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水产品供应链研究【文献综述】
【精品】文献综述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院(系、部)名称:商务管理系专业名称:物流管理学生姓名:宋国栋学生学号:9116100407指导教师:李丽杰2013年12月30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一、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的食品消费观念由最初的传统型、单一型向现代型、多样型发展[1]。
由于冷链物流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降低损耗等方面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
冷链物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前,我国的各类食品年产量已经达到10亿吨,占世界产品总产量的15%,我国的果蔬类产品不仅在品种上领先世界,在数量上更是位居世界第一,但采摘后的损耗量达到惊人的25%,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5%,而每年因高温腐烂损耗的果蔬类产品能满足2亿人的营养需求。
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需要低温流通才能使其最大限度地保持天然食品原有的新鲜程度、风味、色泽和营养[2]。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商品的不断丰富,人们越来越重视视频的加工和流通环节,因此冷链物流应运而生,建立科学完善的冷链物流和供应链体系迫在眉睫。
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产品为保证其质量,减少产品的损耗,而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在有利于产品保存的低温环境下的一项系统工程。
它是需要特别设备,需要注意运输过程、时间、运输形态、物流成本所占成本比例非常高的特殊的物流形式。
而冷链物流企业是指由供应方和需求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冷链服务的业务模式。
冷链物流企业在构建冷链物流系统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3]葛向华(2008)指出,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产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再加工以及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下,以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的系统工程。
是以保持低温环境为基本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制冷技术的提高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6000字》

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一、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研究 (1)(一)供应链金融 (1)(二)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 (2)二、资产证券化定价方法研究 (3)(一)现金流折现法 (3)(二)回归分析法 (4)三、资产证券化定价影响因素研究 (5)四、文献述评 (6)参考文献 (6)一、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研究(一)供应链金融Timme(2000)认为供应链金融是由核心企业、中小企业以及金融服务机构共同参与而形成的一种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的目的在于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 [1]。
Hofmann(2005)将供应链金融定义为供应链中的多个主体合作,通过计划、组织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促使金融资源在供应链中流动,最终实现共同创造价值的目标[2]。
Peterson(1994)指出供应链金融不仅能使企业获得低成本的融资,还有利于加强企业与供应链系统中其他企业的联系,其本质是一种关系型融资[3]。
丁汀、李雪梅(2009)分析了供应链金融保兑仓模式、应收账款模式和融通仓模式的具体流程[4]。
沈敏(2015)则按主导特征不同划分为应收类融资、预付类融资和存货类融资三种模式进行分析[5]。
夏芳(2013)认为基于应收账款融资的保理业务可以缓解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而商业保理可以更好地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6]。
于宏新(2010)分析了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来源和表现形式,并提出了具体的防范对策[7]。
熊熊(2009)在考虑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的基础上使用主成分分析和Logistic回归构建了信用风险评价模型[8]。
胡海青(2012)提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需要将核心企业资信与供应链关系因素考虑在内,并对比了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算法在构建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时的有效性[9]。
(二)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将资产证券化定义为把弱流通性资产出售给特设目的载体并进一步设计为具有流通性的金融产品的融资方式[10]。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供应链治理研究文献综述

送 高 质 量 的产 品 ,就 不 必 为 此 进 行 紧 密 的链 的协 作 。反 过 来 也 说 明 ,在 缺 乏 产 业 发 展 支 持 的情 况 下 ,则 需 要 在 企 业 间 ( 企 业 与 农 户 )建 立 专 门程
三 、关 于农产 品质量 安全 的供 应链 可追 溯 系统 的研 究
一
、
关 于农产 品质 量 安全 与农 产 品供应 链 治理
关 系的研 究
2 0 世纪 9 o 年代 以来 ,农产品供应链从纵 向协 调逐渐走 向深化。众多研究认为 , 农产品供应链 的
紧密合作有助 于提 高农产 品质量 ,保障农产 品安 全 ,交易成本经济学是研究 的主要理论依据 。如
M a z e 等( 2 0 0 D  ̄ _ 用交易成本理论对农产品质量与供 应链治理结构 的关系进行分析 ,认为有效的农产品 供应链治理在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方面 效果显著 。C h a r l e s 等认 为 ( 2 0 0 7 )纵 向 契 约 协 作 不仅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一定程 度上降低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的风险。R a y n a u d 等 ( 2 o 0 5 )从交易成本经济学角度对农产品供应链 的 治理结构进行分类 ,认为不同的质量保障的实施设 计 应 与不 同的供应 链 治理 结构 相一 致 。作 者选 择来 自欧洲 7 个 国家 的三个农业 食品部 门 ( 加工 的肉
2 0 1 3 年4 月
经 济 论 坛
Ec o n o mi c F o r u m
Ma r .2 01 3
Ap r . 5 1 3 No . 0 4
总第 5 1 3 期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文献综述

广西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广西一、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一)国外研究动态国外农产品物流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综合国外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文献来看,国外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文献主要有:1.国外农产品物流的研究现状美国学者 J.F.Growell 是最早对农产品物流研究的学者,他在 1901 年的有关《农产品流通产业委员会报告》的美国政府报告中首次论述了影响农产品配送成本的各种因素。
J.F.Growell 的研究开辟了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揭开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序幕。
克拉克·韦尔德其后在 1932 年所著的《农产品营销》才引起国外学者对农产品物流研究的重视,文中对农产品营销的集中、运输、储存、融资、风险、标准化等职能作了研究。
目前国外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包括透明化和可追溯性等技术和理论)、冷链物流、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等领域,并日益扩展和深化。
2.国外关于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研究文献最早提出了农业“纵向协调”的是Mighell和Jones(1963),认为它是一个组织的创新,纵向协调包括从原材料采购、产品加工、保管储存、中间运输、终端销售等这些活动在内的一系列过程。
在此研究基础上,Barkema(1993)又从“消费者需求变化”这个角度强调,他认为食品行业需要通过纵向合作快速了解消费者需求变化,他还认为契约与整合的出现造就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这种交流方式使消费者的需求延着供应链上溯到食物生产者传递的能力得到大大增强。
Boehlje 与 Schrader(1988)两位学者主张将食品供应链的研究重点从市场转移到链条的纵向协调上来,譬如研究链条中纵向整合的一些限制因素,以及实施纵向整合的主体等等。
他们主要强调在供应链中要严格控制产品质量、流通程序与经营成本,并对链条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内部整合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链条内部各成员之间运用合同、合资或联合来取代传统的市场方式。
供应商管理近10年的文献综述

供应商管理近10年的文献综述供应商管理是组织与其供应商之间的一种策略性活动,旨在建立有效的供应链合作关系,以确保供应商能够满足组织的需求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以下是关于供应商管理近10年的文献综述。
1. Sabath, R. E., & Fontanella, J. (2020). The effects of supplier management on firm performance: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19, 116-128. 本研究通过审视供应商管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对供应商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
研究发现,有效的供应商管理可以提高公司的财务绩效并实现持续竞争优势。
2. Jayaram, J., Vickery, S. K., & Droge, C. (2010). Supply chain flexibility: An empirical study of its antecedents, consequencesand moderators.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8(3), 58-71.该研究探讨了供应链灵活性的前因、后果和调节因素。
研究发现,供应商管理的有效性是实现供应链灵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3. Pagell, M., & LeBaron, C. (2012). Supplier sustainability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for supply chain design.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30(4), 281-293. 研究探讨了供应商的可持续性绩效对于供应链设计的影响。
供应链管理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家电企业第三方物流模式初探中国目前正在成为世界家电的制造中心,在2000年前后,家电企业的规模效应就已经充分显现,国内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企业承受着原材料涨价和价格战的双重压力,生产领域可挖掘的降低企业成本的潜力已不太大而在产品流通环节的竞争中却出现了最后一公里不能到位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形象。
高磊在《供应链一体化条件下我国家电企业物流管理的研究》一书中认为,随着家电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以及我国加入WTO国内家电生产企业遇到外来产品的冲击,家电业的利润空间持续萎缩。
物流管理作为家电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如何降低其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
供应链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
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把从企业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再传递到零售商和用户的一个过程。
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上,注重企业自身的资源利用。
哈理森(Harrison)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
“供应链”作为一个引发行业热潮的词出现在1993 年左右, 吴清一在《现代物流概论》书中将供应链定义为: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
“供应链管理”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晚期,20世纪90年代得以广泛传播。
Lambert,James Stock,Lisa Ellram在《Fundamental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那些把产品或服务提供给市场的公司排列。
供应链是一个设备和分销选择的网络,它的功能是获取原材料,把这些原材料转变成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并把最终产品传递到顾客手中。
水产养殖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水产养殖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本文旨在对水产养殖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而全面了解该学科领域的发展和研究趋势。
本文通过系统性的文献搜集与整理,以及对各篇文献内容的准确概括和分析,旨在提供给读者一个关于水产养殖学研究的全面了解。
1. 引言水产养殖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分支学科,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章节将简要介绍水产养殖学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并对本文进行整体的框架安排。
2. 水产养殖学发展历程本章节将从水产养殖学的起源开始,系统回顾水产养殖学的发展历程。
具体而言,将介绍水产养殖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在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和重要成果。
3. 水产养殖技术研究进展本章节将对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但不限于水体环境管理、人工饲料配方、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结合各个领域的关键研究文献,探讨水产养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4. 水产养殖养殖系统与模式研究本章节将对水产养殖系统与模式进行研究综述,包括但不限于传统养殖系统、循环水养殖系统、海水养殖系统等。
通过搜集与整理相关文献,分析各个养殖系统与模式的特点与优缺点,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5. 水产养殖环境与生态研究本章节将对水产养殖环境与生态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但不限于水体污染与治理、养殖底泥处理、生态系统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与整理,总结当前水产养殖在环境与生态方面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6. 水产品质量与安全研究本章节将对水产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但不限于饲料添加剂安全性、化学污染物监测与控制、养殖产品溯源等内容。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归纳出当前水产养殖领域对产品质量与安全的要求与研究进展。
7. 结论本文通过对水产养殖学领域相关文献的综述,深入了解和总结了该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热点。
同时,本文也指出了当前水产养殖学研究领域的不足和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展望。
关于物流管理方面的文献综述

关于物流管理方面的文献综述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多个层面,包括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和信息技术等方面。
本文将以综述的方式,从上述几个方面来阐述物流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为实践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研究者们主要关注供应链的设计与优化,以实现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例如,通过合理的供应商选择和订单分配,可以降低产品的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
另外,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关系,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进而减少供应链风险。
此外,还有很多关于供应链网络优化和供应链协调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企业实践者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和启示。
运输管理是物流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及时配送和成本控制。
近年来,研究者们在运输模式选择、运输路径优化和物流配送调度等方面做出了不少有益尝试。
例如,通过考虑运输距离、运输成本和环境因素等因素,设计出合理的运输模式。
另外,通过运用优化算法和智能调度系统,优化运输路径,提高运输效率和减少物流成本。
这些研究成果为企业实践者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运输管理策略。
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仓库的布局、货物的存储和管理等方面。
研究者们在仓储管理中,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提高仓库运营效率和降低仓储成本。
例如,借助信息技术,建立仓库管理系统,实现实时掌控和精确管理。
另外,通过优化仓库布局和货物存储方式,提高仓库的储存容量和货物周转率。
这些研究成果为企业实践者提供了很多仓储管理的指导方针。
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研究者们通过信息系统和技术,实现物流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例如,通过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
另外,通过使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物流流程的实时监控和预测,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这些研究成果为企业实践者提供了很多关于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和实践经验。
综上所述,物流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涵盖了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和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物流管理
舟山市水产品供应链研究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促使企业重新思考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市场,面对竞争和寻求资源。竞争优
势的获取取决于更广泛的因素,但是归根结底取决于成本的降低和利润上升。加入WTO后,使国
内水产品市场更加开放,关税的降低和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对我国水产品企业而言,既要面
对来自国内外行业的竞争,又要面临国外企业的竞争,加剧了整个水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深度和
广度。
舟山是中国的第一大群岛,是中国最大的海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水产品市场竞争
都以供应链的形式进行竞争,我们必须构建适合的水产品供应链体系,以增强竞争力。舟山的水
产业已经形成从养殖、捕捞、加工、仓储、运输、配送、销售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但其供
应链体系基本是处于一种以批发市场为界的断链状态,或者形成局部短链,运行效率比较低。打
造核心企业的水产品供应链,对于舟山水产业发展提供了指导。
二、主题
参考文献资料主要是学校图书馆的综合书库、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等网上搜集的,主要是
关于我国水产业的现状和供应链管理的一下文章和书本。根据参考的内容,我将我所搜集到的资
料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如下:
首先是了解供应链管理的一下概念和观点,主要参考美国的斯坦利·E.福西特、莉萨·M.埃
尔拉姆和杰佛里·A.奥格登编写的《供应链管理》、艾伦·哈里森和雷姆科·范赫克编写的《物流
管理》、董立编写的《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陈国权编写的《供应链管理》等资料。在这些
资料中,作者分别阐述了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内容、特征。英国著名物流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
对供应链的定义是,供应链是指涉及将产品或者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活动的上游及下游
企业组织所构成的网络。传统的供应链是供应链上的企业都是相会依存的,但实际上它们却彼此
没太多的协作。国外对供应链有很多种定义,国内学者也有不同的认识。《基于核心企业的水产品
供应链》那本书上介绍了国外水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状况。美国水产品供应链管理主要是采用
大型零售商主导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大型零售商就是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建立信息平台、水产品
加工配送中心,发展自行配送,实行开展批发活动,直接从供应商处采购并安排运输到配送仓库。
另外还有水产品加工企业主导的供应链管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日本水
产业主要采用大型批发市场为主导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另外还有加工企业主导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平台和电子商务的应用,使得供应链中各个节
点信息高速流动。日本国内发达便利的交通和现代化的冷链设备保障了水产品供应链的“保鲜销
售”。基于我所研究的是水产品供应链,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对生产和流通中各个环节所涉及
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整合,将原材料的采购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
消费者连接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供需网络结构。供应链管理以顾客满意为核心,与传统的管理
有着很大的区别,通过改善产品的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增加服务承诺,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
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必须要有核心企业,整合是供应链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管理过程中,强调各个
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竞争,相会协作,组成动态联盟,达到双赢。通过阅读这些资料,了解了供
应链管理的思想,发现舟山水产品供应链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对于我的论文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舟山水产品供应链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策,我主要参考的是陈国军和周应祺的《我
国水产品行业供应链管理初探》、胡求光和黄平川的《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浙江水产品物流模式研
究》、李季芳的《基于核心企业的水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张海涛等人的《基于可追溯系统的水
产品供应链结构优化机制及管理模式》李季芳的《商业企业主导的水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等资
料,作者都阐述了水产业的现状,通过分析,提出所存在问题等。通过阅读这些资料,进行分析
总结,了解到水产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对水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具有一定的保质、保鲜要
求和期限,因此水产品供应链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
在阅读那些资料中,我找到了很多关于水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现状所提出的对策,对于这个课
题也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关于水产业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文献中,总结出构建基于核心企业的
水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有基于生产加工企业的水产品供应链、基于批发市场的水产品供应链、基
于连锁超市的水产品供应链、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水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的类型及所处供应
链中的位置不同,其主导的供应链形成的条件和表现的特点也不同。在所参考的文献中,很多都
提到了水产业的发展,除了要发挥核心企业的作用外,还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协会的作用。日本水
产品供应链管理得到政府和协会等社会公众的大力支持,为水产品的运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政
府在引导水产业发展、营造产业环境、提供公共设施和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国外,成功的供应链管理应更加重视水产品的安全质量问题,现在的人更加关注食品的安
全。我们应该学习外国成功的经验,借鉴全面质量管理流程的方式,对水产品各个环节进行全面
监控和记录,为消费者提供保障。
三、总结
综上所述,面对舟山水产品行业的现状,我建议着力从供应链的角度,建立核心企业的供应
链,推进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供应链管理的四大支点是以顾客为中心、强调企业的核心竞争
力、相互协作的双赢理念、优化信息流程。所以我们根据供应链管理理念打造适合舟山特色的以
批发市场为核心企业的水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以批发市场为核心企业的水产品供应链,其核心
企业位于供应链的中下游,往往是与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零售商拥有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且
可以发挥其规模优势,可以带动产销两端同时发展。舟山水产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打造批发市场的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但是不能全盘照搬,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全超.浙江舟山远洋渔业发展分析[J].齐鲁渔业,2010(1):50-51.
[2]李季芳.商业企业主导的水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J].商业时代,2008(2):16-18.
[3]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41~46.
[4]邓汝春.服装业供应链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36.
[5]孙衍林.供应链管理的系统科学理论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8):41.
[6]李季芳.基于核心企业的水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8.06:32-34
[7]李季芳.基于核心企业的水产品供应链管理[J].中国渔业经济,2008(4):24-26
[8]胡求光,黄平川.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浙江水产品物流模式研究[J].JTG,2009(2):85-88.
[9]徐海杰.舟山水产品出口贸易SWOT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6):84-86
[10]张艳茹.浙江舟山水产业投资非洲之策略研究[J].渔业经济研究,2010(2):37-39
[11]Alan Harrison,Remko van Hoek.
Logisitics Management and Strategy[M].Beijing,Chain Machine Press.2006(04):18-43
[12] Sunil Chopra and Meindl.Supply Chain Management:Strategy,Planning and
Operation[M],Prentice Hall,2001(3):34-98
[13]刘家发,朱建如.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5(6):35-38
[14]李晓川,翟毓秀,王联珠,等.建立健全我国水产品可追溯体系的若干问题[J].农业质量标
准,2006(4):14-17.
[15]刘华楠,李靖.基于可追溯机制的我国水产品供应链优化[J].上海,山西农业科学,2010.38
(1):95-97.
[16]张海涛,王锋等.基于可追溯系统的水产品供应链结构优化机制及管理模式[J].中国渔业经
济.2008(6):48-50