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

合集下载

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中国方面: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严峻的国际 形势,制定了一边倒政策。
2、20世纪七十年代
特点:中美关系正常化
表现:1971年基辛格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1972年尼克 松访华签署《上海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8年《建 交公报》;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关系实现正常化。
原因:国际方面:西欧、日本的崛起,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 第三世界的兴起也给美国造成极大的压力
专题复习: 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专题知识要点
一、中美关系的开始 二、近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 四、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地位与影响 五、从中美关系中得到的结论和启示
六、备考建议
一、中美关系的开始(1784—1840) 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商船来华至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的56年间是第一阶段 基本特点:平等友好。

3)19世纪60年代,美国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中国政府 和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越。

原因:
国际背景:冷战的爆发,资本主义阵营和社 会主义阵营的对峙,美苏划分势力范围和争夺霸 权 美国方面:在战后成为世界霸主,采取了全 球扩张政策,企图控制全世界。扶蒋反共政策失 败,又加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它对中 苏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遏制和敌对的做法。
台湾某些人想把德国模式套在两岸关系上,主张先分裂再统一。 其实,他们的目的不是走向统一,而是谋求永久分裂。 这些问题,产生的背景不同,性质不同,因而是不能相提并论 的。因此处理的方式也应该会有不同。
五、从中美关系发展历史得出的结论和启示:
第一个结论: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从1949年到 1971年,中美敌对,双方都付出了沉重代价。从1972年到现在, 中美关系正常化,双方都从交流合作中获得了巨大好处。 第二个结论:中美两国有合作的基础和共同的利益。这首先 表现在中美经贸合作的互利和双赢上。

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

交融发展与排斥对峙——谈中美关系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应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邀请访华。

毛泽东主席与尼克松横跨太平洋的握手,打破了中美冻结20余年的坚冰。

并且双方于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即中美建交公报。

中美两国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

今年中美正式宣布承认外交关系已经快三十个年头了。

在这三十年中,中美关系有动荡、有缓和、有进步、有对峙。

互相之间关系复杂,可以说其中:交融发展与排斥对峙并存。

既然要分析中美关系,就不能不先分析中美两国之间存的的差异性。

中国是发展大国,而美国则是发达国家中的领军人物。

首先,两国的基本的社会意识形态不同。

显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而美国则是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两国社会制度的不同,自然而然的导致了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方向上的不同。

两国政治体制不同。

中国是民主政体,施行人民代表大会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宪法规定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指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美国是共和政体,施行“总统制共和制”。

两大区别是:第一,后者的政府委托给由其余公民选举出来的少数公民;从大的方面说,没有君主,是实行共和制的国家。

美国共和制的特点是实行三权分立,但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机构中,又以掌握行政和军事大权的总统为核心。

由于两国在国家基本体制、政体、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上的不同,继而出现了两国在文化、经济、发展走向等方面上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又促进或导致了双方求同存异的真诚合作或者是尖锐冷峻的对峙局面。

可以说这几点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

这中间同样是“交融发展与排斥对峙并存”。

回顾几十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

试述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试述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作者: 张永明[1] 郝士艳[2]
作者机构: [1]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昆明650222 [2]昆明理工大学社会发展学
院,云南昆明650031
出版物刊名: 红河学院学报
页码: 5-8页
主题词: 中美关系 台湾问题

摘要:台湾问题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也是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
题。围绕台湾问题,本文通过回顾美国在不同时期对台湾政策的颤变,从而揭示出美国干涉台
湾的目的以及导致中美关系不能完全正常化的原因,并对中国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方针
以及中美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进行阐述和剖析。

On Taiwan Issue among Sino- America Relation

中美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中美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中美关系的历史与现状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其历史和现状复杂而深远。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多次起伏和变化,但始终是国际关系中最为复杂和敏感的话题之一。

本文将从历史和现状两个方面,对中美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一、中美关系的历史中美关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而美国则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当时的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持观望态度,担心中国会成为一个威胁其全球地位的力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逐渐增多,两国关系也逐渐得到了改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美关系经历了多次波折和挑战。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台湾问题、人权问题、贸易问题等。

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两国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涉及到国际政治和安全格局的变化。

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中美两国需要保持沟通和协商,以避免冲突和对抗的发生。

二、中美关系的现状目前,中美关系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和积极的发展阶段。

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不断加强,贸易额逐年增长,这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同时,两国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也日益增多,这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然而,中美关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贸易问题、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

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中美两国需要保持理性和克制,通过对话和协商寻求解决方案。

同时,两国也需要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

三、结论总的来说,中美关系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话题,需要两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通过对话、协商和合作来解决分歧和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尊重彼此的主权和利益,以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

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对话、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就能够克服困难,推动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海峡两岸关系及中美关系简析

海峡两岸关系及中美关系简析

海峡两岸关系及中美关系简析21世纪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世纪,它不仅仅给我们学生带来机遇与挑战,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诸多的挑战。

台湾问题是目前中央政府最核心的问题,大陆政府要发展并壮大,必须解决好台湾问题。

美国是现在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自己的霸权统治地位。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亚洲地区美国最有力的挑战者,只有把中国问题解决了,美国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地位才得以建立。

中国现在的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在亚洲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的加大,这更增加了美国从经济上遏制中国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台湾问题成为了美国最后的一张底牌。

而中国由于要高速的发展经济,那么必然和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建立经贸往来,并要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影响。

两岸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美好愿景和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

当前形势下,海峡两岸关系总体平稳向好,但仍有着诸多阻碍因素和不稳定因素,两岸的最终统一任重而道远一、国际因素:美国因素-这是两岸发展的最大阻碍力量。

从全球战略上,美国把台湾作为制约中国崛起的一颗重要棋子。

美国想当世界霸主就不希望看到一个统一强大的国家与之抗衡。

二、两岸因素:岛内的台独势力扮演了破坏与阻挠两岸关系发展的角色,成为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要破坏力量。

台湾经历了李登辉和陈水扁台独势力长达20年的统治,其在位期间大搞台独政策,不仅是在政治上和中国切断关系,而且在思想上、情感上、文化上、教育上全面彻底地清除所谓“中国因素”。

这些都造成了两岸在统一意识及认同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军事威慑对于台湾的效果减弱,也是导致台湾加速台独进程的很重要因素。

美国不断对台军售,使台湾的军备总体上有了飞跃,台湾政府认为可以和大陆抗衡一段时间了,并且有美国在后面撑腰,使台湾政府腰杆更硬。

也是导致台湾问题的久久不能解决的原因之一不过我们也应认识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美国因素只是外部因素,发挥作用的终归是内因,尤其是在随着中国大陆自身实力的增强,美国等外部因素对两岸关系影响将会直转急下。

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 )。

美国不放弃对中国内政的干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障碍。

A.贸易问题
B.人权问题
C.台湾问题
D.环境问题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本是中国内战遗留产物,但是由于美国的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致使此问题长期无法得到解决。

现在这一问题成了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核心问题,美方必须认识到,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联合国和它的成员国不得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

联合国《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指出:凡以局部或全部破坏国家统一及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为目的之企图,都是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

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非敌非友、亦敌亦友的伙伴关系21世纪已经过去10年,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是符合双方根本利益的,也是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的。

中美关系并非简单的非黑即白的对手或朋友关系,而是有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但矛盾也会越来越明显的有合作、有对抗,但彼此可以理性控制的新型大国伙伴关系。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

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

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

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

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

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

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

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

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

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

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

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

美国总统对台政策与中美邦交

美国总统对台政策与中美邦交
只有一个中国 , 台湾 是 中 国 的 一 部 分 ” “ 则 二 , 们 过 去 ;原 我 没 有 、 来 也 不会 支持 任 何 ‘ 将 台湾 独 立 ’ 动 ” “ 则 五 , 运 ;原 我
响 中美关系的首要 因素。17 92年 尼克松 访华 , 打开 了中美
关 系 的 大 门 , 美关 系 实 现 正 常 化 。 之 后 , 着 历 届 总 统 的 中 随
观愿望和客观形势后做 出的决定 。美 国总统 在美 国政治决
策中处 于主导地位 , 总统 的经历 、 “ 世界 观以及对 中美关 系特
别 是 中美 关 系 中 台 湾 问题 了 解 的 程 度 ”】决 定 了 他 的决 策 _ 结果。 ( ) 一 总统 更 替 与 对 台政 策 的 变化
化” [ 这是中国不能接受的 , o s J 台湾问题 是中 国的内部 事务 , 任何 国家和政府都不应对 此指 手划脚 , 台湾问题应 当由中国
人 自 己解决 , 国锋 也 表 明 , “ 方 将 继 续 有 限度 地 向 台湾 华 对 美
每一位新总统上任 , 都会有新的对华政策尤其是对 台政
策 。 由 于 “ 国历 届 总 统 的 性 格 相 异 , 派 和 政 治理 念 信 仰 美 党
不同 , 在其 总 统 任期 内外 交 决 策 机 构及 其 运 作 特点 也 不
同 ” _ 或 因 为个 人 政 治 目的 , 因为 意识 形 态 、 论 压 力 等 ,2 或 舆
出售防御性 的武器 , “ ” 我们是坚决不 能同意 的, “ ” 这不符合
两 岸 和 平进 展 再 次 受 挫 。 美 国对 台政 策 的跌 宕 起 伏 , 为 影 成
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大做文章 , 牵制 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台湾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存在至今与美国干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国是解决台湾问题最大的外部障
碍。。围绕台湾问题,本文通过回顾美国在不同时期对台湾政策的变化,从而揭示
出美国干涉台湾的目的以及导致中美关系不能完全正常化的原因, 并对中国在
解决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方针以及中美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进行阐述和剖析。中
国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且有利于维护亚
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台湾问题,统一
1945 年,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 台湾又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美国为遏
制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采取了扶蒋反共政策, 遂为今后中美两国之间对立
埋下隐患。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与斯大林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
条约》, 从而挫败了美国分裂中苏关系的阴谋。中美两国关系也随之更加恶化。

进入21世纪后,中美关系虽时有波折,但仍保持着向前发展的势头。台湾问
题作为中美之间最重要、敏感的问题,仍对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

回顾历史,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导致的结果,同时也是在美国插手作用下形
成的,美国坚持插手台湾问题,推行“以台制华”战略,谋求其所谓的全球战略利
益与国家利益,这是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美国为了自身利益而干预
台湾问题,目的是从在亚洲战略利益出发。早在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就看
到了台湾对美国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他曾提出:美国要在亚洲有所作为,必先控制
台湾。因而就此形成迄今为止美国历代决策人的一致见解。麦克阿瑟更把台湾称
作“一艘航空母舰”。可以说,控制了台湾就可以对中国和亚洲的战略安全造成重
要影响。另外,自五十年代以来,美国资本快速涌入台湾,此后,从经济利益方面增
加了对台湾的控制。同时为美国在东南亚的海外贸易开通航道,有利于美国的经
济利益不断向亚太地区拓展。意识形态的影响。美国是个意识形态非常强烈的国
家,意识形态是左右美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五、六十年代,美国为遏制
共产主义力量在二战后的迅速发展,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为洪水猛兽。对中国实
行了封锁、孤立、包围政策,且把台湾作为对中国实施西化、分化政策的重点,
在远东反共、反华的基地。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一些具有冷战思维定式的美国人
又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视其为对手,硬要把中国塑造成“假
想敌”,主张对中国实行“遏制”政策。美国部分人认为,美国靠扩大自己的意识
形态赢得了冷战,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因此,美国应以传播美国民主为对
外战略宗旨,以保持美国的霸主地位。而台湾则是他们眼中“民主”的一个典范,
企图以此瓦解中国的社会主义。 “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中
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人们都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迅速发
展。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开始兴起了“中国威胁论”,即“中国军事威胁论”; “中
国经济威胁论”;“中国全面危机论”;还有以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书为代
表的中国“儒家文明威胁论”等等,他们认为一个强大的中国必然会威胁到美国。
因此,要千方百计地遏制中国,而台湾问题是遏制中国的一张好牌。如果美国能把
由台独而引起的台湾海峡紧张局势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则不仅不会给美国带来
任何实际的利益损失,反而可以利用台湾紧张局势来遏制中国,从战略上破坏中
国进行四化建设的国际环境,还可以增加东亚、东南亚国家的对华恐惧心理,以便
维护它们霸权地位,确保它们的最大既得利益。邓小平同志早在1985年就曾说过:
“世界上有人怕中国发达,主要怕两点,一是怕中国发展起来后会称霸,另一点怕
中国发展起来会同他们竞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实质。受美国国内政治
思潮的影响。近五十年来,在美国历次大选中的一条不成文的定律是:两党候选人
在大选的相互攻讦中都要大打“中国牌”、“台湾牌”

,高唱反华论调。这也是美国历届总统在竞选前后赢得国内舆论支持、争取选票
屡试不爽的法宝。再加上保守主义思潮的掣肘:从总体上突出意识形态,对共产主
义必欲除之而后快,主张对中国实施强硬态度。还有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美国九
次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提出反华议案,在台湾问题上强调台湾是一个民主政体,
美国对它负有法律和道义上的义务,不能弃之不顾等。还有贸易保护主义,新孤立
主义的影响等等。

此外,台湾在美国的游说活动非常猖狂,对美国制定相关政策也起到了很大作
用。在受台湾赞助的卡西迪公关公司就自称对李登辉能访美“大大有功”。
中国政府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明确的, 1995年1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就解决
台湾问题提出的八项主张中指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绝不容许分割”。1993年和2000年,中国政府先后两次
发表关于台湾问题的白皮书,明确指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他国无权干涉,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很明确,那就是“和平统一、一国
两制”。同时,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台湾的前途只有一条,就是在一个中国
的原则下走向与祖国大陆的统一。并再次强调指出:台湾当局不能无限期地拒绝
通过谈判和解决两岸统一问题。这些主张是任何一个愿意与我国保持正常关系的
国家都必须注意的。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原则下,祖国大陆一直不
断进行着切实的努力。然而,台湾当局的分裂活动和“台独”活动在美国的支持
下也不断的猖獗,这使台湾问题日益复杂化。这就给两岸关系发展及祖国和平统
一带来新的挑战。为此,中国政府绝不会对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行径坐视不
管。

中美两国,一个世界是上最发达的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
都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在维护世界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亚太和世界经
济的发展等方面都负有重大责任。两国的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多领域的交流
与合作深具潜力。双方应该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的原则, 积极寻
求国家利益的汇合点, 扩大合作, 缩小分歧。美国应该了解: 在台湾问题上, 中
国并没有伤害美国的国家利益, 而美国所伤害的正是中国最重大的国家利益和
最根本的民族感情。冷战后, 国际关系中有一个“合作安全”的新概念, 即认为
“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安全”之上。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中美双方
不应再损害彼此最为根本的国家利益。台湾问题是事关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
和民族感情的大事, 也是今后中美关系能否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

围绕着台湾问题, 世纪之交的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包括: (1)防止台独。保持
海峡安全与稳定的最好方式就是除去“台独”这个“导火索”。(2) 减少对台军
售。美国应该按照《“八·一七”公报》精神, 逐渐递减对台军售, 不将台湾纳
入其战区导弹防御体系, 也不通过所谓“加强台湾安全法”。(3) 不干涉中
国统一进程。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 而且, 就某种意义而言,通过“一国两制”
方式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 与美国的利益并不冲突。就两岸关系而言, 实现祖国
统一乃中华民族之大局所在、大理所在、大义所在。祖国大陆倡导通过“一国两
制”方式实现祖国统一, 就是实现这一历史目标的现实而又可行的模式。实现这
一目标的措施可包括: (1) 政治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作为第一步, 两岸可先就正式结束敌对状态进行谈判。(2) 实现“三通”。目前
真正攸关台湾2100 多万同胞和12 亿大陆同胞权益的问题, 就是实现两岸直接
“三通”。(3) 增加互信。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同根同源, 不应该有什么根本的利
害冲突不能解决。百年不遇的大地震之后, 共同面对天灾的同胞之情再次拉近了
海峡两岸的距离。台湾各政党大陆之行和贸易不断加强, 是大陆和台湾良好发展
的开局。然而,“两国论”是两岸关系的绊脚石。海峡两岸僵局是否能被打破, 还
要看台湾当局的态度。

总之, 展望未来, 挑战与机遇并存。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可通过四个方面实
现: (1) 战略安全方面“互不为敌”; (2) 经贸方面平等互利; (3) 意识形态方
面求同存异; (4) 在中国统一问题上, 美国不干涉中国内政。在事关国家主权和
领土完整的原则问题上, 任何人都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苦果”, 任何人都不要
低估中国政府和人民实现国家统一的意志和能力。止戈为武, 文武成斌。在台湾
问题上, 祖国大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尽一切可能争取和
平统一。也要防止“台独”和外来势力的干涉。中国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不
仅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且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参考文献:[1]苏格.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J ]1 世界知识, (5)
[2]金灿荣.战后的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J ]1 海峡月刊,2002
[3]人民网-海峡两岸频道,2007
[4] 赵宝煦. 台湾问题: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 J ]. 新华文摘, 1997, (5).
[5] 王中人. 细勘“中国威胁论”[ J ]. 世界知识, 1997,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