意射手站的位置,要避免伤人或挂住异物。

封顶网的承力绳必须绑牢,且张紧后的最大弛度不大于0.5m。

敷设绝缘网时,应事先在地面上将网上所有挂钩整理好。

在大绝缘网敷设好后,将所余网绑在一侧横担上,使网自身张紧,并将余绳卷好,放入高于地面5m的架体上。

用提升架拆除跨越架时,在拆除过程中要求:

1) 提升架拉线打好后,方可松开被拆架体的拉线。提升架用经纬仪调直后,方可开始架体的拆除工作。

2) 被拆架体的上层拉线必须有保护措施(设置浪风绳) 。

3) 架体的浪风绳必须与拆架工作密切配合,保持架体稳定。

用吊车拆除跨越架时,在拆除过程中要求:

1) 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作业。

2) 吊车的摆放位置应能避免大幅度转臂、甩杆。

3) 吊车吊钩吊实后,方可拆除架体拉线。

4) 架体、塔头、塔根必须设置浪风绳。

5) 架体落地时应注意避免损伤塔上附件。

6.3 钢管、木质、竹质跨越架施工工艺要求

6.3.1 绑扎跨越架时必须绑扎牢固。

6.3.2 在被跨电力线路上方绑扎跨越架时,应用棕绳绑扎。

6.4 索道跨越施工工艺要求

6.4.1 按设计图纸及跨越点现场调查资料,选择具体跨越施工方法。

6.4.2 为使索道安全可靠,索道的承载绳受力、弛度计算应是初始状态和展放导、地线时的最大受力状态的计算。计算公式见附录C 中的C2。

6.4.3 确定展放导、地线所用滑车组的水平、垂直控制绳长度和滑车组数量时,应确保与被跨越电力线的安全距离。

6.4.4 索道施工可局部采用装配式架线(指定档、定线长独立挂线方式) 。

6.4.5 在布置放线段时,宜将跨越档布置在张力场一端,使之以一牵一单牵方式通过索道(必要时,可以增加索道数量,以满足分裂导线的放线要求) 。

6.4.6 在跨越档距较大时,合理布置索道位置,增加承力绳上硬支点,增加分力专用滑车。

6.4.7 索道自然弛度应与放线时导线的弛度接近。

6.4.8 采取绝缘索道展放架空地线,在架空地线紧线观测弛度时,应考虑索道绳外加荷载的影响。

7 安全措施

7.1 一般规定

7.1.1 跨越不停电电力线架线施工前,应向运行部门书面申请“退出重合闸”,落实后方可进行不停电跨越施工。施工期间该线路发生

设备跳闸时,调度员未取得现场指挥同意前,不得强行送电。

7.1.2 跨越不停电电力线施工过程中,必须邀请被跨越电力线的运行部门进行现场监护。施工单位也应设安全监护人。

7.1.3 跨越不停电电力线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DL409—91规定的工作票制度。

7.1.4 在跨越档相邻两侧的杆塔上,被跨电力线路的导、地线应通过杆塔设置可靠的接地装置。

7.1.5 绝缘工具必须定期进行绝缘试验,其绝缘性能应符合附录C 中表C1.2的要求,每次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

7.1.6 参加跨越不停电线路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工器具使用方法、使用范围及额定负荷,不得使用不合格的工器具。

7.1.7 临近带电体作业时,上下传递物体必须使用绝缘绳索,作业全过程应设专人监护。

7.1.8 绝缘工具的有效长度不小于表

表7.1.8 绝缘工具的有效长度(m)

注传递用绝缘绳索的有效长度应按绝缘操作杆的有效长

度考虑。

7.1.9 在带电体附近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应满足表

表7.1.9 作业时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m)

跨越施工用绝缘绳网,在现场应先按规格、类别、用途整齐摆放在防水帆布上。

跨越不停电线路架线施工应在良好天气下进行,遇雷电、雨、雪、霜、雾,相对湿度大于85%或5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工作。如施工中遇到上述情况,则应将已展放好的网、绳加以安全保护,避免造成意外。

跨越施工完成后,应尽快将带电线路上方的封顶网、绳拆除。7.2 搭设金属结构跨越架的安全措施

7.2.1 金属结构跨越架金属拉线和展放中的导、地线、牵引绳与被跨电力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必须满足表

7.2.2 金属结构跨越架架体的临时拉线必须由有经验的技术工人看护。

7.2.3 金属结构跨越架提升架的拉线、连接金具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3。

7.2.4 在金属结构跨越架架体组立过程中,必须确保上层内侧拉线与不停电导线的安全距离,严禁大幅度晃动。

7.2.5 在特殊情况下,金属结构跨越架的拉线与被跨越线路间的距离不能满足安全距离时,应采取特殊安全措施。

7.2.6 跨越架组立完成后,必须立即采取可靠的接地措施。

7.2.7 跨越架架体的接地线必须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不得小于25mm2,接地棒埋深不得小于0.6m。接地线与架体、接地棒连接牢固,不得缠绕。

7.2.8 绝缘网的弛度不得大于2.5m,且距架空地线的最小净间距按表

7.2.9 在多雨季节和空气潮湿工况下,应在封网用承力绳与架体横担连接处采取分流保护措施。

封顶绝缘材料必须保证在雨、雪、风、霜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距被跨越电力线路架空地线的最小净间距满足表

操作液压系统的工作人员手臂不能靠近顶升液压缸的活塞杆,使用的工具也不得触及顶升液压缸的活塞杆。

7.3 搭设钢管、木质、毛竹跨越架的安全措施

7.3.1 跨越架顶端两侧应设外伸羊角,宽度应超出新建线路两边线各2m。

7.3.2 跨越电气化铁路和35kV以上的电力线的跨越架,应使用绝缘材料封顶。

7.3.3 绑扎用铁丝单根展开长度不得大于1.6m。

7.3.4 拆除跨越架时,应由上向下逐根拆除。拆下的材料应有人传送,不得向下抛扔。

7.4 索道跨越方法的安全措施

7.4.1 若利用架空地线充当承力索,在索道跨越施工前,应对充当承力索的架空地线做全面检查,该地线不得有断股、假焊和表面严重损伤现象。

7.4.2 展放用滑车、挂钩在使用前应全面检查,查看是否有挂钩保险失灵;滑车变形、损伤、转动不灵活等现象。

7.4.3 在承力索两端固定点内侧应各加设保险绳套。

7.4.4 施工中选用的所有绝缘绳网,使用前必须保持干燥,并按要求进行摇表复测。

8 主要设备、工器具管理

8.1 绝缘工器具及材料的管理

8.1.1 跨越用绝缘绳索必须根据GB1303591进行选订。绝缘绳、网提供厂家应向用户提供有关材料的具体技术性能及产品合格证。8.1.2 跨越施工工器具,均应建立使用登记卡,登记卡包括名称、

规格、特性、出厂时间、试验、使用情况、允许使用的最大荷重等。

8.1.3 绝缘绳、网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房间内,并应经常检查,防止受潮、受污和机械损伤。还应有防虫蛀措施。

8.1.4 绝缘绳、网受潮烘干时,不能用明火,且应分多次进行,每次时间不得过长,防止水份进入绝缘绳内部,干燥后方可入库。

8.1.5 绝缘绳、网的报废条件应根据使用的具体情况,经常进行检查,不合格者即可报废。

8.2 设备及工器具管理

8.2.1 跨越架架体部分及材料应置于通风条件好、较干燥的地方,并在其底部垫起0.2m。跨越用工器具部分应分类置于库房内存放。

8.2.2 跨越架设备及工器具的管理,应由各使用单位根据设备的类型,制定具体的维修、维护管理方法和质量标准。

8.2.3 木质跨越架所使用的杉木杆,如有木质腐朽、损伤严重或弯曲过大任一情况的,则严禁使用。

8.2.4 毛竹跨越架所使用的毛竹,如有青嫩、枯黄、麻斑、虫蛀以及其裂纹长度通过一节以上任一情况的,则严禁使用。

8.2.5 钢管跨越架所使用的钢管,如有弯曲严重,磕瘪变形,表面有严重腐蚀,裂纹或脱焊任一情况的,则严禁使用。

8.2.6 钢丝绳应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检验合格证,并按出厂技术数据使用。无技术数据时,应进行单丝破断试验。

8.2.7 钢丝绳的动荷系数、不均衡系数、安全系数分别不得小于附录A的表A1、表A2、表A3的规定。

8.2.8 钢丝绳(套)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报废或截除。

1) 钢丝绳在一个节距内的断丝数达到附录A中的表A4规定的数值时。

2) 钢丝绳有锈蚀或磨损时,应将表A4中的报废断丝数按表A5折减,并按折减后的断丝数报废。

3) 绳芯损坏或绳股挤出。

4) 笼状畸形、严重扭结或弯折。

5) 压扁严重。

6) 受过火烧或电灼。

8.2.9 钢丝绳端部用绳卡固定连接时,绳卡压板应在钢丝绳主要受力一边,不得反正交叉设置,绳卡间距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6倍,绳卡数量应符合附录A中的表A6的规定。

插接的环绳或绳套,其插接长度应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且不得小于300mm。新插接的钢丝绳套应做125%允许负荷的抽样试验。

钢丝绳使用后应及时除去污物,每年浸油一次,并放在通风干燥处。

棕绳(麻绳) 作为辅助绳索使用。其许用应力不得大于0.98kN/cm2(100kgf/cm2) ;用于捆绑或在潮湿状态下使用时,应按许用应力减半计算。霉烂、腐蚀、断股或损伤者不得使用。

滑车的吊钩或吊环变形,轮缘破损或严重磨损,轴承变形,轴瓦磨损以及滑轮转动不灵者,均不得使用。

双钩紧线器应经常润滑保养。换向爪失灵、螺杆无保险螺丝、表

电力跨越施工方案

110kV九垦线维修工程12 # ~13#档、13 # ~14#档不停电跨越35kV线 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校核: 编写: 山东兴佳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2018年5月12日

一、施工简况 110kV九垦线维修工程的12#~ 13 #、13#~ 14 #档跨越35kV线 1 次,跨越110kV线 1 次,跨越10kV线 1 次,跨越省道 1 次,交叉跨越点位于东三路与同兴路交叉口,12#-13#交叉跨越点距13 #塔约 30 m,交叉角约为 50 o。13#-14#交叉跨越点距14 #塔约 25 m,交叉角约为 40 o。 二、施工方法及各项安全措施 1、跨越架搭设放样 跨越架在直线档内的放样 跨越架架体的中心先应与新建线路的中心重合。 跨越架架体的长度通常须考虑新架线的两边最大宽度及交叉情况、风偏因素等。宽度须考虑被跨越物的宽度及能保证架子自身稳定条件。(见图1-1) 图1-1 跨越架搭设投影图 跨越架的有效长度:导线或地线间距+风偏值(v=10 m/s风速)以及两边线各安全裕度。 实际整架长度:有效长度计及交叉角之后的长度。 即:整架实际长度=有效长度/sinθ (θ为跨越交叉角) 跨越架架顶宽度(横线线方向有效遮护宽度)B亦可按下式计算: B≥[2(Zx+)+b]/sinθ 式中:B——跨越架架顶宽度,m; Zx——施工线路导地等安装气象条件下在跨越点处的风偏距离,m; b——跨越架所遮护的最外侧导、地线间在横线路方向的水平距离,m; 跨越架架面在被跨越线路导线发生风偏后仍应与其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D mim),如表所示。 线路跨越架的搭设按分开式和连接式两种,即分开搭设左侧、右侧跨越架以及连成一体的跨越架来承担导、地线的负荷。 跨越架在直转或转角耐张塔档内的放样 跨越架在直转或转角耐张塔档内进行放样时,除满足上述4条,还应根据转角塔放线滑车的悬挂长度来确定,一般在转角内侧再延长2m开外。 2.跨越架搭设的基本规定

35KV输电线路架线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云南省文山州 35kV大龙山风电场集电线路工程架线(附件)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批准: 审核: 编写: 湖南湘江电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1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01 二、一般安全管理------------------------------------------------------------01 (一)加强安全学习和教育 (二)施工安全管理 三、跨越架搭设注意事项----------------------------------------------------02 四、放线安全措施------------------------------------------------------------02 五、紧线、挂线的安全规定及要求----------------------------------------03 六、平衡挂线安全要求-------------------------------------------------------04 七、附件安装注意事项-------------------------------------------------------05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35kV大龙山风电场集电线路工程。 (2) 电压等级:35kV。 (3) 起迄点:起于“大龙山”,迄于“大龙山风电场”升压站35kV 出线构架。 (4) 线路全长:。(A回长km、A-1支线长km、B回长km、B-1长km、B-2长km)。 (5) 回路数:单、双回。 (6) 设计气象条件:单回路段按Ⅲ级气象区(C=15mm,V=27m/s)进行设计,双回路段按Ⅱ级气象区(C=10mm,V=27m/s)进行设计。 (7) 沿线海拔高程:1892m~2181m。 (8) 导线及地线型号:A、B两回线均采用JL/G1A-240/30钢芯铝绞线,A-1、B-1、B-2。3回分支线使用JL/G1A-120/25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双地线,单回主线部分,采用一根为LBGJ-80-20AC铝包钢绞线,另一根为OPGW-24B1-80架空复合光缆。分支线采用两根OPGW-24B1-80架空复合光缆,双回段采用两根OPGW-24B1-50架空复合光缆。 (9) 绝缘水平:单回部分;悬垂单串1×4×U70B,悬垂双串2×4×U70B,耐张单串1×5×U70B,耐张双串2×5×U70B,跳线单串1×4×U70B。双回部分;悬垂单串1×5×U70B,悬垂双串2×5×U70B,耐张单串1×6×U70B,耐张双串2×6×U70B,跳线单串1×5×U70B (10) 相序:面向鲁苦地风电场升压站从左至右C、B、A,施工时

架线工程施工方案.

附件3: 海南天利科昌江25MWp光伏农业项目35kV 送出工程 架线工程施工方案 工程编号:HNDL2014-05-004 编制人:何旭 单位: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日期:二〇一四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说明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1) 第三章工程施工及劳动力组织 (1) 第四章放线施工 (6) 第五章架线施工技术要点 (11) 第六章架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7)

第一章说明 1.1 编写适应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110KV输变电工程导地线架设工程。 1.2 本作业指导书执行的规范标准 1)《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 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 3)《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第二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新建35kV天利科光伏电厂——十月田35kV变电站段单回线路; 沿新建35kV线路架设一根OPGW光缆; 线路长度:单回路7.65km。 杆塔型式及数量:新建单回路杆塔30基,其中铁塔29基,门型杆1基(直线塔25基、转角、终端塔5基)。 第三章工程施工及劳动力组织 3.1 技术准备: 1.开工前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施工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合理选择牵张场,确定具体的牵张场布置方案。 2.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施工人员进行重点交叉跨越测量,确定施工方案、编制特殊跨越施工方案。 3.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发放架线工程作业指导书、各区段布置方案、安全和质量保证措施、附件安装图等技术资料。 4.由专职安全员和质检员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培训,并考试。 5.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保证施工方案和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架线施工的基本知识

架线施工的基本知识 架线施工的基本知识 架线施工是送电线路三大工序(基础、杆塔、架线通常称为三大工序)中技术要求高、方式难度大的一道工序,为了保证架线操作方法的正确,架线后的施工质量符合GBJ223-1990要求,施工人员应掌握与架线施工有关的基本知识。 线路敷冰,在设计时需要计算比载,常用的比 载,有如下7中:1,自重比载,2,冰重比载,3.导线自重 和冰重比载,4.无冰时导线风压比载.5,覆冰时的风压 比载.6,无冰有风时的综合比载.7,有冰有风时的综合 比载. 、送电线路设计选用的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是送电线路基础、杆塔、架空线设计的基本前提。较长的送电线路或者有大跨越的送电线路,往往不止一种气象条件,而是两种、三种或更多种的气象条件。气象条件的内容主要表现在最大风速、最低气温、覆冰厚度等三个指标。只有懂得设 计选用的气象条件,才能正确使用机电安装图中的安装曲线。 二、比载 比载是架空线单位长度(m)、单位截面积(mm)所承受的荷载,以g表示,其单位为N/(m ? mm i)。 在进行架空线的机械计算时,其自重、冰重和风压等均用比载表示。架空线的比载有七种。 (1)自重比载g i。设架空线的线密度q(kg/m),架空线的计算面积为S (mr i),其自重比载为(本篇凡使用g i,含义相同时不另说明,也可以用g代替g i)

g i = 9.807 q或9.80665 s (2)冰重比载g2。计算时假定沿线所复冰层厚度相等,同时取冰的密度等于 0.0009kg/cm3。设冰层厚度为b(mm),架空线外径为d(mm),当覆冰厚度已 知时覆冰的体积 V =二 2 2 -d b -d2 h b(d b) 则: g :>:b(d b)g g2 = 27.73地①x 10-3 A s (1 (3) 自重和冰重的综合比载g3 为g3 = g i + g2(2) (4) 风压比载g4。架空线上无冰时,作用于线上的风压按下式计算

放紧线不搭跨越架带电跨越线路施工方案教学文案

华润新能源山东垦利一期 110kV 送出线路工程

带电跨越施工方案 四川成蜀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华润新能源山东垦利一期 110kV 送出线路工程施工项目部

编写: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年_____ 月___ 日审核: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年_____ 月___ 日批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年_____ 月___ 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概况简介 (2) 三、现场查勘 (2) 四、施工方法的选择 (2) 五、跨越施工方案 (3) 六、跨越电力线架线施工 (6) 七、组织措施 (7) 八、安全措施 (8) 九、施工危险点分析及预防 (13) 十、环境保护措施 (15) 十一、施工时间初步安排 (16) 十二、强制性条文规定 (16) 附图跨越施工示意图....................... 16 一、编制依据

1.1《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2005); 1.2《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 - 2002) ; 1.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 (155083.1300-2006); 1.4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 (155083.1282-2006); 1.5《国 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规程规定》 (155083.941-2003); 1.6 《防止电力生产人身安全事故六项重点安全措施》(155083.1362-2006) ; 1.7《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155083.1162-2005) ; 1.8《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危险点辨识及预控措施》 (155083.1304-2005) ;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 年版);

电力线路跨越高速公路方案

乾-河110KV 输电线路工程 跨越吉怀常吉高速公路方案 新荣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乾-河110KV 输电线路工程

2012年04月30日批准: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编写:年月日

目录 1、编制说明 2、跨越概况 3、跨越施工方案及越线架搭设技术措施 4、跨越施工方法及程序 5、施工现场管理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一 6、危险点辨析及防范措施 7、应急预案与响应 附图一

l 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 —2004) 2)《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02.01.21) 3)《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5106 —1999) 4)乾- 河110KV 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施工图纸 5)《乾-河110KV 输电线路工程架线施工作业指导书》 6)现场收集的各种资料 1.2 适用范围 本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乾-河110KV 输电线路工程P4-P5、P8-PB1、P10-P11、P12-P13、P22-P23档跨越吉茶和长吉高速的施工。 2 跨越概况 本工程为新建110KV 线路工程,起自位于吉首市城南(乾州),张花高速公路与西环路的交汇处。从花垣县塔里电站至吉首的老线路搭接,止于吉首市河溪镇的吉首市河溪工业园区。线路全长约13.5公里。单回路架设。 本工程导线采用LGJ-240/40 型钢芯铝绞线,由于起始段跨越市区及铁路和高速公路,因此,该段采用LGJ-240/55 型钢芯铝绞线,以提高其安全系数。 本工程地线采用1 X 7-9.0-1470-B-YB/T 183-2000稀土锌铝合金镀层钢绞线(以下简称XGJ-50),地线逐基直接接地。 本工程共使用杆塔45 基,其中跨越高速公路时均采用耐张转角塔开断, 以避免相邻线路故障影响跨越处的安全,铁塔均采用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的通用塔型 本工程在P4-P5档跨越吉茶高速,跨越档内导线采用LGJ-240/55,地线采用2根1X 7-9.0-1470-B-YB/T 183-2000 稀土锌铝合金镀层钢绞线(以下简称XGJ-50 )。P4塔型1A8-JC3,呼高24米;P5塔型1A8-DJC1,呼高24 米。P4 塔边缘距邻近高速中心28 米,P5 塔边缘距公路中心25 米,跨越处线路与高速夹角为800,导线弧垂最低点与路面净空距离为30 米 (80C验算条件下),两边导线间距7.6米。跨越点技术参数详见表2」,施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感应电触电伤害预防措施探讨

安全管理编号:LX-FS-A76678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感应电触电伤害 预防措施探讨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感应电触电伤害 预防措施探讨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感应电危害 近几年广西、湖北电网都曾经出现过感应电伤人的事故。现举几起典型感应电击的案例,以帮助人们对感应电击的危险性提高认识。 案例1:20xx年1月21日,某供电局输配电管理所带电班一名工作班成员在110kV麻宜线#20塔两侧架空地线安装跳线支撑瓷担,处理绝缘架空地线。16时15分,在缠绕、固定绝缘架空地线引流线预留的尾线时,不慎造成预留的尾线弹出,弹出的尾线把绝缘架空地线侧的接地线线夹击脱,致使其被

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流程

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流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流程 一、钢管杆基础 1、基础工程 基础土石方 线路复测分坑 线路复测分坑实际是两项不同的工作。设计单位在设计完成后,在施工时要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除向施工单位移交图纸资料外,还要将线路的走径方向、杆塔位置等现场资料以桩位的形式移交,以便施工单位施工。上述交底到开始施工可能会有一段间隔,现场情况可能有些变化,桩位标志有可能丢失,所以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根据设计资料对现场再进行一次测量,这就是复测。(复测用到的主要工器具包含:光学经纬仪(含花杆)、水平仪、GPS 定位仪等) 分坑则是将图纸中每基杆(塔)的、拉线坑以及施工用的各种地锚坑进行现场定位,以便。 杆塔坑挖方及回填 根据设计图纸,杆塔编号及杆塔 型号尺寸开挖土方量; 基础钢材 图一:钢管塔基础混凝土浇筑

钢筋笼(种类或规格:钢筋综合) 混凝土工程 保护帽 保护帽的作用: 1、为了防止因地脚螺母松动或丢失而 发生的杆塔倾斜或倒塔事故。 2、保护地脚螺栓和杆塔地脚因长期暴漏在空气而发生锈蚀,影响杆塔的正常使用寿命; 灌注桩成孔 依据图纸及现场实际土质情况,完成灌注桩成孔作业。 图三:测量灌注孔深图四:钢筋笼完成安装 灌注桩浇制 图二:钢筋笼规格验收

依据图纸、作业规范及清单的项目特征,完成灌注桩浇筑作业。 图五:灌注桩混凝土浇筑图六:模板拆除及接地安装 注:灌注桩混凝土浇筑过程,底部至顶部须坚持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连续作业; 测量基础砼直径测量地脚螺栓预留长度 图七:钢管塔基础砼工程 2、杆塔工程 杆塔组立 钢管杆组立

跨越道路和10kV线路跨越架专项施工方案

500kV加林至国安送电线路工程第二标段改造段跨越架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写: 珠海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00kV加林至国安送电线路工程第二标段项目部 2014年04月22日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建设规模和范围 改造段(归属珠海2段):将国桂线进线间隔调整至国安站西侧预留间隔, 进线段改造范围如下: (1)新建线路规模:本工程新建线路起点为国安站西侧构架,终点为N4塔。新建线路长0.73 km,利用旧导地线调整弧垂2.867km。新建铁塔4基,其中耐张塔3基,直线塔1基。每相导线型号为4×JL/LB1A-630/45型铝包钢芯铝绞线,普通地线型号为JLB40-120型铝包钢绞线。根据电力通信规划要求,本工程全线需架设1根48芯OPGW光缆(纤芯类型为32芯G.652+16芯G.655)。 (2)拆除旧线规模:本工程拆除国桂线#53塔~#55塔0.445km线路段,每相导线型号为4×JL/LB1A-630/45型铝包钢芯铝绞线,普通地线型号为JLB40-120型铝包钢绞线,另一根地线为OPGW光缆。拆除的铁塔型号及数量见下表: 本工程的建设单位是广东电网公司珠海供电局,设计单位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为广东创成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 工单位为珠海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二)、跨越S272省道和10kV线路基本情况 500kV加林至国安送电线路工程第二标段改造段需要搭设跨越架如下:改造段N2~N3档,跨越三处,第一处是跨越S272省道(S272省道跨越处为双向2车道,路宽约10m),第二处是10kV新乡线、赤坝线213#-215#杆,第三处是苗圃大棚。拆除段国桂线54#塔~55#塔档跨越S272省道和10kV新乡线、

35KV输电线路架线工程安全保证措施标准范本_1

解决方案编号:LX-FS-A43183 35KV输电线路架线工程安全保证 措施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35KV输电线路架线工程安全保证措 施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石器35KV线路改造(西六环路)工程,在丰台区大灰厂北侧待建的西六环路立交桥与北京电力公司所属石器35kv线路29#-32#段架空线路交叉,其中30#杆和31#塔位在待建西六环路立交桥路面上,为双回杆塔单回路导线,由混凝土杆与铁塔混合架设,导线为LGJ-185型钢芯铝绞线,无地线,绝缘子为瓷绝缘子。 改造方案:将石器35KV线路27#杆和34#铁杆保留,迁移线路由27#起向西方向偏出现状线路路

架线施工总方案

A-05架线施工方案报审表(H)★ (控制类型:H,检查方式:R) 表号:A-05 工程名称:大唐云南永善大坪子风电场110kV送出线路工程编号: 本表(含附件)一式份,由承包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存份,承包单位存份。

扎佐东(扎佐)牵引变220千伏线路工程 架线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贵州天毅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扎佐东(扎佐)牵引变220千伏线路工程项目部 2017年2月

目录 一、工程概述 (1) 二、架线施工准备 (2) 三、张力放线 (5) 四、导线紧线 (13) 五、耐张塔平衡挂线 (19) 六、附件安装 (20) 七、OPGW光缆架设 (22) 八、质量要求 (26) 九、安全技术措施 (28)

一、工程概述 1、工程名称:110kV大坪子风电场送出线路。 2、线路起迄点:起于110kV大坪子风电场升压站,迄于110kV万和变。 3、路径长度:新建线路全长17.778km,曲折系数1.3。 4、架设方式:除110kV万和变出线终端为双回路塔外,其余均为单回路架设。 5、地形系数:线路沿线海拔在1600m~3150m之间,地形丘陵占25%,一般山地占60%,高山占15%。 6、设计气象条件:全线划分为4个冰区,即:10mm、20mm、30mm、40mm冰区。10mm、20mm冰区基本风速按25m/s设计, 30mm、40mm冰区按27m/s设计。其中10mm冰区线路长度1.826km,20mm冰区线路长度0.814km,30mm冰区线路长度6.542km,40mm冰区线路长度 8.596km。 7、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接地。 8导线型号:10mm、20mm冰区导线型号为:JL/G1A-240/40-26/7型钢芯铝绞线(长度2.64km);30mm、40mm冰区导线型号为: JLHA1/G1A-290/45-26/7型钢芯铝合金绞线(长度15.138km)。 9、地线型号:两根地线均为24芯OPGW光缆。10mm、20mm冰区地线型号为:OPGW-24B1-80(长度2.64km); 30mm、40mm冰区地线型号为:OPGW-24B1-120(长度15.138km)。

220kV线路工程张力放线施工方案

批准: 年月日安全审核: 年月日质量审核:年月日技术审核: 年月日编写: 年月日

目录 1 编制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工程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工程主要设计技术特性及相关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架线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紧线划印?错误!未定义书签。 7附件安装?错误!未定义书签。 8质量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9 安全措施与环境保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主要工器具表(按一个施工组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导、地线液压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光缆展放补充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5 13 跨越措施?2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2005) 《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SDJJS2-87) 《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DL/T5285-2013)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5009、2-2013) 《放线滑轮基本要求、检验规定及测试方法》(DL/T 685) 《输电线路施工机具设计、试验基本要求》(DL/T875) 《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T5106) 《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电力部分2011版)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网工[2003]153号)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实施指南》(2013版) 1.2架线方式 本工程双分裂导线张力架线方式为一牵二,即用一台牵引机与一台2线张力机组合,通过一牵二走板与三轮放线滑车,一次展放一相2根子导线. 1.3计划工期 架线施工计划工期为2017年5月01日至2017年07月30日。

跨越铁路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临汾电力设计院:侯马电厂(侯马电厂~紫金山220kV线路)工程交叉跨越分图(3) 2.《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太铁安监〔2008〕320号) 3.《铁路沿线路材路料管理办法》(太铁安监〔2008〕143号) 4.《太原铁路局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太铁师〔2012〕512号) 5.《路局、路局党委关于严格施工管理坚决杜绝“黑施工”的决定》(太铁办〔2012〕355号) 6.《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2009版) 7.《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 5106-1999) 8.《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2005 9.《输变电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实施规程》Q/GDW 248-2008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法人单位:山西省电力公司 建设管理单位:山西省电力公司建设管理中心 工程设计单位:临汾电力设计院 工程监理单位:山西锦通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工程施工单位:山西省电力公司供电工程承装公司 1. 侯马电厂~紫金山220kV线路工程,起于侯马电厂,终止于紫金山220kV变电站。 2. 我项目部承担全部施工任务,起止桩号为N1至N42。本施工段全长1 3.009km,铁塔共计42基。本工程为双回路,其中直线塔23基,终端塔2基,钢杆塔8基,耐张塔9基。本标段铁塔,全塔最高的为61.4

米。铁塔最轻,最重。全线均为双回路架设。 3. 本工程导线采用钢芯铝绞线JL/G1A-400/35,每回路为三相导线,每相二分裂排列,分裂间距400mm。地线采用两根OPGW光缆。 4. 本线路中导线拉断力为,钢杆段实际最大使用张力29686N,安全系数。铁塔段实际最大使用张力39962N,安全系数。 5. 本线路中光缆拉断力为87kN,N1-N14段实际最大使用张力22895N,安全系数。N14-N41段实际最大使用张力23514N,安全系数。 6. 本次交叉跨越点为侯西线铁路4km+700m处。 7. 本次交叉跨越铁路10kV为:10kV自闭线(418-419#)、10kV贯通线(373-374#)。 三、跨越现场示意图及主要参数 1. 现场跨越点情况:跨越架搭设点低于铁路0.81米,铁路路轨跨度为5.5米。跨越架高度选择13米,跨度选择米。铁路10kV贯通线、10kV 自闭线采用独立搭设跨越架。断面图、平面示意图如下: 10kV贯通线

基于架空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技术的探讨

基于架空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技术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7-09-19T10:03:07.61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作者:林建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电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是电网系统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架空输电线路的稳定可靠运行已经成为人们的关注的重点。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电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是电网系统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架空输电线路的稳定可靠运行已经成为人们的关注的重点。本文即结合某 220kV架空输电线路工程项目实际对关于架空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研究 1简要介绍工程概况 该架空的输电线路项目工程总的线路长度为20.3Km,总的电压为220Kv。其中经计算可得,对于电网建设中的架空部分约为全长的一半,即10.0Km。由于电网建设中架空部分的线路较长,施工现场地形复杂多变,但施工区域内障碍物较少、气候等客观不可违因素的制约,架线施工工艺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工程有效建设的难度。因此,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和具备的基础设施而择优选择最适宜的架线施工方法。并提前做好一定的预备措施,加强防范电网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大量运用现代技术来加强对电网系统中架空部分的建设。 2架空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技术分析 根据本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施工条件等,综合考虑经济性和技术性,本工程项目用张力架线的方式选择空中展放法,使用人工及机械将线路分成展放段展放,利用初导引绳牵放二导引绳,二导引绳牵放三导,以此类推,通过一牵一的方式,有效地将各段相连接。 2.1架空输电线路架线施工前的准备 架空输电线路的架线施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多种机械设备,因此,220kV架空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之前,就要保证施工机具的配置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对张力放线的专用机具进行安排。准备机具时,根据标段的放线方式及施工段的放线张力计算结果,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技术要求,对放线机具进行合理的配置,保证放线机具是相互匹配的。为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需确保施工机具质量完好合格;施工前,按照施工方案中相关要求,布置好施工机具。输电线路架线工程中,杆搭是重要的支撑,在工程施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架线施工前必须确保杆塔的质量。杆塔由于长期受风雨、撞击等外力的作用,若基础不牢固,则可发生倾斜、下线,引起各种故障,且维修困难,因而首先需确保杆塔基础的稳定牢固;其次,杆塔的选择也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平地使用钢筋混凝土杆塔较为适宜,地形相对复杂、交通不畅的地区适宜选择铁塔,本工程项目中根据实际情况,即选择铁塔,同时由于工程跨越农田,为最大限度减少对农田的破坏,避免使用带拉线的直线型铁塔。在杆塔施工完成,并确认各部分牢固后再进行架线施工,还应在耐张塔受力的反侧合理安装与地面呈约40°角的临时拉线,以使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仍保持牢固。 2.2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放线施工技术分析 (1)关于张力放线的施工操作。首先导线在张力机上进行盘绕的过程中,其盘绕的方向应同于导线外层线股捻回方向,盘绕的过程中从左边进,从右边出。张力放线的过程中,更要保证导线尾线在线轴上的盘绕圈数远远大于6圈,尾端更要和线轴进行固定。张力场应作为张力放线的主要现场指挥场所,并对各个岗位的情况进行现场指挥,在开始牵放的过程中保持慢速牵引,一旦放线张力升高到相应高度时,应将牵引暂停,在实际的牵引过程中,对各个子导线的张力机出口张力进行适当的调整。(2)施工区段牵引场以及张力场的选择。就其实质性而言,架线曲端差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放线的质量、放线和紧线施工作业的可能性、线路的条件、合理性和难易度以及架线工程的综合功效等。施工区段在划分的过程中,更应该严格地遵循相关的工程条件,并对各种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对经济技术进行合理的分析之后,并对其加以确定,尽可能的在架线施工之前将其进行分段规划,进而为施工的开始做好准备。在对牵引场和张力场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首先就要保证牵引机和张力机运行的过程中没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应严格地按照相关施工操作要求,使得场地地形以及面积和设备控制在设备实际需求条件下,合理的布置导线。一旦地形在某种程度上对施工有着一定的影响时,借助于转向滑车将其转向布场。(3)导引绳系、牵引绳以及地线的展放。导引绳系、牵引绳以及地线在实际的展放过程中,其初导展放主要有空中展放和地面铺放两种,空中展放主要适用于农作物、树木以及跨越物相对较多的地方,地面铺放适用于障碍物相对较少的施工区段,同时对于环境有着较小影响的施工区段。本工程中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地面铺放,地面铺放主要是通过人工的形式,沿着线路进行铺放,分散成轴导线进而搬运到施工各个指定地点,并借助于人工的形式,铺开成轴导引绳。中间级导引绳在实际的展放过程中,有着一定的方法和技术要点,一般而言,相对较小规格的导引绳主要是采用初导牵放二导以及二导牵引三导,一牵一是其主要的牵放方式,这也是本工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方式。在一根导引绳对多根导引绳进行牵放的过程中,借助于地面铺放的形式,并利用多轮放线滑车,将多条导引绳加以牵放。在其组合应用的过程中,通过借助于地面铺展的方法对导引绳进行牵放。同时架空地线在实际的展放过程中,主要是对张力放线方法加以采用,借助于大牵引机和小张力机对架空地线进行牵放。 2.3架空输电线路紧线施工技术分析 (1)画印分析。若同一耐张段弧垂调整之后,紧线的应力并没有任何的变化,就要在耐张塔和各个直线塔上进行画印处理,并保证印记的清晰性和准确性。耐张转角塔的画印方法和割线的尺寸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计算后确定,主要的方法有三角板垂球法、横担中心线延伸法以及挂点延伸法三点,当紧线操作塔主要是耐张塔时,在对耐张塔进行画印处理时,主要借助于比量画印方法。(2)架空输电线路紧线工艺。220kV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放线结束之后,就要进行紧线处理,一般而言,220kV架空输电线路紧线的过程中,其放线段的耐张段有多个时,应严格地按照相关的施工需求,并对中间耐张塔进行选择,进行分段紧线,并采取就远原则。(3)架空输电线路弧垂观测和调整。在对紧线段进行控制调整的过程中,主要是对紧张线段应力状态进行合理的控制,并对弧垂观测档进行选择,首先就要保证观测档位置有着均匀的分布,观测点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并对临近线档监测范围相对较大的塔号加以选择,将其作为测站。在紧线施工中,对线路的初伸长进行处理时,合理减少线缆的垂弧,能够有效地补偿架空线路的初伸长,保证弧垂与设计要求相符合。3结束语我们应认识与了解工程的主要概况,做好架空输电线路架线施工前的准备,进而不断的对输电线路中的架线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从而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施工要求,有效的确保施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的质量。

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

对应的旧标准:GB 11032-1989 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 Operation code of cross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in installing the conductor DL/T 5106—1999 主编部门: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建设研究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批准文号:国经贸电力[2000]164号 前言 目前,在送电线路施工中,张力架线跨越电力线路的技术日臻完善。为了更好地规范跨越施工工作,保证跨越施工中的人身、设备安全,原电力部综教科给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建设研究所下达了编写《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的任务。电力建设研究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结合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在陕西省送变电工程公司的配合下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部分内容与《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中的相关内容是一致的。本规程采用的常用数据计算方法、常用数据在附录中列出。 本规程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本规程的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规程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建设研究所提出。 本规程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司归口。 本规程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建设研究所。 本规程参加起草单位:陕西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高金钟、张冲、胡凤英、喻进、崔赤、王克英。 本规程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解释。 目录 前言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总则 4 术语 5 应用跨越架的基本规定 5.1 一般规定

5.2 使用金属结构跨越架的基本规定 5.3 使用钢管、木质、毛竹跨越架的基本规定 5.4 使用索道跨越方法的基本规定 6 跨越施工工艺要求 6.1 一般规定 6.2 金属结构跨越架施工工艺要求 6.3 钢管、木质、竹质跨越架施工工艺要求 6.4 索道跨越施工工艺要求 7 安全措施 7.1 一般规定 7.2 搭设金属结构跨越架的安全措施 7.3 搭设钢管、木质、毛竹跨越架的安全措施 7.4 索道跨越方法的安全措施 8 主要设备、工器具管理 8.1 绝缘工器具及材料的管理 8.2 设备及工器具管理 9 跨越带电线路施工设备、工器具及材料的检测 9.1 设备及工器具检测 9.2 绝缘工器具及材料的检测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钢丝绳有关系数表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标准的用词说明 附录C (提示的附录) 常用表格及常用数据计算方法

10kv线路带电跨越施工方案

甘肃华电环县南湫三期49.5MW风电场工程10kv线路带电跨越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10kv线路带电跨越施工方案 甘肃火电工程公司环县南湫风电项目部 2014年04月26日

工程名称:10kv线路带电跨越施工方案 施工部门:35KV集电线路班 批准:日期:审核:日期:安监部:日期:编制:日期: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目的 (4) 1.1、编制依据 (4) 1.2、目的 (4) 二、适用范围 (4) 三、施工组织机构 (4) 四、10kV电力线交叉跨越明细及相关设备情况 (4) 4.1、新建线路情况 (4) 4.2、被跨越线路情况 (5) 五、施工方法及步骤 (5) 六、安全措施 (5) 七、应急措施 (6) 7.1、目的 (6) 八、架线工程危险点及预防措施 (6) 8.1架线工程风险预测及防范对策见表 (6)

一、编制依据及目的 1.1、编制依据 1.1西北电力设计院编制的《环县南湫35kv架空线路工程施工图》; 1.2《送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1.3《电力建设安全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5009.2-2005); 1.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11]146号); 1.2、目的 为了规范和统一环县南湫35kV架空线路工程跨越原有10kv农电线路工程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确保本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特编制《10kv线路带电跨越施工方案》。 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环县南湫35kV架空线路工程跨越原有10kv农电线路工程的施工。本工程架线施工过程中共有4次跨越10kv线路。 三、施工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魏元忠 项目总工:王新才 项目部安全员:权峰 项目工程部:李志谦 现场工作负责人:刘定雄、谢小军 四、10kV电力线交叉跨越明细及相关设备情况 4.1、新建线路情况 新建线路4处跨越档距均在300m以内,跨越角度均小于135°,跨越点垂直距离均大于3.5m。

跨越10kV线路施工方案

郑屯~下五屯110 千伏双回线路新建工程(郑屯-万峰湖段)跨越10kV 线路施工(方案) 四川省南充市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郑屯-下五屯110 千伏双回线路新建工程施工项目部 2016 年7 月

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 (1) 2. 编制依据 (2) 3. 作业流程 (4) 4. 作业准备 (5) 5. 作业方法及要求 (5) 6. 安健环控制措施 (17) 7. 专项应急预案及响应措施 (19) 8. 培训与演练 (26) 9. 附件????????????????????????????27

1. 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 工程概述 郑屯~下五屯110千伏双回线路新建工程(郑屯- 万峰湖段),220千伏同塔双回线路,线路全长公里,全线杆塔59基。导线型号2×JL/G1A-400/35 ;地线为两根光缆OPGW-14,0本工程基本设计风速为27m/s;设计覆冰为10mm、15mm。 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 本标段地形地貌基本一致,沿线地形均表现为构造、溶蚀、低山及前岗山地形地貌, 相对高差较小海拔高程在1000-1600m,高程差在80-200m范围,全线地形划分为;高山5%,山地65%,丘陵30% 全线地质划分:岩石65%,松砂土25%,普通土10%。线路路径区主要出露三叠系地层, 按底层出露由老至新顺序简述;三叠系层,新生界地四系地层。 本段线路共计使用铁塔59 基,其中双回路直线塔21 基,双回路转角塔28 基,双回路终端塔 3 基,钢管杆 4 基,钢管塔 3 基。本工程采用张力放线,各牵张段跨越电力线路示意图附后。10kV 线路跨越明细见表1-1 。

在110kV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中

在110kV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中,许多时候需要跨越运行的高压输电线路,为了减少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时对电网造成的停电损失和确保新建线路架线施工的安全,不停电跨越架线施工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施工跨越采用的方法有三种:①完全停电跨越;②完全不停电跨越;③停电搭架带电跨越。施工时采用完全停电跨越,在停电的情况下搭跨越架和进行张力架线,需要停电时间较长,对用户影响较大,但施工安全,操作简便,是今天跨越施工中常用的方法。采用完全不停电跨越,在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跨越架组立、封顶网架设和张力架线施工,相当于带电作业,需要带电作业人员按规程进行操作,对用户没有影响,但操作复杂,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施工单位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采用这种方法。本文主要是利用在新建铁塔上固定抱杆做临时支撑,织网跨越带电线路施工,这种办法适用于跨越档距不大、被跨线路地线距新建铁塔下横担满足一定距离(承托绳弧度+织网绳弧度+安规要求织网绳与带电线路应保持的安全距离) 。以上距离要求是在正常架线、不需要新架设导线展放完成再降线的情况。从而有效缓解施工停电时间长与供电需求之间的矛盾,提高施工安全可靠性,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1.织网的一般规定 1) 所有参加织网的施工人员必须参加安全、技术交底,并考试合格,未参加安全、技术交底人员不得参加施工; 2) 本次织网采用φ9钢丝绳和ADSS光缆混合在导线上织网,一道钢丝绳一道ADSS 光缆交叉使用; 3) 钢丝绳与导地线绑扎处必须用铝包带包好导线保护,ADSS光缆与导地线绑扎可以直接绑扎; 4) 所有织网必须可靠联接,位置应在跨越公路上方,宽度应超出公路边2米以外。 5) 每道网之间的距离在5-6m为宜; 2.织网的方法和要求: 1) 地线为GJ50地线,导线为300/40铝绞线,施工时导线上1个人坐专用飞车,地线上每5-6m距离用道引绳连接小滑车套在地线上同步在导线和地线上织网。地线为GJ50地线规程不允许出人(附图) 2) 织网时需带一根绳过公路作为牵引绳用。 3) 由于织网下横担处有一根ADSS光缆,织网需将ADSS光纤包进网内。 3.利用抱杆带电封网跨越施工步骤 1) 安装抱杆支撑杆 利用500mm×500mm×25000mm的抱杆(抱杆长度根据出两边线最小各2m长度选定) 作为支撑杆。抱杆支撑杆固定在被跨越档两侧铁塔下横担以下低于放线滑车约2~3m处,在抱杆支撑杆两头各悬挂1个5T滑车,在抱杆两头沿斜上在铁塔主材两侧各打一临时拉线,其作用是不使抱杆支撑杆因受到下压力而弯曲变形,沿线行背向跨越侧方向各打一临时拉线至地面用地锚锚固,抱杆与塔身连接处使用φ17.5千斤头固定。 2) 翻越被跨越线路 施工人员穿好屏蔽服,依次登上被跨越的高压电力线路的塔顶,并携带φ10m经绝缘测试合格的高强丙纶绝缘绳,将绳头从高压电力线路的两侧放下,与其它经绝缘测试合格的高强丙纶绝缘绳连接。此时,高强丙纶绝缘绳已穿过两端抱杆上的5T高强滑车,当确认已连接无误,被跨越电力线路两端的操作塔同时回收高强丙纶绝缘绳,并使其升空。有条件的可通过动力伞或飞艇完成。 3) 利于抱杆支撑杆织网 利用已升空的φ10mm丙纶绝缘绳张力牵引2根φ10mm迪尼玛绳;利用已牵引的两个φ10mm迪尼玛绳张力牵引2根φ15mm防扭钢丝绳;在上述张力牵引过程中在两侧铁塔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